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科学活动教案模板汇编十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幼儿感知各种各样的瓶子及其功用。
2、了解各种瓶子与人类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在科学区内为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瓶子,办一个瓶子展览。
2、操作材料:油、盐、酱、水、小鱼、鲜花、药片模型
3、知识准备:活动前与家长取得联系,请家长向孩子介绍家中所用的瓶子。
4、瓶子乐器表演:在不同的七个瓶子之中分别放入不同量的水,用筷子敲出一定的节奏。
活动过程
一、参观活动:引导幼儿在科学区内自由参观,交流自己的感受,对瓶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小朋友们看在咱们的科学区里有各种各样的瓶子,今天我们举行一次瓶子展览,你们想参观吗?老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这里都有哪些瓶子?摸一摸这些瓶子都是有什么材料做成的?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样的瓶子?(幼儿自由观看、交流)
二、认识活动:了解瓶子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做成
小朋友们都看得很仔细,谁能告诉老师这里有些什么样的瓶子?有哪些颜色?都是什么形状的?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你最喜欢哪只瓶子?为什么?
三、分类活动:分小组用篮子对瓶子进行分类
这些瓶子该回家了,请小朋友们根据材料的不同、颜色、形状的不同把它们送到各自的`家中,如:塑料做成的瓶子和玻璃做成的瓶子要放在不同的篮子之中……小朋友们现在赶快开始送吧,比一比谁送的又快又对!
哎!这是什么瓶子?(陶罐)请小朋友们过来看一看、摸一摸、讲一讲,它与其它的瓶子有什么不同。
四、交流活动:总结瓶子的作用,了解一些特殊的瓶子
这些各种各样的瓶子有什么用呢?请小朋友们互相交流交流。瓶子除了盛东西还有什么作用?
生活中,除了这些瓶子,还有什么特殊的瓶子?(氧气瓶、热水瓶、景泰蓝等)它们都有哪些用处?
五、操作活动:教师根据提供的各种调料、水、小鱼、鲜花、药片模型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最合适的瓶子。
老师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各种调味品、水、金鱼、鲜花、药片模型等,请小朋友们为它们找到最合适的瓶子,尽量用各种瓶子去试一试。
六、讨论活动: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情况,并谈论各种各样的药瓶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刚才小朋友们帮许多东西找到了最合适的瓶子,能不能告诉大家你用什么瓶子装什么东西?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自由交流。例如:农民伯伯用过的农药瓶、医院里用过的药瓶随地乱扔,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危害?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环境污染?
七、欣赏活动:观赏用饮料瓶、啤酒瓶、酸奶瓶等制作的乐器进行表演。
今天老师将小朋友们收集的各种瓶子,制成了乐器,请小朋友们欣赏乐器表演。(若干名小朋友用筷子敲打不同的瓶子进行器乐合奏)
活动延伸
制作活动:收集更多的瓶子,制作各种有用的物品创作活动。
表演活动:瓶子乐器表演。
宣传活动:向身边的人宣传有害的瓶子不要乱扔。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能通过自己实验知道水压与水深之间的关系。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3、幼儿对科学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透明大塑料瓶,盆,水,笔,记录表。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出示一桶水)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丁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水)水有些什么用途呢?(简单的让孩子说—下)小朋友说得都不错。但是丁老师告诉你们阿,水还会变魔术呢!
演示水压的小实验:(用保鲜袋套住手)小朋友们,现在这个袋子里有些什么?(老师的手)(提示幼儿说空气)诶,水要来给我们变个魔术,它要一下子就把这个袋子里的空气变走。(演示)为什么空气没有了?(介绍压力:因为水中有压力的关系)
2、活动开始
(1)师:猜猜看,在水里压力是一样大的吗?(告诉幼儿在水里压力是不一样大的`,请幼儿上前感受一下)水压与水的深浅有关。那么水越深压力越大还是水越浅压力越大呢?
师:你觉得你的手在水桶上面受到的力大还是在下面受到的力大?下面就请你们自己去实验一下。瓶子上有三个孔,往瓶里倒水,请你们观察哪个孔里的水射的最远?哪个孔里的水射的最近?请你们用线条的长短来表示水喷射的远近。
(2)幼儿分组做实验。四人一组,共五组。一人记录、两人倒水、一人观察。
(3)请幼儿做回中间,先说一说自己小组的发现,共同实验验证一下。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水的压力与水的深度有关,水越深,压力越大,水越浅,压力越小。
3、师:小朋友们真棒,都是小小科学家,通过实验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回到家后还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再做做这个实验,告诉爸爸妈妈这个科学小知识!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
《我们的一天》
设计意图:
在欢庆新年时,幼儿园给每位小朋友送了一份节日礼物——手表。孩子们对这个礼物爱不释手,常常看着手表谈论“现在是某点某分”。我们发现,有的孩子将长针与短针混淆,有的希望除了认识整点、半点,还能认识更具体的时间。为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意在帮助孩子进一步认识时钟,理解时间关系。
活动目标:
1. 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处,初步学会利用时钟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2. 尝试自己制作时钟,进一步认识钟面的构成。
活动准备:
1. 示范用的.时钟,纸制钟面4个,时间牌4张,关于幼儿园生活内容的字卡。
2. 手表每人一块,幼儿已初步认识过整点、半点。
3. 幼儿制作用的卡纸大钟面、小钟面多个,时间牌多张,1-12数字贴纸、长针短针、小花瓣若干,剪刀、胶水等。
4. 墙面上已布置好花茎和花叶。
活动过程:
一、认识钟面
1. 教师出示时钟,引导幼儿观察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1~12的数字。
2. 教师反复拨动时钟的时针、分针,让幼儿观察发现时针与分针“行走”路程的不同,并引导幼儿理解、表达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关系。
二、根据要求配时间
1.出示钟面与时间牌,引导幼儿将钟面上的时是和时间牌配对。
2.认识钟面上的时间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这是几点?这个时候我们一般在做什么?你能用动作来表示吗?
3|.教师做吃饭、睡觉、刷牙等日常生活动作,幼儿在手表上拨出适宜的时间,也可由个别幼儿上来做动作。
三、自制时钟
1.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
2.介绍制作材料和方法。
A组:我们的一天——制作花形时钟
出示活动时间表和花形时钟。请你用灵巧的小手做个花形时钟来告诉我们一天中的活动安排。
B组:我的一天——制作时间表
请你自己来设计、制作一张时间表,先安排活动内容,再排出时间,每个人的时间表可以不一样。
3. 引导幼儿按意愿选择组别进行制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
4. 与幼儿讨论做好的花形时钟:哪个钟面有问题,什么问题?怎么修改?
四、布置墙面
1.将幼儿做好的花形时钟和时间表张帖在墙面上(高度与幼儿的视线平行)。
2.启发幼儿互相欣赏、指认。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水果,知道水果的名称。
2、通过观察水果皮,摸水果猜名称的游戏活动,感知水果的特征。
3、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小兔玩偶一个。
2、梨、香蕉、桔子、苹果的果皮果肉分开各一份。
3、装有水果的'黑色袋子人手一份。
4、四种切好的水果混合,准备四小碟,水果叉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萌发兴趣。
教师出示玩偶:小朋友们好,我的名字叫果果,我们家种了许多水果树,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都长熟了,我想开一个水果派对,小朋友们想去吗?
二、匹配果皮。
1、教师:水果派对开始啦!可是,水果宝宝还没有穿上果皮外衣呢,请小朋友们一起帮帮忙好吗?
2、教师:瞧,这里有几件果皮外衣啊?(指着苹果皮)这件果皮外衣是谁的呀?请个小朋友帮忙穿上。
3、依次将果皮外衣穿上,感知果肉和果皮的特征。
三、猜猜说说。
1、教师:派对上,水果宝宝还想和我们做游戏的。(出示黑色袋子)瞧,这只神奇的黑色袋子里面藏了一个水果宝宝,你们想要吗?(人手发一份)
2、教师说游戏要求:宝宝拿到袋子后先不打开,请你摸一摸,捏一捏,然后猜猜里面藏的是什么水果宝宝。
3、打开水果袋,将水果袋藏在屁股底下,请幼儿介绍水果宝宝。
4、教师:你的水果宝宝的名字是什么?是什么颜色的?长什么样子的?是什么形状?
5、请水果宝宝回家。
四、品尝讨论。
1、教师:水果派对上还要请宝宝尝一尝水果呢!
2、人手一个水果叉,品尝水果。
3、教师:宝宝吃了哪些水果啊?是什么味道的?
4、教师小结:我们要多吃水果,水果里面有很多维生素。可以使宝宝长得又高又大,但是水果皮不可以乱丢,应该放在垃圾桶里。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中可以给进行水果皮和水果连线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玩玩做做中,发现“不倒翁”不倒的原因,体验探究的乐趣。
2、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发现与想法,认真倾听他人的表述。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准备蛋宝宝两组:一组为“不倒的蛋娃娃”,一组为“会倒的蛋娃娃 ”。蛋娃娃的数量同幼儿人数。小石块、小沙包、橡皮泥、胶带等。集体记录表一张。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幼儿观察并描述蛋宝宝的外形特征。
——幼儿自由玩蛋宝宝,观察并讨论自己的发现。
——教师小结并将幼儿的发现记录下来。
2、猜测并实验验证。
——猜测和交流。
(1)师:为什么有的蛋宝宝推来推去不倒,有的蛋宝宝推一下就倒呢?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比较,教师将幼儿的发现记录下来。
——实验验证。
——探究蛋宝宝不倒的原因。
(1)师:“为什么有的蛋宝宝身体里放了东西就推不倒,有的蛋宝宝一推就到了呢?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成功的作品失败的作品。
(3)教师小结并将幼儿的发现记录下来。
3、再次实验验证,解决问题。
(1)师根据我们的发现再试试能不能做成“不倒的蛋宝宝。
(2)幼儿自由制作。
(3)教师小结,出示饮料瓶能不能做“不倒娃娃”,给幼儿留下悬念,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作为科学活动,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兴趣,探究出一个结果不应成为一节科学活动的重点。不唯上、不唯书,存有一份好奇和质疑应是我们在科学活动中带给孩子的珍贵理念,也是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更新的观念。当然,活动中也存在较多的亮点。如教师能通过视频导入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探索与兴趣,在探索发现环节弱化老师的控制,更多的把课堂交给孩子,使孩子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充分探索,自由大胆表达。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材料选择合适的工具解决生活中的穿线问题
2、乐于与同伴交流、探究,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第一次操作材料准备:鞋板、无硬头的黑色鞋带、带有硬头的白色鞋带。
2、第二次操作材料准备:鞋板、无硬头的.黑色鞋带、棍子、铅笔、电线、发夹若干。
3、第三次操作材料准备:彩色管、糖果袋、绳子、棍子、别针、发夹、展示板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动手实践、获取经验
1、出示鞋板、黑色鞋带、白色鞋带,提出任务:帮鞋板系上鞋带。
2、提出操作要求
一只穿上白色鞋带,另一只穿上黑色鞋带,看看哪种颜色的鞋带最容易穿过去?想一想为什么?
3、幼儿分组操作,教师重点启发幼儿思考:哪种颜色的鞋带最容易穿过去?为什么?
4、集中交流
①你发现哪种颜色的绳子容易穿过去?为什么?
②归纳小结:原来白色的鞋带有硬硬的头,比鞋洞小就容易穿过洞洞。而黑色鞋带没有硬头、软软的、而且比洞粗不容易穿过去。
(二)选择适宜的工具帮助软头的鞋带穿过鞋洞
1、出示工具(棍子、铅笔、电线、发夹),交代任务。
2、提出操作要求
①每一种工具都去试一试,看看哪种工具最适合帮助黑色鞋带穿过鞋洞。
②请在最适合的工具下贴上一个花片。
3、幼儿操作,师重点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这种工具能最快帮绳子穿过洞洞?为什么?
4、集中交流
①相互交流:你认为哪种工具最适合帮助黑色鞋带穿过洞洞?为什么?
②归纳小结:棍子和发夹都比较硬,又比洞口小,能帮助鞋带穿过鞋洞;铅笔比洞粗,不容易穿过去,而电线软软的也不能帮助它穿过鞋洞。
(三)迁移经验,解决问题
1、出示材料及辅助工具,交代任务
彩色管、绳子:请小朋友帮彩色管穿上绳子做成项链。
糖果袋、绳子:请小朋友为糖果袋穿上绳子。
2、提出操作要求
①要注意选择适合的工具帮助它们穿上绳子。
②要与伙伴们一起说说你选用了什么工具帮它们穿过去呢?为什么?
3、幼儿分组操作,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如何借助工具穿绳子。
4、交流分享,提升经验
①互相交流:你是选择什么工具,帮助彩色管(糖果袋)穿上绳子?你觉得这种工具合适吗?为什么?
②归纳小结:要帮助不一样的洞洞穿线,所选用的工具也是不一样的。要选择比洞口小的、比较硬的工具,而且要根据你的材料选择最适合的工具。
(四)活动延伸:平时还有很多东西需要用到穿线,请小朋友回到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来试一试。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自然环境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内容,为培养幼儿的探索和认知兴趣,掌握知识方法和获得对周围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素材。眼下正是秋高气爽,农民伯伯忙于秋收的季节。孩子们对田园的农作物既熟悉又陌生,有着强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农村的家长很少能在劳动之余和孩子进行知识的沟通。再加上农村幼儿园教玩具较欠缺,不能满足全体幼儿的的需要。为此,我利用农村的乡土资源稻草绳作为活动材料,为幼儿创造一个极好教育契机,通过创意活动,将孩子们的兴趣内化,他们那种表面的.对稻草绳的兴趣无疑会转化为对创意活动的主动参与,并为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进行表现和合作,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玩稻草绳的过程中进行创意建构,既能满足幼儿展现自我的愿望,又能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活动目标:
1.幼儿感受稻草玩具带来的乡土情感,促进幼儿基本动作的协调发展。
2.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地表现和合作,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和交往能力。
3.能与同伴协调,合作地进行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活动前丰富幼儿的稻草的知识,稻草绳每人一根,稻干若干,一段轻快的音乐。
活动重点:幼儿能够大胆尝试创造草绳的多种玩法。
活动难点:能与同伴合作尝试利用草绳参与制作游戏材料并进行游戏。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跳草绳舞,激发兴趣。
全体幼儿手持稻草绳进活动室,听音乐跳草绳舞。
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们来变一变,玩一玩稻草绳,看看谁玩得方法多。(反思:第一环节我直接利用草绳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
二、探索稻草绳的多种玩法
1.幼儿第一次自由探讨用草绳的多种玩法。
师:请小朋友拿着草绳四散玩玩,玩得时候要注意安全。(幼儿自由玩时,教师个别指导,及时表扬玩得认真花样新颖的幼儿。)
2.请个别幼儿示范玩法,让其它幼儿学一学。
师:××小朋友,你刚才把草绳变成了什么?是怎么玩得?(尾巴、跳绳、项链、数字6、9等。)
(反思:第二环节是本节课的基本部分,我让幼儿拿着草绳有目的去玩,充分调动孩子的已有经验想出多种玩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在旁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幼儿探索过程的优缺点和遇到的困难,丰富幼儿的玩法,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幼儿第二次合作探索尝试玩稻草绳
师:刚才小朋友用稻草变成了许多东西,有的变成当尾巴,有的变成当马鞍等,想了这么多种玩法。刚才你们玩草绳是几个人一起弯的(一个),其实草绳是可以和朋友一起玩,这样可以变出更多好玩的,现在就请你们去找你们的好朋友一起合作玩草绳吧。(引导幼儿说出用许多根绳子可以变成长长的草梯)。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把草绳变成一条长长的梯子,在草梯上可以怎么玩?
(反思:第三环节我让幼儿尝试合作创造草绳的新颖玩法,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索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这一环节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当幼儿想出比较新颖的玩法,我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大胆创造想象更丰富的玩法,从而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四、游戏《跳格子》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⑴将草梯平铺在地上,幼儿双脚并拢从草梯一端跳到另一端。⑵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进行跳格子比赛。⑶先跳完人数者为胜利。
(反思:大班幼儿有了初步竞争意识,并较注重结果,此时安排玩跳格子竞赛游戏,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将活动推向高潮。)
五、结束部分
师:刚才小朋友玩得真开心,老师也想来变稻草绳玩玩,变变变,我将稻草绳变成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草球)怎么玩?我再变,变成飞盘它又可以怎么玩呢?草绳有很多种玩法,那你们知道草绳除了玩还有什么用处吗?请你回去好好想想。
活动延伸:
1.课后将稻草绳放区角,让幼儿自由探索玩。
2.此活动还可以生成用稻草制作稻草人、草鞋、草帽等美工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碳酸饮料的制作方法,培养幼儿试验操作及观察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及分工合作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课前认识小苏打,知道其名称及作用。
2、材料准备:①一次性透明胶杯和小汤匙、吸管、有饮料名称的包装标贴。②小苏打、柠檬酸。③糖、各种颜色和味道不同的果汁粉、凉开水、碳酸饮料两瓶。
3、环境准备:把活动室创设成一个分为“展销厅”、“培训室”和“生产车间”的“米奇饮料厂”。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米奇饮料厂的指导员”的角色,邀请幼儿参观该厂的'展销厅。
(1)这是我厂的饮料产品,用了特别的配料配制而成,色、香、味俱全。
请幼儿品尝一下我们的饮料新产品吧。
(2)味道怎么样?好不好喝?你们知不知道这饮料是怎样配制的?
(3)这是饮料工程师在车间分工合作配制而成的。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回饮料工程师呀?
(4)那么,就请小朋友先到培训室集体培训,表现好的幼儿就可以到“生产车间”当饮料工程师。
2、幼儿通过操作实验,观察小苏打和柠檬酸混合在水中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现象。
(1)出示小苏打,让幼儿说出其名称及作用。
(2)出示柠檬酸,幼儿通过看、摸、尝,认识柠檬酸。
(3)幼儿操作实验:小苏打、柠檬酸各舀一汤匙放在茶杯里,加凉开水,观察水中发生什么现象。
(4)组织幼儿讨论:当小苏打、柠檬酸混合在一起时,水中发生了什么现象呢?待幼儿充分讨论后,教师可告诉幼儿:水中冒出的一串串气泡叫二氧化碳气体。
3、认识碳酸饮料。
(1)出示各种碳酸饮料,让幼儿说出其名称、味道,并摇动饮料瓶,观察瓶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2)提问:还喝过什么味道的碳酸饮料?喝后有什么样的感觉?让幼儿了解二氧化碳气体的作用。
4、尝试自己配制饮料。
(1)自由讨论:配制碳酸饮料需要哪些材料呢?
(2)出示糖、各种颜色和味道不同的果汁粉,激发幼儿制作的欲望。
(3)幼儿自己尝试制作可口的饮料,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互相谈谈自己配制的是什么味道的饮料,怎样配制?
5、幼儿分工合作配制饮料。
(1)工厂车间共有三条生产线:桃子饮料生产线、苹果饮料生产线、芒果饮料生产线。
(2)五个小朋友一条生产线,以流水线生产:凉开水(1人)→小苏打、柠檬酸(1人)→糖、果汁粉(1人)→包装(2人)
(3)请小朋友把自制的饮料有的送给客人老师喝,有的放到展销厅展销,体会成功的快乐。
6、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家长指导下,尝试用可可粉、水果汁、蔬菜汁等配料制作不同口味的饮料。
科学活动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玩具是孩子童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现如今,孩子手中会动、会唱、会亮的玩具应有尽有,大班的孩子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摆弄、重复操作,他们常常会冒出许多富有教育价值的问题:它为什么会动。它的肚子里有什么,怎么弄它才会跑得更快……甚至会产生拆开看看的欲望。顺应孩子的兴趣,为了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大胆思考,我们创设条件,让孩子在玩一玩、分一分、拆一拆的过程中。熟悉玩具的不同启动方式,初步感知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动原理,激发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
活动目标:
1.熟悉常见玩具的多种启动方式,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初步感知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动原理,了解一些常见的民间惯性玩具。
2.乐意参与科学探索活动,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3.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惯性、电动、回力、发条、拉线等多种玩具。
2.画有电池、发条、回力、拖拉线等各种标志的篓子。
3.玩民间惯性玩具的视频一段,包括竹蜻蜒、空竹、木质陀螺等。
活动过程:
初步分享玩具,感知不同启动方式并分类
1.幼儿自由玩玩具,感知不同玩具的不同启动方式。
师:小朋友们带了很多有趣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等一会儿请你说一说:玩的是什么玩具,用什么办法让它动起来的。
(评析:开门见山式的导入方式是大班孩子乐于接受的。教师有意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探究,在自由玩玩具的同时,了解玩具的启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2.集体交流操作情况,教师随机出示相应标记。
师:你玩的是什么玩具?它为什么会动?你还发现了什么?
(评析:教师提出开放式的问题,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同时,随机出示的标记卡无形中将幼儿自主操作获得的信息进行了梳理、概括和分类。)
3.引导幼儿按启动方式的不同将玩具分放至不同标志的篓子内,并请幼儿相互检验操作的正确与否。
(评析:这一环节的操作对大班幼儿来说没有太大难度,是他们能直观感受到的较为熟悉的内容。教师有意识地"后退",让幼儿承担检验的任务,给予幼儿更大的自主思考、判断的空间。)
探究惯性玩具的奥秘
1.出示惯性玩具汽车,鼓励幼儿大胆猜想。
师:这个玩具汽车,既没有用电池,也不用上发条,更没有拖拉的线,轻轻一推,它就能开出很远,它是靠什么启动的呢?你玩过这样的玩具汽车吗?
(评析:这一环节中,教师突然提出的问题,激发了幼儿再次探究的欲望。)
2.个别操作,集体观察,大胆猜想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动原理。
师:请你们猜一猜,为什么它能一推就开出很远?秘密在哪儿呢?
(评析:这一环节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动手操作验证猜想的兴趣。)
3.教师介绍分组拆卸的工具及要求。
师:玩具汽车到底是靠什么开得这么远呢,光猜也不行,我们动手拆开看看吧!老师准备了螺丝刀、小盘子,知道怎么用吗?
(评析:分组拆卸玩具汽车是幼儿很乐意参与的任务,但两人分工合作、螺丝逆时针拆卸、有序放置螺丝钉等,都是需要帮助幼儿明确的操作要点。)
4.幼儿分组合作拆卸,观察惯性玩具汽车上独特的惯性轮装置。
(评析:从猜想到验证,这一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高潮。惯性玩具汽车后轮轴上带动着的惯性齿轮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教师不妨多留些时间,让幼儿充分观察和尝试。)
5.集体交流发现,教师进行小结。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和玩具汽车的什么部位连在一起?猜猜它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小结:这就是惯性玩具汽车上才有的惯性轮装置。它的作用就是把惯性力量放大,惯性轮越重,小汽车开出的距离就越远,明白了吗?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幼儿有充分的直观经验想表述出来。教师在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发现的同时,要给予幼儿正确的概念,帮助幼儿将所见所思整理成有效的经验。)
观看视频,拓展经验,了解更多有趣的民间惯性玩具
师:现在的小朋友玩的玩具很多很多,电动的、遥控的,还有声音控制的呢。可是,你们知道吗,在老师小的时候,玩的玩具很多都是不用电池、不用机械的惯性玩具,它们不但好玩,还能锻炼身体呢!你们想知道这些玩具是怎么玩的吗?
播放玩竹蜻蜒、空竹、木质陀螺等民间惯性玩具的视频,让幼儿欣赏。
(评析:民间惯性玩具丰富多彩,具有很好的教育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上一环节所获新经验的延伸,又帮助幼儿拓展了经验,激发了幼儿对惯性玩具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延伸活动:
1.组织幼儿将拆卸后的惯性玩具汽车重新组装起来,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进一步创设条件,让幼儿尝试拆卸发条玩具,观察其中弹簧圈的构造和作用,培养幼儿大胆猜想、专心操作、细致观察的科学探究精神。
活动反思:
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在《有趣的陀螺》这节绘画和操作相结合的美术活动中,色彩缤纷的陀螺让孩子们眼花缭乱,充满了好奇……
本次活动,主要让幼儿通过“玩陀螺、看陀螺、说陀螺、画陀螺、制作陀螺”来感受陀螺转时色彩的变化,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并在玩的过程中体验自制玩具的愉悦和成功感。
说到“玩陀螺”,孩子们在情境游戏活动中都很感兴趣,他们都能各显神通的用自己的方法玩着陀螺。在玩的过程中,我让孩子们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去思考、观察:陀螺的形状和颜色是什么样的?再看一看陀螺发生了哪些变化?在“说陀螺”这一环节中,我运用集体讨论法,让孩子们大胆讨论,说出自己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秘密?(转之前,陀螺有齿轮,转的很快的时候,齿轮线变圆了)(颜色变了)等。“画陀螺”和“制作陀螺”是本次活动的重要环节,我运用讲解、示范法让孩子们了解陀螺的制作过程。(涂色、剪、做)
在大家共同制作陀螺的过程中,部分孩子存在的问题是陀螺转不起来,经讨论原来是陀螺卡片中间的点被弄大了,所以小棒松了导致转不起来。如果改用火柴棒而不用牙签,效果会更好。这是一节比较有趣的美术活动,孩子们玩的很开心,制作得也很开心!
科学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尝试,感知淀粉遇到碘变蓝的现象。
2、能运用这个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操作,感知淀粉遇到碘会变蓝
难点:尝试运用淀粉遇到碘变蓝的原理
活动准备:
碘酒、村长头饰、馒头、胡萝卜、土豆、白菜、饼干、青瓜、梨头、香蕉、奶粉、一次性杯子和盘子
活动过程:
1、认识碘酒
师(慢羊羊)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慢羊羊村长,最近我发明了一瓶神奇的药水——它叫碘酒
提问:我们来看一下碘酒是什么颜色的?(棕褐色)
师:碘酒有消毒功能,能杀死许许多多的细菌,在打针的.时候经常用到我,细菌看见我就跑,哈哈哈
最近,我发现,碘酒除了能消毒之外,还有一个奇妙的现象,我们看看这里有一个馒头,现在加入了碘酒,现在我们看看馒头怎样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看一看其他食物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
2、幼儿操作
1)试一试
将碘酒滴到食物上,观察现象
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哪些食物变蓝了
2)记录
哪些食物发生了变蓝的现象,在对应的栏里打勾,教师验证有异议的食物
3)揭示现象
你知道为什么有些食物会变蓝吗?因为他们中都有一样东西叫淀粉,淀粉遇到碘会变蓝
3、问题解决——运用
1)情景表演
师:灰太狼,为了挣些钱给红太郎和小灰灰买好吃的,动起了歪脑筋,开了一家奶粉超市
灰太狼“快来买呦,便宜浓稠的奶粉,原来,他在有的奶粉罐中放了许多淀粉,这样买可以比超市便宜,所以许多羊村的村民上当买回了家,上了当,结果宝宝营养不良
卫生局的警察叔叔知道后,来进行检查。警长遇到了难题:请我们聪明的小朋友来帮帮他想想好办法,用什么办法可以检测奶粉的真假呢
2)想一想
你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检测?
看颜色、尝一尝、用碘酒
3)动一动
请你们用碘酒的方法试一试,哪瓶是合格的哪瓶是不合格的
4、结束游戏
师:找到了不合格的奶粉,灰太狼被警察叔叔带走了,神奇药水把它送进了监狱,羊村又恢复了平静。请小朋友回去做做看那些食物中还含有淀粉。做一份食物淀粉大调查。
活动反思:
增强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活动中教师通过两个问题情景的创设,把模式贯穿其中。通过孩子的猜想,验证,发现碘酒的秘密,培养孩子严谨的科学态度,懂得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科学活动教案06-21
科学活动教案02-16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11-15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07-11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05-05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2-07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3-08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3-01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4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