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了解中括号产生的必要,掌握含有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准确规范计算有关算式题,感受数学符号的奇妙。
教学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是一段艰难的过程,同时更是一段充满创造与激情的过程,我们针对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流程.
一、讨论中理解
60÷4+2×3
60÷(4+2)×3
60÷(4+2×3)
通过学生的计算,发现了相同的数字,相同的符号,因为有了小括号,所以运算顺序不一样了,计算的结果也就不一样了.这一情节巧妙地.不流痕迹的引入新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热情,激发了学习兴趣,为顺利传授新课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在学生动手动脑亲自体验的过程中,理解了中括号的在运算过程中的作用.
二、尝试中规范
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
(1)先减再乘最后除
32 × 800 – 400 ÷ 25
(2)先除再减最后乘
32 × 800 – 400 ÷ 25
(3)先减再除最后乘
32 × 800 – 400 ÷ 25
规范小括号和中括号在混合运算时的解答过程.
三、质疑中发展
航模组的男生有8人,女生6人;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两倍;合唱组有84人;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
先让学生观察这道题,再思考从题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航模组的男生有8人,女生6人;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两倍;合唱组有84人;)
要想知道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首先要知道什么?
(合唱组的人数和美术组的`人数)
美术组的人数题中直接告诉了吗?美术组的人数应该怎么做?
(没告诉,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两倍,列示8+6=14 14×2=28)
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列算式84÷28=3
如果列综合算式84÷(8+6)×2对吗?(小组交流)
反馈:不对,因为(8+6)×2是美术组的人数,所以这里要用中括号。
学生独立完成算式,后讨论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 ),再算( ),最后算( )
四、巩固练习
下面的运算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订正。
36+65÷5-20
=100÷5-20
=0 ( )
320÷[(24-16)×4]
=320÷8×4
=40×4
=160 ( )
48-(36+350÷50)
=48-(36+7)
=48-43
=5 ( )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方法。
2、会运用这个除法运算性质,使一些计算简便。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560÷8÷7 1800÷3÷6 480÷6÷8 720÷9÷8
560÷56 1800÷18 480÷(6×8) 720÷(9×8)
2、简便方法计算
609-51-49 846-121-279
3、动手做
24个圆片平均分成2组,再把每组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体会连续等分:可以分了再分,也可以先求出两次一共分成多少份,然后一次分完。)
4、引入新课:除法的运算性质。
5、出示目标(见学习目标)
二、自互学习:(出示例3)
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每棵树苗多少钱?
1、指名读题。
2、(出示学习指导)
(1)根据题中的.信息列出算式,并计算。
(2)试一试,你还能想出其它的方法吗?如果有困难,可以与书进行交流。
(3)对比一下,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4)能用语言概括一下你发现的规律吗?
(5)试着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规律。
自学时间5分钟。
3、学生自学(学生对照学习指导,自学,并完成学习指导的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4、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三、精讲要点
1、小组汇报。
2、解决各小组中在自学中遇到的不会的问题。
3、小结:除法的运算性质。
4、练习:教材P43做一做,指名板演。
四、当堂检测
1、判断
(1)1456-(324+456)=1456-456-324
(2)100÷(25×4)=100÷25×4
(3)400÷(40×25)=400÷40÷25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3200÷25÷4 20xx÷25÷8 350÷14
3、有1440个玩具,每24个装一盒,每6盒装一箱,一共要装多少箱?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钝角、锐角、直角、平角及三角形分类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来认识和学习的。
1.重视知识的探究与发现。
在教学中,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给出,而是整节课都是在引导学生的实验操作、活动探究中进行。在探究活动中,不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主动探究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归纳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2.重视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
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能在实践中感知、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所带来的满足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量角器 直尺 三角尺
学生准备:量角器 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常识导入。(3分钟)
1.介绍帕斯卡:早在300多年前有一个科学家,他在12岁时验证了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他就是法国科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
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也来验证一下三角形的内角和。
1.倾听教师的介绍,了解帕斯卡。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填空。
(1)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
(2)平角=( )°
直角=( )°
周角=( )°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8分钟)
(一)量算法。
1.探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
(1)出示一副三角尺,引导学生说一说各个角的度数。
(2)引导学生算一算它们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
(3)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2.探究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
(1)引导学生猜一猜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2)组织学生验证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①引导学生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再计算三个内角的和。
②引导学生分工合作,把结果填入记录表中。
③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引导学生明确由于测量有误差,实际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二)剪拼法。
1.组织学生用剪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内角和。
2.引导学生总结发现。
3.课件演示,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三)折拼法。
1.引导学生结合剪拼法尝试折拼法。
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3.课件演示折拼法。
(一)1.(1)说出每个三角尺中各个角的度数。
①90°;60°;30°。
②90°;45°;45°。
(2)独立算出每个三角尺的内角和。
(3)得出结论:这两个三角尺的内角和都是180°。
2.(1)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看法。
猜测:一种是内角和可能是180°,另一种是内角和一定是180°。
(2)小组合作进行探究,量一量,算一算,说一说。
三角形种类 | 每个内角 的度数 | 三个内 角的和 | ||
锐角三角形 | 65° | 46° | 68° | 179° |
钝角三角形 | 110° | 25° | 46° | 181° |
等腰三角形 | 70° | 55° | 55° | 180° |
等边三角形 | 60° | 60° | 60° | 180° |
通过观察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都在180°左右。
(3)听老师讲解,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二)1.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小组内拼合。在拼合过程中要注意:顶点重合,三个角拼合。
2.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正好拼成了一个平角,也就是180°。
3.观看课件演示,明确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了一个平角,所以它的内角和是180°。
(三)1.动手折一折、拼一拼。
2.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正好是一个平角,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观看课件演示,再次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算一算。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是35°,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
3.在能组成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后面画“√”。
(1)90°;20°;70°。 ( )
(2)100°;50°;50°。( )
(3)70°;70°;70°。( )
(4)80°;70°;30°。( )
4.猜一猜。
有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20°,它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5.已知∠1、∠2、∠3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请你计算出每个三角形中∠1的度数。
(1)∠2=58° ∠3=48°
(2)∠2=∠3=70°
(3)∠1=∠2=∠3
三、巩固练习。(16分钟)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把两个小三角形合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A.90° B.180° C.360°
2.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锐角,则第三个角( )。
A.也是锐角
B.一定是直角
C.一定是钝角
D.无法确定
小组合作,选一选,明确答案。
1.明确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无关。
2.通过讨论,明确任何一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所以无法确定。
6.如下图,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2=30°,不计算,你知道∠1的度数吗?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3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二)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三、教学准备
米尺、彩带、磁条。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还会用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估一估,课桌面的长度是多少?
2.你们估计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用直尺来验证一下。
3.谁愿意把你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预设:
学生1: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20厘米。
学生2: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米2分米。
教师:课桌的长度如果以米为单位就是1.2米。
(1)在生活中,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表示。
(2)认识小数吗?在哪儿见过小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实际测量和记录的过程中发现有时得不到整数结果,从而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本节课是一节练习课,在学生学习《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的基本上进一步进行的巩固练习。还记得,在上一节课上教学完时,发现学生对一节课的内容,知识点掌握的还是不错,课堂的习题做的也很好的,自己感觉还可以。可是,当今天早晨拿到学生的作业时,发现学生的`出错率很高,主要的出错是,学生对运算顺序掌握的不好,这不就是本节课的重点吗?是呀,在上节课中自己讲的也很清楚,学生总结的也很高呀。现在回想一下,的确自己疏忽的方面有很多,首先是对于重点内容把握不够,虽然我在备课时知道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但在实际操作时,我没有把握好重点。其次,对于学生的期望太高,在讲完例题,要做练习时大部分学生都会做,并有学生说出了“先乘除,后加减”。当时自己也肯定了学生的说法,并且利用课间还重复了一遍。而且在总结算法时,我们还一起总结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我们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可是在学生的作业中真的是先“乘”“除”吗?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以上情况,我在本节课中是这样想的:
首先要明确算法,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并且让学生用横线标注;
其次,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不同错误情况进行展示,然后集体进行纠错;最后,在本节课中还应加大强化算法练习。让学生经历不同类型题的变式训练,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经过又一节的教学,发现学生有了很大的进步,不再是拿到题目,盲目的去完成了。通过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的原因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自己课堂中的不足之处,故以后再改学生的作业和做课堂练习时,要认真仔细的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做法,从而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以使及时的改正。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第32~33页例1和“做一做”,第36页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整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2.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体会到小数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3、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类推迁移的数学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米尺、多媒体课件、立方体教具。
【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创设情景】
教师通过展示自己的个人资料,既满足了学生想进一步地了解老师的好奇心,又达到了复习铺垫的学习目标。通过学生自主创造小数的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小数世界的求知欲望。
二、【新课讲授】
1、认识一位小数
今天的学习,我们借助一样学具~米尺,大家认识它吗?现在我们把它搬到大屏幕上!
(出示米尺课件)学生仔细观察,回答问题。
教学例1。
教师提问:一起来数数,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学生一起数,得出结论(10份)。
提问:因为1米=10分米,所以这一份是多长?
学生观察后回答:1分米
小结: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了10份,每一份是1分米。
提问: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
(1)如果用“米”做单位,每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
教师强调0.1米表示的意思:(0.1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0.1米)
想一想:0.1米的长度和米的长度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相等的关系)
由此得出:米=0.1米
(2)这样的3份是几分米?(这样的3份是3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0.3米。)
提问:谁能说说0.3米表示什么意思?
同样,可以得出:米=0.3米
(3)这样的7份又是多长呢?(这样的7份是7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0.7米。)
提问:谁能再来解释一下0.7米表示什么意思?
同理,可以写成:米=0.7米
(4)进一步强化训练:这样的9份就是(9分米),写成分数是(米)、写成小数是(0.9米)(学生口答完成)
教师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师:课件显示我们刚才得到的`一组分数,观察这些分数的分母,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分母都是10)
师:分母都是10的,也就是十分之几的数,我们用几位小数来表示?(一位小数)
师:结合我们得出的这几组等式,谁能把你刚才的发现再来完整地说一说?
学生通过观察,自行总结发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点击出示第一个发现!你的发现太棒了!
出示课件(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一段是几米?)(0.3米)
一起数数0.3米是由几个米组成的?(3个)
提问:那0.3里面有()个0.1?
这一段又是多长?(0.7米)
再来数数几个米组成0.7米?(7个)
提问:那0.7里面有()个0.1?
进一步强化训练:0.9里面有()个0.1?(9个)
请大家想一想:9个0.1如果再加上1个0.1是多少呢?(是1)
提问:1里面有()个?(10个)
也就是说:1里面有10个0.1
提问:谁能告诉我1.2里面有()个0.1?(12个)
师: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小结:像0.3、0.7、0.9、1.2……都是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里面有()个,我们就说,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写作:0.1
师:这句话太重要了,谁能把它再说一遍!
点击出示第二个发现!(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写作:0.1)
反馈小训练:谁能告诉老师:0.8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认识两位小数
小小的米尺,大大的学问。
师:同学们,猜一猜,如果老师再想继续分的话,会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呢?(100份)现在的每一份是几厘米?(每一份是1厘米)
1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米呢?(米)
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老师把之前分得的1分米,通过放大,再次平均分成10份,这时,就把1米平均分成了100份。
小结:这样的一份就是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米,写成小数是(0.01米)
提问:这样的4份和8份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分别又是多少米呢?
请大家翻开课本32面,把你的答案写在书上。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逐一出示答案。
师:根据你们的回答,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组等式(显示等式课件)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次写出的都是几位小数?(两位小数)
师:表示这些小数的分数,它们的分母又有什么共同特点?(分母都是100)
师:那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自行总结发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点击出示第一个发现!你的发现真了不起!
师: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数,百分之几也可以看作是几个百分之一,这里的就是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写作:0.01
师:谁能把这句非常重要的话像老师这样说一说!
点击出示第二个发现!(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写作:0.01)
反馈小训练:想一想0.25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对学生的回答及时作出评价)
3、认识三位小数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那三位小数呢?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给出的自学提示和自学要求,有步骤地进行自学探究,并完成手中的活动报告单。提问:根据前面的学习规律,说说1毫米、6毫米、13毫米用分数和小数该怎样表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小组选派代表发言。
发言总结:1毫米用分数表示是米,写成小数是0.001米;6毫米用分数表示是米,写成小数是0.006米。13毫米用分数表示是13/1000米,写成小数是0.013米
提问:经过你们的自学探究,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发现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总结发现:
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
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写作:0.001
点击出示发现!你们个个都是自学小能手!老师为你们点赞!
4、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
谁能尝试着把它们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教师可适当提示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都属于小数范畴)
学生小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师板书)
师:依此类推,分母是10000的分数,可以用(四)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100000的分数,可以用(五)位小数来表示……说的完吗?(说不完)就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
这就是小数的意义,请大家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意义,教师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可真棒!自己总结出了小数的意义!
5、总结:小数的计数单位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也知道了:
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写作:0.1
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写作:0.01
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写作:0.001
师:谁能尝试着把它们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
学生小结: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师板书)
师:你是个非常善于总结的孩子!这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请大家齐读一遍。
师: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说不完)看来同学们理解了!
6、小数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过渡)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过程。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老师带来了一个用整数1来表示的正方体,我真诚的邀请同学们一起来感受这个正方体变形的过程,你们愿意吗?
教师出示正方体变形课件,逐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1里面()个0.1
0.1里面()个0.01
0.01里面有()个0.001
提问:括号里能填几,你是怎么想的,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学生讨论发言。
小结:通过演示操作,交流讨论发现:1里面有10个0.1;0.1里面有10个0.01;也就是0.1是0.01的10倍,我们就说0.1和0.01之间的进率是10,0.01里面有10个0.001,也就可以说0.01和0.001之间的进率是10。
师:什么情况下它们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呢?举例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小结:小数和整数一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师板书)
请大家齐读一遍。
三、【巩固提升、练习反馈】
1.完成教材第33页“做一做”。(可以一题两问)
2.判断:争当合格小裁判(说出判断理由)
四、【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学的高兴吗?谁能向同学们分享一下你这节课的收获?
小结:是的,很多数学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今天我们主要研究分母是10、100、1000……的这类特殊分数与小数的转化,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继续探究由特殊到一般研究和转化。只要你善于思考和发现,你就能从中得到无穷无尽的乐趣!最后,老师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人生格言送给大家,希望与你们共勉!(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五、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小数的进率: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要求:1、用数方格和转化的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3、平行四边形面积能灵活运用,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三角板
电学具准备:学具袋、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与对话
说 明
评价重点
活动一
出示水产养殖场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情景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活动二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一号虾池的`面积是多少”这个问题。我们已知道一号虾池的形状师平行四边形的,那么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师:同学们提出了各自的猜想,到底谁是对的呢?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一下你的猜想?请小组线验证商讨的方法在一起验证。比一比,那组的方法最合理,最简单?
活动三:
师: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想法,结论是什么?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想到将平行四边形装化成一个长方形。到怎么计算面积呢?用件品的方法来研究。
师:交流一下你们小组怎样将平行四边形装化成一个长方形?
师:虽然大家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却有共同点,谁来说一说?
师:观察思考,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活动四
师:下面用平行四边面积的计算方法来解决
“一号虾池能放养多少尾虾苗”的问题。
活动五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在这节课上的表现满意吗?
学生观察情景图,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交流方法。
学生分组活动。每组中有下列学局(剪刀、直尺、方格纸、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纸片)
学生先讨论方法,在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完成。
小组汇报。
小组合作。
组内研讨交流。
全班交流转化方法。
学生观察不同的剪法(如何转化),后推导计算公式。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也是进行单位换算的重要手段。它是小数的另一性质,它与前面所学的小数性质不同,主要是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是学习小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为了突破难点,我选择了金箍棒的变化这一情境展开教学,有助于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思考和理解问题。同时以完整的、学生熟悉的、又非常感兴趣的情境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自主探究规律、发现规律,更重要的是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因为这一变化规律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根据,也是单位名称换算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所以学生对于小数的大小是有认识的。学生能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蕴含什么规律,学生还不清楚,还不能把小数点移动和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建立联系。因此,我在设计时,用的是金箍棒变化的情境,借助长度来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掌握新知。
3、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
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教学难点:发现并归纳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磁铁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自主建构。
(1)出示例5:
师:同学们喜欢看连环画吗?(喜欢)、大家请看:这是西游记里的故事,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生讲:一只小妖手持大锤对孙悟空说:猴头,交出唐僧!孙悟空说:休想,看我金箍棒!他边说边从耳洞里掏出金箍棒,长0.009米。孙悟空说:变!他边说边把金箍棒抛向空中,金箍棒变成0.09米。小妖看得目瞪口呆。孙悟空又说:变!金箍棒又变成了0.9米。小妖惊呆了。孙悟空再大声一吼:看棒!金箍棒变成了9米长。小妖还来不及反映,“哇!”的一声,就被金箍棒—。)
这里有一组数据显示金箍棒变长的过程,谁发现了?
师板:(0.009米,0.09米,0.9米,9米,)观察这组数据,看看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数字相同、位数不同,大小不同、小数点的位置不同)说的不错,这主要因为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规律。师板:小数点移动(齐读)
二、小组合作,发现总结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我们接着来研究,师问:0.009米的金箍棒能打死妖怪吗?你能比划0.009米的长度吗?为了更清楚的知道这些小数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把这些小数换算成整数,用毫米来表示。
师板:0.009米=9毫米
0.09米=90毫米
0.9米=900毫米
9米=9000毫米
请同学们从上往下观察这组数,等号右边的数有什么变化,等号左边的数,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原来的数怎样?
自己思考一下,然后五人一小组根据大屏幕的提示进行合作,组长主持,记录员做好记录。
出示大屏幕;快乐合作:
从上往下看,以第1式为标准,第2、3、4式分别同第1式比较,等号右边的数有什么变化,等号左边的数,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原来的数怎样?
(2)小组讨论
(3)小组交流汇报
小组一:(以第1式为标准,第2式同第1式比较,0.009米变为0.09米,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等号右边的9毫米变为90毫米,扩大到原数的10倍—————)
能概括地说一说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吗?
小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3、拓展延伸,小组合作
(1)猜想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引起小数扩大的规律,那么小数点向左移动,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小数会缩小)
我们一起来验证。
(2)验证猜想
讨论:
从下往上看,以第4式为标准,第3、2、1式分别同第4式比较,等号右边的数有什么变化,等号左边的数,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原来的数怎样?
(3)小组合作
(4)小组汇报交流
小组1(以第4式为标准,第3式同第4式比较,9米变为0.9米,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等号右边的9000毫米变为900毫米,缩小到原数的1/10————)
小结: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齐声读规律
把书打开到61页,完善书下面的内容。
为了方便我们记忆,老师把它编成儿歌,大家请看。
(5)出示四句歌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谈话:刚才咱们班同学发现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现在能有信心用规律解决碰见的数学问题吗?咱们来个小比赛,谁最棒!
1、把下面的小数点移到位数字的左边后填空
(1)36.8变为(),小数缩小到原数的()。
(2)5.41变为(),小数缩小到原数的()。
(3)128.6变为(),小数缩小到原数的()。
2、判断
(1)把5.6扩大它的10倍是560。()
(2)把1.502的小数点去掉,它的值就缩小10。()
(3)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
3、选择
(1)把5.08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就()。
A、扩大到原数的10倍B、缩小到原数的
C、扩大到原数的100倍D、缩小到原数的
(2)把的一位数先扩大10倍,再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是()。
A、9 B、 0.9 C、900 D、 9000
(3)把0.717的小数点去掉后,再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与0.717比较()。
A、缩小到原数的B、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C、相等
4、思考题:
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一位得4.02,原来的小数是()。
四、总结本节知识,畅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教学内容:课本第14页例3,练习四第1-3题,三步计算应用题(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思路,会解答简单的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个班40人;四年级有114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思路训练。
全班同学口答:
(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并说出数量关系。
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有8盏灯?
王平同学每天早晨跑500米,跑了5天?
8个打字员共打字1600个?
三年级有160人,四年级有114人?
(2)根据问题找条件,并说出数量关系。
平均每人采集树种多少千克?
火车速度是汽车速度的几倍?
香蕉比桔子少多少筐?
买足球共用多少元?
订正第1题,说说解题思路,是怎样分析的。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复习题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如果问题不变,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使其为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应该怎样表示?(学生可能想到,四年级人数不直接给出,改为四年级比三年级少46人。这样改是合理的,但它不是三步计算题了,因此只能改成: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
教师点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应用题。(板书课题:三步应用题)
2.出示例3。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审题、理解题意。
学生读题后,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
每班40人
三年级:
每班38人共?人
四年级:
(2)分析数量关系。
让学生结合线段图自己分析,并独立列式解答,然后集体交流,说出解题思路和过程。
分析:从最后的问题入手分析,要求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必须知道三、四年级各有多少人。但题中这两个条件都没有直接告诉,因此第一步先算三年级有多少人?40×4=160(人);第二步算四年级有多少人?38×3=114(人);第三步再把这两个年级人数合并起来,160+114=274(人)。就是要求的问题,即三、四年级的总人数。
教师板书:
①三年级有多少人? 40×4=160(人)
②四年级有多少人? 38×3=114(人)
③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60+114=274(人)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274人。
刚才的思考方法是从问题入手,找出所需要的条件,然后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大家想一想,如果从题目的条件入手分析,那么题目中哪两个条件有密切关系?可以得到什么新的数量?
(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可以求出三年级有40×4=16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可以求出四年级有38×3=114(人);最后把两个年级人数合起来,160+114=274(人)就是题中要求的问题。)
3.反馈练习。
如果例3的已知条件不变,把问题改成三年级比四年级多多少人,应该怎样解答?
全班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订正时说明是怎样想的。
小结:
我们解答应用题时,在认真审题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分析数量关系,掌握分析方法,既要根据条件想问题,得到新的已知数量,也可以根据问题找条件,哪个条件是已知的,哪个条件是未知的,因此要先把未知的条件求出来。这两种分析方法是要经常用到的所以要切实掌握。
三、巩固反馈。
1.独立解答。
体育老师买了3个排球,每个40元,还买了2个篮球,每个62元,小学数学教案《三步计算应用题(一)》。一共用了多少元?(先用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
解答后,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并订正。
2.比较题。
(1)菜场运来黄瓜8筐,每筐25千克,茄子12筐,每筐20千克,运来的黄瓜和茄子共有多少千克?
(2)如果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茄子12筐,改为8筐,其余条件和问题不变,应该怎样解答?
学生会出现的两种解法:
25×8+20×8 (25+20)×8
=200+160 =45×8
=360(千克) =360(千克)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哪种解法比较简便?
通过讨论明确,有些应用题,由于解题思路不同,解题方法就不同,而且计算的步数也不一样。有的三步计算题可以用两步计算,这样使得计算比较简便。
同学们想一想,(1)题能否用两步计算?为什么?(从而明确由于两种蔬菜的.筐数不一样,也就是当求两个积的和(或差)时,没有相同的因数,就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3.粮店运来25包大米,共重2500千克,运来40袋面粉,共重20xx千克,一包大米比一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四、全课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的复合应用题,都是由几个简单的一步应用题组合而成的。解答是首先要理解题电,在此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是关键,无论采用哪种分析方法,都要找出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计算时要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
五、作业。
练习四第1~3题。
附板书设计:
三步应用题(一)
例3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 菜场运来黄瓜8筐,每筐25千克
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三年 茄子8筐,每筐20千克,运来的
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黄瓜和茄子共多少千克?
每班40人 解法一:(1)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三年级: 25×8=200(千克)
每班38人共?人 (2)运来茄子多少千克?
四年级: 20×8=160(千克)
(1)三年级有多少人? (3)共运来黄瓜、茄子多少千克?
40×4=160(人) 200+160=360(千克)
(2)四年级有多少人? 解法二:(1)每筐黄瓜和茄子共重多少千克?
38×3=114(人) 25+20=45(千克)
(3)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 (2)运来黄瓜和茄子共重多少千克?
160+114=274(人) 45×8=360(千克)
答:三、四年级共有274人。 答:运来黄瓜和茄子共重360千克。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教学重点:将图形分两次沿不同的方向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认识沿斜线方向平移的困难
教学方法:观察、课件演示、讲授等方法
教学准备:方格纸、课件
教学程序:
一、导入
1、出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雪橇、滴水、缆车等),回忆是什么数学知识。
2、说说下图分别是怎样平移的。
(1)、
重点解决平移的方向
(2)、
重点让学生回顾平移的距离是怎样确定的。
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以课件演示。
(3)、说说火箭图是怎样平移的?
小结:在平移时要考虑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板书
二、新知探究
1、出示下图
(1)、先指导学生认清原来的位置和最后的位置。
(2)、思考,可以怎样移动,沿什么方向?
学生汇报,使学生认识到可以向下移动,再向右移动,也可以向右移动,再向下移动。
(3)、学生在方格纸上尝试平移。
教师巡视指导,并了解情况。
(4)、学生汇报
在实物投影上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并请他们结合作品进行介绍(注意体现不同的方法)
(5)、了解全班学生完成的情况。
教师小结,并以电脑演示:可以先确定一个点,接着将这个点向右平移6格,连成图形,再用同样的方法把第一次移动后的图形向下平移4格。
(6)、思考除了以上两种平移的方法外,还有别的平移方法吗?
教师在图上介绍沿斜线方向平移,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方法的困难。
三、操作深化
1、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观察,认清原来与后来的'位置,然后尝试解决。
反馈交流,你是怎样数的?
教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方法,进行演示。
再让学生说说还可以怎样平移?
2、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先独立画图,然后请学生在电脑上介绍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做必要的补充和指导。
核对答案,并进行订正。
3、解决实际问题
(1)、思考,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什么地方用到过平移的知识?
引导学生回忆平行线的画法。
让学生根据的平移的知识画出指定距离的平行线。
思考,在画的过程中,谁在平移?
(2)、
先指导学生认识必要的方向、路名,然后请学生思考可以怎样平移才能回家?
哪一条路线,老师会走的多一些呢?请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猜测。
四、小结
在今天的学习中,对于平移,你有什么新的认识,掌握的怎样?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1、会运用乘法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探究和理解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定标、激趣导入
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二、揭示课题,展示学习目标。
自学互动
适时点拨活动一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
学习任务
1、针对上面的问题1列出算式,有几种列法。
2、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它们的计算结果是怎样的。
3、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4、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5、乘法结合律有什么作用。
6、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
7、1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
2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3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
4字母表示。
三、活动一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
学习任务
1、小组讨论乘法的结合律、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2、各小组展示自己小组记定律的方法。
3、分别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运算定律的。
4、讨论为什么要学习运算定律。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四、巩固应用
在什么时候使用乘法结合律。使用这个运算定律的结果是什么。使用它们的优点是什么。
怎样用乘法的结合律计算2532125
五、测评训练
1、下面的算式用了什么定律
(6025)8=60(258)
2、P37/24 P35/做一做2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067 = 30(□□)
125840 =(□□)□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
教学内容:教材62-63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等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的的探索过程,会画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对称轴,并借此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情操,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对称轴条数的过程。
教学难点:画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一张彩色版花鸟图、尺、学具(长方形纸张、正方形纸张、尺。)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动手比划平移(拉开抽屉、举重)、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左右手各两遍)。
一、复习导入。
出示泰国寺庙图、蝴蝶图、脸谱、剪纸。提问:这四幅图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都是轴对称图形)
指着剪纸提问:你怎么知道它是轴对称图形?(指名说,师相机出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把剪纸图贴在黑板上,提问:谁能上来用手比划出这幅图的对称轴?(指名板演,教师用点段相间的线画出对称轴)
出示以上四幅图的对称轴及对称轴的概念。
谈话: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轴对称图形,重点研究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板课题: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齐读课题。
二、教学例题。
1、谈话:首先我们研究长方形的对称轴。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并用尺画出它的对称轴。
学生折纸画图,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折法。
2、指名到投影仪前展示自己的折法和画法。
提问:你能告诉同学们折纸时应该注意什么?画对称轴时应该怎么画?
对他的发言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谁还有不同的折法吗?也来展示一下。(指名展示)
提问:为什么这条线(指着学生画出的对称轴)也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对称轴?
3、谈话:这样看来,我们已经找到了长方形的两条对称轴,它还有另外的对称轴吗?用纸折折看。(板书长方形)(指名回答)
师小结:通过操作我们发现长方形只有两条对称轴。
4、指着黑板上画好长方形,谈话:刚才我们用折纸的办法找到了长方形的对称轴,现在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能对折吗?如果要画出它的对称轴你有什么办法吗?在小组内讨论。
假设学生有如下几点办法:
1、用和黑板上长方形一样大小的纸对折,找到对称轴后再在黑板上描画。师指出这样也是可以的,但是我们不用折纸的.办法,还能不能直接在黑板上画长方形的对称轴?
2、用量长方形对边中点再边线,画出对称轴的方法。师对这种方法予以表扬,并提问:你能说一说是怎样想到先找到对边中点的吗?
师拿出长方形纸,谈话:想一想我们在把长方形纸这样对折的时候,长方形的这条边(例如指一条长边)被折痕分成了几段?这两段的长度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么折痕与这条边相交的这个点是这条边的什么位置?同样地我们能找到折痕与这条边的对边的交点吗?找到了这两个点能不能画长方形的对称轴?
指名到黑板上量长方形的边,取中点。学生说怎样画对称轴,教师画,画成如右形状,并指出:因为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所以可以让对称轴延伸到图形外。我们归纳一下画对称轴的方法。(板:方法:1、量取图形对边的中点。2、尺对齐两个中点划虚线。)
5、让学生各自在课本62页画出长方形的对称轴,画好后同桌检查,并提问:你能画出长方形的几条对称轴?
三、教学“试一试”。
谈话:下面我们研究正方形的对称轴。请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再通过折纸研究它有几条对称轴,再在书上画出正方形的各条对称轴。尽量独立完成,如果有困难可与同桌商量,也可以在小组内研究。
先展示只画出两条对称轴的图形,提问:这两条对称轴画得对不对?还有其他对称轴吗?
再展示画出四条对称轴的图形,指着两条对角线所在的对称轴,提问:这两条线也是正方形的对称轴吗?让没画出这两条对称轴的学生折纸看一看这两条线是不是正方形的对称轴,并让他们补画出这两条对称轴。
提问: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
四、教学“想想做做”
1、做第1题。
(1)指名读题.。提问:这道题让我们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由于时间较紧的关系,以及学具的准备有限,就不剪不折,只让学生画对称轴。课后,再剪、折来验证学生的估算是否正确。)
(2)让学生各自画对称轴或划X。
(3)指名展示。
(可补充说明: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它有2条对称轴。)
2、做第2题。
(1)让学生自己读题。
(2)提问:题中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吗?第几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
(3)看一看每个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在书上画出来。
(4)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从左往右三个图的对称轴分别有3、4、5条。)
五、拓展练习。
1、出示:数字也可以写成轴对称图形。
(1)学生各自观察,并指名板演出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指名回答,师生评议。
2、出示:文字也可以写成轴对称图形。
(1)学生各自观察,并用手比划出对称轴。
(2)指名回答,师生评议。
六、拓展延伸。
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一一出示:生活中的轴对称(2幅)]小到杯子、打开的书,大到飞机、军舰。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轴对称图形,同学们平时要多观察就可以发现。
七、课后作业。
教材63页第3、4题。
八、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收获?
九、板书:
8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方法:
1、量取图形对边中点。
2、用尺对齐两个中点划虚线。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知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依据这一变化规律,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2、经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体会观察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中的逻辑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法学法:
1、教法:情境激趣,引导探究。
2、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成问题激兴导入
1、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师:知道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哪部分内容吗?
师:你看了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向哪移?变化?)
师:带着问题学习会让我们的学习过程更清晰,学习目的更明确。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解决心中疑惑。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利用小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自主发问。这些“问题”来自于学生本身的思考,也就是他们急于探究新知的'动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和探索中去。)
2、出示孙悟空打小妖的情境动画,将情境中的数据列出,感知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及小数大小变化。
师:课前老师通过和同学们交流知道同学们都爱看西游记,这天师徒四人正行走在西去取经的路上,突然杀出一个妖怪,想不想看当时是什么情况?(放动画片)
(设计意图:孩子好动,喜欢动画,这一环节设计能有效地把学生的精神集中起来,并通过动画,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为探索有什么变化规律作好准备,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我要探索”的冲动。)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从情境中提取数据让学生填空
0.009米=(9)毫米①
0.09米=(90)毫米②
0.9米=(900)毫米③
9米=(9000)毫米④
1、推导右移规律。
引导学生借助整数部分,从上往下观察
(1)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
(小组讨论交流)
总结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分别把3式与1式、4式与1式作比较再研究提出的问题。
生讨论。
整理并总结出右移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2)抢答填空题。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3)拓展:利用这个规律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0倍。
2、推导左移规律。
(1)猜测
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会变大,猜一猜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有什么变化?
共同验证
整体观察: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越变越小。
(2)引导学生借助整数部分,从下往上观察
小组讨论交流: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
(全班交流)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数学语言讲究精确,师强调缩小到原数的)
分别把2式与4式、1式与4式作比较研究提出的问题。
同桌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
整理并总结出左移规律: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3)抢答填空题。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4)拓展:利用这个规律说出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教师有目的地进行引导、提问,把“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联系起来,学生尝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在紧张愉快的教学中,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
3、记忆规律。
(1)用最短的时间记忆规律
(2)和同学们分享记忆小窍门。
(3)、一起总结小数点歌谣
小数点,真调皮,右移一(位)二(位)三(位)……扩大十(10倍)、百(100倍)、千(1000倍);左移一(位)二(位)三(位)缩小十()、百()、千()……
(4)选择性地提问规律。
4、解答课始提出的疑问。
我们课始的疑问有答案了吗?
擦掉问号改成感叹号。
质疑:小数点无论是向左移动还是向右移动,位数不够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用数字“0”补齐。
三、巩固应用内化新知
1、帮助师徒四人闯过数学王国的关卡。
2、帮助小猪快餐店解决困难。
快餐店价格中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让价位变低。
(设计意图:多层次练习,是加强对新规律的巩固和运用,达到活学活用,并有意识地让学生有形象方法记住小数点向右移,原数变大,小数点向左移,原数变小,加强记忆效果,并利用所学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思维习惯)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8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奥运信息,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通过解决体育赛场上的有关问题,体会数学与体育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奥运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2016年第31届奥运会在里约举行,同学们知道我国运动员一共获得了多少枚金牌?其中有些项目还打破了世界记录,尤其是中国女排,顶着巨大的压力,通过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终于获得冠军。那么同学们对奥运会有哪些了解呢?
师出示课件教材第79页情景图。
引导学生观查表格,从表格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奥运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问题
1.师出示课件教材第79页问题一。
(1)学生观察表格,交流汇报:可以知道三名运动员各自的成绩分别是多少秒。
(2)出示问题: 前三名运动员的成绩分别相差多少?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说说是怎么做的,互相交流订正。
(3)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两幅冲刺情况图,并提问:根据刚才的数据,你能判断哪幅图能描述当时决赛的冲刺情况吗?
学生观察图片,交流汇报。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归纳:根据刚才计算出来的结果,可以知道,第二名和第三名相差很少,他们之间的距离应该很近,而他们和刘翔的时间相差很多,所以距离应该相对远一些。
因此第二幅图能更好的.描述当时的冲刺情况。
(4)当时男子110米栏的奥运会记录是12.95 秒,刘翔用的时间少了多少秒?
学生先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再全班汇报。
2.师出示教材第80页问题二
(1)引导学生阅读短文,你能获取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阅读后,指名汇报交流:在最后一跳之前,何冲比第二名多32.45分,秦凯比第二名少7.65 分,是第三名……
(2)课件出示问题1。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说说是怎么想的。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3)课件出示问题2。
①让学生观察“最后一跳的得分情况表”。
②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师归纳:何冲最后一跳得分最高,是第一名;最后一跳前,秦凯落后德斯帕蒂耶斯7.65分,而最后一跳,秦凯得分比德斯帕蒂耶斯多98.00-96.90=1.1(分),所以第二名是德斯帕蒂耶斯,第三名是秦凯。
3.师出示教材第80页问题三。
(1)引导学生阅读短文,并从中获取数学信息。
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2)出示课件射击比赛场景图。
同学们先观察图片,再独立通过想象判断,并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小组内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讨论验证。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和同学们说一说。
四、课后练习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38、39页的内容:小数的性质
学情分析
小数的性质是任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38、39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为后面的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四则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对于整数的知识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对于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会引起整数大小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小数的性质却与整数不一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因此,整数的这部分知识,会对小数性质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难点:小数基本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法与学法
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3、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小数的意义)那么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吧!
2、《西游记》同学们都看过没有,那么你们知道《西游记》中都有那些人物(学生自由回答)。
课件展示: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l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标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师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师:你知道唐僧听了悟空的.话为什么会微笑着点了点头?学了今天的知识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达到知识的迁移。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1.出示例1:
⑴师:同学们,这把尺子多长呢?(10厘米)你们还能不能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表达出它的长度呢?老师点名提问个别学生来回答。
学:1分米、100毫米。
⑵师;请同学们运用所学有关“小数的意义”的知识,把它们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个别不会的学生。
⑶教师指名个别学生回答,并对个别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生1: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生2:0.10米是10/100米,就是10厘米
生3:0.100米就是100/1000米,就是100毫米
师:现在老师有个问题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下,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如何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板书: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 l米=0.10米=0.100米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⑷观察比较:教师指着“0.l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标出思考箭头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标出思考箭头,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又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
教师强调: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
师质疑:那整数有这个性质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举例证明得出结论。
(师强调出小数与整数的区别)
设计意图: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2、教学例2
(1)多媒体出示38页例2:比较0.30与0.3的大小
师:任写一个数,在它的末尾添上一个‘0’或者两个‘0’,用自己的方法验证他们的关系是否相等。
(2)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证明了我们的发现,想不想知道老师是如何验证的?
①老师将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份和100份,把其中的30份写成小数就是0,30,另一个正方形取其中的3份就是0.3,将两个正方形移动,重合比较,会是什么结果?
②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再睁开眼睛观察屏幕,和你想象的一样吗?可以写一个怎样的等式?
汇报结论:0.3=0.30
(3)师质疑: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放手让学生探索、验证,适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课堂检测
1、运用小数的性质时应注意什么?
0.70(去掉末尾的0,大小会变化吗),2.07(去掉中间的0会怎样),0,7(末尾加个0会怎样)?
提示:根据小数的性质,只有小数末尾的“0”去掉之后,才不会改变数的大小。小数中间的“0”和整数部分的“0”不能去掉,因为那样小数其他数位上的数就发生了变化。
2、判断
(1)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意义也不变。 ( )
(2) 0.508去掉小数部分的0,这个小数的大小不发生变化。 ( )
(3)因为2和2.0相等,所以它们都是整数。 ( )
(4) 0.8与0.80大小一样,计数单位也一样。 ( )
3、下面哪些小数中的“0”去掉后,小数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7.03、4.90、8.10、0.02、3.70
4、按要求说出一个数。
①所有“0”都不能去掉。
②所有“0”都能去掉。
③既有能去掉的“0”,又有不能去掉的“0”。
5、谁能只动两笔就可以在5、50、 500之间画上等号?
5=50=500
四、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课本41页练习十:1、2、3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
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08-28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8-27
四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02-14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30
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01-05
数学四年级下册优秀教案08-23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5-19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02-24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