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中班教案9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复习学过的重叠词,如“高高的”、“大大的”、“小小的”、“甜甜的”等,进一步理解重叠词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这些重叠词。
2、学习儿歌中的重叠词,并认识词语:蓝蓝的、黑黑的、深深的、密密的。
3、根据儿歌的结构特点正确运用重叠词续编儿歌。
活动准备:
1、XXX节奏的音乐:录音机,磁性黑板。
2、许多重叠词和名词的字卡。
3、11个大体操圈摆放在室内。
4、儿歌《家》的范文,并在文字边留有空白,便于填充。
活动过程:
一、集体舞蹈《可爱的双胞胎》,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回忆,并正确运用学过的'重叠词。
1、出示“重叠词兄弟”,进一步理解重叠词的含义。
引导幼儿观察“重叠词兄弟”,知道他们长得一模一样,是一对双胞胎。
指导语:“这对双胞胎兄弟,哥哥叫重重,弟弟叫叠叠,他们俩从不分开,走在一起叫重叠词。”
2、游戏“找重叠词兄弟”。
让幼儿从众多的词汇中找出重叠词,帮助幼儿分辨重叠词。
指导语:“今天来了许多重叠词兄弟、姐妹,请小朋友把他们找出来和我们做朋友。”
3、学习运用手上的重叠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根据幼儿的能力做不同的要求。能力强的孩子可以要他说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
能力弱的孩子只要用重叠词组词,给予鼓励。(如高高的楼房)
三、学习儿歌《家》,认识儿歌中的重叠词。
1、老师用充满感情的声音生动地进行配乐朗诵,请幼儿边欣赏儿歌边注意听听儿歌里都有谁的家。
欣赏后提问:这首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都有谁的家?他们的家在哪里?他们的家是怎样的?
(学习新授词汇:蓝蓝的、黑黑的、深深的、密密的)
2、再次欣赏儿歌,帮助幼儿认识汉字和学习运用新授词汇。
让幼儿把儿歌范文里新的重叠词找出来,并用这些重叠词组词,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如蓝蓝的XXX。
看谁说得最多,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最后,把重叠词送回家(儿歌范文)。
四、模仿或续编儿歌。
1、帮助幼儿模仿儿歌句式续编儿歌内容,要求幼儿运用重叠词,说清楚是怎么样的家,这样的家是谁的家。
鼓励幼儿说得与众不同,具有独创性。
2、指导语:“除了儿歌里的人和动物都有家,还有什么东西有家?他们的家在哪里?他们的家是怎样的?”
最后把幼儿续编的儿歌内容抄出来,集体进行朗读。
(老师抄的同时,让幼儿一个接一个说出自己续编的诗句,鼓励幼儿声音响亮、清楚、充满自信心)
五、游戏:找朋友,练习重叠词名词配对。
老师放音乐,让幼儿手举拼词卡找与自己相应的词汇进行配对,找到就站在场内的大体操圈内组成一对。找好后,让每一对朋友根据下面的节奏创编儿歌。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会用大小不同的椭圆形和半圆形画出蘑菇的基本形状。
2、学习使用多种颜色来装饰蘑菇。
3、掌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色彩均匀的涂色技巧。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感受作品《大蘑菇》的美感。
活动准备:
小兔头像、蘑菇图片,范画、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1.教师一边出示小兔头像,一边说:今天小白兔早早起床,拿了一只篮子要到树林里去它边走边唱,非常高兴,因为它要到树林里采它最喜欢吃的蘑菇。终于来到了树林,可这时太阳公公却躲起来了,还下起了毛毛雨,小白兔没带雨伞,怎么办呢?你猜猜小白兔想到了什么办法来避雨吗?(幼儿自由议论)
2.原来小白兔一口气跑到了蘑菇地里避雨,这里的蘑菇可神奇了(出示蘑菇图片),大大小小的,不仅有小白兔喜欢吃的小蘑菇,大蘑菇还可以做小兔的蘑菇房,这不,小白兔跑到大蘑菇下避雨来了,所以小兔子最喜欢蘑菇,它想摘很多很多回去送给它的好朋友们,我们小朋友来帮帮它吧,画些漂亮的蘑菇送给小兔子的朋友好不好?
二、教师示范作画
1、出示范画:我们一起来看看蘑菇长什么样子的?怎么画呢?(幼儿观察后自由讨论)
2、教师请幼儿说说,总结画蘑菇的方法,创编成儿歌的形式(PPT出示):圆圆的,扁扁的,像房子,像花伞,一个个,地上长,小白兔,真喜欢。
3、幼儿跟读儿歌。
4、教师边念儿歌示范画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蘑菇:先画椭圆形或半圆形的蘑菇顶,在蘑菇顶中间底下画上蘑菇柄,然后在蘑菇顶上画上不同颜色的.小圆点或者斜纹作装饰,最后给蘑菇涂上漂亮的颜色(教师示范时,强调涂色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色彩均匀)。
5、带领幼儿边说边画:请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边读儿歌边画蘑菇。(书空练习)三、幼儿作画,巡回指导1.发放绘画工具,鼓励幼儿积极动手、大胆作画:今天老师要看看那些小朋友画得又快又好。
2、鼓励幼儿大胆落笔,画出大小不同的蘑菇,画得多,并注意顶和柄的衔接。
3、会用多种颜色给蘑菇画上漂亮的花纹。
4、帮助能力差的幼儿画好蘑菇顶。
三、讲评作品
1、收拾作画工具。
2、老师以小白兔的口吻表扬画得多而漂亮的小朋友:小朋友,谢谢你们画了这么多漂亮又美味的蘑菇送给我们。
教学反思: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考虑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比较薄弱的特点,我采用故事游戏化的方法创设教学情景,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确判断7以内数量的多少,并按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序。
2、按要求进行操作活动并检查活动结果。
3、倾听同伴的发言,并能判断其回答是否正确。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自制如附图所示1~7的长条点卡3套(如有投影仪就不需要点卡),磁性板或绒板。自备1~7的动物卡片。
2、用书第11页的格子纸,点子印章人手1个,每组2盒印泥。
3、布置:在活动室里摆放一些7以内数量的玩、教具。
活动过程:
(一)看动物卡片拍手。
1、教师出示1~7的动物卡片。
教师:卡片上有几只小动物,小朋友就拍几下手。
2、教师交代拍手数的变换要求。
教师:这次拍手的次数要比卡片上动物的数目多1个(或少1个)。
教师再次出示动物卡片,幼儿按教师提出的要求拍手。
(二)制作比7少的点卡。
1、教师出示7的`点卡教师:卡片上有几个点子?请每个小朋友做一做比7少的卡。
2、幼儿操作后,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印了几个点子,几比七少。
教师:再印一张比7少的点卡,这次印的点子数目要和刚才的不一样。
3、幼儿操作后,教师再次让幼儿介绍自己印了几个点子,并说说几比7少。
教师:请小朋友将比7少的点卡全部做出来,做好后按点卡数量的多少有顺序地排好。
(三)比较七以内数的多少。
1、有目的地选择幼儿制作的几种点卡(有序的、无序的和有遗漏的),并用教具点卡进行记录(或直接用投影展示)。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验证教师:他们做得对吗?有没有比7少的点卡全部印出来?比7少的点卡有哪些?你认为哪种排列方法好?不好的可以怎样改呢?
3、按照幼儿的意见进行修改。
(四)“找一找”。
1、教师:请小朋友在活动室里找一找,看看哪些物品的数目是比7少的,看看谁找得多。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基本了解故事。初步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所带来的乐趣。
2.学习根据故事的情节线索大胆地仿编并学说句型"我给奶牛吃ХХХХ的蔬菜,就挤出Х色的牛奶"。
重点难点:基本了解故事,学习根据故事的情节线索大胆地仿编并学说句型"我给奶牛吃ХХХХ的蔬菜,就挤出Х色的牛奶"。
活动准备:故事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来到我们中(5)班的奶牛,它是一头神奇的`奶牛,它究竟神奇在哪里?引出故事《彩色牛奶》。
二、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提问:
1.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牛大叔带来的那头奶牛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啊?
3.故事中讲到了哪几个小动物啊?
4.小朋友们都说的非常好,那么下面请小朋友们再一起看看小动物们喝了有颜色的牛奶后发生了什么奇怪的现象啊?
三、演示PPT讲述故事,并提出问题。
小白兔小黑猫给奶牛吃了什么颜色的蔬菜?奶牛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谁给奶牛吃了紫紫的茄子?灰狐狸为什么会变成一只红狐狸?
四、讨论。
小动物还能变回以前的颜色吗?怎么变?
小结:原来小动物们让自己变成什么颜色就给奶牛吃什么颜色的蔬菜,想变回原来的颜色就只要再喝一杯和自己原来一样颜色的牛奶。
五、学习句式 我喂奶牛吃XXX挤出XXX的牛奶。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也像小动物那样变变颜色啊,你想给奶牛吃什么颜色的蔬菜,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
六、结束这神奇的奶牛除了喜欢吃各种颜色的蔬菜,还喜欢吃各种颜色的水果。
教后反思:
从幼儿创编的情况来看,幼儿乐意尝试创编,但在创编时对于角色的转换模糊不清。我请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一种小动物,然后以小动物角色来创编故事。如:小黑猫给奶牛吃了缕缕的蔬菜,就挤出绿绿的牛奶,小黑猫喝了变成了小绿帽。这样幼儿创编起来比较容易些,也解决了角色模糊的困惑。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知识;
2、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活动准备:
1、课件;
2、实物:鞭炮、气球
3、录音机、图片、方向盘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今天,大班哥哥姐姐到我们这来玩,看!他们在干什么?
(大班幼儿表演放鞭炮不小心炸伤手的事情)老师问:大班哥哥姐姐这样做安全吗?为什么?我们能不能这样做?
2、观看录像,讨论娃娃丫丫的行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娃娃、丫丫的妈妈不在家,他们做了许多不安全的事,请小朋友仔细看,他们做了哪此错事,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①不能戴大人的眼镜;不能玩煤气;不能玩插头;不能玩刀.
②手破了不能用脏抹布擦;不能乱吃药;喝水前要试试水温;不能用手捡碎玻璃.
③不能在看电视时离电视太近;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不能玩锤子;不能乱掏耳朵、眼、鼻.
3、平时在幼儿园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安全,请幼儿讲述。
4、电话铃响,原来是邀请小朋友去看健康安全图片展(征求小朋友的同意)幼儿判断图片上安全行为的对与错,并说出原因。
当幼儿讲到玩滑滑梯注意安全时,与幼儿一起唱滑滑梯歌曲,并与幼儿一起出去玩滑滑梯,然后结束。
5、延伸活动:
①在滑滑梯过程中再次渗透安全教育;
②可将活动中的一些安全知识编排成情景游戏,让幼儿自己比比谁对谁错,进一步增强和巩固幼儿的安全意识;
③结合阶段安全教育的要求,在教室设置"安全小卫士"评比栏,巩固教育的内容.
④通过亲子活动家园配合,进一步增强和巩固幼儿和家长的安全意识。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利用看各种家用电器的图片,激发他们的兴趣。在安全用电环节上,请孩子们再看使用电器正确与错误的图片,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看见电线段落在路上,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教师评语:
活动内容适合幼儿的现实生活,能引发幼儿的有效学习,反思比较客观。建议活动名称删除“注意”两字,并借助课件帮助幼儿理解用电安全的重要性。
中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在听听、说说、学学中,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特点。
2、积极参与活动,在情境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故事课件 。
教学重难点:
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特点,在情境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法、提问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活动导入,引出故事。
师:看,这是什么呀?那这个苹果树长的怎么样?高高的苹果树上还长满了红彤彤的苹果,你们喜欢吃苹果吗?为什么喜欢?有个朋友也很喜欢吃苹果,你们看,是谁?因为它长得灰灰的、小小的,所以叫鼠小弟。
二、基本部分,倾听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1、教师讲述故事开头。
师:鼠小弟也想吃苹果,他来到高高的苹果树下,望着满树红彤彤的苹果,好想吃呀。
鼠小弟能吃到苹果吗?说出你的想法。那鼠小弟到底有没有吃到苹果呢?
2、情节一 小鸟来摘苹果。
出示小鸟图片摘下一个苹果。
教师继续讲故事:这时,飞来了一只小鸟,小鸟飞到了苹果树上,摘走了一只苹果。鼠小弟看到了心里想:哎,要是我也有翅膀该有多好呀。
出示鼠小弟图片:看它在干什么?鼠小弟会飞吗?可是,鼠小弟再努力,也没能飞上树。
3、理解情节二 大象来摘苹果
师:听,谁来了?出示大象图片。
走来了一头大象,大象能吃到苹果吗?那它是怎么吃到苹果的.?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大象。用长鼻子来把苹果卷下来。大象也吃到苹果了,鼠小弟看到了心里怎么想?那鼠小弟会怎么做呢?
出示画面:鼠小弟拉着长鼻子,心里想:要是我也有长长的鼻子,该多好啊!
4、理解情节三、四 长颈鹿、袋鼠来摘苹果
师:谁来了?
长颈鹿会用什么办法吃到苹果呢?谁来学学它的样子?拉长脖子摘了一个苹果。
鼠小弟看到了又会怎么想呢?
学说:要是我也有长长的脖子该有多好呀。
出示画面:看鼠小弟在干什么?伸长脖子说要是我也有长长的脖子该有多好呀。
可是鼠小弟吃不到苹果,再怎么使劲伸脖子,还是够不到。
师:看看是谁一蹦一跳地来了?袋鼠能摘到苹果吗?猜猜它会怎么摘苹果?我们学一学小袋鼠跳起来摘苹果。这次,鼠小弟会想些什么呢?它怎么做呢?学说:要是我也能跳得这么高该有多好呀。可是鼠小弟还是没能摘到苹果。
5、理解情节五 海狮来帮忙
师:树上的苹果越来越少了,可是鼠小弟到现在还没摘到苹果,它心里会觉得怎么样?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帮帮鼠小弟?
海狮也看到了伤心的鼠小弟,它决定要来帮助鼠小弟。猜猜它会怎么帮助鼠小弟摘到苹果呢?教师继续讲故事:海狮,看见伤心的鼠小弟,海狮说:鼠小弟,你怎么了?鼠小弟问海狮:海狮,你会飞吗?你有长长地鼻子吗?你又长长得脖子吗?你能跳得很高吗?海狮摇了摇头:这些我都不会,不过我有一样本领。于是,海狮把鼠小弟弹到高高的苹果树上,鼠小弟摘到一个苹果,海狮又把鼠小弟弹到苹果树上,鼠小弟又摘到一个苹果。师:鼠小弟摘到苹果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感觉?摘到苹果可真开心,鼠小弟摘了几个苹果?为什么要摘两个苹果?
三、结束部分,完整欣赏绘本PPT
中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每个幼儿时时刻刻都在与自己的身体打交道,但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活动“小鼻子真灵”就是我在上述前提下设计的“探索我自己”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谈话交流、欣赏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使幼儿了解鼻子的功能和保护鼻子的方法,学会正确应对一些突发意外,同时通过激发幼儿交流、表达,发展他们大胆自信的表达能力和与同伴的交往能力。根据本班幼儿特点,我将活动重点放在让幼儿掌握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而将难点定位在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自我救护或帮助他人。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鼻子的功能,掌握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
2.在发生鼻出血、异物入鼻等意外时不害怕,会用正确的方法自我救护或帮助他人。
3.能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镜子若干,花露水一瓶,《翘鼻子噜噜》故事课件。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课题
左边一个孔,右边一个孔,有它能呼吸,还能闻香臭。(鼻子)
(评析:用谜语吸引幼儿注意力。方法简单又有效。谜语隐含了鼻子的外形和作用,为下面活动的开展作了铺垫。)
二、观察鼻子的.外形
师:每个人都有鼻子,请小朋友互相看看旁边小朋友的鼻子是什么样子的,再用镜子照照自己的鼻子,说说有什么发现。
(评析: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忽视的,引导幼儿互相观看,可以促进同伴间的交往与合作,激发他们浓厚的了解欲望。教师适时加入活动与幼儿一起观察,也能活跃气氛,拉近师幼距离。)
三、了解鼻子的功能
1.教师在活动室内喷洒花露水。
问:你闻到了什么气味?你用什么闻到的?你的鼻子还闻到过什么气味?
2.请幼儿用手捏住鼻子,闭紧嘴巴,说说有什么感受。(提醒幼儿注意,捏住鼻子的时间不能太长)
3.小结:鼻子的用处很大,可以帮助我们呼吸,让我们辨别气味。有时鼻子也会失灵,比如感冒、生鼻炎、鼻子受伤的时候,它就不能发挥本领了。
请幼儿思考:你有没有鼻子失灵的情况,假如鼻子失灵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困难。(呼吸不顺畅、吃饭时闻不到饭菜的香味……)
(评析:幼儿在生活中已初步了解五官的功能,这一环节通过闻气味、捏鼻子、回忆生活来提升幼儿经验.使他们更深切地体会鼻子的作用,知道保护鼻子的重要性。)
四、通过欣赏故事课件,掌握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
1.师:鼻子里有很多细细的血管,很娇嫩,容易受伤、出血,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鼻子,让它健健康康的。有一只小猪,它不爱护自己的鼻子,就发生了意外。
演示故事课件《翘鼻子噜噜》。
2.提问:噜噜平常有什么坏毛病?有一天它在家做了什么事情?噜噜把东西塞进鼻孔后,感觉怎样?妈妈送噜噜到动物医院,熊医生怎么解决的?熊医生还说了什么?
3.师:鼻子是人体的器官,对我们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喜欢有东西打搅它,因为这样会影响它好好工作。噜噜的做法多危险呀,我们可千万不能像噜噜那样。那你知道哪些保护鼻子的方法?
激发幼儿讨论,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4.小结:我们平时应该不挖鼻孔,鼻子痒时用手轻轻按压;不把东西塞入鼻孔;有了鼻涕要用干净的手帕轻轻擦,不要用力擤;游戏时注意躲闪,也要避免碰撞、推挤小朋友……
(评析:将单调的健康教育内容渗透进童话故事里,并借助课件演示,充分调动了幼儿倾听、欣赏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讨论唤起了幼儿对吐活经验的记忆,让全体幼儿都有表达想法的机会,通过相互间的交流,幼儿共同整理了相关经验。自觉自愿建立起健康的行为。)
五、知道用正确的方法处理一些意外情况
1.请幼儿联系实际进行表述:如果东西已经进入了鼻孔,或者鼻子出血了,你会怎么办。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情境演示。
2.一起选出正确合理的方法,教师进行小结:东西放入了鼻孔,应该赶快告诉大人,让他们按住另一个鼻孔,自己用力把鼻孔里的东西擤出来,绝不能用力吸或用手挖。如果鼻子出血了,或者看见别人的鼻子出血了,不要慌乱,首先坐下来,头不要过分后仰以免血液流入喉中,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两侧鼻翼,暂时用嘴呼吸,然后请大人帮助处理。在额头上敷冷水毛巾,用药棉填塞出血的鼻孔都可以。不管出现什么意外,如果大人解决不了,都要及时送医院请医生帮忙。
(评析:幼儿从感知到接受,必须经过实践,而情境演示为幼儿搭起了通向实践的桥梁,使他们在模仿中进行“演练”,巩固所学。在表演、观看和衡量、比较的过程中,幼儿学会了正确处理类似意外事故,很好地突破了难点,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六、学做鼻子保健操
师:让我们一起为鼻子做个按摩吧!在感冒、鼻塞、流涕时,这样的按摩可以减轻症状呢!
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操作:将两只手相互摩擦发热,以两手中指向上推擦两侧鼻翼,用力适度,反复多次。
(评析:长时间的静坐谈话使孩子们的注意力开始分散,保健操让幼儿身心得到放松的同时,也学到了一个实用的小技能。)
七、户外体验
在音乐声中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到户外体验用鼻子深呼吸新鲜空气的感觉。
(评析:此环节与前面相呼应,进一步扩展幼儿的经验。)
活动总评
所选内容实用。适合中班幼儿接受能力。每一环节衔接紧凑,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结构完整。将调动幼儿来自生活的经验和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动作技能的练习作为活动的关键,启发幼儿通过猜猜、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积极参与活动,做到了寓教于乐。在轻松的互动中,幼儿能自由交流,大胆讲述,通过教师引导获取有益的生活经验,并借助表演游戏进一步巩固了自我保护的技能。
附:故事
翘鼻子噜噜
小猪噜噜有个翘翘的大鼻子,鼻子上有两个圆圆的鼻孔。噜噜有个坏毛病,经常挖鼻孔,有时还挖出血来。猪妈妈告诉它,这样做很不好,不仅会弄破鼻子,自己也会不舒服的。
一天,噜噜在家玩,觉得没意思。咦,小豆子,纽扣,还有糖纸团,都是圆圆的,和我鼻子一样,让它们到我的鼻子里玩玩吧!小猪噜噜把它们都塞进了自己的两个圆圆的鼻孔里…
不好!噜噜开始有点难受了,觉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了。它想赶快把这些小东西请出来,可是手越掏,这些东西越往里钻,鼻子有点出血了,噜噜的脸开始发白……它急了,大叫:“妈妈快来呀!”
妈妈赶紧带噜噜到了动物医院.熊医生用镊子取出了噜噜鼻子里的纽扣、糖纸团和涨大的小豆子。熊医生说:“这样太危险了!”
从此,噜噜再也不敢把小东西塞进鼻孔里去了。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激发幼儿对小游戏的学习热情,促进孩子之间情感交流,检测和考验宝宝的身体素质与协调能力,设计了此活动。在跳绳绳活动中感受跳绳绳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手脚协调,动作跳动有节奏,首位的要求是把握节奏感,随着宝宝对动作不断熟悉,可以加快节奏,多跳时间和个数,考验宝宝的反应与执行能力。
2、在跳绳过程中增进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友谊。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熟记跳绳绳的动作要领;在做动作的时候强调先慢慢跳,手与脚协调好,两手紧握绳索,先轻后快,让幼儿在表演的时候感受到快乐。
难点:动作的时候力求身体与绳索等动作的协调。
活动准备
“跳绳绳”的绳索,可用“找朋友”的音乐。
活动过程:
先讲解跳绳绳的活动要领,温习老师以前教过的儿歌“找朋友”。然后让小朋友自己手拿绳,单脚双脚分别练习,也可组织其它的小朋友一起跳,可单人跳可双人跳,还可以一边一人甩,中间一个人跳,还可多人到中间跳,并且可跳进跳出。跳完之后,孩子们就站成多排同时跳,享受集体跳绳绳的快乐,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课时间,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1、跳绳绳这个活动,在我与学生一起做的时候,开始自己也跳得不太好,有点僵硬,因此,自己要先多训练,活动的`效果才会很好。
2、教学形式上有点生硬,如果在教学前先可以给孩子播放一段生动的音乐观看一段跳绳绳的比赛视频,那孩子们的热情会一下子调动起来。
3、在这个活动中,幼儿都参与了游戏,孩子们在与老师跟同伴之间的中掌握了跳绳的技巧,增进了友情。
4、孩子们跳绳绳感觉很开心,愉快。看到他们高兴我也很开心。自己对这次活动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会,对以后开展类似活动积累了经验。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鞋店,知道鞋子的品种繁多,并能说出鞋子的基本构造。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耐心地倾听讲述者的讲述。
3、运用美工材料制作独特的鞋子,培养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与鞋店老板取得联系。
活动过程与实录:
1、参观鞋电店,认识鞋子的颜色、种类、款式。
当孩子们得知我们要带他们参观鞋店的消息时,活动室里传出一阵欢呼声。首先我们带孩子来到“大不同”鞋店,孩子们一进门就被鞋架上摆的鞋子吸引住了,都用自己的小手去抚摸自己中意的鞋子。岩松拿着一只拖鞋高兴地说:“老师,快看,这是‘酷儿’的拖鞋!”说着就把手伸到鞋里面,把它举了起来:“我的手能伸到鞋子里,像小船一样!”接着,我们又带孩子去了另外两家鞋店,孩子们在那儿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鞋子,有小朋友冬天穿的棉鞋、夏天穿的凉鞋、还有妈妈穿的高跟鞋、爸爸穿的皮鞋。
2、参观制鞋店,了解鞋子的构成。
这么多漂亮的`鞋子是怎么做出来的?从鞋出来后,我们又带孩子参观了制鞋店。我们走进店门口时,制鞋店一位叔叔正在制鞋。凯旋走到叔叔面前,惊叹道:“你们快看,叔叔在剪鞋!”孩子们听了这句话后全都围到叔叔身边,“叔叔,你在干什么?”“叔叔,你为什么要剪鞋?”“剪了就没法穿了?”孩子们提出了种种疑问,于是我们请正在制鞋的叔叔向孩子简单介绍了鞋子的制作过程,及鞋子的基本结构:鞋面、鞋底、鞋邦。
3、总结性谈话。
参观活动结束后,我们和孩子进行了一次谈话交流,首先让孩子说说刚才自己在鞋店里看到了什么。在交流的过程中,孩子说的最多的是在制鞋店里看到的事情。薛阳小朋友说:“做鞋的那个叔叔真热,他都没穿衣服!”“那是他干得太累,都出汗了!”程杰小朋友说。“是呀,我们穿的鞋子做起来还真不容易!我们可要爱惜自己的小鞋子!”我在一旁附和着说。孩子们听了后使劲地点了点头。
4、综合表征《我眼中的鞋子》。
我们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区角材料,他们用皱纸粘贴、毛线粘贴、玉米皮粘贴、水果网套粘贴、蛋壳粘贴、饼干纸粘贴、布贴、纸板制作等多种方式表征了自己眼中的鞋子。
观察记录:《我设计的鞋子》
赵琳钰、宋嘉灵、包宁宁为首的几个小女孩来到手工区,她们在这里找到了硬纸壳和各种彩纸,她们决定用这些材料来设计制作拖鞋。在制作的过程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结合,分工合作。有的剪,有的粘;也有的幼儿自己独立完成。嘉灵设计制作了蝴蝶结的拖鞋;宁宁的拖鞋的鞋面是两个小红太阳……有趣的作品层出不穷,发挥了幼儿丰富的创造力。
泥工组的小男孩们不满足予制作一双简单的拖鞋,范华滔用橡皮泥做出了一双鞋,橡皮泥亮丽的颜色使的这双鞋子格外漂亮,得到了其他幼儿的好评,他们纷纷效仿。高宁用陶泥制作的“妈妈的高跟鞋”不仅造型逼真,而且鞋面上还用贝壳、硬币等物品雕刻了许多花纹,漂亮极了。
活动反思:
活动中,教师给幼儿提供充分感知的环境与空间,让幼儿在参观鞋店的过程中了解了鞋子的基本构造、制鞋过程。社区资源的充分利用调动了孩子看、听、摸等多种感官,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次活动,我们从幼儿生活经验入手,着眼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因而极大的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在尊重、满足幼儿兴趣的同时,并不盲从,深刻思考了活动内容中对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和有利因素,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符合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实践证明,我们选择的内容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首先,它有幼儿体验感知的环境——鞋子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其次,人们对鞋子已有具体的认识及运用,有很强的可视性。最后,活动中丰富有趣的活动内容,比较适宜孩子的接受水平,大大激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我们面对的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发现、思考、提问,而我们有时却用成人的眼光抹煞了他们的个性。幼儿的世界是需要我们用心去理解的,我们只有在活动中尊重每一位幼儿的想法和看法,真正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才能对他们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引导,才能使幼儿得到真正的发展。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中班教学活动教案10-10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11-05
中班教案03-01
【经典】中班教案08-18
中班教案(经典)11-30
(精选)中班教案11-22
中班教案(经典)11-27
[经典]中班教案11-26
中班教案[经典]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