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荐)中班教案9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爱护公物的意识。
使幼儿能理解故事的内容。
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教育幼儿对待公物要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教育幼儿如何懂得爱护公物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教师精心编制的一段故事,准备了一张被破损的小板凳。
活动过程
过程1:导入
教师端着破损的小板凳以提问的方式引起幼儿的`注意。
过程2:(1)讲故事《小板凳的烦恼》
(2)通过故事引导幼儿讨论小板凳有哪些烦恼。
(3)通过故事引导幼儿讨论我们除了爱护小板凳以外还要爱护哪些公物。
过程3:教师将破损的小板凳放在教室里随时提醒着幼儿要爱护公物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8,知道它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
2、在操作目测等过程中,正确感知8以内数量,巩固对8以内数字的认识。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新经验:
认识数字8,知道它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
幼儿已有经验认识数字“8”是在幼儿认识“8”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认识数字在数学活动中是比较枯燥的。于是我就以幼儿平时最喜欢的动物形象作为该活动的中心,将整个活动与小动物贯穿起来,让幼儿通过操作感知认识数字“8”,从而大大提高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重难点重点:
认识数字8,知道它所表示的含义。
难点:手口一致的点数。
活动准备:
Ppt原活动方案调整理由
新活动方案、环节解读
一、引入:设计环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蝴蝶,蝴蝶来我们班做客了,数数看一共来了几只蝴蝶。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边数边出示数字。
2、这些蝴蝶飞来干什么呀?是的,是来找小花玩的,那我们帮蝴蝶数一数红色的小花有几朵。
3、树下还有什么?(蘑菇)蘑菇有几个呢?(8个)①通过观察法、提问法、操作法激发幼儿兴趣。
二、认识数字8
1、蘑菇、蝴蝶、红花都是几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出示数字8)8像什么呢?集体认读8。
讨论8还可以表示什么。
小结:所有数量是8的东西都可以用8来表示。通过讲解法、观察法认识数字8.知道它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达成重点目标。
三、进一步认识数字8
1、看图画中还有哪些动物,分别有几只,谁一起来数一数。
2、游戏“开花”请幼儿根据老师说出的数字自由组合相应的人数。通过游戏法、点数,巩固对数字8的认识
教学反思:
这节数学活动我以黑猫警长招警员抓老鼠的情境贯穿整节活动。本活动中我将重点定位在感知8以内的数量,并认识数字“8”,初步掌握8的实际意义。难点定在能够进行8以内的数与点的.匹配。为了能更加引起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兴趣,我制作了很多好玩的操作学具,设置了对“白猫警士”的考验,每一关的考验让我意识到这些对孩子来说缺乏挑战性,同时,幼儿其实有自己的很多经验,只是这些经验是零碎的,缺乏系统性的,教师最大的任务是帮幼儿把这些零散的经验总结概括出来并进行提升。而我在上课一开始就犯了这方面的错误,没有把幼儿对“8”的认识经验进行总结提升,仍旧使幼儿的这一经验处于零散状态。另外,这个提问本身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却因为我语言上缺乏引导性,使它丢失了应有的价值,这就说明我没有做好幼儿的引导者,违背了《新纲要》宗旨和要求。但是不管怎样,我相信通过自己不断的反思和改进,这些问题都会一个个被解决,并且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中班教案 篇3
中班数学活动:
比较高矮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比较判断的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学习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较高矮,并能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套操作材料(大矿泉水瓶、小矿泉水瓶、椰奶瓶、旺仔牛奶瓶)。
2、事先设置好表演情境。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学习在同一平面上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
设置表演情境。请两个小朋友比高矮,甲站在地板上,乙站在椅子上,问:他们俩究竟谁高,谁矮呢?这样能比出高矮来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充分讨论。
教师小结:比较高矮时,俩人必须都站在同一平面、同一高度上,这样才能比较出谁高谁矮。
幼儿示范正确的比高矮方法。
2、引导幼儿发现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
请一个比前面二个小朋友更矮的小朋友上来与他们比高矮,问:怎么一会儿说这个小朋友矮,一会儿又说这个小朋友高,到底他是矮还是高呢?
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说一个人是高还是矮要看他和谁比。
3、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形状的影响,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指导语:一天,几只瓶子在一起吵吵嚷嚷,它们想出去走走,可是不知道该怎么排队,现在请小朋友都来帮它们排排队,排好以后要说说你们是怎么给它们排的队。
4、幼儿通过自身参与,进一步体验物体的高矮是比较出来的。
玩游戏《比高矮》: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选出每组最高的小朋友,再派出来比赛,选出全班最高的小朋友,颁发奖牌,并鼓励小朋友,多吃饭菜、多运动,才长得高。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房屋、树木、运动器械等,并比较它们的高矮。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三个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比较高矮;学会运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较高、比较矮、最高、最矮等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是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请两个幼儿上台比较高矮,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比起图片来更直观,先让幼儿自己来比较,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再来观察图片比较高矮,最后进行排序。幼儿学起来是层层递进的,对高矮概念掌握的较好,完成原先设立的目标。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宝,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乐地生活、成长。但孩子是否明白快乐的真正含义,是否懂得只有给予别人快乐的`人,自己才会得到快乐呢。由此,产生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名称,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会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学习句式:我给××做……所以我快乐。
2、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让人快乐的事情,并初步懂得为大家做好事,自己就会得到快乐的事情。
虽然同事们都说:“现在课上完了,应该很轻松。”可我一点都不感觉到轻松。因为我知道课上得不是最成功,至少没我想象中那样。
第一、故事讲述声音音量太高,有“喊叫”的嫌疑;小花籽的声音还可以再天真些。整个故事讲述时声音一直处于高分贝,应该高低轻重缓急再分明一些。这样就会显得故事很有声有色。
第二、在进行第二次故事讲述时,为了要达成我的第一个活动目标--“知道故事名称,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会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学习句式:我给××做……,所以我快乐。”所以我在进行逐张图片讲述时,对故事语言的学习和对话的练习比较多,而忽视了在这一环节中,应该把第二个活动目标和孩子的回答有机结合起来。其实在这一环节中有几个孩子的回答很适合教师把幼儿的思路引导第二个活动目标上去。而我却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既定教学方案上下来,致使失去了很多好的教育契机。
第三、在进行第二次故事讲述时,太注重幼儿对逐张图片内容的学习讲述,多次的反复练习、讲述,致使部分幼儿对故事失去了兴趣。
第四、在第四个环节--引导幼儿讨论“自己为别人做了什么事,使自己感到快乐。”时,幼儿大都只想到自己在玩时最快乐,而很少孩子想到自己为别人做了什么事而让别人快乐的。所以也是第三个环节中,教师没有很好地引导幼儿的缘故。
上完这接课后最大的收获就是--上公开课之前一定要试教,试教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依据:
幼儿对颜色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提出了新的问题:除了光中的颜色以外,其它的那么多种颜色是哪里来的?根据幼儿的问题及兴趣,设计了本次活动,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有关颜色的知识。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探索颜色变化的兴趣,大胆尝试,提高操作能力。
2、 引导幼儿通过游戏操作,观察了解不同颜色混合出现的变化,形成的新颜色。
3、 引导幼儿了解三原色两两混合产生的色彩。
活动形式:小组
活动准备:水粉:三原色 水瓶等
设计意图 师幼互动 教育反思由于中班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希望通过自己的操作找出答案,此次活动就是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了解颜色的特性。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材料,以变魔术的形式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2、引导幼儿操作材料,试一试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变化。
3、引导幼儿纪录:我用哪两种颜色配成了一种什么新颜色。
4、印染:幼儿用自己配出的颜色给小手绢画花纹。
幼儿对颜色的'变化很感兴趣,操作材料非常认真,发现了自己操作的结果非常兴奋,不停地尝试不同的搭配形式,记录也很认真。得到了很多直接经验。 活动开始教师以魔术的形式引入,引发了幼儿的兴趣。教师为幼儿准备了易于操作的材料,便于幼儿得到结果。幼儿的游细节本达到预期目标
中班教案 篇6
游戏目标
发展幼儿弹跳的能力。
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游戏准备
平坦场地一块。
游戏玩法
幼儿两或三人一组,面对面站立,游戏开始,同时用力往上跳,落地时两脚可任意成三种姿势:1、脚并拢表示"锤子"。2、两脚左右开立表示"包袱"。3、两脚前后开立表示"剪刀"。
游戏规则
包袱胜锤子,锤子胜剪刀,剪刀胜包袱。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小百科:剪子:日常用品,又称剪刀,是切割布、纸、钢板、绳、圆钢等片状或线状物体的双刃工具,两刃交错,可以开合。另有卡通人物"剪子"。在中国,因纺织业发展,剪子、剪刀业内有区分。
中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盘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又熟悉的生活用品,人们还将它制作成了很多精美的工艺品,而且它又是一个典型的圆形装饰品,有突出的装饰特点,我们可以让孩子们通过观察中国传统和外国经典的瓷盘图样,了解中心装饰和边缘装饰的方法,从而获得更多的装饰画绘画方法和经验,并尝试运用到生活中。
活动目标
1、能够大胆使用不同材料进行盘子装饰创作。
2、通过欣赏中外不同的“瓷盘”风格,尝试运用各种图案进行中心和边缘连续的装饰。
3、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连续的美,体验创作盘子画的快乐。
4、能够尝试多种材料进行盘子中心和边缘的装饰。
活动难点
掌握边缘连续装饰的方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熟悉各种线条和图形。
物质准备:漂亮的'盘子PPT、水彩笔、油画棒、彩纸、打印图案、剪刀、胶棒、彩色黏土、泥工板、圆形纸盘若干、纸盘图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入部分:美丽的瓷盘
(一)、教师出示“瓷盘”,请幼儿说一说它是什么?它哪里最漂亮?
(二)、演示《漂亮的瓷盘》PPT,请幼儿观察、观看。
师问:你看到瓷盘哪里漂亮?
盘子边缘的图案、花纹是什么样子的?是怎么排列的?
盘子的中心是什么图案?它和边缘的图案有什么不一样?
(请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小结:这些瓷盘装饰得很漂亮,都是中间用一个大图案来装饰,边缘用连续的花纹、、图案来装饰。
(三)、找一找:请幼儿在“盘子世界”里找出那些盘子是中间有大图案、边缘用连续装饰的方法装饰的。
二、操作部分:绘画美丽的“瓷盘”
(一)、请幼儿想一想,如果你也想装饰一个漂亮的“瓷盘”,你会用什么图案装饰瓷盘的中心?你会用什么花纹装饰“瓷盘”的边缘?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二)、介绍操作材料
泥工组:能够运用团团、压扁、搓条的方法,进行盘子中心和边缘的连续的装饰。粘贴组:能够尝试运用剪贴的方法进行中心和边缘连续排列的创作。
色彩组:尝试运用多种色彩和线条组合,进行中心和边缘连续花纹的装饰。
线条组:引导幼儿尝试选择合适的线条和图形组合,进行中心和边缘连续花纹的装饰。
(三)、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操作。
幼儿分组选择材料,能够根据材料选择适合的图案装饰在盘子的中心,使用连续花纹装饰盘子的边缘。
(四)、教师对幼儿进行巡回指导。
教师对各组幼儿进行全面的指导和个别指导。
三、结束部分
(一)、幼儿自己选择位置放置自己装饰的盘子,自由介绍作品。
(二)、运用自评和互评方式进行讲评作品。重点引导幼儿讲述中心和边缘连续装饰的图案选择和装饰方法。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l 喜欢图画书的故事,在关注同伴中体验交往的乐趣。
l 积极参与游戏,在专注中提升学习品质。
活动准备: 绘本ppt 、 图片
活动过程:
一、 游戏:男生女生换一换
男孩子模仿女孩子的动作,女孩子模仿男孩子的动作,教师
以照片记录。
:换一换,会带给我们很多新的体验。
二、 阅读理解
1、有个朋友也想来玩换一换的游戏,它是谁?它会和人家
交换什么?
2、教师讲述故事
提问:小老鼠怎么叫的'呀?它们两个在说什么呢?
交换了叫声小鸡怎么叫了呀?小老鼠呢?
3、小鸡吱吱吱的接着往前走,猜猜会遇到谁呢?
提问:小猪怎么叫的?它会对小猪说什么呀?
4、模仿游戏:《换一换》
1换叫声。
2换名字。
3换名词。
5、教师继续讲述故事最后一段。
三、情节延伸
l (最后一页)小鸡还可能遇到谁呀?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一、理解儿歌内容,跟读儿歌。
二、初步了解中国的国旗、地图、红领巾等代表的意义。
三、培养初步的爱国情感。
活动准备
一、幼儿用书。
二、字词:妈妈。
三、教师准备星星、花朵、红旗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二、学习儿歌《我的'妈妈是中国》
1、教师和幼儿谈话,引入今天学习的内容。
2、教师: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
②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儿歌,儿歌里说“我的妈妈叫中国”,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3、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理解,为什么说“我的妈妈是中国”?
教师小结: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的祖国妈妈叫祖国,我们都是祖国妈妈的孩子。
4、在学习儿歌钱我们先看几张图片。
5、幼儿看图回答教师的问题。
6、教师念儿歌,幼儿倾听。
教师:我来念儿歌,你们听听儿歌里说到了谁?
7、教师和幼儿共同念儿歌。
8、教师和幼儿用接念的方法练习儿歌。
9、我们学习了儿歌,知道我们的妈妈是中国,那现在我们再看几张图片,了解一下我们的祖国。
三、游戏:体验升国旗。
四、全体幼儿共同念儿歌。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中班教学活动教案10-10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11-05
中班教案【经典】09-22
【精选】中班教案10-11
(经典)中班教案09-18
[精选]中班教案09-18
(经典)中班教案07-25
(精选)中班教案11-22
中班教案(经典)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