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优秀

时间:2023-09-12 06:56:44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优秀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优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优秀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优秀1

  一、教材分析

  这是瑞士作家赫马曼黑塞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经典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阅读经典作品。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认识阅读经典的意义;认识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能力目标:

  学习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正、对比说理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阅读经典,继续前人的思想成果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

  2、要重视阅读,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提高自身修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阅读经典与获得教养的关系;

  2、难点: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对比说理方法。

  四、学情分析

  通过学习,教育学生阅读经典,继续前人的思想成果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要重视阅读,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提高自身修养。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预习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熟读课文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分小组,合作讨论和探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设计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见导学案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目标见导学案

  赫尔曼黑塞(1877—1967),20世纪德国文学重要作家。黑塞出生于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州的卡尔夫城,父亲和外祖父都是传教士,对佛教和印度教颇为了解。黑塞曾进入神学校,但半年后就逃离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拉门青》(1904)令他一举成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先后发表了《在轮下》(1906)、《盖特露德》(1910)、《罗斯哈尔特》(1914)、《克诺尔普》(1915)、《德米安》(1919)、《席特哈尔》等小说。除了小说创作外,黑塞同时也致力于小品文与诗歌的创作,以抒发观感,有诗文集《堤契诺之歌》、散文集《回忆之页》《图像集》等。二战后,黑塞主要从事整理、编纂早年和中年时期的作品,有少量诗歌、散文、回忆和文艺评论发表。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还曾获得冯达诺奖、歌德奖等。黑塞于1923年加入了瑞士籍。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真正的修养是什么?为什么说获得教养的途径是阅读经典?

  提示:作者认为真正的修养是“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又认为真正的修养呈现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修养和教养的人生存的境界。

  阅读经典作品可以获得作家和思想家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人的'求学之路无止境,所以要集中心智研读伟大人物的思想经验和理想。

  (二)作者认为阅读不在于数量,说“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作者倡导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读书观?

  提示: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心的教养”,他倡导的是“爱的阅读”和有效的阅读。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他心灵的获得。作者认为读书人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他所说的“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通俗地说,就是读书人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追求。如果人没有人格,没有个性,他的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

  (三)文中提到“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呈?这些体现说明了什么?以你读过的中国古典名著为例。

  提示: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阅读经典作品,能促进人的精神成长,增强自我修养,决定审美追求。反复阅读经典作品,能不断地有所发现,是因为经典作品是一个时期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思想内涵丰富,语言文字精致,就像取之不竭的宝库。读者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不断地有所收获。人的经验在不断增长,阅读也逐渐深入,就能不断地有新的发现。

  (四)本文论述观点时,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采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你能举例说明一下吗?

  提示:文章阐述读书是获得教养的途径,高视阔步,既有理性思考,也富有感染力,举例论证,以亲身体验说明问题,许多论述充溢着对读书的感情。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既采用例证法,又用对比论证,如:把不同的阅读品位作对比,以人成长的不同追求作对等。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经典是属于全人类的,它将久久地感动你,抚爱你。

  当堂检测见导学案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

  增强和扩展自我意识。

  途径研读“世界文学”,即阅读经典。

  爱的阅读

  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的阅读。

  十、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以问题探讨问题的方式进行,收到一定效果。学生发言积极踊跃,畅所欲言,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对于问题探讨的“问题”,该如何设置,成了一个难题,如本课“你认为哪些行为是有教养的表现”这样的问题是否值得探讨。既要立足文本,又要有所拓展,由于时间的限制,很难做到两全齐美,这是今后的教学需要完善的方面。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优秀2

  教学目标:

  1、理解阅读经典的作用。

  2、领悟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作者的观点。

  3、让学生通过探讨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清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明确课文的中心意思。

  2、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问题探讨,领悟文中语句的丰富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我们正值青春,意气风发,激情澎湃;我们拥有青春,情感丰富,充满理想;我们面对青春,敢以挑战者的姿态迎接一切,能理性地追问生命的意义。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更应该努力从蒙昧走向智慧,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有教养的人。识字,不等于有知识;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有教养。获得教养,能提高生存质量,能获得有价值人生。

  二、预习检查

  教养:①教育培养。②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修养:①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②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

  三、文本研习,理清思路。

  1、研读第1自然段,思考获得教养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自我完善(非功利性)。(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2、研读第2自然段,思考获得教养的途径是什么?

  提示:研读世界文学,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3、世界文学殿堂中的书籍浩如烟海,作品之丰富令人望洋兴叹,一个人穷生一生也不可能尽读,作者认为应该读哪些书呢?

  提示:必须读杰作。

  4、读杰作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有些文学作品只是使我们“散心消遣”,给我们以“虚假的慰藉”,读杰作能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杰作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了一个时代人文精神的顶峰,阅读杰作可以给我们以无穷的精神享受。

  5、研读第3段,思考怎样读杰作,读杰作的一个前提是什么?

  提示:一定要带着一颗爱心,带着对知识的敬重去读。否则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就是戕害性灵。

  6、研讨第4段,思考赫尔曼·黑塞为什么会想到写这样一篇文章来提倡通过阅读文学杰作来获得教养?

  提示:为数甚多的年轻人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在娱乐场所消磨时光,醉生梦死,生活颓废(享乐主义)。

  补充资料:代表着宗教冲动的禁欲与节制精神先是被世俗法制社会碾去了神学外壳;继而被工业时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实用主义哲学和科技理性割断了它的超验纽带;最后,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和分期付款、信用消费等享乐主义观念又彻底粉碎了它所代表的道德伦理基础,将社会从传统的清教徒式“先劳后享”引向超支购买、及时行乐的糜费心理。(物质的诱惑) ——丹尼尔·贝尔(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7、研讨第6段,思考阅读有哪两种层次?

  提示:

  多数人

  识字→读报

  低级的阅读

  少数人

  识字→人类精神世界

  真正的阅读

  8、很明显,作者期望我们能开始真正的阅读,研讨第7段,思考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阅读者?

  提示:反复阅读,精细、深入、举一反三地阅读。

  9、为什么对一些杰作要反复阅读?

  提示: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阅读经验的增多,生活经历的丰富,我们会对杰作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会从中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

  四、揣摩文中重点语句,理解作者观点。

  1、为什么黑塞认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

  提示:作者的这一见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文章指出读书是心灵的追求。这个追求必须有对文明的热爱,有对知识的敬重。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是作者看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诱惑,存在着轻视读书的现象,而即使是热爱学习的人,对读书的作用也会有误解。作者建议读书应该从基础阅读开始,在提高能力的同时要提高阅读的层次,因为读流行文学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他认为一些人对阅读杰作不愿意花力气、下功夫,是没能正确认识读书的目的`,没有认识到自我修养的追求,因而也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

  2、黑塞认为“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你如何理解?

  提示: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

  黑塞阐明了一个认识,即问题不仅在于多读,更在于“爱的阅读”、“敬重知识”和“心的教养”,——因为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教养,只有“用心”,阅读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具体的阅读方法上,作者主张“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五、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讨论研究,我们明白了读书,读杰作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希望大家都能用心去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

  最后用本文第二部分第1段的最后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课文:

  “通过原始密林的路有成千上万条,要达到的目的也有成千上万个,可没有一个是最后的终点,在眼前的终点后面,又将展现出一片片新的广阔的原野……”

  附:板书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优秀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阅读经典的意义;认识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能力目标:学习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正、对比说理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1、阅读经典,继续前人的思想成果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

  2、要重视阅读,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提高自身修养。

  重点难点:1、阅读经典与获得教养的关系;

  2、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对比说理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文题背景及解析

  这是瑞士作家赫马曼·黑塞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经典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阅读经典作品。

  三、走进作者

  赫尔曼·黑塞(1877—1967),20世纪德国文学重要作家。黑塞出生于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州的卡尔夫城,父亲和外祖父都是传教士,对佛教和印度教颇为了解。黑塞曾进入神学校,但半年后就逃离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拉门青》(1904)令他一举成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先后发表了《在轮下》(1906)、《盖特露德》(1910)、《罗斯哈尔特》(1914)、《克诺尔普》(1915)、《德米安》(1919)、《席特哈尔》等小说。除了小说创作外,黑塞同时也致力于小品文与诗歌的创作,以抒发观感,有诗文集《堤契诺之歌》、散文集《回忆之页》《图像集》等。二战后,黑塞主要从事整理、编纂早年和中年时期的作品,有少量诗歌、散文、回忆和文艺评论发表。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还曾获得冯达诺奖、歌德奖等。黑塞于1923年加入了瑞士籍。

  四、生字词积累

  狭隘(i) 跋涉(b) 沉溺(n) 麻痹(b)

  戕害(qing) 给予(j) 符箓(l”) 恢宏(hu‰)

  五、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1) 提出问题:什么是“真正”的修养

  二(2~5) 分析问题: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

  三(6~7) 进一步分析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

  六、围绕课文的内容设计问题,小组讨论:

  1、真正的修养是什么?为什么说获得教养的途径是阅读经典?

  提示:作者认为真正的修养是“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又认为真正的修养呈现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修养和教养的人生存的境界。

  阅读经典作品可以获得作家和思想家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人的求学之路无止境,所以要集中心智研读伟大人物的思想经验和理想。

  2、作者认为阅读不在于数量,说“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作者倡导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读书观?

  提示: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心的教养”,他倡导的是“爱的阅读”和有效的阅读。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他心灵的获得。作者认为读书人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他所说的“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通俗地说,就是读书人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追求。如果人没有人格,没有个性,他的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

  3、文中提到“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呈?这些体现说明了什么?以你读过的中国古典名著为例。

  提示: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阅读经典作品,能促进人的精神成长,增强自我修养,决定审美追求。反复阅读经典作品,能不断地有所发现,是因为经典作品是一个时期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思想内涵丰富,语言文字精致,就像取之不竭的宝库。读者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不断地有所收获。人的经验在不断增长,阅读也逐渐深入,就能不断地有新的发现。

  4、本文论述观点时,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采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你能举例说明一下吗?

  提示:文章阐述读书是获得教养的途径,高视阔步,既有理性思考,也富有感染力,举例论证,以亲身体验说明问题,许多论述充溢着对读书的感情。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既采用例证法,又用对比论证,如:把不同的阅读品位作对比,以人成长的不同追求作对等。

  七、学生质疑

  八、总结

  经典是属于全人类的,它将久久地感动你,抚爱你。

  九、作业布置:

  1、阅读《语文读本·必修一》中“寻找精神家园”中四篇文章,摘抄优美和经典文句。

  2、选一篇采用批注的方式写出自己对读经典问题的看法和感受。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01-19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03-06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3篇02-25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5篇01-19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2篇03-08

论教养优秀公开课教案04-14

教养的作文03-19

小班教养总结04-27

知识与教养的名言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