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6-26 14:00:28 教案 投诉 投稿

【精华】大班科学教案模板合集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华】大班科学教案模板合集7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为配合“远离禽流感”的宣传,我园设计了“病毒”这一科学活动,指在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

  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初步了解(流感)病毒,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准备:显微镜、录像、图片、细菌标本、病毒示意图、健康小卫士粘贴标志(幼儿人数相等)。过程:放录像(儿童医院门诊及有关禽流感的报道)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幼:小朋友生病了,禽流感为什么会生病?传染的禽流感?

  幼:因为感冒、怕冷、缺少锻炼,得禽流感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幼:病毒二、播放病毒有关资料

  1、在显微镜下你看到了什么?

  幼:细菌?不知道是什么.

  2、你们观察到的是病毒,那什么是病毒呢?我们请医学院的叔叔给我们讲解一下好吗?

  三、医生讲解内容病毒是什么?有什么危害?病毒并不可怕,科学能战胜病毒例子禽流感病毒怕什么?

  小结:

  科学家本领真大,发现了这么多抵抗病毒的方法。你有没有想过为了人类的'健康,也做一个科学家呢?我们应该怎么做?

  幼:不许禽流感病毒进入我们身体内、多锻炼、开窗、不到疫区、大预防针,幼儿制作宣传图片。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来预防禽流感的传播,其他的人还不道,你想用什么办法来告诉他们?(讨论:可以给他们看图片,给他们看预防禽流感的录象,可以直接说给他们听。)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的材料,有图片有笔请你们来做宣传广告,告诉大家怎样预防禽流感,好吗?(分组合作宣传图)

  结束:

  现在让我们来做健康小卫士,每个小朋友贴上标志,让我们去告诉其他班的小朋友吧!幼儿拿着宣传画出活动室。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掌握运沙的科学方法。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用大小不同的工具来运同一堆沙,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

  3、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沙、大、小杯子各10个、小桶和筐20个、记录单、标记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玩过沙吗?是怎么玩的?玩沙有趣吗?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运沙的游戏。”

  2、幼儿第一次运沙。

  (1)提出要求:这个游戏中每个人用杯子运沙,并记录运沙的总次数。

  (2)出示表格,记录每个幼儿运沙次数,并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问题。

  师:“请你们和好朋友互相说说运了几次。”

  师:“谁来说说和好朋友一起游戏后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都是用一个杯子运同一堆沙,为什么次数不一样?”

  (3)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方法运沙,通过讨论示范明确运沙的具体操作规则(满杯后用手抹平)。

  师:“如果每一次运的沙一样多,两人运的次数会一样吗?怎样才能每次运的一样多呢?”(示范)

  3、幼儿第二次运沙,验证。

  (1)统计运沙次数。

  (2)引导幼儿观察数据,得出结论:同一堆沙用同样的工具,都装满抹平了来运,运的次数是一样的。

  师:“这次大家发现如果每次都装满抹平,运的次数是一样的。”

  4、幼儿第三次用不同工具运沙。

  (1)幼儿预测用小工具来运刚才一堆沙,运的次数会怎么样?

  师:“现在,这里有大小两中杯子,你们猜猜用小杯子去运沙,运的次数会怎么样?”“请你们去试试。”

  (2)幼儿操作。

  (3)统计数据,幼儿通过观察数据得出:运的次数不一样:大杯子运的次数少,数据小,小杯子运的次数多,数据大。

  5、师小结:

  用大小不同的工具运同一堆沙:大杯子运的次数少,小杯子运的次数多。今天,运了一天的沙也累了,我们回去休息吧。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玩具是孩子童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现如今,孩子手中会动、会唱、会亮的玩具应有尽有,大班的孩子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摆弄、重复操作,他们常常会冒出许多富有教育价值的问题:它为什么会动。它的肚子里有什么,怎么弄它才会跑得更快……甚至会产生拆开看看的欲望。顺应孩子的兴趣,为了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大胆思考,我们创设条件,让孩子在玩一玩、分一分、拆一拆的过程中。熟悉玩具的不同启动方式,初步感知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动原理,激发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

  活动目标:

  1.熟悉常见玩具的多种启动方式,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初步感知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动原理,了解一些常见的民间惯性玩具。

  2.乐意参与科学探索活动,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3.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惯性、电动、回力、发条、拉线等多种玩具。

  2.画有电池、发条、回力、拖拉线等各种标志的篓子。

  3.玩民间惯性玩具的视频一段,包括竹蜻蜒、空竹、木质陀螺等。

  活动过程:

  初步分享玩具,感知不同启动方式并分类

  1.幼儿自由玩玩具,感知不同玩具的不同启动方式。

  师:小朋友们带了很多有趣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等一会儿请你说一说:玩的是什么玩具,用什么办法让它动起来的。

  (评析:开门见山式的导入方式是大班孩子乐于接受的。教师有意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探究,在自由玩玩具的同时,了解玩具的启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2.集体交流操作情况,教师随机出示相应标记。

  师:你玩的是什么玩具?它为什么会动?你还发现了什么?

  (评析:教师提出开放式的问题,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同时,随机出示的标记卡无形中将幼儿自主操作获得的信息进行了梳理、概括和分类。)

  3.引导幼儿按启动方式的不同将玩具分放至不同标志的篓子内,并请幼儿相互检验操作的正确与否。

  (评析:这一环节的操作对大班幼儿来说没有太大难度,是他们能直观感受到的较为熟悉的内容。教师有意识地"后退",让幼儿承担检验的任务,给予幼儿更大的自主思考、判断的空间。)

  探究惯性玩具的奥秘

  1.出示惯性玩具汽车,鼓励幼儿大胆猜想。

  师:这个玩具汽车,既没有用电池,也不用上发条,更没有拖拉的线,轻轻一推,它就能开出很远,它是靠什么启动的呢?你玩过这样的玩具汽车吗?

  (评析:这一环节中,教师突然提出的问题,激发了幼儿再次探究的欲望。)

  2.个别操作,集体观察,大胆猜想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动原理。

  师:请你们猜一猜,为什么它能一推就开出很远?秘密在哪儿呢?

  (评析:这一环节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动手操作验证猜想的兴趣。)

  3.教师介绍分组拆卸的工具及要求。

  师:玩具汽车到底是靠什么开得这么远呢,光猜也不行,我们动手拆开看看吧!老师准备了螺丝刀、小盘子,知道怎么用吗?

  (评析:分组拆卸玩具汽车是幼儿很乐意参与的任务,但两人分工合作、螺丝逆时针拆卸、有序放置螺丝钉等,都是需要帮助幼儿明确的操作要点。)

  4.幼儿分组合作拆卸,观察惯性玩具汽车上独特的惯性轮装置。

  (评析:从猜想到验证,这一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高潮。惯性玩具汽车后轮轴上带动着的惯性齿轮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教师不妨多留些时间,让幼儿充分观察和尝试。)

  5.集体交流发现,教师进行小结。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和玩具汽车的什么部位连在一起?猜猜它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小结:这就是惯性玩具汽车上才有的惯性轮装置。它的作用就是把惯性力量放大,惯性轮越重,小汽车开出的距离就越远,明白了吗?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幼儿有充分的直观经验想表述出来。教师在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发现的同时,要给予幼儿正确的概念,帮助幼儿将所见所思整理成有效的经验。)

  观看视频,拓展经验,了解更多有趣的民间惯性玩具

  师:现在的小朋友玩的玩具很多很多,电动的、遥控的,还有声音控制的呢。可是,你们知道吗,在老师小的时候,玩的玩具很多都是不用电池、不用机械的惯性玩具,它们不但好玩,还能锻炼身体呢!你们想知道这些玩具是怎么玩的吗?

  播放玩竹蜻蜒、空竹、木质陀螺等民间惯性玩具的视频,让幼儿欣赏。

  (评析:民间惯性玩具丰富多彩,具有很好的教育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上一环节所获新经验的延伸,又帮助幼儿拓展了经验,激发了幼儿对惯性玩具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延伸活动:

  1.组织幼儿将拆卸后的惯性玩具汽车重新组装起来,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进一步创设条件,让幼儿尝试拆卸发条玩具,观察其中弹簧圈的构造和作用,培养幼儿大胆猜想、专心操作、细致观察的科学探究精神。

  活动反思:

  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在《有趣的陀螺》这节绘画和操作相结合的美术活动中,色彩缤纷的陀螺让孩子们眼花缭乱,充满了好奇……

  本次活动,主要让幼儿通过“玩陀螺、看陀螺、说陀螺、画陀螺、制作陀螺”来感受陀螺转时色彩的变化,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并在玩的过程中体验自制玩具的愉悦和成功感。

  说到“玩陀螺”,孩子们在情境游戏活动中都很感兴趣,他们都能各显神通的用自己的方法玩着陀螺。在玩的过程中,我让孩子们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去思考、观察:陀螺的形状和颜色是什么样的?再看一看陀螺发生了哪些变化?在“说陀螺”这一环节中,我运用集体讨论法,让孩子们大胆讨论,说出自己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秘密?(转之前,陀螺有齿轮,转的很快的时候,齿轮线变圆了)(颜色变了)等。“画陀螺”和“制作陀螺”是本次活动的重要环节,我运用讲解、示范法让孩子们了解陀螺的制作过程。(涂色、剪、做)

  在大家共同制作陀螺的过程中,部分孩子存在的问题是陀螺转不起来,经讨论原来是陀螺卡片中间的点被弄大了,所以小棒松了导致转不起来。如果改用火柴棒而不用牙签,效果会更好。这是一节比较有趣的美术活动,孩子们玩的很开心,制作得也很开心!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动脑,尝试用各种方法产生风。

  2、了解风速的不同,感受风力大小与物体的关系,并进行记录。

  3、知道风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与危害,并愿意积极与别人进行交流。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风车、

  2.收集材料:卡纸片、羽毛、木块、石块幼儿人手一份

  3.记录表人手一份

  4、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出示风车,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师:在我们的体验活动中随着天气的变化,气温越来越低,天气渐渐转凉,经常会有刮风的现象。许多小朋友们对风感到非常的神奇,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

  师:"牛老师先来问问小朋友们,风有颜色吗?是什么形状的?那它是什么样子的呢?(风是没有颜色的,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能够感觉的到。比如我们看到树枝摇动、国旗飘感觉到冷这都是由风引起来的。

  教师:"那你们再来看一看今天牛老师带来了什么?(风车)师:风车可以转吗?风车为什么能够转起来呢?

  师小结:原来也是因为有风吹着,所以风车才能够转起来了!

  二、互动学习1、引导幼儿用身体制造出风。

  师:怎样用我们的身体制造出风呢?

  如:用手扇出风、嘴巴吹起……2、引导幼儿用嘴吹气制造出不同大小的风带动风车转动,观察风力不同对风车转动的影响。

  师:你每次用嘴制造的风力大小一样吗?

  师:风车转动的情况一样吗?怎么不一样?风力大小和风车转的速度有关吗?

  师小结:当我们风吹得大,风车就转得快,风吹得小,风车就转得慢些。

  3、幼儿尝试探索风力与卡纸片、羽毛、木块、石块等物体之间的关系,并进行记录。

  教师:"这些东西是不是都能被风吹动?哪个只要很小的风就能被吹动?第二个被吹动有可能是什么?哪个需要最大的风才能被吹动,请你到后面的桌子上操作一下并记录到操作纸上。

  (1)认识操作纸,理解记录表中的信息。

  教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张操作纸:这张表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2)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份材料,请把盒子里的东西排列在桌面上,你朝它们吹气,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吹动它们哪个用的风力最小,哪个用的风力最大,将吹动它们所需的风力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一一粘贴(画)在格子里。

  (3)集体验证:你实验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师顺势将幼儿的结果贴在记录纸上。你们同意吗?说说理由。

  师小结:风吹不同的物体,重的物体要很大的风力才可能被吹动;轻的物体只要较小的风力就能被风吹动。

  三、了解风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与危害。

  1、幼儿讨论交流(1)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

  教师:"在平时有风的时候,你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到了冬天,有时会刮很大的风,你会怎么来保护自己?"(2)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幼儿了解风的好处与危害。

  师:"小朋友们,你喜欢和风做游戏吗?风除了在热的时候能让我们感觉到凉快它还有什么样的好处?

  教师出示课件并小结:"小朋友们你们看,因为有风,风筝才能飞得更远、风车才能转的更好看;风力发电,因为有风,风力车能为我们发电;因为有风航海员才能远航;因为有风,蒲公英的种子才能飘到更远的地方,长满山坡师: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这么多美好的东西,但有时风也会对我们产生一些危害,什么样的情况下就会对我们产生危害呢?我们怎样可以减少它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呢?

  师小结:我们可以加强天气监测并及时预报,提醒大家在不好的风来之前做好防范措施,还可以在我们多植树,树能够挡住一些风,这样带来的危害就更小。生活中还有一些会对我们生活带来危害的风,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知识,在不远的将来等小朋友们长大了可以做科学家,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们利用风制造出更多更好的东西来方便人们的生活,防止不好的风破坏我们的美好家园。现在先来请你们和风一起来做个游戏吧!

  活动结束:律动《大风车》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手持风车或羽毛,随音乐游戏。

  教学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我设计的这节科学探究活动,一开始就利用魔术箱变魔术这一孩子感兴趣的现象深深吸引住了孩子的眼球,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无心”的好奇转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动力,促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活动中,教师首先紧紧围绕活动目标,设计了具有观察性、开放性和层次性的提问,如在活动的对于环节中,把塑料袋变鼓,使幼儿感知到我们的周围有空气,把充满气的气球松口吹到幼儿的头发上,让幼儿通过观察,对比,知道了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不动的空气不是风。活动就这样把幼儿引入到科学的氛围之中诱发了幼儿的积极思维。其次,《纲要》中强调:“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活动中,幼儿通过 “做中学”活动的重要环节,选择材料制造人造风,让风车转起来,在动手、交流与表达中获取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习得学习的方法。最后,生成新的问题:怎样让羽毛飞起来?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 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幼儿始终是主体,他们通过观察、动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识经验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当然,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放大镜观察西瓜虫,感知西瓜虫的主要外型特性及其生活习性。

  2. 对小虫子产生探索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 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 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放大镜、画纸、笔、塑料透明小瓶若干。

  活动过程:

  一 . 谈论西瓜虫。

  1. 教师出示西瓜虫的图片,引出话题:

  “你们认识西瓜虫吗?”“你知道西瓜虫哪些有趣的事?“你知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二 . 讨论怎样去捉西瓜虫。

  1. 教师:“幼儿园里什么地方有西瓜虫?我们到什么样的`地方才能捉到西瓜虫?

  2. 教师:“我们捉西瓜虫需要哪些工具?捉西瓜虫时需要注意什么?

  三 . 幼儿在园内自由寻找西瓜虫。

  教师鼓励幼儿结伴去找西瓜虫,并提醒幼儿听到信号就结合。

  四 . 交流捉西瓜虫的经历 。

  1. 教师“你们找到西瓜虫了吗?怎么发现的?是在哪里找到的?

  2. 教师小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五 . 观察西瓜虫并进行交流

  1. 引导幼儿借助放大镜观察西瓜虫。

  教师:“西瓜虫这么小,我们能看的清吗?可以用什么工具让我们看清它?

  2. 引导幼儿自由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

  3. 教师带领幼儿自由观察 “西瓜虫的头上有什么?是什么样的?西瓜虫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教师可让幼儿自由说)

  六 . 引导幼儿画西瓜虫,并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

  教师:“今天西瓜虫跟我们一起玩,我们给这位小客人画个像吧!

  活动反思:

  让他们了解它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并让他们知道泥土有很多的养分,是许多动植物生存的基础,活动中幼儿乐于发现、主动参加科学活动,学会运用各种感官观察、比较。幼儿对本次活动充满了积极探索的乐趣。

  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教学活动中也体现幼儿的经验。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宜性、个性化。依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在研究和把握本班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发展需要和可能性的基础上,确定幼儿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方向和步伐。同时,老师们关注本领域的核心价值,给孩子们一个最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球体与圆柱体的特征。

  2、引导幼儿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能够大胆地讲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重点:

  探索发现球体与圆柱体的特征。

  活动难点:

  能够大胆地讲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不同的物体。

  2、多媒体图片。

  3、大方篮两个,一个贴"球体"、一个贴"圆柱体"。

  4、桌子四张,上面摆放幼儿操作材料(橡皮泥、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浆糊、棉签),桌布四块。

  5、绳子、白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会滚动的朋友。

  1、小朋友们,我们的周围有许多有趣的东西。下面,小朋友们先去玩一玩,看看哪些东西会滚动。我们选一个会滚动的做我们的朋友,好吗?(幼儿通过探索,寻找发现可以滚动的物体)。

  2、小朋友们,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找的朋友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交流)

  3、谁到前面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新朋友呢?

  (1)球体:你的朋友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圆圆的、很光滑)谁和他找的一样?摸摸你的朋友,看看有什么感觉。像这样圆圆的、没有角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球体。叫做什么呀?

  (2)圆柱体:你的朋友是谁?它是什么样子的?上面的圆和下面的圆是一样大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用绳测量、用笔画)这样长长的、上下有两个一样大的圆的是圆柱体。还有谁找的朋友是圆柱体呢?

  二、谁能变高。

  1、我们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朋友。那我想问问大家,球体和圆柱体,哪种能堆起来,变得更高呢?(幼儿自由猜测)我们来试试,好吗?堆球体的,到红地毯上;堆圆柱体的,到绿地毯上。(幼儿试验)

  2、什么东西能堆得更高呀?球体为什么堆不起来呢?(浑身都是圆溜溜的,会向各个方向滚动)那圆柱体为什么能堆起来呢?(有两个圆圆的面,横着才会滚,竖起来时就能站稳了)

  3、小结。

  4、请你们的朋友到筐里休息一下吧。(提醒幼儿分类摆放)

  三、滚滚乐。

  1、我们的球体宝宝和圆柱体宝宝本领真大,它们会滚来滚去的。我们向它们学习一下这项本领,好吗?谁来学学球体宝宝是怎样滚的?(把头和身子缩在一起,向各个方向滚动)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2、全体幼儿在地毯上自由学球体和圆柱体滚动,教师提醒幼儿要注意安全,不要相互碰撞。

  四、生活中的球体和圆柱体。

  1、小朋友们又学会了一项新的本领,老师真高兴!你们知道吗,在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是球体和圆柱体的。谁来说一说?

  2、老师也找到了一些类似球体和圆柱体的东西,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欣赏多媒体画面,教师与幼儿一起观看并讲解、提问)

  五、做一做。

  1、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的材料,有橡皮泥,还有卡纸。我们可以用橡皮泥捏成球体和圆柱体,也可以用卡纸卷成圆柱体。不过,老师提供的卡纸有各种形状的,小朋友试一试,看看什么样的纸才能卷成圆柱体。

  2、幼儿制作球体和圆柱体,教师巡回指导。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摩擦力及其作用。

  2、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类比联系。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事先带一双丝袜和一双鞋底有花纹的鞋子。

  2、雨鞋、运动鞋、凉鞋等各种不同鞋底花纹的鞋子。

  3、《健康歌》音乐磁带。课件:走冰、滑板车、汽车。

  4、彩笔、鞋底(五花纹)图样与幼儿人数等同。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活动。

  讲述小强只穿了丝袜跟妈妈比赛爬长城输于妈妈的故事,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二、感知体验、尝试操作。

  1、体验尝试:一只脚滑,一只脚不滑。

  播放健康歌,请幼儿一只脚穿丝袜,一只脚穿鞋子,做旋转和各种动作,感觉两只脚着地有什么不一样?

  2、对比体验:(两只脚都不滑了)请小朋友两只脚都穿这鞋子跳舞,会有什么感觉?

  3、观察发现:鞋底的秘密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鞋子,发现鞋底的秘密:花纹

  4、言语活动:比较鞋底花纹的式样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鞋底的花纹是什么样的?例如:我鞋底的花纹是一条曲曲弯弯的线,像蚯蚓鞋。我鞋底的花纹是一粒一粒的,像小圆点。

  5、操作体验:

  (1)请小朋友一只手套一只鞋子,在地上摩擦,感觉一下鞋底的花纹有什么作用?

  教师小结:鞋底的花纹会增加鞋子和地面的摩擦力,起到了防滑的作用,鞋底有了摩擦力,我们走路就不那么滑了。

  (2)交流故事的因果小强只穿着丝袜爬长城为什么比不过妈妈?

  结论:鞋底有花纹,摩擦力大,走路就不滑;丝袜很光滑,摩擦力小,走路就很滑。

  6、生活联想:

  播放课件:

  1、为什么冬天在冰上行走容易摔倒?

  2、为什么汽车行驶是非常稳又容易刹车?

  3、为什么滑板车在路上滑得快?

  言语活动: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是滑的?哪些是不滑的?

  7、自我设计:

  请幼儿在鞋底上设计自己最喜欢的花纹。

  三、情感教育:

  把自己设计得漂亮鞋底送给你最喜欢的人?

  播放音乐《娃哈哈》,幼儿手拿作品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细节描述:

  孩子们,你们仔细观察过你们的鞋子吗?那有谁仔细观察过鞋底,我们的鞋底又会藏着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瞧瞧吧。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有好多的花纹)那这些花纹是怎么样的呢?(正文形、长方形的形状)谁能用完整的话来说说你鞋底的.花纹是怎么样的?(我鞋底的花纹是一条一条的条纹)(我鞋底的花纹是正方形和长方形,还有三角形的)原来我们的鞋底还藏着这么漂亮的花纹。

  那么谁知道这些花纹有什么作用呢?(可以保护我们的小脚不受凉)那我们来想想这是鞋子的作用还是花纹的作用呢?(鞋子)那么我们鞋底的花纹有什么作用呢?(为了不让我们摔倒)对呀,有了这些花纹,我们走路的时候就不会摔倒了,还有吗?(可以让我们跳得更高)我们也来想想这是谁的作用呢?(鞋子)对呀,这些都是鞋子的作用,那谁知道花纹还有什么作用呢?(可以让我们跑步跑得更快)对呀有了这些花纹,我们可以跑得更快。原来有了这些花纹,会增加鞋子和地面的摩擦力,起到了防滑的作用,我们就不会摔倒,跑起来更快了。

  评价分析:

  鞋底经常是幼儿忽略的一个地方,孩子们会知道有很多漂亮的鞋子,但是从来不会去观察鞋底会是怎么样的?本次活动以让幼儿以让幼儿自己来发现秘密为导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从而让孩子们去注意这些豪不起眼的花纹。

  对于鞋子的作用和花纹的作用孩子们经常会混淆,因为两样东西经常是被连在一起,所以难免会让幼儿产生混淆。把鞋子的作用当作是鞋底花纹的作用,而本次活动意在让幼儿知道这些花纹就是增加鞋子和地面的摩擦力,起到了防滑的作用。

  所思所悟:

  这个活动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幼儿感知鞋底的摩擦力,而我也相信从孩子们回答加上挂图的出示等,孩子们对于鞋底花纹的作用已经有了一个很深的认识。知道鞋底花纹的作用就是防滑,不让我们摔倒,能跑起来更快等。所以对于目标的达成情况这个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电池_大班科学教案07-05

大班科学教案:昆虫找家_大班科学教案07-05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_大班科学教案07-02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蛋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水瓶的秘密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磁铁的奥秘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会爬高的水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树叶里的秘密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下科学教案01-30

大班科学教案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