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3篇(推荐)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名称:咕隆咚(认知活动)
隶属主题:我们的城市
活动目标:
1、交流、分享有关投币机的经验,了解、体会投币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能够清楚地表达图片内容,大胆地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故事:咕隆咚、几种投币机的图片;图书若干本。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导入活动重点提问:你们知道“咕隆—咚”是什么吗?
小结:像这种把钱投进去,就可以买到东西的机器,就是自动售货机。在这个机器上有投币口,选择物品的按钮,还有取东西的取物口。原来“咕隆—咚”就是硬币投入自动售货机时发出的声音。
二、我们身边的“咕隆—咚”——经验交流与拓展
1、重点提问:为什么要设计这些自动投币机?
小结:自动投币机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2、重点提问:你在生活中使用过哪些自动投币机?有什么用处?你是怎样使用的?
小结: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的.投币机,这些投币机,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与快乐。
3、除了这些投币机以外,还有哪些投币机你没有使用过,但看到过?
4、老师也发现了许多投币机,这些投币机是我们小朋友不经常看到的,你们想看吗?
5、出示PPT,与幼儿一起欣赏课件,并总结介绍各种公共投币设施:投币公车、投币厕所、投币储物柜、投币电话、投币身高体重秤、投币洗衣机、投币摇摇椅、投币游戏机。
6、小朋友谁来猜猜这个神奇房子是什么呢?有什么用?
小结:神奇房子是个投币厕所,把硬币投进去,就可以方便了。投币厕所也是投币机。
总结:刚刚我们认识和了解了各种投币机器,我们自己只要通过投币就可以让这些机器为我们服务和提供需要的东西,不需要麻烦别人为我们服务,真的很方便。
三、我们不了解的“咕隆—咚”——活动延伸
出示磁卡,告诉幼儿现在除了投币机外,还有更方便、更先进的方法,如磁卡电话、磁卡开门器,还有好多好多呢,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给我们带来方便、快乐的东西,以后小朋友也可以去找找、用用!
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理解分别是什么。
2、大胆表述自己对同伴分别前想说的话,诉说不忘记朋友的方法。
3、体会故事所表达的分别时的情感,感受朋友分别时的心情。
二、活动准备:
1、课件《分别是什么》。
三、活动过程:
(一)引入部分
师:小朋友,这里有只叫拉比的小熊,你们看拉比怎么了?它为什么哭,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基本部分
1、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大概内容。
1)播放课件第一段
提问1:拉比上学第一天都没哭,怎么现在哭得像小女孩?
提问2:棒棒虎听到拉比哭了怎么说的?拉比听了棒棒虎的话怎么样了呢?
提问3:老师告诉了大家什么?棒棒虎是怎么做的?
提问4:你觉得分别是什么?如果你和自己的好朋友分开了心里感觉怎么样?
2)播放课件第二段
提问1:鸭嘴兽老师说分别是什么?
提问2:你觉得很久很久代表多长时间呢?
3.播放课件第三段
提问1:老师带着大家给拉比开了热闹的欢送会,它们是怎么欢送拉比的?
提问2:放学后,拉比对妈妈说了什么?
提问3:拉比对棒棒虎说了什么话?
3、完整欣赏故事
提问1:你觉得分别这个游戏有趣吗?拉比怎样才算玩赢这个游戏?
4、我会记住你。
1)播放课件我会记住你
提问1:图片中的小朋友们都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
提问2:你怎么样才能不忘记朋友呢?(引导幼儿懂得分别后要经常记得朋友,记得给好朋友打电话,珍藏好朋友的礼物,怀念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光)
提问3:你怎样才能不被别人忘记?(知道经常记得朋友,朋友也不会忘记你;多为好朋友做事;送小礼物给好朋友留念;和好朋友一起拍个照;给好朋友表演一个节目;对好朋友说一句分别的话等)
四、结束部分
提问1:你有什么话想对老师和小朋友说说吗?
小结:孩子们,分别虽然会有一点伤心,但它就像一场游戏,大家说好不见面,比一比谁能在很久很久以后还记得对方的样子。我们已经想了很多的`办法,不忘记朋友。也想了很多的办法,不被别人忘记。老师相信,等到有一天大家见面了,一定还能像现在一样亲热。我们都会赢的!
《分别是什么》反思
一、环节设置方面
大班幼儿正面临人生中的第一次离别——幼儿园毕业,让幼儿接受与同伴、老师长时间的分别并正确对待自身负面情绪的情感教育刻不容缓,而故事《分别是什么》完全符合孩子的需求。故事通过由小熊拉比突然转学引发的哭泣、安慰、欢送等事件切实地表现出了幼儿面对分别时的心情、行为,能够引发幼儿的共鸣。首先,教师在活动最初出示了小熊拉比哭泣的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来倾听故事;接着,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体会“分别”,了解分别的含义,感知拉比从舍不得到重新开心起来这一过程中的情绪变化。最后,幼儿完整地欣赏了故事,并探讨了如何赢得分别这场游戏,交流了许多让对方记住自己的好办法。
二、教师组织方面
在活动中,教师通过富有感情的讲述,吸引幼儿融入“舍不得”的活动氛围,被故事的情境与情绪感染,深刻体会分别的感觉。在获得共鸣的基础上,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思念、记忆等要求,可以主动积极地理解“分别是什么”这个游戏,并纷纷与同伴做了约定。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应该私自离园,了解私自离园可能产生的危险。
2、能够理解并遵守幼儿园安全规则,为了自身安全不私自离园。
3、体会私自离园的后果以及家长和教师焦虑的心情。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1)仔细看图,看看小朋友在做什么?
(2) 有意个小朋友正往幼儿园门口走呢,他要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情景剧表演
(1)教师:刚才我们看到一个小朋友尧自己偷偷地离开幼儿园,你们觉得他做得对不对?如果他溜出幼儿园,可能会发生什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表演情景剧表演《皮皮留出幼儿园》,表现私自离园可能产生的危险。 ①情景剧表演:配班教师扮演男孩皮皮,留出幼儿园大门,主班教师扮演人贩子。 配班教师扮演人贩子。
表演内容:
教师旁白:一天,皮皮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地溜出了幼儿园门口。
皮皮:哈哈,溜出幼儿园真开心!可是车这么多,那路这么宽,我怎么过去呢?人贩子(在旁边观察了皮皮好一会儿):小朋友,我带你过马路去一个好玩儿的地方吧!(皮皮不假思索地跟着人贩子过了马路。人贩子给了皮皮一颗糖,皮皮吃了之后晕倒了,人贩子把他带走了,人贩子把他带走了。
②教师:皮皮溜出幼儿园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
3、活动展开:讨论私自离园的危险性。
(1)讨论:如果私自离园,还会有那些危险?
①教师:除了可能碰到的坏人,私自离园还可能产生哪些危险?
②教师小结:小朋友还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如果自己偷偷地离开幼儿园,可能会遇到紧急情况,又没有人知道,时分成未见得,比如有可能被车撞伤、被人贩子拐卖或者迷路等。所以,为了我们自己的安全, 不能私自离开幼儿园。
(2)讨论:如果私自离园,爸爸妈妈和老师会怎样?
①教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偷偷地离开幼儿园,爸爸妈妈和老师会怎么想,会怎么办? ②引导幼儿展开讨论,体会亲人和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以及自己走丢后他们的心情。
③教师小结:小朋友刚才说的都很好。如果你从幼儿园跑丢了,爸爸妈妈和老师都会非常着急,会非常担心你的安全,会非常伤心,会报警,或者到处找你,没有办法安心工作,老师就顾不上班里的'其他小朋友。总之,会产生很大的混乱。
4、活动总结:不应私自离园。
(1)教师:请大家仔细想一想,我们应不应该私自离开?(通过讨论:引发幼儿的安全意识)
(2)教师总结:虽然幼儿园外面有很多有趣的东西,但也有很多非常危险地事情。小朋友在幼儿园有事要跟老师说,不能自己偷偷地离开幼儿园,不然会让关心你的爸爸妈妈和老师非常担心和伤心的。
5、活动延伸:表演情景剧。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产生的危险。
2、会安全使用文具,能够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规则。
3、通过讨论,初步建立班级的文具安全规则。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教案01-21
大班教案[经典]11-09
【经典】大班教案08-01
大班教案【精选】08-05
大班教案(经典)08-04
(精选)大班教案08-04
[经典]大班教案08-04
[精选]大班教案08-26
【精选】大班教案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