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2-02 09:44:27 教案 投诉 投稿

中班教案8篇(实用)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8篇(实用)

中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分析

  1、 认知目标:使幼儿学会利用6的组成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

  2、 能力目标:通过幼儿自主探究学习,培养他们观察、思维、运算能力。

  3、 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激发幼儿对数的运算的兴趣以及大胆表现、积极交流的良好习惯。

  4、 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根据6的组成进行加法运算。

  2、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知道一个加数与和,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教法

  采用尝试发现、综合对比、总结归纳、网络教室直观演示等形式,指导幼儿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而开展课堂教学。

  学法

  以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练一练,以练为主,以亲自实践、积极动脑、动手来学习新知。

  按照心理学常识,幼儿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把学习当成愉快的事。因此,上课一开始进行复习时,就设计这样的导语: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了

  很多加减法了,今天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谁最能干,(点出复习题)最先做出老师出的这些题,好吗?在这种刺激下,人人都想当老师眼中的小能手,兴趣一下子就能调动起来。这是引导幼儿复习5以内数的加减;这是复习6的组成。

  在新课学习中,通过可爱的动物图片群和插入声音的播放,激发幼儿学习新知的欲望,引导幼儿感知、探索得数是6的加法。这是引导幼儿观察动物图片,发现数量关系,学习5+1和1+5,初步引导通过组成计算得数;然后出示4+2和2+4两个算式,让幼儿摆弄小棒探索得出4+2=6和2+4=6,再脱离小棒的帮助通过组成计算得数;最后直接出示算式3+3=让幼儿利用组成计算得数。 本课的难点是已知一个加数与和,求另一个加数,这一难点的突破是通过感知具体事物的数量,引导幼儿填空,找出另一个加数,再过渡到利用6的组成想出另一个加数。

  本课通过图片和实物的观察和操作,来感知得数是6的加法;然后通过数的组成来理解得数是6的加法;最后通过提高练习,让学有余力的幼儿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中班教案 篇2

  目的要求:

  1.根据图片大胆猜测,并清楚地讲述恐龙妈妈藏蛋的几种办法

  2.能看图讲述故事,体验编构故事结尾的乐趣。

  材料准备:

  布置场景(草丛树洞沙滩鹅卵石泥土)图片挂图恐龙蛋若干

  指导要点:

  1.以玩藏蛋的游戏。体验藏的方法,知道怎样藏不被人发现。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东西。你们看看是什么?”(鸡蛋)“我们一块来玩藏蛋的游戏“一些小朋友来找蛋。”“你们要看那些地方藏蛋,不容易被发现?”

  师提问:“你把蛋藏哪了?你为什么要这样藏?”

  2.教师出示图一图二。引导幼儿围绕恐龙妈妈怎样藏蛋进行看图讲述。并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恐龙妈妈藏蛋的.办法。

  (1)教师提问:恐龙妈妈要去找东西吃。可她又怕蛋打碎,你们猜猜恐龙妈妈会想什么办法?

  教师出示图一问图上画着谁?是什么地方?他在干什么?“请小朋友来帮助恐龙妈妈找一找图上哪些地方可以藏恐龙蛋?

  (2)当幼儿说出藏的地点时。组织幼儿讨论这样藏蛋会安全吗?你认为应该怎样藏蛋会更好?学习词语“四处寻找”“又大又圆”并体验四处寻找心情和样子。

  (3)师问“恐龙妈妈最后会把蛋藏在那?你觉得这个办法好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恐龙蛋又大又圆和鹅卵石的样子很像,恐龙妈妈认为不会被人发现。)

  教师出示图二证明小朋友的猜测。并和幼儿一块把图一图二连起来讲述。

  3.提出悬念“恐龙妈妈把蛋藏好后,就离开了。那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请小朋友讨论一下。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可让幼儿派代表回答)

  4.教师出示图三图四图五问幼儿说“你们说得不错。那我们看看这几副图上发生了什么事?”

  (1)幼儿边看图片教师边提问“图上有谁?他在干什么?小熊把恐龙蛋当作什么?学习词语“砌”。如句子:砌围墙是用石块砌.

  (2)小熊睡着后被谁的声音吵醒。他会怎么做?并引导幼儿看图四问“小熊床上的小恐龙是哪来的?小熊的表情如何?学习词“惊奇”幼儿模仿惊奇的表情体验惊奇的心情。

  (3)幼儿猜测第二天小熊会和小恐龙去干什么?

  5.教师引导幼儿将五副图连起来讲述。

  6.幼儿分组讲述。并派代表讲述。

  7.幼儿给故事取名字。

  8.幼儿将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9.活动延伸。表演这个故事。

  附故事:

  恐龙妈妈藏蛋

  恐龙妈妈生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蛋,她想:把这个蛋藏到哪里去呢?

  藏在树洞里?不行!不行!树洞里晒不到太阳,是孵不出恐龙宝宝来的。藏在泥土里?不行!不行!泥土里太脏,我的宝宝一出世就会被弄成大花脸的。藏在草丛里?不行!不行!大蛇把蛋吃掉怎么办?

  最后,恐龙妈妈想:我的蛋和鹅卵石很像,没有人回对鹅卵石感兴趣的。于是,恐龙妈妈就把但藏在海滩边的石头堆里。

  傻小熊要造新房子,他到海边去拣石头,一眼就看中了一块又圆又大的“鹅卵石”。傻小熊把“鹅卵石”搬回家,砌在墙里。温暖的太阳一天又一天照在“鹅卵石”上。一天晚上,傻小熊被一阵风吹醒,发现墙上有一个大洞,砌在墙上的鹅卵石不见了。一直小恐龙睡在小熊身边!傻小熊这才明白,自己从沙滩上捡来的不是鹅卵石,而是一个恐龙蛋。

  第二天一早傻小熊就带着小恐龙去找恐龙妈妈了。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本活动从快乐体育教育的角度出发,通过提供不同难度的活动器材,引导幼儿在平面和立体面上进行多种形式爬的练习,以增强幼儿背肌、腹肌和四肢肌的力量以及动作的灵活性。在设计中考虑有三个方面:1、提供软垫、地板胶、离地高度不等的绳子障碍和水果图片,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通过练习得到提高;2、以小猴形象贯穿整个活动,使幼儿能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得到锻炼,做到玩中学、学中玩;3、启发幼儿独立或合作利用梯子与轮胎创造不同爬的玩法,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和与他人互助合作的交往意识。

  目标:

  1、 通过各种形式爬的练习,让幼儿学习爬时四肢的正确用力方法。

  2、 发展幼儿四肢和躯干肌肉力量,增强动作的.灵活性。

  3、 鼓励幼儿大胆、勇敢地参加运动,培养他们不畏困难、坚强的心理品质。

  准备:

  软垫、地板胶、梯子、轮胎、录音带、拱形圈、绳子、水果图片

  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进入场地,四散站开。

  2、 准备活动,幼儿随着儿歌内容,模仿小猴做动作,使身体充分活动开。

  (二)、基本部分

  1、 提供软垫,让幼儿自由表演自己会的爬行动作,老师引导幼儿进行手膝着地、手脚着地爬。

  2、 提供离地高度不等的绳子障碍。

  A、 老师引导幼儿必须身体贴在垫上,才能在绳子底下爬过,并让幼儿试爬。

  B、 老师依据幼儿试爬情况,讲解示范匍匐爬的要领,指导手脚的用力方法。

  3、 提供梯子、轮胎,引导幼儿在立体面上玩爬的游戏。

  A、 引导幼儿利用梯子、轮胎练习爬的动作(包括梯上、梯下)。

  B、 启发幼儿创造性地玩梯。

  4、 将软垫、梯子、轮胎组合起来玩游戏,在音乐伴奏下,老师和幼儿玩"小猴摘果子"游戏。

  (三)、结束部分。

  1、放轻音乐,老师和幼儿一起做放松动作。

  2、听音乐并分享所学本领和游戏中的快乐,注意加强心理品质方面的教育。

  3、 结束活动,幼儿离场。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知道宝宝有的像爸爸,有的像妈妈,有的又像爸爸又像妈妈。

  2、学说短语:又白又漂亮、又黑又英俊。

  3、体验一家人幸福生活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图片:白猪太太、黑猪先生、三只小黑猪、四只小白猪、五只小花猪。

  2、猪太太生宝宝大图片一套。

  3、音乐:《小猪睡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T: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两位朋友,看看是谁呢?(出示图片)

  2、T:猪先生长的怎么样,它穿了什么,又戴着什么?(学习:又黑又英俊)

  3、T:那猪太太呢?谁来夸夸猪太太?(学习:又白又漂亮)幼儿有可能看出开心等引出可爱漂亮等。

  T:是呀,开心人就会变得漂亮,所以小朋友每天开心的来上幼儿园,就会变得很漂亮!

  4、T:我们从什么地方看出猪太太胖呢?(幼儿自由猜测)

  5、T:哦,原来呀,猪太太要生宝宝了,她就要当妈妈了。请小朋友猜一猜,猪宝宝长的是像猪先生还是像猪太太呢?

  6、T:有的小朋友说猪宝宝长得像猪先生,有的说长得像猪太太。你们也是爸爸妈妈的宝贝,那你们长得是像爸爸还是像妈妈呢?什么地方像呢?(让幼儿说完整的话)

  7、T小结:原来我们小朋友有的长得是像爸爸,幼儿长得像妈妈,还有的长得像姑姑、奶奶呢,那猪宝宝到底长得像谁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

  二、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

  1、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讲故事(从开始——“当然,他们都是我们的孩子!”猪太太高兴的说。)

  2、T:猪太太快要当妈妈了,她想生什么样的宝宝?

  (学说猪太太的`话:我们的孩子肯定像我,又白又漂亮)(请一、二幼儿学一学、女小朋友集体学)

  3、T:猪先生希望生什么样的宝宝?谁来当一当猪先生?

  (学说猪先生的话:我们的孩子肯定像我,又黑又英俊)、(请个别幼儿学)

  4、T:哈哈!每天猪先生和猪太太都为快要出生的猪宝宝的模样争来争去。终于,猪太太到医院里去生宝宝了。

  5、T:猪先生去医院接猪太太和孩子的路上,它是怎么想的?谁来学一学猪先生这时的话?

  引导幼儿说出猪先生要当爸爸时的高兴和兴奋的心情,T:我们的孩子肯定像我,又黑又英俊。

  6、T:猪先生在医院里看到猪太太是怎样说的?谁来学一学猪先生的话?

  喂,亲爱的太太,你生了!你生的是小黑猪还是小白猪?

  在这里学说是要求幼儿说出猪先生这时的心情:又高兴又想知道孩子到底长得像谁的心情。

  7、T:猪太太是怎样回答猪先生的?

  三、继续理解故事内容。

  1、T:猪宝宝到底长的像谁呢?

  (揭开谜底,打开被子,出现三只小黑猪、四只小白猪和五只小花猪)

  2、T追问:猪太太生了几只小黑猪?几只小白猪?几只小花猪?

  (在这里可以让幼儿数数说说)提问:

  (1)三只小黑猪长的像谁?(小黑猪像猪先生,又黑又英俊)

  (2)四只小白猪长的像谁?(小白猪像猪太太,又白又漂亮)

  (3)那五只小花猪长的像谁呢?(小花猪像爸爸又像妈妈,真可爱)

  四、完整讲述

  1、T:原来,猪太太生的猪宝宝,三只小黑猪像猪先生,又黑又英俊;四只小白猪像猪太太,又白又漂亮;五只小花猪像爸爸又像妈妈,真可爱!

  2、T:这个故事还没有名字呢,谁来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猪太太生宝宝)引导幼儿从猪太太生孩子中挖掘故事的题目。

  3、T:现在让我们一起完整的听一听这个故事吧,小朋友们也可以和赵老师一起来讲一讲。

  时间可能的话,可以请几个孩子一起来讲讲,如果时间差不多就不要进行第二次讲述。

  五、音乐游戏:《小猪睡觉》,感知可爱的猪宝宝。

  1、T:这些猪宝宝多可爱啊!我们也来学一学这些可爱的猪宝宝吧!猪宝宝们!我们一起听音乐表演《小猪睡觉》。猪宝宝们,来吧!

  2、音乐结束,T:猪宝宝们,醒来了,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吧!(欢快的音乐响起)

  活动反思:

  对话表演让孩子说的有声有色:故事开头猪太太和猪先生为生下来的宝宝会像谁而争论的对话,我让孩子们角色扮演“我来当猪先生,你来当猪太太”,让幼儿学习模仿猪先生、猪太太的语句语气进行“争吵”。“如果你是猪太太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怎样动作来说这句话呢?”孩子们跃跃欲试,女孩子们想出用兰花指摸着自己的脸用高傲的神情尖细的声音来说:“生下的宝宝一定像我,是只漂亮的小粉猪。”男孩子子们则说:“不对!不对!生下的宝宝一定像我,是只英俊的小黑猪。”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着故事中的对话,不仅学习了有声有色地说故事中的对话,培养了孩子说的能力也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

中班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新《纲要》在幼儿健康领域的目标中明确提出:要让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要求我们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在教玩具的选择上,大绳——首先给孩子一种新奇的感觉,很多孩子可能是第一次看到这么长,这么粗的绳子,能够去摸一摸,玩一玩,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很刺激的事情,很容易吸引孩子的兴趣和注意点。同时,通过绳子的变化,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和发展。而且,收放简单,容易操作有利于教师的活动实施。

  活动重点:幼儿领会助跑跨跳动作方法。

  活动难点:

  1、助跑跨跳的动作方法和自我保护意识;

  2、幼儿自我跳跃能力的认识和判断。

  二、幼儿年龄特点分析

  1、心理特点:中班孩子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乐意遵守体育活动的规则和要求,初步尝试与同伴合作游戏,有一定的运动意识和能力。但注意力不太稳定。

  2、运动能力基础:中班孩子基本运动能力,在小班阶段已初步得到锻炼和发展,但多是模仿或自发形成的,对于动作还没有形成比较正确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游戏,使幼儿能够熟练进行立定跳远的动作练习,基本掌握助跑跨跳的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活动,使90%的孩子敢于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跳过一定距离,10%的孩子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基本动作,从而发展跳跃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使孩子们形成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的精神和敢于挑战自我的意识。

  四、教法与学法

  1、开始阶段: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幼儿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

  2、基本阶段: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积极性评价法、分层递进法;幼儿采用:观察法、集体练习法、探究法、自我评价法。

  3、结束阶段: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积极评价法。幼儿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

  五、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收心热身阶段 5—6分钟。

  目的: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幼儿身心得到充分舒展,注意力集中,为后面的活动作好铺垫。

  活动步骤:幼儿跟随教师进入场地,做热身运动

  游戏“小蝌蚪变变变”。

  游戏方式:幼儿做蝌蚪跟随教师在“池塘”中游动(慢跑)——蝌蚪长出两条后腿(伏地后蹬)——蝌蚪长出两条前腿(伏地做蛙泳动作)——变成青蛙(起立自由的模仿青蛙跳跃动作)—— 一串青蛙跳跳跳(集体排队练习)。

  (二)、基本部分:增智促技-育心强体阶段15-20分钟

  本阶段分为两个环节:

  活动一、跳田埂

  活动过程:教师用障碍物做田埂,并通过调整田埂的高度和宽度增加活动练习的难度,幼儿在教师设置好的场地上,根据自己的活动能力和挑战目标选择不同的难度场地进行尝试练习,教师巡回观察,并适时的调整场地,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page_break] 场地设置为回环形,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幼儿统一活动能够方向进行动作练习,避免幼儿活动中的碰撞,从而减少伤害的发生,同时也避免了讲解规则的烦琐。

  本环节的目的主要是使幼儿巩固立定跳远的动作技能,学习助跑跨跳的动作方法,通过难度的增加,使幼儿由立定跳远自然过渡到助跑跨跳的动作练习。

  本环节为活动的教学重点,通过本环节使幼儿形成正确的助跑跨跳的动作概念,并敢于尝试用该方法去挑战自己的运动极限。

  活动二:“跳过小河”

  本环节通过游戏活动的三个难度层次的递进,使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巩固正确的助跑跨跳的动作概念,并不断尝试用该方法去挑战自己的运动极限。

  本环节教法主要有:讲解示范、积极评价、纠正错误、分层递进法。

  幼儿的主要学法有:观察法、模仿练习法、自我评价法。

  活动过程:首先教师用绳子对折放在地上作小河,小河的形状为由窄逐渐变宽,目的是为了照顾幼儿能力的个体差异性,

  幼儿进行第一次尝试:自由跳过小河,引导幼儿看看自己能跳过多宽的河面,用什么方法跳过去的。要求:注意安全,避免冲撞。

  在幼儿自由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注意指导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尝试,邀请个别幼儿展示动作,幼儿集体跟随练习。

  第二次尝试:增加难度,通过下雨了,河水变宽的情景,提高跳过小河的难度,幼儿自主活动,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跳过小河。教师在幼儿分散尝试的过程中,根据幼儿的活动量表现,适时集中幼儿观看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展示动作,一可以加强动作概念,二是调节活动密度,避免过度疲劳。

  目的: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和敢于挑战自我的意识。

  第三次游戏:增加游戏色彩:河里游来了鳄鱼、对面田里出现害虫,小青蛙要躲过鳄鱼的捕杀过河帮农民伯伯捉害虫,幼儿依次进行游戏。

  目的':巩固幼儿学习的成果,提高锻炼效果。幼儿的活动情绪会因为鳄鱼的出现达到高潮,兴奋点比较高,因此在这一环节组织过程中,游戏开始阶段教师必须讲清楚来去活动路线,避免出现面对面的碰撞事故。

  (三)、结束部分:放松整理阶段:3—5分钟

  目的:使幼儿身心从紧张的游戏环境中逐渐放松,并慢慢恢复平静。

  步骤:

  1、放松游戏:青蛙戏水。请孩子们在小河里游一游、用绳子做波浪动作等等。

  2、帮助教师收拾场地,将长绳当作“大虫”,全体幼儿一起抬“大虫”高高兴兴回去,结束活动。

  六、活动结果预测:

  预计活动的目标基本实现,活动中孩子的平均心率约在130—140次/分,练习密度在40——45%。基本达到预计的认知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活动中,孩子是精神是放松的,情绪是愉悦的,参与活动的意识是主动的,参与活动的难度可选择的,每个人都能够在自身的原有能力上得到发展,同时在生理心理上有一种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受,从而激发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在李茹老师的歌曲作品集中选择了一首关于《蘑菇伞》的音乐,根据这首音乐设计了一节中班游戏化音乐教学活动。这是一首非常富有情趣和想象的歌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动听。下雨啦,小蚂蚁想找蘑菇躲雨,根据歌词主要内容我设计了“雷公公追小蚂蚁”的游戏,没有抢到蘑菇伞的小蚂蚁,雷公公就要来追他,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趣。

  活动目标

  1、在学会歌曲《蘑菇伞》的基础上,根据歌曲内容迁移“抢椅子”的游戏经验,知道一只蚂蚁只能躲一把蘑菇伞。

  2、通过玩雷公公追小蚂蚁的游戏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趣。

  3、愿意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参与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事先将椅子在中间摆放成一个圆形、《蘑菇伞》的音乐、蘑菇伞的道具。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跟着《蘑菇伞》的音乐旋律律动进场

  师:我们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蚂蚁,让我们听着音乐去森林里玩玩吧!

  2、复习歌曲《蘑菇伞》,尝试大胆的表现小蚂蚁躲雨的动作。

  师:《蘑菇伞》这首歌曲昨天我们刚刚学过,让我们再来跟着音乐把这首歌曲唱一遍。

  师:下雨啦,小蚂蚁想找蘑菇伞躲雨,蘑菇伞在哪里呢?我们可以把什么当蘑菇伞呀?哦,小椅子,现在我们在蘑菇伞下,做一个躲雨的动作吧!

  师:你们觉得小蚂蚁在唱到哪一句话的时候做躲雨的动作?

  师:请你们看一看我这只小蚂蚁在唱到哪一句话的时候做躲雨的动作。(教师示范)

  师:是哪一句话?(快来快来躲雨吧)我们一起来,好,我们站起来,记住哦在唱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做躲雨的动作。

  3、根据歌曲内容玩游戏,一只小蚂蚁只能躲一把蘑菇伞

  (1)介绍游戏规则。

  师:小蚂蚁要去森林里玩游戏了,请你们坐在椅子上,看看我是怎么玩的,站在蘑菇的后面,面向圈上,跟着音乐的节奏做蚂蚁的动作,唱到最后一句的`时候,找一把蘑菇伞做躲雨的动作。

  师:听清楚了吗?请你们和我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2)发现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强调一只蚂蚁只能躲在一把伞下。

  师:马上我们再来玩一次。

  4、抽掉一把蘑菇伞,有一只小蚂蚁没有蘑菇伞,并引出“雷公公”的角色

  (1)师:有一只小兔子采走了一把蘑菇伞,那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有一只小蚂蚁没有蘑菇伞)躲不到伞下的小蚂蚁会被大雨淋成落汤鸡了,我可不想变成落汤鸡,你们想不想?那要赶快抢到一把蘑菇伞哦。

  (2)开始游戏

  5、玩雷公公追小蚂蚁的游戏

  (1)师:这只小蚂蚁没有抢到蘑菇伞,没有关系的,我要给他一个奖励,什么奖励呢?它可以在圈外跑一圈,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跑吗?因为被雷公公发现了,它要来追没有抢到蘑菇伞的小蚂蚁,你怕不怕,你们看,这是什么?(蘑菇伞)圈外的草地上会有一把特别的蘑菇伞,赶快把它拿起来顶在头上,雷公公就不能捉你了。

  (2)师:雷公公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3)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做雷公公的动作。

  (4)师:雷公公应该什么时候追小蚂蚁?音乐结束后,雷公公要马上看到没有躲到伞下的小蚂蚁,赶快去追。

  (5)师:我们来玩雷公公追小蚂蚁的游戏。这一次我来当雷公公。

  (6)请幼儿来当雷公公,我们来玩雷公公追小蚂蚁的游戏吧。

  6、完整进行游戏几遍

  、鼓励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选择与实物相吻合的色彩,均匀地涂色。

  2、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表达对色彩喜好的倾向。

  3、体验色彩构成的画面感觉。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能正确识别颜色,知道名称。

  2、5cm见方的正方形白卡纸若干(幼儿使用),彩色笔,大图画纸一张,胶棒。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在幼儿园环境中观察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色彩以平涂的方式绘制在卡纸上。

  2、教师将幼儿平涂好的卡纸整齐拼贴在大图画纸上,组成一幅色彩构成的图画,请幼儿欣赏。

  3、请幼儿说出自己平涂的颜色名称。这种颜色在幼儿园什么地方看到的?为什么最喜欢这种颜色?

  4、请幼儿谈谈看到这幅画五颜六色的图画,他们有什么感受,想到了什么?

  5、根据画面色彩给人的感受,请幼儿给这幅画起个名字。

  6、可将这幅画装裱,形成有特别的墙饰。

  活动延伸:

  1、欣赏成人色彩构成的图画。

  2、尝试其他主题的色彩构成。也可剪贴废旧画报,作无主题色彩构成。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让幼儿深刻地感受到了色彩的`美。让幼儿在观察、实验中认识了几种颜色,使用颜色,并在调色活动中充分地感受到颜色的丰富多变。色彩是直观地,如果幼儿不能有意去感受,就会视而不见,因此本人让幼儿在实验活动中去体验发现的乐趣,在调色活动中感受颜色的多变,大大地激发了幼儿对色彩的关注,同时让幼儿观察周围的东西,让幼儿对周围的色彩产生了兴趣,就能主动去认识各种颜色,在配色活动中,也让幼儿对科学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调色、配色,幼儿兴趣浓,而且大大激发了他们探索的欲望。但是在给幼儿操作调色的活动时,我没能充分地引导和组织幼儿探讨活动中遇到的各种现象,使得幼儿的兴趣停留在操作上,没能达到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看看的过程中,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大胆画出乌龟。

  2.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3.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重难点:

  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大胆画出乌龟。

  活动准备:

  1.PPT;2.画纸、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猜谜的形式引入

  1.师:今天,王老师给小朋友们说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仔细的来听:穿件硬壳袍,缩头又缩脑,水面四脚划,岸上慢慢跑,这是什么?(幼儿回答)师:原来是一只乌龟。

  师:孩子们,你们看乌龟长的什么样子?

  师:小乌龟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

  师:小乌龟的龟壳上面有什么?

  2.请几名小朋友到前面画一画龟壳上面的图案。

  二、自由创作--有趣的乌龟幼儿创作,通过观察尝试绘画乌龟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到海边上来画出小乌龟,王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画纸,彩笔和油画棒,一会儿请小朋友们画小乌龟并且给小乌龟穿上漂亮的衣服,想一想小乌龟在海边还会遇到谁,把你想到的也画出来好吗?

  三、欣赏交流:说说我的小乌龟师:画完的小朋友去给老师们讲一讲你的小乌龟遇到哪些好朋友?

  反思:

  在评价过程中,我组织幼儿一起欣赏了同伴的画,幼儿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画的是什么,讲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整个活动,这个课件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但解决了幼儿的布局问题,还拉近了幼儿与乌龟的距离,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能考虑乌龟的感受,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中班教学活动教案10-10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经典】09-22

中班教案03-01

中班教案(精选)08-09

中班教案[精选]08-20

【经典】中班教案08-18

中班教案(精选)08-31

(经典)中班教案09-18

[精选]中班教案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