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3-02 07:36:46 教案 投诉 投稿

大班教案集合[3篇]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集合[3篇]

大班教案 篇1

  泥塑活动--特别的我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夸张的艺术形式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头部,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2.培养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体验自由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陶泥和泥工板若干,各种辅助物(豆类和铅丝,火柴、羽毛、毛线等),背景音乐磁带。

  2.网上下载的有趣的脸谱图以及一些大师的作品(见附1)。

  3.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

  活动过程

  一、师生一起玩“照镜子”游戏:找一找自己头部特别的地方

  师:你觉得自己什么地方最特别?

  幼:我的眼睛小小的,还戴着眼镜;我的耳朵像数字3;我的头发是卷卷的……

  教师小结:每个小朋友都很特别,这些特别的地方都很有趣。

  二、欣赏有趣的脸谱图或大师作品,拓宽幼儿思路,引导幼儿富有个性的想象

  师:老师这里也有几张特别的脸,有的还用了一些特别的材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你觉得哪幅作品最特别?什么地方最特别?它是用什么材料来装饰的?

  幼:这些作品都很特别,有的耳朵像蝴蝶;有的一张大脸上还有三张小脸;有的脸像个爱心;有的辫子上还有两个小脸;有的脸上还插着羽毛……

  教师小结:这些作品有的很有趣,有的给人感觉很奇怪,但这些作品都很特别。

  三、幼儿创作“特别的我”

  1.师:老师也想变一个特别的

  我。教师运用泥工的基本技能进行示范讲解:先用紫砂泥做脸盘(紫砂泥有些硬,可以先捏一捏,再压一压,尽量使脸盘变大),然后用团圆、搓条、压扁等方法做眼睛、嘴巴、耳朵等五官,最后选用自己喜欢的辅助材料装扮“特别的我”。

  2.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变得特别呢?那你想变得怎样特别呢?

  3.幼儿互相交流后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适时追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变?”“你想用什么材料来装扮自己?”

  4.幼儿操作,教师提示幼儿选用自己喜欢的辅助材料进行创作(播放背景音乐)。

  四、交流展示幼儿作品(见附2)

  1.请小朋友和同伴互相说一说自己什么地方变得最特别,心里是怎么想的。

  2.同伴间互相评价:你觉得谁最特别?为什么?

  3.教师评价幼儿作品:表扬有创意、能显示个性的作品。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用紫砂泥和辅助材料为自己设计了一张特别的脸,老师觉得只要小朋友能够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大胆地表现出来,那你就是最棒的。

  活动反思

  泥塑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活动之一,本次活动选择了孩子们感兴趣的材料——陶泥,并添加了羽毛、纽扣、吸管、毛线等辅助材料,让幼儿与材料展开积极互动,大胆想象和创作。另外,活动中还提供了一些大师的作品,让幼儿与大师直接对话,感受其独特的构思和创新,这为幼儿的想象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尤其是本次活动立足于让幼儿在熟悉“团圆、搓条、压扁”的技能基础上,大胆想象创作出“特别的、与众不同”的我,凸显了幼儿对自己的想象和对自我的认识,促进了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共生现象。

  2.体验找朋友的乐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动画片《犀牛与犀牛鸟》;

  2、《好朋友》PPT课件;

  3、共生动物卡片若干;

  4、《找朋友》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犀牛和犀牛鸟》:

  1、播放动画片《犀牛和犀牛鸟》,教师讲述故事。

  2、重点理解:犀牛和犀牛鸟是怎样互相帮助成为好朋友的。

  3、犀牛鸟帮助犀牛吃掉了身上的虫子,犀牛就不痒痒了。犀牛身上的虫子是犀牛鸟喜欢吃的食物,犀牛鸟就不会饿了。就这样他们相互帮助成为了好朋友。

  二、观看课件,交流经验:

  1、观察共生动物课件中的图片,分小组交流:谁和谁是好朋友?他们是怎么样相互帮助的?

  2、将各组发现的各种共生动物的现象汇集交流,看一看各组的发现分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发现,分享、归纳各种共生现象。

  小结:两种不同动物会用自己的本领来相互帮助共同生活,它们就像一对好朋友。

  三、配对游戏:

  幼儿人手一张动物卡片,听音乐《找朋友》去找卡片上动物的好朋友;音乐停,找到相应的朋友握握手,相互间说一说,好朋友是怎么样相互帮助的。

  活动反思:

  本节科学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了解玻璃在生活中的用途,感知玻璃透明、易碎、能遮挡等特点。在活动一开始,我出示了金鱼缸,引导幼儿观察里面的小鱼,为什么你能看到小鱼?金鱼缸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孩子们马上谈到了玻璃,直观感知玻璃透明,便于观看的特性。

  在请孩子们介绍自己带来的玻璃制品的时候,大家能够很清晰地说出自己的.物品的作用、特性等,在不断介绍的过程中对玻璃制品的作用有了更加进一步的了解。

  在讨论玻璃的特性时,在老师制作的课件的帮助下孩子们知道了玻璃能透进太阳光但是可以防风防雨,玻璃能够便于观察、观看等等,也知道了玻璃容易碎裂这个特性。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很高,积极主动探索,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自娱自乐。活动中调动了多种感官,在看看、听听、玩玩中增长经验,并体验与同伴一起分享快乐的乐趣。下课之后,孩子们纷纷到玻璃制品展览区去观看,还不断的探讨,学习兴趣依然十分浓厚。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设计】

  去超市购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已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他们能在超市里选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能超市里找到自己的快乐。但他们对于这些物品的好与坏,保存时间的长与短并不了解和熟悉,也不知道怎么去看,去寻找物品的保质期。而保质期的知识又与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密切相关,同时也蕴含着一些教育内容。因此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和发现,是本次活动的设计宗旨。

  【活动目标】

  1、通过购物活动,引导幼儿关注食品保质期,并初步尝试推算保质期。

  2、让幼儿了解保质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照相机、食品若干、各种饮料、食品标价卡。

  【活动过程】

  一、超市购物

  1、师:今天我们班里开了一个小超市,你们想去购物吗?

  请你去超市选一件自己喜欢的食品,回来的时候要和小朋友介绍一下,你在超市里买了什么?价钱是多少?

  2、幼儿去“超市”购物

  3、幼儿讲述自己的购物情况:我买了xxx,它的价钱是几元几角。

  二、了解食品保质期

  1、师:在超市里购物,除了要看食品的名称、价钱之外还要看什么?

  2、师:你怎么知道你买的食品是好的还是坏的?(引导幼儿讨论出:购物时还要看食品的保质期)

  小结:食品保质期是指保证食品质量的期限。购物食品时一定要看清食品的保质期。如果吃了过期的食品,就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

  三、寻找保质期

  1、师:你们买的食品上都有保质期吗?大家一起去找找食品的保质期可能印在什么地方呢?

  2、幼儿寻找保质期并相互交流各自的发现。

  四、推算保质期

  1、师:这包食品的保质期是怎么表示的?(九个月)

  2、师:九个月又是多少呢?你怎么知道它是不是已经过期了呢?(引导幼儿寻找食品的生产日期,从而推算出保质期限)

  3、引导幼儿在包装袋上寻找生产日期并根据生产日期推算保质期。

  师:你的食品是什么时候生产的?它的保质期是多少时间?

  小结:食品保质期的表示方法是不一样的,有的写着保质期的长短,有的直接告诉你保质期的最后一天是什么时间。所以,我们只要仔细地识别一下,就能买到放心食品了。

  五、选择保质期

  师:现在这里有几瓶饮料,请大家根据保质期挑选一份可以放心喝的饮料。老师也来挑一样。(故意拿走已变质的酸奶。)

  重点提问:

  1、你的饮料是什么时候生产的?

  2、它的保质期是多少时间?

  3、这几瓶饮料为什么没有人选?(提醒幼儿)

  师:我好渴啊,让我把这瓶酸奶喝了吧!但是,我要先看看保质期。还没过保质期,应该没问题。哎呀,这瓶酸奶坏了呀!还没过保质期,酸奶为什么会坏呢?我们都是聪明的孩子,大家回去想想再找找原因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围绕购物买放心之“保质期”开展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纵观整个活动,体现了四个重视,也是四个亮点。

  一、重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首先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准确,恰当。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情况以及不同年龄的关键经验对他们的学习提出了合理的要求,让幼儿在购物的活动中关注食品的保质期,尝试推算保质期,了解保质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活动开始我让幼儿在购买食品的情境展开了学习活动,让幼儿在现实的情境中学习、使幼儿对数学产生亲近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通过活动,较好的实现了目标。其次是活动内容选择恰当,注重各领域间的滲透。本次活动是以科学领域的内容为主,整合了语言、社会、数学等领域的教育内容和表达方式,在围绕保质期探索中了解了食品的保质期期限不同、食品的生产日期以及初步掌握了保质期的推算方法。

  二、重视活动环节之间的连贯性;围绕关键经验,用关键问题引导活动。从“在超市购物出了要看食品的价钱、名称之外,还要看什么”到“什么是保质期”再到“保质期是怎么表示的、怎么来推算保质期”,一个一个问题环环相扣,且体现了递进性和层次性,逐步突破重难点,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连续过程。

  三、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综合利用。在活动中,我给予了积极帮助,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发现、去探索。如和孩子们一起寻找保质期、生产日期,和孩子们一起讲述发现,帮助他们梳理经验等。教师与幼儿融为一体,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活动中投放的活动材料来源于日常教育教学经常使用到的物品,注重实效性。电脑、相机的运用,以及重点、难点内容在黑板上的及时呈现,使活动更直观生动,易于幼儿理解和认识。幼儿在活动中始终有着浓厚的兴趣,活动热情高涨。同伴之间的交流学习和师生互动也很热烈。幼儿参与热情高,发言积极,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互动无处不在,帮同伴寻找着包装袋上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他们在活动很还自然地学会了合作。活动中我本身也完全和孩子一起融入到了活动中,语言也比较有激情,从而也感染了孩子。

  不足:

  1、在推算保质期的时候教师有些仓促,准备不够充分。可以先让幼儿推算简单点的日期,如“几天的”,“酸牛奶”的保险日期比较短,可以让幼儿根据生产日期为酸奶推算保质期,然后再学习推算“几个月”、“一年、两年”的食品。这样容易让幼儿进行推算,也易于理解和掌握。其次在认识价钱时,我在语言的讲解上不够规范,“4.50元”不应该读成“四块五毛”,而应该是“四元五角”。集体教学中不能用地方方言,而是要给幼儿传授普通话的规范语言。其次、虽然活动中幼儿已理解了并能正确认读价钱的数量,但教师还是要让幼儿充分理解和掌握,使知识点掌握得更正确和巩固。如小数点前面是表示“几元“,后面是表示“几角”。

  2、对于幼儿的回答急于回应,可以将不确定的答案抛给孩子们“那你们知道包装袋上为什么要有保质期吗?保质期的时间为什么有长有短”从而引发幼儿讨论思考。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让他们有充分想象、思考的余地。充分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试一试,说一说,使幼儿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来分析、解答,尊重幼儿的经验和思维方式。

  3、活动内容多了些,如“超市购物”环节可以在事先完成、日期的表示方式也可以在事先认识和了解,这样本次活动的内容量就不会显得太多。

  4、活动中孩子们是围绕教师预设的问题进行活动,如何培养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质疑能力,能否有效围绕幼儿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活动,还须在以后的活动中尝试。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教案01-21

大班教案(精选)09-30

大班教案(精选)09-30

(经典)大班教案10-03

【经典】大班教案08-01

[精选]大班教案08-26

大班教案【经典】08-14

大班教案【精选】08-05

(精选)大班教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