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大班科学教案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知道一些也才的名称、特征、生长环境以及挖野菜所需的工具、材料。
2、乐意参与小组的讨论及材料的准备,有一定的任务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挖些野菜,每组一份。
2、活动前幼儿做关于野菜的调查表。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谈话,感知野菜的特征。
教师:你吃过哪些野菜?
教师出事相应的野菜,帮助幼儿初步认识各种野菜的名臣及外形特征。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野菜?它们为什么叫野菜呢?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野菜的根、茎、叶,了解其明显特征。
请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各种野菜的根、茎、叶的特征以及自己的发现。
2、引导幼儿讨论野菜的生长环境。
教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野菜,你们想去挖野菜吗?它们可能会长在什么地方呢?它是喜欢潮湿的还是干燥呢?喜欢阳光还是阴暗呢?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3、引导幼儿讨论挖野菜所需的工具。
教师:每组小朋友都想好了挖野菜的地方们可是我们怎样挖呢?需要哪些材料帮助我们呢?挖到的野菜放到哪里呢?(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在此讨论后,按组依次介绍。)教师:这些材料由谁来准备呢?(每个小组自己讨论一下。)教师鼓励幼儿自己准备工具,并落实到每个幼儿,帮助幼儿形成一定的任务意识。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强调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本活动运用纸板这一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沿着“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验证→结果讨论”这一线索层层推进,让孩子们通过积极主动地操作,去探索物体平衡这一科学现象。活动由情感激发导入,始终把幼儿探究习惯的养成融入丰富的问题情境中,让幼儿亲历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催动幼儿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形成积极探究的态度,养成积极探究的行为习惯。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形状的纸板都有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
2.探索用不同材料顶纸板的难易程度,积累使物体平衡的有益经验。
3.乐于参加探究活动,体验顶纸板的快乐。
教学准备:
1.杂技节目《顶碗》视频。
2.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正方形、正三角形、圆形纸板,粗吸管,纸筒芯,铅笔,易拉罐,彩色纸棒。
3.幼儿实验记录表人手一份,记号笔,教师实验记录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感知不同形状的纸板都有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
2.探索用不同材料顶纸板的难易程度,积累使物体平衡的有益经验。
教学方法和手段:
谈话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练习巩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一、欣赏:激发幼儿顶纸板的兴趣
1、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精彩的节目吧。
播放杂技表演《顶碗》视频,幼儿观看。
2、师生讨论交流:大家看到了什么,杂技演员表演的
1、欣赏视频顶碗
2、认真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
通过观看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杂技节目,唤醒幼儿已有的顶纸板的活动经验,极大地调动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铺垫。什么节目,那么多小碗都顶在什么地方,除了用头顶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顶。
3、师:杂技演员真有本领。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纸板,想请你们也来学学杂技演员,试着用身体部位来顶纸板。
4、师:你们的纸板都顶起来了吗?除了用身体来顶纸板,我们也可以用工具来顶一顶纸板,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工具来顶纸板呢?
3、幼儿尝试用身体部位顶纸板。
4、幼儿发散讨论。
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幼儿进行大胆尝试,试着用身体部位来顶纸板。二、尝试:发现顶纸板的最佳位置
1、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圆圆的纸筒芯,请大家试一试,你能用这个小圆筒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吗?
2、师:你们顶起来了吗?纸筒芯大约顶在纸板的什么位置呀?是每一个位置都可以顶起来吗?
3、小结:我们要把工具顶在纸板的中心,就能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
4、师:不管什么形状的纸板,我们都能找到它的中心点,想不想把这个神奇的点用笔记下来呢?如果一边玩一边记有困难,可以请好朋友帮忙哦!看看哪一对好朋友能最快最好地完成任务。
教师观察、指导、检查每一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引导幼儿把找准的位置巧妙变成一个成功的笑脸。
展示幼儿讨论的结果。小结:原来这些不同形状的纸板,我们都能找到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
三、探索:分析用不同材料顶起纸板的难易程度
1、师:请大家猜一猜,易拉罐、纸筒芯、粗吸管、铅笔等材料,哪些能很容易地顶起纸板,哪些很难顶起纸板。
2、出示教师记录表。
师:看来每个小朋友的想法都不一样。老师这里有一张有趣的.记录表,请你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你觉得最容易的就在记录表的“?”栏里标上“1”,接下来呢就依次标上“2”“3”“4”,给它们排排队、编编号吧。
3、师:到底用哪种材料能很容易地顶起纸板,哪种材料很难顶起来呢,就让我们用这些材料在刚才找到的中心点上分别试一试,看看你猜得对不对,再把试的结果在“!”栏里记录下来。
展示2~3名幼儿的记录表,集体验证操作结果。
1、幼儿第一次实验,自由尝试顶纸板。
2、幼儿观察自己顶的位置,与同伴讨论成败原因。
3、幼儿再次尝试,找找纸板的中心点。
4、幼儿两两合作在纸板上寻找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并在纸板上画出记号。
1、根据老师出示的易拉罐、纸筒芯、粗吸管、铅笔等各种材料,幼儿猜想。
2、幼儿记录下自己的猜想。
3、幼儿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并记录下操作结果。
捕捉本次探究活动的关键性问题“怎样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让幼儿带着任务去思考,引导幼儿反复尝试,相互质疑、争论,促使幼儿不断去探索、发现。独具匠心的笑脸增强了孩子们参与探究活动的信心。
猜想、验证和记录交替进行,猜想在前,验证在后,个性化的记录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推动幼儿的探究活动向更高水平发展。四、讨论:找出有利于顶纸板的因素
师:刚才我们用这么多的材料都试了顶纸板,为什么用易拉罐、纸筒芯这些材料能很容易地顶起纸板,而用吸管、铅笔却很难把纸板顶起来呢?小结:顶的面是平平地,而且面越大就越能方便、平稳地顶起纸板。幼儿结伴讨论、分析,教师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通过探索经验的整理、分析,巧妙地揭示出生活中蕴藏的科学原理。五、表演:分享顶纸板的快乐
师:小朋友们都学会了顶纸板的本领,杂技团邀请你们一同去参加他们的表演呢。孩子们,上场吧!
鼓励幼儿摆出各种身体造型。
幼儿手持彩棒,在音乐声中进行顶技表演在轻松的氛围中,将探索获得的活动经验进行迁移运用,与同伴分享快乐、分享成功,使幼儿对探索活动依然保持浓厚的兴趣。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叶子的特征和叶脉,知道叶子由叶脉、叶片、叶柄组成。
2、认识枯叶和绿叶,学习做科学小实验。
3、探索茶叶的特点,欣赏茶叶的颜色和形状。
4、复习6的组合和分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绿叶和枯叶。
2、小石臼、塑料碟。
3、图画纸、浆糊。
4、录音机、音乐磁带等。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会跳舞的叶子》,激起幼儿学习兴趣。
(1)合唱歌曲《会跳舞的叶子》
(2)多可爱的叶子呀!春天到了,你发现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吗?(有的发出了新芽,有的树叶凋落了)
2、观察、接触各种植物的叶子,发现叶子的不同之处
(1)教师:“上次,我们外出散步时,收集到许多树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叶子都一样吗?请你仔细地看一看,比一比,什么地方不一样?把你地发现记录到记录卡上。”
(2)幼儿观察、比较、记录自己地发现。
(3)幼儿讲述自己地记录,分享经验。(叶子的大小、形状、颜色、边缘不一样)
3、仔细观察,了解叶子的各组成部分
(1)我们小朋友观察地真仔细,发现叶子有这么多地不同,那么,你最喜欢哪片叶子呢?这片叶子有哪几部分组成?(叶脉、叶片、叶柄)
(2)你喜欢的叶子象什么?
4、实验发现枯叶和绿叶的区别
(1)刚才我们小朋友发现,有的树叶碧绿碧绿的,而有的树叶却是枯黄枯黄的,为什么呢?
(2)幼儿大胆想象,发表意见。
(3)实验:枯叶不能舂出叶汁来,绿叶则能舂出绿色的汁液来。
(4)为什么大部分树叶是绿色的?(这是因为叶中的叶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
(5)我们散步时发现有的树叶飘荡到了地下,为什么呢?(因为叶子缺乏水分和营养,所以变黄变干了就飘落了下来)飘落下来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叶子会慢慢枯死,因为水分都蒸发了)
5、了解叶子的用途
(1)这么多的叶子有什么用呢?
(2)幼儿自由谈论,相互交流、分享经验。
(3)小结:可以美化环境、挡风、遮雨、有的树叶可以加工成茶叶、有的可以做菜吃、还可以做树叶贴画来布置环境。
活动结束:
请幼儿用叶子粘贴图画,在展览区内进行展览。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百科:秘密,汉语词汇。拼音:mìmì释义:1、指有所隐蔽,不为人知;2、隐蔽不为人知的事情或事物;3、佛教指隐秘深奥之法。4、隐蔽;不让人知道的。亦指隐蔽不让人知道的事情。出自于《晋书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2.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及思考、表达等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知道产生影子所需要的条件,即物体挡住光就有了影子。
2.彩色纸剪的乌龟、金鱼、风车、小鸟、电扇、打鼓的小熊、钟等各种形象若干(如图)。
3.白纸、手电筒、胶水、擦布若干。
附图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出示纸乌龟。昨天老师在手电筒和白纸的帮助下,让纸乌龟在纸上跳起了舞。它究竟是怎么跳舞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好吗?
二、引导幼儿操作
1.提供每个幼儿一支手电筒、一张白纸、一只纸乌龟、胶水等材料,启发幼儿设法让纸乌龟跳起舞来。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探索情况,引导幼儿大胆想办法解决问题。
3.组织幼儿交流讨论。
①请幼儿把自己玩的方法、过程与邻座同伴交流,并互相演示。
②请个别幼儿把自己的探索结果告诉大家,并演示过程。
③讨论:为什么有的“乌龟”会跳舞,有的“乌龟”不会跳舞?(组织幼儿交流,在幼儿发表意见时,教师不要急于表态,而是充分打开幼儿的思路,激发幼儿主动克服困难的愿望。)
④教师小结:要让“乌龟”跳舞,乌龟的腿与纸之间必须有距离,也就是说只要把乌龟的.身体粘在纸上即可,四肢不必粘上(如图七)。
4.让每个幼儿自己纠正错误并验证,使其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
1.是不是“乌龟”在跳舞(如图八)?(是“乌龟”的影子在跳舞。)
2.提供各种形象(如图二~图六),请幼儿任选一种材料,想一想这些物体的哪些部分适于活动,然后设法让它们动起来。
3.幼儿探索,教师应允许幼儿失败,鼓励幼儿创新,并根据幼儿的探索情况予以及时的指导。如当幼儿未能让“小熊”打起“鼓”来时,可启发幼儿思考:“鼓槌”的角度折叠得是否合适?手电筒移动的角度、方向是否与“鼓槌”的活动有关?
4.交流与讨论。
①请幼儿讲述操作方法并示范,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物体是怎么活动的。
②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手电筒左右移动时,影子也左右移动;手电筒上下移动时,影子也上下移动。)
③教师小结:当手电筒移动时,光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时影子也会变化,这些小熊、金鱼、风车等就会动得更加欢快,更加好看。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光线位置变化,影子也随之变化”的现象。
2.组织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继续探索有关内容,以保持幼儿浓厚的探索兴趣。
活动反思: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儿内在生命本质的展现,正是好奇心驱使着幼儿去探索求和。对有兴趣的活动,他们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参加,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也能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一、主题来源:
幼儿天生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望,他们精力充沛,富于幻想,源于孩子们对手影、皮影等光射作用的好奇,对物体变化的好奇,因此,我们预设了《科学放大镜》主题活动,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入手,和他们一起探索光、影、旋转、变化的奥秘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幼儿在观察、发现、操作、探索等活动中了解科学现象,感受科学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认识到科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从而形成积极探索、热爱科学的良好品质。
二、主题目标的预设:
(一)情感与态度目标:
1、引导幼儿在观察、发现、操作、探索等活动中了解科学现象,感受科学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让幼儿认识到科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从而形成积极探索、热爱科学的良好品质。
(二)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感知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成像的不同。
2、了解物体在水中成像的现象。
3、知道有些物体能溶于水。
4、初步感知仿生学的原理。
5、了解视觉暂留现象。
6、初步了解复制的方法。
(三)技能目标:
1、学习用弯折的技能,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电线立体造型。
2、学习立定跳远及变化花样玩绳。
3、掌握用剪刀剪硬质物品的技巧。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_大班科学教案07-02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蛋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水瓶的秘密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磁铁的奥秘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电池_大班科学教案07-05
大班科学教案:昆虫找家_大班科学教案07-05
大班科学教案:会爬高的水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树叶里的秘密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下科学教案01-30
大班科学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