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2-10 08:20:32 教案 投诉 投稿

【优秀】中班教案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优秀】中班教案6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设计

  点兵点将是一个深受孩子们喜欢的一个民间游戏。游戏中朗朗上口的童谣更是让孩子们的游戏变得丰富了。孩子们喜欢边念童谣边游戏的。可再好玩的游戏孩子们玩的次数多了,又玩不出新意,渐渐的孩子们也不怎么玩了、说了。怎样让这个传唱已久的民间童谣游戏能玩出新的花样,在孩子们中继续传唱?这是我设计本节课的重点。

  活动目标

  1、在不断的熟悉儿歌中探索游戏玩法,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一学解放军的动作。

  2、学会倾听,并能按要求遵守游戏的规则。(重点)

  3、激发幼儿对听说游戏的兴趣,并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游戏。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有一定的规则意识物质准备:易拉罐若干、沙包若干。

  活动难点

  让幼儿在不断的说童谣中知道隐藏在童谣中的游戏规则。

  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

  一、以木头人的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玩木头人的游戏好吗?

  不过今天老师要换个规则,我们以前都是老师点到你,你就可以动了。今天可不行,一定要等老师念完儿歌,轻轻的点到你的头你才能动。记住没有?玩一遍游戏。(评析:教师这里特别说了一次轻轻的.点到你的头你才能动。这里主要是考孩子倾听游戏规则)

  2、玩第二遍时,教师一定要说明请幼儿仔细倾听,听听儿歌里说了什么?

  请幼儿说一说,你刚才听到我的儿歌里说了什么?你知道什么是兵什么是将?

  (评析:这个活动本来就是一个童谣游戏,为了让幼儿能有一个渐进的学习过程,我开始就以木头人的游戏进入。在孩子们玩了一次后我将游戏规则改了一下,孩子们顿时被新的游戏规则所吸引为下面的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学习童谣

  1、对了,这首童谣的名字就叫点兵点将。你想不想来当小兵小将呢?

  那现在就请你来跟着老师学童谣,你会念了,你就可以来做我的小兵小将了。

  2、幼儿跟着教师边念童谣边做动作。(三遍)

  (评析:这一环节中童谣是在不断的游戏中学会的,体现了玩中学的理念。这里教师再次通过提问让孩子知道游戏规则重要性。为下一环节做了很好的铺垫。通过不断的说童谣让幼儿在熟悉童谣的基础上说出规则在童谣里的那一句话或那一个字上)

  三、在不断的游戏中学会熟练的念童谣并知道游戏的玩法。

  1、你们会念童谣了吗?

  那我就来考一考你们。我来点,儿歌念完我的手指着谁谁就可以当我的小兵。教师边点边说。点到幼儿上来现学一学一个解放军叔叔的动作。你现在是我的小兵,你想有你的小兵吗?好请你边念儿歌边点,最后点到谁,谁就是你的小兵。(以此三次)

  2、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当我的小兵呢?

  瞧,这里有一排旺仔小人挡住的我们的去路,怎么办?

  现在我就要点兵点将,请你们来把他给我打到怎么样?

  教师一一点兵请幼儿上来用沙包炸旺仔人。(评析:本环节通过不断的改变游戏形式强化幼儿对童谣的熟悉度,同时也激发幼儿创造新游戏的欲望)

  四、结束活动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一首新的童谣叫什么?

  现在我们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小兵了,来拿上我们的武器一起跟着老师去探险吧!(评析:最后孩子们通过遵守游戏规则成了一个合格的小兵了,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幼儿有探索的欲望,为下一次活动做了和很好的铺垫)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萝卜的外形,并了解其种类及公用。

  2、体验收获的喜悦以及劳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能用语言讲述萝卜的外形特征。

  活动难点:

  了解萝卜的用途。

  活动准备:

  实物萝卜若干只。

  活动过程:

  1、 收获萝卜:

  与幼儿一起到种植园地收萝卜。

  洗萝卜。教师指导有人使用抹布、刷子等工具给萝卜洗澡。

  分萝卜。请幼儿给洗好的萝卜分家,分别装在各个箩筐里,然后请各组的代表介绍自己小组的'分法。

  小结萝卜的种类。

  2、说萝卜。

  请幼儿选择一种萝卜并介绍它的外形特征。

  教师小结。

  上午活动二:

  萝卜(艺术)

  活动目标:

  1、 感知水粉颜料作品的特点。

  2、尝试用于实物相似的颜色表现萝卜。

  准备:

  油画棒、实物萝卜。

  活动过程:

  1、感知观察:

  幼儿自由结伴观察外形特征、颜色等。

  幼儿围坐在一起谈谈观察后的新发现。(萝卜的大小、形状、颜色、种类等不一样。)

  2、幼儿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引导幼儿根据萝卜的大小、形状、颜色、种类进行创作。

  3、互相欣赏作品,并讲评。

  幼儿作品展示。

中班教案 篇3

  中班数学:小兔送花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活动中复习6以内的数量、数数、数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培养幼儿观察力、欣赏力

  2、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数字卡、各种图片

  认知准备:认识数字v

  活动过程:

  一、欣赏讨论

  师:今天天气真好,有个小客人要来我们中1班看我们宝宝,会是谁呢?我们一起把它请出来吧。

  (出示《小兔送花》)

  师:哦,原来是小白兔推着车送花给我们小朋友了,这幅图很美丽啊!我们小朋友来看看,这幅画上有什么啊?

  (让幼儿观察、欣赏,自由议论画面中有什么,说出来)

  二、数数讲讲

  (引导幼儿说出各种东西的.数量:1辆小车(1只小兔)、2只轮子、3只气球、4只蝴蝶、5朵花儿、6只蜜蜂……

  1、在找出数量为1-3的内容后,分别举起相应的圆点卡片,如找出有三只气球,举∴

  2、在找出数量为4-6的内容后,分别举起相应的数字卡片,如找出有6只蜜蜂,举起6

  3、教师说出图中的任一内容,幼儿说出他的数量并做相应的动作,如教师说花,幼儿说有5朵花,然后做出花朵的样子。

  三、语言游戏

  师生共同编《数数歌》并自由配动作:

  你数1,我数1,1辆小车推推;

  你数2,我数2,2只车轮滚滚;

  你数3,我数3,3只气球圆圆;

  你数4,我数4,4只蝴蝶飞飞;

  你数5,我数5,5朵花儿开开;

  你数6,我数6,6只蜜蜂嗡嗡。

  四、比赛

  教师举起1-6的圆点卡片中的任一张,幼儿举相应的数字卡片。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动物的雨伞》是一首充满童趣的诗歌,它是我自行创编而成的。诗歌运用质朴的语言,分别描绘了燕子、蚂蚁、青蛙、小鸡、瓢虫、乌龟、松鼠这些小动物在遇到下雨时,开动脑筋想出的各种躲雨好办法,这些小动物恰似一群天真、活泼、好动的孩子,充满了无限的欢乐和生机,这样的内容无疑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在自行创编诗歌过程中我汲取了有丰富经验的老师的建议,使自编的诗歌表现出句式整齐、生动浅显,音韵和谐的特点。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因此诗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活动在活泼、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进行,通过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的进行交流,并根据诗歌的特点,多层次、多形式地引导幼儿主动的学习,并使幼儿体验其中快乐、趣味的感受,始终把教学的落脚点立足在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主动、快乐的学习上。

  附:自编诗歌——《动物的雨伞》

  哗啦,哗啦,下雨了;

  燕子飞到树枝上,大树伞!

  蚂蚁爬到蘑菇下,蘑菇伞!

  青蛙举起了荷叶,荷叶伞!

  小鸡钻进妈妈的翅膀,妈妈伞!

  瓢虫飞到花瓣下,花瓣伞!

  乌龟和松鼠找不到雨伞,真着急!

  嘿!小甲壳、大尾巴不就是最好的雨伞吗!

  一、活动目标

  1、在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的过程中,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有趣的情感;并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

  2、理解并学做动词:爬、飞、举、钻。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加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幼儿遇到问题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活动准备

  1、燕子、大树、蚂蚁、蘑菇、青蛙、荷叶等小图片。

  2、Flash课件一份。

  三、活动预定过程

  (一)、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理解诗歌内容。

  1、(播放Flash课件的片头)

  *请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地方?有谁?忽然怎么了?他们该怎么躲雨呢?(幼儿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之后播放这一段课件。)

  *动画片里的燕子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是怎么做的?(通过共同探讨,选定动词飞,师生边念诗句边学一学飞的动作)

  *燕子飞到大树上,大树成了什么呢?(在师生一起表演的过程中,引导幼儿给燕子的雨伞起个名—大树伞)

  *教师贴上小图片,并请幼儿想一想、试一试这句话可以怎么说呢?(引导幼儿编一编:燕子飞到大树上,大树伞)

  2、蚂蚁和青蛙想了什么办法是怎么做的呢?(引导幼儿通过共同探讨选定动词:爬、举,师生共同表演,并引导幼儿用诗歌的句式来编一编。)

  3、引导幼儿想一想:这几个小动物的雨伞相互交换一下行不行?为什么?(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发现动物各自的特点和本领)

  4、*你们看谁又来了?(小鸡和瓢虫)

  *下雨了,如果你是小鸡或瓢虫你会怎么办?

  *播放课件后,请幼儿尝试用句式编,并在表演的过程中共同讨论给动物的雨伞起个有趣的名字。

  5、*你们看还有谁?(乌龟和松鼠)

  *师:他们找不到雨伞真着急,忽然他们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不用靠别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办法吗?(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播放剩余的课件,请幼儿说一说他们想的是什么办法?进行表演。

  *提问:小乌龟为什么能用壳挡雨?小松鼠的尾巴为什么当雨伞?如果小乌龟用尾巴挡雨行吗?(引导

  幼儿知道这两种动物的特点和本领)

  (二)、学习诗歌

  1、完整欣赏教师念诗歌一遍,请幼儿给诗歌起个好听的名字。(根据幼儿的多种回答,选择一较合适的名字为题目)

  2、幼儿看图谱学念诗歌一遍,重点能正确念好动词。

  3、幼儿边学念诗歌边表演动作一遍。

  4、师生(教师做“雨伞”,幼儿做各种“动物”)边表演边学念诗歌,体验主动学习的快乐感受(集体、分组等方式)。

  (三)、自然结束。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图夹文诗歌形式,感知诗歌重复对称的结构,学会看图文有序的朗读诗歌。

  2、通过观察图片,感知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结合已有的经验,尝试仿编诗歌。

  3、能积极大胆地仿编诗歌,有表情的朗诵诗歌,表达心中最美丽的事物。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5、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收集图片:小鸟、蓝天、小鱼、小河、蜜蜂、花园、小朋友、幼儿园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录音机,音乐磁带《国旗多美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想一想,在你的心里,你觉得什么最美丽?(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的看法)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多媒体课件1234,引导幼儿观察,感知两者之间的联系。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诗歌《最美丽》。

  教师边提问边播放课件,问“画面上有谁,在他们的心里,什么最美丽呢?”

  引导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2、出示课件5,朗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引导幼儿观察图夹文诗歌,并带领幼儿根据图文的`提示,有序地朗诵诗歌1—2遍。

  3、出示课件6,想一想,为什么说小鸟的心里,蓝天最美丽呢?(根据幼儿讲述出示相应的图片)为什么说小鱼的心里,小河最美丽呢?为什么说蜜蜂的心里,花园最美丽呢?为什么说小朋友的心里,幼儿园最美丽呢?

  4、观察图夹文诗歌,阅读汉字,感知诗歌的韵律和结构特点。看图文说说,这个诗歌有什么特点?这些汉字读作什么?请个别幼儿指认汉字,并带领大家读一读诗歌。

  5、拿掉蓝天、小河、花园、幼儿园、图片,教师问,幼儿答,师生合作念诗歌。拿掉小鸟、小鱼、蜜蜂和小朋友图片,幼儿问,教师答,师生合作念诗歌。

  6、仿编诗歌《最美丽》。

  (1)还有谁的心里会认为蓝天最美丽?还有谁的心里会认为小河、花园最美丽?(教师在留空的地方画出简单的图形,带领幼儿念仿编的诗歌。

  (2)你还知道哪些事物,在他们的心里还有什么最美丽?

  (3)教师快速画出仿编的事物,最后带领幼儿念仿编的诗歌。

  三、结束部分:

  在小朋友的心里,除了幼儿园最美丽,还有什么最美丽呢?你们听,带领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国旗多美丽》。

  附诗歌《最美丽》

  小鸟的心里,蓝天最美丽。

  小鱼的心里,小河最美丽。

  蜜蜂的心里,花园最美丽。

  小朋友的心里,幼儿园最美丽。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唱唱、看看、说说、玩玩中体验朋友多的乐趣,并乐意、大胆地和别人交朋友。

  2、正确认识自己与朋友交往中和言行,知道怎样做才对,学习一些交往技能。

  3、初步学会关心帮助同伴,增进爱同伴的情感。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活动过程:

  1、韵律活动:找朋友,感受找到朋友的愉快。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唱起来动起来,去找一找自己的好朋友,和好朋友手拉手坐到位置上。

  2、组织幼儿看电视讨论怎么样交朋友。

  出示视频实录三段:

  (1) 一个小朋友玩玩具时和好朋友争抢玩具。

  (2) 喝水时,一个小朋友在推挤其他小朋友,抢着先喝。

  (3) 小朋友有了困难他也不去帮忙。大家都不和他做好朋友。

  问:为什么他找不到好朋友?怎么样做才能找到好朋友?(幼儿讨论)

  3、说说自己的好朋友。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的好朋友是谁?为什么喜欢他们做你的好朋友?

  4、引导幼儿共同讨论交朋友的乐趣。

  师:交了这么多的朋友,你心里感到怎么样?

  5、师小结:朋友多了就会觉得觉得快乐,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有礼貌地交朋友,有的和好朋友分享玩具,有的互相谦让,有的`帮助别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许许多多的好朋友。

  6、发散幼儿思维:那么除了人类是我们的好朋友,在大自然中还有谁是你的好朋友?

  7、听着音乐找更多的好朋友一起跳舞,并和好朋友做一些抱一抱、亲一亲的动作,增进朋友间的友谊。

  8、师:现在和你的朋友一起去外面找找看,还有什么也是你们的好朋友。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中班教学活动教案10-10

中班综合教案:舞龙_中班综合教案07-08

中班的教案11-05

小鸡教案中班教案01-21

中班教案:魔法学校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体育教案:椅子游戏_中班体育教案07-07

中班综合教案:数守恒_中班综合教案07-13

中班综合教案:神奇的号码 _中班综合教案07-08

中班综合教案:春天的朋友_中班综合教案07-08

中班综合教案:大南瓜_中班综合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