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8-27 11:22:53 教案 投诉 投稿

美术教案锦集【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教案锦集【6篇】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竹与松、梅一样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岁寒三友”。它象征着高洁、虚心、坚韧等品格,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苏东坡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这诗句充分表达了中国人的爱竹情趣和爱竹心态。

  学生从竹子的图片、描写竹的摩崖石刻及竹的画法示意图中了解竹子的品种及结构,自主探究有关竹子的诗句、成语、谚语以及描写竹子的文章,了解竹子的象征意义和水墨竹子的画法,掌握竹的形态、构图要点、疏密关系等要素。课本还选取了竹皮的制作过程、民间艺人编织竹制品的图片以及竹制生活用品和竹制工艺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观察生活,去发现欣赏生活中的美,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动手制作的欲望,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流,感受愉快、美好的.情绪。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传统的竹文化,认识竹的情操和美德的寓意。

  难点:用水墨的方式表现竹,掌握构图方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图片或实景观察,让学生初步认识竹子,学习水墨竹子的画法并尝试制作有关竹子的手工作品。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其人文素养。

  3.让学生感受竹秀丽、挺拔的自然美,培养其赏竹及热爱自然的情趣,体验竹带给人的美感,初步领会传统文化中植物人格化的内涵。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竹子的诗句、成语、谚语以及描写竹子的文章,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毛毡或报纸(做垫纸用)、调色盘、墨汁。

  (教师)表现竹的有关美术作品或图片、视频资料、音乐。

  教学过程

  一、猜竹子—出示各种竹制的设计让学生猜它的材料

  二、看竹子

  1.认识竹子。

  出示有关竹子的录像或图片,介绍竹子的生长特点、生长习性及竹子的造型特点。

  请学生谈谈感受并讨论介绍有关竹子的诗句、成语、以及描写竹子的文章。

  三、赏竹子

  1、请学生看画家与同龄人的作品

  教师介绍画家与竹子的逸闻趣事,了解中国古代画竹是有一定象征意义的,表示作者希望学习竹子虚心有节的品质。

  a.把一些成语放到画家作品中来讲,如:胸有成竹、节外生枝

  b.画竹表现人物的个性以及用墨的干湿弄得的不同表现手法

  四、画竹子

  1、教师示范画竹子,画的时候讲解画竹的步骤:由干--节—枝—叶的各种变化和造型及构图

  2、学生分组讨论画竹子(竹竿、竹叶)的过程。

  3.出示作业要求,学生尝试画竹。

  4.教师及时指导,对学生有创意的进行讨论并鼓励。

  五、评竹子

  1.学生交流作品并自由表达制作感想,可自评、互评。

  六、探索—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竹子”新的美和作用

美术教案 篇2

  第1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解法 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地方,它收藏了许多举世闻名的作品,其中有一幅作品它的微笑被后世人称这神秘的微笑,有谁知道这幅作品的名字?它被收藏在哪?(学生回答:《蒙娜丽莎》 卢浮宫)有没有同学去过?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卢浮宫(播放视频《卢浮宫之旅》)。

  当我们看到各类美术作品时,大家可能会疑惑,这些作品哪些是好作品,画的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去表现?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这其实就涉及到美术鉴赏的问题,因为提问正是鉴赏的开始。

  同学们自读课本第2到6页,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美术鉴赏?如何进行美术鉴赏?

  2、美术作品的门类有哪些?

  3、美术鉴赏的意义与价值?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图片《天安门广场》《黄山日出》

  提问:面对这些景观有何感受?

  学生回答:壮观、崇高、神圣

  教师:两种不同的美: 一种是自然景观;一种是人文景观。

  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 一是欣赏大自然;如:黄山、九寨沟瀑布等。

  二是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 如:天安门周围的建筑、艺术家的作品等。

  2.话题1:什么是美术鉴赏? 怎样进行美术鉴赏?

  出示张萱《捣练图》和 米勒《拾穗》,思考:两幅作品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并思考。

  提示: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主题内容

   年代

   材料

   历史背景

   作者创作意图

  学生回答:相同点:都是一劳动妇女为题材

  不同点:前者:贵族妇女 平和优雅的美 画

  后者:贫穷妇女 让人产生同情 油画

  提问:为什么同题材的作品而给人的感受不同呢?

  教师:《捣练图》的作者张萱处于盛唐,他是唐玄宗时期的宫廷画师,“练”是一种丝织品,刚织成时质地坚硬,必须经过沸煮,日晒漂白,再用杵捣,最后才能使丝绸变得柔软洁白,画中分成三组,捣练、理线、熨烫,还有一个年少的女孩淘气的.从布底下窜来窜去,可见当时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没有血腥的战争和激烈的社会矛盾,因此画面平和优雅。《拾穗》是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所画,画中3个贫穷的农妇正在捡拾麦田里散落的麦穗,因为当时法国正处贫富差距加大,阶级矛盾尖锐的时期,米勒本身出生在农村家庭,从小在农田里长大,这也决定了他以后的审美取向,歌颂劳动者质朴、勤劳的美德,永远散发着泥土的气息。

  以上对两幅作品的分析实际上就是美术鉴赏的全过程。我们在欣赏作品和针对作品思考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其实就已经进行了美术鉴赏。

  出美术鉴赏的概念: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感知、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感受。

  怎样去鉴赏?具体地说,就是要弄明白一件美术作品的作者、创作年代、材料、语言形式和表达内容、以及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等等。

  3.话题2:美术作品的门类有哪些?

  请学生们从课本中找出答案并大声朗读出来,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们更深入了解。

  教师:

   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

  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等六大类。

  绘画按材料和功能:油画、画、水粉画、水彩画、版画、年画、壁画等等。

  雕塑按空间:圆雕、浮雕。

  设计按内容和材料: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家具设计、页设计等。

  出示郎世宁《白骏图》徐悲鸿《奔马图》和韩美林《奔马》进行比较分析,谈谈这三幅作品的造型手法有什么不同?

   按形式语言上划分为: 具象艺术 意象艺术 抽象艺术

  4.话题3:美术鉴赏对我的人生真的那么重要吗?(美术鉴赏的意义与价值)

  衣、食、住、行只是最简单的生存层面,它们都离不开美术,自然也离不开美术鉴赏。

  我们来看一下美术作品带来的价值与功能。

  美术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自己的社会角色。它的价值与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认识功能 ● 教育功能 ●审美功能

  认识功能:

  通过美术作品的内容或形式,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下的人们的生活、历史、风俗、观念等。 如张萱《捣练图》

  教育功能:

  美术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对观众形成和道德上的感染和影响,以培养人们对待自然、社会、人生以及自我的态度。如董希文《千年土地翻了身》

  审美功能: 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别力、敏感性和感受力。如《根扎南国》 吴冠中

  (三)课堂作业:

  从本书中选取一件你最喜欢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并填写鉴赏报告单。

  鉴赏报告单

  作 品

  年 代

  门类(材料)

  形式语言

  时代背景

  表达内容

  (四)教学:

  艺术来源于生活。培养审美的眼睛,可以更好的观察生活中的艺术。这节课,我们为培养一双审美的眼睛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另外,还请同学们注意,要能欣赏千奇百怪的现代艺术,还必须树立全新的艺术观念,在此基础上,平时多看多分析,定会使审美的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教学后记:

  本课是美术鉴赏的第一课,学生们对美术鉴赏课比较陌生,首先对于新课程改革要做一个介绍,并简要介绍《美术鉴赏》这本教材。这节课,教师讲解比较多,我结合多媒体出示图片,同学们都比较感兴趣,然而,有些班级的学生仍胆子较小,不敢回答,有些班级的学生比较积极,并踊跃回答问题。我发现,教师的引导相当重要,当学生回答不上问题时,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引导学生开口,直到引导出他们说出答案。这一节课,我出示了一道课堂作业,主要是检验学生们对于鉴赏知识了解多少,因此,在讲解知识点时,尽量将这些专业术语讲得浅显易懂,这对于以后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上完一堂后,我感觉课堂上要多多师生互动,尽量让学生踊跃去回答,才能激发他们发挥一定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案 篇3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开动脑筋,制作指偶。

  2、引导学生学会一起合作,模拟舞台表演。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指偶的基本制作方法及技巧。

  2、能结合不同的材料和表现方法完整的制作一个有特色的指偶。

  教具学具:手工纸、双面胶、剪刀、戏台道具、彩色笔、毛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新知

  欣赏木偶戏表演,并向学生介绍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芝麻绿豆官(木偶人物)。

  学生与木偶人物交谈,发掘木偶身上最大的'特点?[必须由手来操纵]

  引入:小朋友想不想也做一个可以像芝麻绿豆官一样在手上操作的小玩偶啊?(生答。)

  揭示课题:指偶剧院

  (二)探索新知

  1、尝试:介绍木偶家族的另一个成员——指偶,由各小组的组长来展示。

  2、思考:小指偶跟木偶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3、讨论:各小组组长将展示的纸偶带到小组里进行讨论。

  A:组长将表演的感受与组员分享。

  B:讨论各小组不同指偶的制作方法。

  4、探索: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想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或不同的材料,可以制作出更好的指偶。

  5、总结:老师把小朋友的意见进行总结,并稍做示范、引导。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欣赏: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去欣赏一些不同的指偶作品,学习别人的长处。

  五、作品交流:将作品展示到戏台上表演,看看谁做得最棒,表演得最好。(强调表演时只伸出操作指偶的指头,其他手指要收紧。)

  六、师生互相交流,评选出最佳制作奖、最佳表演奖及团体协作奖。

  七、课堂总结:引导学生爱惜作品,并进行变废为宝的环保教育。

美术教案 篇4

  课题:

  第十三课 电脑美术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Windows画图板中各种工具的综合使用。

  2、"复制、粘贴"命令和对称图案的关系。

  3、试用Windows画图板上各种上具当画笔,设计多种形式的图案,并发展成多样对称图案。

  4、用Windows画图板绘制对称图案,感受电脑绘画便捷、有趣的特点,探索电脑美术学习的多样表现形式。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用Windows画图板制作形式多样的对称图案。

  2、多样工具表现多种样式的图案。

  教具学具:

  电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演示导入:运用课本中的`对称图案制作简易的动画表演,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绘画的兴趣。

  2、欣赏导入用各种电脑软件制作的电脑平面设计作品中的对称图案。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电脑美术的意义。

  3、探索切入:出示一对称图案,要求用电脑绘制。方法不限。

  师归纳,引出"复制、粘贴"命令。

  4、熟悉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特别是笔刷工具的使用,因为它是windows画图板里唯一的线条有变化的手绘工具,需要用鼠标反复熟练运用。并懂得改变它的笔画特点、粗细样式。

  5、熟悉各项菜单下的各种命令。特别是编辑菜单下的"复制、粘贴"选项,图像菜单下"旋转、反转"、"拉伸、扭曲"选项。

  6、制作对称图案:

  (1)用铅笔工具设计图案的一半。

  (2)尝试用形状工具、线条工具或笔刷工具绘制半个图案。

  (3)用笔刷工具或油漆桶工具为图案上色。

  (4)用选择工具选中画好的半个图案,在编辑菜单下执行"复制、粘贴"命令,在图像菜单下执行"旋转、反转"命令,组合成对称图案(选择工具要在透明粘贴的状态下)。

  7、对称图案的组合:把绘制好的一个对称图案进行组合,使它有一定的空间和主题。

  要使图画有变化,应注意:

  (1)对称图案不仅是左右对称,也可以是上下对称。

  (2)复制的对称图案可以做放大、缩小、拉伸、扭曲等处理后再组合成新画面。

  三、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四、课后拓展:

  1、把对称图案作连续图案或构成设计练习。

  2、鼓励用其他软件制作对称图案。为自己设计的图画添加文字或照片,作封面或其他平面作品设计。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设计注意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将尝试、制作的过程与游戏作为教学主要内容,旨在让学生在好玩之中感受到有趣的美术活动。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折、扭、粘等手法进行加工纸条,让学生感受加工后的形状,强化视觉效果,并知晓对纸条经过处理后可使之飞起来更美。

  教学程序的安排设置如下环节:

  引导、观察——思考、讨论——探索、分析、尝试体验、欣赏感受——启发引导——游戏、交流。

  评价方式是学生在游戏中交流制作心得并得到提高。

  教学目的:

  ◎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制作会飞旋的纸条。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有趣、好玩的美术活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通过自己的尝试,制作会飞旋的纸条。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引导、观察

  引导学生观察纸条“会飞”的现象。

  1. 组织学生在室外上课,出示一张A4纸。“今天,老师和大家玩一个游戏,我把这张纸从高空放下,谁能说出纸张是怎样飞下来的?

  2.“到底是不是象同学们所说的那样飞下来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把A4纸从高处放下,引导学生观察。

  3. 教师再把A4纸剪成一条宽约2厘米的纸条后,再把它从高处放下。“这些纸条又会如何飞下?”

  4.“请同学们回忆剪过的纸条落下时和整张纸有什么不同?”

  1. 学生争先恐后说出纸张飞下时可能产生的现象。

  2. 学生观察整张纸飞下的现象。

  3 .学生较好奇地观察纸条飞下的现象。

  4. 学生讨论、归纳纸张落下的不同现象。学生讲出A4纸是摇摆着、缓慢落下的,而撕成条的纸是快速旋转着落下的。

   思考、讨论

  思考讨论“纸条飞”这一现象。

  探索、分析、尝试体验、欣赏感受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找出“飞旋的方法”。

  启发引导

  学会利用色彩来进行装饰物体,使之变得更好看。

  1. “哪一种形状的纸落下更快更好看?”

  2.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纸条“飞”旋起来呢?甚至旋转的更快呢?

  1. 师鼓励同学们动手来尝试一下。

  2. 师组织8人小组进行“找出纸条会飞旋的方法”的竞赛。(预先准备好奖品)

  3. 师针对学生制作时遇到的困难进行小结。提醒学生制作时注意纸条两端的平衡。

  4. .组织学生进行评选。

  1. 教师出示两种形状相同,色彩不同的纸条(一个是色彩缤纷的、一个是没有色彩装饰的)同时从高空放下进行比较 “哪个纸条更漂亮”。

  1. 学生观察,提出自己的看法。

  2. 学生思考,自由讨论。

  怎样做才能让纸条飞起来?

  1. 学生分成8人小组进行制作,利用自备的各种纸条尝试“纸条飞起来了”。

  2. 小组长汇报尝试结果,介绍“我们的纸条是怎样飞起来的”——示范纸条折一下、扭一下、粘一下……。

  3. 组员表演纸条“飞起来、转起来”。

  4. 学生评选出做得较好的.小组。

  如:形状多样、飞旋时在空中停留较长时间、旋转时能保持平衡等方面。

  1. 学生发现装饰过的纸条更美,再通过老师的提示,分别在自己做的纸条涂上好看的颜色,使纸条旋转时变得更漂亮。

  游戏、交流

  1. 老师和学生在游戏中交流自己的所感所思:看谁的纸条在空中飞的时间长,谁的纸条旋转的更快?

  2. 教育学生注意环境卫生,不要做“垃圾虫”。

  1. 同学们在玩的过程中,互相指出不足,不断改进自己的纸条的形状,使纸条飞旋得更好看,飞的时间更长。

  2. 同学们把地上的垃圾捡到垃圾桶。大家共同爱护环境卫生。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

  教具学具: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阶段: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利用多媒体的投影仪,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

  4、揭示课题:流动的颜色

  二、课堂教学:

  1、师示范调颜色: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

  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师问: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应用、尝试。)

  4、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

  5、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

  师示范:我用 办法,让 色和 色融合在一起,我看到: 。

  三、布置课堂作业:

  1、会调匀水粉颜料。

  2、用各种方法让颜色互相流动,观察颜色融合时美妙的变化,且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3、比一比,哪组的颜色流动方法多?说说观察到色彩有什么变化?

  四、学生练习:

  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游戏,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五、小结: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用的方法、讲一讲观察到的情况。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02-21

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精选)08-23

美术教案【经典】08-24

美术教案(经典)08-08

美术教案[精选]08-16

美术熊猫的教案11-04

美术活动教案11-16

美术教学教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