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6-05 10:19:10 教案 投诉 投稿

【精品】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锦集九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品】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锦集九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有观察探究静电的兴趣

  2在静电游戏的操作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感官,感知静电现象。

  3.了解不同材质的物体能否产生的静电现象。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塑料尺子、人形纸片、碎纸屑、毛线、木筷、塑料笔、塑料袋、铁勺、蜡烛记录卡。

  经验准备:幼儿接触过静电现象,

  活动过程:

  (一)魔术《纸娃娃站起来》

  1.出示人形纸片,教师拿起塑料尺子悄悄在身后与塑料袋摩擦,并对幼儿说:"老师会变魔术,能用一把尺子就让纸娃娃站起来"。

  变前师:老师会变魔术,能用一把尺子就让纸娃娃站起来。

  2.教师示范后,幼儿动手操作并说一说自己是否成功。

  (二)初步感知静电现象

  1.教师再次演示魔术(拿出塑料袋),幼儿仔细观察并说一说教师做了什么动作。

  变后师:"现在老师再把这个小魔术做一遍,请你们仔细观察老师做了什么动作"。

  2.幼儿动手尝试,与同伴交流自己是否成功。教师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摩擦力度。

  3.幼儿谈一谈自己的成功经验(怎样摩擦,力度多少)

  4.教师简单小结:因为尺子和塑料袋经过摩擦它们产生了静电,静电将纸娃娃吸了起来。

  (三)大胆猜想

  1.出示丰富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哪些物品摩擦后会起静电(能够吸起小纸屑和碎毛线),启发幼儿发散思维。

  师:想想你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和接触到的,大家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能在摩擦之后吸起小纸屑和碎毛线呢?

  2.幼儿自己猜想,将猜想结果记录在记录卡上。

  (四)尝试操作

  师:请你试一试玩一玩,等一会儿告诉大家你的猜想对不对。

  1.幼儿动手操作,把木筷、塑料尺、塑料笔、铁勺、蜡烛分别和塑料袋摩擦,然后吸桌面上的碎毛线、碎纸屑,把操作结果记录在记录卡上,验证猜想结果。

  2.个别幼儿说一说猜想与操作的不同,并进行示范操作。

  (五)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启发幼儿说出生活中见到的各种静电现象,

  如: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飘起来;穿化纤衣服脱时会有声音,黑暗中会发现 小火花;天气干燥时,长时间走路,由于摩擦会产生静电,衣服会和身体粘在一起;有时 人与人在接触的刹那会被对方电到等等。

  (六)ppt:静电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静电,大自然里到处都有我的存在。从一粒灰尘在空中飘荡,到震天动地的电闪雷鸣,都有我静电的作用,平时我很安静,人们不容易注意到我,可是当两个物体摩擦的时候,人们就会发现我了。除了塑料小棒摩擦塑料袋可以吸起纸屑、平时小朋友梳头的时候有时会感到头发跟着梳子飘了起来,那也是我在和小朋友开玩笑,另外,我最喜欢干燥的环境。在空气干燥的冬天,有时小朋友的手和别人猛的一碰,会感到被电了一下,还有小朋友晚上脱毛衣的时候会听到"滋拉滋拉"的声音,关了灯还能看到亮光,那也是我。现在你们认识我了吧 。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非常有意义的课哦!孩子们的兴趣也很高涨,课堂气氛活跃,积极性高,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让便我能够改进!让自己下次会做的更好!

  不足之处:

  1、开始部分,我的语句组织的不太好,所以有的孩子没听清我的问题,所以一时孩子没摸到头脑,后来我是又经过引导后,孩子渐渐的明白,并能自觉操作了,方法也越来越新颖、有趣,很让人欣慰!在语句方面以后要加油!

  2我可以将“小章鱼”这一环节可以放到开始部分,这样更能调动起孩子的激情;

  3、碎纸屑我是准备了一个小方盒子,可是做完实验后,弄的到处都是,以后在做实验时我要先

  讲清规则,让孩子有意识些,这样也不会弄那都是了;

  4、如果我下次要讲的话,我一定会准备的更充分些,让孩子在不同的物品中去体验摩擦起电的乐趣!加油!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色彩在幼儿美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表现出作品的气氛和幼儿个人对颜色的爱好。同一颜色明暗度之间或不同颜色之间的逐渐过渡作为色彩的一种表现形式,一旦被幼儿理解、掌握、可运用于背景、物体的涂色中,使作品更生动、美观,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美感,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此时幼儿对颜色的审美感,是依赖直觉体验,大多采用对比明显的颜色相配。该活动围绕“彩虹”,用欣赏、讨论、选择等方法展开活动,是为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来感受彩虹的色彩排列,同时引起幼儿尝试的兴趣、通过想象,创造性地表现出美丽的彩虹。

  活动目标:

  1、知道彩虹是下雨后出现的自然现象,它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2、让幼儿以彩虹为线索进行大胆想像,创作。学习用七种颜色画出彩虹。

  活动准备:

  1、雨后带幼儿观察彩虹,“彩虹图片”

  2、幼儿用书,纸。

  3、水彩笔、绘画纸。

  活动过程:

  1、我们都知道夏天是一个多雨的季节,夏天的雨和其他季节的雨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会议讨论见过的`彩虹。请幼儿说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见过彩虹?彩虹是什么样子的?它像什么?请幼儿说出彩虹的颜色,它是由哪些颜色组成的?

  2、夏天下雨的时候会打雷,闪电,这样的雨叫什么雨?

  3、雷阵雨过后天空会出现什么?是否每次雷阵雨过后都会有彩虹?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彩虹?下雨过后,太阳出来了,我们就看到天空边有一条彩虹,对吗?如果太阳不出来,能看到彩虹吗?

  小结:下雨过后,太阳出来了,我们就看到天空边有一条彩虹。所以,雨过天晴就能看到彩虹。

  4、观看彩色图片。引导幼儿从彩虹的外形、颜色等欣赏。知道彩虹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积极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不同方法。

  2、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积极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不同方法。

  三、教学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物质准备:一张大的.《小球站稳了记录表》,幼儿人手一个乒乓球,两张纸。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

  师:现在我们每人手里都有一个小球。我们自由的来跟小球玩一玩吧。

  2、集中交流。

  师:你在玩小球时,发现了小球的什么秘密?

  幼儿乐意讲述自己的发现,如:小球是圆形的,小球有各种颜色等。

  3、发现现象。

  师:小球玩累了,把它放在桌子上休息一下。

  在放球过程中,有乒乓球从桌子上掉下来,老师趁机说:哎呀,小球站不稳,我们还是把它们先放在盒子里吧。

  (二)提出问题,引发设想。

  1、提出问题:小球为什么会从桌子上滚下来?怎样让小球站稳?

  教师鼓励幼儿大方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大胆设想,说出多种方法,如可以把小球握在手里(用固定的方法),可以把小球放在杯子中(卡住小球),可以把小球夹在积木的中间(用夹的方法),把小球放在小篮子中(用圈住的方法)等等。

  2、再次提问:这是什么?(一张纸。)今天我们就要用一张纸来帮助小球站稳,你觉得可以吗?

  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动脑筋,大胆设想,并大方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鼓励幼儿说说:我是怎样利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的?

  3、再次尝试。

  师:原来我们用一张纸就可以让小球站稳。没有成功的小朋友再来动动脑筋,让小球站稳。成功的小朋友想想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我们再来试一试吧。

  (四)集中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教师将幼儿讲述的方法记录在《小球站稳了记录表》上,并进行总结。

  3、将作品陈列在柜子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内容:中班科学活动《纸杯漏水吗》

  活动目的:

  1、使幼儿通过探索发现涂蜡的纸杯不漏水,知道一次性纸杯是既卫生又方便的饮水用具。

  2、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一次性纸杯若干,其余各种纸(新闻纸、马粪纸等)制作的纸杯若干。记录卡,笔。

  2、各桌一壶水,一个小桶,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分组探索,了解不同纸杯盛水后的`不同反应:

  1、请幼儿往纸杯中倒水,观察水在各种纸杯中的变化。发现有的杯子漏水,有的不漏水。

  2、让幼儿往各个杯子里倒入等量的水,观察,记录不同杯子的漏水现象。

  3、提问:所有的纸杯都漏水吗?哪种纸杯漏水快?哪种纸杯漏水慢?哪种纸杯不漏水?

  展示各组的观察记录结果,小结。

  二、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纸杯,探索饮料纸杯不漏水的原因

  1、组织幼儿互相观察比较、讨论:为什么有的纸杯不会漏水,有的纸杯会漏水?

  2、启发幼儿通过探索发现不漏水的纸杯内涂了一层蜡。

  三、组织幼儿讨论一次性纸杯的用处

  1、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种纸杯?他们都有什么用处?(请幼儿互相交流、回答)

  2、教师小结,引导幼儿认识这是常见的一次性纸杯,它制造方便,既卫生又便宜,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

  四、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做实验,给一般的纸上涂一层蜡,检验其漏水程度。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目标:

  1、用鼻子闻,识别各种气味,了解鼻子的用处。

  2、尝试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探索,对识别气味有兴趣。

  准备:

  1、装有醋、酒、香水的小瓶若干,纱布封口。

  2、瓶装醋、酒、花露水各一瓶。

  3、白醋、酸黄瓜、葡萄酒、黄酒、酒精、酒酿、香皂、洗发香波、护肤霜、茶叶、花、巧克力等。

  过程:

  1、谈话激趣:

  ——“闻到什么气味?”

  “怎么会闻到香味的?”

  2、操作感知:

  了解鼻子的用处:

  ——“小鼻子上有什么?用手捏住鼻孔,闻得到气味吗?”

  幼儿自由选择,识别纱布封口瓶子里散发出的不同气味:

  ——“桌上放着许多小瓶子,里面装着一些东西,用鼻子闻一闻,然后告诉大家。”

  交流自己闻到的不同气味:

  ——“你闻到什么气味吗?这个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这两个瓶子里装的.东西看上去差不多,它们是一种东西吗?为什么?”

  小结幼儿闻到的几种气味:花露水是香水味、黄酒有股酒香味、醋有酸酸的醋香味儿。

  3、比较分类:

  出示各种带气味的物品:

  ——“用鼻子闻一闻,识别一下这些物品是什么气味,如果闻到的气味和刚才闻到的花露水、黄酒、醋的气味差不多,就把物品分别送到相应的放置酒、醋、香水的桌上去。”

  分类和验证:

  ——“放有花露水、黄酒、醋的三张桌上都放了些什么?”

  “这些都是什么气味的东西?为什么它们在一起做朋友?”

  小结:这些物品尽管看上去不同,但它们的气味相似。香皂、洗发香波有股香水味,酒酿有酒香味儿,酸黄瓜有醋的酸味,能把各种气味分得清清楚楚,你们的小鼻子本领真大。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在玩抓玩空气的游戏中,感知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

  2、运用多种感官,学习寻找空气的简单方法。

  教学准备:

  透明的盆若干、透明塑料杯若干、手绢若干、塑料袋若干。

  教学过程:

  一、小实验:手绢为什么不湿?

  1、教师举起塑料杯,请幼儿看被子里有东西吗?(没有。是空的)

  2、杯子里真的没有东西吗?(教师把手绢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请幼儿猜一猜手绢湿了吗?

  3、到底湿了还是没有湿?我们拿出来看看。(教师拿出手绢,请幼儿摸一摸,手绢没有湿)。

  4、手绢为什么没有湿呢?水为什么进不了杯子?多奇怪呀!杯子里有什么东西挡着不让水进去呢?(请幼儿讨论,说说原因)。

  5、教师进行第二次实验,将杯子压入水下后倾斜,使气泡冒出。

  6、引起幼儿注意:哎呀!什么跑出来了?

  7、猜一猜,手绢湿了吗?

  8、请一个幼儿拿出来看看,到底湿了没有?让大家都来摸一摸。

  9、再请幼儿讨论,手绢为什么湿了?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空杯子里为什么会跑出泡泡来?第一次实验有泡泡吗?杯子里是空的吗?

  小结:第一次手绢没湿是因为空气在杯子里,水进不去。

  第二次杯子倾斜空气跑出来,冒出气泡,水就进去了,手绢也就湿了。

  原来杯子不是空的,里面装满了看不见的空气。当空气在水里变成了气泡,我们才能看见它。

  二、找空气(操作)。

  用塑料袋抓空气,把塑料袋抓紧,看看塑料袋有什么变化。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塑料袋会鼓起来?

  将塑料袋打开来,挤压一下,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有什么感觉吗?

  三、找一找

  让幼儿找一找,什么东西里、什么地方还有空气。

  四、教师引导幼儿了解空气的作用

  幼儿将嘴闭上,用手捂住鼻子,说一说有什么感觉?为什么难受?

  引导幼儿想一想,如果没有空气会怎样?

  小结:空气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保护空气,不要让空气受到污染,清新干净的'空气对我们的身体是非常有益的。

  五、拓展延伸

  游戏:把空气吹出来

  玩法:幼儿每人一个吸管,对着盆里的水,把吸管插入里面,轻轻地吹一吹。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了解身体的一些洞洞(器官)名称和功能,知道它们需要保护。

  2、 大胆尝试用身体创造洞洞,体验洞洞的有趣。

  活动准备:图片、课件

  活动流程与问题设计:

  一、联系经验看图讲述

  ●意图:联系生活经验,讲述梳理洞洞的已有经验。

  1、我们的身体都有许多有趣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找找身体上有没有有趣的洞洞。(出示图片)看看,这两位小朋友身上哪里有洞洞? 2、牙齿很坚固,怎么会有洞洞?这个洞洞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麻烦? 3、心上有洞洞,会有什么感觉?什么事会让你感到心痛、难过?、

  小结:这些洞洞给我们带来了麻烦、疼痛、难过,我们都不喜欢它们。

  二、关注自我观察寻找

  ● 意图:知道身体上洞洞的名称,了解它们的作用。

  1、 我们身体上还长着许多有用的洞洞,它们在哪里呢?我们互相找一找。 2、这些洞洞都有什么用?(关注鼻孔、耳洞、嘴巴、肚脐眼)

  小结:这些洞洞都有自己的本领,给我们带来了健康,我们要好好爱护它们。

  三、游戏体验 拓展经验

  ● 意图:拓展“洞洞”的概念,体验洞洞的'有趣。

  1、我们的身体还能变出各种洞洞,谁来试一试。 2、有什么好办法能变出更大的洞洞吗?(观看视频) 3、原来我们合在一起就会把洞洞变得更有趣、更好玩,找好朋友一起玩一玩。(幼儿自由游戏)

  小结:身体的本领真大,能变出这么多有趣的洞洞,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草的多样性,并对小草感兴趣

  2.能比较种植草和野草生长的不同

  3.学习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小草,积极寻找发现各种小草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小草的多样性,并对小草感兴趣

  难点: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种植草和野草生长的不同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观察并认识幼儿园里的几种小草,联系园林工程师讲解

  材料准备:有关种植草和野草生长的录像带,在幼儿园附近找一处野草较多的地方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介绍园林工程师并向他问好。

  二、在幼儿园里寻找小草

  1.请幼儿告诉工程师叔叔,幼儿园里有什么草

  2.工程师找出幼儿未知的小草,出示并告诉幼儿这些草的名称。

  3.启发幼儿向工程师叔叔提出有关这些草的问题,区分种植草和野草。

  4.观看录像:种植草和野草的生长,让幼儿知道人们为了美化和净化环境而铺上草坪,种植花草,因此要爱护它们。

  小结:幼儿园里有许多种植草,像草坪、金盏菊、菊花、沿街草都是人们种植的草,我们要爱护,幼儿园里也有一些野革,像蒲公英、空心草,它们是自己长的,我们也不能随便拔野草。

  三、在幼儿园外寻找小草

  1.带幼儿到幼儿园附近野草较多的地方。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闻一闻,这里有什么样的小草,也可以把每一种草拔一根来。 (幼儿分散寻找、观察、采集、交流)

  2.你找到哪些小草,它是种植草还是野草,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看看工程师叔叔找到了哪些小草,听他介绍其中一些草的名称、生长特征等。

  4.数一数,你一共找到了几种小草,谁找的`小草最多

  小结:小草真多,大多数都是野草,有各种各样,有的会开花、有的结籽了、有的有香味,它们长在树根旁、台阶边、墙缝里、草原上、山上、沙漠里……我们以后可以再到别的地方去找一找小草,看一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是野生的还是人工种植的。

  延伸活动

  简易制作小草标本。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知道种子的作用,了解种子传播的几种方式和特点。

  2、愿意积极地参加探索种子的活动,对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并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学准备:(认知准备)初步了解植物生长的`条件

  (材料准备)童易软件(植物下——小伞兵和小刺猬)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了解种子传播的几种方式

  (活动难点)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探索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会发芽的种子

  提问:种在泥土里的植物为什么会发芽?

  泥土里的种子,怎样才能发芽、长大,种出新的植物?

  小结:种子在一定的条件下(空气、水、温度)能发芽长成新苗。

  二、种子的好朋友

  ·欣赏故事《小伞兵和小刺猬》

  提问:植物妈妈的孩子是怎样传播到各个地方?(丰富词:传播——传送、播送)

  小结:有的种子是靠风传播的,有的种子是靠动物传播的。

  ·说说不同的植物

  提问:植物还有那些传播方式?

  小结:水能传播,莲花的种子——莲子,生在莲蓬上顺水安家

  种子自身弹射传播,凤仙花

  人工传播,稻、麦、豆类等

  活动重点:了解种子传播的几种方式。

  三、我找到的种子

  提问:你在什么地方找了植物的种子,它是靠什么来传播的?

  小结:植物的种子有多种传播方式,有的靠风,有的靠水,有的是自身弹射,大多数种子是靠人或动物来进行传播的。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3-08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3-01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8篇11-02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指纹》10-11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三篇07-13

中班幼儿科学活动教案05-06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05-21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15篇)04-02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15篇03-21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5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