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教案

时间:2022-05-17 15:51:03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桂花雨教案(精选9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桂花雨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桂花雨教案(精选9篇)

  桂花雨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知识要求:自学课文中的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能力要求: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回忆过去经历过的美好的事情是一种享受,充溢乐趣。你会回忆过去经历过的有趣的事吗?爸爸妈妈也会回忆他们的童年,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饱含着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

  二、初读课文

  考虑:

  1、课题“桂花雨”是什么意思?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标出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事,哪几段是写这件事?(小组讨论再全班发言)

  2、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读了这一段你对“我”桂花都有了什么了解?

  3、学习三至六自然段

  这局部主要写了什么?找出相关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结合自身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结合同学的想像点题为什么用“桂花雨”做题目。

  4、学习第七八自然段

  如何理解母亲说的话?杭州小山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乡院子的桂花吗?(自由发言)

  老师总结:这篇课文通过写桂花的事,看出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也看出我和母亲对家乡、对家乡桂花有深厚的感情。

  5、带感情读课文

  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桂花雨教案 篇2

  课型:

  自主阅读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读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本课所讲的内容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怀念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想象课文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播放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说说你对桂花的.印象。

  2、板书课题《桂花雨》,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将对桂花有更深刻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默读阅读提示,思考:阅读提示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3、指人回答,明确:出示课件

  4、分同桌轮读,评议

  5、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记述了童年时候与母亲一起摇桂花的事情)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1、你喜欢哪几句话?你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合作学习。

  2、汇报交流:如桂花树的样子,母亲送桂花的情景,摇桂花的情景等。

  3、出示课件:师范读。学生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下,我可乐坏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4、默读课文,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抒发了作者怀念家乡,怀念童年生活的感情)

  四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童年的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呢?说给大家听。

  五作业。

  1、写一写童年的趣事。

  2、画一幅表现童年生活的画

  板书设计:

  桂花雨

  抱树 使劲摇 怀念家乡

  满头满身 好香 怀念童年生活

  桂花雨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点】

  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题

  校园的桂花开了,你用几个词语来赞美赞美它:丹桂飘香,星星点点,缕缕幽香,沁人心脾同学们对桂花的感受是这么的真切,让我们沐浴着桂花雨一起去体会作者对桂花的独特感受。

  二、自学课文

  1、掌握两个新词。

  2、自由读课文,想想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

  3、试着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三、体会情感

  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画出描写家乡桂花和这里桂花飘乡的句子。

  2、对比理解:

  为什么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比不上家乡的桂花呢?

  3、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我们私有的,我和母亲可以尽情地享受桂花给我们带来的乐趣:闻花香,摇花乐,送桂花,泡桂花茶,做桂花饼。可以说桂花已经成了母亲生活的一部分,是母亲怀着什么样的情感在区分着桂花的香味?

  四、领会表达方法

  1、叙事抒情。

  2、直接抒情。

  五、拓展延伸

  听长辈讲关于小时侯家乡生活的故事。

  桂花雨教案 篇4

  《桂花雨》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琦君用柔美的笔触,动人的语言回忆了飘满桂花香味的故乡以及童年时期充满童真童趣的“摇花乐”,儿时生活的乐趣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故乡、对童年的深深怀念。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能够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但他们初步接触散文这一文体,对于这样形散神聚,情感表达较为含蓄的文章,更应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读懂文本背后所蕴含的深深的思乡之情。也应在读文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表情达意的方式。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自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学会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悟作者感情的方法。

  3.通过自读自悟和交流,体会作者对家乡、对童年的思恋之情。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对家乡、对童年的思恋之情。【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题导入,初识桂花

  1.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请同学们放松放松,跟我一起深呼吸。今天我们要上的课文就和这味道有关。(齐读课题)

  2.猜题:这“桂花”和“雨”的组合有些奇妙,看到课题,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画面?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这丝丝缕缕的香萦绕着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

  3.你们见过桂花吗?(桂花简介)课文里又是怎么描写的呢?(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既然它并不出众,作者为什么偏偏对它情有独钟?

  (香。仅仅是香吗?还有摇花的快乐)

  学完这篇文章,我们就能明白作者为什么桂花在作者的脑海中这么久久挥之不去了。

  二、导读提示,疏通脉络

  1.阅读“导读提示”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前的导读提示里就隐藏着学习这篇文章的方法。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读读“导读提示”,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提示里要求我们做哪几件事?

  2.梳理问题

  ①香气迷人的桂花又让“我”想起了什么呢?

  ②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

  ③和同学交流读了“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体会。

  3.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问题随着作者琦君一起共赏这场纷飞的桂花雨吧。

  三、词句引领,细品花香

  1.请大家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中秋节前后,桂子飘香。课文里有哪些文字也能让你感受到桂花的“香”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从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下来。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3.看来这香味也特别吸引大家的注意,那么老师想请大家再次仔细地品读这几个句子,联系上下文思考思考,哪些字眼让你特别感受到桂花的芬芳,把它们圈划下来,并在空白处写写自己的感想。

  4.小组合作探究

  5.全班交流

  相机引导:全年--桂花花期长、晒干的时候香、制成糕点的时候香,香味持久。

  至少、前后十几户人家--范围广、村子里邻居友爱

  6.聚焦“关键字眼”

  (1)刚刚这两句话大家都深有感触,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浸”用了两次)

  (2)是的同学们,这种特别之处值得我们品味。我们来琢磨下这个“浸”里包含着什么。

  a.浸:(出示字典里的字义)意思是泡、沉浸。弥漫,充满。你能读一读吗?

  如果换成“飘”字可以吗?对比下好不好?

  b.看来整个村子里都弥漫着浓浓的桂花香呀。

  孩子们想象下,假如此刻你漫步在村头村尾,你感受到什么?此刻你正坐在绿意盎然的小山丘上,你--

  此刻你踏上村里那条铺鹅卵石的路,你--

  是呀,无论你村子的哪个角落,那阵浓郁的花香总会萦绕在你的.身旁。

  而当春天来临,在翠绿的草地上端一杯桂花泡的茶,你会感觉--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夏天,在绿树阴下,咬一口桂花糕,你会感觉--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秋天,忙完农活,赏着芬芳的桂花,你会感觉--

  冬天,白雪皑皑,还可以品着桂花酒暖身,你会感觉--

  c.看来,家乡的桂花香真的是与众不同,久久都飘散不去,并随着岁月的累积而日益浓郁,日夜累积,这香味还仅仅是桂花的香吗?那更是家乡的味道,童年的味道!

  四、想象画面,享“摇花乐”

  1.过渡:其实,深刻我心的不仅只有桂花的香味,还有--摇花的快乐。

  2.寻找“摇花乐”

  请同学们再次默读文章,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份快乐?

  3.全班交流

  指导朗读:

  ①缠“--缠是什么意思?怎么缠?假如你就是小琦君,老师来当你的母亲,请你来表演下。为什么会这么”缠“着母亲?

  ②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4.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也感受到了这摇曳的花朵带来了满怀的欢喜。老师这还有几张图片?视频?读了,看了画面,此刻的你们一定有别样的感受吧。

  5.想象画面,随机采访:此时此刻,假如你正和作者琦君一起,沉浸在这漫天的桂花香里,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轻轻地落在你的头发上,你此刻有什么感受?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悄悄地钻进你的领子里,你--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悠悠地栖在你的小手上,你--

  摇着那桂花树,

  你摇出了--

  你摇出了--

  更摇出了--

  6.是呀,所以这份快乐是特属于家乡,属于童年的欢乐。连在一旁看着的琦君的父亲也忍不住吟诗道:

  细细香雨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

  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小结:花语缤纷入梦甜。这做的是什么梦?童年的梦,思乡的梦。

  五、资料补充,感悟乡情

  1.过渡:一树桂花开,心头难忘怀。只是,童年终会远去,而”我“也离开了故乡。

  2.作者生平简介

  琦君,是我国著名的现当代女作家。她出生在一个气候温和,山清水秀的江南小城。而后举家迁往浙江杭州,她在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完成了学业。1949年,琦君离开祖国大陆到了台湾,后来定居美国。直到2001年,84岁高龄的琦君首次回到了她日夜思念的故乡。远离故土的漫长岁月中,家乡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以及她在故乡所度过的童年美好时光,都给她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琦君对家乡的一切都难以忘怀。她忘不了故乡的山水,自然更忘不了故乡人,忘不了亲爱的父母,尊敬的老师、姐妹……她把自己的满腔思念,一片挚情,熔铸到每一篇作品里。《烟愁》、《桂花雨》、《春酒》《水是故乡甜》等文章里就流淌着她浓浓的思乡之情。这份浓浓的爱将与她的文字一起永远萦绕在我们的心间。她曾深情地写道:“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孩子们,画面定格在这里,看着琦君的这些经历,你会想到什么词语(漂泊、无依无靠、浮萍)

  2.理解母亲的话。

  难怪,我们搬离了家乡,我也常到杭州的那处满是桂花树的小山上赏花当我把桂花带回给母亲时,母亲却说: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杭州这满山遍野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乡院子里那一棵桂花吗?

  3.学生交流

  4.小结:是的,对于琦君来说,那阵阵摇落的桂花雨分明就是她梦里故乡的甜美记忆,是浓浓的思乡情愁,是童年欢乐生活的深情怀恋;而对于母亲来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独一无二的,早已成了母亲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母亲心中对家乡的思念!

  六、拓展延伸,直抒真情

  1.所以,在母亲的眼里这杭州的桂花再美、香味再迷人也永远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出示:花还是故乡的香。

  2.除了这花,故乡的一草一木,在母亲和“我”的心中都是最为珍贵的。孩子们,你们能不能也仿造这样的句式说说心中所感呢?

  3.生仿写句子()还是故乡的()。

  4.指名上台将答案填写到白板内。

  5.看,将这些句子组合在一起,不就构成了一首清丽的小诗?老师想给它取个题目,就叫--《乡情》。

  【板书设计】

  桂花雨

  品花香

  摇花乐

  思乡

  桂花雨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母亲的言语及两地桂花的对比,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

  3 通过文中母亲的形象以及拓展的阅读材料,初步了解琦君的相关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的形象,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思念。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1 自制课件

  2 搜集琦君资料及有关母亲的散文

  3 轻音乐《夜的钢琴曲》

  教学过程:

  一 课前互动,在不同语境中让学生体会“花”的不同含义。

  二 看树

  从预习中,你了解到这是一株怎样的桂花树?(树笨、花形小)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预习为切入点,整体感知桂花树的树形笨、花形小的特点,欲扬先抑,同时侧面告知学生预习的重要性,凡事预则立,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三 闻香

  1桂花树并不好看,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呢?(香)默读课文,你从哪里闻到了桂花的香味?

  2学生默读、批注

  3 全班分享交流

  课件出示: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引导学生揣摩“浸”字,感受桂花香。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感悟桂花香味的浓郁,为摇花产生的快乐做铺垫,更让学生建构对家乡桂花的亲切感。

  四 摇花

  课件出示: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1 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文本,想象自己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琦君?

  2 转变角色,将自己化身成琦君,会怎么喊这句话:

  我( )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设计意图】转变角色,游戏扮演,将自己想象成琦君,体会摇花的快乐,感悟家乡桂花的别样美,情境中将朗读与揣摩提示语融为一体,增强语感,丰富了学生的言语图式。

  五 悟情

  1 家乡的桂花雨美吗?可是,有一个地方,每年的金秋时节也会有桂花雨,但是这里的桂花雨是不需要摇的, 每当秋风习习之时,满树的'桂花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美得过分!这个地方就是杭州!

  课件出示: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从字面上看,你觉得哪里的桂花更美?

  2 播放杭州满觉陇的桂花图片,在《夜的钢琴曲》的配乐中介绍满觉陇的桂花。

  3 可是母亲却说:

  课件出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母亲为什么这么说?试着写一写母亲说这句话的原因:

  可是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因为 。”

  4 学生练笔,全班交流分享。

  是啊!月是故乡明,花是故乡浓。难怪琦君会说:

  课件出示:“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设计意图】异彩纷呈的杭州桂花图,冲击学生建构的对家乡桂花的亲切感,以形成强烈的情感错位,进而突显再美的桂花,再绚丽的风景,都无法动摇家乡桂花在母亲及作者心中的位置。在练笔中深化家乡的桂花所融入的浓浓乡思,以写促悟,内化意蕴。

  六 追忆

  1 学习到这里,你感觉琦君度过了一个怎样的童年?

  2 简介琦君身世。

  【设计意图】从文本中感受到琦君开心快乐的童年,与不幸的身世形成鲜明对比,产生认知失衡,激发阅读期待。

  3 当你知道琦君从小就失去亲生父母,你会觉得琦君……?(生:难过、痛苦、悲哀……)但是从课文中我们却看不到她的难过痛苦,这要归功于一个人,就是她的养母,那么,我们一定要认识一下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出示:“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 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从这里,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4 拓展阅读资料《粽子里的乡愁》和《春酒》中关于母亲的片断,让学生体会感悟母亲的形象。

  师:正是这样一位有着佛心般的母亲,对琦君千般呵护百般疼爱,让琦君从小就被浓浓的爱包围着,使得琦君长大后无论身处何地,都会思念家乡的一点一滴、一花一木,想起深爱着她的母亲,正如这中秋节前后盛开的桂花一样,一起读:

  课件出示: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琦君的散文《桂花雨》,这篇散文就收录在她的一本散文集里,名字也叫《桂花雨》,大家若想深入地了解琦君,感悟琦君,以后可以读一读琦君的著作,下课!

  【设计意图】阅读琦君的不同文章中有关母亲的片断,不断丰富母亲的形象,找寻作者思念家乡的根源。在不断的品评中让学生亲近琦君、亲近文学、亲近经典,为孩子们今后的自主阅读拓宽空间。

  板书设计:

  桂花雨

  琦君

  看树 笨、小

  情 闻花 香

  摇花 乐

  桂花雨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箩、杭”;熟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读课文,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领悟、学习这种感情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深层文意,体会文中句子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教学方法:

  结合课件解读课文,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梅花魂》中,我们透过傲雪而立的梅花看到了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的爱与眷恋,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另一种花又寄托着怎样的情感。大家翻开课本第30页,我们来学习第7课——桂花雨。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理顺文意

  让学生带问阅读,“桂花雨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桂花雨’有什么寓意?”

  请学生回答第一个问和第二个问。

  桂花雨:文中是指摇桂花时落花纷纷,若雨一般。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家乡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

  三、词句解析,细品思乡情

  1.“我”一开始就明说“我喜欢的是桂花”,为什么喜欢?——“桂花香气迷人”。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表现桂花香的句子:

  ①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②“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③“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第1、2句:两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第1句和第3句都说了“香飘十里”,但是,事实上,这个程度一样吗?

  不一样。

  2.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事实上,是不是像母亲说的这样呢?我们不妨再看一看课文中的这些句子:“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那么,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怎么样呢?“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显然,从香气上看,是没有区别的,甚至小山上因为树多,更显得浓郁。

  那,为什么母亲要这样说呢?“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

  3.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我们不能无视这个“又”字。这个“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的深深怀念。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他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这也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

  四、总结

  现在,同学们知道“桂花雨”的寓意了吗?

  寓意:童年时期摇落的桂花雨,像是一笔笔珍贵的宝藏,让“我”久久难忘。那是童年回忆的重要载体,也承载着“我”和母亲的思乡之情以及对故乡生活的怀念。也正是因为难以回到那时,所以“桂花雨”才更加深刻地留在“我”的心中。

  学完这一篇文章,有没有什么感触?同学们有什么难忘的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回忆自己童年经历的一些小故事,谈谈为什么难忘。)

  桂花雨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抓住文中重点字、词语、句子品读感悟,体会作者借写童年摇桂花的乐趣所表达的思乡情。

  3、揣摩文本语言,并学会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2、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桂花的资料。

  2、精心设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展开回忆,丰富理解

  1、回忆一下,刚刚学过的《小桥流水人家》这篇课文,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和事情?(指名回答)写了那么多景物和事情,那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又写了什么景,什么物?

  2、板书课题,学生书空并齐读。

  二、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看谁能最快找到答案,这篇课文写了什么景,什么物?

  2、提问:谁愿意说说课文写了什么景物,什么事情?

  3、请同学们看看文章无论写景还是写事,它都表达了一份浓浓的什么?(情)

  4、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作者借景和事表达怎样的一份情,又是怎样表达的?

  三、读——精读品味浸染桂香

  1、本文共八个自然段,有一个字在全文共出现八次,而这个字刚好点明了桂花这一景物特点?(香)

  2、请同学们拿起笔画出带有”香“字的句子。

  3、提问;你们找到哪些带有”香“字的句子?

  课件出示学生所说的句子。

  ①齐读句子

  ②请同学们注意了,虽然句句带香,但写法一样吗?

  ③作者用了这么丰富的表达方法,我们该怎么品味?课件出示伟人的读书方法(圈、划、写旁注)。

  ④让学生圈划出自己认为很美妙的词,再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选两三句即可)

  ⑤交流汇报,发现写法有什么不同?

  ⑥小组读、齐读。

  4、小结:学生们通过朗读感受到桂花的香气弥漫在字里行间。

  四、品——抓重点句,品悟乡愁

  1、写摇花这件事重点写了哪个字?(乐)

  2、你们想看桂花雨吗?怎样才能让花落下来?怎么摇?

  课件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①老师范读。

  ②全班齐读。

  ③想一想,作者写桂花香,出现八次,作者写乐只有一个字,作者怎样表现他的”乐“?(自己读文,自己发现)。

  3、配乐讲述: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桂花纷纷落下,此刻的你就站在这棵桂花树下,这缤纷的桂花雨飘落在你的头上、你的脖子上、你的身上、就像沐浴着细细的春雨,你会情不自禁地大声喊什么?会有怎样的动作?

  4、让学生上讲台边说边配动作表演。

  5、指导朗读。

  五、疑——读中生疑,读中解疑

  1、读第七自然段,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①为什么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②听了母亲的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母亲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③你觉得哪里的桂花香?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

  2、正因为这份热爱,是母亲对家乡的一切情有独钟。那么我相信同学们也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那就请你来说说。

  出示:外地的()再(),还是比不上家乡的()。

  3、指导深情朗读。

  六、悟——感悟情感,运用练笔

  1、多种形式读文段,悟情感。

  2、学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运用于习作。

  板书设计;

  桂花雨

  桂花(香)

  摇花(乐)

  思乡情(浓浓)

  教学反思:

  《桂花雨》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弥漫着作者浓浓的思乡情绪和对故乡美好的回忆。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去年,学校的语文公开课我选择了这篇课文,上完后感觉良好。在这篇课文的设计上,我大胆创新,改变以往拘谨的教学设计,总是想面面俱到,到最后总是达不到自己所预设的效果。这节课,我尽量做到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自由阅读,同桌,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如: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书,尽快找到老师抛出去的问题,学生读书的兴趣很浓,交流时的气氛也比较好。

  我认为这节课最出彩的环节就是让学生们找到带有“香”字的句子,本文共出现八次,通过学生们自己找、合作学习、交流汇报、不同方式读,很自然悟出不同的含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效果。这样反而给学生创设机会让其大胆自学,让学生的课堂学习不受拘束。这是我最有价值的意外收获。

  桂花雨教案 篇8

  一、教学内容:

  《桂花雨》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形式,将学文感受蕴涵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3、理解“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一句话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桂花雨》。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一、二自然段,谁能用一两个字说说桂花的特点?(香、小等)(板书:桂花香)

  2、谁能用一个俗语说说桂花有多香?(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3、桂花这么香,同学们你们想做些什么呢?(想闻一闻、想摸一摸、想……)那么作者是怎样做的?(摇桂花)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请大家自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边看边画出表现作者一家人摇花乐趣的语句(学生自主学习)

  讨论交流:

  1、“我”是怎样催促母亲摇桂花的?(出示课件:“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2、如果你是小作者,你会怎样缠着母亲问呢?(请三位学生读出不同的语调。)

  3、作者老是缠着母亲摇桂花,但是母亲却不答应,这是为什么呢?(请学生读一读课件中的语句。)

  4、母亲终于答应摇桂花啦!“我”是怎样做的?(出示课件: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板书:摇桂花)

  5、哪些语句最能表现“我”摇桂花时的欢乐之情?(出示课件: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板书:摇花乐)你来喊一喊,好吗?(请三位学生喊)

  6、你们想看看桂花落下的情景吗?(出示课件:播放动画的桂花飘落的.情景)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我”摇桂花时的欢乐的语句。

  7、桂花摇下来了,父母们又是怎么做的呢?(出示课件:母亲洗净双手,……花雨缤纷入梦甜。”)

  8、父亲的这首诗写出了我们一家人摇桂花的欢乐之情,哪位同学来读一读。(出示课件: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指名读诗。)

  小结:摇桂花是我们大家的大事,充满了无尽的欢乐,也寄托了我们对来年丰收的期盼,使我们一家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表现作者一家人摇花乐趣的语句。(引读摇花乐趣的语句)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摇桂花的乐趣对于我来说是无穷的,桂花摇下来了,我们大家还在做什么?请全体女生读一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2、学生小组讨论。(板书:晒桂花、藏桂花、食桂花)

  3、我们全家人是这样做的,那么村子里的人又是怎样的?你从哪一句话看出来的?(出示课件: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请全体男生把它读一读,从“沉浸”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桂花给家乡人带来的欢乐。)

  4、这种事情在作者的家乡是一种风俗,同学们,你们的家乡有没有什么风俗呢?(请一两位学生说一说)

  5、全村的人都在享受着桂花带来的丰收和喜悦。让我们带着这份喜悦再把这句话读一读。(再读这句话)

  (四)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几十年过去了,摇桂花的乐趣还深深地铭刻在“我”和“我们”一家人的心里,谁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五、六自然段。(指名朗读)

  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从外地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作者的思乡情)(板书:思乡情)

  3、母亲又是怎么说的呢?(出示课件理解: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指名读)

  4、母亲说的这句话,体现了她怎样的感情?(母亲的思乡情)

  5、我们也带着思乡之情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齐读)

  6、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因为它带给我的是童年时代的无限乐趣和离开家乡后的无尽乡愁。(出示课件:欣赏余光中的诗《乡愁》)

  (四)总结全文。

  1、童年是多么的美好,那一幕幕回忆都将永驻我们心间。当桂花雨从桂花树上被摇下来时,花雨缤纷,飘坠如雨丝,这是作者童年生活中的一个非常快乐的镜头。下面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2、同学们,让我们也把桂花雨和童年的快乐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吧!

  (五)板书设计:

  桂花雨

  桂花香

  摇桂花

  晒桂花

  摇花乐

  思乡情

  藏桂花

  食桂花

  桂花雨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新词。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思路及主题。

  2、“感悟式”教学流程,想方设法给学生学习、思考的凭借,让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获得言语智慧的生长。

  3、注重人文精神的教导,体会文章丰富的意蕴: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对童年快乐生活的眷恋和热爱;对家乡人和年丰、四邻友好生活的热爱;对桂花质朴无华,默默奉献的赞美等,同时,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孩子们碰到好文章,学会感动;有收获的时候,学会分享等。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再现“摇桂花”的情景,感受“摇花乐”,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教学难点

  理解母亲所说的那句话的真切含义。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

  学法指导

  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

  1、朗读课文;

  2、了解桂花;

  3、了解作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近文本,初闻桂花。

  1、直接板书:桂花

  问:你们知道桂花吗?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香)

  2、有一位台湾女作家叫琦君,她笔下的桂花也是香气扑鼻的,请同学们赶紧打开课本,仔细、认真的读一读。注意文中的两个生字和部分新词,争取读准它们。并找一找这些描写桂花香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

  3、出示两个生字和部分新词,指名学生读一读。

  二、整体感知,浸润花香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1)好的句子是要多读的,读着读着,就会有一些特别的字眼留在你的脑海里。现在请你们自由读读这个句子,是不是有一个特别的字眼跳入了你的脑海。

  (2)“浸”本来是指一个东西泡在水里,为什么把“浸”字用在这儿呢?请你再读读句子,有什么发现?

  (3)如果你是琦君的邻居,你有什么感觉?

  (4)那就请同学再来读读,谁来陶醉一下。

  2、过渡:是啊,桂花如此美,如此的香,但是,作者却没有把课题叫做桂花,而是桂花雨,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再次快速读课文,看看使作者最感兴趣的到底是什么?

  三、重点感悟,感受摇花乐

  1、谁来说说,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什么?

  2、你是从哪里发现的?

  3、品读句子:“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1)好,现在你们就是童年的琦君,我就当“妈妈”,谁来缠缠我?

  (2)你们这么缠想干什么呢?

  (3)知道要提前摇桂花,你的心情怎样?(高兴、快乐、开心)

  4、好,带着这样的心情,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句子。

  (1)指名,你在桂花树下摇得欢吗?你来喊一喊。

  (2)你们想看看桂花落下的情景吗?

  (3)好美的桂花雨啊,谁站起来感受感受。指名读整个句子。

  (4)桂花树大,桂花又多,琦君一个人可摇不过来的,让我们一起帮她摇。

  (5)此时此刻,你们就是小琦君,站在桂花树底下,沐浴着缤纷的桂花雨,你们想到了什么?请拿着笔,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

  (6)在学生的回答中生成朗读。能读出你的思念吗?能用朗读表达你的()情感吗?你能把这种情感带到字里行间读出来吗?你也试试吧……

  (7)过渡:香飘十里的桂花,缤纷下落的桂花雨带给我太多的快乐了,我想这便是作者把课题称作“桂花雨”的真正原因了。(后来,作者离开故乡,到了杭州。从此,童年的摇花乐没有了,丰收的喜悦又那么遥远。一家人其乐融融摇桂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每次赏花回来,琦君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四、品味生活,感受乡愁

  出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说句实在话,是杭州的桂花香,还是琦君院子里的桂花香?你能用文中的句子说明吗?

  2、母亲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3、小结:桂花里有母亲的欢乐,母亲的辛劳,也有母亲对家乡深深的思念。

  4、结束语:同学们,桂花是故乡的香,月亮是故乡的明,溪水是故乡的甜,人儿是故乡的亲。这一朵朵小巧迷人的桂花,这一场场沁人心脾的桂花雨,让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芬芳,是香甜,是快乐,是温馨,更是一种心灵的滋润,一种长长的相思,一段暖暖的牵挂,一种人生的幸福。

  板书设计

  7、桂花雨

  香!乐 情

  课后小结:

  桂花的香是作者一家人爱桂花的情感源头。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对桂花的感情,才能为下文的摇桂花做好情感铺垫。所以我从引导学生体会桂花“香”入手,先让学生找到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在逐句知道学习“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等语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悟,体会桂花的香,体会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从而很自然的就过渡到摇桂花的“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