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09-05 11:10:13 教案 投诉 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热)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热)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幼儿故事《熊妈妈请客》

  教学目标:

  1.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引导幼儿了解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与特点,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情境表演。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

  小动物图片,小动物头饰,ppt课件

  教学过程:

  1.师:(小朋友们,今天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它啊?)幼儿:﹙想!﹚教师出示小熊图片师:﹙小熊说了,今天是熊妈妈的生日,他想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去参加熊妈妈的生日聚会,大家说好不好啊?﹚幼儿:﹙好!﹚师:﹙那在去之前,老师来问问小朋友们你们生日时都是怎样过的呢?﹚教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日体验,大胆积极的发言。师:﹙小朋友们都说的很好,现在就让我们快快去参加熊妈妈的生日聚会吧!﹚

  2.分段播放ppt课件,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老师提出问题:(都有谁来参加熊妈妈的`生日聚会了?小熊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复述谜语让幼儿学念,并引导幼儿按照故事人物的顺序把对应的小动物图片粘到黑板上。

  3.继续播放课件,提出问题:﹙诶呀!客人们谁也不做声,谁也不吃,这是怎么回事呢?﹚引导幼儿说出是因为把菜送错了,教师展示错误的配对关系图。﹙小朋友们真聪明,现在让我们接着看看小熊是怎么做的。﹚

  4.继续播放课件至结束,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客人们都爱吃什么吗?﹚引导幼儿进行动物与食物的正确配对 。

  5.活动延伸:情境表演《熊妈妈请客》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参加了熊妈妈的宴会,大家开心吗?﹚幼儿:﹙开心!﹚师:﹙那现在老师就要请小朋友们来分别扮演这些小动物,我来当熊妈妈,咱们一起来进行情境表演好吗?﹚教师完整地播放一遍ppt课件,让幼儿观察揣摩人物的动作表情,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情境表演。

  活动反思: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故事形式呈现信息,并设疑让学生猜一猜“第三串会串几个红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在愉快中观察,得出规律,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

  二、 合作探究 构建新知,编制4的乘法口诀。

  这一环节通过用红果串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大胆发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用多种方法完成表格。并在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逐步体会含义及计算。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根据已有经验,自由选择学习模式编制4的乘法口诀。并在同桌、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方法与问题,同学之间互相借鉴相互补充,达到了相互启发共同发展的目的。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开展随堂练习识记口诀并理解其含义,比较自然地掌握新知识。

  三、活动体验 解决问题,巩固练习 提高技能

  此环节我设计了两层由浅到深以游戏形式的练习,通过让学生深入游戏中观察、合作、讨论、独立思考,识记口诀,运用口诀快速计算出结果,加深对其含义的理解。在愉快、激烈的游戏中,极大的把枯燥的知识有声有色的注入学生的心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四、思维拓展 深化认识

  此环节我联系本节课,总结计算全班人数。通过学生观察规律,寻找简洁方法,进一步强化对4的乘法口诀的识记及理解。最后根据课堂实际可用乘法或乘加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喜悦的同时也将思考引向深入。

  五、回顾总结,激励评价

  通过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梳理,并及时进行自评或他评多元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共享学习的快乐。

  在反思中探索,在探索中提升,当我看到我学生通过探究而豁然开朗的目光时,我知道,是不断的反思与探索让我看到了新理念下的新课堂!尽管本节课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但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值得商讨的地方。比如:在时间调控上还欠合理,偶尔还有口误出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探索创新、积累经验,继续努力钻研教材,尽快提高我的教学水平,为提高我县教育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名称:

  1、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塑料袋是不会腐烂和分解的。

  2、让幼儿知道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不乱扔塑料袋。

  3、教育幼儿用纸袋或布袋装东西。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塑料袋人手一个。两盆花:在其中一盆花的泥底下有塑料袋,让幼儿观察。洗衣机一台。录象片:有关塑料袋造成的污染情况。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两盆花比较,让幼儿知道塑料袋会污染土壤。

  这两盆花我们一样照料,为什么其中一盆死了?

  教师倒出死花花盆中的泥土让幼儿观察,讨论。

  小结:浇的水被塑料袋拦住了,渗不到盆外去,泥土经常湿漉漉的,使花的根都烂掉了。而且,塑料袋对泥土还造成了污染,破坏了泥土的营养,花儿吸收不到好的营养,就死了。

  二、幼儿观看录像,引导幼儿发现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引导幼儿讨论:塑料袋会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污染?

  小结:乱丢的塑料袋堵塞了水沟,河流,形成了水灾;动物吃了塑料袋死了;土壤被塑料袋污染了,植物也死了。

  三、儿参与小实验,进一步了解塑料袋是不会自行分解的'。

  1、教师提出实验问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我们把塑料袋和纸一起放进洗衣机的水里转,会怎样呢?

  2、幼儿讨论,根据幼儿自身的经验猜测结果。

  3、幼儿观察实验,发现纸很快变成碎削,塑料袋还是没有变化。

  四、师生共同总结,塑料袋不容易分解。

  引导幼儿讨论:怎样防止塑料袋污染环境?在生活中,我们要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或纸袋。用完的塑料袋不能乱丢,样放到垃圾箱中。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怎样防止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五、幼儿自己操作。

  让幼儿把防止塑料袋污染,保护环境的图片找出来,并放到认知区域中。

  活动反思:

  本节课课堂效果较好,预设目标基本达成。幼儿兴趣浓厚,跟我的配合很默契。幼儿对塑料袋的危害有了基本认识,并树立了初步的环保意识。

  小百科: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macromolecules),其抗形变能力中等,介于纤维和橡胶之间,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了解上学的几条路线,知道安全过马路的方法。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过马路》。

  活动过程:

  1、图片情境导入:

  (1)、看图片:

  “这样过马路安全吗?”

  (2)、幼儿议论,鼓励幼儿每人发表自己的想法。

  2、讨论安全过马路的`方法:

  “怎样过马路才安全呢?”

  (1)、幼儿例举几种安全过马路的方法:

  看清马路两边的车辆、要走斑马线、不在马路上追逐游戏、看懂警察的手势等。

  (2)、教师对幼儿的例举进行小结归纳。

  3、认识标志:

  (1)、各种标志的解读:

  “这标志是什么意思?”

  (2)、师生一起解读交通标志。

  (3)、小结过马路要注意的事项。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教学意图: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越来越喜欢摆弄和操作,并进行简单的比较、分类、测量、判断等活动,尤其对周围生活中各类不同物品的轻重感兴趣,喜欢尝试比较,发现其差异。《谁轻谁重》是大班的数学活动。意在让幼儿通过不同的自然测量方法了解物体的.轻重并且能够正确的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从而感知物体之间的轻重关系。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并在探索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验证问题。使幼儿在不断的探索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

  1、通过目测、体验和操作感受两个物体的轻重。

  2、引导幼儿大胆尝试,感受轻和重的关系。

  3、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以及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教学准备:

  1、各类轻重不同的物品。

  2、翘翘板教具二个,小动物卡通形象若干。数字及轻重标记若干。

  3、课前组织小朋友到户外玩跷跷板,体验平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轻与重的问题。

  二、感知体验

  引导幼儿用提一提、掂一掂等办法感知哪个物品重,哪个物品轻。

  三、交流讨论:

  1、通过幼儿玩翘翘板的经验,引导幼儿将轻重不同的物品放在翘翘板上会怎样?为什么?有何办法可以让翘起的一边沉下去?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并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重的一头垂下去,轻的一头翘起来。”(学习词汇:垂、翘)

  2、说一说,两个物体之间谁重谁轻?

  3、比一比,三个事物之间比较谁最重,谁最轻?引导他们将其排序。

  四、完成画册上的练习。

  五、拓展幼儿思维

  生活中如何知道物体的重量呢?日常生活中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师小结:

  大小一样,材料不同轻重也不一样、材料相同,大小不一样,轻重也不一样。

  六、活动延伸:

  请幼儿生活中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跷跷板,并比较三人中谁最重谁最轻,请幼儿排序。

  教学反思:

  幼儿对轻重已经有一点了解所以本次活动我把重点放在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并在探索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验证问题。使幼儿在不断的探索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体验采用不同方法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和成功感。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重庆的“棒棒”文化和箩筐的作用;

  2.通过转、吊、投、担锻炼手臂力量;

  3.愿意参加体育活动,有一定的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箩筐、沙包、轮胎、长楼梯、扁担、木头、蔬菜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跟着老师唱跳“棒棒来了”。

  二、棒棒的体验

  (.一)第一关:箩筐转转转转(转)

  (1)将3个箩筐倒放在起点的位置。

  (2)幼儿站在箩筐底部转3圈。

  师:今天第一关需要小朋友站在箩筐上面转3圈,在转的时候小朋友要注意安全哦,千万别掉下去了。先转完的小朋友可以先进入下一关。

  (二)第二关:箩筐的`大嘴巴(吊)

  (1)将长楼梯架在木桩上,下面是正面摆放的箩筐。

  (2)幼儿通过手臂力量过楼梯。

  师:小朋友要用手臂过这个箩筐河,过的时候一格一格的过,千万要小心,别掉进下面的箩筐。

  (三)第三关:我把箩筐喂喂饱(投掷)

  (1)将箩筐放置2米外,幼儿站在线上

  (2)幼儿手持2个沙包进行远距离投掷

  师:现在的箩筐空空的,小朋友要站在线上把沙包投进箩筐里,比赛的过程中,小朋友不能过线。只要投进一个就可以顺利过关。

  (四)第四关:我把蔬菜担回家(担)

  终点放置许多蔬菜,幼儿到达终点后,将蔬菜放进箩筐,担回出发地。

  三、放松活动

  舒展舞蹈:棒棒的庆祝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会认识半点,了解时针和分针的运转关系。

  2.学习计划自己的片断活动内容,感受幼儿园生活的作息时间。

  3.有初步的时间概念,知道要珍惜时间。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时钟、自制的《半点作息表》。

  2.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时钟》、《科学·认识整点和半点》。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对整点的认识。

  师:钟面上有几个数字?长针叫什么,短针叫什么?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多少?

  游戏《拨钟报时》,教师拨钟,幼儿报时。如教师拨8点,提问:现在是几点整?分针指在数字几?时针指在数字几?

  2.出示《半点作息表》,引导幼儿观察并认识半点。

  师:小朋友在干什么?短针指向数字8和数字9的中间,长针指数字6,是8点半。

  3.师幼梳理:半点时,分针指在数字6上,时针指向两个数字的中间,如时针指向2和3的中间,就是2点半。

  4.引导幼儿观察8点和8点半,比较整点与半点的不同。

  5.玩游戏&《报时拨钟》,巩固对整点、半点的认识。

  6.指导幼儿完成操作材料《科学·认识整点烽半点》。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引导幼儿到区域继续游戏《报时拨钟》。

  活动反思:

  时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对于学前班孩子来说,认识钟表,加强时间观念,懂得爱惜时间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组织了《认识半点》这个数学活动,本次活动我从幼儿已掌握整点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半点的认识。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引导幼儿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树立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观念。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第一组通过观察和操作,能读出钟面的时刻,探索钟面半点指针的规律;第二组通过观察和操作,在老师的帮助与辅导下能读出钟面的'时刻,理解半点指针的规律;第三组通过观察和操作,在老师的帮助与辅导下能指出半点指针的规律,可以跟读钟面的时刻;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教育幼儿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反思整个活动过程,我认为活动是基本成功的,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身心获得了发展,主要体现在:

  1、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幼儿的生活经验里,已经有了一些钟表的知识储备:上学的时间、放学的时间、做课间操的时间······虽然这些认识是浅显的、感性的,对于不同的幼儿来说层次也是不同的,但是仍为幼儿学习“认识钟表”提供了经验基础。为此,课中我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让幼儿看钟面的时刻,再想一想半时是怎样看出来的?幼儿通过比较,异中求同,最后概括出“分针指着6,时针最后走过数字几,就是几点半。”的规律。

  2、充分体验“生活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本课的活动中,我注重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安排了“说说你在这个时间正在做什么”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幼儿体验“生活数学”。

  总之,在课堂活动中应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情境,让幼儿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本次活动过程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接受能力来设计的,活动中孩子和教师真正融合在了一起,活动的效果较好。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喜欢观察云朵,知道天空中的云朵是可以变来变去的。

  2、能对云朵的形状展开想象,体验想象的乐趣。

  3、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制作课件、棉花与粘贴材料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谈话

  宝宝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你们知道哪里有星星吗?天空中除了有星星还会有什么?

  2、扩散思维活动:云彩为什么会变色?

  师:宝宝们知道云彩为什么会变成黑色吗?云彩除了会变成黑色还会变成什么颜色?(出示火烧云的图片,引导幼儿知道云彩还可以变成其他的颜色)

  你想让云彩变成什么颜色?(引导幼儿展开想象)

  3、观察内容:云彩像什么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云彩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云彩像什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大胆表述)

  4、模范活动:模仿云彩的样子

  师:刚才我们说了图片中的云彩像什么样子,你能表演出来吗?来学一学吧。

  5、创新想象

  师:你觉得云彩除了会变成刚才的`样子之外,还能变成什么样子?你想让云彩变成什么样子?

  6、操作活动与赞赏激励

  师:宝宝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让云彩变成你喜欢的样子?我们来试一试吧。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自己的小手进行创意粘贴。

  7、结束活动

  请幼儿互相观看并介绍自己的作品,肯定幼儿的表现。最后把我们的云彩送上天空,让它们一起飞走吧。

  活动反思:

  幼儿的年龄小,对世界充满着好奇、探索和幻想。他们的思维不受习惯的约束,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观察事物时,仅能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但自身是潜在着创造力的。设计了让小班幼儿所熟悉内容,利用不断变化的形式,在易把握的基础上让幼儿尽情的畅想。本次活动设计了符合小班幼儿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的环节,容易为幼儿所接受,活动进行的顺利。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01-26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10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06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5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8-16

幼儿园教案大班11-16

幼儿园大班教案《耳朵》11-30

幼儿园大班综合教案12-03

幼儿园大班拼音教案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