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乡之歌》教案

时间:2023-12-22 14:38:19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竹乡之歌》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竹乡之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竹乡之歌》教案

《竹乡之歌》教案1

  【教学分析】

  《竹乡之歌》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十四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的一首诗歌。《竹乡之歌》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简练、韵律和谐、富有童趣、贴近儿童的生活。编排在第十四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中,帮助学生更好地集中学习带有竹字头的字词,避免了以往归类识字时只有图、字的单调性,使识字教学更有趣味性和直观性。结合开放性语文学习的课题,以多样识字、趣味识字和自主识字为目的。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个常用偏旁,从带竹字头的字体会汉字表意的特点,并培植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2.背诵诗歌,了解傣家人的生活,从而激起学生对竹乡的热爱。

  3.认字10个,会写“竹”“笛”

  【教学重难点】

  1.练习运用学过的偏旁推知字义,继续培养学生揣摩字形的习惯。

  2. 背诵诗歌,感受竹乡的美。

  【教学准备】ppt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看竹写竹

  1.导入

  前面我们旅游过风光秀丽的水乡,欣赏过风景迷人的小山村,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西双版纳美丽的竹乡---傣族,去聆听那动人的竹乡之歌。(读课题)

  2.看竹,写“竹”

  ①观察“竹”字。请看图片,谁能告诉老师:竹的“撇、横”像什么?(竹叶)“竖”像什么?(竹竿)像这种由图画演变而来的字,我们称它们为象形字。

  ②师范写“竹”字。

  我们中国的许多汉字都是于图画,我们称它们为“象形字”,“竹”也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师范写生描写。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第85页,小手指字,听老师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和生字,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我们可以通过查看认字条、写字条的拼音,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读完课文,我们就要准备去旅行了,但是出发之前,可是有几个关口要闯的,大家有信心吗?

  第一关:勇闯蝴蝶谷

  个读、男女生比赛读。

  第二关:开火车

  同学们看,小火车开过来了。这一关我们要加大难度了,哪个小组敢挑战?表现得真不错,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字。聪明的孩子人人爱,自信的孩子人人夸,你们是一群极聪明有自信的孩子,很快就闯了关口。 现在请同学们学着他们的样子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

  3.苏轼曾在一首诗里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意思是说,宁可不吃肉,居住环境也不能没有竹子。傣家人也是这样,他们的生活处处和竹子分不开。 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一读课文,找一找,你都发现哪些和竹子有关的东西,边读儿歌,边用圆圈圈出来,并读一读。(生说,师相机出示词语卡片贴于黑板:竹楼、篱笆、彩笔、风筝、箩筐、笛、竹筒饭)

  ①齐读和竹子有关的词语。(提醒:“篱笆”的“笆”和“风筝”的“筝”在词语中读轻声。)

  ②老师有个疑惑,“竹楼”前面有个“竹”字,我知道和竹子有关。那其他的词语都没有“竹”字,你们怎么知道和竹子有关呢?

  篱、笆、笔、筝、箩、筐、笛、筒

  它们都有_______,都和________有关。

  ③对比“竹”和竹字头

  我们中国的文字是很懂得谦让的,竹字头为了给下面的字留出足够的位置,就把小腿收起来了变成了点,所以,我们的竹字头是由竹子变来的。

  ④写“笛”,对比“笛”和“苗”。

  4.读一读,把竹宝宝送回竹乡。

  看,这几个竹宝宝离开家好久了,它们好想回到它们的竹乡去啊,孩子们,请你们用你们的朗读把它们全部送回家去。(生读)

  三、深入竹乡,在读中悟,在悟中读

  谢谢你们把竹宝宝们送回了课文。在这么多的竹宝宝中,老师相信一定有一个你最喜欢的竹宝宝,现在你就自己读读课文,你喜欢哪个竹宝宝你就多读一读它,看看它在哪个句子里,把那个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1.我家住在竹楼上,青竹篱笆花围墙。

  ①有喜欢“竹楼”和“篱笆”的孩子吗?孩子们,真没想到小小的一个竹楼竟是如此可爱(贴“小”),从你的眼睛里好像已经看到了那片青篱笆(贴“青”)和那座美丽的花围墙,而且正散发着幽幽的香气呢!

  ②出示竹楼的图片,认识“篱笆”。

  篱笆这两个淘气鬼从句子里跑出来了,现在它们想回到真正的篱笆上,谁来帮帮它们。谢谢你把它送回去了。

  ③把你看到的竹楼和篱笆的美读给同桌听。

  青翠的竹子从地下生长起来,把我们的竹楼围了起来,特别的美。孩子们,现在请你们把你看到的竹楼和篱笆的美美地读给同桌听。

  2.妈妈彩笔画风筝,爸爸巧手编箩筐。

  ①有喜欢“风筝”和“箩筐”的吗?老师请他来给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

  ②看风筝制作过程的图片。看图片,请你告诉老师风筝的“筝”为什么要戴个竹帽子?(风筝的骨架是用细竹条做的,真棒,你有双会观察的眼睛)那除了做风筝的竹条是竹子做的,就连画风筝的笔啊都和竹子有关。孩子们看(看毛笔的'图片)妈妈手中的“笔”也有个竹帽子。

  ③妈妈就用简简单单的彩笔画出这么漂亮的风筝(贴“彩色”),你们觉得妈妈怎么样?用你们的朗读来夸夸妈妈。

  ④妈妈这么能干,那爸爸呢?(展示箩筐的图片)这些箩筐都是爸爸用竹条编成的。这句话中有个词语用来夸爸爸特别合适,是哪个词语呢?(巧手)

  ⑤女生夸妈妈,男生来夸夸爸爸。

  孩子们,爸爸有一双巧手,妈妈能做这么美的风筝,爸爸妈妈真是心灵手巧啊!现在我们一起来合作夸夸爸爸妈妈,女生夸妈妈,男生夸爸爸,准备好了吗?

  3.傍晚山间笛声其,竹筒饭熟正飘香。

  ①正因为傣家的人们都有一双巧手,他们勤劳、能干,把傣家儿女的生活妆点得多么美好呀!你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笛声)

  ②傍晚时分,悠扬的笛声响了起来,爸爸妈妈都收工回家了,孩子们也背着书包回家了,他们一起伴着笛声走向了小竹楼。不一会儿呀,就传来了香喷喷的饭香,原来是竹筒饭熟了呀。孩子们看(出示图片)这就是那香喷喷的竹筒饭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吧!

  孩子读得真好,老师仿佛也闻到了那香喷喷的竹筒饭香呢!

  4.傣家儿女最爱竹,竹乡美名传四方。

  在竹乡,傣家儿女的生活离不开竹,住的是竹楼,玩的是竹风筝,吹的是竹笛,吃的是竹筒饭。所以作者说“傣家儿女最爱竹,竹乡美名传四方。”

  孩子们请你闭上眼,想想此刻的我们就站在竹楼里,闻着竹香,听着远方传来傣家姑娘清脆的歌声,我们仿佛来到了仙境,这如诗如画的美景让我们陶醉,此时,作为傣族人是多么的高兴多么的自豪呀,来孩子们,让我们高兴自豪的来读一读这两句诗。

  5.背诵诗歌。美的课文,我们应该让它永远留在脑海里。请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来背一背?(自背、齐背)

  今天,我们当了一回游客到美丽的竹乡去游览一番,你们觉得竹乡怎么样?竹乡之歌赞美了傣家的景、傣家的人、更赞美了傣家的生活。在我们游玩的时候,我们不知不觉已经写了这么一首竹乡的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它(生读;师写“天上挂”、“声声传四方”)

  四、扩展延伸

  这么美的竹乡,孩子们,请选择一个词语或句子来夸夸竹乡,用我们的声音来传递我们对竹乡的喜爱和赞美。

  五、布置作业

  课后将今天你学到的带有竹字头的字整理出来,写到语文书p107的偏旁表中;背诵诗歌。

  孩子们,远处悠扬的笛声响起来了,让我们在这优美的乐曲声中结束我们的旅游吧。下课。

  六、板书

  竹乡之歌

  竹乡什么多?

  竹多。

  小竹楼 ,青篱笆,

  彩色风筝天上挂。

  竹筒饭,竹箩筐,

  竹笛声声传四方。

《竹乡之歌》教案2

  教学目标:

  背诵课文,了解傣家人的生活。

  积累一个常用的偏旁,通过带竹字头的字体会汉字表意的特点。

  教学重点:

  认字11个,写字7个。

  教学难点:

  练习运用学过的偏旁推知字义,继续培养学生揣摩字形的习惯。

  教具准备:

  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上卡片:柏、梨、桃、柳、材、棍、桶、板、休、白菜、草药、萝卜、芬芳、苹果、茶花

  2、开火车读卡片。

  3、说说这些字为什么带草字头和木字旁。

  二、新授

  1、出示竹子和古代汉字竹的图片,问:看到这幅图片和字,就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汉字与什么有关?与竹有关的偏旁是什么?

  2、自学第一部分内容。

  (1)圈出自己暂时不会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

  (2)在小组里互相学习不认识的字。

  (3)板书全文:红色的字为什么都带有竹字头?这些字表示的意思和竹子有关吗?

  (4)记一记“笛”

  3、检查反馈

  4、学习第二部分内容——比一比,组成词语。

  (1)学生自已读一读。

  (2)观察每组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小组内交流。

  (4)说说它们的偏旁为什么不同。

  (5)你用这些字还能组其它的词吗?

  5、生字书写。

  (1)观察生字是由竹字头和哪些字组成的。

  (2)讨论笔画笔顺,观察“竹”字头的写法。重点指导“笛”

  学生独立写

  1、学生各自拼读音节。

  2、填空,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三、展示

  把你在生活中抵到的带有草字头和木字旁的字介绍给大家认识。

  板书设计:竹乡之歌

  笛

《竹乡之歌》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4、了解傣家人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

  2、有感情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孩子们,看着你们如花似玉的笑脸,望着你们渴求知识的双眼,老师知道这节语文课我们一定合作的和愉快,是吗?

  2、前面我们旅游过风光秀丽的水乡,欣赏过风景迷人的小山村,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西双版纳美丽的竹乡---傣族,去聆听竹乡之歌。(板书课题)

  二、复习旧知

  孩子们,去旅游前,我们可是有几个关要闯的,只要你认真想想上节课我们所学的,你机会顺利闯关,和老师一起去旅游,有信心吗?

  1、挑战第一关:(挑战词语宝宝)

  2、挑战第二关:(挑战字宝宝)

  3、挑战第三关,(挑战聪明宝宝)

  配图欣赏篱笆、箩筐、竹筒饭。

  4、挑战第四关:(挑战无敌手)

  三、读中悟,悟中读。

  1、聪明的孩子人人爱自信的孩子人人夸,你们是一群极聪明有自信的孩子,很快就闯了关口。我们乘上飞机。转眼就来到了美丽的西双版纳,映入眼帘的是已经有1400多年的竹楼,(播放课件,欣赏图片)

  2、谁能从文中找出我家居住的位置的诗句呢?

  3、孩子闭上眼,此刻我们就站在竹楼里,闻着竹香,听着远方传来傣家姑娘清脆的歌声,我们仿佛来到了仙境,这如诗如画的美景让我们陶醉,此时,作为傣族人是多么的高兴呀,多么的自豪,来耗子们,让我们带着高兴自豪的预期来读一读这两句诗。

  4、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作为竹乡人,我们的生活是和柱子分不开的,请你用横线画出我们生活中和竹子有关的句子。

  5、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家的风筝最漂亮,谁家的箩筐最精美,谁家的笛声让人翩翩起舞,谁家的'竹筒饭让人口水直流。(采取不同形式朗读)

  6、傣族人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韵味他们居住在竹楼里,吃着竹筒饭,喝着竹筒酒,真是比神仙还逍遥,作为傣族儿女怎吗能不喜爱竹子,不喜爱自己的家乡呢?这正是“傣家儿女最爱竹,竹乡美名传四方。”

  7、指导朗读。

  8、美的课文,我们应该让它永远留在脑海里。应该怎吗做?(采取各种方式背诵)

  四、做写字操,学生字。

  1、孩子们,课文读美了,也会背了,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做写字操吧。

  2、学习“笛”字。

  五、课后作业

  孩子们,我们灵宝也是一个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地方,课后请家长帮忙查查资料编写有关我们灵宝的儿歌来邀请傣族的小朋友来我们家乡旅游,好吗?孩子们,远处悠扬的葫芦丝声响起来了,让我们在这优美的乐曲声中结束我们的旅游吧。小朋友再见。

【《竹乡之歌》教案】相关文章:

长江之歌的教案08-26

《雨之歌》教案01-23

《树之歌》教案03-20

长江之歌教案02-16

小草之歌教案02-22

《杨树之歌》教案03-01

《长江之歌》教案02-25

《春之歌》教案10-10

《浪之歌》优秀教案05-25

《长江之歌》教案范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