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10篇【荐】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垃圾处理的一般方法,分析简单填埋和直接焚烧垃圾带来的危害。
2.做垃圾填埋模拟实验,经历尝试设计合理、清洁垃圾填埋场的活动。
3.了解现代垃圾填埋场的设施和作用,分析仍然存在的问题。
4.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和沙、纸巾或废纸、墨水、塑料瓶(瓶盖上打一些小孔)。
2.现代清洁垃圾填埋场构造图。
3.填埋场垃圾处理过程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我们每天产生的这么多垃圾,是怎样处理掉的呢?你知道关于垃圾处理方面的内容吗?
2. 垃圾填埋起来,是人们常用的一种垃圾处理方法,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3. 是不是把垃圾填埋起来就一定安全了呢?
二、进行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过程
1.让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一下这种方法。如何操作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22 页的内容。
2.分析填埋模拟实验:
这个实验模拟的是什么?
实验的各个部分分别代表了什么?
3.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并注意仔细观察,描述其现象。
4.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如果是真正的垃圾处理场,还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哪些危害?
三、探索减少污染的垃圾填埋场
1.为了有效地防止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我们能设计一个更好的垃圾填埋场吗?
2.学生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把垃圾和环境隔离起来。
3.分小组尝试设计,记录设计的'重点。
4.汇报交流各小组的设计,大家评价。
5.观察真正的垃圾填埋场的构造图,分析它是怎么防止垃圾污染环境的。
6.这样的垃圾填埋场就永远安全了吗?能在上面种植庄稼、建造房屋吗?
四、垃圾焚烧的分析
1.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处理垃圾呢?
2.提出焚烧垃圾的方法,分析其优点和缺点。
3.提出思考,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更有效的办法呢?
科学教案 篇2
“我喜欢吃香蕉。它弯弯的,像大海里的小船,又像天上的星星,还像奶奶笑眯眯的眼睛。”、“我最喜欢吃石榴。一粒一粒的,真好看。我真想用绳子把它串成项链,挂在妈妈脖子上,一定很漂亮。”、“我喜欢吃苹果,又香又甜,红红的就像过‘六一’时,小朋友抹的红脸蛋一样。”天气渐渐地暖和了,现在每天回家后孩子们都爱吃一个水果。上了幼儿园,还争先恐后地告诉我他们的喜爱。
小朋友对水果的喜爱,促使我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水果”的活动。在活动中,我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水果,了解水果的作用,激发了幼儿在已有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想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水果喜爱之情的愿望。
本次活动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可选择的环境,以师生共同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让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游戏情境中主动参与、积极表现、乐于交流。由幼儿自己动手设计、构思、创造、制作等一系列的活动后,充分调动了他们活动的积极性,满足每一个孩子表现与表达的欲望和需求。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进一步认识水果,了解水果的作用。
2、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描述探究的过程,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教学重点:
幼儿在一个宽松、可选择的.环境下,能主动参与,乐于表现。能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活动。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教学难点:
当幼儿已操作完成后,能大胆、清楚地描述活动过程,并对于别人的作品提出问题,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活动准备:
1、苹果、香蕉、梨子、草莓、橘子、葡萄、菠萝等水果若干,水果沙拉,水果的图片及相关汉字。
2、榨汁机、碗、盘子、调羹。
3、录音机、轻音乐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先参观教室里放置的各种水果,引出活动的内容。
1、出示实物水果,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说出水果的名称。
师:“你们看,今天我带来了什么?”
2、让幼儿选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并说出它的名称。
引导幼儿认识一些不熟悉的水果,如:荔枝、龙眼、猕猴桃等。
3、引导幼儿说出水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水果有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有什么相同之处呢?”(颜色不同、形状不同,但都有水分,都能生吃,都是果实。)
4、让幼儿了解水果的作用。
师:“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为什么?”
梨子能使我们的喉咙变滋润;橘子能补充维生素C;苹果可以补充水分;荔枝能解渴;葡萄能制成酒,品味很好;香蕉可以做成香蕉干(片)、香蕉粉等,有着降血压的作用。
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多吃水果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二、教师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幼儿在以“水果”为中心情况下,进行各式各样地活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
1、向幼儿介绍周围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动手试试。
师:“在你们的周围有着很多水果,你们想象一下,如何将水果做成一个美味的食品。”
2、教师宣布本次活动规则,幼儿可以自由结伴分组活动,教师在活动中进行帮助指导。
幼儿可以做水果沙拉、可以将水果榨成汁、也可以在水果上进行一些装饰。
3、幼儿开始进行具体操作,培养幼儿间合作意识和能力。
三、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描述探究的过程,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介绍自己是如何做的。
1、“你做的是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2、“你做的水果拼盘看上去怎么样?为什么很漂亮?”(色彩和图案很美)
3、师生共同小结:各种水果放在一起,加上色拉拌匀,就能做出水果色拉;用各种水果在盘中拼出美丽的图案和色彩,就会让你觉得舍不得吃;把水果放进榨汁机里,开动开关,就会榨出新鲜又好吃的果汁。
四、师生共享。
1、鼓励并表扬有创意的水果拼盘。
2、互相品尝,体验成功的快乐。
《各种各样的水果》
科学教案 篇3
第一章 生物科学和我们
【情景点击】
【课程目标】
1.尝试说出人类健康面临的挑战。
2.举例说出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3.说明学习生物科学需要正确的方法。
4.尝试像科学家一样实验。
【自主预习精细梳理】
1.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健康问题
(1)癌症是人类健康的杀手,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都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2)癌症的预防措施
①避免接触物理、化学、病毒等各种致癌因子。
②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传染病
①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麻疹、伤寒及副伤寒、梅毒、疟疾、出血热、猩红热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病死率较高的传染病:依次为狂犬病、艾滋病、白喉、新生儿破伤风、流脑、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病、乙脑、霍乱、出血热等。21教育网
2.生物科学与社会: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1)对于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遗传病,可通过对胎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并对确诊患病的胎儿实施人工流产,从而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
(2)基因治疗是治疗遗传病的新途径,其基本原理是采用转基因技术将带有治疗作用的基因(目的基因),导入患者的受体细胞中,体外培养使其增殖,然后输回患者体内,以纠正或弥补缺陷基因带来的影响;或将目的基因通过载体直接送入人体内受体细胞中,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思考】有些糖尿病是由于基因(遗传物质)突变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从而形成糖尿,目前一般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暂时缓解,但一段时间后血糖又会升高,如何根治?
提示:采取基因工程的方法把健康基因导入胰岛细胞,即基因治疗。
3.21世纪生物科学发展的大趋势
对生命现象与生命本质的研究不断扩大、深入,向微观和宏观、最基本和最复杂的两极发展。
4.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法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许多生物现象及规律都是通过科学的实验法而被发现的。实验法要遵循一定科学过程,通过雷迪→尼达姆→斯巴兰扎尼→巴斯德的实验,不但能体验到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且更能感受到实验法是挑战伪科学最有力的武器。
5.生物科学的探究过程
研究生命科学的`程序包括观察、假设、实验、对假设的进一步修正,得出结论、进一步地观察、进入下一个认识周期。在尝试像科学家一样实验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以下几个环节的问题。
(1)观察:用一种或多种感官去收集有关这个世界的信息。观察有时需要使用一些辅助仪器,如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2)测量:对被测量的对象用比较精确的数据加以表示。
(3)实验设计:预测技能实际上是根据现有证据和既往实验对将来的事件作出的推论。由于预测只是推论的一种,所以可能出错,必须通过巧妙设计实验来检验预测的正确与否。在设计实验时,特别注意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平行重复原则、等量原则等。
(4)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把分类、观察或测量得到的内容如实地记录下来的过程叫做数据收集。运用数学知识整理、分析、归纳各种数据,可能会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独到的见解,并通过实验报告的形式与他人交流。
(5)安全实验:科学实验需要确保实验安全。只有完全理解并能自觉遵守实验安全规则才能确保实验安全。
【思考】巴斯德的实验最精巧的一个方面是什么?
提示:将玻璃瓶颈拉成弯曲的鹅颈状,如图。好处是:瓶子虽未密封,却可以保持无菌。
科学教案 篇4
第一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
第1课我们在呼吸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憋气、深呼吸、一呼一吸感知,初步认识自己的呼吸器官;
(2)探究人的呼吸的产生,了解呼吸的路线和呼吸的意义。
(3)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呼吸模型来初步了解呼吸过程;
(4)能相互质疑对人体参与呼吸的器官和作用进行推测
(5)意识到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
[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其功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呼吸实际上就是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教学难点]
推想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实现体内同外界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交换
[教学准备]
“制作呼吸模型”:饮料瓶一个、气球、气球皮、剪刀、皮筋、呼吸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暑假里,,很多同学都喜欢到游泳池去游泳,学习游泳时练习都要先练习憋气,请同学们像学游泳那样,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看能憋多长时间?(提示学生不可憋得太久),
学生活动,谈感受。
(出示课题)
二、探究过程
(一)感知呼吸
1、刚才同学们感受到了憋气的确比较难受,我们来放松一下,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做深呼吸,想一想:你们认为直接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
学生活动, 相互质疑,汇报.
指导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呼吸器官在身体上的位置
(出示一张呼吸挂图或课件 )
2、我们知道了呼吸器官有哪些,那么我们吸气呼气会依次经过哪些器官呢?请同学们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在教材P1图上标出进出的`路线
学生活动后进行汇报,教师重点小结: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的器官是气体的通道——呼吸道。肺分左肺、右肺,肺里面有许多肺泡,总数有7.5亿个,如果把肺泡展开,表面积可达55平方米~70平方米。肺气泡表面密布毛细血管网,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都在这里进行交换呢
3、学会提问:关于我们的呼吸,你还想知道什么?谁知道我们的呼吸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二)体味呼吸
1. 请同学们把双手放在胸部腹部,再做2次深呼吸,让学生手按胸部进行深呼吸,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廓腹部的如何变化。请你谈谈吸气的时候,你的胸腔腹部有什么变化, 呼气的时候呢? 那么胸廓变化与吸气、呼气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自己得出结论。
2.你认为呼吸是怎样形成的?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3.呼吸时胸腔是怎样变化的?这与呼吸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呢?
吸气 ——→胸廓腹部扩大
呼气 ——→胸廓腹部缩小
学生活动, 相互质疑,教师汇报
(三)、制作活动
1.学生按教材P6步骤进行制作
(可以将饮料瓶先为学生开个口或者直接提供剪好的半成品)
2.学生手拉和放开橡皮膜,你有什么发现?
思考为什么手拉橡皮膜,气球就扩大?而松手,橡皮膜回缩,气球则缩小?
学生讨论分析
3.请同学们再对照我们前面的分析,你认为我们的饮料瓶相当于我们人的什么?气球呢? 通过形象直观的媒体动画和教师进行演示实验。
胸廓扩大——→外界气体入肺——→吸进新鲜空气
胸廓缩小——→肺内气体排出——→呼出废气
三、课堂总结;
大家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关于人的呼吸,我们还知道些什么?
四、课外延伸
1.对于我们的呼吸,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还想了解些什么?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在后面的教学中我们将进行继续研究。
2.如果较长时间呆在人多而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板书设计]:
我们在呼吸
鼻→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泡
吸气 ——→胸廓腹部扩大——→外界气体入肺——→吸进新鲜空气
呼气 ——→胸廓腹部缩小——→肺内气体排出——→呼出废气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知首“生物与生物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问:生物的生存需要些什么?(水、阳光、空气等)。
2、引导: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靠、互相影响的。这段时间我们重点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二、谁吃谁:
1、教师出示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也可以借鉴书本的图片),说:这是在一簇花丛中发现的生物,有蔷薇、小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毛毛虫、小鸟等。
2、问:为什么在同一个区域会出现这些动物和植物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用简朴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关系。(蔷薇或草——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蔷薇——毛毛虫——小鸟)
4、讲述: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让学生划出书中12面相关句子)
三、田野里的食物网:
1师讲:田野里有很多生物,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食物关価。(课本13图)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2让学生讨论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
四、练习:
1、蔷薇花丛中的生物有:小草、蚜虫、瓢虫、落叶、小鸟、蚯蚓、请岀一条食物链,这条食物链中——是生产者,----------
---是消费者。
————————————
2、请你写岀其他食物链:
——————————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观察叶子的特征和叶脉,知道叶子由叶脉、叶片、叶柄组成。
2、认识枯叶和绿叶,发现树叶有各种形状、探索叶子的特点。
活动准备:收集各种树叶、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接触各种植物的叶子,发现叶子的不同之处 。
1、导入:春天,你发现树上的树叶有什么变化?
2、一起去室外观察树叶,并收集自己喜欢的树叶。
二、仔细地看一看,比一比,什么地方不一样?
1、仔细观察,了解叶子的`各组成部分。
2、我们小朋友观察地真仔细,发现叶子有这么多地不同,那么,你最喜欢哪片叶子呢?这片叶子有哪几部分组成?(叶脉、叶片、叶柄)
3、你喜欢的叶子象什么?
幼:我喜欢的叶子像小扇子、像小船,像帽子……
(小结: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树叶的很多小秘密,如它们的形状千奇百怪,同种树上的树叶的颜色、大小也有很大的区别。
4、实验发现枯叶和绿叶的区别
(1)刚才我们小朋友发现,有的树叶碧绿碧绿的,而有的树叶却是枯黄枯黄的,为什么呢?
(2)幼儿大胆想象,发表意见。
(3)实验:枯叶不能舂出叶汁来,绿叶则能舂出绿色的汁液来。
(4)为什么大部分树叶是绿色的?(这是因为叶中的叶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
(5)我们散步时发现有的树叶飘荡到了地下,为什么呢?(因为叶子缺乏水分和营养,所以变黄变干了就飘落了下来)飘落下来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叶子会慢慢枯死,因为水分都蒸发了)
三、记录自己地发现。
1、把你地发现记录到记录卡上。”
2、幼儿讲述自己地记录,分享经验。(叶子的大小、形状、颜色、边缘不一样)
四、了解叶子的用途
1、这么多的叶子有什么用呢?
2、幼儿自由谈论,相互交流、分享经验。
3、小结:可以美化环境、挡风、遮雨、有的树叶可以加工成茶叶、有的可以做菜吃、还可以做树叶贴画来布置环境。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用叶子粘贴图画,在展览区内进行展览。
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沙尘暴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引入新课:
1、学生自己的话举例说明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群落的含义。
2、说明: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3、提问: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怎样呢?
二、草原的生态平衡:
1、现在让我们以草原为例来研究有关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草原上常见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怎样呢?(学生画出)
2、设想一下:
(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2)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每个设想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然后再让他们发表意见,最后得岀确结论。
3、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或者草减少呢?(提示:为了经济发展,人们会采取哪些手段。)
三、是什么引起了沙尘暴:
1、阅读书20面有关沙尘暴的资料。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补充。
2、引导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提示:
(1)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
(2)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3)最终结果是什么?
3、小结:生态系统均衡发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四、课外作业
1、大家深入分析一下目前许多的做法,并讨论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国家都做了哪些工作,为什么?
科学教案 篇8
一、细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分段读。
2.小组合作,讨论:这篇课文读懂了什么?有不同标记画出小白兔与小动物们的对话。
3.课件演示小白兔与小燕子对话情景。
A.指名读,并评议。
B.师指导读呢!句子。
C.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D.表演读。
4.课件演示小白兔与小鱼、蚂蚁对话的'场景。
A.指名读,并评议
B.男、女生分角色读。
C.同桌互读对话,互相评议。
D.学生自由合作读。
5.小组合作讨论:听了小动物的话,小白兔是否相信天真的要下雨了。
6.师引导学生体会,说出小白兔心理变化过程。
7.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头饰)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表演童话剧:《要下雨了》
三、拓展延伸
学生谈一谈哪些动物在下雨前有异常的活动。
四、布置作业
把这篇课文讲给爸爸、妈妈听。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 任意弯折电线,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造型。
2、 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让电线站起来。
3、 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 粗细、长短不同的彩色胶皮电线若干
2、 透明胶带、橡皮泥、积木、瓶盖、土豆、泡沫、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发活动兴趣
1、 孩子们刚才我接到电线宝宝的电话,说要到我们班上来和小朋友们做游戏,你们欢迎不欢迎呀?有谁能说说电线宝宝它长什么样?
2、 好我们有请电线宝宝。
二、看一看,引导观察想象
1、 今天老师要用电线来变魔术呢,请小朋友跟我一起数“一、二、三”它就变了。
2、 看看它变成了什么形状?像什么?
电线真好玩,可以根据我们的想法把它弯曲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你们想不想来变魔术呢?你们想变成什么呢?
三、玩一玩,鼓励创造表现
1、 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好玩的电线,小朋友在和电线变魔术时可要注意安全 。
2、 教师观察指导。
3、 你把电线变成了什么?
四、做一做,启发思考探索
1、 师:我们的小手真能干,把电线弯一弯、绕一绕,做出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可电线宝宝悄悄地告诉我,它除了想躺着摆出各种姿势外,还想站起来摆出各种姿势呢!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它站起来呢?
2、 幼儿自由讲述让电线站起来的方法。(如借助胶带、插入彩泥等)
3、 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材料,有橡皮泥、积木……你们可以试试这些材料,看看能不能让电线站起来。
4、 幼儿尝试操作,让电线造型站立起来。
五、跳一跳,保持探索兴趣
1、师:今天小朋友真聪明,想了许多办法让电线摆出了各种造型。
2、电线宝宝说啊,它很想看看小朋友们用身体变出各种造型,你们会不会变呀?
3、时间不早了,电线宝宝该回家了,它想对小朋友说,其实除了今天小朋友变的各种造型外,还可以变更多有趣的造型呢。小朋友回去以后还可以再试一试,变一变。
科学教案 篇10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尝试通过指导学生研究一些简单的机械和工具,让学生认识生活中运用的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并通过研究这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培养学生开展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的能力。而本课又是本单元的第一课,重在引领学生认识了解生活中的常用的工具,及其中蕴含的机械问题,为以后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在本课的研究活动中,值得我们重点思考和研讨的问题有:
在六年级里,我们对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应该要求到什么程度?关于制定研究计划,在本套教材中从三年级就开始了,先是口头的制定观察计划、简单的书面计划,有一定的研究主题的计划等等,到了六年级,对于制定研究计划,我们要求学生们达到一个什么程度?对于他们提出的'研究主题,要不要作一定的引导或者是限制?
学习“我们常用的工具”,实际上是学生在对客观存在的机械和工具进行评价,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不仅要考虑到它们的性能,而且还要考虑到其他标准,如它们的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等等。建议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利用图表、文字、口述等方式进行交流。在交流对常用机械工具试用工具等活动中,关键是可能会发现为什么螺丝刀可以很方面的起出螺丝钉,而用钉锤虽然不能很方便地起螺丝钉却能很轻松的拔除铁钉?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我得去研究一下。因而就有了根据在试用工具中产生的问题制定一个研究计划的活动。这个问题来自于前面的活动,也会对后面的研究活动产生影响,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研究的价值,要能够在以后的时间里方便开展研究活动。
二、教学目的:
1、认识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2、通过对不同工具不同特殊用途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究各种常用工具蕴含的科学原理。
2、学习更科学、系统地制定研究计划。
三、教学准备:
锤子、螺丝刀、剪刀、起子等常用的工具。
四、教学过程:
1、出示锤子、螺丝刀,引入“工具”概念。
2、调查、讨论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工具名称
使用方法
可以完成的工作
3、试用不同的工具,发挥各自工具的特点,方便快捷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充分展开活动体验。
4、描述不同工具在实践使用中的不同感受,激发学生探究激情。
5、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制定研究计划。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教案08-31
科学教案(精选)08-14
[经典]科学教案09-02
科学教案(经典)09-26
【精选】科学教案07-29
(经典)科学教案08-01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范文06-06
【精华】科学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