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锦集(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一、 激趣导入
1、 图片激趣
欣赏课件
“广玉兰花美吗?作者笔下的广玉兰更美!”
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感受她的美。”
学生自由读文。
“哪位同学们愿意说一说作者笔下的广玉兰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发言,教师肯定表扬。
三、小组交流,生成目标
“我们已经对这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家觉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呢?请同学们小组内先互相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给予表扬认可。
四、形成目标,分组学习
1、出示目标,学生学习
“综合同学们的意见,我们的目标设计大致如下”
(多媒体出示)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逐步学习,第一个目标完成后每组安排一名同学先汇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其余同学继续进行下一个目标的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
2、 目标一检查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后安排一名同学板演。
教师针对学生板书情况,重点指导。
3、 目标二检查
“下面我们要进行朗读的展示,请各组3号同学来比一比,可以选取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两分钟的准备,希继续发挥合作的力量。”
学生读点评
教师对最优学生给予配音伴读。(多媒体出示)
五、小组交流,展示准备
“今天我们交流展示了1、2两个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第三个学习目标将为我们下节课交流展示的重点。”
“对下节课的交流展示有什么设想,小组内讨论一下。”
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
“课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设想再做充分的准备,让我们期待更多的精彩呈现。”
语文教案 篇2
课前透视:
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四幅场景意境优美,极富画面感。语言清新明快,充满诗情画意。
孩子们见惯了矿泉水,很少见过山泉水。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搜集泉水的相关资料,有条件的还可以亲自去看一看。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自读自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抓住描写四幅场景的句段感悟泉水的纯洁无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自读自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品词析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信息资料:课文录音带、音乐磁带《泉水丁冬》、生字卡片、搜集泉水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课件导入。播放泉水的画面:你知道什么是泉水吗?(从地下流出来的水)启发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泉水的样子。
2、歌曲导入。师生随着音乐磁带共唱《泉水丁冬》。
师:丁冬的泉水多么美妙!但是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里来的吗?(板书课题)
【轻松优美的乐曲,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激发了学生探究读文的欲望。】
对话平台
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带(或师范读),思考:泉水从哪里来?最后又到哪里去了?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交流
1、小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字情况。注意“哦”和“我”读音的不同;“脆”是平舌音。
2、组内学生轮流读课文,做到读音正确,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读不好的'句子大家共同指正,反复多读几遍。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在组内展示朗读,互相评价打等级。
【低年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此环节充分发挥组内资源优势,互补共享。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体验到读书的乐趣,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朗读
1、细读课文,思考:泉水流过哪些地方?一路上遇到了谁?
2、指名读课文前三自然段,重点指导泉水说的话,揣摩它的心态和神情。
“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重点读出泉水自豪、欢快的语气,突出“多”“清”的特点。)
3、范读——仿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竞赛读。
【朗读训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语感的重要途径。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使他们初步体会到泉水的快乐和无私。】
背诵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1——3自然段。(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
2、练习背——指名背——分组竞赛背。
写字
学习“瓦、泉、然、结、塔”
1、学生观察先练习书写,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范写指导,重点强调“塔”字右下是“合”,中间的短横不能少;“泉”字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
2、开展“小小书法家”擂台赛,师生共同评选。
评教师:老师写的字请学生评价。
学生互评:学生田字格中的字,互相评价。
3、写得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让学生参与评价,利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写字质量。同时教师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活动,更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
语文教案 篇3
【内容简析】
本次百花园安排了4项内容,其中包括“语海畅游”(练习读轻声、辨析同音字、仿写有总起句的一段话)、“积少成多”(读背古诗)、“阅读平台”(读短文)和“语文大课堂”。教材的编写寓知识于发现之中,有利于学生感悟并掌握学语文、用语文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设计理念】
创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规律、方法的兴趣,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学语文、用语文。
【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正确读出轻声、《辨字歌》及其他阅读材料,初步掌握读轻声、辨析同音字的方法,感受我们语言的丰富及美妙。
2.指导学生读背古诗,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及能力。
3.引导学生阅读短文《九龙壁》,在学生欣赏精美的艺术品的同时,感受文章具体、生动的写作方法。
4.引导学生走进市场学习观察及购物,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热情。
【教具准备】
识字卡片等。
【重点难点】
走进市场,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练习读轻声
1.读中体会,带点字的读音在普通话中有无变化。
小结:有些字不读原来的声调,而变得很轻、很短。
2.找规律:在什么情况下读轻声?
小结:①名词、动词重叠,第二个字读轻声。如:妹妹、看看……
②做后缀的字读轻声。如:影子、走了、看着、吃过……
③有些双音词的第二个字也读轻声。如:眼睛、玻璃……
3.试一试,怎样读好轻声。
①在阳平和阴平字的后面的轻声,调子比较低,像很短的去声。如:玩玩、屋里。
②在上声字后面的轻声,调子较高,像轻轻的阳平。如:椅子、耳朵。
③在去声字后面的轻声调子最低。如:坐坐、骆驼。
4.同桌交流各自找到的读轻声的词语,读一读。
二、汉字真有趣
1.读《辨字歌》,注意带点的字(一组同音字)。
2.比较带点字的异同。
①读音相同或相近。
②字形中有基本字“方”。
③意思不同。(引导学生说说这五个字的意思。)
3.交流。
①你能区别这几个字吗?这种记字的好方法你掌握了吗?
②你还有什么记字的.好方法?
③找一组同音字,编个小韵文。
三、读一读,再仿写一段话
1.把这段话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象这段话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想一想:第一句
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八》教案》,来自网!
话与第二句话有什么联系?(第一句话概括地写草丛里开满各种各样的野花。第二句具体地写野花的形状、颜色。)
3.仿写一段话。
提示:以“农贸市场的蔬菜真新鲜”为总起句,具体地写。可以写蔬菜的颜色鲜艳有光泽;或形状挺直、水灵灵的;或写蔬菜散发着清香、带着露珠……也可以具体地写各种各样的蔬菜。
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
1.教师范读古诗并简介作者。
2.学生自读《元宵》,不理解的字词,如“娱”等,可查字典。3.边读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人们月下观灯的情景,感受观灯的情趣。
4.指导背诵:
①找一找这首诗主要写了哪几种事物(灯、月、人、春),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表现了什么意境。
②填空。
有()无()不娱(),
有()无()不算()。
()到()间()似玉,
()烧()下()如银。
5.背诵本诗。
二、阅读《九龙壁》
1.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2.同桌交流,理解短文。
①九龙壁在哪里?大小、形状、材料各是怎样的?巨龙有什么特点?
②为什么说九龙壁是闻名中外的艺术珍品?
3.感悟写作方法。
①第2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前两句与后文有什么联系?
②作者是怎样介绍九条巨龙的?哪几条介绍得具体?
③作者为什么有详有略地介绍?
三、布置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
1.鼓励学生走进市场,学习观察、购物、与人交流。
2.引导学生看书中的要求。
①观察的内容:市场节日的布置、陈列的商品、服务的方式、购物的情景。
②想一想:你打算为谁买?买什么?
③怎样找柜台?怎样挑选?怎样付款?
第三课时
一、检查学生参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
二、小组交流
1.把自己在商店里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讲出来。
①什么时间、与谁一起、到哪里去购物?
②概括地说说市场什么样,商品怎样摆放,人们怎样购物,服务态度及方式如何。
③你怎样找到柜台?怎样挑选?怎样与售货员交流?
④你有什么感受?
2.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或者疑虑,讨论解决。
3.小组评议并推荐同学到全班交流。
三、全班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四、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情景写一段话或一篇短文
五、同桌交流并欣赏习作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想像句子描绘的景象,从而体会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的神奇美丽,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出现的新词,理解“漫山遍野、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引导学生边读边展开想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2、累语言。
教具准备
CAI课件(内含五彩池实景风光片及重点句子)。
教学过程
一、初读,激趣质疑知神奇
1、讲故事激趣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2、检查预习,反馈交流,初步感知五彩池的“神奇”。
(1)小组自读课文,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
(2)整体感知,反馈学生读懂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
(3)质疑问难,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教学重点。
二、精读,再现形象悟神奇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交流读后的感受。
(1)选择你最喜爱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
(2)你读懂了什么?
2、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五彩池水池的特点。
(1)引导学生抓住“漫山遍野”“无数”“数不清”“有……有……有……”省略号等重点词及标点符号,体会水池多而且美。(教师补充相关知识)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教师范读,配乐渲染,启发学生想像评议文字所描绘的画面。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想像画面。
(2)学生交流刚才脑海里出现的画面。
4、课件再现五彩池的奇特景观,对照、印证刚才的理解与想像,进一步感悟五彩池的“神奇”。
(1)观看课件谈感受。
(2)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5、小结。
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这段主要讲什么?
2、再读,你有什么感受?
3、引导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并试着概括。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概括第一句。板书:池池色不同。
(2)学生先自己说,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概括第二句。板书:一池水多色。
(3)学生直接概括第三句。板书:有色变无色。
4、课件展现这三句话描绘的景观,学生一边看一边进一步思考:从这三句话里,你还能体会出什么?
5、师生对读,积累语句。
6、小结。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形成池水美丽神奇的原因是什么?用铅笔在书上标上序号。
2、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三、熟读,积累语言忆神奇
1、选择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自由读。
2、回放美丽神奇的五彩池水风光片。
3、诵读交流。
四、诵读,运用语言赞神奇
1、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导入 ,“五彩池”中的“五”字现在怎样理解?
2、“五彩池”和“瑶池”有什么不同?
3、“五彩池”是怎样的池?
4、现实中的五彩池要比神话故事中的瑶池更美丽、更神奇!所以面对这人间的仙境,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
5、齐读最后一句。
6、设计一条宣传五彩池美丽、神奇风光的广告语。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反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蕴涵的道理,教育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2、 学生学会分层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会慎重地对待疑问。
3、 指导学生要抓住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分析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说说你们眼中的牛和鹅,你们对这两种动物的'认识是怎么产生的。
二、 课件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读一读。
三、 讨论: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对待牛和鹅有哪两种不同的态度?
四、 齐读课文1—4自然段。
五、 “我”的认识前后有没有变化?
六、 齐读课文12、13自然段。
七、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学习课文3—11自然段。
1、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 指名读课文3—11自然段。
3、 找出文中描写鹅追赶“我们”、“我”时神态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鹅当时的神情如何?
4、 找出文中描写“我”被鹅追赶时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反复读。说一说,“我”当时的神情如何?
5、 当金奎叔出现后,他是怎样做的?这时鹅又有怎样的反应?
6、 齐读金奎叔的话,想想它对你有什么启发,说一说。
7、 齐读课文3—11自然段,指导朗读。
八、 再读课文12、13自然段,理解句子“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大呀!”
思考: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线索。
2、学习以“悔”贯穿全文的写法。
3、体会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强烈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母子深情。
难点理清文章的线索并品味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强烈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走近季羡林
(请您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
2、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唾手可得懵懵懂懂
(2)解释下列词语
望九:俯拾皆是:唾手可得:立锥之地:
背乡离井:懵懵懂懂:寄人篱下:
3、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录音,学生思考:
本文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文中蕴含了怎样的情感?
4、梳理结构
本文表面上是以作者的回忆为线索,然而贯穿始终,时隐时现的一条内在的主线则是“永久的悔”,全文就是以此为中心展开的。请你边读边理清文章的线索和结构,并思考这样写的作用?
【学生活动】边朗读边理清文章的线索及结构,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派代表上黑板板书。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朗读课文
本文题为“永久的'悔”,朗读课文,试说说“悔”的内容是什么,从“悔”中,你体会到了哪些情感?(小组讨论交流)
2、讨论
阅读本文,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份浓浓的母爱,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因为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自责、悔恨的思想感情。可作者却用大量的篇幅回忆了自己“吃的”经历。试说说作者这样写是否离题,并想想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小组讨论交流)
四课堂小结
第2课时
一温故知新
1、默写字词。
2、小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思考
作者深情地回忆了他的母亲,是仔细阅读全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写到了母亲,母亲的哪些话语,哪些事例,哪些细节最让人动情?(小组讨论交流)
2、想一想
本文语言平实,对母亲的描写着墨极少,只有一处行为描写和一处语言描写,却同样能触人心弦,让人潸然泪下,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画出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责、无奈、悔恨知情的语句。朗读品味。)
3、本文描绘了最普通的事件,却感人至深。找出最感人的语段并赏析。
4、人世间,没有什么感情比母爱更博大,更无私,更圣洁,更令人难以忘怀
怎样体会文中作者对母亲深厚的感情?(小组讨论交流)
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本文的写作特点)
2、查找一篇描写母亲的文章,课后小组交流。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思路:
根据课文特点,以插图设计教学主线,体现课堂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课文插图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加课本的形象性而精心绘制的。利用插图来组织教学显得新颖别致,符合学生的心理,能给教学增色。
根据课文段落的特点,可以精读一段,明白学习方法后,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己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
(一)揭题导入新课
你的'家乡在哪儿?你喜欢吗?想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吗?
(二)精读第二段,指导感悟
1.抓住美的景色,指导观赏。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小朋友在做什么?你喜欢吗?
2.抓住美的语言,朗读感悟。
(1)老师配乐朗读,学生看图欣赏,整体感受语言的美。
(2)老师示范朗读,学生画出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3)学生自由朗读,识生字。
图文结合认识生字宽、虾、脚、捡、贝、壳。
数数有几句话,每句写的是什么?
(4)指导朗读重点词句。
那么那么的句式,表达了对大海的喜爱;
一艘艘装满要重读,体现鱼虾很多。
3.看图介绍涛涛的家乡。
4.师生共同总结学习过程:看图──读文──看图解说。
(三)小组合作学第三段
看图:这是谁的家乡?他的家乡在哪儿?有什么景物,他喜欢做什么?
读文:自由拼读──听同学朗读──找好词好句反复读──小组齐声表演读。
解说: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解说图画。
(四)自由选择一段自学
1.学生在第四、五、六段中选自己喜欢的一段自学。
2.自学汇报。
(1)抢认生字:原、奔、密、匹、市、楼。
(2)解说员解说图画。
(3)表情朗读最喜欢的句子。
(4)自学相同段落的同学齐读整段。
3.出示读读说说,学生读句子、说句子。
(五)看图,指导背诵
1.看图提示背诵。
2.看文听老师朗诵。
3.倾听同学背诵,回忆印证。
4.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六)实践活动
画自己的家乡,介绍自己的家乡。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07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05-04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10-15
语文《赵州桥》的教案10-10
语文写作教案07-12
语文下册教案07-15
语文备课教案08-07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
语文下册的教案03-29
语文教案[经典]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