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10篇[优选]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年代所设计的门、窗、墙的风格多姿多彩、千变万化。本课让学生观察、收集生活中、影视作品中不同风格的门、窗、墙的图片、资料,用自己喜爱的表现形式进行表现,使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并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社会调查,注重人文教育。教师在引导学生对门、窗、墙不断接触的实践中,进行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所感所想进行有个性的表达。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观察、收集生活中、影视作品中不同风格的门、窗、墙的图片资料,了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年代门、窗、墙的风格。
(2)操作目标:通过参观、写生,运用多种绘画形式,大胆表现自己喜爱的门(窗、墙)。
(3)情意目标:通过参观、欣赏各种风格的门、窗、墙,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不同风格的门、窗、墙的美熬,运用多种绘画形式表现自己喜爱的.门(窗、墙)。
教学难点:学生绘画表现角度的多种多样。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钢笔、生活用品。
学生准备:钢笔、生活用品、关于门、窗、墙的照片。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参观与体验:
走出教室写生之前,让学生欣赏书本上的主题图片和部分师生画的门、窗、墙的写生作品或有关主题的影视片段。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校附近最古老的门(窗、墙),观察它的外形,介绍它的历史。
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这个门(窗、墙)的过去、现在或与之相关的人文轶事。
○调查与写生:
学生分组继续参观附近较有特色的门、窗、墙,向附近的老人打听一下它们的建造时间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
教师在现场做适当的写生示范,示范作品可在写生中让学生相互传阅。
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喜欢门(窗、墙),并进行写生,写生完后,在它的旁边写上50-100字的调查记录。
○展示与:
教师把学生的写生作品贴在一扇大门上进行评析。
学生介绍自己的写生作品,并读一读自己的记录,向伙伴们介绍有关这个作品的故事。
分组互相评析,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评出"最佳写生奖"、"最佳记录奖"。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门、窗、墙的图片制作成的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生活申影视中不同风格的门、窗、墙的图片、资料。
●教学思路:
○交流与认识:
师生共同交流自己生活中、影视中不同风格的门、窗、墙的图片、资料。
说一说这些门、窗、墙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欣赏与感受:
教师播放课件,学生欣赏江南民居的门、窗、墙,云南黎族寨门,古代的门、窗、墙,国外的门、窗、墙,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年代,他们所设计的门、窗、墙风格的多姿多彩、千变万化。
学生找己最喜欢的门(窗、墙),说己喜欢它的原因。
○讨论与绘制:
教师播放课件,出现一系列的城市或农村的未完工的建筑,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如果你是设计师,你将怎样设计这些建筑中的门(窗、墙)?
学生用笔简单勾勒自己所设计的门(窗、墙)的草图,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设计。
师生共同交流这些草图,最后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绘制。(其中,教师做适当的示范。)
○展示与评析:
学生把自己设计的门(窗、墙)贴在黑板上,主动上台介绍自己的设汁意图,设计方法。其他学生他(她)设计的优点,提出一些更好的建议。(课中留给学生一部分时间,让其听取别人的建议后作一定的修改和添加。)
选出"最佳设计奖",授予"小小设汁师"的称号。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大小不同的纸折叠飞机,感受折纸的乐趣。
2.学习将折好的飞机按大小排序。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事先折好的大小不同的飞机。
2.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纸若干。
3.折飞机步骤图。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折好的大、小纸飞机,让幼儿自由观看、玩耍,激发幼儿折飞机的愿望。
2.幼儿自由探索折飞机的方法。
(1)教师出示折飞机的步骤图,引导幼儿自己看图解折飞机。
(2)教师重点向幼儿示范难折的部分,如:机翼的折法。
(3)幼儿再次看图解折飞机,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才能折出大小不同的飞机?鼓励幼儿选择大小不同的纸进行折叠。
3.教师鼓励幼儿将折好的飞机进行排序。
(1)引导幼儿自由排序,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可以多人合作一起进行排序。
4.展示自己的作品。
布置飞机展,互相欣赏同伴的飞机。
教学反思:
让幼儿认识飞机的简单构造和功能,同时又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等;通过活动中的互相帮助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从整个活动效果来看,幼儿在活动中注意力集中,动手操作时积极、投入,最后的展评活动更是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孩子们看着自己折好的飞机,带着老师奖励的小奖章非常高兴。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准备:
绿、粉、黄色绉纹纸头,胶水,绘画工具。
活动与指导:
1、组织幼儿在幼儿园附近环境中观察春季树木的变化,不同的树形(区分乔木和灌木)观察芽苞的颜色。
2、用油画棒在作业纸上画出不同的树木,教幼儿画树时掌握正确的分枝方法。
3、将自己选择的纸头儿用拇指和食指团成很紧很小的纸团,分别沾在发芽的树枝上。
4、注意指导幼儿沿树枝的'左右两方面沾,不要只沽一边,学会使用不同的颜色纸团儿沾不同的数木。
活动建议:
1、组织幼儿到户外大自然中感受季节的变化,多看几种树的发芽后再进行此活动。
2、可在教育活动前将各色纸团团好,减少集体活动时间。
3、在春季主题绘画中用这种方法丰富作品内容。
4、可以采用其他物品代替纸团当芽苞作画。
日常生活根据季节多引导幼儿深入自然,了解自然,产生热爱好奇的情感,愿意表现自己的感受。
家园配合号召家长带幼儿到郊外进行踏青活动,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和表现大自然的热情。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用不同的花瓣形状、颜色和数量画出各种花朵。
2、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提高幼儿的作画能力。
活动准备:
范例、笔、纸
重点:
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美丽的春姑娘。
流程:
欣赏与介绍——示范与讨论——创作要求——幼儿作画——评价
活动过程:
一、开始
1、传说天上有位美丽的春姑娘,黑头发,圆脑袋,穿着漂亮的衣服,随着微风飘呀飘,她飘到哪里,哪里就会变得美丽,因为她有一条奇妙的裙子。
2、春姑娘的裙子和我们的裙子有什么不同?她有一条用什么做的裙子呢?
3、春姑娘穿着奇妙的'裙子,飘呀飘,把嫩绿的小草和五彩的花朵送到大地的每个角落,让世界更美丽。
二、示范与讨论
1、提示画人物的顺序:先画基本部分(头、身体、手臂),再画主要特征(五官),即先画大,再画小,画人物面部时,从上向下画:头发、眉、眼、耳、鼻、嘴。注意不遗漏。
2、请幼儿尝试示范画随风飘的柳条裙,飘得远,不折断。
3、进一步观赏作品,找一找不同大小的花蕊,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花瓣,数一数花朵上花瓣的多少。
三、创作要求
请春姑娘飞来幼儿园。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点
1、确定春姑娘的位置,提示幼儿画在纸的上方。
2、按自己的想象,为春姑娘穿上美丽的柳条裙,并注意用弯曲的线条表现飘动。
3、鼓励幼儿不断变化花朵造型。
活动结束:
找一找春姑娘又送来了哪些花朵。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夏天服饰的特点。
2、学习用海绵印画,装扮夏季的衣衫。
教学预备:
夏季的衣衫数个。图画纸(画着夏季衣衫的外型)、海绵印模、水彩。
教学过程:
1、展示夏季的衣衫,激起孩子的兴致。
师:孩子看,这就是啥?这一些衣衫是啥时候穿的?它们漂亮吗?哪儿漂亮?
2、展示图画纸。请孩子自由述说自个儿想怎样装扮这夏季的衣衫。
(1)教师:那教师这儿有件没漂亮图形的夏季衣衫,教师请你们当设计师,将它设计得美美的好不好?
(2)孩子自由述说。
3、师演示用海绵印画孩子所述说的设计。
4、孩子自个儿操作。
(1)幼儿教师勉励孩子自由选取喜欢的`海绵印模,选取喜欢的色彩。
(2)叮嘱孩子一個印模蘸一种色彩。
5、出示孩子的作品,给她们以成功的体会。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橡皮泥卷的技能。
2、尝试分橡皮泥,知道橡皮泥越多,捏的花卷就越大。
3、说说我的"花卷"最漂亮,体验泥工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花卷一个。
2、各种颜色的橡皮泥若干,人手一个泥工板。
活动过程:
1、观察花卷的图片,讨论花卷的外形特征——是一层层卷起来的。
出示花卷,提问: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总结:这是花卷,它是一层层卷起来的。
2、教师出示橡皮泥,示范做花卷的方法。
3、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引导幼儿先分泥,再捏花卷醒幼儿将不用的和搓好的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帮助。
4、展览作品,并请幼儿说一说"我的花卷最漂亮"。
教师: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花卷做的最漂
活动反思:
玩是幼儿的天性,而幼儿园的泥工是幼儿喜爱的手工活动之一。幼儿在塑造物体过程中,可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兴趣,提高幼儿泥塑的`技能技巧,发展小肌肉群动作。在我们班泥工的前期阶段,先让孩子们学习搓和团这两种最简单的技能。在这次活动中进一步让幼儿学习拧的技能,对孩子的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目的是让他们学会运用橡皮泥拧的技能,使橡皮泥在他们手中变成千姿百态。麻花是孩子们所熟悉的食物,物体结构也简单、形象特征鲜明,今天孩子在塑造的过程中都得到了成功感,他们都会兴奋的让我看他们的麻花。我想在泥工开展的前期阶段我还会继续选择这种简单并且平时多见的东西,让孩子们在体验到成功的同时激发他们对泥塑的兴趣。泥工在我们班实行不久,孩子对基本技能掌握还是比较好,但是塑造出来的物体较粗糙,不够圆润。我想下阶段的目标将孩子们已经会的泥塑再进行练习,通过“比一比谁的泥塑最漂亮”激发孩子参与的兴趣。
美术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泥工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幼儿喜爱,孩子们对玩泥工非常感兴趣。当你给他们一团泥时,他们会很高兴地反复捏着玩,这时幼儿的手指和肌肉便得到了锻炼。“糖葫芦”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物体形象,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是幼儿所熟知的食物之一,根据小班幼儿的泥工表现的特点设计此课题,目的是通过“糖葫芦”这一泥工教学活动,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氛围中掌握了团泥的技能,增强幼儿手的协调性、灵活性,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乐的思想。
活动目标:
1、感知糖葫芦的形状及颜色。
2、幼儿初步学习团泥的技能,训练双手的协调配合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细心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橡皮泥
2、一根竹棍
3、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串糖葫芦,引导幼儿观察。
师:宝贝们,你们看吴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呀?
幼:糖葫芦。
师:你看到的糖葫芦长什么样子呀?谁来说说看?
幼儿自由表述。
师小结:红红的小果子,上边有甜甜的冰糖,一串一串的就是糖葫芦。
师:宝贝们喜欢吃糖葫芦吗?
幼:喜欢。
(评析:通过出示糖葫芦引起幼儿们的兴趣,在感兴趣的基础上让幼儿们仔细观察糖葫芦的形状以及颜色,一下子就调动起幼儿们的积极性。)
二、观看视频:制作糖葫芦的过程。
师:熊大在超市里看到红红的糖葫芦,特别的喜欢,特别想吃。可是熊大不会做,谁来帮帮忙?你会做糖葫芦吗?
幼:不会。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里面的师傅到底是怎么做的?
播放视频,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
(评析:由于熊大是幼儿们喜欢的一个卡通人物,幼儿们很喜欢,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幼儿们的.注意力集中,并初步知道团泥的基本技能。)
三、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诱人的糖葫芦。
1、教师示范制作糖葫芦。
师:你看到是怎么做的吗?谁来说说看。
幼儿自由表述
师:那吴老师先来试一试,看看做的对不对。
教师示范:我们先取出红色的彩泥,揪下一块,然后双手揉搓成圆形,揉出4到5个小红球。然后把小红球按顺序整齐地穿在竹棍上,当心不要扎到小手。一串好吃的糖葫芦就制作好了。
教师在制作的过程中引导小朋友一起跟着教师做一做。
(评析:幼儿幼儿们第一次接触竹棍,所以教师在示范的时候特意强调如何运用竹棍。)
2、幼儿回顾制作糖葫芦的过程。
师:吴老师的糖葫芦做好了,做的对不对?
幼:对。
师:你喜欢吗?
幼:喜欢。
师:哪个聪明的宝宝来说说看是怎么做的?
师:那你会做了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要当心竹棍哟。
3、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评析:通过教师的示范以及幼儿的参与,一起说一说、做一做,初步学习团泥的技能,完善第二个目标。在我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幼儿们非常感兴趣,都想上来试一试,充分融入了本次活动中。)
四、讲评幼儿作品。
师:小朋友的糖葫芦做的真棒。老师好喜欢呀!你最喜欢哪一跟?为什么呀?
幼儿自由表述。
(评析:小朋友的想象力很丰富。虽然我展示的是红色的糖葫芦,我们班有些幼儿自己开动脑筋做了彩色的糖葫芦。)
五、活动延伸。
师:我们的糖葫芦做好了,现在就去送给熊大吃吧。熊大看到这么漂亮的糖葫芦,肯定开心极了。
美术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本课是以美术切入的艺术课,溶音乐、表演、语言表达、绘画、剪贴为一体,以故事相联系,将孩子们带入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引导他们去感受去体验去表现,在愉快的学习中激发他们心中的真善美,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美的熏陶,懂得环保知识。
教学目的:
一、 了解小土粒的作用,学会珍惜泥土,感受拟人化的小土粒的情感,学会用简单的表情表达情绪,传递情感。
二、 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活动中主动学习。
三、 让学生通过绘画、剪贴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小土粒的不同心情,绘制出相应的表情。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保护美化家园的意识。
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表情面具、电风扇、小纸片、范画(一片树林)、双面胶。
学具准备:图画纸、彩色笔、剪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给大家介绍一位“陌生”的“老朋友”,说它是老朋友是因为我们天天都见到,说它陌生是因为我们很少注意到它。(出示一杯土)它是谁?
2.土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了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
3.引出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听一听小土粒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音乐故事《小土粒的烦恼》,讲述过程中配合不同的故事情节戴上不同的表情面具,播放不同情感的音乐,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小土粒的感受。
故事梗概:在一片美丽的树林里,小土粒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自由快乐地生活,每天看着花草跳舞,听着昆虫歌唱。可是,自从伐木工人来了以后,小土粒失去了安静美好的生活,每天听着嘈杂的电锯声,看到树公公痛苦地倒下,动物朋友们都走了,美丽的树林变成了一片荒漠,小土粒再也没法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玩耍休息了,它们被狂风吹得到处流浪,成了没有家的孩子,它多烦恼啊!
2.孩子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同学们思考能为小土粒做什么?(建个新家)
3.你希望小土粒把家安在哪里呢?(树林、田野、河边等)让
我们每个孩子都来当一棵小树,组成一片树林,把小土粒留下来。起立,表演树的姿态。
4.小游戏,给小土粒画表情:
① 出示一盘小纸片代替小土粒,让每个同学都接住它们。
② 播放风声:听,大风又来了。教师利用风扇将纸片吹向学生,
比一比谁先把小土粒接回家。
③ 小土粒到了新家可能有那些想法?教师根据回答引导学生看表情面具,了解不同表情的画法。
④ 请你在小纸片上画出两种不同的表情。
⑤ 请学生上台展示讲解自己的作品(利用实物投影仪)。
⑥ 出示范画(一片树林),将有表情的小土粒贴在上面。
5.表演、绘制可爱的小动物:
① 小土粒在小树林安家后,小草更多了,小树长高了,变成了一片大树林(在范画上贴上大树),许多动物朋友都来了,你知道有哪些吗?
② 你能表演你喜欢的小动物吗?老师要通过你的表演猜出你扮的是什么。放音乐《小松树》,学生表演。
③ 小动物真可爱,你们想不想画一只动物,让它参加在树林里举办的动物狂欢节呢?
④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
⑤ 请学生将画好的动物剪下来,贴在范画上。
三、 课堂小结:
1. 简评学生作业,表扬学生的大胆创作。
2. 你用什么方法来保护小土粒,保护大地妈妈?
3.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小土粒,了解了小土粒,小土粒不再是陌生的朋友,而是熟悉的好朋友了,让我们一起爱护它、保护它、珍惜它,让小土粒有更多更好的家。
四、 教学思路拓展:
可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社区的植树绿化活动,用实际行动保护地球妈妈,观看环保方面的电影、电视和绘画作品。
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剪、贴、撕、画等多种技能有创意地装饰塑料袋。
2、探索塑料袋玩具的多种玩法,体验做做玩玩的乐趣。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收集的不同的塑料袋(每人一个)。
2、即时贴装饰物、彩笔、毛线、双面胶、细绳、剪刀(每人一把)。
3、塑料袋玩具范例、《啤酒桶波尔卡》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1)教师先请小朋友猜塑料袋的谜语:有纸像个谜,透明如玻璃,可来当容器,说来真稀奇。
(2)出示一塑料袋,引导幼儿说说塑料袋的用处。
(3)启发幼儿说出如果你有一个塑料袋,你还想用它做什么。
2、出示范例,图解讲述制作方法。
(1)教师出示范例,让幼儿说说老师的塑料玩具为什么是鼓鼓的,你喜欢老师的作品吗?为什么?
(2)教师出示图解。
小猪的图解:耳朵2个、鼻子1个、眼睛2只、鼻孔2个。
太阳的图解:
(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怎样装饰塑料袋,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
(4)教师提醒幼儿装饰塑料袋时,。要向塑料袋的上部粘贴,最后把我们的塑料袋喂得“饱饱”的,用细绳把袋口扎紧。
3、幼儿随背景音乐《啤酒桶波尔卡》自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根据幼儿的情况,给与适当的帮助。
(2)引导幼儿把自己的'塑料袋装上空气,并帮助其他幼儿用细绳把袋口扎紧。
(3)幼儿操作结束后,提醒幼儿将材料放回原处,摆放整齐。
4、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让幼儿说说喜欢谁的作品,喜欢的原因是什么。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激发幼儿玩塑料袋玩具的兴趣。
把幼儿做好的塑料袋拴上长长的绳,带领幼儿去活动室外放风筝。
教学反思:
孩子们非常地感兴趣,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也知道了只要幼儿感兴趣地东西,他们就会给你意想不到地惊喜,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应该从幼儿地兴趣出发,来提高活动地质量,因为兴趣是幼儿最好地老师。
美术教案 篇10
一、教 材 分 析
堆沙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之一,沙子具有造型表现的功能,且适合集体合作参与。
本课花儿遍地开通过大家一起玩沙,自由或小组堆雕有趣的事物,增加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参与体验。教学内容花儿遍地开侧重于对泥沙立体造型的浅显认知,花儿遍地开在玩中获取泥沙造型的多种方法,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本课花儿遍地开学习的材料沙子易堆易雕,又好玩,工具有成套的沙滩玩具(小水桶、小铲子、小水壶等),可选择可替代的工具易准备,参与形式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很符合学生的情感需要。在教师有效地组织、合作、参与下,学生既能够尽情体验到堆沙造型活动的愉快,也能在活动中提升美术学习能力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 学 目 标
*体验一起堆沙和合作进行造型活动的愉悦,培养对美术学习活动的浓厚兴趣。
*了解和发现堆沙造型的不同方法,学会巧妙地利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堆沙造型游戏。
*培养初步的立体空间想像能力,体现相互配合的群体意识。
三、教 学 设 计
本课教学以参与体验为学习原则,注重在玩中学,将沙雕知识教学建构在快乐堆沙游戏的情境之中,从而把对沙雕造型知识与方法的学习转化为学生自觉学习的需要。
学习需要以参与、体验、发现为切入点,所以教学过程可考虑玩玩堆沙游戏——发现堆沙造型——选择方法尝试——沙雕造型表现——即兴述说表演等环节。
玩玩堆沙游戏可从“说说在沙地上能做些什么”入手,使学生充分、尽情地玩,寻找到能做的一件事,一般包括图画、写字、浇水、堆沙造型等等。
然后,先让学生说一说,再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看一看,由此设计出堆沙造型。在这个环节中可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堆沙造型的方式和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像空间,从而引发对利用工具堆沙的思考。
选择方法尝试时,一方面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来选择方法,另一方面可给予适当的现场演示,指导能力强的学生利用塑料桶、一次性水杯、沙滩玩具的模具等进行较为复杂的堆沙造型。同时对堆沙造型的再塑造,即雕的方法,包括铲、挖、切等应作一定的指导。
沙雕造型表现时,一般可考虑分小组合作表现,有利于观赏效果和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
即兴述说表演,可让学生根据小组作业和个人作业的内容,自己的经验和想像,先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后即兴述说一个故事或进行一个小表演,可丰富作业评价的形式,传递艺术评价过程中可能萌生的再创造意图。
学生相互评价应渗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于帮助找到美术学习的闪光点并加以概括。
作业要求:大家一起玩堆沙游戏,看一看,想一想,雕一雕,在沙地上塑造出有趣的事物情景。
四、教 学 建 议
*在校内或校外找到一块有一定湿度的沙地是本课教学的前提,湿度不够可适度浇水,湿的沙便于堆雕造型。
*启发学生充分利用能进行堆沙造型的一切工具,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传递玩得好与玩得巧的经验,注意在玩与学中启迪学生智慧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思路也可考虑进行有主题性设计意义的沙雕造型,全班同学集体制作一个大的沙雕造型。在这个思路中,精心策划和细心安排及有序组织较为关键。
*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思路,但应防止低效的教学活动,为玩而玩,导致美术教学失去应有的作用。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2-21
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经典)08-08
美术教案[精选]08-16
[经典]美术教案08-28
美术教案(精选)09-30
美术教案(经典)09-19
【精选】美术教案10-05
美术教案[经典]09-20
美术教案【经典】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