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

时间:2024-05-17 09:15:53 教案 投诉 投稿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1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研究固体的混合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测量的方法、比较固体混合前后质量和体积的变化,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尝试解释固体混合前后体积变化的原因。同时对探究技能“测量”进行了培养和训练,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然后通过研究固体的分离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根据物体特征或材料性能将物体进行分离的方法。

  【学情分析】

  在本单元《固体与液体》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具有代表性的固体物质——岩石,具有代表性的液体物质——水,学习了如何对事物进行科学观察以及如何用科学语言做出描述,具备了一定的观察、类比、描述、归纳事物性质的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固体混合前后质量不变,占据空间变化。

  2.知道将不同的固体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3.了解日常生活中需要混合或分离固体的例子。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量混合前后固体的质量和体积。

  2.能用科学的方式记录测量出的固体的质量和所占空间,并用科学语言描述测量结果。

  3.能通过观察、比较,对测量中固体混合前后占据空间变化的现象进行分析,做出解释。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测量并探究固体混合前后质量和所占空间的变化。

  2.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与同学合作举例说明分离不同固体混合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测量固体混合前后的质量和占据空间的活动,认识到固体混合前后质量不变、占据的`空间变化。

  难点:通过讨论并使用不同方法分离不同固体混合物的活动,认识到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能将固体混合物分离开。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等。

  学生准备:天平、量筒(干燥)、称量杯、混合桶、塑料勺、纸漏斗、筛网、黄豆50克、绿豆50克、玉米粉50克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之前我们一起认识了固体,知道了固体都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固体的形状通过观察就可以知道。那么,怎样知道固体的体积和质量呢?通过观察能够确定吗?

  学生发言。

  2.师:怎么知道固体的质量?(板书:质量)

  生:可以用仪器测量。(引导学生说完整,用什么仪器)用天平称质量。

  师:想不想亲自尝试一下?(想)你们会用吗?

  切换到演示台。

  师:这有一台托盘天平,怎么称出这个杯子里黄豆的质量?

  生:把固体放到天平上就行。

  师演示把杯子和黄豆一起放到天平上。

  生:不行,这样会把杯子的质量也称进去的。

  生:把黄豆直接倒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师:称量之前先放一张纸在托盘上。在左盘放一张,右盘也放一张。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纸有质量,两边都放就不会影响测量了。

  师:说得很好。我们把这张纸杯子叫做称量纸,称量固体质量的时候就会用到它。接下来通过视频来学习一下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的方法。

  师播放视频“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的质量”。

  师生交流:我们来整理一下操作步骤(ppt出示示意图,学生说操作:①调平,②放称量纸,③左盘放物体,④右盘放砝码)

  学生练习:称量一号座位抽屉里固体的质量(事先称好的黄豆50克),汇报称量结果。

  (学生操作的间隙,板书:黄豆、绿豆、玉米粉,学生汇报后,板书:50克)

  3.师:怎么知道固体的体积?

  生:可以用量筒测量。

  师:上节课我们用量筒测量了液体的体积。固体好像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怎么做呢?

  生:将黄豆倒入量筒。

  师:(师演示操作)跟液体有什么不同?

  生:固体的表面不平,没办法读数。

  师:(摇晃量筒中的固体)我们可以通过摇晃使黄豆变平整,这样就可以读数了。这里测出来的其实是固体占据空间的大小。(板书:占据空间)

  学生练习:测出黄豆的占据空间,汇报测量结果。

  二、研究固体混合前后质量、体积的变化

  (一)提出问题。

  1.师:除了黄豆,老师还准备了另外两种不一样的固体(依次出示玻璃杯装的50克玉米粉、50克的绿豆)。这些固体的质量我都提前称过了,都是50克(PPT出示三种固体的图片及其质量)。仔细观察这三种固体,对于固体的质量和体积,你有没有产生什么问题?

  展示在桌上,并排放置三种同样质量的固体

  学生观察三种固体,思考后发言。

  2.根据学生的发言做相应的回应和引导。

  (1)生:这三种固体的质量是一样的,可是它们的体积看起来却不一样。

  师:你所说的体积是指什么?

  生:是这些固体占据的杯子里的空间。

  师:你怎么知道它们占据的空间不一样?

  生:因为装它们的杯子是一样的,但是它们在杯子里的高度看起来不同,说明它们体积不同。

  师:怎么能够确切知道体积分别是多少?

  生:可以用量筒测量一下。

  (2)生:如果把它们混合在一起,它们的总质量是不是150克呢?

  师:你认为它们混合以后的质量就是它们混合之前质量的和,对吗?那你觉得这个问题可以怎么研究?

  生:可以把它们混合起来,称一下质量是不是150克。

  师:(问其他学生)你们认为混合以后的质量是150克吗?

  生:(说想法)。

  (3)生:混合以后占据的空间还会发生变化吗?(如果学生没有提出关于混合后占据空间变化的问题,则由老师提出)

  师:怎么研究?

  生:把混合后的固体倒进量筒里测量。

  (二)设计方案。

  1.师:混合前后的质量和占据空间到底有没有发生变化呢?你们能不能设计实验来验证一下?

  学生汇报交流。

  2.明确需要测量的数据

  PPT出示相关示意图。

  师:你们一共需要测量出哪些数据?

  生:测量混合前它们各自的质量和占据空间,还要测量混合后它们的质量和占据空间。

  师:老师提供给你们的三种固体都是50克。你们打算先测什么?

  生:先分别测出三种固体的占据空间。

  师:然后呢?

  生:将三种固体混合,测量混合以后的质量和占据空间。

  3.明确操作细节。

  师: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学生发言。(安全、不能撒落固体、操作规范……)

  介绍纸漏斗,提醒学生在将固体转移到量筒的过程中使用,演示使用方法。

  PPT出示操作注意事项。

  (三)测量并得出结论。

  1.学生小组活动,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2.汇报数据,分析结论。

  一组在投影下汇报每次测量的数据,然后总结结论:混合前后质量不变、占据空间变小。

  其他小组只要求汇报结论:混合前后质量变了吗?占据空间变了吗?

  3.讨论:为什么混合以后质量不变,占据空间变小了?

  生:因为混合前是这么多的固体,混合后还是这么多,它们的数量没有少,没有多,所以质量不会变化。

  对于混合前后质量不相等的小组的数据,放在投影下,大家一起分析原因(混合后质量变小,可能是因为有豆子丢失,在混合的时候面粉没有完全倒入大杯子里;混合后质量变大可能是操作过程中带入了其他东西。)

  学生汇报:黄豆比较大颗,堆在一起的时候产生了很多空隙,绿豆颗粒比较小,混到一起的时候钻到黄豆之间的空隙里去了,然后面粉的颗粒更小,它又钻到所有豆子的空隙里去了,所以混合以后,整体占据的空间就变小了。

  三、应用和拓展

  1.师:刚才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了固体混合前后质量不变,占据空间变小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见到过其他固体的混合现象呢?

  学生发言。

  相机出示图片:粽子、八宝米、中药材、混凝土材料等。

  2.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固体的混合。老师下节课还要用这些材料给下一个班上这节课,你们能不能帮老师一个忙,把这些混在一起的黄豆、绿豆和面粉分开呀。

  学生:可以用筛网来分离。

  师:很好。那像木屑和铁屑,红糖和沙子这些混合物该怎样分离呢?

  学生思考。

  师提示并讲解。(用磁铁或沉浮的方法来分离木屑和铁屑,用先溶解后蒸发的方法来分离红糖和沙子。)

  【板书设计】

  10.

  固体的混合与分离

  黄豆

  绿豆

  面粉

  占据空间

  固体混合前后——质量不变,占据空间变小

  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①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几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②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金属、塑料、玻璃、纸、布等。

  (2)科学探究。

  ①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②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③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懂得材料的使用情况标志着一个社会技术发展的水平。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将能够了解生活中的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并能通过调查身边常见的材料,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学习成果评价:

  (1)概念发展。

  层次①:学生不知道周围的物体是由材料做成的。

  层次②:学生知道了周围的物体都是由材料做成的,材料种类不同。

  层次③:学生清楚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有木头、金属、塑料、玻璃、纸、布等。

  (2)探究能力。

  层次①:学生能感知身边的材料。

  层次②:学生通过调查能辨认不同物体分别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层次③:学生能观察并描述常见材料的主要特征。

  教学背景: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一般都是由具体的事物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概念,学生对物体非常熟悉,因为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可以直接凭感官体验。而材料这一概念相对抽象,虽然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但材料名称、特性、用途等未作系统的研究,因此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在研究材料的.活动中,希望他们把具体事物与词汇建立联系,并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并逐步发展他们用语言描述材料特性的能力。

  教学准备:

  ①用各种材料做成的物品。

  ②课件(古代材料和现代材料)。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上科学课吗?知道我们这节课要研究什么吗?那么什么是材料呢,举例说一说。看来同学们对材料并不陌生,那么材料在生活当中究竟有哪些应用?每种材料又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板书课题)

  2、调查了解身边的材料。

  (1)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我们身上穿的、佩戴的、随身携带的物品都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看来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判断得也很准确,下面我们小组合作完成两项调查。调查一下书包里的物品和教室里的物品分别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边调查边记录,小组讨论调查哪里的物品,到老师这里取记录单。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3)调查结果展示汇报。

  (4)小组交流:材料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又有哪些应用?

  (5)通过上面的活动,你有什么想法。

  3、探究材料的特性。在我们周围,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种材料做成的,比如一扇门就用了木头、金属、玻璃等材料,那不同的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呢?下面我们就任选一种材料进行研究,看一看每种材料有什么特点,它们在制作物品时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1)小组讨论,到前面取材料。

  (2)学生活动,探究材料的特性。

  (3)汇报交流。

  4、拓展延伸。材料无处不在,说明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材料组成的物质世界里。

  (1)思考:如果没有材料会怎么样?

  (2)课件出示:古代材料和现代材料。

  (3)总结,提出希望。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

  2、会拓印树皮的图案;画出树叶的形状。

  3、能搜集一些实物的标本。教学重点: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描述树。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树皮的拓印、几张大树的照片。

  2、学生准备:白纸若干。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师:“大家已经观察了一棵大树,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观察的那棵树是什么样的?”

  二、学生自主学习。

  1、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师:“请你用动作告诉别人你看到的树的树冠形状;用手比划你的大树的树干有多粗;用比较的方法告诉别人你的'大树有多高。”学生进行交流。

  2、观察描述树的其他方法。师:“你看到的树的树皮是什么样的?”(生说师板书:粗细干…)“你能拓下来给大家看一看吗?”

  3、学生到教室外拓印树皮。

  (1)指导学生拓印树皮的方法。师:“除了拓树皮,还有其他描述大树的方法吗?”

  (2)画画树叶的形状。

  (3)展示从树上掉下来的果实。师小结:用图画、拓印做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4、对记录、描述作用的理解。师:“我们能对大树进行描述或记录,那你是否能根据别人的描述知道是哪一棵树?”出示一份观察记录,让学生猜猜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学生到校园里寻找这课树。

  三、课后研究。试写一份树的观察记录。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4

  【教材简析】

  《热空气和冷空气》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第3课的内容。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认识了空气在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的特征,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空气具有流动性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从空气的流动性引入空气受热和受冷时会怎样流动的话题,指导学生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认识到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沉,进而认识地球各个地方冷热不同,造成空气冷热不均,导致了冷暖空气的循环流动而形成风。

  教材安排了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供学生探究,第一,认识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第二,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研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第三,制作观察空气流动的简易装置;第四,解释现象,推想风的成因,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形成风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是科学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应用科学的方法认识物质性质的层面上来。通过二年的学习,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学习科学课的基础,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学习方法。但对于“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的性质学生难以通过感官直接感知,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进行,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和分析进行认知。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2.知道当温度有冷热差别时,空气就会流动。

  科学探究目标

  学会做热空气上升的实验。

  科学态度目标

  1.对于温度带给空气的变化具有好奇心和探究欲,主动参与探究,积极分享成果。

  2.能够细致地观察,如实地记录和描述,理性地分析实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热空气上升”

  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感受科学和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是因为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难点:通过实验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视频(冷热空气对流、风的形成)、集气瓶、毛玻璃片、热水、冷水等。

  学生准备:蜡烛、火柴、纸蛇、热气球袋、纸筒、线香、风的形成材料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通过上两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空气的性质,空气除了能占据空间,有质量,还具有什么性质呢?

  生:会流动。

  2.师:在每个小组的实验盘中都有一支蜡烛,大家观察蜡烛的四周有什么?(生:空气)

  3.点燃蜡烛后,蜡烛周围的'空气有什么变化?(生:变热了)

  4.师:蜡烛周围的空气被加热了就变成了热空气,热空气会怎样流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究的内容:热空气和冷空气(板书课题)。

  二、提出问题,合理猜测,实验探究

  1.师:蜡烛周围的空气被加热变成了热空气后会怎样流动呢?大家来猜一猜。

  生:向上、向下……

  2.师:要怎样用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测呢?请阅读课本P7页,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又好又多。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生1:我们小组的想法是:点燃蜡烛,在蜡烛的火焰上方撒一些很轻的碎屑状的东西,观察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生2:我们小组的想法是:点燃蜡烛,在蜡烛的火焰上方放一个会很轻的会转动的物体。

  生3:我们小组的想法是:点燃蜡烛,在蜡烛的火焰上方放一个很轻的塑料,看塑料袋会不会“飞起来”。

  3.师:大家的想法都不错,老师这也有一个想法: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把手放在蜡烛火焰周围的不同方位,感受热风往哪个方向流动。

  4.师: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想法,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方案进行实验。实验时请注意:①不点燃蜡烛前,先将实验物品放到蜡烛上方,观察现象,并进行记录;②组员做好分工,密切合作;③认真观察,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方式如实记录实验现象;④注意安全,准备一块湿毛巾,发生意外时迅速将湿毛巾盖在火焰上,然后远离燃烧物,不要伤到自己或引燃其他物品。

  5.学生进行实验:纸蛇转动的实验、感受热风流动的实验。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实验中进行指导。

  6.教师演示:模拟热气球上升的实验。

  7.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发现什么?(学生汇报)

  生1:我们发现不点燃蜡烛时,纸蛇不会转,点燃蜡烛后,纸蛇就转动起来了,说明热空气往上流动。

  生2:我们发现不点燃蜡烛时,塑料袋是瘪的,点燃蜡烛后塑料袋慢慢鼓起来,然后就飞起来了,说明热空气往上流动。

  生3:我们发现不点燃蜡烛时,将手放在蜡烛周围,没有什么感觉,点燃蜡烛后,我们在火焰上方感受到了热风吹到手上的感觉,说明热空气往上流动。

  8.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纸蛇和塑料袋的运动,推测出了空气受热后会上升,我们能用眼睛看到热空气向上流动吗?(生:不能)为什么?(生:因为空气是透明的)

  9.分组实验: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屏幕前,用强光电筒照射火焰,这时,就会看到火焰上方空气的影子在不停的向上运动,这进一步说明了空气受热后会向上升。

  第二课时

  三、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

  1.师:同学们,当热空气和冷空气相遇后会怎么样呢?请看课本P8页的实验,思考①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片,烟会怎样流动?这说明了什么?②将冷瓶与热瓶的位置上下对调后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为什么?

  2.师:我们通过一段录制好的实验视频来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播放多媒体视频)。

  3.师:看到了什么现象呢?

  生:我们看到热瓶内的烟向上流动,冷瓶内的烟向下流动,形成一个循环了。

  4.师:观察得很仔细,将热瓶放在冷瓶上面又是怎样的现象呢?

  生:热瓶内的烟一动也不动。

  5.师:谁来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因为热空气是向上流动的,不会向下流动。

  四、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现在老师家要安装暖气片,你觉得安装在什么位置合适呢?为什么?

  生:墙的下方,因为热空气向上流动。

  2.师:为什么冷藏柜可以不加盖子?

  生:因为冷空气向下流动。

  3.师:刚开始上课时,通过复习我们知道了空气流动就会形成风,请结合第一课空气占据空间的相关知识,根据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规律,看课本P10页的图说一说大自然中的风是怎么形成的。

  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生(尝试解释):阳光使地表温度升高,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方的空气,这时热空气就会上升,热空气上升后就会腾出空间,冷空气会补充到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4.风是我们身边熟悉的自然现象,生活中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制造风?试一试。(生尝试)

  5.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科学无出不在,只要你有一颗好奇心,善于观察,多动手多动脑,你们也能成为科学家。

  五、拓展提升

  阅读课本P9页,制作观察空气流动的简易装置,想一想实验说明了什么?

  【板书设计】

  热空气和冷空气上升下降轻

  热空气和冷空气重空气总是在循环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科学探究目标

  1.给冰块加热,观察冰块的变化。

  2.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1.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2.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在自然环境里,水蒸气、水、冰三态共存,水的三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难点:感知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冰块、吸管、蒸发皿、结冰的试管(或碎碎冰)、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

  1.这是一块冰,如果我们给冰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2.揭示课题:冰融化了(板书)

  二、科学探索:观察冰融化成水(预设18分钟)

  [材料准备:冰块、吸管、蒸发皿]

  1.吸管吹冰块(预设8分钟)

  (1)科学家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就会开始融化。

  我们可以怎样加快冰块的融化?如果给你一台吹风机,你可以怎么做?如果给你一根吸管,可以怎么做?(预设:让每一位学生体验用吸管吹热气让冰融化)

  (2)学生用吸管朝冰块一个部位吹气。

  (3)交流现象:被吹热气的部位冰融化的快。

  (4)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小结:这个实验说明了热量增加,可以加快冰块的融化速度。

  [材料准备: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

  2.将结冰的试管放入热水中(预设10分钟)

  (1)讨论:你知道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我们可以怎么做实验?

  (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

  (3)提问:怎么利用以上材料做这个实验?

  (4)教师在学生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后实验方法。

  提示:

  a.用记号笔在冰面位置做好记号,再把试管放入有热水的烧杯里。

  b.冰在融化过程中用眼睛观察,不能动手触摸移动试管和烧杯。

  c.冰完全融化后再在水面做好记号。

  d.讨论补充完成学生活动手册。

  3.讨论比较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完成学生活动手册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1.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冰为什么会融化成水?(预设:吸收热量)

  (板书:吸收热量)

  (2)冰融化前是什么状态的?(预设:固态)

  (3)冰融化一半是什么状态的?(预设:一半水一半冰的冰水混合物)

  (4)冰完全融化后是什么状态的?冰在融化过程中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预设:液态;固态转化成液态)

  (5)除此之外你还观察到其它什么现象?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预设:试管外面有小水珠,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

  (6)冰完全融化成水体积有什么变化吗?(预设:体积变小)

  2.学生补充。

  3.学生观察水状态的各种图片。它们之间能不能相互转化?

  4.水、水蒸气、冰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它们是同一种物质吗?

  (预设: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所以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板书:冰固态水液态水蒸气气态)

  5.水的状态变化与什么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否可以互相转化?(预设: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水遇冷转化成冰,冰加热转化成水……)

  6.教师小结:水在自然界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板书:互相转化热量)

  四、课后拓展(预设4分钟)

  你们喜欢吃冰激凌吗?

  我们课后如果要研究“在相同的条件下,冰和冰激凌哪一个融化得更块一些?”应该怎么做?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请同学们回家后认真准备,完成实验。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6

  教学目标:

  通过多层次的观察和提问,认识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

  蚯蚓、蚂蚁、蛇、青蛙、喜鹊、燕子、熊、猫等常见动物的卡片或模型。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提问。

  1、观察提问

  “小蚂蚁找朋友”是在巡访蚂蚁的基础上,更宏观的观察活动和有意识的提问。阅读这个小故事。

  小蚂蚁在找什么朋友?

  找到的都是那些朋友?

  朋友们在干什么?

  其他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小组讨论,查找资料。把搜集到的资料写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并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2、分类

  同学们大家真是太棒了,通过搜集资料与小组交流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动物们过冬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让我们打我们搜集到的动物的过冬方式进行分类吧!

  动物的过冬方式可以分为几类?你们是怎样考虑的?

  冬眠:熊、青蛙、蝙蝠、蛇……

  备粮:蚂蚁……

  南飞:大雁……

  换毛:猫、狐狸……

  3、游戏:卡片竞答

  每组两人,轮流抽取卡片,讲讲每张卡片上的动物是怎样过冬的,看谁知道得最多。

  4、角色扮演

  通过学生喜欢的活泼的方式,激发对已知事物的'感受,展示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

  我们来排练一个小节目,扮演准备过冬的动物。

  看那一小组的表演最棒!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会观察比较与描述陶瓷与玻璃的相同与不同。

  (2)会观察比较与描述陶和瓷的相同与不同,如硬度不同,表面光滑程度不同,颗粒的粗细不同等。

  2.知识与技能:

  (1)认识玻璃和陶瓷特点的相同点,如不会生锈、腐烂,不容易深化,容易清洗,都容易被打碎等。它们的不同点是玻璃可再生,而陶瓷不可再生等。

  (2)了解玻璃与陶瓷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制造陶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创造。

  (2)体会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陶瓷的应用还相当普遍。

  二.教学准备;

  1.学生自带一些玻璃、陶瓷用品,变色眼镜玻璃片、陶片、瓷片、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

  2.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1.让学生说说自己带来的物品是什么做的,干什么用的。

  (1)学生汇报。哪些物品是用玻璃做的.,哪些物品是用陶瓷做的。在些什么用途?

  (2)师生小结。

  2.研究玻璃和陶瓷。

  (1)用放大镜观察、铅笔敲、互相刻划以及其他工具,研究比较玻璃和陶瓷的不同点与相同点。还可以用到其他的方法。

  (2)学生研究后汇报。

  (3)教师演示用其它的方法比较玻璃和陶瓷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管后会变软,而陶瓷不会变软;玻璃可以再加工,而陶瓷不能再加工。它们都可以作为盛东西的容器,而且保存效果好,因为他们不会生锈、腐烂。

  (4)师生共同小结小结玻璃和陶瓷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3.比较陶片和瓷片有什么不同。

  可以用互相刻划比较软硬,放大镜观察颗粒的大小。从而区别陶与瓷。

  4.古代人是怎样发明陶瓷的。

  (1)介绍中国的陶瓷技术。中国是陶瓷的发源地。在英文中“陶瓷”与“中国”是一个词,“ahina”。

  (2)学生阅读P56的图,想象古代人是怎样发明陶瓷的。

  (3)小组交流。

  (4)个别同学汇报交流。

  5.介绍陶瓷和玻璃的广泛用途。

  (三)课后作业。

  用泥土制作一个陶瓷模型。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8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问题。

  知识与技能:

  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曲别针、卡纸等。

  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夹子等;课前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加深对科学的理解。课一开始就用站在指尖上的纸鹦鹉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带着问题探究其中的奥秘,接下来可以通过不同的形状的纸片来尝试,寻找如何让它们平衡。由于学生是刚接触科学探究活动,所以活动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保持活动场地整洁,实验井然有序。

  教学过程:

  (一)、会站立的纸鹦鹉导入:

  1、教师出示会站立的纸鹦鹉。

  2、谈话:今天科学课老师带来了一只纸鹦鹉,它能够站立在老师的手上。好玩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呢?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制作纸鹦鹉,探究其中的奥秘。

  1、教师介绍做纸鹦鹉的材料。

  2、学生动手做,教师巡视指导。

  3、尝试: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手指或是纸环上。(或成功或失败)

  4、引导学生思考:鹦鹉为什么能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怎样才能让鹦鹉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

  5、分组试验,商量可行办法。(提示:把想到的办法简单记录在活动记录纸上。)

  6、分组汇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简便性。

  7、教师做整个活动的总结。

  活动二:想办法让更多的东西“站在”手指尖上。

  1、提问:除了让纸鹦鹉站在你的手指上,你还能让其他东西(比如:铅笔、尺子等)也站在你的`手指尖上吗?

  2、学生分组活动。

  3、谈话:别上回形针试试,换作夹子试试。

  4、交流发现,寻找相似之处。

  (1)、提问:刚才大家在研究其他物体是否能站立时有什么发现呢?

  (2)、学生交流、汇报。

  (3)、谈话:同学们想想看今天我们科学课上是如何去研究的?课后继续研究怎样让更多的物体站起来。

  (三)、总结拓展。

  1、讲述: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有些甚至到现在都内有得到准确的答案。比如:……

  2、谈话:运用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许多物体“站”起来,你能利用这个原理制作一个玩具吗?

  3、你们准备怎么做?做之前需要准备些什么?

  4、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巩固课中的学习发现。

  (四)、布置任务:

  1、下节课把制作好的玩具带到班上来,交流大家制作的方法。

  参考资料:

  纸鹦鹉为什么会“站”起来

  要一个物体保持平衡,就要提到重心。重心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也就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任何物体都有一个重心。对于一个物体来说,当共点力的合力为零时,我们就说该物体是处于平衡状态。地面上任何静止的物体,都是处于平衡状态。影响物体稳定平衡的因素有两个:一个因素是支持面(底面)的大小。当支持面大时,平衡的稳定性也增大。比如篮球架、台灯座的底部就非常大,稳定性好;决定物体稳定性的另一个因素是重心相对于支持面(或支持点)的位置:一个物体,它的重心越低,越是接近支持面,则稳定性越好。纸鹦鹉尾部别着的回形针起到了降低重心的作用,所以它就“站”在手指尖上了。当一个物体的重心是在物体支持面(点)的下面,那么,这个物体的稳定性就很强,加上金属丝和夹子的铅笔能够“站”起来就是这个道理。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9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气体,空气确实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感觉到空气的存在;空气不但占据空间,还能流动。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感官可以感觉空气的存在;运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深入研究空气;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可以观察到不可见物质;在动手实验前,对可能发生的现象作出假设,有助于我们研究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产生研究空气的强烈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并愿意把自己对空气的感知、认识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教学准备

  教师用:1个水槽,2个透明的杯子,旧报纸。

  学生用:材料1、透明的塑料袋,牙签。

  材料2、水槽,透明的杯子、旧报纸。

  教学流程

  导入→利用感官初步感觉空气→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够流动→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上拍摄的录像,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

  (1)教师谈话

  (2)播放多媒体,教师解说。

  师:这是杨利伟叔叔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拍摄的.太空景色!这个蓝色的的星球就是我们居住的地球!这美丽的地球,这神奇的太空,还有很多很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2、提出问题

  教师指向地球的外沿。

  师:这层像雾,又像纱一样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对,是大气层!我们居住的地球就是被一层大气包裹着,大气层里大部分都是空气。有关于空气的知识,你们知道哪些?

  学生自由发言。

  3、提示课题。

  师:今天就让我们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来了解空气。

  教师板书:了解空气

  二、利用感官初步感觉空气

  1、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感官感觉空气的存在。

  (1)师:刚才有同学说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现在大家就来看一看,看见空气的什么了?

  生:看不见!

  师:用手来摸一摸。

  生:摸不着!

  师:我们的周围是不是真有空气?

  引导学生感觉空气的存在。

  (2)师:空气是看不见来又摸不着,要研究它可就难了。谁来想想办法?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2、师生讨论,演示用塑料袋抓空气。

  师:要研究空气首先得抓到空气,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抓空气?

  学生说一说

  师:哪一个方法能够让我们更方便的研究空气?

  引导学生说出用塑料袋来抓空气。并让一个学生演示一下。

  3、引导学生用感官来了解空气。

  (1)师:有了空气,我们可以用身上的哪些感官来了解空气?

  学生说一说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师:老师现在用你们教的方法来感觉空气。

  教师演示

  师:老师感觉不到空气!看来还不行,得再想想办法!

  师生讨论得出在袋子上扎一个孔,让空气吹出来,再来感觉。

  师:老师现在试一试,看这个办法灵不灵?

  教师演示

  (3)学生用塑料袋抓空气,并用感官感觉空气。

  ①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②学生用塑料袋抓空气,并用感官感觉空气。

  ③学生做记录。

  ④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4)教师小结

  三、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够流动

  (一)、实验一、纸的奇遇

  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槽、一个透明的杯子、旧报纸。

  1、教师谈话

  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真好,老师太高兴了!老师打算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欢迎吗?

  2、师生合作演示,学生猜测

  (1)教师找一个小朋友当助手。

  (2)教师拿一小张旧报纸。像真正表演魔术一样,向学生前后展示这张纸,并拿到学生的座位前,让学生摸一摸,再把纸放入水中。

  师:纸放在水里,会湿吗?

  学生回答后,让小助手捞上来给学生看一看!

  (3)教师又拿出一张纸交给小助手让他像真正表演魔术一样,向学生前后展示这张纸,并拿到学生的座位前,让学生摸一摸,证实这的确是一张普通的旧报纸。

  教师接着拿起杯子,把杯口朝向大家晃动几下,然后,教师让小助手把纸捏成一团,用力塞入杯子的底部,教师检查后,对小助手说:请把透明的杯子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底。

  紧接着,让学生猜测纸会湿吗?

  师:大家猜一猜纸会湿吗?

  学生猜测

  2、小组合作动手实验

  (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2)小组动手实验、讨论、做记录

  (3)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3、学生汇报交流。

  4、师生小结,得出结论

  师:水没有碰到纸,所以纸自然是干的。为什么水进不到杯子里?

  学生回答

  教师边演示边小结: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到杯子里有一大段“空”着,杯子的这一部分地方被空气占据了,所以水就不能进去,杯中的纸自然就不会湿了。

  师:纸放到水里,居然不湿,我们来给这个实验起个名字吧!就叫纸的奇遇,(师板书)从这个实验中我们知道空气占着地方,也就是说空气占据空间(师板书)

  5、实验延伸

  师:如果让你接着做这个实验,你还会怎么做?

  生说一说

  (二)实验二、谁赶走了杯子里的水

  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槽、2个透明的杯子。

  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1)教师拿一个杯子放进水里,让杯子装满水,举起来问:大家来想想办法,可以用什么东西把杯子里的水赶走?

  (2)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2、教师演示

  教师把一个杯子斜着放进水中,使杯中灌满水,用另一只手把第二个杯子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中。

  在水下,把两个杯子靠在一起,倾斜第二个杯子,使第二个杯子的气泡跑进第一个杯子。

  3、学生实验

  (1)老师提出实验要求。

  (2)学生实验、讨论、做记录。

  (3)学生汇报

  (4)师生交流

  (5)教师小结

  师:看不见的空气在能看见的水里流动,形成气泡,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空气,这是科学上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看不见的东西,我们能借助看得见的东西看到它,科学真得太有趣了,对不对?

  四、总结

  1、出示两幅空气污染的对比图片,教育学生从小要知道保护环境,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播放课件《潜水艇的沉浮原理》,让学生回去寻找空气在这里发挥的作用。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10

  科学概念

  1、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躲进壳内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

  2、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3、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观察过程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整理。

  教学准备

  1、分组:2-3只蜗牛、放大镜、树枝、绳子、玻璃、饲养槽。

  2、与学生相同的但大一号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学生捉蜗牛

  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2、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

  3、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二、观察蜗牛的身体。

  1、组织讨论观察蜗牛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蜗牛的身体结构特点。

  三、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

  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蜗牛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的方法观察蜗牛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蜗牛运动的特点:靠腹足运动,爬过的地方有粘液,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被注:观察蜗牛的身体和观察蜗牛的运动结合起来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

  四、饲养蜗牛

  1、教师介绍饲养蜗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生饲养、观察蜗牛并记录发现和产生的`新问题。

  3、关注:饲养过程中是否坚持观察、记录。

  4、设计意图:在饲养过程中了解更多有关蜗牛的信息。

  《蜗牛(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

  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细致观察对获得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生表现自我的xx与倾听他人意见的冲突。

  教学准备分组:2-3只饿了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和发现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交流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

  3、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内容。

  4、关注:汇报情况的真实性,要求汇报的是自己观察到的而不是听别人说的或丛书上看到的。

  5、设计意图: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初步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二、观察蜗牛吃食

  1、整理有关蜗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2、学生设计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实验。

  3、学生用实验验证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4、教师注意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5、关注:学生设计实验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学生观察过程中新问题的提出。

  6、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1、指导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

  2、学生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3、关注:学生观察的方法的正确性和学生获取更多地(如排便)信息。

  4、设计意图: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四、继续观察蜗牛

  1、学生课后继续饲养蜗牛、并观察和记录获取的信息。

  2、教师注意在学生饲养过程中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3、关注:饲养中是否仔细认真的观察,注意引起饲养和观察的兴趣。

  4、设计意图:在饲养中获取更多的有关动物的信息。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1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砂糖,高锰酸钾等物品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知道什么叫“溶解现象”

  2、 通过实验知道哪些物体可以在水中溶解,哪些不能.。

  3、 能够仔细,耐心观察实验现象并积极主动的与同组同学相互合作交流,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发言。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叫“溶解现象”并能分辨出什么物体在水中可以溶解,什么物体在水中不能溶解。

  教学难点:

  知道加快物体溶解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砂糖、高锰酸钾、一盆凉水、一瓶热水.

  学生用具:共分五组,每组一次性杯子5个、木棒一根、砂石、食盐、味精、五香粉各一小包,方糖一块,实验表一张.

  教学方法:小组观察、讨论、动手实验等等多种方法相互协调使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借助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引入

  (1)师出示一撮砂糖问:同学们看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我们平时用它来干什么?

  (2)现在我们就来冲一杯糖水喝,(师边说边冲)谁来尝尝?指名尝试。.师及时提示:注意不熟悉的物品我们能不能直接用口尝?为什么?

  (3)师举起杯子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问:糖到哪里去了?并直接板书课题。

  (4)师重复是否真的化了呢?我们并没有亲眼看出来,得用实验验证一下才行。

  2 、设计实验证明

  师述:为了让同学们清楚的看到实验现象,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有颜色的物品————高锰酸钾,来代替砂糖。师出示高锰酸钾让学生观看并解释:高锰酸钾是一种化学药品,现在跟我一起认识它(教师带领学生齐读两遍)不要看它这么小它可很神秘噢!我把它放入水中你们可要仔细观察.

  师提问:高锰酸钾在水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它到哪里去了?谁来说说?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高锰酸钾在水中变得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均匀地分散在水中

  师总结:我们把像砂糖、高锰酸钾等物品在水中发生的现象叫溶解现象.

  3、运用知识判断

  师述: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物体,它们能否也在水中溶解呢?老师也带来了几种物品,同学们看看有哪些?那我们应怎么来做,小组商量说出你们的'方法

  集体研究做好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做完后集体订证.

  4、实验问题引出加快物品溶解方法。

  师提问:我们刚刚在做实验时,在能溶解的物体中哪一种物体溶解的最慢?(学生回答后)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场比赛,看哪一组最先使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优胜组我们就奖他们一面小红旗。

  各小组先讨论出你们的实验方法,商量好后可以来老师这领实验材料.

  小组分别实验,实验完后总结经验。

  板书: 加热 搅拌 可以加快溶解 捣碎

  把你们的方法记下来.

  5、运用所学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以致用:在我们周围有很多亲人为我们操碎了心。如:我们的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等 ,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他们呢?学了今天这一课后我们就可以为他们冲一杯牛奶来表达我们的心意,老师这里有牛奶,谁愿意上来冲一杯,不过要先说出你的方法噢。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回家可不要忘了给自己的亲人冲杯茶水或牛奶噢!再见!

  板书设计:

  糖到哪里去了

  砂糖 、高锰酸钾

  溶解现象

  水

  加热

  搅拌 可以加快溶解

  捣碎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1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2.同样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

  2.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

  科学态度目标

  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难点:学会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相应的问题。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或食盐、小苏打、2克的勺子、尺子)、装有50毫升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白糖、味精、红糖各一份、学生活动手册、全班数据汇总表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1小包食盐,一小包小苏打,一小包碱,装有水的烧杯1个,玻璃棒1根]

  1.出示食盐,提问:把它放到水里,会怎么样?(学生根据之前的生活经验进行预测。预设:消失了,不见了,溶解了。)

  2.老师将食盐放入水中,搅拌使之溶解。

  3.提问:除了食盐,你还知道哪些东西能够溶解在水中?(学生交流,教师板书。预设:白糖,味精,红糖等。)

  4.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行补充说明小苏打和碱,并出示小苏打和碱。(板书:小苏打,碱。)

  5.提问:如果我在这杯水里不断加入食盐,一直加一直加,食盐能够不断溶解吗?那小苏打呢?能一直溶解下去吗?(学生进行猜测。)

  6.提问:那么,同样多的水中,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一样吗?(学生猜测。)

  7.揭示课题: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板书)

  二、探索: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和小苏打(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准备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或食盐、小苏打、2克的勺子、尺子),装有50毫升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学生活动手册、全班数据汇总表。(实验时可以采用书本上的先取20克食盐和小苏打然后平分成8份;也可以采用平勺定量法,即用2克的勺子盛一勺食盐或小苏打,用尺子刮去多余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提问: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同样多的水中,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如果这节课我们就用食盐和小苏打来研究这个问题,怎么研究?(预设:学生提出进行实验设想。)

  2.根据学生意见,适时出示小组讨论的提示:要知道同样多的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和小苏打,我们打算怎么做?我们还应注意什么?(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实验方法和注意点,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实验设计方案,教师选择关键词进行板书。(预设:水量一样多;食盐和小苏打每次加入的量要相同,并且要等前面一份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板书:水量统一,每次加入量相同,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4.阅读科学书13和14页,思考并交流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水为什么要一样多?怎样加入食盐?什么时候加入第二份、第三份?什么时候停止加食盐和小苏打?怎样知道食盐和小苏打完全溶解了?

  5.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并演示。(采用平勺定量法时要演示如何获取2克一份的食盐——用2克的勺子盛一勺盐,用尺子刮去多余的盐,搅拌的操作规范——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碰到烧杯的底和壁,什么时候加入第二份食盐、第三份食盐,要将食盐溶解的份数及时记录下来,如何判断食盐是否完全溶解等。)

  6.出示活动手册第3页,指导学生实验要求及记录:先完成食盐的溶解实验,再完成小苏打的溶解实验,并根据食盐和小苏打溶解的情况,进行记录。当一份食盐或小苏打在水中完全溶解的时候,在表格中打一个,在实验结束时,通过统计的数量,来表示食盐或小苏打溶解的`份数。

  7.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食盐和小苏打溶解的量。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巡视的注意点:(1)是否按照流程进行实验;(2)小组内是否人人参与;(3)是否对实验仔细观察并及时记录。

  8.学生完成实验后整理器材,汇总全班的数据到黑板上或者课件上。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数据汇总表]

  1.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实验数据汇总表,进行交流: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份食盐?多少份小苏打?(引导学生从黑板上的数据得出“大多数小组50毫升水中溶解了多少份食盐和小苏打”)

  小结我们的发现: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溶解的份数多,小苏打溶解的份数少。

  2.组织讨论:为什么我们在做上面实验的时候,要一份一份地加入?这样加,有什么好处?(学生交流想法。达成共识:这样一份一份地加入,能够清楚地知道,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能够溶解的份数。)

  四、拓展:其他东西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样吗?(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白糖、味精、红糖各一份]

  1.教师出示白糖、味精、红糖,提问:如果想知道这几种东西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我们可以怎样研究?(学生交流实验方法。)

  2.回家后同学们可以利用今天课堂上的实验方法,探究这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板书设计】

  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食盐、小苏打、白糖、红糖、味精、碱……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1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1个玻璃瓶、1个玻璃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泥。

  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维恩图一张。

  【教学过程】

  一、空气占据空间

  1、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师操作演示,并引导学生思考: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如果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升吗?

  2、出示材料,用这些材料能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保证不倾斜瓶子)

  3、联想平时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这些材料该如何使用?

  4、知道学生分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如果橡皮泥没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吗?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如果停止吹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如果想让瓶中的水不断上升,你们的办法是什么?

  5、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

  二、杯中的纸会湿吗?

  1、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

  2、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考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

  3、生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

  交流实验情况: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

  思考讨论: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你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1、出示注射器,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2、生实验

  3、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气,在活塞下压或上拉时,有何不同。并请学生思考,注射器里的空气在活塞向下压和向上拉时,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并尝试结合图来进行解释。

  4、生交流自己的画和自己的想法。

  5、介绍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如皮球、喷水瓶、枪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压缩后的空气的特性)

  6、把这节课所了解的关于水和空气的知识在维恩图中进行补充。

  教学后记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1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2、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

  2、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

  科学态度目标

  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来说明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装有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出示图片:红糖在水中慢慢溶解。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水中。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中?

  2、引出小苏打并简单介绍。

  3、出示一杯清水和若干食盐、小苏打。

  提问:如果我们把它们不断地加入这杯水中,它们能一直溶解下去吗?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入,唤起学生的'前概念“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并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无限的吗?激起学生对“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探究兴趣。

  二、探索

  活动一:设计对比实验

  1、教师提问: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哪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我们可以怎样做这个实验?

  2、引入对比实验。

  通过向两杯等量的水中,分别加入食盐和小苏打并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

  3、实验设计,小组讨论。

  (1)对比实验应该设置哪些实验条件?

  (2)怎样取同样多的水?

  (3)食盐和小苏打每次放多少?

  4、明确实验方法。

  (1)在两个相同的透明杯中分别倒入50毫升冷水;

  (2)分别往两个水杯中加入1份食盐和1份小苏打;

  (3)用搅拌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4)重复第二步,直到食盐、小苏打不能溶解为止。

  5、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在做实验时,为什么要一份一份地加入?

  若某一份没有全部溶解,份数如何计算?

  6、出示实验记录单。

  活动二:探究溶解能力

  1、出示实验材料。

  2、出示实验提示。

  (1)明确分工,相互合作。

  (2)轻轻搅拌,不要溢水。

  (3)没有溶解,不算一份。

  3、分发材料,小组观察,教师指导。

  4、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50毫升水中溶解了多少份食盐?多少份小苏打?

  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设计意图: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直接设计对比实验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设计实验时,教师要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可以使对比更有效。明白了对比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为学生后续规范地进行对比实验打好基础。

  三、拓展

  1、拓展资料。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在温度等条件发生变化时,同一物质的溶解能力也有变化。

  2、课后实验。

  厨房中有许多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比如白糖、味精、食盐、小苏打等。

  哪一种物质的溶解能力比较强?如果想在家里做实验,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课堂的实验延伸,课后寻找生活中溶解的例子并继续研究,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15

  教材分析

  本课是《水和空气》单元的第三课,学生通过前两课的研究已经认识到液体是会流动的。在本课中学生要对水、洗洁精、油三种液体的流动速度进行比较,加深对流动这个液体基本属性的认识。液体的流动的快慢速度是受多个因素影响的,比如受力的大小,流过的物体表面的状况、液体自身的黏度等。本课的公平实验,主要是让学生在保持滴流板倾斜度相同(受力大小一致)、液体多少一致、物体表面光滑程度一致的情况下比较,让学生认识到液体自身的黏度会影响它的流动速度。本节课只有一个活动,就是通过在滴流板上比赛三种液体流动得快慢,得出结论,内容比较简单。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大胆好问,但毕竟这类的知识有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液体流动速度的知识是零碎的,模糊的,肤浅的,但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这是学好这节课的基础。还有三年级学生的探究习惯还不规范,需要老师在每节课都要注意培养。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认识到液体都是会流动的`,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预测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公开的、民主的讨论有利于辨识实验的准确性,形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对比实验进行液体流动速度的比赛。

  难点:设计一个控制除变量之外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实验。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以下几点完成的还是比较好的。

  一是教学目标达成比较好,科学概念的建立比较清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液体流动有快有慢”、“液体流动快慢是受液体黏度不同影响的”有了比较理性的认识,也基本掌握了“黏度”这个科学词汇。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和科学分析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借助形象的实验过程,学生不仅参与比较充分,思维也得以有序地发展。

  二是在追求试验方法多样性的同时还兼顾科学竞赛的公平性。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保持除变量之外其他条件相同。这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而我在课前游戏中就渗透了公平竞赛的思想,所以这堂课在讨论实验公平性的时候,通过学生小组的讨论,师生共同的互动,很轻松地就达到了目标。

  但是在本节课上也存在一些不足。

  1.对学生的指导不够。首先是在学生使用滴管时,教师的指导还没到位。有几组学生在滴同样多液体时,滴上一滴他们把握不好,出现了比赛的不公平,导致实验出现误差。还有就是提供学生材料时。为了公平,让学生在玻璃片上进行竞赛,有一组学生没听仔细,他们还是在塑料尺上来进行实验的,教师应该强调更清楚点,对学生的关注更全面点。

  2.在问题的设计上还有欠缺。当学生在讨论设计实验时,我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比赛更公平、公正?其实这个地方还可以加个问题上去,问学生:比赛中需要哪些材料?然后再让学生去讨论。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学生的讨论会更有目地些。

  3.教师的语言不够干脆,显得比较啰嗦。每当学生汇报完自己的想法后,我总喜欢去重复学生的话,这不仅让费时间,还很容易打断学生的思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努力去改掉这个坏习惯,教学时语言要简练些。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科学教案上册教案05-01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07-29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02-23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总结09-29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反思04-04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教案8篇03-24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03-25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总结01-19

三年级上册教案01-27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范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