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3-10 08:38:08 教案 投诉 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大全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语文教案【大全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在一只白海豚的带领下一条条海轮平安顺利地通过了一条地形复杂,经常发生事故的海峡。课文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人类可爱的朋友---海豚。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佛”。

  2、继续学习用不同方法理解词语,理解为什么说海豚是义务领航员,懂得人类和动物和平相处、和谐互助的关系。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识字重点:义、务、航、峡、优、佛、示、导8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佛”。

  2、学习用找反义词、画画、做动作、换词及模仿声音的法理解“危险、弧线、张望、仿佛、暗示、汽笛”等词语,学习第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

  理解第三自然段中描写白海豚两次跃出海面的句子。

  授课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电视上或海洋馆里见过海豚吗?你能试着用词语形容一下海豚给你留下的印象吗?(可爱、聪明)今天这节课老师即将带领同学们走进关于海豚的一个神奇故事中,看看可爱、聪明的海豚还有哪些本领。板书:义务领航员(解题,学习“义、务、航”)

  二、读中识字悟文

  1、检查预习识字情况

  2、自由读文,读准字音。先读完的学生反复读一读小黑板上的句子(1、忽然,吉姆船长的眼前一亮,一只白海豚跃出水面,在半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然后又钻进水中。2、他拉响汽笛表示谢意,白海豚再次跃出水面,还是在半空中划出了一条优美的弧线,然后有逆流向回游去。)

  3、指读全文,思考: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当时的情况怎样?(学习第二自然段:读一遍,学习“峡、捏:2层含义”)

  过渡语:在海轮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故事中的主人公出现了,同学们快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看一看这只白海豚是否让海轮化险为夷了。

  4、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海豚是怎么做的?

  a做动作理解“张望”一词

  b师出示小黑板上的两句话,先理解词语:弧线(画)、仿佛(找近义词好像、似乎)学习另一个字音fó.

  C抓住两句话中“跃出、画出、钻进”等动词理解句子意思。

  5、感情朗读:第一次跃出海面是在向海伦暗示导航,最后一次跃出水面仿佛说不用谢。朗读时,不要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更具自己的理解读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6、默读最后一段,谈谈收获(a明确“义务”和“领航员”的含义b动物是有灵性的,人类和动物要和平相处、和谐互助)

  7、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能为人类做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全文

  2、读词语卡片

  二、读中悟诗情

  完成写字任务:重点指导“峡”,山旁的笔顺,“导”要和“异”区分开,舟字旁横不要写出头,“吉”和“示”,可以进行对比书写,一个是士,一个是二。“段”右边的几不带钩

  三、知识外延

  你还知道海豚的其它本领吗?(表演、救人:原因教参97页)

  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73页写一写中词语写一遍

  五、板书设计

  (略)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长句: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2、抓住“湛蓝、透亮”两个词语体会拉萨天空的美,重点讲解课文的第二段。

  3、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难点:

  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

  PPT课件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先写在黑板上盖住)

  湛蓝 透亮

  纯净 明洁

  让人神往

  蓝晶晶

  二、导入课文

  1、齐读课题。细心的你们也许可以发现课题中的“天空”用蓝色粉笔书写,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2、是的,天空在我们的眼中是那么的美丽。拉萨的天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三、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学习提示及要求:

  1、哪些词语是写拉萨的天空的?它们什么意思?

  2、我学会了句子的什么用法?

  3、拉萨的天空为什么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呢?

  学生回答:喜欢“湛蓝”、“透亮”两个词语,顺势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通过比喻句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在用比喻句的时候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当作者在说明的时候,就会用比喻句来进行形象生动的说明。

  “拉萨的天空为何总是湛蓝、透亮?”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句子与句子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

  4、把这个句子读好吗?(课件: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指导朗读。

  四、拉萨的天空——纯净、明洁

  拉萨的天空还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1、(课件: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能摸到蓝天。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学习提示及要求:

  1、真的能“碰到”“摸到”蓝天吗?

  2、“这话”指什么话?

  3、你觉得拉萨的天空“妙”在哪儿?

  拉萨的天空还“妙”在何处?

  (课件: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指导朗读。

  五、拉萨的天空——让人神往

  这么美的天空真是让人流连忘返,让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吧。

  (课件出示图片)

  1、如果你在这样的蓝天下,你会想些什么?你会干些什么?

  2、(课件出示: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离开。)

  指导朗读。

  六、拉萨的天空——蓝晶晶

  1、拉萨的天空让人如此神往,每年都有数万游客慕名而来,除了拉萨那美得让人神往的天空之外,还有一处的古代建筑——布达拉宫。

  (课件出示两张对比的布达拉宫照片)

  2、这两张照片有什么不同?看了这两张照片后你有什么感受吗?

  3、没有了蓝天的映衬布达拉宫会怎么样?所以说,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没有了这蓝晶晶的天空,布达拉宫定会失去一半的美。

  4、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七、总结

  1、拉萨的天空美在它的湛蓝、透亮、美在它的纯净、明洁,还美在它的离地面很近,所以让人神往,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的雄伟、壮丽。湛蓝的天空仿佛是“圣地的窗帘”。

  2、(课件: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齐读这句话。

  八、配乐读课文。

  九、作业设计

  填空:

  1、一年四季,不管风吹雨打,交警叔叔总是( )。

  2、在春天,不管是小草还是鲜花,总是那样( ) 。

  3、教室里,同学们不管是听课还是做作业,总是那么( )。

  仿写:

  公园里的花朵有了绿叶的映衬显得更加的xxxxxxxx;湖边的树丛有了假山的对照显得更加的xxxxxxxx。

  我能仿照上面的句子再写一句?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十、板书设计

  湛蓝、透亮

  7.拉萨的天空 纯净、明洁

  让人神往

  蓝晶晶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学习zh,Ch,sh,r四个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

  2.区别平,翘舌音.

  【教具准备】教学图片,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

  2,说说它们在发音上的区别

  二,学习zh,Ch,Sh,r四个声母.

  (一)学习声母zh和音节zhi.

  1.出示教学图片第一幅问:图上画了谁她在干什么'(小女孩坐在椅子上织毛衣.)

  2.出示声母zh,告诉学生:织毛衣的织读得轻些短些就是zh的音.它是翘舌音,由两个字母合起来读一个音,读的时候舌头要往上翘.

  3.老师示范发音,学生仿读.

  4,学生练读,(个别)老师正音.

  5.出示zhi,告诉学生这是整体认读音节.想一想,该怎么读(把声母2h读得长一些,响一些,就是zhi的音了.)

  6.比较zh和zhi的发音.(强调声母和音节的.区别.)

  (二)学习声母ch和音节chi.方法同zh,zhi一样.(强调zh,zhi不送气,ch和chi要送气.) - ·

  (三)学习声母sh和音节shi,方法同zh,Zhi一样.

  (四)学习声母r和音节ri.

  1.出示教学图片第四幅问,图上画的有什么和什么(红红的太阳和一棵植物的幼芽.)告诉学生红红的太阳也叫红日.

  2.出示声母r,告诉学生:红日的日读得轻些短些就是r的音.

  3.老师示范发音,学生仿读.

  4. 启发记忆字形.让学生把声母r和幼芽进行比较,说说怎么记住r的字形.

  5.出示声母r和音节ri,让学生说说怎么读.

  三,巩固练习.

  1.抽读卡片,区别平翘舌音的形和音.z和zh,c和ch,s和sh.

  2. 抽读卡片,区别声母和音节的发音.z和zi,c和ci,s和si

  zh和zhi,ch和chi,sh和shi,r和ri.

  四,指导书写.

  五,指导读书.

  【教学回顾】

  能掌握发音方法,会书写.

语文教案 篇4

  《七颗钻石》一文突出了本课课文内容的重点就是随着爱心的不断深化,不断出现变化的水罐,水罐的珍贵也就寓意着爱心的崇高,教师要做到能调动学生参与并融入课文的气氛中并为之感动。

  根据新课改理念,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特征,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

  1、初步了解想象在文中的作用,并试着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想象。

  2、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3、学生能通过这节课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写作、表演能力。

  把教学重点放在目标的一、二两点。

  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联系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这节课将采用质疑法、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学习方法将贯穿课堂始终。

  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本文的教学设计是:

  一、课前准备:

  1、把你以前读过的童话故事找来,再读童话,感悟童话的特点

  2、开展一次以收集“爱心故事”为目的的阅读活动,每人至少收集一则故事

  推荐资料:图书资源:《安徒生童话故事集》《格林童话》《王尔德童话》

  (设计这个课前准备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也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

  二、导入 新课:

  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总是充满神秘,让我们对它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当我们看到那皎洁的月亮,你想到了怎样的神话故事?(学生: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那夜空中美丽的银河,又让你联想到什么呢?(学生:牛郎织女)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都不存在,但我们依然为这些美丽的传说着迷。今天,让我们走近耀眼的大熊星座,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讲一讲有关大熊星座的动人故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童话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体裁。设计这一导入 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为这节课奠定了一个好的基调。)

  三、请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在请学生自读课文前,布置给学生如下阅读任务:

  1、自读课文,注意语速,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

  2、你认为这个小姑娘是怎样的人?画出相关的语句做简单说明。

  3、小姑娘的小罐神奇在哪里?作者为什么把水罐写得这样神奇呢?

  4、作者在故事中想歌颂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自读课文。(一篇好的文章重在朗读,从读中感悟字句的意义,从读中去感悟文章内容及作者在文中所蕴涵的感情。这一环节以读为本,感悟朗读,体现语文课上的“书声朗朗”。)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这一环节的教学,准备设计以下问题:

  1、全班推荐同学参加讲故事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奖品。

  2、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上一环节中提出的问题。然后由四人一小组的小组长派代表回答问题。争取做到人人参与。

  3、师生共同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评点。之后教师作归纳小结。

  4、佳句欣赏。品味佳句。同学们可以几人一伙地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品读佳句。

  5、师生共同交流能体现文章主题的句子。

  (设计这一环节,学生通过自读、共赏,从而能自我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进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同时这一环节也贯穿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组织能力。体现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五、综合训练,培养能力:

  在这一环节中,设计了如下两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题(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差异性),然后全班交流。

  1、童话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个梦她会做一个怎么样的梦呢?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

  2、“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要讨水喝”假如你是作者,你会如何续写下去呢?给故事续写一个结尾。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应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 中必须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本文的内容较为简单,一读就懂,所以就鼓励学生在阅读时作出有个性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于是设计了想像创作题)

  五、课堂小结:

  小姑娘的爱心,就想天空中的七颗钻石,闪闪发亮,照亮每个人的心灵。这堂课的学习是否也在闪光的东西留在你的心里了呢?谈谈你的一堂课的收获吧。(学生回答)(通过问题的形式总结全文,使得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也能培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六、课后探究:

  收集关于宇宙中事物的神话传说,出一期小报,一个礼拜后交。

  (语文活动设计体现语文学习的活动性、开放性、体验性、创造性,并渗透了人文因素)

语文教案 篇5

  【集体备课思路】

  1、抓住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行构思教案;

  2、要合作探究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发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三维目标】

  1、进一步学习人物刻画的方法。

  2、自由探究课文,感知人物形象及其情感态度。

  3、联系生活,培养坚强、自信、勇敢、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学生独立思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或由授课教师自行调整安排。

  【教学过程及方法】

  一、检查预习情况

  1、作家作品:

  黄蓓佳,江苏如皋人,出生于1955年6月27日。1973年1月毕业于江苏省黄桥中学,1974年下乡插队,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毕业后曾在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工作三年,1984年底调入江苏作协任专业作家。现为江苏作协副主席、江苏作协创作室主任。从1973年在上海《朝霞》丛刊发表处女作《补考》起,至今发表长、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儿童文学、电影视剧本五百余万字。作品:《新乱世佳人》、《小船,小船》、《追你到天涯》、《忧伤的五月》

  2、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

  故事的开端: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拒绝。

  故事的发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读课文。

  (1)李京京在树林子里的朗读、体会和回忆。

  (2)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李京京勇敢举手,在公开课上朗读了课文。

  二、课文探究

  1、这篇小说的特色是什么?

  ⑴主要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⑵插叙手法的运用。

  2、插叙的好处是什么?

  自然地引出对往事的回忆,以连接过去和现在,使读者概念清晰。

  3、文中的李京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你喜欢这个人物形象吗?结合小说内容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李京京是一个朴实真诚、善良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三、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来探讨研究

  1、李京京对于《凡卡》的文章有什么样的情感?(请你从文章中划出)

  那个穷苦的、可怜的小人儿万卡,不知怎么,总是缠在他心上,弄得他一整天都有点儿神情恍惚;第24段。

  2、李京京躲在树林里偷偷的读课文,回忆了什么内容?并概括一下。你知道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回忆和爷爷一起的幸福生活,以及和妮儿摘桑果、吃桑果的快乐时光;渴望得到亲情和友情。

  3、该部分有一处心理描写请找出?谈谈它的作用?

  第24段;点明喜欢的原因。

  4、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经历、生活相似,情感上产生共鸣,想借助凡卡表达这种情感。

  5、文章采用什么样的描写方法?

  神态、语言、心理、动作。

  6、《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你从中得到有关小说阅读和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

  经历、生活相似,情感上产生共鸣,想借助凡卡表达这种情感。

  启示一: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入理解作品。

  启示二:要从小说中出来,从生活中发现小说,从小说中理解生活。

  7、李京京深情的朗读打动了所有的人。你认为怎样才能读好课文?你怎样看待程老师做法?

  感情投入;自由发挥。

  8、结合全文思考,京京的心声是什么?这篇小说涉及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什么问题?你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

  表层含义:想朗读课文。

  深层含义:

  ⑴要求老师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⑵渴望家庭和谐。

关于凡卡的语文教学教案设计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07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05-04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10-15

语文《咏柳》教案11-09

语文桥的教案01-13

语文下册的教案03-29

语文下册教案01-31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

语文优秀教案02-04

语文阅读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