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认识教案

时间:2024-04-12 17:19:07 教案 投诉 投稿

分数认识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数认识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分数认识教案

分数认识教案1

  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

  2、 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以及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探究并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3、 使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与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P98--100

  教学目标:

  1、 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 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 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同学们每两个人分成一组来分食品。小强和小红他们俩准备了哪些食品?这么多好吃的食品怎样分才能让他们俩都满意呢?(板书:平均分),什么叫平均分?

  2、问:你愿意帮他们分一分吗?

  3、指名分食品,并贴出相应图画。

  4、分蛋糕: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能分到几个?

  5、师:要表示"半个",就要学习新的数,就是分数。

  二、认识分数,操作探究

  1、认识二分之一

  ⑴谈话:我们先来看看半个蛋糕师什么羊的?(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现在我们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半个,这半个用分数表示就是二分之一。(板书:二分之一),二分之一怎么写呢?看老师写出这个分数,先写中间的横线,再在横线的下面写2,表示把这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最后在横线的上面写1,表示半个是其中的一份。这个数就是分数。

  问:你能完整地说说老师是怎么写出分数二分之一的吗?

  ⑵你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把数学书打开到P98,自己找一找,读一读,认一认。

  学生自学课本。

  问:中间的横线叫什么?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什么?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什么?分子和分母谁在上,谁在下?

  ⑶谈话:你会读出这个分数吗?先读什么?再读什么?

  ⑷问:这半个蛋糕是这块蛋糕的1/2,那么另外半个蛋糕是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呢?

  ⑸谈话:认识了1/2,你想不想拿一张纸折一折,把它的1/2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呢?

  学生折纸、涂色。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

  班级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可以涂哪部分?还可以涂哪部分?

  还有谁的折法跟他不一样?

  2、想想做做1

  谈话: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它的分数吗?

  出示第1题,学生齐读题目。

  教师指导填写第1幅图下面的分数。谈话:这幅图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几?在这幅图下面的括号里写出一个分数表示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后几题。

  3、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么选的?为什么?

  小结:只有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自主探究,比较大小

  1、谈话:我们来做个游戏,拿出老师发给你的三张圆纸片,比较一下,这三张的大小怎样?

  请你折出一张纸的1/2,涂上颜色;再折出另一张纸的1/4,涂上颜色。比较这两张纸中涂色部分的大小。这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各用什么分数来表示?你能比较出折两个分数的大小吗?

  折出第三张的1/8,涂上颜色,你想用1/8与前面的哪个分数比较大小?跟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

  全班交流:1/2>1/8 1/4>1/8

  2、想想做做3

  谈话:三张纸条的长度怎样?

  问: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用"1"表示,第二张、第三张纸条的涂色部分会表示吗?

  指名说出填写的分数,教师板书。

  问:谁能根据这三张纸条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较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大小?

  指名回答。

  3、想想做做5

  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要求。

  学生动手涂一涂并比较大小。

  小组内交流。

  四、延伸拓展,总结评价

  1、谈话:我们再做一个游戏,拿出老师发给你的那张长方形纸,与同组小伙伴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折出你最喜欢的几分之一后,涂上颜色,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比较它们的大小。最后每组选出最优秀的两幅作品贴到黑板上。

  2、想想做做6

  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部分大一些?

  3、谈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的生活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

分数认识教案2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两盒铅笔(两盒中所装铅笔数不同)、12根小棒、实物投影

  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这个学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分数。教材先安排了“拿铅笔”活动,使学生体会同样是“1/2”,铅笔的数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这是因为原有的铅笔总数有的相同,有的不同。然后,教材又安排了一个“说一说”的活动,联系“一本书的`1/3”等实际情境展开交流,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画一画”是借助直观图形体会一个图形的1/4都是一个□,但这个图形的形状有可能不同。这样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了解起点。

  1、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谁能说出几个你喜欢的分数?

  2、这些分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谁能说说各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3、你还知道分数的.哪些知识?

  二、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的相对性。

  (一)拿一拿

  1、出示两盒铅笔(两盒中所装铅笔数不同),问:谁能拿出盒中铅笔的 ?

  2、你准备怎么拿 ?发现什么问题?都是 ,为什么拿的支数不一样?

  3、每一个同学都拿出你所有铅笔的 ,比一比,说一说发现。

  3、从刚才拿铅笔的活动中你明白了什么?

  4、归纳提升: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二)想一想

  1、把6支、9支、12支铅笔分别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支数可以怎样表示?(1/3或者2支、3支、4支)

  三、体会分子与分母之间的关系

  根据分数拿出相应的`数量。

  1、12根小棒,请拿出12根小棒的

  思考:这里的分子1表示的是什么?(是1支还是1份)

  2、12根小棒,请拿出12根小棒的 。

  (同学相互说分数并拿出数量。)

  四、在练习中进一步体验

  1、基础练习:

  看图写分数:

  表示用分数:

  2、拓展练习:

  (1)说得对吗?请说明理由。

  (2)、选一选

  ①由一段木料的 估计这段木料有多长。

  ②由一段图形的. 估计这个图形。

  (3)、填一填:

  通过学生填数、观察,使学生体会这些分数之间的关系,先让学生填一填,再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认识整体“1”

  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分数认识教案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98-1000页内容

  教学目标:1,能结合直观图初步认识分数,能用折纸涂色与实际操作表示相应几分之一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需要,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分子是1分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理念:1,创设情境,感觉生活中的的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2,小组合作,提供材料,主动探索;

  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故事引入:CAI出示故事动画

  故事梗概:一只猴妈妈带两只小猴子上山郊游,到了半山猴妈妈分了一只蛋糕,明显示一大一小。小猴子一只高兴,一只沮丧;到了山顶猴妈妈把一只蛋糕半均分给两只小猴子,小猴子都高兴的吃了起来。

  学生仔细看故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2)谈话:看完故事思考为什么两次分蛋糕小猴子表现不一样?

  第二次两只小猴子分的一样多,这样分的方法叫做平均分(板书)

  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能分到多少?我们学过表示“半个”的数嘛?

  要表示“半个”就要学习新的数也就是分数(板书:分数)

  学习自由发言

  学生尝试回答

  二

  动手操作

  主动探索

  1、认识二分之一

  (1)提问:“半个”可以用那个数表示?

  出示平均分一个蛋糕的CAI动画

  谈话: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二份,其中一份就是一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写作

  (板书)猴哥哥拿了蛋糕的二分之一,猴弟弟拿到了蛋糕的多少呢?(CAI动画出示)

  (2)对于分数这个朋友新朋友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2、提供材料,进一步认识二分之一

  (1)谈话: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好的正方形纸,用折纸的方法来表示二分之一,在小组中交流一个你折的二分之一在哪儿?

  实物投影仪出示几种正确折法,并让折的同学说说谁是谁的二分之一;

  (2)CAI出示下列图形判断图中阴影部分是不是整个图形的二分之一,并说明理由。

  (3)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二分之一的例子

  3、深化操作,认识几分之一

  (1)谈话:谁来猜一猜分数王国中除了二分之一还有哪些分数?

  学生看课本认识分数线分子分母,小组中同学交流

  动手操作,小组交流

  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表示的?

  学生口答,教师相机板书出...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2)谈话:老师提供一些材料给大家请折一折画一画表示出自已喜欢的分分数。

  (3)谈话:把你表示的分数介绍给小组同学。

  (4)指名几个小组代表把找到的分数介绍给大家,说说找的过程,同时实物投影仪演示。

  (5)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4、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1)谈话:我们一起一做个游戏,拿出老师发的圆纸片先比较大小?

  小组中选择两名同学分别折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并涂色.

  怎么比较两张纸片中涂色部分的'大小?各用什么分数表示?谁大谁小?(板书<)还可以怎么说?

  CAI再次出示比较过程

  (2)谈话:请小组中第三名同学折出八分之一.

  你想用与哪个分数比较?与小组中的同学交流一下.

  (3)出示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动手,老师指导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教师参与小组活动

  1题直接填写集体订正

  2题用手势表示

  学生用语言表述或是到前面来动手操作演示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

  三

  组织练习

  深化认识

  1、出示CAI

  画面为上面是空白的两幅同样的图,下面是分数,学生口头判断填<或>,再由CAI出示正确涂色图直观验证。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3、CAI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

  (1)《科学天地》大小约是黑板的几分之几?(变色闪烁显示)

  (2)《艺术园地》大约点黑板的几分之几?(变色变色闪烁显示)

  (3)哪一部分大?怎么想的?

  2

  集体讨论

  学生口答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四

  全课总结

  课外延伸

  谈话:通过全课的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

  今天学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你还想学习什么样的分数?

  指名回答

  别的同学可以补充

  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分数的初步认识”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认识几分之一,和会用较直观的手段来表示几分之一。所以本课的设计从学生的感兴趣的故事入手首先重点突出了“平均分”这个概念,再认识二分之一与学生生活实践联系较多的分数,再用直观手段来认识较抽象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最后通到学生自已动手来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教学过程中辅以CAI教学软件,使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能充分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参与到学习中来,享受一个快乐的脑力运动过程。

分数认识教案4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试用教材第八册第三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2、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主动探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

  为什么必须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

  教学过程:

  引入:

  1、同学们都认识什么数?

  2、这节课我们来初步认识分数。

  3、猜想:这种数为什么会叫分数?

  准备:

  (一)“分”与“平均分”

  问题:6个苹果可以怎样分?

  方法:对几种平均分的结果提问。

  小结:象这样每份同样多的分法是平均分。

  (二)分数的产生

  问题:3个苹果可以怎样平均分?

  平均分成的每份还能用整数表示吗?

  说明:这就要求产生一种新数----分数。

  新课:

  (一)认识二分之一和二分之二

  1、认识二分之一

  演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

  说明:2份中的1份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2、认识二分之二

  演示:2份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说明:这样的2份是2个1/2,也就是苹果的2/2。

  3、强化平均分

  演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大小不同的2份。

  问题:2份中的1份还是这个苹果的1/2?为什么?

  说明:只有平均分成的两份,每一份才能用1/2表示。

  4、过渡:

  学生动手操作:折出图形纸的1/2;

  问题:怎样折出图形纸的1/2?

  方法:学生演示折纸的方法和结果。

  问题:如果大家继续平均分,能得到正方形的1/4吗?

  (二)、认识四分之一和四分之几

  方法: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展示折纸的结果。

  问题:为什么4份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正方形的1/4?

  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这样的2份,3份是这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方法:指一指哪是正方形的2/4;

  闭上眼睛想一想3/4是什么样?

  举起正方形的4/4;

  问题:为什么4/4是整个的正方形?

  2/4,3/4,4/4都和谁有关系?

  说明:1/4这样的分数很重要。

  过渡:如果继续平均分,还能得到几分之几呢?

  (三)、认识三分之一和三分之几

  出示:一根钢管

  问题:要得到钢管的1/3需要怎样平均分?

  出示:一个圆

  观察:钢管的1/3和圆的1/3

  问题:你又发现什么?

  说明:把谁平均分了,得到的分数就是谁的。

  (四)加深理解

  出示:花瓣图,看图说分数

  小结:1/2,2/2,1/3,2/3,3/3......都是分数;

  几分之一都很重要,有这样的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

  学生举例

  (五)看图自学

  1,看书:P178页(学生边看边说)

  2,说一说:对分数又有了哪些了解?

  3,反馈:看图写分数、读分数

  (1/9)(5/9)(4/9)

  (9/9)

  巩固练习:

  1,判断:图1的红色和绿色部分各是线段的几分之几?

  图2中的绿色部分是线段的5/8吗?

  2、猜想:出示不平均分的苹果图

  问题:每一部分不是苹果的1/2,大概是苹果的几分之几呢?

  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猜想是否准确呢?

  学生总结:

  对分数的初步认识

  说课:

  《分数的初步认识》

  九年义务的教育六年制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第一次认识整数以外的一种新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在此以前,对于分数学生或是听说过,或是见到过,还有的'是略知一二。但分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要学习分数?确实是学生们所不曾想过,或是没有想明白的问题。为此,设计《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知道分数的作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的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2,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主动探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的;

  一、注重学生的感悟

  教学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谈谈自己都认识哪些数?猜想以下分数是怎么回事?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迫切愿望后,顺应学生的“猜想”去“分一分”。例如:给学生6个苹果,让学生随自己的意愿去分,学生简直是五花八门,在多种分法中学生自己归纳出“平均分”的特点后,再继续分,就是有目的的平均分了。正当学生兴高采烈地平均分3个苹果、1个苹果时,一个突发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平均分得的结果用什么数表示呢?在学生们试图用整数表示失败后,他们自发地感悟到需要产生一种新数了-----这就是分数。

  二、注重学生的认知特点

  通过直观演示,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了二分之一;以此为基础接着认识的是二分二。就此顺应学生的思维,继续认识的是四分之一和四分之几。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通过动手折纸的操作,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在多种折法中认识了四分之几的分数。教师趁机稍加点拨,如果再继续平均分能得到哪些分数?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在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后,让他们自己来判断、辨析1/6和5/6有什么关系?5/6、5/8、5/7为什么分子相同分母不同?这样有具体到抽象,加深了对分数之间关系的理解。

  三、注重知识的结构特点

  本节课抓住“平均分”这一重点内容,以其为主线贯穿始终。这条主线横向连着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来表示,并且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纵向深入到不平均分得的结果,不能用一个分数表示,但可以用其它的分数表示。例如:把一个苹果分成一大一小两块;把一个正三角形分成一大一小两部分。这样分得的结果是不能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的。在得到学生的认可后,适时地加以引伸:怎样能使这一小块苹果也能用分数表示?怎样使三角形中的每一部分都能用分数表示?在问题得以解决的同时,不仅加深了对分数的认识,而且为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四、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力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语言亲切自然富于感染力;

  2,联系实际巧设悬念;为学生提供机会展示才能;

  3,教学手段新颖多样,课堂教学充满激情;

  4,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平等交流、相互评价;

  本节课从设想到实践力求有所突破,同时肯定会存在着许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还请老师们多多指正。

分数认识教案5

  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内容简析:

  分数在生活化数学和形式化数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是在学生对分数的生活化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最初步的数学化的整理和概括。本课主要学习“几分之一”的分数,了解它的产生和应用,会读会写,知道各部分名称,会进行简单比较。本课的知识看似简单,但对学生来说是数的认识的突破(从整数向非整数的突破),是认知结构上的新建,是思维上的一次飞跃。本课的学习将对认识“几分之几”的分数产生直接影响,对日后建立完整的“分数意义”有着特别重要的启始作用。

  设计理念:

  我以“动态生成”和“活动学习”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设计本课教学的。从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出发,让学生运用平日积累的生活经验和认知体验,动手“创造”分数,在讨论交流活动中学习新知,目的在于想充分展示新知的趣味性和奥妙无穷,让学生一接触到就能喜欢上,从而萌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才是我们的目标,这才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教育教学观;更想寻求“生本”、“互动”、“生成”、“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新突破和新建构。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产生,了解它的含义;会读、会写“几分之一”的分数,知道分数个部分的名称。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对分数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探究、交流的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

  一、通过谈话,明确学习起点

  首先,直接告知学生本课要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接着,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分数的了解程度。然后抓住其中一些有关分数学习的

  有效信息,引入新课。

  二、实践活动,建构新知

  (一)实践、建模

  1、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一个分数(如:1/2、1/4等)的产生,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和分数表示的具体含义。

  2、动手平均分物体,把你心中的分数做出来,画出来。(折纸活动)

  3、展示创作成果

  做好了的且愿意把成果展示给大家看的,把作品贴在黑板上。

  4、讨论、建模

  师:看,这些图形漂亮吧!其中蕴藏着许多分数的知识呢?

  先判断这些图形的阴影部分都能用分数表示吗?在辨析中进一步强调“平均分”。

  再以这些学生自行“创作”的图形为材料,组织讨论交流,在交流中明确其中的两层含义——

  第一层:形状、大小都不相同的图形,只要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其中的一份相同,就能用同一个分数表示。

  第二层:形状、大小相同的两个图形,同样都表示其中的一份,只要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表示的分数就会不同。

  5、小结:像这些数就叫分数。

  6、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7、规范读、写分数的方法。

  (二)比较大小,深化认识

  1、第一层:以学生“作品”为材料,比较“数形结合”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第二层:直接给出两个分数,比较大小。

  由此,让学生得到体验: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表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一、练一练

  1、下列图形中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

  2、用合适的分数表示下面图中的涂色部分。

  3、在○里填上“>”或“<”。

  二、课堂总结

  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三、课堂延伸

  请你在自己创作的图形中,再涂上几份。想一想,这时候该用什么分数表示?

分数认识教案6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两个分数相加等于1和相应的减法的过程。

  2、会计算两个分数相加等于1和相应的减法。

  3、在自主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生谈话引入本课。

  二、新授:

  1、填符号、写算式。师出示小黑板,呈现(1)组图,先分别用数表示两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再提出在○中填上合适符号的'要求,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如:两个图形一样大,两个1/2合起来等于1。接着在○里填“=”。

  2、在前面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写出加法算式。接着鼓励学生:你能写出一个减法算式吗?在学生交流写出的减法算式时,重点了解学生是怎样想的。

  3、(2)组图可仿照上面进行。

  三、看图列式计算:

  1、让学生独立观察图,说一说图表示的意思。

  2、鼓励学生写出加法算式,并计算。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思路。

  3、看图写减法算式,仿照上述过程进行。

  教材只呈现了1-1/3=2/3的算式思路,教学时,还应启发学生写出1-2/3=1/3。

  四、练一练:

  第一、二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第三题,先鼓励每个学生都讲一讲图中的故事,并提己想到的问题,再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如,4/4=1,1-1/4=3/4,1-2/4=2/4等。

  五、:说说本节的收获及教法、学法。

分数认识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理解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教学的,并适时地渗透思想教育。重难点:

  重点:借助生活经验,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它的读法和写法,从而突出重点。

  难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橡皮筋生: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师:由魔术你会想到谁?

  生:刘谦。

  介绍刘谦资料呈现: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关于百分数你想了解哪些知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篮球比赛吗?说到篮球就会让我们想到一个人,你们知道是谁吗?除了姚明,我国优秀的篮球运动员还有哪些?前不久,他们进行了一次比赛,你们猜谁会赢?

  1:出示表格

  师:请看数据,姚明投中了22个,易建联投中了43个。现在你们觉得姚明和易建联,谁投篮球更准?为什么?(不知道投球次数)

  2:电脑继续呈现:

  师:事实上,姚明投了25次,投中22次,易建联投了50次,投中43次,现在能不能比较姚明和易建联,谁投篮球更准?

  3:两个人的'比赛不过瘾,还有一位篮球高手王治郅也参加了他们的比赛。谁把王治郅的比赛成绩读一读。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有了投球次数,又有了投中次数,那能不能比较这三个人投球的最准?怎么比较呢?

  师:易建联、姚明、王治郅,谁投的比率最高,谁投中的比率最低,能一眼看出来吗?(不能)怎么办?(通分)要通分必须找公分母,公分母是多少?(100)我们把他们都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现在你能一眼看出他们中,谁投中的比率最高?谁投中的比率最低?

分数认识教案8

  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为了更好的将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网小编与大家分享三年级《认识分数》数学教案,希望大家在学习中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并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4、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结合平均分,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从而达到初步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2、利用实物操作、图形直观等手段,在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

  教学过程:

  (请你用数学语言来描述一下今天听课的老师。)

  一、基本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一份或涂色部分。

  平均分2份 (为什么是 ,而不是 ?引导学生体会

  4份 平均分的份数与分母的关系。)

  2.请你说一个分数,它表示什么意义?

  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不少分数知识,知道把一个物体平均平成几份,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分数”。(板书)

  二、思考实践,探究新知。

  1.出示4个蛋糕情景图

  ①初步感知,认识整体的

  (师出示1盒蛋糕)这是什么?有几个?可以看成是一盒蛋糕。现在把这一盒蛋糕要平均分给4个同学。你有话想说吗?(鼓励学生发表意见)

  现在分的是一个蛋糕吗?把这一盒蛋糕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这盒蛋糕的几分之几?

  引导:每个同学分几个?是几份?1份占这盒蛋糕的几分之几?另一份呢?课件展示。

  板书:把一盒蛋糕平均分成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这盒蛋糕的

  ②动手操作,认识整体的

  还是这盒蛋糕,如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这盒蛋糕的几分之几?怎么分?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边分边说。同位交流。

  集体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得出 ?另一份呢?课件展示

  ③观察分析感悟。课件出示2幅图。

  思考:同样的蛋糕,为什么得到的分数不一样呢?体会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每次得到的分数也不一样。平均分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2.拓展一个整体的含义。

  刚才我们是把4个蛋糕看作一个整体。其实,还有好多东西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比如6个香蕉、10个苹果、50名同学等等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请你举个例子,还可以把哪些物体看作是一个整体?

  3.6个桃子的情景图,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课件出示一盘桃子。一盘桃子(6个)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吗?把一盘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

  学生动手操作,同位交流。

  集体交流,你是怎么分的?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

  课件展示。

  板书:把一盘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子的

  还可以平均分给几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

  课件分别展示。 3只 6只

  4.提升领悟。

  课件出示一筐桃子。这是一筐桃子,不知有多少个,把一筐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筐桃子的'几分之几?平均分给8只小猴呢?还可以怎么分?为什么不知有多少个桃子,我们也可以知道得到分数呢?

  5.看书,质疑问难。P64

  三、实践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为什么是 ?

  2.第2题。注意第2图的理解与辨析。

  3.第3题。先平均分,再涂上颜色表示它上面的分数。

  4.第4题。

  准备12支彩笔。把12支彩笔看作一个整体。请你拿出彩笔的 。还需要可以拿出彩笔的几分之一?

  老师这儿有一堆彩笔,看作一个整体。猜猜看有多少支。

  拿出这个整体的 ,是3支。拿出这个整体的 ,是5支。

  拿出这个整体的 ,是3支。拿出这个整体的,是3支。

  5.智慧树。(10个智慧果)

  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智慧果。奖励给你智慧果的,,等。先平均分并说出怎样得到分数,后摘智慧果。

  四、个人交流学习收获。

  以上就是数学网小编分享三年级《认识分数》数学教案的全部内容,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希望大家喜欢!

分数认识教案9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揭题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小数,那么小数与分数之间、分数与百分数之间又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希望通过本节课对分数、百分数的相关知识的复习,你们能找到正确的答案。[板书课题:分数(百分数)的认识]

  ⊙回顾与整理

  1.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师:什么是分数?什么是分数单位?

  明确: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

  (2)师:分数与除法有着怎样的关系?

  预设

  生1: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

  生2: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

  2.真分数、假分数的`特点。

  (1)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真分数的分数值小于1。

  (2)假分数的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假分数的分数值大于或等于1。

  3.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

  (1)师: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2)师:什么是约分和通分?

  预设

  生1: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生2: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3)师:什么是最简分数?

  分子和分母是互质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4.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

  (1)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

  ①小数化成分数。

  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例如:0.7= 1.25==

  ②分数化成小数。

  用分子除以分母,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例如:=3÷4=0.75 =3÷25=0.12

  =3÷7≈0.429 =4÷9≈0.444

  ③小数化成百分数。

  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末尾添上百分号即可。

  例如:0.23=23% 1.7=170%

  ④百分数化成小数。

  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即可。

  例如:120%=1.2 85%=0.85

  ⑤分数化成百分数。

  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例如:≈0.143=14.3%

  ⑥百分数化成分数。

  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例如:85%==

  (2)师:谁能举例说一说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预设

  生1: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例如:=0.65,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和5。

  =0.8125,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

  生2:如果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中含有除2和5以外的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例如:≈0.056

  分母中除质因数2以外,还有质因数3。

分数认识教案10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上第34—36页。

  二、教学目标

  1、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读、写,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对分数作出合理的解释,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分数,发展数感。

  三、教学重、难点

  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了解起点,引入新课

  1、你们认识分数吗?说几个你熟悉的分数。(学生说出几个分数,教师随机板书)

  2、关于1/2你已经知道什么?

  3、小结。(揭示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4、请同学们拿出老师课前发给大家画有几副图的那张纸,请你在图上用颜色表示出对应的分数。表示好后在小组里交流表示的理由。全班交流、质疑。

  5、选择其中表示1/2的图进行讨论。在表示1/2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它们是怎么分的?分的对象相同吗?)

  6、教师追问:这里是把谁看作整体“1”?一份是几个?这个整体“1”还可以指哪些呢?

  (二)创设情境,深化理解分数意义

  活动一:拿水笔

  1、创设情境,请学生分别拿出三盒水笔的1/2(其中有2盒水笔都是8支、有一盒是10支)。

  这里有三盒水笔,你能从每一盒水笔中分别拿出1/2吗?

  教师请三位学生到讲台前,并问台上学生:你们准备怎么拿呢?

  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讲台前的三位学生打开水笔盒,认真地数着。

  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你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你能提出问题吗?

  我们再来看前面一位同学提出的问题,他们三人都是拿全部水笔的1/2,拿出的水笔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四人小组轻声交流一下。

  请台上的三位同学把所有的水笔都拿出来,并告诉全班同学总支数是多少,1/2是多少支,验证刚才的结果。

  你有什么发现?并小结:总支数不一样,同样是1/2,所表示的支却不一样。

  活动二:说一说

  1、小明看了一本书的1/3,小军看了一本书的1/3,他们看的一样多吗?

  2、比较、讨论:“都是一本书的1/3,但表示的页数不一样多,为什么?”怎么样的情况下,两本书的1/3是一样的'?

  通过刚才拿水笔的游戏、观察讨论看书的情境,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一样,那么分数所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一样。(同步板书)

  (三)巩固延伸,反馈分析

  1、看图说数:

  (1)蓝圆个数占整体的几分之几?要使蓝圆个数占整体的1/2,怎么改?(可以增一增、换一换、减一减)

  (2)绿圆个数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学生说出4/12和1/3后(课件随机整理整齐),提问:为什么都是4个,却可以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

  (3)红圆个数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学生说出3/12和1/4后(课件随机整理整齐),提问:为什么都是3个,却可以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

  师与学生共同小结:部分相同、整体相同,如果分法不一样,表示的分数就不一样。

  2、游戏:请1个同学站起来,请学生先后说出这位同学占大组人数、小组人数、全班人数、全年级人数、全校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请同学们想一想,同样一个人,怎么可以用那么多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呢?

  3、估一估:一个整体的2/3是,这个整体会是下列图中的哪一个?

分数认识教案11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在生活中,有些学生对分数有一点了解,但不是很明确,也不太系统。其次,对于学生分数的基础知识“平均分”和“整体”在以往的学习中已有较好的认识。

  2、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有的困难

  对“整体”的认识;

  分母和分子的位置及表示的含义;

  在描述时容易丢掉“平均分”和是“谁”的几分之几。

  3、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及我的设想:

  学生对全新、感性的内容很感兴趣,乐意采取讨论、协作等学习方式。根据学生以上的实际情况,由学生熟悉的“平均分”入手,在教学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揭示得到分数的第一个必要条件。问题设计时注意问题的坡度和开放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这也便于老师了解不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合作的机会、动手操作的机会、展示的机会,这样既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

  4、能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进行交流。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

  难点: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五、单元评价要点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结合具体操作,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并能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六、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9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

  课时

  授课

  日期

  备注

分数认识教案12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然后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和应用。

  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为以后分数加减法和小数的学习打下初步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整数知识,在生活中也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量,如一半和一多半的概念,但只能模糊地来表示,没有更深入地想怎么用数字表示。初学分数,由于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会感到困难,本节课将从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经验出发,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并通过展示、交流、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用数学语言完整的表达含义。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90-9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运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与交流。

  2、通过简单几何图形的操作,能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3、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运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与交流。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纸片、彩笔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周末的时候,小明和小华出去玩,(课件出示)她们带了一些东西,怎么分才能让两个人都满意呢?四个苹果(生:每人两个);两瓶水(每人一瓶)。老师发现同学们特别公平,每个人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可是饼只有一张,还能平均分成两份吗?(能)师:怎样分?(生:从中间切成两半。课件演示)

  师:把一张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得多少呢?(一半)师:把一张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是这张饼的一半。

  这一半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1、2、3、4来表示吗?(不能)那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学王国里的一个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

  环节二:认识一张饼的

  师:那到底应该用怎样的分数来表示呢?先仔细观察这一半。

  师:把一张饼平均分成两份,一半是两份中的几份呀?(一份)

  平均分(板演:分数线)两份中的一份,(完整的)这个数就是分数二分之一。读作:二分之一

  师:会读了吗?(先齐读,再指名读)

  师:这一份是整张饼的二分之一,那另一份呢?(也是二分之一)我们把一张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它的。(教师板书)这个它指的是谁呀?(这张饼)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得到这张饼的的吗?(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环节三:动手操作体验不同图形的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一张饼的二分之一,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张长方形纸,它的二分之一该怎样表示呢?请看要求:用你手中的.图形①折一折,把它的涂上颜色。(课件出示)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你们是怎么折的?谁想展示一下你的作品。(选择不同的作品进行展示)

  课件出示小练习,加强对的认识,明确只有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才能是(课件练习"你来当当小裁判","考考你")

  环节四:认识其他分数

  师:如果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又是它的几分之一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展示)

  师:把一块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那如果我把它平均分成3份呢?每份又是它的几分之一呢?(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认识(课件展示)

  师:看来完全难不倒咱们聪明的同学们,那么我这块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5份,每份就是它的(五)分之一,那你能用彩笔在书上涂出它的吗?动手涂一涂(教师巡视指导)

  师小结:像这样把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现在大家都认识分数了吗?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出示课件)

  环节五:练习巩固认识几分之一

  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个圆的,老师还给同学们准备了一张正方形纸,它的四分之一又怎么来表示呢?请同学们再来折一折(教师巡视指导)课件展示折法

  2.课件练习说一说,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请写出来,并说说理由(小组完成,指名说)

  3.练一练,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想一想可以填什么分数?(指名回答)

  4.读一读,读出下列分数,请生读分数(出示课件)

  5.写一写(出示课件)写出下列分数,请生上台写分数

  6.看一看(出示课件)它们分别占了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指名回答)

  7.(出示课件)比一比,小组讨论,得出结果

分数认识教案13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9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事物或图像,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几分之一这样的数是分数,并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使学生记住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的读、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认识比较几分之一大小的方法,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主动探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认识二分之一、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难点: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图片。这儿风景怎么样?

  生:很优美。

  师:有两个小朋友在这野餐,让我们看看他们带了哪些食物?

  生:四个苹果,两瓶水,一个蛋糕,

  师:你认为他们会怎样分配这些食物?(生:平均分)

  生:平均分,每人两个苹果,一瓶水,半块蛋糕。

  师:好,能不能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生:这样公平。

  师:这里我想到了一个数学问题。你有没有想到?

  师:把这些食品平均分成两份后,苹果每份两个,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水每人一瓶,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蛋糕每份半个,可以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吗?

  生:可以。是二分之一。

  师:(师板书:二分之一)这是这个数的读法,你知道这个数怎么写吗?

  生:1/2。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书的。

  师:很不错的习惯。同学们,你们以前见过这样的数吗?象1/2这样的数叫做分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分数。

  二、 新授

  (一)认识1/2

  1、师:你们知道分数是怎么来的吗?请同学们看投影

  2、师:(电脑演示)我们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原来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

  3、师:这里的“它”指的是什么?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半块蛋糕吗?(提示:为什么是两分而不是三分?为什么是之一而不是之二

  生:“它”指的是蛋糕;“两分”是因为把蛋糕分成了两粉,“之一”指的是其中的一份。

  师:其他同学也是这样想的吗?很好的想法。下面我们来研究它的写法。它的写法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三部分)哪三部分?(…)为了讲起来方便,人们给这三部分都起了一个名字,它们分别叫分数线、分母、分子;你知道这三部分分别表示什么吗?

  生:“一”表示平均分,“2”表示把这个蛋糕分成了两份,“1”表示其中的这一份。

  师:讲的真不错,也只有这样积极思考才能学得真本事。下面我们放松一下,做几道简单的题。

  4.练习一:判断(电脑出示)

  下面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形的1/2吗?(用手势表示)

  ( ) ( )

  说一说为什么不是?

  4.练习二;同学们真聪明。现在王老师要考验大家是不是心灵又手巧,下面请你们动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出长方形的1/2。

  师: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你是做出来的?

  (二)认识“1/3”

  (电脑显示)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电脑演示)。那么这一份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第二份、第三分呢?

  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都是它的三份之一,写作:1/3,读作:三分之一

  (三) 认识其它分数

  接下来,王老师要看看大家创造力,请你来创造一个分数,并说一说它表示的意思。

  小结:像1/2、1/3、1/4、1/8 ……这样的数,都是我们的新朋友“分数”。

  (四)分数大小的比较

  1、利用刚才学生创造的1/2,1/4,结合图形,比较大小;

  2、比较1/2,1/8的大小

  3、比较1/4,1/8的大小

  4、师: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五)练习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感觉累吗?想不想试试自己的本领呢?

  好,来看第一关(想想做做第一题);第二关(想想做做第三题)。

  三、 总结

  今天这节课,王老师与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分数认识教案14

  教学内容:新课程人教版数学第五册教材122页(总复习)11、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够比较熟练的比较分数的大小,并能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3、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初步认识简单分数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难点:分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吗?一次,唐僧派猪八戒前去探路,谁知去了好久也不见回来。于是派孙悟空去找。原来猪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刚咬第一口,悟空就从天而降。孙悟空说:“我吃西瓜的二分之一。”八戒心里一直想多吃点,听了高兴极了,说:”我可要吃八分之一。同学们想一想,到底谁吃的多或少

  呢?它与哪一部分知识有关呢?

  生:悟空吃得多,八戒吃得少;与分数的知识有关。师:你们说的很好,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回顾分数的有关知识。同学们,乐不乐意?板书:分数的初步知识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喜欢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分数的探究欲望。)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师在黑板上画出如下方格:

  师:谁能看着这幅图说出一个分数?

  生:师:你能自己到讲台上用阴影部分标出这个分数吗?

  ……

  师:为什么这些阴影部分都能用表示呢?

  生:因为它们都是从平均分的8份中取出两分,所以都用表示。

  师:你还能在这个图中找到别的分数吗?又怎么用阴影部分来表示你找到的分数呢?

  生:……

  师:同学们真不错。写出了这么多的分数,结合下图,谁还能说出涂红色(蓝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一个同学说分数,另一个同学说出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分数认识教案15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百分数。在具体情境中,解释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 、能力目标: 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归纳能力。

  3 、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操作和探索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

  让学生课前收集百分数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课前老师已让大家去收集了生活中的百分数,同学们,你们收集到了生活中的百分数吗?

  生:收集到了。

  师: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交流。

  生:……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的百分数是在哪收集的吗?

  生1:在食品标签上

  生2:袜子的标签上

  生3:……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百分数”。

  出示课文第77页的主题图。

  像上面这样的数,如18%、50%、64.2%……叫做百分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板书:百分数)

  师: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学会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见到课题“百分数”,你想了解些什么?

  生1:百分数的有什么好处?

  生2: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生3:百分数是分数吗?它和分数有什么区别?用途是什么?

  生4:……

  师:我把同学们的问题整理一下,主要是:好处,意义,区别(教师边说边板书)

  二、自主探索,抽象概括

  1、小组讨论,体验百分数的好处。

  下面我们来做个猜一猜的游戏。

  有3杯糖水,请你猜一猜,哪杯糖水最甜?

  第1杯:糖18克 糖水20克 第2杯:糖43克 糖水50克 第3杯:糖21克 糖水25克

  先让学生猜,再通过通分比较,得出第1杯糖水最甜。

  = = 90% = =86% = =84%

  像这样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百分数”的形式。

  小结:“百分数”便于比较,应用广泛

  2、抽象出百分数的意义

  这些百分数不是长度,不是价钱,不是重量,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用百分之几的形式来表示的,所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3、读法,写法

  4. 讨论:分数与百分数有什么不同?

  ①书写形式有不同的地方;

  ②分数单位也不相同;

  ③意义不一样:分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比的关系,也可以表示某个具体数量。 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比的关系。后面没有单位名称。

  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

  三、巩固训练,拓展延伸

  1、说一说

  (1)我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

  (2)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

  从这句话,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说一说表示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你还能想到什么?

  (把这两句话联系起来看,我国用只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如果我国人口有所控制,如我国的人口只占世界的15%,甚至更少,那么,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会怎样?(提高)我国的经济建设的速度将会怎样?(更快)

  2、判断题。

  (1)百分数50%应该约分,成为1/2。

  (2)一根铁丝长57%米。

  3、游戏,写百分数。

  师:我们来一场比赛好吗

  请大家在白纸上写出10个你喜欢的'百分数 ,看谁写的最有创意!预备 ,开始!二十秒后。师 :停!告诉大家你写了几个百分数是哪些

  生1 :我写了5个 ,分别是 :100 %、1 %、200 %、24.8 %、0.5 %。

  生2 :我写的百分数最大的是100 % ,最小…

  4、猜一猜。(用百分数表示)

  百发百中( )

  百里挑一( )

  一箭双雕( )

  半壁江山( )

  九死一生( )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各样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百分数的认识,感受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发现数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课堂小结

  师:请告诉大家你这节课学习情绪的比率。

  愉快占( )% 紧张占( )% 遗憾占( )%

  送你们一句话:成功 = 99% 的汗水 + 1% 的灵感,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和分数,特别是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这一内容是学习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和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百分数在学生生活、社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部份学生都直接或间接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百分数,对百分数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的策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积极思辨中发现,在具体运用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组织学生讨论三杯糖水含糖率的问题,在比一比哪杯糖水最甜的过程中引出了百分数,此时,学生已经隐约之中感悟到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数,是为了比较大小而通分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学生已初步感悟出百分数的含义,也初步感受了比较数据时使用百分数的好处。

  二、密切联系生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是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知识,学生虽未正式认识百分数,但对百分数却并非一无所知。因此,我在上课之前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百分数,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知识对于个人的意义,对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这节课中,我直接把学生调查到的数据和问题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学生是在理解和解释自己及同学调查得来的数据的过程中认识百分数的。

  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予学生。

  在执教《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课中,从学习目标的拟定到评价,我都是让学生主体参与。“同学们,对于百分数,你想了解些什么?”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我想知道什么叫百分数?”、“我想知道百分数在什么时候用?”、“我想知道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这一系列的疑问经过整理后,不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吗?在课堂最后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学们,你能用百分数的句子对自己这节课自我评价吗?”,这样富有挑战性的总结,学生争先恐后的来评价自己。有的说我这节课的知识学会了()%,哪些知识学会了,这节课的知识()%没学会,哪些知识没学会或还疑惑;有的学生说这节课我对自己的学习表现()%满意,哪些地方满意,()%不满意,哪些地方表现不好;还有的学生说这节课我,愉快()%、紧张()%、遗憾()%。整个课堂,我力求让学生在一定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主动的发展。

  本课的教学,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的策略,让学生经历了“在实例中感知,在思辨中发现,在运用中理解,在总结中应用”的学习过程。在这一愉悦的课堂中,学生能力得到了发展,个性能得到了张扬,我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和启发。

【分数认识教案】相关文章:

认识分数教案02-24

分数的认识教案03-06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06-16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08-26

《分数的认识》教学教案范文08-25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12-07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5篇09-04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5篇)02-26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4篇03-29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精选5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