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26 13:02:27 教案 投诉 投稿

二年级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语文教案

二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蒙、喃”等7个生字,会写“并、夜”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能用其中的一些词语说句子。

  重点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识字。能体会父亲爱鸟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趣导入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有关树林与鸟的故事。

  2、齐读课题

  3、你们喜欢树林和小鸟吗?能把你了解的有关树林和鸟的资料,说给小伙伴们听听吗?(播放课件鸟叫声)

  二、识字写字

  1、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2、学生随读文初步识字,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自已进行小组学习。

  3、检查学生是否认得准,记得熟,因“字”而异,进行重点提示与指导。如,提示“喃”、“浓”的声母都是鼻音“n”,“腾”是后鼻音(提示:“腾”在“热腾腾”一词中变读为一声);“味”与“妹”与“惜”“借”的字形,教给学生一些记字的。方法,如“味”为什么是口字旁,“猎”为什么是反犬旁。

  4、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横的变化。首先,指导学生整体观察,发现规律。可以将“并、喜、重、群”等字通过课件放大,并将字的短横用蓝色显示、长横用红色显示,从而让学生发现下面的书写规律。

  (1)一个字中有多个横画,排列的距离应当大致相等。

  (2)每个字中只能有一个长横(可以没有)。接着,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描红、临写,亲身感悟字的写法。

  建议教师示范书写“喜、重”二字,让学生观察、体会,进一步感悟前边发现的两条写字规律。

  第二课时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真地读一读父亲和鸟的故事。

  二、朗读感悟

  1、学生读,形式应多样,可以自由读、同桌合作读、找伙伴读,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朗读,激发朗读兴趣,激活朗读热情。

  2、教师范读,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觉作用,注意体会教师朗读时表达的情感和相应的.语气。

  3、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二人读作者旁白,一人读父亲的话,一人读“我”的话,注意体会“父亲”深沉的爱和“我”的天真。

  4、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指二年级二年级导语出适当的语气。如,“父亲喃喃地说”,要先理解“喃喃”的意思,再指导学生用轻、慢的语气读父亲说的话。

  5、选读得好的小组表演读。

  三、实践活动

  1、说句子:从课后练习“我会读”中自选词语练习说话,鼓励学生展开思维,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说话练习。

  2、通过上网、看书或向长辈打听,了解有关鸟的知识。把自己查询到的资料整理好,在班上进行交流。

  四、完成课堂作业本上作业。

二年级语文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课文,了解泉水的特点,感悟体会泉水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感悟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5课泉水,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本课生字和词语。

  (出示图片)

  1、开火车读生字。

  2、指名朗读词语。

  3、检查字词并说出笔顺。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相信你们读起课文一定更美。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美丽的泉水姑娘吧!

  (二)、学习课文

  理解感悟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丁丁冬冬的泉水唱着歌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那温暖的阳光照射着它,那芬芳扑鼻的花香抚摸着她,她高兴极了,欢快地向前跑去,她都去了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2、3、4、5自然段,边读边用笔画出来。

  (1)指名汇报:板书(水池、平地、果园、山谷)

  (2)师:同学们找得很准确,让我们随着泉水去山腰的水池去看看吧!说说她遇到了谁?说了什么呢?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汇报)板书:姐姐、多(出示课件)

  (2)“天然水塔”指什么?(没有污染的水源,在这里指泉水。)

  (3)你觉得泉水应该用什么语气说话呢?(自豪)谁能用自豪的语气读读泉水说的话?(指名比赛读)

  (4)如果你是山里的姐姐你会对泉水说什呢?(指名说)

  师:看来泉水是个热心肠啊!为山里人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那就让我们美美地读读这段话吧!(齐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泉水姑娘帮助了山里的姐姐后,又来到了山间的平地,这下又会遇到谁呢?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汇报:板书:杜鹃花

  师:火红的杜鹃花在干什么呢?这说明了泉水怎么样?板书:清

  (2)谁来读读泉水的话?指名读。

  (3)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比喻句)你还能用“……像……”说句子吗?指名说比喻句。

  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从泉水的话可以看出泉水又帮助了火红的杜鹃花。让我们替杜鹃花说声:谢谢吧!

  过渡:泉水继续流着,它流到了果园,也穿过了山谷,她又会遇到谁呢?

  4、同桌合作学习4、5自然段:

  (1)同桌互相读一读并说一说:

  汇报:遇到了果树,板书:果树。大口大口地喝水

  a.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拟人)从这个词可以看出什么?(果树非常渴。)b.泉水说了什么?你从泉水的话中知道了什么?(甜、帮助人后快乐)c.她还遇到了谁?指名回答。板书:画眉鸟

  它在尽情地歌唱,可以看出它非常的高兴,是因为泉水在帮它伴奏呢!板书:美。很美很美的琴声要给人以美的享受,谁来美美地朗读泉水的话。

  小结:泉水姑娘好不好?是啊!它用那清甜的水滋润着成长的果树,用它那优美的琴声为画眉鸟伴奏,真是每到一处都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丽的`图。

  (2)你喜欢她吗?你觉得泉水怎么样?板书:无私奉献、乐于助人

  过渡:无私奉献的泉水,听到了你们的表扬高兴极了,丁冬,丁冬,欢快地弹着琴跑下山去??

  5、齐读课文6、7自然段:

  理解:“好多同伴”(小溪、江河)约定大海里见。

  师:说得真好,作者用这简单的一句话,就把大自然的知识告诉了我们,无数的河流,小溪最终都会流入大海。

  6、想不想去欣赏那欢快的泉水呢?(想)请同学们说说。

  (三)、拓展练习:

  1、泉水美不美?这么美的泉水姑娘你们舍得它停下吗?齐读第7自然段。丁冬,丁冬??

  2、这里的省略号你怎样理解?(泉水还会去很多地方)

  好,那就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一说泉水姑娘还会流到哪里去?还会做什么好事?

  3、我们应该学习泉水什么品质呢?(助人为乐,奉献爱心)在日常生活中你会怎么做呢?(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四)、课堂总结:

  泉水就这样一路奉献,一路欢歌地流进了大海,大海用广阔的胸膛拥抱着她,让我们一起为泉水送去祝福吧!

  板书设计:

  5、泉

  水

  山腰

  姐姐

  多平地

  杜鹃花

  清果园

  果树

  甜山谷

  画眉鸟

  美无私奉献

  乐于助人

  《泉水》教学反思:在教学《泉水》这一课时,我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理解上,情感的体验上,特别是语言的迁移运用上,设计了一个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读和说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年级语文教案3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小马过河》。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2、读了课题,会读书的你们肯定有了疑问,你想问什么呢?

  3、小朋友们可真了不起,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你们想去了解这个故事吗?

  就让我们读读这篇课文,找出答案吧!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P49,请你们自由的朗读课文,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快快开始吧!

  4、认字

  【课件出示:字】

  (1)听你们读得这么认真,生字宝宝想要和你们交朋友呢?谁先来和他们打打招呼?

  (2)小朋友们在读得时候,注意读好了后鼻音,平、翘舌的字,现在老师把拼音去掉,你们能读好吗?谁想试试!

  (3)你们读得很认真,把字音读得很准,现在组成词语了,谁愿意试试?

  注意:轻声

  (4)小结:小朋友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认识了这么多的生字,你们可真了不起,请把掌声送给自己。

  5、(1)【课件出示】请小朋友们看幻灯,老师这里有4个句子,请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带有问号的句子,应该怎样读好呢?(读出疑问的语气,是的在读时把语调抬高些)

  现在你能把这些句子读出疑问的语气吗?自己先读读吧!你喜欢哪句就读哪句!

  生展示:谁来评评他读得怎样?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把疑问的语气都读出来了,老师这里还有2句带有感叹号的句子,你们能读好吗?

  (3)出示:既有问号又有感叹号的句子,看谁读得好!大家先自己读读。谁愿意来读?

  二、新课

  1、现在回到课文,告诉老师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你们的预习工作做的真好。刚才我们读了这个故事,现在老师请你们听听这个故事,我们可以边听、边看,还要边思考:小马过河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都遇到了谁呢?【出示课件】就让我们听听这个故事吧!

  3、故事听完了,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自然然段。【出示相关句子】

  (1)(要帮妈妈做事;要到磨房去;小马要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房去。)

  这个做就是今天我们要求会写的第一个生子,观察这个字,做是个什么结构的字?我怎样记这个字?(同学们记字的'方法真多),在田字格里,怎样把他写漂亮呢?P53

  你们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下面和老师一起书空这个做字,在写时,单人旁写在左半格,古字写的窄些偏左半格,口字稍微往上提,反文旁写在右半格,撇、捺写得舒展开来!

  小结:左中右结构的字要写得紧凑些,这样,这个做字就会写得很漂亮。

  (2)小马帮妈妈做件什么事情呢?麦就是我们要求会写的第二个字。观察这个字,做是个什么结构的字?我怎样记这个字?(同学们记字的方法真多),如何写好它呢?

  你们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下面和老师一起书空这个麦字。

  (3)展示学生的字,讲评。

  4、老马让小马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小马很愿意,(小马愿意吗?课文哪个词语你感觉到了?能做个动作吗?能换个词语吗?)

  让我们读读他们之间的对话吧!

  【课件出示:老马、小马的对话】

  (1)师生合作读。

  (2)分组读。

  小马愿意为妈妈做事,说明这是一匹怎样的小马?

  5、让我们有感情地把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再读读吧!

  三、小马驮起麦子,飞快的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他都遇到了谁?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二年级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盒、聊”等10个生字,会写“彩、梦”等10个新字。会写“彩色、脚尖、森林、雪松、歌声、苹果、精灵、季节”等词语。

  2、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验梦的多彩之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梦境

  1、师:小朋友们好,你们昨晚睡得好吗?有没有做梦?谁来讲讲你的梦?

  2、学生讲自己做的梦。

  3、师:我昨晚想着今天要给孩子们上课,也兴奋得睡不着,感觉自己也做了一个奇妙的梦。我梦到自己仿佛有了魔力,我用脚尖轻轻一滑,大片的草坪绿了,到处的野花都红了,天空也蓝了,蓝得可爱,蓝得透明。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手拉着手唱着歌、跳着舞。在一座小屋的烟囱上,结出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般的太阳。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师:你们觉得老师的梦怎么样?

  生:神奇、甜美。

  师:看来大家都做过梦,今天我们也要学学《彩色的梦》。

  4、揭示课题《彩色的梦》。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完成以下要求:

  (1)借助拼音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有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一认,实在不认识的请圈出来。

  (3)找出文中的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

  (4)说说课文中讲了一个什么样的彩色的梦?

  2、检查学生的初读情况。

  (1)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班读一个小节,看看哪个小组读得。

  (2)认生字。同桌互相认生字,看谁还有不认识的生字,同桌教教他。

  (3)强调存在困难的生字。A后鼻音:坪、囱、精、叮、咛B边音:聊

  (4)将生字的拼音帽子去掉,再开火车读一读。

  (5)将生字宝宝藏到词语中读一读。

  铅笔盒烟囱森林聊天精灵雪松草坪

  叮咛歌声葱郁彩色苹果拉手脚尖季节

  (6)有不理解的词语吗?联系上下文思考。

  葱郁:森林里的雪松长得很好,很茂盛。

  叮咛:本文指紫葡萄叮嘱、交待。

  3、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彩色的梦?

  (1)学生再读课文。

  (2)请学生概括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彩色的梦。

  (3)师小结。课文主要讲了我用画笔描绘了一个彩色的梦。

  三、指导书写

  1、学生自由观察10个要求书写的生字,看看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

  2、同学们互相提醒。

  3、老师指导容易出错的生字。

  (1)彩字的左上面的部分的写法。

  (2)蓝字的上中下部分。

  (3)森字三个不同的木字的写法。

  (4)“般”字与“船”字的区别。

  (5)“灵”字的“彐”部分没有出头。

  4、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5、学生书写生字。

  四、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童谣,读熟悉,读流利。

二年级语文教案5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诗文,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及对封建社会的痛恨。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回忆《悯农二首》,请学生分别背诵。

  2、《悯农二首》写的是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民用辛勤的汗水收获了粮食,可是自己却得不到,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蚕妇》一诗是以从事纺织的劳动人民的口吻介绍了她们看到的场景,板书课题:《蚕妇》

  二、学习新课

  (一)投影列出学习步骤,学生自学。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二)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三)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蚕 妇 昨 归 泪 遍 满 者 养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并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蚕:上面是“天”字,第一笔是横。

  昨:部首是“日”字旁。注意与“作”区分。

  满: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大三点水,小草字头)

  养:第六笔是撇,不是竖。

  妇:与“归”右半部分相同,最后一笔要封口。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

  5、理解字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蚕妇:养蚕的妇女。

  归:回来。

  满:全,整个。

  遍:全。

  者:……的人。(可以让学生联系“学者”、“使者”体会理解;再说说“遍身罗绮者”是指什么样的人呢?)

  罗: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

  绮:有文彩的丝织品。

  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昨日入城市:一个从事养蚕纺织劳动的`妇人到集市上去了一趟,

  归来泪满巾:回来后,泪水浸满了衣襟。

  遍身罗绮者:那些穿着绫罗绸缎的人,

  不是养蚕人:不是养蚕织布的劳动者。

  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7、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四)指导朗读

  1、听配乐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朗读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

  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竞赛,而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三、练习巩固

  1、练习按照田字格书写汉字。

  泪:左窄右宽, 左右高低基本一样。

  满:左窄右宽, 左右高低一样。

  者:第三笔撇要长一些,盖住下面的“日”。

  归:左窄右宽,左边高而长,第一笔是小竖。

  “蚕、妇、昨、遍、养”让学生自己说说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2、抄写下面词语。

  蚕妇 养蚕 昨日 归来 遍身

  3、背诵古诗(自己先练习,而后汇报。)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背诵古诗,同学间相互评分,记录在书上。

  附:板书设计:

  2 蚕妇(张俞)

  难字: 昨 蚕 妇 满 养

  归 茫 着

二年级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重点学会“船”和“做”,养成观察汉字占格的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3、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教学重点: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学难点:

  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之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设疑导思(PPT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愿意猜谜语吗?那就猜猜这是什么动物?(谜底:大象)

  2、自由交流:你觉得怎样形容大象?如何知道大象的重量?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看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朗读。

  (2)朗读课文。

  ①教师范读,提醒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②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指导,要注意字音准确、语言顺畅。

  4、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自由说,帮助学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5、观看《曹冲称象》的视频,加深印象。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出示会写的字的谜语,让学生猜。)。

  2、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称、做、站、秤、柱、杆、船、底、然、岁”。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打开“优教学生字”,教学生字。

  预设:

  “岁”的山子头向右上倾斜,撇从竖中线起笔,要写得舒展、到位。

  “杆”是左右结构的字,最后一笔竖要直。

  根据谜语识记生字:不着地,不腾空,高高一座楼,造在水当中。(船)

  出示字谜:故人来相会。(做)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10个生字。

  四、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曹冲称象》”,一起来闯关吧!

二年级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的特点。

  2、联系生活实际识记生字,并积累成语。

  3、看图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并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做善于思考的孩子。

  4、绘画、写话、培养初步的习作能力。

  5、完成填字游戏,进行谜语展示。

  重点难点:

  1、学习一字多义的用法,积累新词。

  2、进行口语交际。

  3、绘画、写话。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一字多义的用法。

  2、认读新词。

  教学用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投影出示三个句子

  ①丹丹回头一看,原来是小艺。

  ②我的朋友马玲是回族,陈琳是满族。

  ③有一回,列宁去找养蜂的人聊天。

  2、指名读三句话,再读学习伙伴的.提示语,想想三句话中回字的意思。

  3、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4、集体,了解回的几种解释。

  ①还,走向原来的地方。

  ②掉转。

  ③旋转、环绕。

  ④答复、答报。

  ⑤量词、指事件的次数。

  ⑥回族,我国少数民族名。

  5、再读句子,选择回在句子中的准确意思。

  句①:回是掉转的意思。

  句②:回是回族的意思。

  句③:是量词,指事情的件数。

  6、学生汇报:说说从刚才的学习中发现了什么。

  7、教师小结:汉字有一个字多义的特点,因此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的意思,提高阅读能力。

  二、读读认认

  1、学生借助拼音读生词。

  2、小组交流;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了解字义。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并说说识字方法。

  4、出示相应的图片认读。

  5、扩展练习:学生回家观察厨房里的用具,看是否能说出名称,并积累新词,学习新字,制成词卡。

  三、课堂练习

  1、投影出示句子,说说同一个字在不同句中的意思:

  ①花

  妹妹穿着一件花衣服。

  公园里的花开得非常鲜艳。

  我花了五元买了一支钢笔。

  ②火

  早晨,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

  看到我的成绩,爸爸发火了。

  我军向敌人猛烈开火。

  2、字、音连线:

  zào guō sháo chǎn hú tāng

  汤 壶 灶 锅 勺 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积累成语,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用具: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上节课学过的厨房用具卡片,指名认读。

  2、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词卡认读

  二、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读读读背背中的成语,并想想这些成语意思。

  2、小组合作:读成语,互相正音,交流自己理解的成语,提出不懂的成语。

  3、全班交流:分组读成语,讨论不懂成语的意思。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背成语。

  三、巩固练习:填空

  ()()协力()()成城()()不林

  人外()()博采()()()()益善

  ()学()问读书()()()()自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看图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出示教学挂图

  1、看图,说说每幅图画的什么内容。

  2、议图,弄明白四幅图连起来说的什么事。

  二、续编故事

  1、假如你是图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呢?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选择合理的想法,小组合作续编故事。

  ⑴小朋友认识这位叔叔确实是爸爸的朋友,该怎么办?

  ⑵小朋友不认识这位叔叔,又该怎么办?

  三、全班展示

  1、小组评选好的同学到台前讲故事。

  2 、评选故事大王。

  四、讨论交流

  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展示台中的填字游戏,谜语展示。

  2、画画、写话。

  教学用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

  1、完成填字游戏。

  ⑴投影出示填字游戏。

  ⑵同桌合作,把词语补充完整。

  ⑶指名读成语,看是否正确。

  ⑷竖着读填好的字,说说发现了什么。(新世纪我能行)

  2、猜谜语

  ⑴学生出示自己准备的谜语。

  ⑵小组互猜谜语。

  ⑶全班猜谜语比赛,评出猜谜大王。

  二、画画、写话

  1、教师出示一幅画,指名说说画的内容。

  2、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画,并说出画上的内容。

  3、写话,注意语句通顺,写清楚画上的内容。

  4、小组相互展示交流。

二年级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联系课文理解“羞愧”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环境的美和莉达爱护环境的行为美,懂得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教学重点

  生字的学习,“津津有味”、“羞愧”、“美妙”等词的理解。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莉达为什么“面对夜莺感到羞愧”。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标出段落,勾出生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小朋友在树林中玩过吗、你印象中的小树林是什么样的、现在跟老师一起到小树林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课件展示画面:幽幽的树林,柔和的阳光,绿色草地,蝴蝶飞舞,露珠闪光,鸟语花香,溪水淙淙)

  多好的小树林啊!闭上眼,做做深呼吸,你感受到什么、

  2、有两个小姑娘,也到树林里来了,她们是怎么玩的呢、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板书:面对夜莺感到羞愧]

  3、齐读课题,读好“莺”字。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注意听准每个音,勾出生词。

  2、自由读课文(可以是两遍、三遍)。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把勾画的字、词多读几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教师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书)

  3、同桌交流识字方法,互读课文。

  4、检查识字情况

  (1)点击课件开火车读(可以同桌为单位、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读)。

  (2)有没有你以前认识的字、怎么认识的、

  (3)哪些字容易记错,给大伙儿提个醒。(指名说、小组说。重点指导“扔”、“剩”、“津”、“醉”、“沉”的读音,提醒“羞”与“着”下面部分的区别。)

  (4)小老师教读。

  5、现在把这些字娃娃送回课文中,自己再读读课文,看看还认不认识它们。

  三、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生字大家都认识了,相信课文也一定能读好。

  1、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也可分段读)其他孩子当小评委,仔细听他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需要帮助。(指名读→师生评议)

  2、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读课文,一会儿来一次比赛,看哪些小组读得好。

  3、朗读比赛(可以小组为单位分段读),师生评价。

  4、整体感知:两个小姑娘在小树林里做了什么、

  四、细读课文,理解积累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从哪里知道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体会以下内容。

  1、夜莺的歌声很美,从“美妙”、“沉醉”可看出(相机指导理解“美妙”、“沉醉”)。

  教师相机引导:

  (1)看到可爱的夜莺在唱歌,你有什么话要对她说吗、(鼓励学生大胆说,大胆提问,如:夜莺怎样唱歌、夜莺唱的什么、教师相机引导孩子体会夜莺美妙的歌声)

  (2)相机播放课件,再现小树林的美。

  (3)两个小姑娘也被这美景吸引了,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为什么、(津津有味、沉醉)指导理解“津津有味”、“沉醉”。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段。(课件显示小树林画面做背景)

  2、莉达爱护环境行为美,从第5段可看出。

  教师相机引导:

  (1)吃完饭她俩怎样做的、勾出写她们不同做法的词。

  (2)你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指导朗读,可以加上动作)

  (3)奥莉娅怎么想的`、(指导朗读,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

  (4)莉达怎么说的、读一读(指导朗读)。听了她的话你怎么想、

  (5)假如你是那只夜莺,看到她们的做法,听到她们说的话,你想对谁说点什么、

  (6)指名分角色朗读、表演。

  3、拓展:地球上的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情感。想想看,树林里还有哪些事物会对她们的做法、想法发表意见、(还有小鸟、小花、小草、小溪……问题用课件显示。学生先在小组讨论,再汇报。)

  4、齐读课文,读出自己的体会。

  5、指导积累。现在把你喜欢的词句勾画下来,课余摘抄到积累本上。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课文有8个生字要求我们会写(课件出示8个生字)。你最有信心记住哪个字、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2、哪些孩子能用其中的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漂漂亮亮的、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扔:左窄右宽,右边“乃”是两画,“乃”不能超过“扌”。

  沉:左窄右宽,左边的“氵”要匀称,“冖”不能太宽,“冗”与“氵”同高度。

  觉:上面三点要写匀称,不能写成“、”,中间的“冖”稍宽;“见”的“乚”和“冖”同宽。

二年级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过程与方法:a、用自读的方式了解铜像的来历 b、知道为什么称于连为小英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文的学习中,明白体会于连是个聪明机灵的小英雄。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于连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 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思路:

  一、导入新课

  1、讨论英雄:小朋友们,什么样的人称为英雄?(厉害、聪明、勇敢、不怕牺牲)

  2、你们知道哪些英雄?(.雷锋、刘胡兰、王二小、张嘎等)

  3、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外国的小英雄,他的名字叫于连)

  4、板书课题:8、小英雄于连 (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创设情境,学习第一自然段

  a、于连的祖国是比利时,现在我们就到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这座美丽的城市去游览一下。

  (课件出示布鲁塞尔风光图,最后定格于于连铜像)

  小朋友们,聪明的你知道这座撒尿的小孩铜像是谁吗?(于连)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来认识的主人公小英雄于连。看到这座铜像,你有什么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吗?(铜像有趣、很调皮,很有意思,很好玩,为什么他要撒尿等等)

  请一位小朋友来描述一下这座铜像的样子。

  b、课文中也描写了这座铜像的样子。下面就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翻到31面,把第8课轻声读一遍,想想: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描写了这座铜像?是怎样描写的?

  (学生读完课文后反馈:第一自然段)(学生找出描写铜像样子的句子)

  c、指导朗读:这座铜像真有趣,这一段该怎样朗读呢?(要读得有趣)谁来读一读?

  (指名朗读,评价,再齐读。)

  2、学习课文第二到第四自然段

  a、人们为什么要造这样一座有趣的铜像呢?课文的第二个自然段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你能把这个问题读好吗?(指名读)这是一个什么句?读的时候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问的语气)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个问句。(生齐读)

  b、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人们造这座铜像的原因?(3、4自然段)

  下面就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读完之后和旁边的同学讨论:人们为什么要造这座铜像呢?

  (学生读第三、四自然段,然后互相讨论)

  c、学生反馈讨论结果(因为于连撒了一泡尿浇灭了导火线的火花,拯救了全城的人们)

  d、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五百多年前的一个晚上)

  当时美丽的布鲁塞尔正在做什么呢?“侵略者”指的是什么?(想要占领比利时的人,他们是比利时的敌人。比利时人民对他们非常憎恨。所以当比利时的人民打败了可恶的敌人后,大家非常高兴,整座城市都在欢庆胜利。)(学生用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回答后,课件出示庆祝图)

  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齐读这个句子(大街小巷灯火通明,欢声雷动)。结合这幅图,说说你对灯火通明、欢声雷动这两个词语的理解。

  (指名说“灯火通明”和“欢声雷动”的意思)

  师:人们正在欢庆胜利,谁也没有想到敌人不甘心失败,竟会在这个时候来搞破坏,敌人想干什么呢?敌人做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反馈)这根导火线可是连着炸药库的,想想导火线点燃后会怎么样呢?(生自由发言)

  就在这个时候,敌人的诡计被于连发现了。他看见了导火线上闪着火花,正在咝咝地燃烧着。小朋友,如果是你看到了导火线闪着火花,你会怎样做?(吓得赶快逃命,很慌张)

  为什么?(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了火是很危险的,所以小朋友在平时不要去玩火,要注意安全。)

  e、于连看见导火线闪着火花时,他是怎样做的?(板书:想用水浇灭 想通知大人 )

  于连看见导火线闪着火花,并没有自己赶快逃命,而是积极想办法。他知不知道这里很危险?你从哪句话看出于连知道这里很危险?(“哎呀,不得了”)

  这里已经是不得了的危险,他为什么还不赶快逃命呢?(生畅所欲言)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于连是个怎样的孩子?(遇到事情不慌张,勇敢)(所以小朋友如果是你看到了火花,逃跑是不对的,不要慌张,应该要积极地想办法。) 勇敢的于连看见了正在燃烧的导火线,马上就想到了用水浇灭和通知大人这两个办法,而这两个办法行不行呢?为什么?(板书:附近没有水 时间来不及) 说明这时候的情况怎样?(非常危急)这句话该怎样朗读呢?(要读得着急)(生读句子) 这时如果再想不出办法会怎样?

  f、在这危急时刻,于连想到了一个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呢?(板书:撒一泡尿)

  g、你能在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来回答吗?(课件出示句子。) 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可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根导火线是可恶的?

  “灵机一动”是什么意思?(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这个办法好不好?好在哪里?

  (板书:方便)这个句子要怎样读才好呢?(语速要读得快一些,因为要赶快把火花浇灭)(请小朋友读这个句子)小朋友,你还有什么办法吗?(引导学生明白撒尿是的办法,体会小于连的机灵) 于连朝着导火线撒了一泡尿后,结果怎样?(课件出示句子)(我们真为美丽的布鲁塞尔得救了而感到高兴。)请大家用高兴的语气读这句话。

  h、从这件事情当中,你们觉得于连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机灵勇敢)

  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于连是个机灵勇敢的孩子?(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j、请小朋友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注意语气和语速。

  3、于连用自己的智慧保住了布鲁塞尔,救了布鲁塞尔的人民,当人们知道后,人们是怎样感谢于连呢?大家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a、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b、人们造了一座撒尿的小男孩铜像来表示对小于连的感谢,如果你是布鲁塞尔的市长,你会对小于连说什么呢?(小于连,谢谢你救了整座城市)

  如果你是布鲁塞尔的一位老奶奶,你会对小于连说什么呢?(小于连,你真是个好孩子!)

  如果你是布鲁塞尔的一位小朋友,你会对小于连说什么呢?(于连,你真聪明,我佩服你!)

  三、讨论小于连是否英雄?

  师:英雄是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字眼,与之相关的往往是要付出流血甚至牺牲的代价。回顾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英雄,我们所熟知的有冒死把日本鬼子带到八路军包围圈里的王二小,有为了保守党的机密而牺牲在敌人铡刀之下的刘胡兰。还有为人民做了无数好事的雷锋。他们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而于连不过是撒了一泡尿,又没有费多大的力气,他可以称为英雄吗?

  生:于连当然是英雄,他救了一座城市。

  师:他是不是靠了一点运气救了这一座城市呢? 生:不是,于连他很勇敢。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如果是我,看到敌人点燃了导入线,就会吓得逃跑了。

  生:于连很聪明,他才想得出这样的好办法。

  师:是呀,如果于连当时吓得掉头就跑,城市能保住吗? 生:不能。

  师:如果于连当时想不到撒尿浇灭火花的办法,城市能保住吗? 生:不能!

  师:于连以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救了一座城市,救了全城百姓,他无愧于这个小英雄的称号!来,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题--小英雄于连。

  四、拓展延伸

  1、小于连撒尿的样子被人们用铜像塑造了出来,并竖立在大街上,你能不能也像他一样在大街上撒尿呢?(不能)为什么?(小于连撒尿是为了救全城的人,人们是为了纪念他才造了这样一座撒尿的铜像,但我们不能随地大小便,那样不文明。)

  (小朋友们知道吗?小于连的这座铜像撒出的可不是尿,而是自来水,到了狂欢节,他撒出的还是啤酒,人们还会争抢着去喝呢!)

  2、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机灵勇敢的小英雄于连,我们要向他学习什么呢?如果你将来长大了,有机会去比利时,去布鲁塞尔,有机会去看小于连,你会给他带点什么礼物呢?

  生:我会给他带一顶帽子,给他挡阳光。生:我会给他带一把伞,可能挡雨呢。

  生:我会给他带一套衣服。

  师:为什么呀?

  生:因为于连是光着身子的。

  师:除了你,世界上还有很多人跟你一样的想法。几百年来,于连不断地收到全世界各地人民送来的衣服。我们中国也送了一套汉服给于连。你们猜猜,小于连现在有多少套衣服?有700多套呢!现在专门有一个博物馆收藏着这些衣服。大家来看看穿上了衣服的小于连。(课件出示穿上了衣服的于连图)

  五、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机灵勇敢的小英雄于连,希望小朋友们也能像于连一样遇到事情不慌张,做一个机灵勇敢的好孩子,请小朋友们在家里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二年级语文教案10

  教科书分析:

  1、课文由《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篇我国古代寓言组成,分别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位养羊人修羊圈的故事,说明了做了错事,认真改正,为时不晚;《揠苗助长》讲的是有个人为了让秧苗长得快一点,而把秧苗拔高的故事,说明了做事不顾规律,急于求成,会把事情办坏。故事短小,语言浅白,道理易懂,适合二年级学生阅读学习。

  2、本课是二年级下学期的课文,学习语言运用的任务比相对重了,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由于课文数量的减少,课文的识字写字量有所加重。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课后练习题:“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体现了阅读理解——概括抽象的逻辑训练过程,是一个难点。要做好任务分析,以安排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达标。

  4、课后练习题:“读一读,说说每组的句子有什么不同。”不是要求掌握“赶紧”“焦急”两个词语的意思,而是在具体语境中体会状语表情达意的效果,体会如何在句子中写具体些的表达要求。

  5、课文只有一幅插图,而插图仅仅呈现《亡羊补牢》故事发生的一个具体情境,对借助插图阅读帮助不大,体现了向第二学段阅读学习的过渡,因此,利用寓言故事的题目梳理故事的条理以了解故事内容,就成为重要的教学策略。

  6、课后选做题是提供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的,本设计不涉及。

  学情分析:

  1、寓言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不是白纸一张,在二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已经学习了《坐井观天》等三篇寓言,这是学习这篇课文的有利条件。但“寓言”一词是新知,要在适当的环节向学生讲授。

  2、课后练习题:“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属于概括抽象思维训练,而概括思维是二年级学生正在开始发展的阶段,因此是一个难点,要注意目标水平的把握,不宜要求学生能像成人或成语词典那样高度概括,学生能有根有据对这两个故事的事或人物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与成语的意思相同,就可以视作达标了。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有关语句说说对“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个寓言的感受想法;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说感受想法的目标,是根据课标的目标与内容制定的。)

  3、能正确认读“寓”等15个生字新词。

  4、能正确读写“亡”等8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能正确读写“亡羊补牢”等4个词语。

  5、通过与课文相关的两组句子比较,进一步认识状语的表情达意作用。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寓”等15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亡”等8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做到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正确;正确读写“亡羊补牢”等4个词语。

  教学难点:

  1、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有关语句说说对“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个寓言的感受想法;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2、通过与课文相关的两组句子比较,进一步认识状语的表情达意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寓”等15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和词卡(字卡不注音,词卡会认读的字注音。),“亡”等8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教学PPT。

  学生:每人一套“寓”等15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

  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导语: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学习过的课文《坐井观天》吗?谁能讲讲这个小故事?(指名讲故事)谁还记得这个小故事说明的道理呢?(指名回答)。同学们记性真好。在《坐井观天》那个学习单元里,我们一共学习了三个小故事,明白了三个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上学期学习的相同,都是通过小故事说明道理,并且,我们还给这一类课文起了一个名字,叫什么呢?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1、老师板书题目:12寓言二则(“寓”和“则”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读“寓”“则”字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提问:同学们,读了课题,你们能猜出这一类讲故事明道理的课文叫什么名字吗?(预设:名字叫做寓言。)同学们真聪明。对了,讲述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这样的故事我们就叫它们为“寓言”。那么,根据题目,你们知道课文要给我们讲多少个的寓言故事呢?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指名回答。预设:课文要讲两个寓言故事,“二则”告诉我们的。)课文讲的是哪两个故事?请看老师把它们的题目写出来。

  1、老师板书题目: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亡”“牢”和“揠”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读“亡”“牢”和“揠”字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导语:“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中的“亡”“牢”和“揠”是什么意思?题目又是什么意思?这两个寓言故事要说明的是什么道理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了课文内容,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一)尝试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1、出示任务: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找出这些字宝宝的好朋友,用横线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2、反馈指导:

  (1)订正和会认的字、词语的圈画。

  (2)出示会认字的词卡(注音),指名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读法举例:寓、寓、寓,寓言的寓。)

  (3)自由读、全班齐读。

  (4)指名读(学习较慢的学生)相机指导。

  (二)会认读的字音难字学习,读准课文学习。

  1、导语:会认读的字宝宝我们都读准了,请同学们再次轻声读读会认读的字,看看哪个字容易读错,提出来让大家注意。

  出示任务:轻声读读会认读的字,看看哪个字容易读错,提出来让大家注意。

  2、反馈指导:(注意归类指导,即一生指出一个后,就让学生找出相同类型的字,一齐正音。)

  预设:翘舌音的:喘;平舌音:则、钻、此;边音:牢。

  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直呼)。

  3、读准课文练习。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在读准音的基础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2)学生自由练习。

  (3)反馈指导。

  ①指名朗读,一人读一个故事;采用一人朗读完毕后马上评议的方法进行反馈指导。

  ②以会认的字音准和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为标准,师生共同评议。

  ③评价完一个故事,齐朗读一个故事。

  4、小结:朗读课文我们首先就要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这才叫做把课文读准了。

  (三)读通顺课文学习和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1、导语:刚才我们读准了会认的字的读音,接下来我们学习把课文读通顺,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在读准课文的基础上,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把课文读通顺。

  个体练习。

  2、反馈指导。

  (1)示会认的字在课文里的词语,会认的字注音,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寓、寓、寓,寓言的寓”。齐读,自由读。

  (2)“亡、牢、钻、悔、此、焦、筋、疲、截”口头组词。

  ①(贴出这些会认的字的字卡后)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

  同桌交流。

  ②反馈指导。

  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③(把口头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后)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接下来,就要检查大家的朗读了,读的时候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和句子中间的停顿,不要把字宝宝的好朋友拆开了。

  (3)反馈指导读通顺。

  通过指名读检查,注意指导读好下面句子的停顿;指导一句后,或自由练习或齐读该句: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它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个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3、自由朗读全文。

  4、总结(该环节的学习状况及相关知识点:1、逗号、句号、冒号的停顿;2、以短语为单位读好句子中间的停顿。)

  (四)会认的字认读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和打乱顺序,游戏要注意能让全体参与。)

  三、结合生活,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主题。

  导语: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结合课文的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故事的道理。

  (一)学习《亡羊补牢》。

  1、释题,整体感知。

  (1)导语:我们已经多次朗读课文了,现在让我们一起联系课文想一想,上课伊始留下的关于题目的问题吧。

  出示任务:题目“亡羊补牢”的“亡”和“牢”是什么意思?“亡羊补牢”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2)反馈指导。(学生答案,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后面的要求相同,不再说明。)

  预设:

  “亡”是丢失的意思;“牢”是羊圈的意思。“亡羊补牢”的意思是丢失了羊后把羊圈修补好。

  (3)提问:故事讲的是什么时候?谁丢失了羊后把羊圈修补好呢?(预设:课文讲的是从前;一个人丢失了羊以后吧羊圈修补好。)我们就称呼这一个人叫养羊人吧。

  (4)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对了,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一位养羊人丢失了羊以后把羊圈修补好。

  2、依据课题,梳理故事条理,初步了解“亡羊补牢”故事内容。

  (1)导语:从题目“亡羊补牢”,我们知道这个故事讲了这位养羊人经历了两件事:“亡羊”——丢失了羊和“补牢”——把羊圈修补好,请读读这个故事,看看课文从哪里写到哪里是写“亡羊”的,从哪里写到哪里是写“补牢”的。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从哪里写到哪里是写“亡羊”的`,从哪里写到哪里是写“补牢”的,在“亡羊”部分最后用“‖”这个符号表示。

  个体操作思考。

  (2)反馈指导。

  预设:

  亡羊:从开始到“把羊叼走了。”

  补牢:最后一个自然段。

  3、图文结合,结合生活,了解“亡羊”。

  (1)导语:对了,这个寓言故事先讲“亡羊”,再讲“补牢”。

  (PPT示课文图画)出示任务: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怎么样了?

  个体观察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第一问:图中画的是一个羊圈。

  第二问:这个羊圈破了一个窟窿。

  (3)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些句子讲到了这幅图说的情况的?用波浪线分别画出来。

  个体朗读思考,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汇报、理解汇报中读的策略进行,并形成答案。)

  预设:

  句子1: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句子2: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5)导语:对了,这两个句子讲到了图画表现的情况——羊圈破了个窟窿。

  出示任务: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这两句话除了让我们了解到羊圈破了个窟窿这个意思外,还告诉我们其他什么意思?

  个体操作。

  (6)反馈指导。

  意思1:狼是从窟窿钻进去叼走羊的。

  意思2:狼是两次从窟窿钻进去叼走羊的。(追问:你是从哪个词知道是两次的?预设:是从“又”这个词知道的。)

  (7)导语:不是说“亡羊补牢”了,怎么狼会两次钻进窟窿叼走羊呢?

  出示任务:默读“亡羊”部分,想一想,狼两次钻进窟窿叼走羊的原因是什么?找出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个体操作思考,同桌交流。

  (8)反馈指导。

  句子: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原因:因为养羊人不听街坊的劝告,没有修羊圈堵窟窿,所以狼两次钻进窟窿叼走羊。

  (9)小结:“亡羊”这一部分故事,讲了养羊人不听街坊劝告,丢了两次羊。

  4、结合生活,了解“补牢”。

  (1)导语:由于养羊人没有修补羊圈,狼又一次叼走了羊。养羊人接着会怎么办呢?

  出示任务:默读“补牢”部分,在每一句话的开头标上序号。然后读一读每一句话,想一想:你从每一句话里,了解到养羊人的什么情况?

  个体操作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汇报、理解汇报中读的策略进行,并形成答案。)

  预设:

  先订正一共有几句话(共有三句话)。

  第一句:了解到养羊人后悔没听劝告,想到丢了两只羊后修羊圈还不算晚。

  第二句:了解到养羊人堵上了窟窿,修好了羊圈。

  第三句:修好羊圈后,养羊人的羊再也没有丢了。(在这交流汇报过程中追问:“从此”说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预设:从修好羊圈开始。>)

  (3)小结:“补牢”这一部分故事内容,讲了养羊人丢了两次羊后,知道修羊圈还不晚,修好了羊圈,羊再没有丢了。

  5、感悟“亡羊补牢”说的道理,试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1)故事内容我们了解了,你会对养羊人说些什么呢?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这个故事,你会对养羊人说些什么呢?你是根据哪些句子产生这样的想法的,做上记号,然后用“我会对养羊人说……”为开头说一说。

  个体操作练习,四人小组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①我会对养羊人说,你如果早听街坊的劝告,就不会第二次丢羊了。

  依据的句子:从“街坊劝他说”到“把羊叼走了。”

  ②我会对养羊人说,丢了两次羊后,能听劝告修羊圈还不算晚。

  依据的句子:从“他很后悔”到“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3)导语:同学们谈得到很好,那么,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出示任务: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4)反馈指导。

  预设:

  ①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了错事要听别人劝告,不然会一错再错。

  ②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了错事,认真改正,为时不晚。

  提问: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亡羊补牢”最后告诉我们是哪个道理呢?你根据什么断定的?(指名回答。预设:第2个是“亡羊补牢”最后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断定的依据是“补牢”部分的内容。)

  (5)小结:“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到后来,就演变成成语“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了错事,认真改正,为时不晚。

  (二)学习《揠苗助长》。

  1、释题,整体感知。

  (1)导语:我们已经了解了“亡羊补牢”这个故事的内容,明白了它说明的道理了。接下来,我们要学习“揠苗助长”这个故事了,同学们还记得上课伊始留下的关于题目的问题吗?

  出示任务:通过读课文,你知道题目“揠苗助长”的“揠”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长”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2)反馈指导。

  预设:

  “揠”是拔,拔高的意思。“揠苗助长”的意思是把秧苗拔高帮助它们快快生长。

  (3)提问:故事讲的是什么时候?谁揠苗助长呢?(预设:课文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揠苗助长。)

  (4)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对了,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人把秧苗拔高帮助它们快点长高。

  2、依据课题,梳理故事条理,初步了解“揠苗助长”故事内容。

  (1)导语:那么,请同学们读读这个故事,看看课文从哪里写到哪里是具体写那个人揠苗助长的。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从哪里写到哪里是具体写那个人揠苗助长的,在这个部分的前面和后面画上“‖”。

  个体操作思考。

  (2)反馈指导。

  预设:

  课文是从“一天,”到“‘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具体写那个人揠苗助长的。

  (3)导语:对了课文的这一部分是具体讲了那个人揠苗助长的。那么,课文剩下的两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意思,与揠苗助长有什么关系呢?

  出示任务:默读剩下的两个自然段,想一想:它们分别讲了什么意思?

  个体操作思考,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

  第一自然段:古时候有个人要想办法帮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

  第四自然段:第二天,禾苗都枯死了。

  3、尝试讲故事。

  (1)导语:第一自然段讲了那个人揠苗助长的原因——要想办法帮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所以他就揠苗助长了。第四自然段讲了那个人揠苗助长的结果——禾苗都枯死了。那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揠苗助长》这个故事吗?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注意那个揠苗助长的人的心情变化,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揠苗助长》的故事。注意讲清楚那个人的心情变化。

  个体操作练习。

  (2)反馈指导。

  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议引导:

  ①心情变化:巴望——焦急——急忙——高兴

  ②情节:天天看——几天后转来转去,自言自语——一天想出办法,一棵棵拔高——都枯死了。

  4、感悟“揠苗助长”说的道理,试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1)导语:我们通过梳理课文条理和讲故事,了解了课文内容,接下来就要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了。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这个故事,你会对揠苗助长的那个人说些什么呢?你是根据哪些句子产生这样的想法的,做上记号,然后用“我会对揠苗助长的人说……”为开头说一说。

  个体操作练习,四人小组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我会对揠苗助长的人说,禾苗有自己长高的过程,你不顾它们长高过程,急着把它们拔高,只会把禾苗弄死了。

  依据的句子:

1、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2、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3、禾苗都枯死了。

  (3)导语:同学们谈得到很好,那么,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出示任务: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4)反馈指导。

  预设: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急于求成会把事情办坏的。

  (5)小结:“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到后来,就演变成成语“揠苗助长”,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事不顾规律,急于求成,会把事情办坏的。

  四、完成课后“读一读”,体会状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1、导语:课文我们学习完了,也明白了两个道理了,接着,我们还要学习一个语文小知识,同学们有兴趣吗?

  出示任务:(PPT出示练习)读一读下面两组句子,想一想:一组的两个句子在用词上和表达的意思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个体操作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第一组:

  用词上,第二个句子多了“赶紧”一词,其余相同。

  表达的意思上:两个句子都表达了把羊圈修好的意思;但是第一句只是表示修好的意思,第二句则有抓紧不拖延修好的意思,把养羊人知道自己错了,要迅速修好羊圈的意思表达了出来。

  第二组:

  用词上第二句多了“焦急地”一词,其余相同。

  表达的意思上:两个句子都表达了转来转去的意思;但是第一句只是单纯表示转来转去,第二句表示了转来转去时的心情是很着急的意思,表现了揠苗助长的那个人盼望禾苗快快长高急切的心情。

  3、小结:在表示动作的词语前加了一个词语,表达的意思就具体了,就符合表达目的的需要了。我们以后写句子或写话,也可以像这两组句子的第二句那样,根据表达的需要,在表示动作的词语前加上词语,使表达的意思更具体,符合表达目的的需要。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与词语表词语读记。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三)PPT示词语表词语,自由读记。

  (四)游戏反馈读记(注: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六、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

  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左右结构:钻、劝;上下结构:牢、丢、告、筋;半包围结构:疲;独体字:亡。

  (二)指导书写和抄写句子。

  1、指导“钻”“劝”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钻”“劝”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小结:都是左窄右宽。)分别提示:“钻”字左右等高;金字旁的三横和竖提的收笔都靠近竖中线,第二横压横中线起笔;右边“占”竖长;“口”扁,竖压竖中线起笔。 “劝”字右比左上下都稍伸出;又字旁捺变长点;右边“力”字横折钩起笔压竖中线起笔,撇穿插到长点下方收笔。范写“钻”。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牢”“丢”“告”“筋”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牢”“丢”“告”“筋”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分别提示:“牢”字上小下大;宝盖头的点压竖中线,“牛”的第一横压横中线起笔,第二横比宝盖头宽,竖压竖中线。“筋”字上小下大;竹字头写在上半个,下部“月”字撇压横中线起笔,横折钩的横压横中线;“力”字横折钩压竖中线起笔,撇过竖中线靠近过“月”的钩收笔。“告”字上部的竖压竖中线,长横在横中线下方起笔,压横中线收笔。 “丢”字上部的竖压竖中线,长横在横中线下起笔,沾横中线下方收笔;下部撇折在竖中线起笔,撇折的撇与点的角度相同。范写“筋”“丢”字。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指导“亡”字的书写。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亡”各笔画起止位置。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4、指导“疲”字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疲”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范写,提示:病字头的点压竖中线起笔,里面的“皮”要包在病字头里面,最后一笔的捺长,并伸出病字头。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七、总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八、写字练习和抄写词语表词语。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给家人讲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二年级语文教案11

  教学内容:

  这是一首描写雨后儿童嬉戏玩耍的诗歌,意境优美,基调欢快,比较适合朗诵和训练说话。诗歌先总写广场上赤脚的孩子玩水时“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然后集中写兄妹俩在雨后玩耍时的快乐。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能读、会读和读好的过程。

  2、认识课文中的部分生字,体会夏天雨后游玩嬉戏的欢快心情。

  3、鼓励同学们由熟练朗诵到试着背诵,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重点。

  2、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朗读认字,读出愉悦的心情是难点。

  设计思路:

  以读为本贯穿全课。在读上设三关,要求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说话训练、理解与想象穿插其中。环环紧扣、层层递进,达到能读、会读和读好的目的。

  教学准备:

  卡片、录音机、儿歌《水花花、泥花花》磁带。

  教学流程:

  第一阶段:出示录像[夏天景色]

  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

  屏幕出现几个词语:雨后广场糟糕……糟糕!

  学生活动:根据提示的词语,想象一段夏天里发生的故事。

  [设计意图]先打开学生思维和想象的'大门,引起学习兴趣,如果有的学生读过这首诗歌,按照本诗的内容去讲故事,那也很好,顺势引导。

  师:大家都曾有过玩水的快乐,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把小朋友玩水的欢快情景写成了一首诗,说不定,诗中还有我们的影子呢!大家想不想读一读呀?(板书:5雨后)

  第二阶段:朗读阶段。

  一、攻克第一关:正确朗读。

  1、听读,初步感知。

  2、领读。

  3、自己读(学习方法:不认识的字圈起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4、读给大家听,喜欢哪节读哪节(师生互动评价,标准是是否准确,有无掉加字)。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特别强,特别是已经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非常高,遇到不认识的字他们会独立解决,因此,完全不必老师扶持,该放手时就放手。

  二、攻克第二关:流利朗读。

  师:喜欢这首儿歌吗?说说为什么喜欢。(自由说,注意强调说完整)

  把诗歌读熟了,读流利了,就会更喜欢了。

  1、合作读,互相读读比比(标准是是否熟练,声音是否大)。

  2、比赛读,请人代替老师和大家比赛读。

  3、师生接龙读。

  [设计意图]读的特别好的同学往往会争着独立朗读,不太自信的同学可能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朗读,合作朗读的形式可调动每个学生的朗读兴趣,既培养了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又达到了人人参与的目的。

  三、攻克第三关:有感情朗读。

  师:咱们一起读了,老师真快乐,大家快乐吗?请大家闭上眼睛,听听歌里的小朋友快乐吗?(播放儿歌《水花花、泥花花》)

  是啊,雨中的小朋友真快乐!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诗歌的第一小节,看看大雨过后,广场上玩水的小朋友快乐吗?

  1、哪一句看出来了?(发散思维,积累语言,指导说话“快乐得还像……一样”。)

  2、大家说得真好,他们的确很快乐,自己试试看谁能把他们快乐的心情读出来。

  3、自己试读。

  4、组内读,读得好的别的小朋友可以给他加上动作演一演。

  5、请小组表演读,好的给配上音乐。(乐曲未完,大家闭眼听,脑子里过电影别的小朋友会怎样玩水,说一说)

  [设计意图]听儿歌是为了让同学们体会小朋友尽情玩耍的快乐心情,为下面的有感情朗读奠定了感情基调,又趁机让学生放松身心,起到了休息的作用。而学生的表演则把课文的情景生动地再现出来,更重要的是把雨后哥哥妹妹痛快的心情调动起来,再来朗读,更加有感染力。给读得好的同学配音乐,既提高学生兴趣又渲染气氛,最后达到曲终意未尽的效果,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使学生思维得到进一步开发。

二年级语文教案12

  课前思考: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们将重点圈定于萨沙与妈妈的对话之中,通过反复阅读,通过精细讨论,体验和感受出萨沙三次说话的不同心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心灵沟通,从而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受到一定的情感熏陶,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美的乐趣。我们不但要重视文章中萨沙的情感世界、精神风貌,还要着重让学生通过学习,内化情感、精神。如何实现这两者间的共鸣?这就要通过引导学生与鲜活的文本对话,使学生与文本既有声的交流,又有自己心灵的无声倾诉。

  教学建议:

  一、生字词教学:

  1。识字:萨、衬、聊、瓣、纤

  2。写字:末(与“未”对比)、亚、森、雷。

  3。理解:弱小、聚精会神、映衬、娇艳、纤弱等。

  二、朗读教学:

  1。萨沙的三次问话,语气并不相同。第一次真的是不明白,他在问为什么同样需要却把雨衣给了自己;第二次则有几分不服气;第三次,萨沙认为自己保护了花朵,已肯定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充满骄傲。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理解,朗读文中两次描写蔷薇花的语句,自己揣摩。允许有不同的读法,并组织学生进行比较。

  三、感悟体验:

  (一)读读议议——与文本对话

  1。读三至八自然段,感知萨沙与妈妈的对话。

  2。读读画画,画出我(萨沙)说的话:

  “妈妈,托利亚把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了我,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呢?”(萨沙的不解,妈妈对我的关心与爱。)

  “那我是最弱小的吗?”(萨沙的不服气,希望与妈妈一样拥有对别人的关心与爱。)

  “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萨沙的自豪,拥有与妈妈一般的对别人的关心与爱。)

  3。研读妈妈与萨沙的对话,能从这些话语里读出什么?

  4。组织讨论,议议萨沙和妈妈各自的想法。

  (二)谈谈说说——与心灵对话

  1。萨沙的精神世界:不解──不满──自豪(说说萨沙心理变化的`轨迹)

  2。创设情境(说一说):

  ①说说当时萨沙的心里的想法。

  ②萨沙会对风雨飘摇中的蔷薇说些什么。

  3。学生的精神世界(回读全篇课文):

  ①你想对萨沙说些什么?

  ②你打算对萨沙的妈妈或者其他人说什么?

  四、语言文字训练:

  1。能为人物的对话部分加上逗号、感叹号、问号。

  2。初步体会提示语在前、后、中时冒号和引号的不同用法。

  五、课后阅读:《带地图的名片》《小蜗牛参加文艺晚会》

  六、课后实践: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充实自己的“采集本”。

二年级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谈话: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我们刚欢渡完祖国妈妈的第几个生日?十月一日这一天是什么日子?课前老师叫大家去收集有关国庆节的资料,你了解了些什么呢?

  同学们,从19XX年十月一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十月一日就成了我国的建国日。下面让我们共同去重温一下这普天共庆的幸福时刻。(课件展示)马上又是祖国的生日了,小朋友们会怎么庆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板书《欢庆》

  二、初读体会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把生字拼读几遍。

  3、出示词语:欢庆、献上、旗帜、洁白、奏起、乐曲、十三亿,学生自读正音,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4、范读课文,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三、朗读感悟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自已喜爱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

  2、展示读:学生愿读哪句就读哪句,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3、赏读课文:读读你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在学生说时进行指导。(朗读本诗,要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声音,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读开头四句,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象读,读出韵律感。然后突出“十三亿”,并用稍快的速度读“欢庆这美好的日子”,紧接着提高声音重读“十月一日”,最后适当放慢速度,用深情的声音读“祖国妈妈的生日”。)

  4、读、议课文。

  (1)出示课件(欢庆场面),引导观察:图中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是什么日子?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读前面四行,可让学生说说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大海奏的是什么乐曲读后面四行,想想为什么说十月一日是个“美好的日子”。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实践活动

  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2、用枫叶或彩色纸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或者画一张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欢庆国庆节的场面我们还记忆犹新,让我们用朗读献上我们的祝福。

  2、抽查个别孩子背书,全班齐背。

  二、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复习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左窄右宽)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洁”字右上是“士”不是“土”

  “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旗”字右下的“其”中间是两横。

  “亿”右边的“乙”字折笔处应尽量向左,弯笔要尽量舒展。

  “曲”字的“口”应写得扁些,两竖起笔处应该错落有致,左低右高。

  3、学生描红临写,展示交流。

  三、欣赏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能跟着哼唱。

  三、识字。

  1、出示生字,给生字找朋友,看谁找得多。

  2、介绍经验识字

  加一加:大—庆只———帜南———献

  编儿歌

  四、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洁”字右上是“士”不是“土”“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旗”字右下的“其”中间是两横。“亿”右边的“乙”字折笔处应尽量向左,弯笔要尽量舒展。“曲”字的“口”应写得扁些,两竖起笔处应该错落有致——左低右高。“庆”字广字旁的横不宜太长,“大”的撇一定要写成“竖撇”,捺尽量向右伸展。

  3、学生描红临写。

二年级语文教案14

  12《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会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自以为是。

  教学重点、难点: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对话,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

  1、青蛙、小鸟图片。

  2、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喜欢听故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青蛙和小鸟的故事。

  二、新授(播放动画)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课题是什么?(坐进观天)伸出小手写课题。

  2、是谁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青蛙坐在井里干什么?

  3、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4、想不想知道青蛙和小鸟在什么地方争论的呢?齐读第一自然段。5青蛙坐在哪里?(井里)。请同学把青蛙放进井里。

  6、小鸟从哪里飞来?你来读一读这句话(小鸟从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你知道?井沿?是哪里吗?(生答)就请你来,让小鸟落到井沿上吧!(生到黑板放小鸟)

  师:井沿就是井的边,那你知道床的边应该叫什么呢?碗呢?桌子呢?(出示图片)

  2、想不想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一边听一边看看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3次)

  3、第一次对话是哪几个自然段?第二次对话是哪几个自然段?第三次对话是哪几个自然段?

  4、谁来读一读青蛙的问话?指生读。青蛙生活在黑暗的井底,很久没有见到过朋友了,突然有一天小鸟来了,它是什么样的心情?开心、愉悦。读书的感情应是声音上扬。

  5、小鸟是怎么回答的?生读。一百多里远吗?一百多里,那就是飞了很远很远的距离啊,这个时候,小鸟会感到很累,很渴,谁再来读小鸟的话?(师读青蛙的话,指生读小鸟的话,两名同学读后全班读小鸟,突出?一百多里?体会小鸟的累、渴)

  6、请同学们分别扮演青蛙、小鸟、旁白。

  师:听了青蛙和小鸟的.话,你知道它们是为了一件什么事情而争吵吗?(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天)

  7、青蛙是怎么认为的呢?(指读)你知道?大话?是什么意思吗?大话:不真实的夸大事实的话。师:青蛙认为小鸟在吹牛,那它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师:那小鸟呢?(指读)(出示卡片无边无际)你们知道?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无边无际:没有边际,形容非常大。

  8、那你们还能举例子说说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沙漠、草原。

  9、师: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认真的进行练习,一会儿我们还要评出最佳青蛙和最佳小鸟,开始练习吧!(指生对读、男女声对读)师:现在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的很呢,同意小鸟说的请举手,那你们读小鸟的话一定很棒。同意青蛙说的请举手。

  3、师:看来我们一致同意小鸟的看法,那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大?(生回答)因为青蛙生活在黑暗的地方,生活的地方很小。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把书本卷起来看天花板,看到的天花板有多大?小圆点。现在把书拿开看天花板有多大?很大。是什么挡住了我们的视线。纸筒。那是什么挡住了青蛙的视线?井壁。

  4、为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就少,见识也少。

  为什么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因为小鸟飞在天上,看到的东西多,见识广。所以你们认为谁说的对?小鸟说的对。青蛙说的不对。

  5、但是青蛙总觉得自己说的是对的,它现在仍然认为自己是对的,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青蛙和小鸟争论的结果是什么?青蛙和小鸟第三次对话。(生齐读)

  青蛙为什么笑了,它笑的对不对?青蛙自以为是,相信自己是对的,小鸟说的是错的,它在嘲笑小鸟。

  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它笑什么,它是怎样帮助青蛙的?笑青蛙愚蠢。

  小鸟是怎样帮助青蛙的?生读。找出课文原文。现在谁把他们的三次对话表演出来?看看谁最棒。

  6、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会跳出井口来吗?师:看哪位同学的本领大,能把小青蛙劝出来。

  师:老师相信这只井底的小青蛙听了同学们的劝告,一定会急着跳出来,看看这无边无际的天空,这景色优美的大自然。

  三、拓展:想一想:如果有一天青蛙跳出井口,会看见什么?

  四、全课总结:交流:学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

二年级语文教案15

  学习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会正确书写“艺涛”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了解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学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和发现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图画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趣

  1、板书:风,这是什么?齐读“风”

  哪些小朋友知道有关风是诗句?指名说

  2、关于风,你还知道哪些知识?指名说

  3我们知道风听得见,感受得到,可以唱一唱写一写,那么风能画吗?

  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是:画风齐读课题

  二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怎么画风的?)

  三识字

  1、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还请了3位新朋友,想认识一下没?是谁呢?自己借助拼音读准他们的名字自读,当小老师领读

  2、出示没有拼音的名字:没有拼音的帮助,还能叫准他们的名字吗?男女赛读

  3、出示单独的生字:这就是我们这一课的生字

  (1)读给你的同桌听,有困难的相互请教

  (2)怎么住这生字的?

  让陈的学生说怎样记“陈”,想让其他小朋友牢住你的姓吗?这也是我们要会写的字请一个姓陈的学生说:要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还有哪些字和“陈”字一样是左右结构,书写后两排生字同桌相互欣赏

  其他字怎么记?

  4、出示图片和词语:你们到底记住没有,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

  自读,齐读课文里还藏着一个生字“显”拼读三遍,怎么记?

  5、再读一遍他们的名字

  四学习课文

  1、三个孩子怎么画风的,课文给我们做了生动的描写

  愿意把课文读好吗?你准备怎么读好课文,给自己提要求现在就按照自己要求自读课文

  2、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你想读哪几个自然段?

  指名分段接读课文评议

  3、课文讲了3位小朋友干嘛?(画风)刚才××提出他们是怎么画风的,现在我们就一起老解决这个问题请小朋友默读课文,勾出他们画风的方法

  指名说,顺序可乱

  4、老师还把他们的画带来了,想看看吗?出示图:猜猜这是谁画的?你是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

  (1)指名读

  (2)你读的时候心情怎么样?(为什么高兴?或你从他的朗读中听出他是怎样的'心情?)

  (3)现在大家都来扮演××,把你们的高兴自豪,通过你们的朗读读给在座的所有老师听,读的时候还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

  5、喜欢3个小朋友吗?为什么?

  小结:是呀,三位小朋友爱动脑筋,善于观察,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都画出来了,真能干

  五拓展

  我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现在就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画风的?

  小学二年级语文画风教案

  深圳后海小学赵志祥

  教具准备

  1、powerpoint:田字格出现要写的12个字(丹乌艺

  显忽丝杆眨涛陈转斜),其中,“乌”字的第二笔──竖折折钩“艺”字最后一笔──横折弯钩“陈”字左边的“小耳朵”──横撇弯钩“转”字右边的“专”的第三笔──竖折撇都要呈红色

  2、生字卡片

  教学目标

  1、认读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感悟课文中小朋友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行为和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

  教师

  学生

  谈话引入布置自学

  1、谜语:摸不着,看不到,花儿见他点头,小树见他弯腰

  2、谁会画风?想不想展示你的画风的本领?

  3、(课件:展示台)今天,我们就来展示画风的本领展示分两步,第一步,先替课文中的宋涛陈丹赵小艺展示;第二步,展示自己是怎么画风的现在,各小组自学课文,准备替课文中的三个小伙伴展示注意,可要进行比赛的

  4、谁说说该怎样自学?

  5、好的!小朋友们一起自学课文,准备展示吧

  (1)先读课文,请拼音帮忙识字

  (2)再读懂课文,理解意思

  (3)最后要把课文读好,读出感情

  5、分组自学

  展示自学成果

  1、(出示图标:展示台)可以展示了吗?

  2第一项:现在展示大家自学生字的本领请看老师手中的卡片(抽读)

  3、“涛显”二字组词

  4、“陈”字“左耳旁”几笔写成?“艺”字下边的横折弯钩也就是“乙”字是几笔写成?

  5、小朋友们,可要记住哦,不要把“横撇弯钩”写成了两笔

  6、第二项展示:读懂课文读懂了吗?

  7、谁能说说课文里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8、嗬,真不简单都读懂了

  9、小朋友们,该展示你们的朗读本领了两个小组敢不敢比赛?

  10、每个小组的三个同学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三个小伙伴,另一个小组的三个同学帮助读叙述的部分各小组再练练注意读准多音字“杆”

  11、开始比赛你们先开始

  12、现在该你们组了

  13、小朋友们,你们比完了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把课文齐读一遍吧

  1、可以了

  2、认读卡片上的生字

  3、浪涛波涛波涛汹涌显示明显显眼显示器

  6、读懂了

  7赵小艺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陈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宋涛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赵小艺还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9、敢!

  10、各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

  11、分角色朗读课文

  12、分角色朗读

  拓展练习

  1、刚才大家替宋涛陈丹赵小艺展示了画风的本领,展示得很好现在,该展示你们自己画风的本领了

  2、不过,这次展示的方式有点特别:我想请大家把自己画风的方法写下来,然后再读读和大家交流可以吗?

  3、(出示图标:展示台)下面,展示开始!谁先来?

  2、可以

  写有关画风的句子

  3、分别朗读自己写的画风方法(3~4人即可)

  指导书写

  1、请同学们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我想问大家一个非常难的问题:哪些字有一个笔画是一笔写成的,可猛一看像是几笔写成的

  2、(在指导喧声述说的同时板书重点笔画)请大家写写这几种笔画

  3、小朋友,请你先把“乌艺陈转眨”这几个字写两遍吧

  老师还要提醒大家注意:有几个字写的时候都不能加点,你能说说是哪几个吗?

  4、再看看其他的字,书写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5、你们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希望老师写给你们看吗?

  “艺”的最后一笔:横折弯钩,“丹”的第二笔:横折钩“乌”字的第三笔“ㄣ”:竖折折钩,转字右边第三笔:竖折撇

  2、练习写笔画

  3、书写“乌艺陈转”

  丝乌丹

  4、各自发表意见:“斜”字的第二笔

  5、眨陈涛(提示横的长短,竖撇的起笔处)

  小学二年级语文画风教案

  黑龙江省大庆市直机关第三小学孔祥玲

  学习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会正确书写“艺涛”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了解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学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和发现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图画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绘画设境,谈话导入

  老师知道你们个个都是小画家,老师想请小画家到前面画一幅画,需要画房子太阳和大树,谁愿意来画?

  老师还想画风,怎么画呢,谁愿意告诉老师?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说的方法真好,我们到课文中找一找答案吧(板书:画风)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读?(自由读默读同桌互读)

  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有什么办法认识它?学生说方法(问同学问老师查字典查生字表)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尤其是那些你刚认识的字

  3.准确朗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三自主实践,互动感知

  1.你读课文时认识了哪些字?用什么办法认识的?还有许多同学的方法很好,为了让大家互相学习,请同学们小组内互相介绍识字方法出示生字和图片并且板书,小组合作认识七个生字,指导书写两个学生挑出来的字(从结构上讲可以是生字“艺涛”,也可以是其它的字)

  巩固生字:

  (1)出图片猜人名:赵本山宋丹丹

  (2)背诵姓氏歌,巩固生字“陈”

  (3)读词闯关:艺术人生文艺节目综艺大观

  (4)读句子说句子:

  海水(显得)更蓝了

  涛声(显得)更近了

  ()显得()

  2.课文中三个朋友说了哪些画风的方法,请你读一读画一画

  3.找出自己认为最好的画风的方法读一读

  4.听一听风声(课件放一段风的声音),指导朗读几种画风的方法,请读得好的学生示范读,也可以给教师一个机会读你从这句话中哪个词读出有风?

  重点读好词语:飘弯弯的斜斜的呼呼地转

  5.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读一读,读中感悟画风的几种方法

  6.同学们最想听哪一个小组分角色读?推荐一组分角色读

  四拓展课文,积累语言

  1.同学们,三个小同学说出了几种画风的方法,你还有更多更好的方法画风吗?可以到黑板来画也可以直接说

  2.再读课文,看看书中怎么说的画风的方

  法,假如你是书中人,你会怎么说?试一试,看你会不会这样说:

  课件出示:刘聪问:“你想怎样画风?”

  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你说的写在书上,也许将来的课文中就用你说的方法呢

  五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同学们,你们说的方法又多又好可见,生活中看似很难办的事情,只要认真观察,不断实践,一定会有所发现那么,风这种自然现象,它是怎么形成的呢?谁能说一说?你们说的都非常好,老师相信你们这些小信息员一定会在课下找到更准确的答案

【二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五》教案07-20

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教案07-15

语文二年级教案08-24

《语文园地一》二年级语文教案10-07

语文S版二年级的语文上册教案10-07

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11-03

二年级语文《咏柳》教案04-01

二年级语文《泉水》教案01-03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0-25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