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6-06 10:20:50 教案 投诉 投稿

【精品】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汇总十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汇总十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人是序数这个内容灵活丰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因为叙述教学中既有方向性的序数,也有初步的二维空间序数的认知,是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一些零散的.无意识的序数感知的整合。但这些知识光靠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那怎样引导幼儿轻松学习呢?我尝试用游戏的形式,将“认识5以内的序数”作为教学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活动中自主探索.学习。并能为以后学习10以内的序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性作用。原教案的活动目标只定了认知目标,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定活动认知.情感.能力三方面的目标。具体如下:

  1.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能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学习按给出的.序数词找到它所表示的位置。

  3.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在计算活动中的兴趣。

  原活动的重难点是学习从不同方位观察认识5以内物体的排列次序。这样对幼儿来说有点太深奥。根据现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活动的难点是用序数词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三.活动准备

  原教案中的活动准备为活动的开展是准备较充分的。但为了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

  不错的学习情景和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我准备了以下材料:森林小区图.楼房图.各种小动物教具若干.

  写有1—5序数的“钥匙”一套.幼儿每人一套空白卡片.一只黑色笔.一张照片供游戏使用。

  三幅色彩鲜艳的背景大图,采用了磁性教具,一方面方便幼儿操作,节约课堂时间,另一方面提高了教具的使用率和使用次数。

  四.说教学过程

  原教案教学过程中三个环节是比较清楚,幼儿在学习中也比较积极.教师也提供教学具让幼儿操作,并在最后一个环节安排了游戏让幼儿巩固知识,基本上达到了活动目标。但整个过程始终是教师直接引导启发,幼儿的思维受到了约束,活动中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幼儿为主没在活动中体现出来。在教学中教师运用了操作法.引导法.讲解法和游戏法,让幼儿在学习中能愉快轻松,从中学到知识,但教师注重了知识的掌握,没考虑到让幼儿学到的知识得到深化.运用。

  针对原活动中的不足之处,我把新教案的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学习用第几座的形式来表示五座房子的序数,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机,通过帮小动物搬房子,给5座小房子钉门牌号码,学习序数词第一至第五,并让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及时地肯定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还让孩子们表达了帮助他人以及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心情。

  第二个环节通过给5个小动物分5座小房子的游戏,请 幼儿按小动物所在的位置挂相应的数字钥匙。立即对第一个环节的知识进行了复习和巩固。这个活动结束时采用了一小段歌表演的形式,既让幼儿体验成功又一次强调了助人为乐的良好行为习惯。

  第三个环节我给孩子们加深了难度,进一步启发幼儿探索,通过再帮小动物找房子这一活动,让幼儿学习能够按指定的序数词来找到相应的位置。幼儿在说说做做这样轻松愉快的游戏气氛中,孩子们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第四个环节是对前面三个环节的巩固,我又适当提高了难度,让幼儿学习用第几层第几间形式表述物体所在的位置。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幼儿说说自己是第几层第几间,使幼儿把体验结果上升到理性认识。幼儿在这一环节中参与愿望和积极性都很高。

  这四个环节的安排,我是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中的科学指导要点的第一条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整个活动依据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选择最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内容,注重整个活动的综合性.可操作性.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中。根据幼儿喜爱游戏的天性和思维的特性,本节课通过帮小动物找房子的游戏串成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贯穿整个活动,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启发幼儿探索,来调动每个幼儿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让幼儿动口.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给幼儿一个自由空间,让幼儿自主操作,体验成果,让他们在操作中获得知识经验,发展各种能力,培养兴趣,达到认识5以内序数的目标,并且能进一步学巩固它。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石子的作用。

  2、会用简易的语言表述自个儿的发现。

  3、探究石子的作用。

  [教学预备]

  1、提早让孩子体会、观测和察看石子

  2、形形色色的石子

  3、图片

  4、成品石子例如:石臼、假山、磨轮。[教学过程]

  1、展示种种成品石子。

  今日,教师给孩子带来了些许好物品,我们一块数三下,吹起神秘的`丝绸打开瞅瞅吧!

  2、欣赏种种成品石子

  (1)幼儿教师各自推荐石臼、假山、磨轮等等。

  (2)幼儿教师提问:这一些物品是用何物品制成的?

  3、展示石子

  (1)昨日我们玩过的石子均有啥外形的?

  (2)昨日我们摸过的石子有何感觉?(请每一个孩子均可体会石子的粗劣毛糙、光滑)

  (3)石子均有啥色彩的?

  幼儿教师汇总:石子的外形是形形色色的有三角形、长方形等等;色彩亦有许多种有:红色、白色、黑色、褐色等等;石子有些是粗劣毛糙,有些是光滑的。

  4、探讨

  幼儿教师:石子均可干啥?5、展示图片——孩子欣赏图片清楚石子的作用

  6、展示石子小道

  (1)幼儿教师请孩子在小道上走、跳、爬,使孩子体会石子小道。

  (2)提问:你踩在小道上有何感觉?7、游戏:“小小建筑师”

  请孩子用石子搭物品啥都可施展孩子联想力。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影子是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等方位变化特征,学会简单的测量方法。

  2、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发展孩子的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小电筒每人一个,玩具、胶水瓶、不倒翁娃娃每组一个;

  2、水彩笔每组一只、小镜子每组一面、记录纸每组一张。

  【活动过程实录】

  活动前评析:

  在日常生活中,虽然许多科学的奥秘,原理,现在还不被孩子们所理解,但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会成为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巨大推动力。《多变的影子》是通过教师讲故事《树荫》,激发孩子探索影子活动的兴趣。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进行操作,自己亲身实践到小实验中,有助于拓宽孩子的探索思路,在反复操作和比较中,使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发展。活动的重点:让孩子知道物体都有影子,但影子的产生必须要有光的照射,而且物体必须是不能透光的。活动的难点:通过让孩子做影子的小实验,然后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领会影子变化的原因,是光线来自不同的方向。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影子是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等方位变化特征,学会简单的测量方法。

  2、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发展孩子的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小电筒每人一个,玩具、胶水瓶、不倒翁娃娃每组一个;

  2、水彩笔每组一只、小镜子每组一面、记录纸每组一张。

  活动过程实录:

  1、教师讲故事《树荫》导入主题,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师:为什么太阳火辣辣的,小熊躺在树荫下却很凉爽?后来被什么东西 烫醒了,你们能告诉小熊它遇到的问题吗?激发孩子探索影子的奥秘。

  2、教师通过小实验让孩子观察,使孩子懂得影子产生的条件,初步了解影子是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的。

  (1)教师在事先准备好的桌子上放一个“不倒翁”娃娃玩具, 用电筒从玩具的左边照射过去,让孩子知道影子产生必须要有光的照射,物体。

  (2)将电筒的光线从左边移动到玩具的右边,顶部,请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影子的变化过程。让孩子初步领会影子是随着光线的移动而移动的。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让孩子倾听故事,观察教师操作实验,激发孩子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3、运用各种操作资料,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

  孩子每人拿着小电筒,充分运用各种操作材料来寻找影子,进一步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及变化的特点。教师在巡回指导的过程中,先指导胆子小的孩子,再指导中等的`,最后指导能力强的。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了影子的许多秘密。(如:影子一会儿在前面,一会在后面,一会在左,一会在右等等)。有一个孩子照着照着,突然影子不见了,他觉得很迷惑,原来他把手电筒罩在物体上了。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脑来寻找多变的影子,通过反复操作和比较,从中发现问题得到答案,有助于拓宽孩子的探索思维,培养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

  4、帮小熊解决问题:

  孩子通过小实验,帮助小熊想出了许多好办法(如叫小熊在树荫下睡觉时,要定时换位置,或搭个小帐篷等)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是提高孩子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游戏:捉影子,测量影子

  教师带领孩子们到户外,把孩子们分6个小组,每组选一名能力强的孩子用镜子反射阳光,照在墙上、地上,其他小孩用手捕捉,用脚踩。之后用水彩笔去测量影子的长度,看看捕捉的影子有几支水彩笔那么长,并做好记录。

  6、延伸活动:

  1)教师带领孩子观察幼儿园内榕树,早上、中午、下午的影子,然后用粉笔将其影子的轮廓画下,再作比较。

  2)布置孩子们回家和父母一同玩影子的游戏,使孩子们能发现更多有关影子的知识。

  教师评析:

  在这一节科学教育活动中,孩子们始终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在轻松愉快的、无拘无束的“玩”中学习。在操作中探索和发现问题,得到答案,拓宽孩子们的探索思路。真正体验到“我能行”的积极情感。不足的是,如果在开展操作活动之前,我能不怕麻烦,多花一些精力和时间,为孩子提供更合适的材料,那会更好的开展此活动。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 我要注意观察,积累资料,不断总结深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

  教学内容附录:

  树荫

  火辣辣的太阳,凉爽爽的树荫,小熊躺在树荫里,睡得又香又甜。突然他被火辣辣的东西烫醒了。小熊跳起来,揉揉眼睛一看:哟,树荫跑开了,谁在开玩笑?小熊很生气,他问小树,小树说:“我不知道!”他问小鸟,小鸟说:“我没看见!”一只小狗走过来,小熊问小狗,小狗说:“自己想想!”

  小熊抬头望望太阳,太阳嘻嘻笑;小熊低头望望树荫,树荫跑到另一边去了。小熊拍拍脑袋:“喔,我知道了,是太阳在开玩笑。”

  小熊找来木桩,找来绳子……他把树荫牢牢钉住,牢牢捆住。

  小熊又睡在树荫里,睡得又香又甜。不一会儿,小熊又被火辣辣的东西烫醒了。

  小熊跳起来,对着太阳挥挥拳头:“你真坏,你真坏!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通过对豆子的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高脚杯6个、黄豆若干、大铁盘6个、记录白纸30张、铅笔30支。

  [活动过程] 探究的问题: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要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看看有什么变化?

  幼儿讨论。

  (1)豆子被泡大了。 (2)豆子会从杯子里跳出来。 (3)不会有变化。

  试一试。

  幼儿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并仔细观察。 说一说我的发现。

  (1)看见一颗颗黄豆陆陆续续地从高脚杯跳到铁盘中。

  (2)豆子发出蹦蹦的`响声,好像豆子在“跳舞”。

  (3)豆子被水泡大了,杯子里放不下就跳出来了。

  数一数。

  有多少豆子在“舞池”中跳舞,并在记录纸上记录活动的结果。

  想一想。

  还有哪些豆子会跳舞呢?水泡过的豆子与干豆子有什么不同?

  注意事项: 1.实验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各个环节教师要提前做一遍,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挑选黄豆时要挑选颗粒饱满的黄豆。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秋天到了,班上的孩子时不时在野外摘些菊花来玩,小朋友们玩得很高兴却又叫不出花的名字。于是想趁孩子们对菊花很感兴趣时,开展认识菊花的活动。

  活动目标

  1、 使幼儿能正确地叫出菊花的名称,知道其明显的外形特征(菊花的大小、颜色、气味、叶子的形状)和用途。

  2、 使幼儿初步掌握从上到下有顺序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并培养幼儿爱护花草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 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叫出菊花的名称,知道其明显的外形特征;

  难点:使幼儿初步掌握从上到下有顺序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养成爱护花草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 准备几盆菊花;瓶插菊花几枝;

  2、 印有菊花或菊花叶子的小卡片(事先放在桌上;)

  3、 干菊花若干、幼儿园用的小茶杯(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看卡片、找菊花

  师:今天,老师带了很多好看的卡片,小朋友们想知道这些卡片上画的是什么吗?那就请每个小朋友 把桌子上的卡片翻过来,看看卡片上画的是什么?(花、叶子)对了,上面画的是花和叶子,老师想请小朋友到院里去找一找,看看我们幼儿园里有没有跟卡片上一样的花和叶子。找到后,就请你站在你找到的花和叶子的前面,老师看哪些小朋友找得最对最快。(幼儿到室外园地中找菊花,老师把盆栽搬进教室里放在桌子上)。

  二、认识菊花

  1、认识花

  问:你们是怎么找到这些花的呢?

  答:根据图片上画的花和叶子,图片上的花是一丝一丝的,像一个拳头,叶子边上是弯弯曲曲的。。。。。。

  问:哪个小朋友告诉老师,我们搬到教室里的叫什么花?

  答:菊花。

  师:我们都找对了吗?请小朋友先把刚才老师发给你们的卡片翻过去,放在桌子上,让小卡片睡一会儿。

  问:菊花的中间是什么颜色?除黄的、白的颜色,我们还看到菊花有什么颜色?

  答:红的、紫的。。。。。。

  问:菊花的中间是什么颜色?长得怎么样?

  答:黄色的、密密的、细细的。。。。。。

  问:菊花像什么?

  答:像毛线团,像分开的桔子。。。。。。

  问:菊花是一样大小吗?

  答:不一样大小的,有的菊花大,有的菊花小。

  老师闻花(手在鼻前轻轻的扇)

  问:你们也想闻花吗?就请小朋友像老师一样地闻花,闻到什么味了?(清香味)。

  小结:菊花真美丽。菊花有很多颜色,有。。。有。。。还有。。。;菊花的形状也很多。有的像。。。有的像。。。;菊花不是一样大小的,有的大,有的小。

  2、 认识叶。

  问:菊花的叶子 有没有颜色,是什么颜色的?

  答:绿色的。

  问:菊花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答:叶子的边是弯弯曲曲的。

  3、 认识茎和根。

  问:花和叶子是长在什么上的?是不是菊花和叶子都长在这上面呢?

  答:花和叶子都 是长在茎上的。

  问:茎是什么样的?

  答:长长的,细细的。

  问:菊花有没有根?怎么我们看不到根呢?没有根菊花还会长大吗?

  答:菊花有根,根是长在土里的,没有根菊花不会长大。

  教师小结:菊花真美丽,有的'在有的小,菊花有各种颜色,有各种形状。菊花的叶子是绿色的,叶子的边是弯曲的,闻菊花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菊花的根被埋在土里,没有根,菊花就长不大。

  4、 菊花的功用

  菊花还可以做成好吃的东西呢!你们知道菊花可以做成什么好吃的东西吗?

  (菊花茶、药。。。。。。)

  5、 品尝菊花茶

  (1) 让幼儿揭开杯子,看看杯子里放着什么?(干菊花)这些干菊花是工人叔叔、阿姨把新鲜的菊花晒干做成的。

  (2) (老师给幼儿冲水)问:看看干菊花变了吗?变成什么样子?你们闻到了什么味儿?(清香味)

  老师尝菊花花样,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师:你们也想尝一尝 吗?水很烫,请小朋友慢慢地喝,不要把菊花喝下去,喝的时候闻一闻有什么味儿。

  教学反思

  1、 通过这一节课,幼儿对菊花的认识比较到位,能清楚的知道菊花的形态和作用。

  2、 介绍菊花的功用环节太薄弱,菊花的功用比较多,还可以插在瓶里欣赏,制成干花作装饰等等。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准备:

  1、小圆镜若干

  2、室内设置4个游戏区:“吹球”、“套圈”、“闻气味”、“听声音”,相应的游戏材料若干。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识五官,知道五官的正确位置,学会比较自己与同伴脸部的异同。

  2、尝试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五官的用途。

  3、能迁移已有经验,进行简单的音乐仿编活动,进一步提高探索五官的兴趣。

  活动过程:

  1、游戏活动指五官

  采用教师发指令,幼儿指五官的方式,加强幼儿对五官位置认识,训练幼儿反应的灵敏性。

  2、幼儿认识自己脸部的器官,比较自己与同伴的异同。

  (1)每人拿小圆镜照自己的脸(眼睛、鼻子、耳朵和嘴巴),说说脸上有哪些器官。

  (2)相互观看对方的脸,找找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是不同的,逐渐引导幼儿发现细微或内在的不同点(如大眼睛、小眼睛、胖、瘦、眉毛粗细、长头发、短头发等)。

  3、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五官的作用。

  (1)设置4个游戏区,幼儿自主选择活动。

  吹 球:只能用口,将乒乓球由起点沿路轨吹动至终点。

  套 圈:用眼睛瞄准套圈。

  闻气味:嗅装有不同气味的'小瓶,如醋、香水、酒、水等。

  听声音:听录有不同声音的录音带,辨别自然界中不同的声音,如同声、雨声、流水声、动物的叫声等。

  (2)共同交流游戏经验,知道五官的重要作用。

  4、师生共同讨论:怎样保护好自己的五官。

  5、音乐仿编活动《眼睛、鼻子、耳朵、嘴》。

  音乐起,师生一起随着音乐表演唱《头发、肩膀、膝盖、脚》,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原有的曲调,我们一起来指一指,唱一唱:《眼睛、耳朵、鼻子、嘴》好吗?启发幼儿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表演唱歌曲。

  活动建议:

  1、在美工区放置镜子,让幼儿面对镜子尝试做出不同的表情,观察五官的变化,将自己最喜爱的表情画下来,将幼儿画的脸谱贴在墙上,布置专栏“可爱的我”。

  2、进行拼小脸的桌面游戏。

  3、日常生活中继续组织幼儿讨论怎样保护自己脸上的器官,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保护五官的正确方法。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

  2.能按事物的形状、颜色两种特征给图形分类。

  3.发展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ppt课件,(老师和幼儿)不同颜色的图形模板,彩笔,画板,游戏音乐,七巧板拼图。

  活动过程:

  一、初步认识图形宝宝。

  首先让我们来初步认识图形宝宝,给幼儿事先准备好各种图形模板,老师逐个向幼儿介绍和展示不同的图形宝宝,并让幼儿找出和老师手中一样的图形。

  二、加强幼儿对不同图形的认识。

  1.师:今天,我们要来和图形宝宝做"捉迷藏"的游戏。请小朋友们把眼睛闭起来,当我喊到"3"的时候你们睁开眼。瞧,哪个图形宝宝来了?

  2.引导幼儿回答:(是什么图形宝宝),然后用ppt把手中的.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分别展示出来。

  三、帮图形宝宝找朋友

  1.师:瞧,又有图形宝宝来了。图形宝宝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图形宝宝?

  2.幼儿回答:他们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

  --用ppt功能逐一把图形宝宝的朋友请出来。

  3.师:图形宝宝们要找好朋友了,请你们把相同形状的好朋友连起来。

  --幼儿用手将事先准备好的相同的图形拼在一起。

  四、将图形宝宝分分类

  1.按颜色分类。

  师:这些图形宝宝太调皮了,它们找不到朋友了,我们来帮它们找一找吧。

  --用ppt直接把相同颜色的图形放到一起。

  2.按形状分类。

  --用ppt直接把相同形状的图形放到一起

  五、拼拼搭搭真好玩

  1.师:我们的图形宝宝还会变魔术,瞧,图形宝宝变成了什么?(卡车)谁能来把隐藏在卡车里的图形找出来?

  --让幼儿自主用电子白板的拖动功能把下面对应的图形填补到卡车里面去。

  2.师:除了卡车,你觉得它们还可以变出哪些图形呢?你们也想拼一拼吗?

  3.提出要求:

  (1)听到音乐就走到桌边操作,音乐结束回到位子上;

  (2)拼好的小朋友要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拼的是什么,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有几个。

  4.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幼儿交流。

  (1)师:你拼搭的是什么?请你告诉小伙伴。

  幼儿:想小朋友介绍自己拼的图形。

  (2)师:请你来找找里面藏了几个三角形,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

  幼儿:回答自己所拼的图形中所包含的各种图形的个数。

  (3)师:你们真棒,如果拼搭的时候需要长方形却没有怎么办?

  举例:用两个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

  --用七巧板演示。

  (4)师:图形宝宝玩累了,它们要回去休息了。老师会把这些图形拼盘放在益智区里,下次我们还可以和它们再做游戏。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一)分享交流“会飞的××”,并进行分类。

  (二)有继续寻找生活中会飞的物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一)幼儿事先收集自己喜欢的会飞的动物、植物、人造物等图片,放在椅背布袋里,并在家长的帮助下尝试用猜谜的形式介绍。

  (二)白板三块,空白小卡片若干,白板笔,水彩笔。

  (三)幼儿用书第4册封二、第1页。

  (四)挂图(《飞飞大集合》)。

  活动过程:

  (一)会飞的宝贝大家猜。

  1、游戏“我说你猜”。

  ——前几天,请大家收集会飞的宝贝,我也带来了一样。我先说说它的样子,你来猜猜,我最喜欢的会飞宝贝是什么?穿着 绿衣裳,头顶白绒球,风儿吹过来,变成小伞满天飞。(幼儿 猜并说说猜测的理由,而后教师出示蒲公英的图片,验证谜底。)

  ——谁愿意让大家猜猜你的会飞宝贝?(请个别幼儿说谜面,其他幼儿猜测,而后出示宝贝图片验证。)

  2、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会飞宝贝。

  ——每个小朋友都带了自己最喜欢的会飞宝贝,跟旁边的好朋友介绍一下,你带来的是什么?它会怎么飞?(幼儿结合自己带来的图片资料进行介绍。)

  (二)宝贝找家

  1、幼儿讨论分类方法。

  ——天黑了,会飞的宝贝要回家了。它们说要跟同一类的宝贝住个家,这些会飞的宝贝可以分成几个家?你想怎么分?(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你最喜欢哪种分类方法?为什么?(根据幼儿的说法,随机出示白板,在每块白板上画上标记,如按动物、植物、人造物分成三类,分别画虫、蒲公英、气 球的标记;如按自然物、人造物分成两类,分别画虫、气球的标记。)

  2、幼儿尝试按白板上的标记分类。

  (三)寻找会飞的朋友。

  1、看挂图,找找还有哪些东西会飞。

  2、讲一讲还有哪些东西会飞。

  ——除了白板上张贴的、挂图上画的之外,还有哪些动物、植物、 人造物会飞?(幼儿讲述,教师随机在空白卡片上画简笔画 并补充在白板上。)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9

  设计背景

  初春到来,万物苏醒,各种小动物开始出来活动。为了让幼儿更深的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引用了小朋友们比较常见的小动物蜗牛,生成了本次教学活动主题《小蜗牛》。

  活动目标

  1 认识蜗牛了解蜗牛的一些习性特点。

  2 引导幼儿在画 ,看说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橡皮泥制作蜗牛,提高动脑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关注的情趣。

  3 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我,感受做做玩玩的快乐。

  4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辅导提高幼儿动脑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关注的.情趣。

  难点:引导幼儿大胆地表现自我,感觉做做玩玩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实物小蜗牛若干。

  2 制作好的一只橡皮泥小蜗牛。

  3 材料:彩色橡皮泥.牙签.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听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安定幼儿情绪,并引起幼儿对小蜗牛的好奇心,从而我出示实物小蜗牛。

  二、欣赏蜗牛

  1 让幼儿集体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说出蜗牛身体小,身背着壳像小房子,而且壳是一圈圈的。

  2 请个别幼儿用手摸摸蜗牛头上的两根触角,然后观察到受到刺激的触角会顺速往壳里缩进去,这时大家会觉得非常有趣。

  三、认识蜗牛

  1 这时候我会告诉幼儿这是蜗牛的触角,蜗牛的眼睛就是长在触角的顶端。

  2 举例说明:蚂蚁也有触角,当两只蚂蚁的触角碰到一起就是它们在对话,再用蜗牛与田螺.乌龟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它们的身体都会缩进壳里,而且壳都是有点硬的,因为它们都是软体动物,所以身上都有壳,这样它们就可以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

  3 随机教育:就像小朋友们要穿衣服,鞋子一样,才不会弄脏身体还能保护自己。

  四、了解蜗牛

  1 带领幼儿观察蜗牛,了解蜗牛生活习性,仔细观察蜗牛爬行,出示菜虫与蜗牛进行比赛,突出蜗牛行动缓慢,是靠身体蠕动来爬行的。

  2 小蜗牛的食物是什么呢?经过搜索资料,我会出示部分实物并告诉幼儿蜗牛吃的东西可多了,有各种菜叶.蛋壳.菌类{如木耳.蘑菇等}还有一些枯了的树枝.红薯这些都是蜗牛的食物。蜗牛只喜欢呆在湿润的地方,蜗牛睡觉的时候是缩在壳里的,它不但要冬眠还要夏眠,就像小朋友们一样,不但要睡午觉,到了晚上也要睡觉,这样才能身体棒棒,快长快高。

  五、小结

  通过学习了解小蜗牛身上背着壳都有自我保护能力,那么小朋友呢?应该怎么做?引导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并要爱护小蜗牛,不伤害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六、延伸活动

  做一做,彩色橡皮泥小蜗牛

  1 引导幼儿多制作大小颜色不同的蜗牛,并添上花.草,丰富幼儿的想象空间。

  2 幼儿动手制作。

  3 展示幼儿作品欣赏,鼓励大胆创作的幼儿,并给予表扬。

  教学反思

  1 课前导入得太直接,不够贴近生活化。

  2 教学教具过少,没有挂图。

  3 师生互动过少,课上应该穿插多种游戏进行。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 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西红柿、小黄瓜的特征,大胆讲述在观察中的发现

  2. 知道多吃瓜果对身体有好处。

  3. 体验并享受科学观察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幼儿准备:每人一个西红柿、一个黄瓜、抹布、凉拌黄瓜、炒西红柿、汤匙、叉子。教师准备:西红柿、黄瓜、刀、凉拌黄瓜、炒西红柿、PPT。

  2. 知识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身边的花草树木等物体特征,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位新朋友,我把它藏在了一个谜语里面。

  谜语:圆圆脸儿像苹果,又酸又甜营养多,可以做菜吃,又能当水果。

  师:西红柿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蕃茄”。西红柿还请来它的好朋友,你们瞧,它是谁?

  二、第一次观察,运用感官感知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外部特征。

  1. 引导幼儿认识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外部特征。

  师: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用小眼睛看一看,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用鼻子闻一闻是什么味道?

  师:请小朋友认真安静观察,观察完再回位置,和你的同伴讨论。

  2. 幼儿运用感官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认识它们的外部特征,并能大胆讲述在观察中的'发现。

  3. 师幼共同小结,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外部特征。

  师:用眼睛看到的西红柿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用手摸到的西红柿是什么样子,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用鼻子闻到什么味道?

  小结:西红柿是圆圆的,它有红红的身体。用手摸上去滑滑的,凉凉的。闻起来有一点点西红柿的香味。

  师:用眼睛看到的黄瓜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用手摸到的黄瓜有什么样的感觉?用鼻子闻到什么味道?

  小结:小黄瓜是绿绿的,长长的。用手摸上去刺刺的,粗粗的,有许多毛毛的小颗粒。闻起来有小黄瓜特有的味道。

  师:西红柿和小黄瓜它们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三、第二次观察,感知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内部特征。

  1. 引导感知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内部特征。

  师:用小眼睛看看它们小肚子里面藏着什么,用鼻子闻一闻它们有什么香味?用手摸一摸它们的小肚子,摸完要用抹布把手擦干净。

  师:请小朋友认真安静观察,观察完再回位置,和你的同伴讨论。

  2. 幼儿运用感官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观察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内部特征,大胆讲述在观察中的发现。

  3. 师幼共同小结,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内部特征。

  师:西红柿肚子里面藏了些什么?

  小结:西红柿有一层薄薄的果皮,肚子里藏着几个小格子,每个格子里面有籽,还有汁,闻起来酸酸的。

  师:小黄瓜肚子里面藏的是什么?

  小结:小黄瓜肚子里有浅绿色的果肉,中间有很多一小粒一小粒的籽。

  四、了解西红柿和小黄瓜的烹饪方法,并尝一尝知道多吃蔬菜有益身体健康。

  1. 了解西红柿和小黄瓜的烹饪方法。

  2. 品尝炒西红柿,凉拌黄瓜。

  提品尝要求:①吃之前先请小朋友们用能干的鼻子闻一闻是什么味道的。②炒西红柿用汤匙舀起来吃,黄瓜用叉子叉起来吃。③保持桌子干净,衣服也干干净净。

  五、活动延伸,在品尝中自由结束。

  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开着小火车,回教室到科学区切切小黄瓜。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3-08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3-01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8篇11-02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指纹》10-11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三篇07-13

中班幼儿科学活动教案05-06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05-21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15篇)04-02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15篇03-21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5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