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10-26 10:30:18 教案 投诉 投稿

小班数学教案常用(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数学教案常用(15篇)

小班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大小明显的三个物体。

  2、会用排序的进行大小排序游戏。

  活动准备:

  1、小套娃玩具。

  2、幼儿操作学具,排序卡,大小不同的床、碗、杯子图片。

  活动过程:

  1、今天我们小朋友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跟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那我们应该怎样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你们好!)

  2、“今天,老师要变一个魔术,小朋友可要睁大眼睛仔细看呀”教师出示套娃。

  3、提问:“现在是一个套娃,看好了老师把它变成了几个套娃?”

  4、“老师变了几个套娃呢,我们来数数看”

  5、引导幼儿说出有三个套娃,并用数字3表示,给套娃排队。

  6、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开始是一个套娃,现在是3个套娃,你们猜猜是怎么变出来的

  7、小结:刚才我们看到的这3个套娃,有一个最大的,1个比较大的,1个最小的,因为他们大小不一样,所以小的套娃可以套到大的套娃里,一个一个套起来,就变成一个了。

  8、小朋友喜欢听故事吗?好,老师就讲一个好听的故事。小兔家里有爸爸妈妈,小兔宝宝,小兔爸爸长得高高的、大大的,每天,有最大的碗吃饭,在最大的床上睡觉,小兔妈妈用比较大的碗吃饭,睡在比较大的床上,小兔宝宝用最小的碗吃饭,睡在最小的床上,可是今天,小兔一家为庆祝小兔生日,在蛋糕店定了一个蛋糕,蛋糕师傅在蛋糕里加上了他们爱吃的酒心巧克力糖,小兔一家感觉太好吃了,不知不觉就醉了,这下可糟了,爸爸妈妈还有小兔宝宝都分不出自己的碗和自己的床了,小朋友想不想帮助小兔一家呀?

  9、让小朋友摆一摆床和碗,从最大的到最小的摆成一排,看看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哪个是兔爸爸的,哪个是兔妈妈的,哪个是兔宝宝的。

  10、小兔一家急死了,我们快帮他们送回家吧!送的.时候你可以告诉兔爸爸,最大的碗是你的,最大的床是你的。

  11、我们都来检查一下,大家都送对了没有。

  12、小兔一家非常感谢小朋友,他们谢谢小朋友,我们应该怎么说呢?

  13、饮料瓶娃娃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喜欢帮助人,也来到了我们班,我们给小娃娃排排队吧!(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14、结束放音乐,我们小班的小朋友帮助了小兔一家和饮料瓶娃娃,他们可高兴了,想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呢。

  幼儿跟音乐模仿很大的动物大象来了,我们来学一下比较大的动物小兔子来了,小动物小鸟来了。

小班数学教案2

  活动名称:看朋友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情景中感知排序的规律,并尝试按AB、ABC、ABB的规律排序。

  2、让幼儿数活动中学着仔细观察和倾听。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PPT、操作材料(红、绿、蓝雪花片若干)、四种不同排列的小路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你们听过《小老鼠奇奇的》的故事吗?他是谁?

  2、今天小兔又要到小老鼠奇奇家做客了,他请小朋友跟他一起去,因为小兔忘了小老鼠奇奇家该走那条路了,请小朋友帮帮他。

  二、找路——感知ABC的排序规律。

  1、小兔来到了树林里,看见前面有好多条小路,看这里一共有几条路?(四条)

  2、应该走那条路才能到小老鼠奇奇的家呢?每条路都有颜色的,记得小

  老鼠奇奇说:“走一条颜色有规律的路才能找到他的家,到底哪一条路有规律呢?有什么样的规律呢?(红色、蓝色、白色)按这样的顺序,反复出现,就形成了规律。(第二条路对的)(ABCABC)

  2、蘑菇排队——感知AAB的排序规律。

  小兔继续往前走,它来到草地上看见什么?蘑菇是怎样排队?他们有规

  律吗?它们排列的规律是什么呢?小兔请你们猜猜两个蘑菇后面是什么颜色的蘑菇,接着应该是缺了那只颜色的蘑菇?(AABAAB)小兔踩了一只蘑菇把它当礼物送给小老鼠奇奇。

  3、走过小桥——感知ABB的排序规律。

  小兔子走呀走,过了桥就要到奇奇家可是这座桥能过吗,为什么?小兔仔细一看,地上放着两块木板,只要把两块木板放到有规律的桥上就能通过啦,我们帮小兔找找这两块板应该放那里?(ABCABC、ABBABB)

  三、尝试排序规律

  1、尝试按AB、ABC、ABB的规律排序

  小老鼠奇奇家到了,奇奇说:“春天到了,我要请朋友们来我家做客,要在门前铺一条特别的小路别人才能找到我家。今天请小兔和小四班的小朋友一起来帮忙。

  小老鼠奇奇为你们准备了不同的小路的图片,但每条小路都是有规律的,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小路怎么铺,有的小朋友是选两种颜色的路面,有的是选三种颜色的路面,然后一定要按规律来排列,朋友们才能找到奇奇的家。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有规律排序的情况

  四、分享交流

  看看谁的.小路最特别,它有什么规律。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小班数学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操作活动,并能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动。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3、学习按数取物,根据5以内的指定数量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带圆点的蘑菇形房顶用1—5的点卡表示;贴有小动物的房间,分别为五种不同的动物;大子两颗。

  2、学具: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学具“糖”、糖纸、数字卡等)。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练习点数

  唱歌《开车歌》到小动物家做客。依次出现小动物的房间:“看看我们先到谁家啊?”(小猪)“有几只小猪在家?”(3只)打乱顺序出示,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小结:大家都数一数,知道每个房间住着几只小动物。

  (二)游戏“挂门牌”——将数字与数量对应匹配

  “小动物的房子盖好了,可是它们都忘记挂门牌号了,我们大家来帮它们挂一下吧!”请幼儿分别用数字卡表示门牌号。并提问:“你怎么知道这个门牌号是ХХ家的呢?”

  小结:小狗的房间里住着一只小狗,门牌号应该是

  1、(类推)

  (三)游戏“包糖果”——练习按数取物

  1、教师掷有点卡的子,幼儿根据点卡数量取出相应数量的糖纸,边拿边说:一个点我拿一张糖纸。(重复游戏)

  2、教师掷有数字的子,幼儿根据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糖纸,并边拿边说。

  3、幼儿自由“包糖果”,把糖果送给自己想送的小动物。

  小结:有几只小动物就包几颗糖果。

  小班数学活动《做客》教学反思:

  3岁半到4岁的幼儿已经开始掌握计数活动,并学会按计数活动的要素进行计数,形成了最初的数概念。我班幼儿现处于小班下学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已经能够按顺序口头数数,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根据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按顺序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特设计此次数学教育活动。

  此次活动目标设定为:

  1、喜欢参加操作活动,并能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动。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3、学习按数取物,根据5以内的指定数量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为了使数学活动与生活紧密相连,我在教学具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围绕目标,我将活动过程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景——练习点数。唱歌《开车歌》到小动物家做客,依次出现小动物的房间打乱顺序出示,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二)游戏“挂门牌”——将数字与数量对应匹配

  (三)游戏“包糖果”——练习按数取物。

  三个环节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充满了趣味性、游戏性。在教学中,孩子们能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大多幼儿达到了目标的学习。但也有个别幼儿产生了困难,我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仔细的观察每一位孩子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给予个别指导。由于此节活动以复习游戏为主,再加上与生活密切相连,很投幼儿的胃口,上起来较轻松。另外,我在活动中自始至终都以引路人的身份出现,留出更多的机会给孩子,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小班数学教案4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上和下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激起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区分并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认识并说出近处物体的上、下位置。

  2、在游戏中,能正确找到自己的上、下位置,让幼儿知道上下的含义以及上下的相对性。材料准备:背景:平面房子图,猴、熊手偶,狗、猫头饰。

  活动过程:

  一、1、表演故事:《懒惰的.猴子》,老师与保育员分别扮演小猴和小熊,用手偶给幼儿表演。听故事:懒惰的猴子

  有一天,小猴和小熊玩完会屋休息,小猴抢先躺在了下铺。并说:“我累了,不想往上爬,你上去吧。”小熊便说:“这是我的铺,你上去。再说,我这么胖,怎么爬上去?”小猴还是不听,小熊把它扔了上去。

  2、提问:

  a、小猴玩累了,抢先睡在哪里啦?(下铺)

  b、小熊是怎么说的?小猴听了吗?

  c、小熊生气了,把小猴扔到哪里去了?(下铺)

  3、让幼儿能清楚地辨别和正确说出:上面、下面的方位词,并会做手势(往上指、往下指)。二、1、议论:

  a、你看见过自己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放在上面的吗?

  幼1:灯泡吊在房顶上。

  幼2:钟挂在墙上。

  。。。。。

  b、放在下面的东西有吗?你知道为什么放下面吗?

  幼1:我的床是上下层的,我睡在下层。

  幼2:鞋子放在床下面,放在床上脏呀?

  2、老师小结:

  a、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上面有头、手等。

  b、以近处物体为方位的上下位置:自己的上面有天空、太阳等,下面有地、小草等。

  三、游戏活动:《小狗和小猫》

  1、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小猫的房子在上面,小狗的房子在下面。

  2、让幼儿别人扮演小狗和小猫,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

  3、看谁找到有快又好,表扬找对房子的幼儿,给最快的挂金牌。

  4、游戏进行二、三次,小结,游戏结束。

  四、活动延伸:

  带幼儿到草地上,利用草地上的滑梯、木屋等,让幼儿自由组合,继续做游戏。

小班数学教案5

  活动说明:

  "小被子要经常晒一晒"是新教材中的一个生活内容,前段时间给孩子们讲了故事"香香的被子"之后,"晒被子"一度成为孩子们热议的一个话题,有的孩子还将这一内容在角色游戏中体现了出来。于是,我也趁热打铁,把这个孩子们感兴趣的场景迁移到了本次数学活动中。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孩子们马上进入"角色",思维也活跃起来。借助于对动物基本食性有所了解的已有经验,他们很快猜出了小动物被子上的图案,继而很顺利的完成了第一环节按颜色对应的要求。

  在第二环节,对应的要求被提升的到了两个维度:既要颜色对应又要数量对应。借助于有趣的场景和便于操作的材料,孩子们完成得也比较顺利。一直到第三环节,由于又转换了新的场景,孩子们始终十分投入,完成得也较好。

  对于本次活动中教学具的.设计,我也是经过一番思考的,既要能较好的营造出游戏场景,又要能便于幼儿的操作,还采用不同的形式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夹夹子、粘贴、整齐摆放),也对提升幼儿思维起到了推动作用。

  活动目标:

  1、在帮小动物晒被子的情境中尝试按颜色和数量(4以内)进行对应匹配。

  2、初步知道晒被子的好处。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事先有晒被子的经验,以及对动物的习性有简单了解。

  2、材料准备:

  (1)教师演示用PPT课件。

  (2)展板:一面为草地背景挂有供幼儿"晒被子"的夹子,展板上方有1-4的数字标记;另一面为4幢房子背景,每间房上分别有小动物(狗、鸡、兔、猫)标记,房内各有4张标有数字1-4的小床。

  (3)操作材料:画有不同数量的小动物爱吃的食物图案的"小被子"若干。(分别为肉骨头图案的黄色被子、小青虫图案的红色被子、胡萝卜图案的蓝色被子、小鱼图案的绿色被子,图案数量分别为1-4。)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引入主题。

  播放课件第一页,太阳升起来。

  1、春天到了,红红的太阳出来了,小动物们会来干什么?

  点击课件第一页,小动物出现。

  2、哦,原来他们想趁着好天气,把自己的被子晒一晒。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晒被子吗?

  3、一共来了几个小动物?是谁呀?他们的被子是什么颜色的?

  播放课件第二页,小狗拿着被子出现。

  4、小狗的被子真好看,(黄色)上面有什么图案?(肉骨头)原来小动物被子上的图案都是他们最喜欢吃的食物。猜猜小狗把被子晒在哪条绳子上呢?播放课件第三页。

  5、依次帮助其他动物按颜色对应找到他们喜欢的晾绳,其间可让幼儿猜猜某个小动物的被子上会是什么图案?

  依次播放课件第四--第九页。

  二、帮小动物晒被子。

  播放课件第十页,太阳出现。

  1、第二天,又是一个大晴天,红红的太阳暖洋洋,晒晒被子香喷喷,小动物们又来晒被子了。这回,小动物们拿来了许多被子,都忙不过来了,想请我们宝宝一起来帮忙好吗?

  2、(出示第一面展板)这是绿绿的草地,这是晒被子的夹子,夹子真漂亮,有些什么颜色呀?(红、黄、蓝、绿)我们可以把红被子夹在红颜色的夹子上,把黄被子夹在黄颜色的夹子上。

  3、这里一共有4块草地,每块草地上还有一个数字标记,你们认识这些数字吗?(认读数字)

  4、师示范晒被子。

  4、幼儿分散晒被子,师随机指导。(看清楚可以晒在几号草地?用什么颜色的夹子?)

  5、集体检验并纠错。

  三、给小动物送被子。

  点击课件第十页,太阳下山。

  1、太阳下山了,我们该收被子了,收好被子,我们再帮小动物把被子送回家好吗?

  2、(出示第二面展板)看看这分别是谁的家?(请幼儿辨认房子上的动物标记,如,小狗。)应该把什么样的被子送到小狗家?(有肉骨头图案的被子。)

  3、师示范取一条肉骨头图案的被子:小狗家有好几张小床,我这条被子应该放到哪张小床上去呢?为什么?(引导幼儿数数有几根肉骨头?如是4,就送到标有数字4的小床上。)

  4、让我们一起来把所有的被子都送到小动物家里好吗?送的时候要看清楚哦:先看看被子上的图案是什么?想想应该送到哪个小动物的家?再数数图案有几个?把被子送到标有相同数字的小床上。

  5、幼儿分散操作,师随机指导。

  6、集体检验并纠错。

  7、还有一张床是空的(是数字5),想想这上面的被子会是什么样的?

小班数学教案6

  活动名称: 认识“1”和“许多”

  活动目标:

  帮助幼儿认识“1”和“许多”,并初步区分这两个不同的数量。促进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学习用语言表达数量。

  活动准备:

  小鸡头饰和小虫,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一只母鸡头饰和一个小筐。

  活动过程:

  一、小鸡捉虫游戏

  老师扮演母鸡妈妈,幼儿扮演小鸡,通过游戏出场。老师问:“鸡妈妈有多少小鸡宝宝?”(答案是“许多”)然后问:“鸡妈妈有几只呢?”(答案是“1”)之后,邀请小鸡一起去捉小虫。在游戏中,要求每个小鸡只能捉一只小虫,并将其放入母鸡妈妈准备的小筐里,并在放的时候说“我捉到了一只小虫”。讲解:刚才小筐里没有小虫,你们每个人捉了一只小虫之后,小筐里现在有多少只小虫?(答案是“许多”)然后,每个小鸡再从小筐里拿出一只小虫,并在拿的时候说“我拿走了一只小虫”。讲解:刚才小筐里有许多小虫,你们每个人拿走了一只小虫之后,小筐里还有几只小虫?(答案是“没有”)

  二、评价练习

  请幼儿翻开课本第26页,观察方框里的'内容。让幼儿指出哪个方框里面是一个东西,哪个方框里面是许多东西。请小朋友在有许多东西的方框旁边涂上黑色。

小班数学教案7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较为感性的活动。一是以小动物盖房子,引出课题。引导幼儿学习一一对应,对于幼儿而言,通过对比的方法更容易发现两个物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活动中让幼儿做对应的操作。二是感知一一对应的关系,教师提供给幼儿诱发对应性的材料,如狗和骨头(即两种材料之间有内在联系)。容易使幼儿进行一一对应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是幼儿园小班一节数学领域的课,幼儿对动物本身很感兴趣。所以本活动的主要是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幼儿的兴趣转移到对活动中出现的一一对应的兴趣上,从而引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设计思路:

  一、情境导入 引出主题

  二、 出示图卡 师幼互动

  三、 趣味游戏 巩固知识

  四、 动手操作 活动延伸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2、在操作及游戏活动中,感受对应的关系。

  3、乐于参与集体游戏活动。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大象、牛、兔子、刺猬、猫、木头、小狗、骨头、点图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引出主题

  1、出示"小狗"导入。

  师:今天小狗家要造房子,可是盖新房子要用很多的木头,(在黑板上出示木头随意排列),小狗自己搬不动怎么办呢?

  师:小狗请来了好多小伙伴来帮忙,让我们看看都有谁吧?(刺猬、小花猫、小兔子、牛、大象)

  小结:小狗请来了好多小伙伴来帮忙

  二、出示图卡 师幼互动

  1、师:小狗请来了力气最小的小刺猬来帮忙,一个刺猬一根木头,木头太多了,小刺猬太慢了

  2、师:小狗请来了二只小花猫来帮忙,二只小花猫二根木头,木头太多了,小花猫太慢了

  3、师:小狗又请来了三只小兔子来帮忙,三只小兔子三根木头,木头太多了,小兔子累坏了

  4、师:小狗又请来了四只牛来帮忙,四只牛四根木头,木头太多了,牛也累坏了

  5、师:小狗又请来了力气最大的大象来帮忙,五头大象五根木头,终于所有的木头都搬运完了,小狗的房子盖好了

  小结:好多小动物来帮忙,小狗的房子终于盖好了

  三、趣味游戏 巩固知识

  1、小狗家族邀请小伙伴吃骨头了,但是每一只小狗只能吃一个骨头

  2、教师出示一只小狗,请幼儿对应的拿一个狗骨头,出示二只小狗,请幼儿对应的拿二个狗骨头,出示三只小狗,请幼儿对应的拿三个狗骨头

  小结:小朋友真棒

  四、动手操作 活动延伸

  1、出示操作用具,讲解操作要求

  2、师:依次给小狗找到对应的骨头

  小结:小朋友真棒,每一只小狗都有自己的狗骨头了

小班数学教案8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和涂色活动,区分2—3样同类物体的长短,培养动手能力、比较能力。

  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蜡笔、纸。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请幼儿观察桌上的不同实物,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二、比一比。

  1、同样两类物体进行比较。

  问:你觉得哪把尺长,哪把尺短?

  追问: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它们的长短?

  2、师:老师手里的两条绸带哪一条绸带长,哪一条绸带短?

  追问: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它们的长短?

  分别比较两把尺和两条绸带的长短,说说哪把尺长,哪把尺短;哪条绸带长,哪条绸带短。

  3、三样同类物体进行比较。

  师:我这里有3支蜡笔,哪一只蜡笔最长,哪一只蜡笔最短?

  谁能来给蜡笔排排队,从最长的排到最短的?

  师:我还请来了管子,我们也来给他们比比谁最长,谁最短?

  现在我们知道他们谁最长,谁最短了,谁能来帮它们按照顺序排排队?

  环节三:涂一涂

  1、师:我的纸上还有一些朋友需要小朋友来帮助他们比出长短。

  师:我们把长的尺和长的绸带涂上黄色,把短的尺和短的绸带涂上蓝色。

  师:把最长的蜡笔和管子涂上黄色,把最短的蜡笔和管子涂上蓝色,剩下的就涂上红色。

  2、请幼儿在练习纸上按要求涂颜色。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小班的数学活动,活动的重点在于区分物体的长短。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的兴趣都很浓厚,最后环节的操作完成度也还不错。活动中我通过出示不同的物体来让幼儿进行长短的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我忽略了一个细节就是长短的`比较应该放在水平平面上,不应该竖着放,这样更适合比高矮。在出示绸带进行比长短的时候,由于操作纸上一条绸带是弯曲的,我选择了同样长短的绸带进行比较,孩子们不能很好的理解,应该选用长短不同的绸带,然后将长的绸带进行弯曲变长和短的绸带一样长,这样孩子们或许能更好的理解。整个活动,我缺少了让幼儿操作的环节,这样就缺少了趣味性和游戏性,操作也是一个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的过程,应该加入活动中。在选择比较的物体时也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这样孩子们在讲述时更容易也更清楚。

  【活动点评】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的设计没有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没有让幼儿在游戏、操作中掌握比较的方法来掌握物体的长和短。本次活动,大多是教师在前面说教,而幼儿不是很主动的学。并且在活动中,教师对于比较的方法讲述的也不是很清楚,(重叠和长短排等)虽然在活动设计时体现出来,但是在活动中没有。在活动中,幼儿讲述的较少,教师讲的太多。这些作为新教师需要注意到的。

  亮点:

  1、教师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环节能层层递进。

  2、材料的准备比较充分。

  不足:

  1、目标制定时,教师应考虑本次活动的重点是什么。这次的活动是数学活动,让幼儿区分长短,应该让幼儿看卡,比较物体的长短。

  2、对于数学活动,教师对于语句的概括一定要规范,正确引导幼儿。

  3、材料的准备要考虑周全,如像比较长短,就要选择不同的颜色,使能力差的幼儿在同伴的启发下也能掌握。

  建议:

  1、在第二个环节因增加幼儿的操作机会,使幼儿掌握比较的方法。

  2、操作纸的要求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有机的进行调整。

小班数学教案9

  活动设计:

  “1只小猴去钓鱼,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嗷、嗷……”这首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数字手指谣。结合小班数学活动宜情景化、游戏化的特点,以及孩子们已经学习了4的构成的基础上,我以这个手指谣为引子,设计了这个《智救小猴,勇闯难关》的数学游戏,引导幼儿初步理解4以内数的实际意义,激发幼儿斗志,渲染活动氛围,使孩子们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即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能通过动手操作,逐步建构抽象的数概念。让幼儿在游戏中逐步地亲近数学,愉快地步入数学世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4以内的数量,初步理解4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能进行4以内的按数取物或按物取数。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4、乐于参加集体游戏。

  活动准备:

  一个数字转盘、大鼓一个、1—4的数字卡若干,“数、物拼板”、印章若干、雪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教师带幼儿边念手指谣,边走到相应的位置。

  二、集体活动:

  1、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可怜的小猴们在钓鱼的时候都被坏鳄鱼给吃光了,猴妈妈可伤心了,为了保护其他的小猴,猴妈妈他打算搬家,离开这个坏鳄鱼,你们说这个主意好不好呀?但是,坏鳄鱼在小猴家旁边出了许多难题,猴妈妈和猴宝宝他们搬不出去呀。小朋友们,小猴他们这么可怜,我们帮他们解决难题,好不好?

  我昨天呀,乘鳄鱼不在,偷偷的到小猴家旁边看了看,我发现了四个难题,我们就先来解决这四个难题吧。

  2、复习4以内的数字

  师:我们现在就来解决第一难题——数字大转盘。

  在这个转盘上有数字和指针,教师来转动指针,当指针停止指向数字几,就请幼儿大声地说出这个数字。

  3、记忆4以内的数字

  师:小朋友们真棒,一下子就解决乐第一个难题,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二题“谁不见了”

  教师出示1—4的大数字卡,拿掉其中一个数字,请幼儿说出是哪个数字不见了。

  4、4以内的按数取物

  1)听鼓说数

  师:第二题我们也顺利解决拉,我们每个人都表扬一下自己,真棒。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游戏

  我这有一个鼓,请小朋友们根据鼓声来说数字,告诉我我敲了几下。

  2)按数取物

  师:现在,我们第三个难题来啦,准备好了没有?

  4套1—4的物卡,请幼儿根据教师说的数找出相应的.物卡。

  三、分组活动:

  师:小朋友们,你们太棒拉,这么快就解决了第三个难题。现在我们就要向第四题出发拉,刚才前几题都是小朋友们在一起通过的,第四关呀坏鳄鱼要把小朋友们分开了,要分组考你们。

  教师一一介绍每组的活动

  第一组:盖印章

  第二组:数、物拼板

  第三组:数、物对应

  幼儿活动时,教师巡回指导

  四、教师讲评:

  针对幼儿在操作中的现象加以讲评

  五、收拾教具: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下子就帮小猴他们解决了四个难题,让猴妈妈能搬去离鳄鱼远一点点的地方啦,但是这只是前面四题,而且在分组解决第四题的时候,有些小朋友只去解决了其中一组。老师会把这几组投放到区角里,小朋友们你们有时间还可以去练一练。

  后面还有许多的难关等着我们呢,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学习更多的本领,解决更多的难题!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离不开操作。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掌握,在活动中我准备了丰富的活动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4以内的数量,并且我创设了幼儿喜欢的“解决难题”的游戏,让幼儿听一听、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吸引幼儿,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我力求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形成合作式的师幼互动。

  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让我感到遗憾的是虽然我设计了情景,但是没有将情景很好的贯穿于整个活动,一直没有出现“救小猴”的环节,使孩子们都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影响了整个活动的效果。今后,在环节的设计过程中,我会注意这一点,让我的活动真正做到“情景化”,让孩子们在情景中自然地习得知识。

小班数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1、教幼儿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并能按物体的红、黄、绿颜色分类。

  2、培养幼儿初步的归类能力。

  3、乐意并愉快地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卡片小猪各一只,卡片房子各一座。

  2、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头饰和卡纸做的马甲各两个。

  3、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大三角形和盒子各一个,小三角形各20个。

  4、手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手指游戏《剪刀、石头、布》。

  二、谈话激趣:今天,老师要为小二班的小朋友介绍三位新朋友,它们是谁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三、巩固复习红、黄、绿三种颜色,并学习分类。

  1、贴出红、黄、绿三只卡片小猪,引导幼儿说出小猪的颜色并为三只小猪取名:小红猪、小黄猪、小绿猪。

  2、贴出红、黄、绿三座卡片房子,请幼儿说出房子的颜色。

  谈话:三只小猪各盖了一座房子,现在三只小猪要回家了。小红猪回到了自己的小红房子里(教师边说边将小红猪贴到小红房子里)因为小红猪是红色的,所以它的房子也是红色的。

  提问:小朋友们想一想,小黄猪的家是什么颜色的房子?小绿猪呢?

  3、请两名幼儿将小黄猪放进小房子里,将小绿猪放进小绿房子里,并引导幼儿讲明理由。

  4、点题:小朋友们真棒,知道将相同颜色的物体放在一起,这就是按颜色分类。(教师板书课题)

  四、游戏“颜色找家”。

  1、利用手偶游戏“小老头”将红、黄、绿三种颜色的6个物体头饰分别发给6个幼儿。并请幼儿说出头饰的名称及颜色。

  2、出示红、黄、绿三个大圈,请幼儿依次(快思)说出每个圈的颜色。

  教师明确游戏规则:这三个大圈是6个头饰的家,你的头饰是什么颜色你就钻进相同颜色的圈里,请带头饰的6个宝宝把你的头饰送回家吧。

  3、6个幼儿按要求钻圈,钻错的,集体订正。

  五、游戏“找朋友”。

  1、出示红、黄、绿三种颜色的6个卡纸马甲,请幼儿分别说出马甲的颜色。

  2、先请3名幼儿上前分别穿上红、黄、绿三种颜色的马甲,再请3名幼儿也分别穿上红、黄、绿三种颜色的马甲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3、教师讲明游戏规则:穿相同颜色马甲的'两个小朋友是好朋友,现在,请台上的3位小朋友找一找你的好朋友在哪?把他牵到前面来,和他手拉手站在一起。

  4、教师和其他幼儿同唱歌曲《找朋友》,台上的3个幼儿找朋友。

  5、活动评价

  六、游戏“三角形找妈妈”。

  1、谈话:有一群三角形宝宝找不着妈妈了,请小朋友们帮它们找一找妈妈吧!

  2、给每个幼儿发一个小三角形,请幼儿和同伴说一说自己三角形的颜色。

  3、教师出示红色的大三角形,扮演妈妈呼唤红三角形宝宝回家,请拿红色小三角形的幼儿将其放进红色的盒子里。教师拿着红色大三角形巡视,指导幼儿分类。

  4、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幼儿进行黄色、绿色的分类游戏。

  七、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次活动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主要通过游戏的形式展开活动,活动中,我借用了卡通图片、头饰等辅助教具,极大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活动中,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游戏贯穿始终,并引导幼儿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游戏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一个非常宽松而愉悦的环境,让幼儿在看看、玩玩、学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辨别红、黄、绿三种颜色,并进行分类,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有力的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活动的快乐。

小班数学教案11

  活动目标:

  幼儿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能用“大”或“小”来表述物体,体验物体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各种实物(如碗,皮球等)

  2、雪花片大的,小的和幼儿人数相等。

  3、大小皮球各半,大小筐各一只。

  活动过程:

  1、比比哪个大,哪个小

  逐一出示各种实物(如碗,皮球等)每种大小各一个,教师问:“这是什么?哪个大?哪个小?”

  再出示大小篮子各一只,请幼儿按大小给实物分类,大的放在大的`篮子里,小的放在小篮子里。

  2、玩“听口令举雪花片”的游戏

  请幼儿每人拿一种图形雪花片,大小各一片,听教师的口令举雪花片,如举大的圆形雪花片,举

  小的正方形雪花片等等。

  3、玩“拣皮球”游戏

  ①幼儿围在皮球周围念儿歌。“小小皮球真调皮,一眨眼儿跑掉了。”念完儿歌后,教师把大小

  皮球向四周滚出去,幼儿分散捡皮球,捡到皮球后说,“我捡到一个大(或小)皮球。”

  ②出示大小筐各一只,请幼儿先想一想自己的皮球应放在哪个筐里,然后把自己的皮球放到筐里。

小班数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能够不受颜色、拼摆形式的影响,拼搭组合图形。

  2. 通过动手、动脑,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体验拼搭图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几何图形组”。

  2. 学具准备: “几何图形组”;各种图形卡片若干。

  3. 《操作册》第3册第43-44页。

  活动过程:

  1. 热身活动。

  教师幼儿相互问候。

  2. 师生共同探索。

  (1) 教师示范用任意摆放的图形拼搭成各种图案,让幼儿欣赏并发挥想象。

  (2) 教师:小朋友,你们一定很好奇吧?把几个图形拼搭在一起,就能组成一个物体很神奇吧!你们是不是也想试一试呢?引导幼儿不受图形的颜色、摆放形式的`影响,任意拼搭、组合图形。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积极动脑,拼搭出和别人不同的物体。

  (3) 鼓励幼儿说说你拼的是什么?

  3. 分组活动

  第一组:主题拼图。幼儿自选主题,利用“几何图形组”进行拼搭游戏。

  第二组:做操作册第3册第43页的活动。

  4. 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生活中的数学:用生活中的物品玩图形拼搭游戏。

小班数学教案13

  瓢虫找家

  活动目标:

  1.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2.培养按数量归类的能力。

  3.通过游戏,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有1.2.3个斑点的.瓢虫图片若干;分别粘有1、2、3个圆点的树叶3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及瓢虫数,巩固数数1、2、3。

  三、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归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通过照顾小瓢虫,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

  2.送瓢虫宝宝回家,按数量进行分类

  (1)让幼儿把不同数量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对应圆点的树叶上。

  (2)集体验证。

小班数学教案14

  【活动目标】

  1、能目测出小和大。

  2、知道物体要通过比较才能比较出小和大,不同的物体比较有不同的结果。

  3、进一步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有初步的逻辑思维。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一堆未吹过的气球;

  2、事先布置的教室。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入话题: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来上班的路上看到一棵好大好大的树,它比咱们幼儿园里的.树都要大。你们见过大树吗?引发幼儿兴趣,进一步引导幼儿讨论“见过的大的物体”。

  2、教师逐步深入“那么小朋友们都见过很多大的东西,(快思)请小朋友们看看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大的物体呢?”教师可用“小手圈一圈,眼睛瞧一瞧”的游戏引导孩子观察教室。

  3、教师可跟着孩子的脚步进一步诱导幼儿发现大的物体是通过和小的物体比较而来的。比如孩子发现黑板是大的,那么教师可展示一块小黑板,启发孩子大黑板和小黑板相比才能比出教室的黑板比较大。

  4、孩子有了比较的概念后,教师可利用游戏检验孩子的掌握情况。这时进行“吹气球”比赛。让孩子随意吹出一个气球,然后小组比较,拿出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接着教师把几组小组的气球放到一起,再请小朋友判断哪个气球最大,哪个气球最小。教师可提问孩子思考“为什么刚才你们组的气球是最大的,现在却不是呢?”让孩子知道不同的物体比较有不同的大小,参照物不一样。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小班数学教案15

  活动准备

  萝卜、白菜、蘑菇数字:1.2.3.等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让幼儿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以内数的点数。巩固对3以内数的认识

  根据蔬菜的数量与实物卡片、数字卡片的匹配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出课题

  教师:今天兔妈妈带兔宝宝去郊游玩吧!(边读儿歌边走进教室)带领幼儿向老师问好,并坐好。

  二、出示贴绒白菜、萝卜、蘑菇

  提问:教师:宝宝门都做好了么。来来小眼睛闭上,我们一起数oen;two;tree.;;;瞧这里有什么呢?(萝卜;白菜、蘑菇)它们各有多少呢?(1 个萝卜;2棵白菜,3个蘑菇。)并引导幼儿点数而且放进篮子里

  三、蔬菜的数量匹配相应的实物卡片

  教师:能干的兔宝宝们摘了这么多的`蔬菜。我们请客人起来分享吧!

  一个萝卜我们就只请:一只兔吃两棵白菜呢?应请几只兔子吃呢:

  蘑菇呢?谁来帮帮忙呢?

  四、根据蔬菜的数量匹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教师:咦!都这么厉害呀!这是谁来了(数字1.2.3.)数字宝宝看到小兔子玩的那么开心,它们也想找好朋友做游戏了:

  一个萝卜:数字宝宝1就和一个萝卜找朋友两棵白菜呢:数字几何它做好朋友蘑菇呢?

  五、请幼儿操作蔬菜题卡

  教师:哇;你们太棒啦。听蔬菜们在说什么呢?哦;原来它们想请你们帮蔬菜宝宝们操作题卡;完成好吗?(讲操作要领)

  六、结束

  宝宝们都做完了吗:今天兔宝宝门真能干,快到中午了。宝宝肚峨了吧!请宝宝们排队我们来做顿丰富的午餐吧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种花_小班数学教案07-06

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_小班数学教案07-06

小班数学教案08-20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8-12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7-30

小班数学教案(精选)07-29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8-02

(经典)小班数学教案08-04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8-04

小班数学教案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