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森吉德玛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森吉德玛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森吉德玛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中由于速度、力度变化而产生的不同音乐形象和情绪,体验优美、安静和欢快、热闹两种不同的意境。
2、积极运用语言讲述及创编动作的形式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随乐曲舞蹈的过程中,能注意到人与音乐的协调及人与人之间的协调,能共享表演空间。
活动准备:
1、幼儿对蒙古族已有一定的认识。
2、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音乐磁带《森吉德玛》以及跟音乐匹配的蒙古族景色录像带各一。
3、表示乐曲名称和情绪的汉字卡片。
活动过程
1、感受乐曲的段落及情感,引导幼儿用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1)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蒙古族人民生活在什么地方?
2)完整欣赏乐曲,并介绍曲名《森吉德玛》。
问:听了这首乐曲,你好像看到了大草原上哪些美丽的.景色?
3)再次完整欣赏乐曲
问:你觉得音乐的前面和后面有什么不一样?给我们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4)完整欣赏录像
乐曲告诉我们大草原上有什么景色?讲了什么事情?请你用一句好听的、完整的话告诉
大家。(讨论)
2、引导幼儿感受乐曲中由于速度、力度变化而产生的不同音乐形象和情绪
1)教师范唱两段的第一乐句,注意速度、力度的不同。引导幼儿感受同样的旋律由于
速度有快有慢,力度有大有小,所以给我们的感觉不同。
问:老师唱的是同一乐句吗?感受一样吗?为什么?
2)教师边小结边出示字卡和图片
这首乐曲可以分成二段,第一段优美安静;第二段欢快热闹。
3、引导幼儿用创编动作的形式,继续表现对乐曲的感受,并注意人与音乐、人与人之
间的协调。
1)幼儿边看录像,边静静地想表演的动作,并请个别幼儿示范表演。
2)集体讨论:这个动作适合在哪一段表演?为什么?
3)集体边看录像边表演:
提出要求:表演的动作和音乐的感受应该很合适、很相配,还要注意找一个合适的位置。
4)师生共同归纳出两段乐曲中三个不同的动作,要求幼儿一个乐句表演一个动作。
5)完整跟音乐表演,教师边表演边用语言提示。
幼儿随乐曲自由表演,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
活动延伸
在其他活动中,引导幼儿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演奏熟悉的歌曲和乐曲,继续感
受由于速度、力度、节奏等因素的变化而产生的不同形象和效果。
森吉德玛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森吉德玛》两段音乐不同的特点,并能用相匹配的动作表现。
2、鼓励幼儿用不同的颜色、线条、图形等表现两段音乐的不同。
3、体验活动的愉悦,享受成功的快乐。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5、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二、活动准备
音乐《森吉德玛》、水粉颜料、纸
三、活动过程
(一)、整体欣赏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完之后请你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觉?
(听音乐)
请个别幼儿回答。
(二)、分段欣赏
教师:刚才小朋友都听出来了,这首曲子分成两段。我们再来听一听,先听第一段,仔细听完之后告诉大家你觉得第一段音乐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你会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示第一段音乐呢?请你边听边做一做。
(听第一段)
请幼儿回答并做动作,教师根据幼儿的动作用线条表示出来。
教师:请你再来听一听第二段音乐,第二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示?请你来做一做。
(听第二段)
请幼儿回答并做动作,教师根据幼儿的动作用点、图形表示出来。
(三)、匹配相应颜色
教师:如果请你把这首曲子用一幅画来表示,你会用什么样的颜色来表示第一段和第二段呢?我们再来听一听。
(听音乐)
请幼儿找出相应的色卡来匹配两段音乐。
(四)、幼儿操作
教师:现在就请小朋友来把这首曲子用一幅画来表示出来,它有两段音乐,你愿意画哪一段音乐就到哪一组去。
幼儿操作。
森吉德玛教案3
【教学内容】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二课《草原》中的一首欣赏曲《森吉德玛》,这首乐曲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根据这首民歌改编而成的管弦乐作品。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乐曲,感受蒙古族的民族民间音调与音乐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听、唱、舞、奏等音乐实践环节开展教学,通过比较的方法感受由于速度的变化使音乐产生不同的情绪
3.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听辨练习,辨别主题出现的次数,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与音乐记忆
【教学重点】
1.对音乐主题重复的听辨与记忆,听出音乐主题出现的次数
2.在音乐要素上感受速度及其表现作用
【教学难点】感受由于速度的变化使音乐产生不同的情绪【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课程导入
1.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音乐片段,带学生走进草原意境
2.以提问的形式引入内蒙古
师:我国最大的`天然草原在哪里?(内蒙古)
3.从内蒙古美景引入蒙古民族文化
通过欣赏内蒙古美丽的大草原和最具代表的民族特色:蒙古包、民族服饰、民族运动项目、民族舞蹈、民族乐器等引入蒙古族文化
三、介绍《森吉德玛》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四、聆听全曲
初听全曲,分辨速度的次数,感受音乐情绪
五、学唱主题旋律
熟悉主题旋律并找出乐谱中出现的音符规律:12356,介绍蒙古族民族音乐特征:五声调式
六、分段欣赏音乐主题
1.聆听第一乐段
慢速音乐带给我们什么音乐感受?
2.聆听第二乐段
快速音乐带给我们什么音乐感受?
3.用比较的方法感受由于速度不同产生的不同的情绪
七、听辨管弦乐器
1.介绍管弦乐器种类
2.听辩管弦乐器
八、课程拓展
学习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要领,感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森吉德玛教案4
活动目标:
1、体验相同的音乐由于表现手法的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情绪。
2、在随音乐表演时,能注意音乐与动作、与同伴的动作以及空间位置的协调。
活动准备
挂图、音乐、幼儿已了解蒙古族的饮食、生活习惯,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活动过程
1、带入,听《草原小骑兵》音乐,幼儿自由做动作。
2、欣赏音乐。
师:今天老师请大家听一首蒙古族的音乐,听完后,请你说说心情是什么样子的。
分段欣赏音乐,请幼儿欣赏第一段音乐,说出听音乐后的感受。
师:请小朋友告诉我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优美、好听)师:大家说得非常好,优美、好听,如果这首音乐节奏变快,我们再来听,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
请幼儿欣赏第二段音乐,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小朋友,说说你现在的心情,也可以用动作的形式表现对音乐的感觉。(幼儿自由表达)师:小朋友,两遍音乐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完整欣赏音乐,你可以坐在凳子上面用动作来表现音乐的不同。
完整欣赏音乐,请幼儿说出两段音乐不同的情绪。
3、观看挂图,完整欣赏音乐。
师:小朋友,老师这里有2幅图画,请小朋友观察哪幅图像第一遍音乐,哪幅图像第二遍音乐。(讲挂图,感觉为什么像)指挂图完整欣赏音乐。幼儿可自由做动作。
说出理由,初步理解音乐的表现手法与情绪、画面、色彩的关系。
4、感受乐曲的结构(乐句)教师随音乐指图,幼儿随音乐做动作。
如第一遍音乐:第一句指蓝天白云,第二句指吃草的羊群,第三句指牧羊人悠扬的'笛声。
第二遍音乐:第一句指火红的太阳,第二句指奔跑的骏马,第三句指牧人欢快的舞蹈。
请一幼儿随音乐指图,其他幼儿做动作。
5、幼儿自由表演,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根据音乐和画面,一个乐句创编一个动作。
师:刚才,小朋友听音乐做动作非常漂亮,如果我们来听着音乐来跳舞,第一句蓝天白云时,你会用什么动作表示。(幼儿自由表演)依次把每句的动作请幼儿展示出来。
教师指图,幼儿表演一遍。
完整听音乐自由表演,表演时注意与同伴的动作和谐一致,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共享音乐带来的快乐。
森吉德玛教案5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正确合拍运用动作表现欣赏草原风景和马跑的姿势
2、感受优美宁静和快乐奔放两种不同性质的音乐,并能根据音乐创编各种合适的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准备:电脑、电脑课件制作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导幼儿了解草原及草原牧民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吗?我们中国地大物博,有坦荡的平原、高高的群山、还有非常辽阔的一望无边的大草原。小朋友,你们知道辽阔的大草原上有些什么动物吗?(幼儿自由回答出了马、羊、牛、兔子、蛇、狼鹿等)。草原上的马、羊、牛特别多,它们是草原上的人们饲养的,我们把这些人叫做牧民,幼儿学说新词:牧民。
(二)通过看课件、欣赏诗歌,引导幼儿感受大草原的美丽风光
1、有一位草原小牧民拍了很多美丽草原景色的照片,小朋友我们来一起看看大草原上有些什么美丽的景色?有些什么动物?(幼儿看课件)
2、提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蓝天、白云、辽阔的草原、许多羊在吃草、牧民在吹笛子、马儿在奔跑、牧民在跳舞、许多的鲜花开放了……)
(三)引导幼儿欣赏乐曲《森吉德玛》
1、小朋友,有一首乐曲也把美丽的草原表现出来了,这首曲子的'名字叫《森吉德玛》,请小朋友听听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曲子里好象表现了些什么?(幼儿听乐曲后自由回答)
2、分段欣赏乐曲:
引导幼儿听出第一段的优美、宁静,好象是表现蓝蓝的天空飘着白云,羊儿在草原上吃草,牧民在吹着笛子……引导幼儿听出第二段的快乐、奔放,好象是表现马儿在大草原上奔跑,牧民们在唱歌、跳舞……
3、幼儿边看课件边听音乐,通过画面与音乐的结合,再次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内容。
(四)引导幼儿创编各种合适的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1、小朋友听了这首乐曲很想把它表现出来是吗?(是)那你想听着这首曲子表现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出了想做牧民吹笛子、蓝天上的白云在飘、小羊在吃草、马跑、鲜花开放、牧民唱歌、跳舞……)师将幼儿的回答简单总结后,请幼儿听音乐根据音乐的节奏创编动作。(幼儿创编时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创编情况)
2、师根据幼儿的创编情况,由教师来模仿幼儿的动作或由部分动作表演好的幼儿来表演自己的创编动作。在表演的同时,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第一段(优美、恬静)的音乐时动作应如何表现,第二段(快乐、奔放)的音乐时应如何表现,要求动作符合音乐的力度、节奏。师提示幼儿在优美的、慢的音乐的时候动作做的优美一些,慢一些;在欢快、奔放的音乐的时候动作做的快些、力度大些。(如:表现马的动作,第一段时可表现马儿在草原上散步,悠闲自得地吃草;第二段可表现马儿在草原上奔跑……)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幼儿再次创编。(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创编情况:幼儿创编出了白云飘、羊吃草、牧民骑马、牧民跳舞、花儿开放、马奔跑、马吃草……)
3、请部分幼儿听音乐表演,同时请该幼儿讲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幼儿的创编引导全体幼儿创编一些动作。如:牧民吹笛子、小羊吃草、马奔跑、牧民跳舞……
活动反思:
在整个上课的过程中,小朋友们的配合都很不错,能够很迅速的掌握歌曲的内容,教师在本次课中,请幼儿表演唱时,没有去引导孩子发挥想象。让他们能用各种各样的动作表现去各种各样形状的大树和小鸟,让他们敢于表现自己。但是我也很困惑,就是表演唱中如何发挥孩子的想象让他们能表现自己也能很好的歌唱,因为发现有绝大多数孩子表演就忘记歌唱了,还是就直接让他们表演,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还有创编环节,我给他们提供了三张图片,创编了三次,所占课堂时间过多,当时在设计课的时候是考虑到是大班的歌唱活动,而且这首歌曲比较短小,通过创编可以让孩子知道,原来换成别的歌词也能演唱,还有通过更多的图片和创编能体会到大自然的生态和谐。可能内容有点偏多,其实公开课,不一定要考虑到很多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看老师是如何引导小朋友的。
艺术活动的教育教学,不仅要求我们教师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更重要的我们要在活动过程中有想法、有教法,利用最适合、孩子们最能够接受的方法达成目标!
森吉德玛教案6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2课聆听
《森吉德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感受草原辽阔、美丽的风景场面,体验蒙古族音乐风格。
2.感受和理解速度、节奏、旋律等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在理解乐曲的基础上,为乐曲划分乐段。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中情感起伏的变化,为乐曲划分乐段。
教学难点:记忆乐曲主题旋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伴奏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有没有什么变化呢?老师穿的是哪个民族的服饰呢?
生:(举手回答)蒙古族服装
师:大家都猜对了。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美丽的蒙古大草原,来领略它独特的风光吧!
(师播放视频,介绍):内蒙古大草原位于我国的北方,幅员辽阔,风光独特,蓝天、白云、草海一碧千里;那里牛羊遍地、骏马奔驰,蒙古包是他们游牧生活的伴侣,雪白的蒙古包就像草原上盛开的一朵朵白莲花。千百年来,蒙古人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民俗文化奇异独特,历史沉积深厚,人们都叫他们“骑在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个个能歌善舞,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精彩的舞蹈,听到他们美妙的歌声。
二、背景介绍,感受主题旋律:
师: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乐曲就是根据一首蒙古民歌改编的管弦乐曲《森吉德玛》。它是一首蒙古族短调民歌,流行于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部落聚居的地方;这首歌是为了歌颂一位美丽的蒙古族姑娘森吉德玛而创作的。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先生根据这首民歌改编了这首具有民族风格的管弦乐作品。下面,我们来完整地聆听这段音乐,听完以后你们告诉老师,这首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从乐曲中,你想到了什么?(师播放音乐)
(生自由回答)
师:这么美丽的景色,老师都忍不住想唱起来了!你们想听吗?
生:想!(师弹琴,用“啦”唱,演唱森吉德玛主题片段。)
师:同学们,这首曲子好听吗?
生:好听!
师:我们来试着唱一唱吧!(师带学生跟琴演唱,初步感受主题旋律)
师:同学们唱得可真美!下面我们再来完整聆听,听完以后告诉老师,这首管弦乐曲都分别用了哪些乐器演奏呢?(师播放音乐)
生:双簧管、长笛、圆号、小提琴和小号。
师:开头由双簧管和长笛吹出富于田园风味的曲调;后来旋律先后改由圆号、小提琴和小号吹奏出。
三、听乐曲,寻找主题旋律:
师: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来静静的聆听,你能从乐曲中听出它的主题旋律吗?它一共出现了几次呢?听的过程中,出现一次就请举一次手。
(师播放音乐,提醒:主题旋律就是一首乐曲里重复次数最多的一段旋律)
师:相信聪明的小朋友都找到乐曲当中的主题了,谁听出来了?主题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生举手回答)
师:看来大家意见不统一哟!我们再来唱一唱它的主题旋律,唱完后我们再来听,我们一起来找。(师弹琴,带生唱主题旋律)
师:我们再来听一听,边听边试着唱一唱,它快我们就快,它慢我们就慢。还是跟刚才一样,听出一次主题旋律,就请举一次手,好吗?(师播放主题旋律,一共出现了三次。)
四、再听乐曲,思考问题:
师:根据乐曲不同的.情绪和速度,我们把乐曲划分为几段?为什么?
生:(举手回答)两个乐段。
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的这两个乐段?
生:前面速度慢,后面速度快。(师:从乐曲速度来划分)
生:前面乐段旋律宽广优美,后面乐段欢快、喜悦。(师:从乐曲情绪来划分)
师:蒙古族人民歌唱的时候都喜欢用优美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那么你觉得第一乐段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一下呢?
(生思考动作)
师:慢速我们可以用轻轻挥手,或者轻轻晃动身体来表现。就让我们随着音乐去感受一下第一乐段吧!(师播放第一乐段音乐,生一起边听边做动作)
师:同学们动作可真优美!慢速的音乐,表现了大草原什么样的感觉?
生:美丽、宽广的风景,让人听后觉得心情悠闲、舒畅。
师:乐曲还有一个乐段,你还记得音乐情绪吗?
(生:快速、欢快的)
师:那么这一乐段我们可以换点什么动作来表现呢?
(生思考动作,教师指导)
师:乐曲第二段情绪由舒缓转变为热闹、欢快,表现了蒙古草原上人们怎样的心情啊?
生:高兴、喜悦,欢庆节日、载歌载舞的喜庆场面。下面让我们随着第二段欢快的音乐舞起来吧!(师播放第二乐段音乐,生一起边听边做动作)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两段乐曲不同的情绪和速度,下面我们来完整的聆听全曲,一起随着音乐边唱边跳起来吧!(师播放音乐,和学生一起律动)
五、拓展活动,乐器伴奏
师:同学们表现得太棒了!不仅唱的好听,动作也很优美。老师觉得我必须要请出伴奏了,那样会更有意思哦!你们想看一看我准备的小乐器吗?
生:想!(师分别拿出伴奏乐器介绍)
师:你认识这个乐器吗?
生:三角铁
师:老师来敲一下,你们听后告诉老师,三角铁他适合速度快的音乐还是适合速度慢的音乐呢?
生:慢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声音拖得很长。
师:对,因为它的声音是连起来的,一直是延长的。刚才他说的适合慢速音乐,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除了三角铁。老师还带了其它乐器,它叫沙锤,你们听一听,它的声音有没有延长?(没有)你们觉得它适合慢速还是快速的音乐呢?(师晃动)
生:快速的、慢速的(可快可慢)
(师再拿出双响筒、响板、碰铃等节奏乐器)
师:你们想演奏它们吗?
生:想!
师:好的,老师先讲一下要求,我们来分成两组,一组同学边唱边做动作,一组同学用乐器伴奏,表演完以后,两组交换,好吗?
生:好!
师:我们来看哪一组同学配合的最好。下面我们就用这些乐器来为森吉德玛伴奏吧!你手上的乐器适合快速音乐你就在快速乐段部分敲响,适合慢速音乐你就在慢速乐段部分敲响,听懂了吗?
生:听懂了!(安静后才能开始)
师: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师播放音乐)
师:(播放音乐,两组交换伴奏)
六、教学延伸,欣赏歌曲: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森吉德玛》这首管弦乐曲是根据什么改编的?(蒙古族民歌改编的)对。最后,让我们回归到它的前身,完整的听一听这首好听的蒙古民歌《森吉德玛》吧!(师:播放歌曲视频)
七、课堂小结
师:《森吉德玛》这首民歌不仅被歌唱家们进行了各种演绎,更得到了许多音乐大师的喜爱,并进行了再次创作。老师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能来热爱我们的民族艺术,发扬我们的民族音乐。下面就让我们在《森吉德玛》优美的乐曲中有序的离开教室吧!(师带学生随音乐离开教室。)
森吉德玛教案7
1、体验相同的音乐由于表现手法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情绪。
2、创编动作,随音乐按乐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在随乐表演时,能注意音乐与动作的协调,与同伴动作及空间的协调。
活动准备:
与音乐配合的图画两幅。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家》
1、唱出歌曲的深情及快乐情绪。
2、继续为歌曲创编新词。
二、出示图画,幼儿说出两幅画所表现的不同内容。
三、观看图画,倾听欣赏音乐。
1、完整欣赏。
2、幼儿说出哪幅图像第一遍音乐,哪幅图像第二遍音乐,
3、引导幼儿说出为什么第一遍音乐像第一幅图,第二遍音乐像第二幅图。(初步理解音乐的表现手法与情绪、画面、色彩的关系)
四、感受乐曲的乐句
1、教师随乐指图,如第一遍音乐:第一句指蓝蓝的天空飘着白云,第二句指羊儿在草原吃草,第三句指牧人悠扬的`笛声飘向远方。第二遍音乐:第一句指火红的太阳,第二句指奔跑的骏马,第三句指牧人欢快的舞蹈。
2、请个别幼儿听音乐指图,其余幼儿在座位上同时随音乐做指图动作。
五、创编动作,加深对乐曲的印象。
结合音乐和图画,随音乐做表演动作,一个乐句做一种动作。如:第一遍音乐做白云飘。小草缓缓地生长,悠扬地吹着笛子等。第二遍音乐做牧人骑马、挤奶、跳着欢快的舞蹈等。
六、完整欣赏,并用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表演时,注意与同伴的表演和谐一致,保持一定的空间,共享音乐带来的快乐。
森吉德玛教案8
活动目标:
1、倾听乐曲《森吉德玛》,体验欢腾热烈与宁静悠远这两种不同的情境。
2、用相匹配的动作表现音乐,随乐句表达自己的感受。
3、体验活动的愉悦,享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森吉德玛》。
2、音乐《森吉德玛》。
活动过程:
一、谈话,感受节奏。
小朋友,我是马妈妈,你们来当小马,我的小马在哪里呢?有的小马蹄发出的声音怎么跟我不一样的?来。妈妈教你一个办法。把手指并拢,手背让它拱起来。试试看,走起来。小马,走起来。小马小马,走,走,走,走,走,走,跟着我,走一走,走一走,跟着妈妈走起来,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稳了,走走走走,走走走走,快快走,走走走走,慢慢走,走走走走,脚步走稳了。小马快快地走,小马慢慢地走。“吁——”小马怎么了?“小马停住了”。
二、完整欣赏音乐。(aba)
听,是什么声音?妈妈先去看一看。
放音乐《森吉德玛》,老师表演律动。
三.分解练习。
哎呀,刚才妈妈玩得可真是太开心了,你知道妈妈都去哪里玩了?(树林里,树林里,妈妈欢乐地奔跑,草原上,跑累了,妈妈就在草原上散散步)在树林里,你看到妈妈怎么玩了?(用手怎么玩,用脚怎么玩、用嘴巴怎么玩的?(可以请小朋友做)
1、现在,小马一起来练一练。
(跟着音乐拍膝)
跟着第一段音乐表演。
2、小马,看看到哪里了?(草原),走累了,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欣赏一下草原上的风景。你看到了什么?草原上空飘着好多的白云,去抓一抓白云,口渴吗?喝喝水,草原上好多碧绿的小草,摸摸草原上的小草。
跟着第二段音乐表演。
练习好了,妈妈带你们去玩喽!注意听好音乐,跟好妈妈。你准备好了吗?
跟着音乐在位置上完整地表演一遍。
好玩吗?我们再来一次。
四、完整表演。
1、小马,还想不想跟妈妈一起去玩?
那你们站起来跟妈妈练习好本领,妈妈就带你们一起去玩。
幼儿起立,跟着老师一起表演律动。
根据幼儿的表现提要求。
2、今天,妈妈玩得有点累了,妈妈呢,请来了小乐器跟小马玩,小马准备好了吗?
森吉德玛教案9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正确合拍运用动作表现欣赏草原风景和马跑的姿势
2、感受优美宁静和快乐奔放两种不同性质的音乐,并能根据音乐创编各种合适的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准备:
电脑、电脑课件制作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导幼儿了解草原及草原牧民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吗?(中国)。我们中国地大物博,有坦荡的平原、高高的群山、还有非常辽阔的一望无边的大草原。小朋友,你们知道辽阔的大草原上有些什么动物吗?(幼儿自由回答出了马、羊、牛、兔子、蛇、狼鹿等)。草原上的马、羊、牛特别多,它们是草原上的人们饲养的,我们把这些人叫做牧民,幼儿学说新词:牧民。
(二)、通过看课件、欣赏诗歌,引导幼儿感受大草原的美丽风光
1、有一位草原小牧民拍了很多美丽草原景色的照片,小朋友我们来一起看看大草原上有些什么美丽的景色?有些什么动物?(幼儿看课件)
2、提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蓝天、白云、辽阔的草原、许多羊在吃草、牧民在吹笛子、马儿在奔跑、牧民在跳舞、许多的鲜花开放了……)
(三)、引导幼儿欣赏乐曲《森吉德玛》
1、小朋友,有一首乐曲也把美丽的草原表现出来了,这首曲子的名字叫《森吉德玛》,请小朋友听听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曲子里好象表现了些什么?(幼儿听乐曲后自由回答)
2、分段欣赏乐曲:
引导幼儿听出第一段的优美、宁静,好象是表现蓝蓝的天空飘着白云,羊儿在草原上吃草,牧民在吹着笛子……引导幼儿听出第二段的快乐、奔放,好象是表现马儿在大草原上奔跑,牧民们在唱歌、跳舞……
3、幼儿边看课件边听音乐,通过画面与音乐的结合,再次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内容。
(四)、引导幼儿创编各种合适的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1、小朋友听了这首乐曲很想把它表现出来是吗?(是)那你想听着这首曲子表现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出了想做牧民吹笛子、蓝天上的白云在飘、小羊在吃草、马跑、鲜花开放、牧民唱歌、跳舞……)师将幼儿的回答简单总结后,请幼儿听音乐根据音乐的节奏创编动作。(幼儿创编时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创编情况)
2、师根据幼儿的创编情况,由教师来模仿幼儿的动作或由部分动作表演好的幼儿来表演自己的创编动作。在表演的同时,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第一段(优美、恬静)的音乐时动作应如何表现,第二段(快乐、奔放)的音乐时应如何表现,要求动作符合音乐的力度、节奏。师提示幼儿在优美的、慢的音乐的时候动作做的优美一些,慢一些;在欢快、奔放的音乐的时候动作做的快些、力度大些。(如:表现马的动作,第一段时可表现马儿在草原上散步,悠闲自得地吃草;第二段可表现马儿在草原上奔跑……)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幼儿再次创编。(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创编情况:幼儿创编出了白云飘、羊吃草、牧民骑马、牧民跳舞、花儿开放、马奔跑、马吃草……)
3、请部分幼儿听音乐表演,同时请该幼儿讲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幼儿的创编引导全体幼儿创编一些动作。如:牧民吹笛子、小羊吃草、马奔跑、牧民跳舞……
教学反思
音乐欣赏课《森吉德玛》,我感觉很难,真的很难。它不像唱歌课,当我们看到课题,稍加思索马上就会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它不像唱歌课让你上起来那么轻松那么自如。更不像唱歌课让你感觉那样欢快活泼。把这节课上了几遍,每一次我都有不同的感触,因为讲台下的`孩子对音乐的理解是不同的,对音乐的想象是不同的,其实包括我们听课的老师在内,哪一位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是一致的呢。有的孩子说音乐是悲伤的,也有的孩子说乐曲是优美的,还有的孩子感觉是沉闷的。音乐的不确定性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我不敢给学生加框架,所以有时候我有些无措。所以这几天我静静的思考,深深的反思。领悟了:教无订法,学无止境,在音乐教学的路上我还只是个新手,还是个需要加倍努力的探索者!
【森吉德玛教案】相关文章:
《森吉德玛》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10-14
大班语言吉吉和磨磨教案03-19
为政以德教案02-14
阿德的梦教案05-28
乔治·吉辛名言11-03
阿德的梦的教案范文08-26
本·琼森的名言02-22
艾弗森的名言02-16
森系经典语录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