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1-20 09:46:12 教案 投诉 投稿

语文教案5篇(合集)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5篇(合集)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美读诗歌,体会诗情诗境,感受经典的魅力。

  2、唤醒学生对田园意趣的通感,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赞美与向往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1、美读诗歌,读出诗情诗意。

  2、理解诗歌,唤醒学生类似的生活感受。

  教学难点:

  1、如何有效地入情入境,指导朗读。

  2、用诗的语言来解读诗,营造美好融洽、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

  教学资源:

  一束野花、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安静情绪。

  1、课件播放音乐,在舒缓的旋律中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放松学生的情绪。

  2、感受:刚才的音乐描述了什么?森林、海洋、田野或者是天空?

  二、自然过渡,导入课题。

  自古以来,动听的音乐总是和优美的诗歌相依相随,《诗·大序》有云:“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今天,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学习现代诗人戴望舒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在天晴了的时候》。

  三、配乐朗诵,范读全诗。

  1、老师范读。

  2、好的文字能感染我们的情绪,你觉得老师刚才是用一种怎样的心情来读的?

  3、请你们也面带微笑,自由读一读这首诗。

  4、指名读,出示读书要求。

  四、理解诗歌,体会诗意。

  1、要读出诗的味道,先得理解了这首诗才行。

  2、理解诗题,比较“在天晴了的时候”与“在天晴的时候”的.不同时间概念。

  用“在的时候”练习说话。

  3、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

  ――很平常的事物,在诗人的笔下却流淌出温馨宁静之美。可见,“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从诗句当中,你能推断这是哪个季节吗?

  4、自由读诗,做批注:这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或者是哪一个词?说说你曾经感受过的诗中的情景,和大家交流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相机指导,注意对学生的朗读作中肯的评价和有针对性的训练。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你觉得雨后什么最美?仿写“的,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在诗人笔下,小白菊像什么?“胆怯的小白菊”,多可爱多有创意的搭配,你想用“胆怯的”来形容什么?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由“云”和“闲”联想到古诗“孤云独去闲”,体会不同的意境。

  五、进行仿写,升华情感。

  1、出示教师仿写的“在下课的时候”,激发学生仿写的兴趣。

  2、以“在____的时候,请到____去走走”作为开头,进行创编和仿写。

  3、总结:留心观察自然,细细感受生活,热爱乡村生活的清新纯朴之美,热爱自己土地

语文教案 篇2

  《新型玻璃》是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文中介绍了5种新型玻璃──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和吃音玻璃的特点、用途以及它们在现代化建筑中的作用。教学这篇课文,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些新型玻璃的特点、用途,学生文中的说明方法,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把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本课教学建议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初读,整体感知课文

  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第1~5自然段分别具体介绍了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第6自然段概括说明它们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课文的前5个自然段,各段之间是并列关系,而前5个自然段与第6自然段之间是“分──总”关系。这种结构安排,使课文重点突出,条理清楚。

  为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时可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做到眼到、口到、心到,然后让学生弄清以下两个问题:

  1、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按顺序把它们写下来。

  2、全文分几段?各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精读,深入理解内容

  由于课文前5个自然段的段式结构相同,因此,教学时可运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段精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第1自然段的教学,先出示小黑板上的思考题:

  1、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和用途?找出有关的词句。

  2、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个特点的?这样说明好在哪里?

  然后,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认真阅读,边读边划思考回答。

  教学第6自然段,要让学生知道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新型玻璃在现代化建筑中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科技发展,以后会出现更多的新型玻璃。这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总结概括全文内容。

  三、练说,强化知识记忆

  练说,是强化知识记忆的有效方法。因此,要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练说。如“以人代物”,让5位同学分别替代5种新型玻璃,然后作自我介绍,自我推销;或者“角色转换”,让学生当“记者”、“用户”、“厂长”、“经理”,通过采访询问来介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等等。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知识的记忆效果,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四、练写,促进迁移运用

  课后第3题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家或附近的工厂、学校、商店、家庭应用了哪项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然后就这项成果的特点、用途写一段话”。根据这个要求,教学时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指导学生选择自己身边熟知的一项科技成果,然后学习文中的段式结构和一些说明方法,把它的特点、用途用一段话写下来,从而使学生在读写迁移的练习过程中,既巩固了知识,学以致用,又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教育。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安排:

  本次练习共安排了四个板块,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好微笑字,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

  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拟定: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写话

  1、小朋友们看过或自己参与过足球比赛吗?

  2、一场中什么时候最激动人心?

  3、出示图,仔细观察

  图上画的是什么?

  这足球是怎样飞入球门的?

  空蓝色球衣的1号守六员是怎样扑球的?

  场上的其他队员,场外的小观众们看到这一情景他们的再现又是怎样的?

  以上问题逐个交流,师可适当帮助理顺语序

  二、写话练习

  1、把刚才说的内容用几句话有序地写下来

  2、不会写的字查字典

  3、师加强个别指导

  4、交流写话内容,注意点评

  点评是以优点为主

  三、讲述练习

  1、读题目要求

  2、展开,结合自己看的足球比赛的经验,改用第一人称介绍

  3、同位互练

  4、指名台肖讲述,师生点评

  5、自己再介绍一遍

  四、作业

  搜集春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写好铅笔字和读读背背

  一、写好铅笔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观察字形找到其写法上的.共同点(全包围结构)

  3、交流写法

  里面部分不能写得太大或太小,左右的窨,上玉的窨基本相等

  4、师范写其中的一个字

  5、学生练写(看清字再动笔)

  6、同位互评,打星

  7、修改字形

  二、读读背背

  (一)熟记成语

  1、出示图,说说图意

  2、出示四个成语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指名读,正音

  多咱形式巩固词语

  3、理解成语

  结合图或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成语的大意

  4、反复诵豆腐块,熟记于心

  5、运用

  自主选择其中一二个成语,各说一句话,交流

  6、课后可以写一写

  (二)学习春联

  1、出示内容,自由读一读

  2、什么是春联?:(师简介)

  3、过年为什么贴春联?

  (传说。学生交流)

  4、指导理解这两幅春联的含义

  大致地说说意思

  5、诵读记忆

  6、交流事生收集到的春联

  7、读记自己集到的春联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

  【教材简析】

  《两只鸟蛋》是一首浅显易懂的儿童叙事诗。在学习了《识字三》的基础上来学习本课,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对课文里出现的生字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朗读课文和理解文意难度都不大。因此,要紧扣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拓宽阅读面。

  【教学目标】

  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诗歌的兴趣。

  3.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师:请同学们背诵古诗《春晓》。春天来了真是“处处闻啼鸟”。(听歌曲《苗岭早晨》)

  师:同学们听到了什么?你们知道小鸟住在哪里吗?(板贴大树及鸟窝)猜猜这个鸟窝里会有什么?(板书课题,生齐读。师注意纠正“两”“鸟”的读音。)

  师:你怎么记住这个“蛋”字?

  师:看到课题“两只鸟蛋”,你有什么问题吗?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就知道了。翻到第39页。

  二、读通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标注圈画生字)

  2.教师示范读。

  师:大家读得很认真,声音响亮。老师也想读一读,请你帮我听听,哪里读得好,哪里读得不好。(师范读课文,读后学生评价,再带读学生认为读得好的句子。)

  3.小组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每一小节所描述的情景,体会感叹号所表达的语气。

  4.小组挑战读。以小组派代表或小组全体挑战另一组的形式练习朗读,对获得好评的朗读者奖励一枚“鸟蛋”。

  5.小组展示读。选出小组优胖者在伞班展示,可以读全诗,也可以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小节或几小节。

  6.小组讨论: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三、学习生字

  1.师:课文读得好,生字就很容易认识并记牢。

  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1)小组内认读课后练习“我会认”中的12个生字,同组同学评价。(不会的可通过向别人请教或查字典来解决)

  (2)各小组上台展示认读效果,师生及时点评纠正。

  (3)师重点指导“凉、轻、定”的发音。

  (4)交流识字。哪些字你已经认识了?你是怎样认识的?小组交流,看谁的办法最好。

  (5)竞赛识字。出示词语大转盘,让学生自己转动,转到哪个词就领读三遍,看谁读得准、认得多。奖励识字多的同学一枚“鸟蛋”。

  3.练习书写生字,师指导“听”“唱”“连”“远”的写法并范写,生自己说“定”“向”的`写法。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

  1.分小组品读课文中的一个小节。要求:(1)一个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说自己听后印象最深的词语。(2)小组自由朗读本小节,讨论:这个小节说了什么?有何感想?

  2.小组汇报,教师引导:

  (1)第一小节:做动作并想象“小小的”“凉凉的”鸟蛋。(板书:取拿)

  (2)第二小节:联系生活理解“焦急不安”:你要是放学没有回家,妈妈会怎样?学生用“焦急不安”说一句话。理解“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放录像让学生看鸟蛋变成小鸟的过程)

  (3)第三小节:学生从课文里找出“我”很爱护两只鸟蛋的词语(小心地、捧、连忙、轻轻地)。指名学生上台做动作,板贴鸟蛋。

  (4)第四小节:“真的能听见鸟儿的欢唱吗?”(理解“仿佛”的意思)

  师:同学们,能带着感情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吗?(生齐读课文)

  二、拓展阅读

  师:读得真好!奖励大家看看这些可爱的小鸟图。(课件出示各种小鸟图片,让学生认识各种美丽的小鸟,产生要爱护小鸟的愿望。)

  师:喜欢这些小鸟吗?读读这首诗歌。(课件出示)

  小鸟

  蓝天里有阳光,树林里有花香,

  小鸟小鸟,你自由地飞翔,

  在田野,在草地,在湖边,在山冈,

  小鸟小鸟迎着春天歌唱。

  爱春天,爱阳光,爱湖水,爱花香,

  小鸟小鸟,我的好朋友,

  让我们一起飞翔歌唱,

  一起飞翔一起歌唱。

  师:这其实是首儿歌,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也可站起来,跟着歌曲一起跳。

  师:鸟妈妈给大家写了一封信,请你读读,看信上写了什么。(课件出示)

  鸟妈妈的信

  我家屋檐下,

  有一个鸟巢。

  一天早晨,忽然飘下一片羽毛。

  那是鸟妈妈的一封信:

  请你走路轻声些,

  不要惊醒我的宝宝。

  (生自由阅读,简单说说鸟妈妈的信上说了什么。)

  师:小朋友也给小鸟写了一封信。你们读读,小朋友对小鸟说了什么呢?(课件出示)

  小鸟

  小鸟,小鸟,

  你轻轻地跳,

  我栽的小树,

  它还太小太小。

  小鸟,小鸟,

  你轻轻地跳,

  可爱的小树,

  它还在睡觉。

  小鸟你轻轻地跳啊,

  再轻一点儿,好不好,

  跳来跳去的小鸟。

  师:我们又学习了三首诗歌,认识了很多生字。下面做个练习,请大家先把词语读一读。你能照样子补充吗?

  出示:

  鸟蛋凉凉的 凉凉的鸟蛋

  小路长长的 长长的小路

  杨树高高的 高高的杨树

  苹果红红的 ( )

  ( ) 小小的船儿

  小手胖胖的 ( )

  三、总结全文

  师:同学们,第二单元的课文告诉我们,要爱家里的每一个人。那学了这篇课文,你想想我们应该怎么做?(x鸟,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语文教案 篇5

  作品简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人文思想的培养。”“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积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评价、研读赏析。本课旨在古诗教学中尝试主题性阅读,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揣摩,让学生对古诗的情感体验更为厚实。塑造学生完美人格,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诗的生字,并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咀嚼和揣摩重点诗句的情味,体验诗人流露出的感情。

  情感目标:在送别主题古诗的对比参读中,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体悟诗人内心的.独特情感。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人生会常常碰到不如意的事情,你自己在学习上或生活中有过失败的经历吗?面对失败,你当时又是抱着怎样的态度呢?

  (请学生略说)

  是啊!面对困境,有的人怀着一种忧伤,把失望和气馁刻在了人生的底片上,而有的人接纳失败却像捧起一本书,倾注一种自信和智慧的目光去阅读,而后去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唐代诗人高适曾这样劝慰朋友——“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啊!下面让我们欣赏高适的《别董大》。(板书课题)

  二、研读与赏析。

  1.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别董大》这首诗,看看在这首诗中,到底是什么感动了你?(出示古诗《别董大》,学生自由反复诵读全诗)

  2.通过刚才的读,大家已经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

  (1)写的是谁在哪里送别谁?

  (明确:高适在塞外送别董大)

  (2)高适?高适是谁?

  (明确:高适是唐代诗人。字达夫,渤海蓨(tiǎo),今天的河北省景县人。因为官至散骑常侍,所以又称高常侍。他的诗大多反映边塞生活,诗情奔放。作品集为《高常侍集》。)

  (3)董大?多奇怪的名字啊?谁能说说呢?

  (明确: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4)我记得这样的称呼在王维的一首古诗中也出现过?(见机点拔:那首诗是“渭城朝雨浥轻尘……”)

  (5)这首诗是《送元二使安西》,这里的“元二”就是?

  (明确: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称他为——元二。)

  3.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当时分别时的环境。

  (1)读了诗以后,你了解到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分别的?看图,想象一下,此情此景,你的感受如何?(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荒寒凄凉。)(板书:荒寒凄凉的环境)。

  (2)现在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古诗的前两句,读一读。(请学生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失意流落,好友分别,本身就是人生两大憾事,而天空亦不作美呀,细细读读前两句,你觉得那些景物最能反衬出当时的心情的?你能来把它划出来吗?

  (明确:黄云、白日、北风、雁、雪。)

  (3)黄云?白云、乌云大家听得多了,这里怎么是黄云?你读读诗,猜猜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点拔:当时他们分别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

  (4)读这句诗,突出“千里”;再读这句诗,突出“曛”。个别试读,男生试读,女生试读,全班试读。

  (5)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你注意到这只大雁了吗?

  大雁在这样的环境中奋力高飞(读重音),它会怎么想,对自己会怎么说?诗人高适也看到了这只雁,他又有什么想法,又有什么感触呢?

  (学生说)

  (是啊!这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如何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它不仅仅是在对董大说,其实也在对自己说。

  同学们,要知道诗人怀才不遇,将近有30年啊,直到50岁才得了一个“有道科”的官衔。他在困境面前是多么自信,多么乐观,积极地面对人生。我想这就是高适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正是这首诗广为传诵的原因所在吧!)

  4.后两句是高适在临行前对董大说的赠言。

  (1)你能从诗中找到根据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是高适对董大说的?

  (明确:是从“君”字中看出的,因为“君”在诗中就是您,指董大。)

  (2)好友分别,难分难舍,董大的心情一定糟糕到了极点了,而真正的朋友这时候最应该怎么办?

  (3)读一读,看诗人是怎样劝慰朋友的?

  (4)这两句中哪些词表现出了安慰与鼓励?

  (5)如果你是董大,你会说一些什么呢?(小组说说)

  (6)感情升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中得到什么启迪?

  学生自由讨论赏析

  (董大是个人才,但暂时无人赏识,只要他不沉沦,不灰心,振作起来,他就会走出一条阳光大道来的。让我们祝福他吧。那样凄苦难耐的黄昏,诗人却能勃发出如此昂扬的豪情来,确实让人佩服。)(板书:豪情昂扬)

  (学生读——全班读、男生读、女生读、再全班读)

  三、对比参读,感悟诗蕴。

  是啊,人生自古伤离别。送别主题的古诗我们学过的还有很多,老师今天随手也抄了几首,与大家共同欣赏。(出示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看看这些古诗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1.学生比较,指名汇报。

  2.同是送别之诗,这些诗又各有什么特色?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汇报交流。

  4.小结:这些古诗,同是写对好友的别情,然而描写的景物不同,抒发的情感也不同。这些诗中,有的以歌相送,有的以目相送,有的以酒相送,有的以话相送,说到底诗人是以什么相送?

  四、 小结:

  古诗词是一尊巨大的,丰富的宝库,可以通过它们穿越时空,了解当时的人事,感受诗人的情怀,学习做人的道理。课下应主大量阅读。

  板书设计:

  别董大

  唐代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荒寒 凄凉 真挚 深厚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豪情 昂扬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07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05-04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10-15

语文《赵州桥》的教案10-10

语文桥的教案01-13

语文优秀教案02-04

语文下册教案01-31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

语文下册教案07-15

语文写作教案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