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班音乐《勤快人和懒惰人》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音乐《勤快人和懒惰人》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音乐《勤快人和懒惰人》教案1
【活动目标】
①区分歌曲中的“勤劳人”和“懒惰人”对“勤劳”和“懒惰”有一个初步概念。
②会唱歌曲《勤劳人和懒惰人》,准确把握歌曲节奏。
③喜欢音乐活动,能够融入到集体音乐表演活动中。
④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⑤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重点】
学唱歌曲,做个快乐的勤劳人。
【活动难点】
准确把握歌曲节奏,唱准节奏。
【活动准备】
歌曲《勤劳人和懒惰人》、故事《勤劳人和懒惰人》。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根据歌曲《勤劳人和懒惰人》改编故事,勤劳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而懒惰的人因为懒于动手,最后饿死的结局,引导幼儿做一个快乐的勤劳人,远离懒惰的`人。(可以对“勤劳人”和“懒惰人”进行讨论,对“勤劳”和“懒惰”进一步认识)
二、教师弹唱歌曲,进入音乐教学
师:宝贝们老师不仅会讲勤劳人和懒惰人的故事,还会唱勤劳人和懒惰人的歌呢!不信你们来听听,听听老师唱了些什么!(初次试听)
教师再次弹唱,幼儿带着问题听歌曲(第二次听歌词),导入的故事中的内容大多和歌词内容相仿,幼儿应该可以很快说出歌词大意
分句弹唱,熟记歌词,学唱歌曲(这里需要反复几次,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把握节奏)
三、表演唱
此环节为游戏环节,幼儿可进行分组唱或者歌词接龙等方式在游戏中熟练歌曲。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大班音乐《勤快人和懒惰人》教案2
活动背景:
孩子进入大班后,对值日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自我服务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学到一些劳动的小技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同伴的认可和喜爱。《勤快人和懒惰人》是一首诙谐幽默的歌曲,它把勤快人和懒惰人描写得惟妙惟肖。通过歌唱,它能使幼儿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吐字清楚,正确地表现歌曲的节奏。
2、启发幼儿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变化来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形象。
3、启发幼儿用“他在……,他在……,他还在……”的句式为“勤快人”“懒惰人”创编新歌词并演唱,体验创作歌曲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1、请孩子回家观察父母在厨房干活的情景。
2、图片“勤快人”“懒惰人”; 节奏卡片。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解决难点。
通过图片的.比较,让幼儿知道勤快和懒惰这两个相反的概念,并有节奏地说出“他在…他在…他还在…”的歌词。
1、出示勤快人图片并提问。
2、出示懒惰人图片并提问。
二、学唱歌曲,分析歌词。
1、第一遍听录音欣赏,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整体风格与速度。
提问:听后有什么感觉?
2、第二遍欣赏,教师清唱。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3、有节奏地完整地朗诵歌词。
4、幼儿跟教师完整演唱歌曲。
5、引导幼儿用不同的速度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进行演唱。
三、提问引导,创编歌曲。
1、勤快人在厨房除了烧菜、煮饭、蒸馒头,还会做些什么事情?相反,懒惰人呢?
2、我们把这些事情也一起来唱一唱好吗?
四、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大班音乐《勤快人和懒惰人》教案3
活动目标:
1、习使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变化进行演唱。要吐字清楚,以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的不同形象。
2、积极参与创编新歌词,基本做到独立地即兴编出新词并即兴唱出。
3、学习叁人一组、合作地编和唱,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请幼儿回家观察父母在厨房里干的事情,并把它说来。
活动过程:
1、唱第一段歌曲。
(1)教师请幼儿谈谈:勤快人在厨房里可以干什么事情。
(2)教师示范唱第一段歌曲。
(3)教师带领幼儿琴声学习演唱第一段。
2、创编第二段歌词。
教师创设情境:懒惰人在厨房不做炒菜、煮饭、蒸馒头这些事情,把这些编在歌里,并把它唱出来。
3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变化唱出两段歌词。
4,创编新歌词。
(1)教师启发幼儿想出勤快人在厨房里干的其他事情,并把这些事情编成歌词填到曲调唱出,且对应地唱出懒惰人不干这些事情的情景。
(2)教师启发幼儿想出勤快人在其他地方干的事情。且对应地唱出勤快人干这些事情的.情景。
5、合作地编和唱。
教师提醒幼儿连贯的唱出第叁、四、五、六小节,中间不能停顿,且完整地唱出,并注意强弱、快慢的变化。
教后感:当我提出唱勤快人和懒惰人时要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变化进行演唱时,部分幼儿还不会分辨节奏。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诙谐幽默又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本身是十分优秀的儿童歌曲作品,因而深受孩子们的欢迎。没有多久孩子们都学会了而且特别喜欢唱,在活动中老师把重点放在了理解歌曲并创编歌曲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们很快用厨房的各种工作代入到歌词中去,编出了新的歌曲,而且在平时的生活中也经常听到他们在唱这首歌,也会经常加入新的歌词。
大班音乐《勤快人和懒惰人》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幼儿熟悉歌曲旋律,能够熟练演唱歌曲。
2、幼儿能够自由大胆的进行创编。
3、引导幼儿学做勤快人。
二、活动准备:
图谱、钢琴
三、活动过程:
1、发声练习。“小朋友,柳老师想听你好听的声音了,听音乐。”〈我是这样唱〉
2、游戏练习节奏。 “你们呢的`声音真好听,我们来玩个游戏〈看谁学的快〉”
3、引出歌词。 “小朋友,你们的小手可真勤快呀,还有一些人呀他们也很勤快,小朋友仔细听,这些勤快人他们在干什么?” 教师唱《勤快人》 “还有一些人,他们比较懒惰,小朋友听听这些懒惰人在干什么?” 教师唱《懒惰人》
4、情感渗透。 “小朋友都喜欢谁呢?” “为什么喜欢勤快人?” “在我们教室里有没有勤快人呢?” “你想学习谁呢?”
5、说歌词、打节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首歌《勤快人和懒惰人》我们先来一起打一下节奏。” “小朋友真棒,我们来打着节奏说说歌词吧。”
6、学唱歌曲。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学一下这首歌吧。柳老师唱一句小朋友唱一句。”
7、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 “勤快人干起活来非常有,小朋友唱勤快人的时候想用什么声呢?” “懒惰人不爱劳动,而且也慢腾腾的,小朋友唱懒惰人的时候想用什么声音呢?” “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8、分组演唱歌曲。
9、创编。 “小朋友,勤快人还会做什么事情呢?” “懒惰人会不会做这些事呢?” “我们把这些编进歌里好不好?
10、活动结束,请幼儿喝水休息。
大班音乐《勤快人和懒惰人》教案5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不同速度、力度的变化及表现的不同形象,大胆地用歌声和动作来表现勤快人、懒惰人的不同形象。
2、尝试与同伴一起合作编歌词并即兴演唱,体验合作的快乐。
3、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导入:"平常厨房里都有哪些活要干?"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讨论。教师:"有这么两种人,他们都在厨房里,请小朋友听听歌声,再告诉老师他们有什么不同?"2、欣赏歌曲,着重引导幼儿感受和体会有力,快速的歌声表现的勤快人和无力、慢速的歌声表现懒惰人的'不同,让幼儿讨论音乐为什么这样表现。
3、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4、教师带领幼儿指唱,幼儿能听节奏指图。
5、动作表现:鼓励幼儿尝试听音乐边演唱歌曲边用动作表现勤快人与懒惰人。
6、其他幼儿割据自己演唱,即兴编动作。
7、趣味对唱:把幼儿分成两组,分别扮演勤快人和懒惰人。启发幼儿用越唱越快、越唱越有力的方法演唱第一段,表现动作麻利和勤快人;用越唱越无力的歌声表现懒散的懒惰人。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诙谐幽默又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本身是十分优秀的儿童歌曲作品,因而深受孩子们的欢迎。没有多久孩子们都学会了而且特别喜欢唱,在活动中老师把重点放在了理解歌曲并创编歌曲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们很快用厨房的各种工作代入到歌词中去,编出了新的歌曲,而且在平时的生活中也经常听到他们在唱这首歌,也会经常加入新的歌词。
大班音乐《勤快人和懒惰人》教案6
活动目标:
1、用自然的声音歌唱,能唱出歌曲的诙谐感。
2、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变化来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形象。
3、学习创编歌词并演唱,体验创作歌曲的乐趣。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了解厨房工作
2、与歌词匹配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倾听歌曲,了解歌词内容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玩的歌曲,请你们听一听,然后说说歌曲说了一件什么事。
2、学唱歌曲
(1)教师演唱歌曲,让幼儿感受歌曲的诙谐
(2)幼儿跟读歌词,教师出示与歌词相关的图片。
(3)幼儿跟唱歌曲。
(4)熟悉歌曲后,尝试使用不同节奏表现不同情绪。
4、创编歌曲
启发幼儿想出勤快人、懒惰人在家里干的其他事情,并编成歌词演唱。
活动延伸
进行歌曲表演唱。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大班音乐《勤快人和懒惰人》教案7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不同速度、力度的变化及表现的不同形象,大胆地用歌声和动作来表现勤快人、懒惰人的`不同形象。
2、尝试与同伴一起合作编歌词并即兴演唱,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导入:"平常厨房里都有哪些活要干?"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讨论。教师:"有这么两种人,他们都在厨房里,请小朋友听听歌声,再告诉老师他们有什么不同?"
2、欣赏歌曲,着重引导幼儿感受和体会有力,快速的歌声表现的勤快人和无力、慢速的歌声表现懒惰人的不同,让幼儿讨论音乐为什么这样表现。
3、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4、教师带领幼儿指唱,幼儿能听节奏指图。
5、动作表现:鼓励幼儿尝试听音乐边演唱歌曲边用动作表现勤快人与懒惰人。
6、其他幼儿割据自己演唱,即兴编动作。
7、趣味对唱:把幼儿分成两组,分别扮演勤快人和懒惰人。启发幼儿用越唱越快、越唱越有力的方法演唱第一段,表现动作麻利和勤快人;用越唱越无力的歌声表现懒散的懒惰人。
大班音乐《勤快人和懒惰人》教案8
【设计意图】
孩子进入大班后,对值日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自我服务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学到一些劳动的小技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同伴的认可和喜爱。《勤快人和懒惰人》是一首诙谐幽默的.歌曲,它把勤快人和懒惰人描写得惟妙惟肖。通过歌唱,它能使幼儿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吐字清楚,正确地表现歌曲的节奏。
2、启发幼儿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变化来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形象。
3、启发幼儿用“他在……,他在……,他还在……”的句式为“勤快人”“懒惰人”创编新歌词并演唱,体验创作歌曲的成功感。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准备】
1、请孩子回家观察父母在厨房干活的情景。
2、照片“勤快人”“懒惰人”;节奏卡片。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二、谈话导入
1、小朋友在家都见过妈妈在厨房劳动,那你们知道妈妈在厨房都做些什么呢?
2、你们的妈妈在家里可真勤快!今天老师也请来了一些勤快人,你们看看这些勤快人在做什么呀?
三、学唱歌曲
1、观察照片,总结提炼歌词。
2、熟悉节奏,根据节奏填词。
3、学唱歌曲,表现不同情绪。
四、创编歌词
1、你喜欢勤快人还是懒惰人啊?(勤快人)为什么?
2、勤快人在厨房除了烧菜、煮饭、蒸馒头,还会做些什么事情?相反,懒惰人呢?
3、我们把这些事情也一起来唱一唱好吗?
五、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唱了两种人,一种是勤快人,另一种是懒惰人,这首歌的名字就叫《勤劳人和懒惰人》。
勤快人除了在厨房劳动外,他们还会在那儿劳动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大班音乐《勤快人和懒惰人》教案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吐字清楚,正确的表现出歌曲的节奏,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变化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形象。
2、启发幼儿能够并喜欢为勤快人、懒惰人编出新的歌词,并能独立的即兴唱出。
3、组织幼儿三人一组合作的编和唱,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重点:
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变化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形象。
难点:
为勤快人、懒惰人编出新的歌词,并能独立的即兴唱出。
活动准备:
请幼儿回家观察父母在厨房里做事。
音乐。
活动过程:
1、倾听歌曲,了解歌词内容,学唱第一段歌曲。
勤快人在厨房里可以干些什么事情?
教师清唱歌曲第一段。
来领幼儿随琴声演唱歌曲第一段,稍放慢速度,以达到"吐字清楚"的目的。
2、创编第二段歌词并演唱。
教师提出情境,鼓励幼儿想象,并进行创编。
想一想把这些编在歌词里,并把它唱出来。
3、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变化唱出两段歌词。
歌词中的勤快人、懒惰人是怎样劳动和睡觉的?
他们谁的动作快?谁的'动作慢?谁的动作有力量?谁的动作没有力量?
教师启发幼儿不同表情,通过力度和速度的不同演唱歌曲。
4、创编新歌曲。
启发幼儿想出勤快人、懒惰人在厨房里干的其他事情,并编成歌词。
启发幼儿想象勤快人在其他地方干的事情,并编成歌词。
5、合作的编和唱。
提醒幼儿连贯的唱出三、四、五、六小节,中间不能停顿,且完整的唱出强弱、快慢的变化。
大班音乐《勤快人和懒惰人》教案10
活动目标:
1、用自然的声音歌唱,能唱出歌曲的诙谐感。
2、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变化来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形象。
3、学习创编歌词并演唱,体验创作歌曲的乐趣。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了解厨房工作
2、与歌词匹配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倾听歌曲,了解歌词内容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玩的歌曲,请你们听一听,然后说说歌曲说了一件什么事。
2、学唱歌曲
(1)教师演唱歌曲,让幼儿感受歌曲的诙谐
(2)幼儿跟读歌词,教师出示与歌词相关的图片。
(3)幼儿跟唱歌曲。
(4)熟悉歌曲后,尝试使用不同节奏表现不同情绪。
4、创编歌曲启发幼儿想出勤快人、懒惰人在家里干的其他事情,并编成歌词演唱。
活动延伸
进行歌曲表演唱。
活动反思:
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一首歌,第一段描述了勤快人在厨房辛勤劳动的情景,第二段描述了懒惰人在厨房睡觉的情景,这两段对比强烈而鲜明的歌词充分表达了以勤为荣,以惰为耻的感情。本课通过有表情、有对比地演唱《勤快人和懒惰人》,使学生在听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到不同速度,体会不同的音乐情绪。通过参与歌表演律动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感受劳动歌曲的特点,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创造,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设计本课时以故事《兄弟俩当家》导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欣赏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再次呈现出两种人不同的生活场景,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在歌曲教学中,我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如速度上的对比以及情绪上的变化等,让他们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音乐形象进行创作。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音乐课堂教学应更多地建立在参与和感受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动"起来才会对音乐有真正的体验和理解。因此,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将教学情景生活化,让每个孩子们体验、参与到厨房生活中来,教室里顿时兴趣高涨。孩子们在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中,体会到了劳动的喜悦,而且有了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情感体验。在这里,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现实生活的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孩子们小组合作、互相配合、共同设计,发挥了他们的音乐潜能,建立了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从孩子们的眼睛里可以体会到劳动的热情和快乐。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一切,令我感到非常欣慰。通过本课学习,使小朋友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帮助小朋友明辨是非,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明白劳动带给人快乐,劳动创造财富,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如何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是今后教学的重点。对于音乐教师而言,除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外,更需要有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力,唯有如此,音乐课才能更有意义。
大班音乐《勤快人和懒惰人》教案11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中幽默,诙谐的语句,并愉快的投入活动。
2、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形象的进行表演。
3、在游戏与讨论中了解要做个勤快人。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磁带——《懒惰虫》
情境表演——懒惰虫
活动过程:
1、欣赏情境表演,引出懒惰虫的形象。
2、引出儿歌的前半部帧
(1)教师有节奏的朗读儿歌的前半部分。
(2)提问:“你是不是懒惰虫?”
鼓励幼儿大胆表述“我不是懒惰虫。”
(3)提问:“懒惰虫的手脚、全身是不是真的痛?”
(4)教师与幼儿一起有节奏的朗读儿歌的前半部分。
3、引出儿歌的后半部分。
(1)讨论:“你们不是懒惰虫,那是什么人?为什么?”。
(2)教师有节奏的朗读儿歌的后半部分。
(3)提问:“你们会做什么劳动?”,讨论后教师与幼儿边表演边有节奏地朗读儿歌的后半部分。
(4)启发幼儿用愉快的情绪表演儿歌后半部分并加入自己劳动的句子。如:“我会拖地板、我会拖地板,我经常拖地板。”
4、帮助懒惰虫改正缺点,大家一起完整地朗读儿歌《懒惰虫和勤快人》。
附儿歌:
懒惰虫和勤快人
你是懒惰虫,你是懒惰虫,你全身都在痛。
你的手也痛,你的脚也痛,你全身都在痛。
我是勤快人,我是勤快人,我全身都是劲。
我的手有劲,我的脚有劲,我天天在劳动。
我会……,我会……,我经常……
教学反思:
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一首歌,第一段描述了勤快人在厨房辛勤劳动的情景,第二段描述了懒惰人在厨房睡觉的情景,这两段对比强烈而鲜明的'歌词充分表达了以勤为荣,以惰为耻的感情。本课通过有表情、有对比地演唱《勤快人和懒惰人》,使学生在听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到不同速度,体会不同的音乐情绪。通过参与歌表演律动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感受劳动歌曲的特点,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创造,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设计本课时以故事《兄弟俩当家》导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欣赏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再次呈现出两种人不同的生活场景,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在歌曲教学中,我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如速度上的对比以及情绪上的变化等,让他们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音乐形象进行创作。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音乐课堂教学应更多地建立在参与和感受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动”起来才会对音乐有真正的体验和理解。因此,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将教学情景生活化,让每个孩子们体验、参与到厨房生活中来,教室里顿时兴趣高涨。孩子们在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中,体会到了劳动的喜悦,而且有了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情感体验。在这里,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现实生活的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孩子们小组合作、互相配合、共同设计,发挥了他们的音乐潜能,建立了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从孩子们的眼睛里可以体会到劳动的热情和快乐。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一切,令我感到非常欣慰。通过本课学习,使小朋友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帮助小朋友明辨是非,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明白劳动带给人快乐,劳动创造财富,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如何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是今后教学的重点。对于音乐教师而言,除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外,更需要有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力,唯有如此,音乐课才能更有意义。
大班音乐《勤快人和懒惰人》教案1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吐字清楚,正确的表现出歌曲的节奏,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变化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形象。
2、启发幼儿能够并喜欢为勤快人、懒惰人编出新的歌词,并能独立的即兴唱出。
3、组织幼儿三人一组合作的编和唱,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重点: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变化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形象。
难点:为勤快人、懒惰人编出新的歌词,并能独立的即兴唱出。
活动准备:请幼儿回家观察父母在厨房里做事。
音乐。
活动过程:
1、倾听歌曲,了解歌词内容,学唱第一段歌曲。
——勤快人在厨房里可以干些什么事情?
教师清唱歌曲第一段。
来领幼儿随琴声演唱歌曲第一段,稍放慢速度,以达到"吐字清楚"的目的。
2、创编第二段歌词并演唱。
教师提出情境,鼓励幼儿想象,并进行创编。
——想一想把这些编在歌词里,并把它唱出来。
3、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变化唱出两段歌词。
——歌词中的勤快人、懒惰人是怎样劳动和睡觉的?
——他们谁的动作快?谁的动作慢?谁的动作有力量?谁的动作没有力量?
教师启发幼儿不同表情,通过力度和速度的不同演唱歌曲。
4、创编新歌曲。
启发幼儿想出勤快人、懒惰人在厨房里干的其他事情,并编成歌词。
启发幼儿想象勤快人在其他地方干的事情,并编成歌词。
5、合作的编和唱。
提醒幼儿连贯的唱出三、四、五、六小节,中间不能停顿,且完整的唱出强弱、快慢的'变化。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诙谐幽默又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本身是十分优秀的儿童歌曲作品,因而深受孩子们的欢迎。没有多久孩子们都学会了而且特别喜欢唱,在活动中老师把重点放在了理解歌曲并创编歌曲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们很快用厨房的各种工作代入到歌词中去,编出了新的歌曲,而且在平时的生活中也经常听到他们在唱这首歌,也会经常加入新的歌词。
【大班音乐《勤快人和懒惰人》教案】相关文章:
勤快人和懒惰人音乐教案01-02
中班音乐勤快人和懒惰人教案06-17
勤快人和懒惰人音乐教案(15篇)02-11
勤快人和懒惰人音乐教案15篇01-02
《勤快人和懒惰人》大班教案(精选14篇)02-24
中班主题勤快人和懒惰人教案06-23
初步理解勤快和懒惰的意思的托班教案08-25
大班语言教案:懒惰的蜗牛_大班语言教案07-06
大班语言教案:懒惰的小蜗牛_大班语言教案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