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精选8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优美动人的童话故事。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蕴涵着“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深厚的人文精神。文中那一个个人性化的角色,一定会感动孩子们纯真、善良的心。
本设计体现了“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深化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预设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鸟儿的日记:
1、2001年10月28日 晴
给好朋友大树唱歌并告别。
2、2002年2月28日 阴
给好朋友大树唱歌并告别。 师导语激趣:同学们,看!这是鸟儿写的'日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课题:去年的树。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 (学生畅谈)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 ,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因为它 。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啊?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
1、找出角色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3、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小鸟、大树:
“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树根:
“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门: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他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小姑娘: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火柴已经用完了,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
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 ”
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1、师激: 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
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3、出示:“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学生自读思考:鸟儿盯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鸟儿唱完歌儿,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出示:跳跃的灯火、抒情音乐。 学生静悟,对着灯火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4、余念: 鸟儿明年还会来吗?2003年的日记又会怎样写?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称象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第一段写的是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去看人家送给他的一头大象。
第二段写的是这头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议论大象的重量。
第三段写的是官员们想出了几种称象的办法,曹操听了直摇头。
第四段写的是曹冲想出了称象的办法。
第五段写的是人们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在三、四自然段中,通过官员们与曹冲不同的称象方法的对比,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把一个聪颖、质朴的儿童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四自然段讲曹冲叙述的称象方法和步骤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曹冲的称象方法是用5句话说明的。第一句是总写。第二至第四句具体地写出了称象的方法,一句话就是一个步骤。文中通过“赶、沉、画、赶、装、沉、称”这几个动词的连用、准确、清楚地写出了称象过程,使学生理解曹冲以船代秤、以石代象的科学的称象方法。
用水的浮力来称象的知识,是本课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使文章中抽象的.语言文字具体化,以帮助学生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懂得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育学生学习曹冲,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教法设计:
为突破本课教学难点,教学时应采用实验法。
课前准备
玻璃器皿装上水、木船、玩具象、小石子秤或天平、幻灯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简单介绍曹操和曹冲,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懂得在句子中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具体、形象。
第三课时:.总结全文,处理课后作业,练习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出示课题。8.称象
(二)讲读课文。
1.范读全文
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讲读课文
①指名朗读一段
提问:第一段写的是什么时候曹操带着谁去干什么?
板书:官员、曹冲
提问:什么人称官员?
②指名朗读二段
提问:这头大象怎么样?(又高又大)
提问:课文中怎么具体描写大象的?(像……像……)
指名读句子:“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议论、理解这句话,想象大象的样子)
师:“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
提问:官员们议论什么?“到底”什么意思?
师:这样的一头大象,要想称出它的重量可不容易。
指导朗读,读出重音“又……又……到底”
师:大家都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于是曹操问大家谁有办法称这头大象。
③指名读三段
提问:官员们想出了哪些称象方法?(用“有的……有的……也有的……句式说)
板书:造秤称象
秤称象肉
提问:曹操听了态度怎么样?“直摇头”什么意思?(做个动作看看)
讨论:为什么直摇头呢?
板书:称不出伤害象
指导朗读
④指名读四段
提问:这段写什么?(曹冲想出称象办法)
做实验演示称象过程
(象上船——船下沉——画线;象下船——船浮起——装石子——船沉到画线处——称石子)
提问:往船上装石头时,为什么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船下沉的深浅和大象上船时一样,说明这时石头重量和大象相同)
默读四段:
读、画:用把曹冲说的话画出来。
提问:共有几句话?1句和后4句是什么关系?(1句是总写,后4句是具体叙述)
指名逐句朗读
画批:按称象步骤用…画出有关动词
板书:赶、沉、画、赶、装、沉、称
提问:这些动词可以颠倒顺序吗?为什么?
师:作者用这些动词准确、具体地写出称象步骤和方法。
练习:用“先……再……然后……最后……”叙述称象过程。
板书:船称石头石头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出示幻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先把大象( )到船上,看船身下( )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 )一条线。再把大象( )上岸,往船上( )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 )减去( )船上的石头。最后把几次称得的石头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
⑤指名读五段
提问: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这种方法好在哪儿?
(用船代秤,解决“提不动”的问题,用石代象解决宰象的问题,既称出大象的重量,又不伤害大象,是一种科学的称象方法,与官员们笨拙的称象方法形成鲜明对比)
提问:结果怎样?“果然”一词什么意思?曹冲当时几岁?“才”什么意思?
师:现在称象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可是在古时候要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就困难了。曹冲7岁就想出了科学的称象方法,是很了不起的。
3.观察插图
思考: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与课文哪段内容相符合?(重点观察曹冲的动作、神态)
口述画面内容
(三)朗读全文。
讨论: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
板书:动脑筋、想办法
提问:曹冲为什么能想出科学的称象方法?(其一,认真观察事物,善于动脑思考。其二,从官员们的议论中得到启发)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总结全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讨论: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教育?
(二)练习。
1.读一读,说说每组中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再用带点的词造句
①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第二句加了“直”字,“直摇头”就是不住地摇头,说明曹操认为官员的称象方法太笨拙,很不赞成他们的意见)
②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
(第二句加了一个“才”字,“才七岁”是只有七岁或仅仅七岁的意思,强调曹冲年龄小,但遇事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③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第二句加了“到底”二字,“到底”有多重就是究竟有多重,“到底”用在问句里表示深究)
师:第二句在“摇头、七岁、多重”前边分别加了“直”、“才”、“到底”使句子更加具体、形象。
指导用“直”、“才”、“到底”三个词造句
2.把下面句子意思写具体
①大象又高又大。( )
②教室真整洁。( )
3.练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段话。
练习用“先……再……然后……最后……”说一段话。
4.练习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和7个会认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中讲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初步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课文中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初步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中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初步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有一个谜语,想不想猜一猜?
一种花真奇怪,到了冬天开起来。
每年不留花种子,年年花开飘世界。
学生猜出的谜底是(雪花)。
过渡:老师看你们对猜谜语挺感兴趣,谁能告诉老师猜谜语有什么好处?等学生说完后,老师接着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猜一猜。”
板书课题:9 猜一猜
同学们比一比谁最会动脑筋,最聪明,最先能猜到谜语的谜底,而且能摸到猜谜语的规律,今后能猜出更多的谜语。请同学们打开书89页这是一个谜语,想不想读一读。
二、借助拼音,读好课文。
1.借助拼音读谜语,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画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多读几遍。
2.自己借助拼音读谜语,注意读准字音。
3.同桌小伙伴互读,听听是不是把字音读准确了。
4.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三、理解句子,猜出谜语。
1.教师范读,学生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2.自己练习朗读,指名读。
3.理解句子,猜出谜语。
1)再读课文,找出谁见它怎么样?把“谁”用“—”线画出来。
教师板书:
云儿
小树
禾苗
花儿
2)云儿见它怎样?小树见它怎样?禾苗见它怎样?花儿见它怎样?
教师板书:
让路
招手
弯腰
点头
3)看图,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它是谁?猜出谜底。谜底是风。
4)让学生把“它”换成“风”读一读。
5)看图说一说:风来了,云儿,小树,禾苗,花儿会有什么变化?启发学生想象:云儿、小树、禾苗、花儿被风吹时的样子。
4.指导学生看板书练习背诵。
1)自己试背
2)同桌互背
3)齐背
4)指名背诵
四.扩展竟猜谜语活动,比比谁猜的谜底多。
板书:
9 猜一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1种笔画和3个偏旁。
2.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
学会6个生字,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头和点”字。
教学过程
一、背诵课文
二、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一)学习生字的音
1.自己读读本课的生字,读不准的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相互正音。
3.抽读生字卡片。
4.做送信游戏巩固生字的音。
(二)分析生字的字形结构,了解字义。
1.认识新笔画“横钩”和3种偏旁“二字头”、“四点”底、“宝盖儿”。
2.自学本课生字,分析字形,通过组词了解意思。
3.以小组为单位讲座交流。
4.请小老师讲一讲。
云:上下结构,上面是二字头,下面是撇折点,也可以用熟字换一部分的方法记,用“去”字去掉“土”字,换成“二字头”就是“云”字。组词:白云 乌云。
它:上下结构,上面是宝盖,下面是撇、竖弯钩。组词:它的,它们。
手:独体字,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笔顺是( ),还可以用熟字换一笔的方法记忆,“毛”字的“竖弯钩”换成竖钩,就是“手”字,组词:左手,右手,手中。
点:上中下结构,上边一竖一小横,中间一个“口”,下面四点底( )。组词:点头,指点、标点。
三、正确地书写生字。
1.学生先认真观察田字格生字整体及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描红,教师巡视学生书写的生字笔顺是否正确。
2.学生仔细观察生字重点笔画的位置,自己试着每个字独立写一遍。(写在书上),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书写的困难。
3.学生提出书写有困难的字。
4.教师重点指导以下两个字。
头:第一笔点写在上半格中间竖中线左边一点;第二笔点写在第一笔下面偏左边一些,第三笔横写在横中线上;第四笔撇起笔在上半格竖中线右边,撇尖与横起笔对齐;第五笔是点,点的收笔处与撇尖高低差不多。
点:第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在竖的中间起笔写,不要太长。田字格的中心点要在“口”字中央。下面四点底的四点都是点,要摆开,第一笔点向左方向点出去,中间两笔相同,分别写在竖中线两边,第四笔点稍用力,点得稍大一点,稍向右一点。
5.学生照教师范字进行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6.同桌同学相互评改!
7.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优秀作业进步作业。
四.集体背诵全文。
五.教师小结。
板书:
语文教案 篇4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 同学们,还记得龟兔赛跑的故事吗?谁能带领大家一同来回忆一下这个小故事呢?(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
2. 现在你能告诉老师这是一只怎么样兔子,又是一只怎样的小龟呢?
3. 当年骄傲的小兔子输给了坚持不懈的小乌龟,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海龟的悲剧》,看看在这只海龟身上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同学们伸出你的手和老师一同书空课题,随着老师的手势一同轻声的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在本文中的`海龟身上,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要注意角色的语气,用你的话来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读后先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学生自由的读文,然后小伙伴们交流.
孩子们,现在老师也想知道这个故事讲了一个什么内容,谁愿意告诉老师呢?来吧,说吧!(学生汇报.)
三、选读课文,体会情感.
老师刚才看到同学们读课文时,完全的投入到文中的角色当中,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现在老师再给你机会来读文,这次是读你喜欢的语句,注意一定要读出它们不同的语气,先读给伙伴听,再读给大家听,同时不要忘记在你喜欢的语句旁边写来你的感受.
学生自主的读文,感悟,交流.
学生汇报.(谁愿意把你喜欢的语句第一个展示给大家呢?来吧!)
在读的过程中,适时的指导朗读,并体会角色的特点,并适时的板书.
四、角色朗读,深入体会.
同学们,细心的你,注意到文中的海龟和海鸥进行了几次对话呢?(三次)那你们愿意把老师带入它们的对话之中吗?那就请你们准备一下,二人一组,进行对话练习.
学生进行对话练习,老师进行指导.
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就来展示一下吧!我们也来比试一下,看看哪个组表现的更好,更投入.
学生进行对话汇报.
五、角色表演,升华情感.
刚才我们二组同学表现的都不错,那你们想不想尝试一下把这个故事演一演呢?
那你们准备一下,合作完成,还可以根据角色的特点加入自己的话,先演练一下,然后展示给老师看好吗?(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表演)
学生课本剧表演.
六、激发情感,创编后序.
1. 老海龟被渔夫翻了个四脚朝天,后来老海龟将会有什么样的下场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给老海龟的故事编个结局吧!
2. 学生汇报.
七、小结
同学们,我们一同感受了并经历了老海龟的悲剧,我想你此时一定有很多的收获,能说给大家听吗?
语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小灰兔和小白兔都是好孩子,他们都能主动帮老山羊收白菜。可是,面对老山羊的答谢,小灰兔接受了老山羊送的白菜,吃完了又去要;小白兔不要白菜要菜子,自己种白菜,收了很多白菜,还给老山羊送去一担。原来,小白兔懂得劳动的意义——只要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巧妙地寓热爱劳动的教育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
学情分析:本课的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而且笔画较少,学生对这部分生字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课文的生字词和朗读学生在家也已经预习过了,学起来会容易很多。
教学目标:
1、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会写“拉、把”等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拉、把”等六个生字
教学策略:
1、采用看图导入,教师范读,学生多种形式读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采用随文识字,多次认读的方法来学习生字词。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字卡
教学课时: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听故事导入、感知课文大意
1、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两位新朋友,同学们肯定很喜欢他们,请看它们是——小白兔和小灰兔(出示图片)喜欢他们吗?那请同学们伸出小手来跟老师一起写一写它们的名字吧。(书写课题)
2、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话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齐读课题)
3、请同学们翻开课文P116,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小白兔和小灰兔之间发生了一件怎样有趣的事?(教师范读课文)
[设计意图:由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启发学生谈话,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实现向课文内容的自然过渡。教师的范读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了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初读课文
1、师:同学们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想不想不用老师教就自己试着来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学生说可以借助拼音朗读)
2、师:同学们真聪明。现在咱们就自己来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可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表扬同学们读的真好,遇到不懂的字会借助拼音拼读)
3、师:现在谁有勇气站起来试着读给大家听听?老师想请几个同学来进行课文接龙。(表扬同学们都很会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汉语拼音自由读准课文,进行初步感知。]
(2) 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
1、师:老师这里有几句比较长,比较难读的句子,想单独来考考同学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2、出示句子:小白兔回到家里,把地翻松了,种上菜子。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信》是一首儿童诗,作者通过替不同的对象写信,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同时也说明了信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二、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全程参与新课程实验,语言和思维发展比较好,喜欢表现自己的个性,具有开展生成性学习的一切因素。本文语言简练,内容比较浅显,格式简单,很受学生喜爱。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3、了解诗的结构,体会诗的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能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书信齐读课题。
师:我们读过巴金爷爷给家乡孩子的信,读过少先队员送往小木屋的信,今天我们再来读一首诗——《信》。
(二)读一读
1、自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通句子,注意生字读音。
(课文比较短小,贴近儿童生活,贴近学生的水平,孩子基本能读下来,所以,请学生自读。)
2、评价读。指名朗读诗歌,同学评议。
3、个性读。生:老师,我发现这首诗很有意思,“替雏鸟给妈妈写,让妈妈快回巢,天已经黄昏。”“替花朵给蜜蜂写,赶快来采蜜,花已姹紫嫣红。”样式都差不多,我也会这样写。
师:是吗,大家也有信心当小诗人?
(学生过去读过大量这种格式的诗歌,也有“创作经验”,厚积薄发,所以,学生学起来亲切、轻松,有当小诗人的愿望。)
(三)编一编
学生编诗。老师打开屏幕文档,把学生的作品打出来。
生:替花朵给蝴蝶写,赶快来跳舞,我们已经搭好了舞台。
生:替小鸟给人类写,归还我们的家园吧,我们需要森林。
生:替树给鸟写,快来安家吧,我已长得枝繁叶茂。
生:替树给树写,凉爽的风来了,让我们共同高歌吧。
(老师别出心裁,捕捉学生生命中的诗意体验,当堂把学生的作品打出来,使学生的口头作品得到及时展现,给了学生成功的体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
师:好,让我们来读读自己的诗歌。学生读屏幕上的作品。
师:让我们也加个开头和结尾吧:(借用课文的开头和结尾)
(生生合作,突破了学生开始时仅编一段为目标的局限,以每人一段组成一篇来展示合作的魅力,体验合作的愉悦,并让学生通过欣赏自己的(同伴的)作品感到骄傲和自豪。这首诗的“诗眼”在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教师这样的处理自然地突出了难点,激发学生对这两小节进行思考和品味,为后面的阅读思考做了良好的铺垫。)
(四)议一议
师:刚才读我们自己的诗,有什么发现?
生:同学们,我发现我们还能写很多这样的小诗,所以,“替树给树写,凉爽的风来了,让我们共同高歌吧。”这一小节末尾应该用“……”而不应该用“。”
生:我觉得这个“……”应该放在这一段下面,而不是这一句后面,因为后面省略的是很多段诗歌,而不是一句话。
生:同学们,课文里也应该这样改一改,应该在“替云给云写,愿变成绵绵春雨,替树给树写,愿连成无边的森林。”这一段后面加“……”。
(学生从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还能写出很多段这样的诗歌,感悟到“……”的用法和用途,从而迁移到教材,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
生:我们发现第一段很重要,告诉我们写信要用纸和笔、手和心。
生:用纸和笔、手写信我能明白,用“心”我可不明白。
生:我来告诉你,用心就是用心想,写信的时候写出好的词语和句子。
生:用心就是要思考,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生:用心就是要表达出自己心里的感情。
师:真好!我们写信的时候就要用心,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板书:用心
用情
生:老师,我还发现这一段有一个特殊的标点,它就像一条引线,引出了下面的诗歌。师:它叫破折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生:对,还有延长声音的作用,以前我们见过它。
(学生在品读词句的过程中,体会标点的用法,可谓一箭双雕。)
生:课文最后也有一个标点,是“……”表示省略了一些。
师:对,课文最后的“……”表示省略了什么?
生:表示省略了给自己写的信。因为“给自己,我也要写一封封信。”
生:表示省略了自己给别人写的信,因为“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紧紧……”没有交代新的具体内容。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尊重和珍惜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应该成为新课程课堂里的最亮丽的风景。)
猎人:
我是一只孤独的小鸟,尊敬的猎人呀,请你不要打鸟打动物了。
有一次,我的姐姐和她的恋人在枝头对歌,姐姐正沉浸在幸福之中时,你在背后打了一枪,姐姐的恋人就落下了枝头,没过几天,我的姐姐也悲伤而死。
还有我的弟弟和父母,我的父母在教弟弟飞翔,父母一下子被打落,弟弟正在自由自在地飞,也被你打死了。
猎人啊,很多动物对人类有益,你却把它们打死,猎人啊,请你以后不要再伤害动物了。
语文教案 篇7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本单元共有四篇文章,《窃读记》和《走遍天下书为侣》是精读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和《我的长生果》是略读课文。这几篇课文的内容都围绕着阅读。《窃读记》生动地描写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走遍天下书为侣》告诉我们要以书为伴,终身学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与季羡林的对话,使我们知道读书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的长生果》通过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本组专题,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语文园地”等多项训练内容。
对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明白阅读的意义,激发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一生。
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模块一预习:学生自主预习,自读课文,疏通字句。
模块二理解内容: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
模块三领悟作者表达的方法:
1.通过《窃读记》一文的学习,体会作者的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通过《走遍天下书为侣》的学习,体会作者层层递进的假设,设问和反问,灵活鲜活的比喻等的表达效果。
3.积累语言,背诵精彩段落。
模块四:
写读书的故事,通过口语交际,习作等,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把学得的知识落实到实践中。
【设计说明:本组课文的教学力求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第二部分:整本书阅读──《城南旧事》读书交流会
第三部分:语文实践活动──我的座右铭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味诗歌的内涵。
2.理解“树”的艺术形象。
3.品味诗歌语言。
教学重难点
理解“树”的艺术形象,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准备
课件或小黑板。
设计思路
诗歌要以读会意,新诗更要求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体会它的内涵,切忌教师过多地肢解诗意,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从语言人手,理解“树”的艺术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人:扎根于土地,有枝有条,抗风御沙,沉积地下而变成煤炭这是树的用途,假如你是一株树,你会怎样去做呢?(板书课题及作者。)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
反复吟读,体会感情,完成下列各题目。(出示课件l。)
1.查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理清思路,了解诗歌主要内容。
3.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背诵。
4.理解“树”的形象。
三、合作学习
1.找出疑难问题,小组内交流。
2.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
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课件2。)
(见《新课标作业设计》本课“积累运用”部分。)
2.理清思路,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明确:(第一部分:总写“我”——“一棵树”的形象。
第二部分:展开想像和联想,表现“我”——“一棵树”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第三部分:把激情引向高峰,表明死后变成煤炭,把“纯洁的光,炽烈的热”献给人间。
3.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背诵。)
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并能够说出喜欢的理由。从理性上了解诗歌的写作特点。
4.你能够说出文中“树”代表什么形象?’
要求: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作者的形象即“树”的形象。
明确:(“诗要塑造美的形象,以塑造人们美的思想感情、高尚的品质和美的灵魂。”在诗中作者借助想像给人们塑造出了一个具有高尚品德和美的灵魂的艺术形象——“一棵树”。)
(诗人通过“一棵树”充满激情的自白,使读者看到了这棵长在黄河岸边、长城脚下的树,身上流动着中华民族的血液,肩负着民族的神圣使命,有着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和坚定的斗争精神。他不仅抵挡自然界的雨雪风沙和雷火,而且把自己坚韧而又慈爱的枝条伸向社会,给弱者和不幸者送去幸福和欢乐,为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他与广大劳动人民有着共同的理想——消灭贫困,建设一个幸福美好的新世界。为了这一崇高的理想,他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即使死了,也要尽快变成煤炭,好献给人间光和热。从而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具有高度献身精神的战士的英雄形象,谱写了一曲为人类无私奉献的美的.心灵的赞歌。)
五、研读赏析
反复朗读诗歌,讨论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3。)
1.本诗哪些地方采用了联想的手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想像和联想是构成抒情诗的基础。诗人托物言志,借树抒情。他把树进行人格化和精神化,这些都是依靠想像。通过想像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将更加丰满,光辉动人,乃至具有更大的概括性。“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献身精神”本身是抽象的,但树是具体的,可以感知的。通过对树的描写,使抽象的精神具体化、形象化,并概括了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
诗人由“我愿摘下耀眼的星星,给新婚的嫁娘”是由星星联想到耳环;“我要挽住轻软的云霞,给辛勤的母亲,作擦汗的手帕”由云霞联想到手帕等等。)
2.“黄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多茧的手”指的是什么?
明确:(指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广大劳动者。)
3.如何理解诗的结尾深化了主题?
明确:(表现为人类奉献的精神已经渗透到“我”的每个细胞,崇高的精神必将化作巨大的能量,为了建设一个幸福美好的新世界,他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即使死了,也要尽快变成煤炭,献给人间光和热。把诗人情感推向高潮,诗歌的内容也达到高潮。)
六、梳理巩固
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七、拓展训练
(若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阅读理解”部分。
八、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05-04
语文的教案02-07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10-15
语文备课教案08-07
语文写作教案07-12
语文下册教案07-15
语文《赵州桥》的教案10-10
语文桥的教案01-13
语文优秀教案02-04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