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时间:2024-04-13 07:45:19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1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页例1、第12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决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提高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中感受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百分数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新

  教师:随着经济的发展,这几年农村变化很大,你们知道这方面的信息吗?

  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相关信息后,教师展示一些新农村的图片。

  教师:尤其是这两年,农村变化可大了,你们看,这是小营村的张华同学给老师的信。

  课件出示一封信,上面写着:我们村今年有彩电360台,去年只有300台……

  教师:看到这个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自主提出、解决数学问题。

  教师:张华同学也提出了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他解决,我们一起来尝试帮帮他好吗?

  课件出示数学问题: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

  教师谈话揭示课题:解决问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教师:这个问题和你们刚才提出的数学问题有什么不同之处?你是怎么理解"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大家讨论一下吧!

  教师:想一想,"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是哪两个量在比较?谁是单位"1"?

  学生分组讨论后,再进行交流。

  交流后,教师问:根据上面的分析,谁能说说这题的解题思路?

  学生试做,汇报结果。

  教师:想一想,这个问题还有其他解法吗?

  师生共同小结: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例2。

  教师: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你们看,(课件出示两位老师的谈话场景)去年我校的毕业生是200人,今年比去年增加了15%,今年毕业生有多少人?

  教师:你们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鼓励学生画线段图分析,再试一试。

  如果明年的毕业生人数比今年减少10%,学校明年毕业生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思考的情况,并结合学生的探索适时给予点拨、引导。

  教师:哪些同学解决了这一问题?谁来把他们的解决办法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利用评价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三、课堂活动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且还能清晰地叙述自己的解题思路!老师遇到了一个问题,想和你们一起讨论一下。

  (课件出示书上课堂活动问题)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重点说出原因。分析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计算验证。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评析:教师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完成例1和例2的学习。例1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引导到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同时抓住了解决该问题的关键;例2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探索。]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2

  教学内容:

  课本第8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4、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跷跷板乐园图。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爱玩跷跷板吗?今天我们到跷跷板乐园去玩一玩好吗?

  2、投影出示跷跷板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有一种写一种特别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算)

  5、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明确名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只不过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4X3+7=19(2)2X6+7=19(3)2X8+3=19 ……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掌握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二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同时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

  :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充分利用主题图的作用。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3

  设计说明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本教案精心设计了去秋游买车票的问题情境,不仅引起了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同时也很自然地引出了估算。接着,又创设了帮妈妈解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估算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节课都是在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的前提下进行教学的,学生置身在熟悉的问题情境之中,他们要解决问题的欲望油然而生,一个鲜活的课堂自然生成了,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估算的兴趣,使学生在乘法估算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学设计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带有表格的卡片、计算器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秋季是旅游的好季节,学校准备组织大家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请同学们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钱?

  (学生估算,并汇报、交流自己的方法)

  2.揭题:刚才这道题是我们在四年级时学习过的内容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

  4、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昨天我们去游乐园,今天,我们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吗?

  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面包?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还剩多少个面包?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个)46-22=24(个)

  方法二、822=30(个)54-30=24(个)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54-8-22(2)54-(822)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种综合算式有困难教师进行点拨指导。特别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8、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的使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5

  【教学内容】

  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

  2.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3.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4.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发现法,问题教学法,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等方法。

  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不只是单纯的计算题有不同的算法,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容易理解或比较喜欢的方法。

  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课本插图。

  【课时按排】

  本单元可用4课时进行教学。

  1.看木偶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教科书第1~3页游乐园情境放大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

  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谈话:“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探求新知

  1.利用木偶戏场景插图。

  谈话:看到这个画面,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谈话: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1)22+13=35(人) (2)22-6=16(人)

  35-6=29(人) 16+13=29(人)

  5.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提问: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该怎么办?

  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 (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巩固应用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3.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

  四、全课总结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2.教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设计】

  (1)22+13=35(人) (2)22-6=16(人)

  35-6=29(人) 16+13=29(人)

  22+13-6=29(人) 22-6+13=29(人)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6

  教学内容:

  第5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

  4、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谈话:小朋友昨天我们去游乐园,今天,我们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吗?

  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面包?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还剩多少个面包?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个)46-22=24(个)

  方法二、8+22=30(个)54-30=24(个)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54-8-22(2)54-(8+22)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种综合算式有困难教师进行点拨指导。特别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8、小结。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练习一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的使用。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你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游乐园情境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游乐园场景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7

  一、教学内容

  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并会使用小括号;

  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编排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并解决问题。

  同前几册一样,教材仍然在单元之前,安排一个大情境,引出后面的几个例题。每个例题的情境或是主题图的一个局部,或是主题图中某一情节的发展,使学生在一个比较完整的情境中学习不同的内容,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1)主题图以学生熟悉的“游乐园”为背景,提供了丰富的活动情景,使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有多少人在玩沙包?”等等。从图中还可以得到其他信息,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2)对于每一例题中的问题,教材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解决。使学生感受到不只是单纯的计算题有不同的算法,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容易理解或比较喜欢的方法。

  四、具体内容

  主题图

  设计了四个活动:看木偶戏、跷跷板乐园、玩沙包、买面包。这些活动既相互独立又有一定的联系。

  学生观察图时,开始说得可能比较概括,进一步引导他们描述每个情境时,为了更好地说明图意,最好把人物进行量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观点观察问题。

  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学生可提出多种多样的问题,对于一步计算的,可当时就让学生解答;对于两步计算的可以暂时留下,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由此情境,引出了后面三个例题。

  例1(用加、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1)由看木偶戏引出,通过人数的变动,教学用加、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2)给出了学生三种不同的解法。

  例2(教学使用小括号)

  (1)是一个买面包的热闹场面,通过对话给出信息和所求问题。

  (2)呈现几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引出小括号。

  例3(教学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1)以玩跷跷板活动为实际背景,教学用乘加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2)教材提出“还可以怎样算?”让学生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做一做

  创设一个美丽的童话情境,让学生学习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可提出下面一些问题。

  关于鸟:现在有几只鸟?(可用加、减两步运算解答)

  关于花:一共有多少朵花?(可用乘加两步运算解答)

  五、教学建议

  1.注意例题与主题图的联系。

  由于例题的情境都与主题图有关,所以在例题教学时,最好先由主题图引入,让学生看到情节上的联系,过渡比较自然,也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选取联系学生生活的`素材,给学生提供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

  教材中设计的场景均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教师可以根据本地情况、学生特点,选取学生感兴趣,又有一定实际价值的素材,让学生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3.让学生自主选择解答方法。

  这部分内容,每个例题都呈现了解答方法多样化的特色,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对于不同的方法都应给予肯定(如数的方法),保护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对于解答方法的优化,要允许学生通过交流、反思自主选择。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相关文章:

《解决问题》教案02-11

《 解决问题》教案03-03

估算解决问题教案11-20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01-22

语文第一单元总结04-28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15篇01-22

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案03-07

《统计》单元教案11-09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数除法解决问题集体备课教案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