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语文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会9个生字,认读6个生字(含多音字“得”)学习偏旁“三框”;正确读写课后词语,用“立刻”写一句话;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华佗很聪明;课堂上培养学生认真听和边读边想的习惯;教育学生遇到问题时要动脑筋想办法。
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习生字;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华佗很聪明。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硬拉是不行的,我得想个办法。”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课时)
体现新课标的: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为学生创设情境,在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识字,培养识字能力。把理解语言文字与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读本课生字正,正确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古、代、名、医、斗
学会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古、代、名、医、斗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名”的书写“医”的笔顺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大屏幕)
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位新朋友,从他的衣着我们就能看出他是古代的人,和我们现在的衣着不同,他是我国古代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华佗,那华佗在小时候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九课《聪明的华佗》。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请你轻轻地打开语文书54页,9课《聪明的华佗》。对照拼音把课文朗读一遍。注意:读音准确、姿势正确。
2、刚才你已经把课文朗读了一遍,但是张老师听到有个别同学的读音不太准确,现在请你和同桌之间互读纠正字音,老师相信你能当好负责任的小老师。
3、现在老师想请几个人来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谁愿意把握这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指名,5人),希望在他们读的时候别的同学认真听,看看谁能发现他们读的不准确的地方。
4、5人读课文,之后学生纠正,老师。
5、课文中一些较难读的词语朋友走了出来,想要考考我们,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请你对着大屏幕试着读2遍,出示屏幕:
华佗有名古代医生办法立刻
斗得很凶,
我得想个办法
(1)咱们请一个同学当老师带着大家来读,如果他读对了这个词别的同学跟着齐读。
6、咱们把这些词语放回到课文中去读,老师相信这一遍你一定能把课文读的更好、更准确。同时交给你一个任务,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朗读课文,了解课文。
1、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读完的同学自己先试着用几句话来概括。
(1)、边读边思考。
(2)、自己试着概括。
(3)、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说)你认为他说得好不好,你对他有哪些补充和完善。
(5)老师:这课文讲的是:华佗的妈妈送华佗去蔡医生的药铺学徒,七岁的华佗巧妙地解答出了蔡医生地“考题”,把两只相斗的羊分开,最终蔡医生高兴地收下了这个徒弟的事。
(6)自己试着在和同桌说一说刚才张老师概括的主要内容。
2、回到文中了解课文内容。(主要读中悟)
(1)那华佗是怎样解答蔡医生出的“考题”,把两只相斗的羊分开的呢,课文的那些段落写了这件事,请你再次的朗读课文之后找一找。
(学生读书-找一找)
指名说
(3、4)
(2)那华佗面对两只相斗的羊是怎么做的呢,请你放出声音来把3、4自然段朗读1-2遍。
(3)咱们找2个同学来每人读一自然段,其余同学认真听。
个别读音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指导。
(三)书写生字
1、课文你们已经读的很流利了,咱们继续来学习其中的5个生字,看看你能不能在这节课把它掌握。
(出示)古代名医斗
2、谁能来读读这几个字。
3、刚才从华佗的衣着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古代,那你知道有名是什么意思吗?
4、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学习方法和记字方法,下面请你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记记这些字。
5、你想教大家记哪个字,谁来说说。
6、指名说
7、学生说完之后老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书空。
8、你能用它来组词吗?指名说
9、刚才老师已经范写了这5个字,现在请你打开书,认真的观察这5个字在田格中的占格。
10、观察好的同学可以在后面描一个,写两个。(指导、巡视)
11、展示
三、
这节课你们学的很认真,下节课,咱们继续
来分析课文和学习的剩下的4个生字。这节课咱们就上到这,下课。
教学反思:学生能准确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讲的主要内容,结合课文认识了5个生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了字义。学生在书写“医”时,写得不太端正,在书写时,还有的学生的笔顺有问题,应加强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送、刻、办、法
2、正确读可课文中的词语,
3、朗读课文,并能够结合课文说出华佗怎么聪明,从中感悟于是要想象华佗那样动脑筋想办法。
学会本课4个生字:送、刻、办、法
教学难点:
1、“刻”的书写
2、能从文中找出表现华佗“聪明”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聪明的华佗》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让学生说。
3、课文的题目叫《聪明的华佗》,那华佗到底怎么聪明了呢,请你再次的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那些词或句子能够表现华佗的聪明。
生:1、自由读,画一画
2、同桌之间可以交流。
4、交流
(1)谁能来说说你画的.句子,注意说完整话。
第一句:华佗采来鲜嫩的青草,两手各拿一把,在两只羊面前晃动。羊看到青草,都急着去吃。
A、(出示课件)你找到这句话了吗?来再读读。你从这句话的那些地方看出他的聪明。
B、学生发言,老师适时。
C、结合华佗当时的表现,你能用你生动的语言把这个聪明的华佗展示给我们吗?自己试着读一读。
D、自由读―――指名读
E、,这一自然段有很多地方都能体会华佗的聪明,看张老师大屏幕出示的句子,咱们一起来把它补充完整想个
F、谁能对着大屏幕读读。
(2)你还能从那些句子看出华佗的聪明。
第二句:华佗看了,心想:硬拉是不行的,我得办法。
A、你从哪体会出来的?
B、指名说。
C、指导朗读
三、“立刻”造句
1、看到华佗这样的表现,蔡医生的反映是什么,找到这一段,自己读一读。
2、谁能读一读
3、蔡医生立刻收下了这个聪明的徒弟,那“立刻”是什么意思,
4、指名说
5、你能试着用立刻说个句子吗?
四、学习生字
1、立刻的“刻”和送、办法四个生字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记这四个字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你想教大家记哪个字,谁来说说。
3、指名说
4、学生说完之后老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书空。(重点指导客刻、办)
5、你能用它来组词吗?指名说
6、刚才老师已经范写了这5个字,现在请你打开书,认真的观察这5个字在田格中的占格。
7、观察好的同学可以在后面描一个,写两个。(指导、巡视)
8、展示
五、作业:
写字抄词造句。
板书设计:
9、聪明的华佗
凶办法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一种识字方法:从身体部位的词语中识字。
2、读准词语,尤其读准轻声词。
3、掌握一种汉字书写的笔顺规则。
4、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
掌握一种识字方法,掌握一种汉字书写的笔顺规则,背诵、记忆古诗。
教学难点
养成积累生字、词语、诗句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这学期学到了几种识字的方法和途径,回忆一下,有哪几种?(通过天气来识字、通过数量词来识字)
今天,我们将通过一种新的方法来识字。
二、趣味识字
1、出示生字和词语:
眉毛 鼻子 嘴巴 脖子
手臂 肚子 小腿 脚尖
2、同桌互读这些生字和词语,把不会读的生字做上记号。
3、指名读,大家正音。
4、说说你发现什么?
5、小结:这些词语都是关于身体部位的词语。
6、同桌合作,一个同学说身体部位的`词语,另一个同学指。
三、读一读
1、出示词语。
胆子 粽子 镜子
爸爸 妈妈 哥哥
故事 月亮 时候
2、同桌互读这些生字和词语,把不会读的生字做上记号。
3、指名读,大家正音。
4、说说你发现什么?
5、小结:名词后加“子、儿、头”等读轻声。如:桌子、老头儿。叠字名词读轻声,如:娃娃、猩猩。
四、汉字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汉字,说说它们是什么结构的字?
2、这些字有一笔是一样的,同学们说说是哪一笔?
3、猜一猜,写这样的汉字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点在什么时候写?(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先写点;点在右上方,后写点)
4、教师指导。
5、学生书写,教师巡查。
五、日积月累
1、指导学生初读《寻隐者不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检查读的效果。
(3)教师范读,并布置学生边听边看书中的插图,边想:这首诗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教师指导学生演读。
(2)同桌表演朗读。
(3)先自己试读,再指名读,读读评评,有条件的还可以配乐朗读。
(4)背诵。
六、读一读
1、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妞妞赶牛》,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有不会的字,当当小老师。
3、指名朗读,师生评价。(是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声音是否响亮)
4、读了《妞妞赶牛》,你有什么发现?你从前读过这样的绕口令吗?
5、回家和父母一起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快、读得准。
七、总结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最后,让我们齐背《寻隐者不遇》、齐读《妞妞赶牛》,在背诵声和朗诵声中结束今天的语文课。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3、通过学文,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2、通过学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学文,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伯牙学琴》故事导入
2、学生谈感受。
3、板书课题,解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层指导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读出节奏和韵味
自由读——评议读——范读——有节奏地读
2、回顾理解古文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全文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感悟文本
1、挑疑,引出“知音”。
2、划出能体现钟子期视伯牙为知音的句子。
3、了解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的意思;两个“善哉”是表赞叹之义。指导读好赞叹的句子,深化理解。
4、拓展运用:引导学生想象他的琴声还可以表现出哪些场景,怎么赞叹?
5、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感悟“知音”。
6、引导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有很多人赞美伯牙,那些人会怎样赞美伯牙?钟子期又是怎样赞美的呢?通过对比,深化“知音”。
7、指导朗读。
8、学习知音之死部分,出示句子感悟知音难觅,珍惜知音。
(1)子期死,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
(2)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引入短歌,配乐朗读。
2、朗读课文,再次感受知音相聚的“喜”和知音死的“悲”
3、伴随《高山流水》,感情读文。
4、背诵课文。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①会认“莫”等6个生字,会写“讶”等9个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学习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
课前准备
①挂图、生字卡片。
②投影仪或幻灯片。
③列宁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①学生介绍收集到的列宁的有关资料。
②老师补充介绍并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①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a.自读全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b.同桌互相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随机引导。(“引”应该读“yǐn”,不读“yǐng”。“附近”应该读“fùjìn”,而不是“fǔjìn”)
c.竞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②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
③汇报交流识字方法。
巩固识字
①指名、集体读生字卡片。
②做游戏巩固识字。(游戏规则: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背对黑板站立。老师在黑板上指一个字让全班同学默记,然后请这名同学猜一猜刚才老师指的是哪个字。这名同学指着黑板上的字问同学们:“是不是×”,如果不是老师指出的字,同学们就回答:“不是×”,这名同学继续指字问话,如果学生猜对了,同学们就回答:“对,对,对,下一位。”老师再请下一位同学猜字)
指导书写
①重点指导:“附”要写得左窄右宽,单人旁要写在竖中线上;“寸”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面一点。“派”字的第四笔是撇,不是横。“敲”的右半边不是支。
②练习写字。
③展示学生书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
自读课文
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第二课时
整体感知
①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②同桌交流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
朗读感悟
①分组朗读课文的第1、2段。
a.讨论: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小组之间交流,随机理解“附近”“当地”。
b.分别出示(投影仪或幻灯)下面两句话,把画线的词语换一换,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
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
c.集体朗读第1、2段。
②学习第3段。
a.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可以画画,可以表演,可以朗读,体会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他是怎样想的。
b.汇报交流。指名请同学汇报,借助学生的画或老师自己利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花丛”“蜜蜂”“园子与养蜂人”之间的关系。体会列宁的心理活动。
c.谈感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③指导朗读第4段。(要读出养蜂人热情又惊讶的语气,列宁幽默风趣的语气)
④集体朗读全文。
创编表演
①创设口语交际的氛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②小组分角色表演,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经过和心理活动。
课外作业
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3.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⒉体会作者的游览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⒊.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难点: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⒉体会作者的游览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⒊.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准备:课文朗读配乐磁带。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2.自学本课生字新词,老师检查自学情况。
3.练习朗读课文。
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能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人课题。
同学们都喜欢游览,旅游后还有写写游记。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游览了浙江金华的双龙洞后,就写了一篇游记,这篇游记就是——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
叶圣陶先生是怎样写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了解学生预习课文情况。
1.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你读了“预习”了解了些什么内容?
2.通过读课外书,收集资料。你了解了关于本课的什么知识?
生答:我知道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和语言学家。
生答:叶圣陶解放前当过小学、中学、大学教师,编辑,解放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职务。
生答:繁忙的工作之余,叶老还到多处风景名胜区参观游览,并写下了许多清新优美的游记,《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就是其中之一。“两个岩洞”就是金华北山“五洞十景”中最为著名的两个溶洞:双龙洞和冰壶洞。
生答:目前,双龙洞已被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每天游人如织。
⒊老师小结:同学们了解的情况真丰富,看来同学们在课外是下了一翻工夫的。
三、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问题。
⒈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
⒉学生思考:
⑴想一想每段讲什么?
⑵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⑶把讲到洞中双龙的.句子画下来。
⒊讨论以上思考题。
四、检查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情况。
⒈开火车分析生字的音、形、义。
⒉抽读课文。(了解学生通读课文情况。)
⒊理解生词。(学生在读课文时随机检查。如:蜿蜒、明艳、突兀、森郁等词。)
五、给课文分段。
⒈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⒉同座谈论分段和段意。
⒊老师总结归纳。
六、作业:
⒈抄写生字。
⒉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⒈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⒉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⒊ 体会作者的游览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片段练习。
⒋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⒈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⒉体会作者的游览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⒈听写生词。
⒉请说说本文分几段,段意是什么?
⒊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
二、学习第一段。
⒈抽学生读本段。
⒉思考:
⑴叶圣陶爷爷在去双龙洞的路上看见了什么?(请用:“ ”画出来)。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去描写?
⑵“明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会“眼前一片明艳”?
⑶溪水为什么会变换调子?这里写溪水实际上是写什么?这溪水是从哪里流出来的?
⒊ 配乐 有感情地朗读本段,感受作者是什么心情。
⒋读完本段你眼前有什么景物,请你说出来,你是怎样的心情。(让学生产生想象)
⒌总结学习方法。同学们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这段文字的。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05-04
语文的教案02-07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10-15
语文《咏柳》教案11-09
语文识字教案02-23
语文《氓》教案02-23
《语文园地》教案02-22
语文阅读教案03-08
语文桥的教案01-13
语文优秀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