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案

时间:2024-05-18 18:18:26 教案 投诉 投稿

马说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马说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马说教案

马说教案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督促学生疏通词句,翻译课文,提高

  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

  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2、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能列举出有关马的成语吗?(学生列举)

  (马不停蹄、马到成功、马首是瞻、马放南山、马瘦毛长、一马平川走马观花、快马加鞭、马革裹尸、龙马精神、指鹿为马、千军万马、万马奔腾、老马识途、天马行空。)

  关于马,还有一个 “伯乐相马”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韩愈的《马说》,相信在学完课文以后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解题,介绍作者、写作背景

  1、前面我们学过《捕蛇者说》,今天我们又将学习《马说》,有谁能够讲一讲“说”在这里的意思?

  明确:“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说”就是“谈谈”的意思,“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马说》运用比喻艺术说理的典范,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人才论文

  (板书) : 人才论文

  2、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首。因韩氏是昌黎(河北昌黎)望族,又称“韩昌黎”。死后谥“文”,世称“韩文公”。

  自幼勤奋苦读。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25岁)中进士。贞元十九年(803)任监察御史时,因关中大旱,上书“请宽免民徭而免田租”,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令。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随宰相裴度平淮西有功,升刑部侍郎。因上表谏迎佛骨,得罪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唐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

  在文学上,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汉魏六朝的绮靡文风,主张继承先秦两汉古文传统,主张为文明白通畅,对后代的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

  3、写作背景: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三、初读课文,正音上口:

  1、听课文录音

  要求:明确字音、语气、节奏

  2、学生齐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沉痛、惋惜、同情。低沉缓慢)

  (2)学生说出重点字词的解释

  祗(zhǐ):只是; 辱:受到屈辱; 骈:两马并驾; 槽(cáo)枥:喂牲口用的槽; 以:因; 称:著称。

  (3)你能解释以下几个虚词吗?

  虚词:而、之、以、也

  (4)请同学翻译第一自然段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是雄健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会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5)思考巩固:

  ①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板书) :论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教师强调:强调本句是全文的中心论点(也是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说明伯乐知千里马。

  (板书) : 伯乐 知 千里马

  ②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会有怎样悲惨的遭遇呢?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6)对于千里马的遭遇,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沉痛、惋惜、同情。

  (7)朗读本段的语气、节奏应该怎样?

  低沉缓慢

  (8)概括段意: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9)小结:文章一开篇就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见解,这就说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即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的作用,因为除伯乐以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既然如此,千里马的命运就决定于是否有伯乐来发现它了,而实际的情形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的悲惨命运简直就具有必然性了,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一般水平的牧马人,而且“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尽无知小人的气,更令人悲愤的是,这些宝马竟然成双成对地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真非笔墨所能形容,从字里行间可见作者的痛惜之情。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男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愤怒谴责。急促、迅猛、高亢。)

  (2)学生说出重点字词的解释

  一食(shí):吃一顿; 或:有时; 石:古代的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食(Sì):通“饲”,喂; 能:能够; 是:这样; 才美:才能和美好的素质; 见:通“现”,表现;且:尚且; 等:等同; 安:疑问词,怎么。

  (3)你能解释以下几个字吗?

  ①虚词:而、之、也、其

  ②实词:能 食 尽

  你能找出本段的通假字吗?请解释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饲” 喂

  才美不外见 通“现” 表现

  (4)请同学翻译第二自然段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目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目行千里呢?

  (5)思考巩固:

  ①“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板书) : 千里马 才美不外现

  教师:如果才美外现了,称为什么马?

  (板书) : 千里马 才美外现 名马

  ②“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第三段中:(其真不知马也。)

  (板书) : 食马者 不知 千里马

  ③作者是怎样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6)对于食马者的做法,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愤怒谴责

  (7)朗读本段的语气、节奏应该怎样?

  急促、迅猛、高亢。

  (8)概括段意:提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9)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着力刻画了“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作者先从千里马的食量说起“一食或尽粟一石”,这是夸张的说法,但这正突出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普通马,而这一点决非是那些“食马者”所能知道的,他们只是按照普通马的食量来喂养它,所以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作者最后发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女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深刻嘲讽)

  (2)点明几个重要的字词的解释:策、道、材、通、临、其、邪

  (3)你能解释以下几个字吗?试试看

  ①虚词:而、之、以、也、其、策

  ②实词:能 食 尽

  你能找出本段的通假字吗?请解释

  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才” 才能

  其真无马邪 通“耶” 表示疑问 相当“吗”

  (4)请同学翻译这一自然段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5)思考巩固:

  ①“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作用是什么?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②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第二段提出千里马才美不外现,在食马者眼中就无马了。

  (板书) : 千里马 才美不外现 无马

  ③哪句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的身份叹息的?

  呜呼!其真无马邪?

  ④文中哪句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其真不知马也。

  ⑤本文的主旨是什么?揭露“食马者”“不知马”。揭露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

  (6)朗读本段的语气应该怎样? 深刻嘲讽

  (7)概括段意: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嘲讽。

  (8)小结:作者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画执策者的形象,把“真无马”与“真不知马”对照起来,生动地提示了执策者的愚蠢和荒唐,最后又以“其真不知马也”结住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感。

  五、三读课文,理解寓意、品味意境

  1、理解文章的深层寓意

  提问: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如果不是,他们分别比喻什么?

  明确:不是,

  “千里马”比喻人才; (板书)

  “伯乐”比喻慧眼识才者;圣明的君主;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难遇)

  “食马者”比喻愚妄无知的统治者。

  2、作者韩愈写此文的意图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章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

  3、文章借千里马的遭遇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控诉,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愤慨,这种写作手法叫什么?

  教师指出(托物寓意)板书

  4、你认为十一个“不”字表达出什么语气?

  11个不字,表达出强烈的否定语气;

  5、文章连用了十一个“不”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表达了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和谴责。

  6、每一自然段都以“也”字作结,这三个“也”字所表达的语气是否相同?

  明确:第一个“也”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第二个“也”表达了作者的愤怒谴责;第三个“也”是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

  7、请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字正腔圆。节奏分明、把握停连,力求准确流畅。11个不字,表达出强烈的否定语气;也字,读出痛惜、愤怒、嘲讽的语气。

  六、扩展延伸

  我相信大家人人都是千里马,假如你是今年的大学毕业生,面对难就业的情况你会怎么办?(同学们自由讨论、发言)

  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适应环境,发挥潜能是最重要的

  老师寄语: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不能马马虎虎,走马观花,更不能指鹿为马,溜须拍马,成为害群之马。有缺点赶快悬崖勒马,马上改正。只要我们发扬龙马精神,马不停蹄,快马加鞭,相信大家都能成为千里马,前途一马平川,事事马到成功!

  板书设计:

  马说 (人才论)

  韩愈

马说教案2

  学法指导

  1、概述

  《马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文章,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2、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qí)真不知马也!

  3、注释

  1、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擅长相(xiàng)马。

  2、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在马夫的手里。祗:只是。辱,受屈辱。之:的。奴隶人:低贱的人。

  3、骈(pián)死于槽枥(cáo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jiù)里。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槽,喂牲口用的食器。枥,马棚。

  4、不以千里称也:不用“千里(马)”的称号称呼(它)。以,把,用。称,称呼。千里:日行千里

  5、马之千里者:能日行千里的马。之,助词。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6、一食(shi二声):吃一顿。或尽粟一石:有时要吃尽食料一石(dàn)。或,有时。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粟,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石,十斗为石。

  7、食(sì):同“饲”,喂养。下文“而食”“食之”的“食”,也念sì。

  8、其:指千里马,代词。能千里:能走千里。之:(定语后置,不译。)

  9、是:这样,指示代词。

  10、能:才能。

  11、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面。见,同“现”,显现。

  12、且:犹,尚且。欲:想要。等:等同,一样。不可得:都做不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13、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14、策:竹制的马鞭子,这里是用鞭子打的意思。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办法。道:方法。

  15、尽其材:竭尽它的食材。指喂饱了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材:同“才”,才能

  16、鸣:马叫,之:代千里马。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17、执策:拿着马鞭。执,握。策,赶马的鞭子,名词。临:面对。

  18、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19、其真无马邪(yé):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难道,表反问语气。邪,同“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20、其:恐怕,大概;表推测语气。

  21、常:通常,平常。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而重气势。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韩愈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中的《杂说》。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教 学 流 程

  第一课时:预习展示课

  学习目标:通顺而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环节和时间预设:1、导入(5)2、自学+对学+群学(20)3、展示(15)4、巩固积累(5)

  1、 导入学习内容。

  2、 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习作者的情况及写作背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作者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和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即可了解了作者和背景,必须是在自主的情况下进行的,有利孩子们掌握和识记)(对自主学习和解决疑问的同学进行表扬与加分)

  3、 教师范读文章,学生根据教师的范读纠正读音和自己的断句以利于后面的朗读。

  4、 1)自己试读,要有感情。2)对子组互读,互相纠正。3)小组内展读,小群体互学。老师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评价。

  5、 全班进行展读比赛,由组内推选出一人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从而找出不足,教师给予评价。

  6、 巩固今天的学习内容,有时间完成下节课的内容。

  第二课时 预习展示

  学习目标:1、通译全文。

  环节和时间预设:1、导入(5)2、自学+对学+群学(15)3、质疑+解疑+展示(15)4、巩固积累(5)

  1、导入。

  2、自主学习,在前一课认真完成的基础上,自己再根据自己的学习勾画出自己还不够熟悉或存在的问题,或者要告诉别人的重点内容。

  3、对组学习,把自己的疑问和感受讲给自己的同伴听一听,看能不能解决问题,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再留下来,等待小组解决。

  4、小组学习,将对组的问题拿出来,在组长的带领下解决,把重点的或者是不会的不理解的提出来,质疑到自己的板面上,期待全班同学共同解决。

  5、解疑过程,聚焦到侧面的版面,大家共同解决留下来的问题,可以自由展示。

  6、巩固积累环节,由各组推荐一个人将其中一部分再作具体展示,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学习内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世上有了伯乐(这样的`人),于是,之后就有了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这样的人)却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马夫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槽里,不用千里马来称呼(它)。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能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dàn)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里的能力,把它当作普通马来喂养。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是吃不饱,力气不满足,它的才能和特长不能显现出来,想要它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用鞭子抽打马,不按照正确的驱使马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施展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握着马鞭面对着千里马(面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呀!

  第三课时:预习展示课

  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2、归结文章的写法及中心思想。

  3、学习刻苦学习的精神。

  环节和时间预设:

  1、导入(5)

  2、自学+对学+群学(15)

  3、分组展示(15)

  4、巩固积累(5)

  学习过程:

  1、小组交流,将自己本组内不会的知识和重点的知识找出来,一会在展示的时候要弄清。

  2、分配任务,小组重点准备这部分内容。

  3、根据小组分到的内容进行展示,补充与点评相结合。

  学习内容:

  1、构建全文结构图(每个自然段的段意必在其中)

  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慨叹伯乐不常有的悲哀。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揭示中心:天下非无千里马,而是无识千里马的人。

  2、仔细阅读第一段,体会内容,你发现了什么有价值的问题吗?写在下面。

  1)引出论题的语句:表现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2)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即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3)没有伯乐,千里马将面临怎样的遭遇。

  4)概括本段段意。

  3、仔细阅读第二段,体会内容,你发现了什么有价值的问题吗?写在下面。

  1)概括本段的段意。

  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3)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

  4)最后一句话的作用:对千里马被埋没和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

  4、仔细阅读第三段,体会内容,你发现了什么有价值的问题吗?写在下面。

  1)本段的段意。

  2)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

  3)“执策而临之,天下无马”的作用: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对食马者不知马的丑态进行刻画,刻画了食马者的浅薄、愚妄、愚昧、无知。

  4)本文的中心句或者是主旨句是:

  5)文中千里马,食马者,伯乐,各自比喻的是什么人。

  5、归结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借伯乐相马的故事提出了“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的见解,托物寓意,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与昏庸,表达了作者痛感“伯乐不常有”、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

  6、结合全文内容,写一写你阅读后的感受,可以从以下范围入手:

  A结合文章谈一谈当今人才的使用情况。

  B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看法。

  C如果你是千里马,你将怎样去做?

  D我们该如何对待千时马这样的人。

  E从全文中你获得了什么体会。

  第四课时:巩固展示课

  学习目标:1、背诵大比拼,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展示读后感,砸实对内容的分析。

  时间及环节预设:1、准备(5)2、背诵展示(30)3、巩固积累(10)

  具体过程:

  1、每个组要准备大家一起背诵,根据正确的程度和自信程度得分。

  2、每个组要推荐一名最优秀的同学,代表全组进行展示,获得分数,可以挑战速度和准确度。

  3、科代表与老师抽取一个人代表全组背诵其中一段,获得分数。

  4、抽取一人脱稿来展示自己的读后感,根据书写的深度与质量获得分数。

马说教案3

  复习目标: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

  一、复习导航

  1、韩愈,字 , 朝著名文学家,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有韩愈、元、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 ,《马说》是其《 》中的第四篇。我们曾学过他的诗<< >>,默写此诗:

  2.对照注释巩固重点词释义。

  (1)故虽有名马 (2)骈死于槽枥之间 (3)才美不外见

  (4)策之不以其道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6)执策而临之

  (7)一食或尽粟一石 (8)安求其能千里也

  3.查找有关马的成语:

  二、合作探究

  温馨提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要求提升重用,未能如愿,心中郁闷不平。

  思考题:1.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2.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3.本文中“伯乐”“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4.本文的中心论点句是: ,全文的主旨句是:

  三、教师导学:

  本文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露,也是作者本人不幸遭遇的.真实写照。请同学们阅读思考,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1.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3.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4.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5.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6.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

  7.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 8.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

  四、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① 介:披上战甲。 ② 褫(chǐ):解除。 (节选自岳飞《论马》)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2)比行百余里( )

  2、翻译下列句子。

  (1)安求其能千里也? (2)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3、本文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

  4、这两文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课堂检测

  1.翻译下列句子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马说教案4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读准字音,熟读全文

  2.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3.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 的用法。

  4.翻译并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怀才不遇、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重点:

  翻译并背诵全文

  难点:

  认识伯乐与人才的关系

  学法指导:

  1、结合注释,解决重点字词。(小组内共同提出并解决)

  2、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运用联系和想象,理解课文中的白描写法。

  教学方法:

  读 议 展 点 练

  第一课时

  一.引导探究

  1.读写字词:

  骈死pián 槽枥cáolì 粟sù 外见xiàn 食马sì 祗zhǐ 邪yé 一石dàn

  2.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3.查找资料,了解“说”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

  ①“说”是古代表示 的一种文体,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见解和主张,讲究文采,相当于今天的杂文。

  ②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 ”之一,曾倡导古文运动。初入仕途时,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均未被采纳。

  4.朗读课文,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伯乐对千里马重要性体现在“ ”。

  ②没有伯乐,千里马悲惨的命运是“ ”。

  ③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是“ ”。

  ④造成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 才能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

  ⑤作者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和对“食马者”无知的强烈谴责表现在“ ”。

  ⑥食马者的浅薄愚妄体现在“ ”。

  ⑦揭示食马者埋没千里马才华的句子是“ ” 。

  二.优选精练

  (一)基础演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④骈死于槽枥之间( )

  2. 用“∕”标出下面语句的节奏(每句标两处)。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①才美不外见 _ __通__ _ 含义:___ ____。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__ __通___ 含义: 。

  __ 通__ _含义:_ __ __ 。

  ③其真无马邪 ___ _通___ _ 含义:______ ___ 。

  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 ,含义是

  ⑤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通 ,含义是

  古今异义词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义: 今义:

  ②是马也 古义: 今义:

  (二)能力提升

  1.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④其真无马邪?

  2.填空。

  ①“说”是古代表示 的一种文体。

  ②《马说》运用了 的写法,用“千里马”比喻 ,用“ ”比喻圣明君主,把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比作“ ”。文章借“千里马”被埋没的现象揭示了封建统治者 的现实,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

  ③“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才能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

  ④《马说》的主旨句是“ ”。

  三.拓展延伸

  1.阅读寓言《赵人卖马》,自选角度,说说你受到的启示。

  一个赵国人牵了一匹马到集市上去卖,卖了三天,无人问津,便想了一法,请名人伯乐到市场上将他的马看上两眼,做一个“活广告”。伯乐欣然而至,围着马转了三圈,离开时还回头看了三看,于是马价涨十倍。

  2.封建社会有很多人才被埋没,同样是怀才不遇,他们的做法却不一样。你赞同谁的做法?为什么?

  A.韩愈—— 牢骚满腹痛骂当局

  B.苏秦——刺股苦读发奋成材

  C.韩信——另寻明主开创大业

  D.陶渊明——归隐田园孤高自傲

  3.当今社会,仍然有很多人才得不到重用。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人才被埋没?

马说教案5

  《马说》是一篇具有寓言色彩的议论文。全文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为论点,从而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怨愤。请仔细品味——

  1.本文篇幅较短,反复诵读,理解文意。

  2.学习并积累重点词语。

  3.进一步学习和巩固“说”这种古代文体的相关知识。

  走近作者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今河南南阳)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尤著名,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集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仕途之路多不得志,痛感遇明主难,因而写了《马说》一文。

  二、作品信息

  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里的《杂说》,《杂说》共四篇,题目是后人加的。

  融入文本

  一、整体解读

  开门见山提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

  强调了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着重描写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运用“安求其能千里也”的反问句,谴责了那些昏庸的“食马者”由于无知而埋没千里马的罪过。这也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的极大愤慨。

  揭露了“食马者”的愚蠢无知。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二、问题研讨

  1.仔细阅读本文之后,你认为作者的看法全是对的吗?有没有不足之处?请加以说明。

  作者的看法并不是都对,它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如“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就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社会底层百姓的歧视。从文章的内容来看,作者还是把认识和提拔人才的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的身上。

  2.本文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斥责那些不识马的人,暗含有第一段“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论断。

  3.本文的寓意是什么?

  本文托物寓意,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作者痛感“伯乐不常有”、“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

  三、名句鉴赏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作者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表达了对人君不能识别人才,埋没人才现实的痛惜,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同时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境遇。

  四、靓点点击

  1.寓深刻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通篇没有一句直接提到人才,但我们能够从流畅、精练的语言中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文章的逻辑性强,内涵深刻丰富。

  2.排比反复句式的运用,使语言酣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使文章跌宕有力。

  五、文言知识

  1.通假字

  ①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露,表现。)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

  ③其真无马邪?(“邪”通“耶”,呢,吗。)

马说教案6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韩愈文选》中《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为后人所加。杂文马说优秀教案,我们来看看下文。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2、能正确翻译文言语句。

  3、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4、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2、能正确翻译文言语句。

  3、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难点: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方法

  自学加点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把握文中词语的读音。

  2、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3、能正确翻译文言语句。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请同学们说说有关马的成语,(一马当先、-跃马扬鞭、天马行空、千军万马、马到成功、马不停蹄、老马识途、车水马龙------)从这些成语中,我们不难看出,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马,对马的印象非常好。唐代文学家韩愈就写过一篇有关马的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板书课题并释题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体裁,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杂文或杂感相似。可以记事,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其主要特点是一事一议,要求作者写出对社会生活中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或对某种现象的看法。

  三、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韩愈 (768~824)字退之,南阳 (现在河南南阳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父母早亡,由嫂抚养。卒谥“文”,又世称韩文公。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韩愈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四、自学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工具书和已有的文言知识理解文中实词虚词的意思,尝试着翻译文言语句。

  2、将自学中碰到的问题在小组中讨论解决。

  3、将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罗列,留待集体解决。

  五、集中解疑

  六、检查自学情况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世有伯乐(lè),然后有千里马

  骈(pián)死于槽枥(cáolì)之间

  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 这里的“食”是“吃”的意思,所以读(shí)。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这里的“食”同“饲”,喂养的意思,所以读(sì)

  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 这里的“食”是“吃”的意思,所以读(shí);这里的“见”同“现”,显现的意思, 所以读(xiàn)。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夫)

  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 (本指小米,这里泛指粮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这,这样的)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犹,尚且) (等同,一样)

  安求其能千里也 (怎么,哪里)

  策之不以其道 (方法)

  执策而临之 (握,拿) (面对着)

  3、 辨析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养)

  食不饱 (吃)

  食之不能尽其材 (喂养)

  不以千里称也 (用,拿)

  策之不以其道 (按)

  虽有千里之能 (的)

  执策而临之 (代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音节助词,无义)

  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的标志)

  安求其能千里也 (代千里马)

  其真无马耶 (难道)

  其真不知马也 (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 (驱使)

  执策而临之 (鞭子)

  策勋十二转 (记载)

  虽有千里之能 (虽然)

  故虽有名马 (即使)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完)

  食之不能尽其材 (使----尽)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转折连词,却)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顺承连词,来)

  4、 翻译句子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②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③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④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⑤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⑦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⑧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七、布置作业

  思考书后探究●练习第一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2、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二、研读课文

  (一)朗读课文第一段并思考问题

  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 之间的'关系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作者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们认为到底是先有千里马,还是先有伯乐呢,为什么?

  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马而言应该是这样的。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他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是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识别就成为前提了。

  3、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二)朗读课文第二段并思考问题

  1、作为千里马与普通马有什么不同?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食马者能注意这一点并区别对待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三)朗读课文第三段并思考问题

  1、本段中那些语句刻画了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本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讽刺揭露了昏庸无能,不能选贤任能而报怨世无人才的统治者。

  3、本文通篇写千里马,难道韩愈仅仅为马的不幸而鸣不平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4、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慨心情。

  5、本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三、拓展延伸。

  天生我材必有用,只可惜韩愈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他只能无可奈何的发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

  1、那么假如你就是一匹千里马,却暂时不被重用,你会怎么做呢?

  韩愈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免绝对。我们要主动地去争取,像毛遂一样的自荐,方可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2、那么作为千里马,你们又想对伯乐说些什么呢?

  我相信所有的伯乐一定会尊重教育,尊重人才。让千里马能够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愿伯乐们能够拥有一双慧眼。.因为世界上不是缺少千里马,而是缺少发现千里马的眼

  四、小结::

  韩愈以良马喻人才,写自己知遇之难,是因为它生不逢时,我们有幸生长于新时代,能够人尽其才,那么我希望大家能够发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豪言,天马行空任我行的壮语。同学们,莫愁前路无知己,我相信只要大家努力,若干年以后,你们一定会站在我面前自豪地说:天下谁人不识我!

  五、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本文。

马说教案7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了名马,也只是辱没在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作千里马。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食料一石。喂养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把他当作普通的马来喂养。( 所以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特长也就显现(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它,不能够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嘶鸣、鸣叫),却不能通晓(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鞭子,走到千里马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文章主旨】

  文章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够识别人才,任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本文要表达的作者的见解: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写作特色】

  托物寓意:通过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来说明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平,将见解和感慨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巧妙自然,深刻警策。

  【人物形象概括】

  千里马喻人才。

  伯乐喻能识别人才的人。

  食马者喻不能识别人才,甚至是摧残埋没人才的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

  【段意概括】

  第一段: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然后以千里马不遇伯乐而终身被埋没的遭遇加以印证。对人才被埋没表达了无限痛惜的感情。

  第二段: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即食马者的无知。对封建统治者的愚妄浅薄给予了愤怒谴责。本段中的四个“不”都源于食马者的无知,能激发人们的不平之感,表达千万有才之士的悲愤。

  第三段:总结全文,着力写食马者的愚妄。用三个“不”把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写得淋漓尽致。用“其真不知马也”给予深刻的嘲讽。

  【文学常识积累】

  1、本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卒谥“文”,世称“韩昌黎”。力反六朝以来的骈文之风,提倡古文,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先生集》。

  2、“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可以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某种问题的观点。

  3、《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杂说》共四篇,《马说》是第四篇。

  【重点字词】

  辱(ru) 骈(pian) 槽(cao)枥(li)粟(su)石(dan) 邪(ye)

  【词语解释】

  1.世有伯乐(伯乐:名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马。)

  2.故虽有名马(虽:即使。)

  3.只辱于奴隶人之手(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奴隶:古代也指仆役。)

  4.骈死于槽枥之间(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具。枥:马棚,马厩。)

  5.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称:不因日行千里而出名。指马的千里之才被埋没了。称:著称。)

  6.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食:吃一顿。或:有时。尽:吃尽。

  7.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同下文“而食”“食之”。)

  8.是马也(是:这种。)

  9.虽有千里之能(虽:虽然。)

  10.才美不外见(外见:表现在外面。见:通“现”,显现。)

  1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犹,尚且。等:等同,一样。

  12.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怎么。)

  13. 策之不以其道(策之:驱使它。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意为鞭策、驾驭。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道:正确的方法。以:按照。)

  14.食之不能尽其材(尽:竭尽。材:通“才”,才能,才干。

  15.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通:通晓,明白。)

  16.执策而临之曰(执:拿,握。策:马鞭子。临:面对。)

  17.其真无马邪?(其:难道,表反问语气。邪:通“耶”,吗,表示疑问语气。)

  18.其真不知马也!(句意:恐怕真的不能识别千里马。其:恐怕,表推测语气。)

马说教案8

  教学目标: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

  过程与方法:

  指导朗读,领会虚词,品味情感,逐层分析语调变化,当堂成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古今异义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并掌握重点实虚词的含义。

  1、通假字:

  1)食:通“饲”,喂养 2)见:通“现”

  3)材:通“才” 4)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2、古今异义:

  故 虽 称 等 安 策 道 通 临 是 或

  3、虚词:而之其以也

  而A 转接可以译为“却,可是” B 顺接可以不译

  之A 结构助词“的”B代词,代人或物 C无意义,句中停顿

  D帮助构成倒装,无意义

  其 A 代词,代人或物B代词他的它的C指示代词那种

  D反问语气词难道 E推测语气词恐怕

  以 A介词因为 B介词按照

  也 A肯定语气B反问语气C推测语气D句中停顿

  4、实词:

  见教材及资料

  5、学生生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课文的中心与层次

  中心:借古代伯乐和平里马的故事,以喻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压抑人才,也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层次: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手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2、读了这篇课文,你对千里马的遭遇有何感想?请你谈一谈。

  (学生可根据自己对课文意思的把握进行叙述)

  3、你觉得作者是仅仅在替千里马鸣不平吗?“伯乐”和“马”有没有别的'含义?它们各比喻什么?

  (韩愈当然不是在仅替马鸣不平,他写这篇文章旨在抒发自己的感情,伯乐指能够识别人才的人,结合作者的当时背景,指封建统治者,而且应该是指能够识别赏用人才的所谓明君。)

  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写出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实?

  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才很多,但是封建统治者却很少有能够真正赏识人才的明君,真正的人才不能做到人尽其才,很难发挥自己的才能,有才之人是壮志难酬。

  4、找出文中描写千里马遭遇的语句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拓展探究

  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3.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

  把你的探究结果,写成一篇小短文,下节课交流。

  学生当堂熟读成诵

  布置作业:

  1、默写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2、根据自己的了解及查阅资料,谈谈中国现在的用人制度。

  附:板书设计

  马说

  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

  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有常有。

  食之不能尽其材 表达:怀才不遇;

  事例进行论证: 鸣之不能通其意 埋没人才 控诉:埋没人才

  天下无马 希望:重用人才

  教后反思:对于文言文,仍然坚持朗读与探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深刻理解作者赋予“伯乐”、“千里马”的寓意。通过练习设计,激发学生对国家实现人才问题的思考。

马说教案9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生齐读、教师正音、学习小组合作扫除字词障碍,使学生读准、读懂课文。

  (二)通过对课文内容“说、辨、议、想”的合作探究过程使学生感悟课文的主旨、文章的寓意、托物寓意的写法。

  (三)通过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使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通过对“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你是怎么看待伯乐的作用呢?”话题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人才保持良好的心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

  二、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尝试翻译这篇课文。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讲“知己”这个词来源的故事(即伯乐在太行山相马的典故)。

  (二)释题及作者简介

  (三)理读课文,使学生做到读准、读懂课文

  (板书:一、理读 1、读准2、读懂)

  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正音。

  2.学习小组合作 扫除字词障碍。

  (四)解读课文的内容与主旨

  (板书:二、解读1、内容 2、主旨)

  1.说一说

  (1)课文里面有怎样的千里马?

  你可以试着这样说:这是一匹 的千里马,因为……

  (2)又有怎样的饲马者呢?

  你可以试着这样说:我觉得他是 的饲马者因为……

  2. 辨一辨

  作者所说的“食马者” “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板书)千里马喻指 ,伯乐喻指 ,食马者喻指 。

  3.议一议

  ①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②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会有怎样悲惨的遭遇呢?

  4.想一想

  我们来看一看文章的主旨,作者想要通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教师适当补充写作背景)

  (五)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板书:三、品读 共鸣)

  1.教师:品读首先要和作者产生共鸣。比如说,我读到什么地方的时候和作者感到一样,怎么样?说说看。

  2.学生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六) 学生背诵课文

  (七) 拓展延伸

  1.讨论:作者认为,自己是个人才,只是缺少伯乐的.发现。其实封建社会不知道埋没了多少人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同情百姓,写出民苦“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的(柳宗元);与民同乐的太守(欧阳修);还有李白、苏轼、王维……这些都已成为了历史。那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你是怎么看待伯乐的作用呢?

  2.教师举例:飞人刘翔和教练孙海平;一代影后章子怡和张艺谋等。鼓励学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刻苦勤奋,努力学习,成为一匹千里马。策马扬鞭,马到成功。

  (八) 教学检测反馈设计

  1.基础题:完成“思考与练习”第二题。

  2.拓展题:给韩愈写一封信,抚慰他怀才不遇,愤懑难平的心情。

马说教案10

  一、目的要求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4、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

  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二、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马说》,它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通篇写马,实则写人。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文章对自己不着一字,愤懑不平之情和穷困潦倒之感却充溢其中。

  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引发学生的思考:当代千里马是否也要依赖于伯乐?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具准备:U盘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讲故事: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千里马往往难以遇到伯乐,自己的才华也很难发挥出来,今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一篇唐代韩愈写的古代杂文《马说》,看看作者对于千里马的现实命运又有怎样的评说。

  二、 作者及文体简介

  1、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因其祖籍在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时,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著有《昌黎先生集》。

  2、写作背景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3、文体简介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彩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如:《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就属这一文体。

  由此可见,韩愈写《马说》这篇文章是不是仅指传说中的人和物?他是有其用意的。

  三:初读课文,正音上口:

  1、放录音

  2、学生齐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

  要求:明确读音,停顿,语调

  四: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以小组为单位,互读课文,对照注释,大胆提出疑难问题,做出标记,准备在课堂提问。

  A、解决重点字词

  祗(zhǐ):只是;辱:受到屈辱;骈:两马并驾;槽(cáo)枥:喂牲口用的`槽;以:因;称:著称。

  B、字词学习

  1、通假字:

  1)食:通“饲”,喂养

  2)见:通“现”

  3)材:通“才”

  4)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2、古今异义:

  故虽称等安策道通临是或

  3、虚词:

  而之其以也

  而A转接可以译为“却,可是”B顺接可以不译

  之A结构助词“的”B代词,代人或物

  C无意义,句中停顿D帮助构成倒装,无意义

  其A代词,代人或物B代词他的它的C指示代词那种

  D反问语气词难道E推测语气词恐怕

  以A介词因为B介词按照

  也A肯定语气B反问语气C推测语气D句中停顿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就第一自然段不理解的地方提问,教师解答疑问。

  (3)请同学翻译第一自然段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4)提问:

  A、本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B、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

  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C、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5)思考巩固:

  ①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②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会有怎样悲惨的遭遇呢?

  也就是说,这些千里马早些被伯乐发现了,它们的遭遇还会那样悲惨么?(不是会的)这说明了什么呢?

  (6)概括段意: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7)小结:文章一开篇就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见解,这就说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即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的作用,因为除伯乐以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既然如此,千里马的命运就决定于是否有伯乐来发现它了,而实际的情形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的悲惨命运简直就具有必然性了,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一般水平的牧马人,而且“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尽无知小人的气,更令人悲愤的是,这些宝马竟然成双成对地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真非笔墨所能形容,从字里行间可见作者的痛惜之情。

  我们不禁要问:造成千里马如此遭遇的原因是什么呢?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千里马被埋没了呢?下节我们来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男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

  (2)以竞赛的方式解决难字词

  一食(shí):吃一顿;或:有时;石:古代的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食(Sì):通“饲”,喂;能:能够;是:这样;才美:才能和美好的素质;见:通“现”,表现;且:尚且;等:等同;安:疑问词,怎么。

  (3)请同学翻译第二自然段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4)思考巩固:

  A、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食不饱

  B、本段从侧面讽刺了喂马者什么?

  无能、无知、目光短浅。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对千里马的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

  (5)概括段意:提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6)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着力刻画了“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作者先从千里马的食量说起“一食或尽粟一石”,这是夸张的说法,但这正突出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普通马,而这一点决非是那些“食马者”所能知道的,他们只是按照普通马的食量来喂养它,所以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作者最后发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女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

  (2)请同学提出疑问,其它同学帮助解决

  (3)点明几个重要的字词的解释:策、道、材、通、临、其、邪

  (4)请同学翻译这一自然段

  策之不以其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5)思考巩固:

  A、那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

  策之不以其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B、本段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

  “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C、本段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人才埋没的愤懑之情。

  再齐读一遍,大家有没有感觉到作者是在用一种怎样的语气在说?

  (6)概括段意: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嘲讽。

  (7)小结:作者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画执策者的形象,把“真无马”与“真

  不知马”对照起来,生动地提示了执策者的愚蠢和荒唐,最后又以“其真不知马也”结住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感。

  四、三读课文,推究文理

  1、齐读课文

  2、理解文章结构

  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作者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是如此密切,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去,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最后又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屏幕显示版书)

  3、理解文章的深层寓意

  提问: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明确:不是,“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慧眼识才者;“食马者”比喻愚妄无知的统治者。文章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屏幕显示版书)

  五、拓展延伸

  有人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念是片面的,不能把发现千里马的希望寄托在伯乐身上。伯乐难道就一定是公正、无私的吗?如果你是千里马,你会怎么做?(同学们自由讨论、发言)

  六、练习

  附:

  (一种看法认为“鸣之”中的“之”依然是代词,代马。理由是与前两句的结构保持一致。既然策之、食之中的“之”,分别翻译为鞭打它,喂养它,所以“鸣之”自然理解为代词,指马。即便教学参考书译文也译释“鸣之“中的之为”它“的意思。其表述为“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它的意思。”另一种看法则是;“鸣之”中的“之”在这里调音节,无实在意义。理由在于,的确从结构上看“鸣之”是要与前面的“策之、食之”结构保持一致,这也遵循了骈文的句式整齐对应的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策”与“食”分别是鞭打与喂养的意思,两个都是及物动词,动作的发出者为喂马者,所以翻译前两个“之”为它,代表“马”理所当然,也顺理成章。而”鸣之“中的”鸣“本身是指鸣叫,动作是由”马“发出的,不是喂马者所施。要区分清楚这里前后动词动作发出者不是同指一人,这里的”鸣“是不及物动词。所以不能牵强把”鸣之“也翻译为鸣叫它。显得不合理,也不符合语法规则。这里的“之”就是用在不及物动词“鸣—鸣叫”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不用翻译。何况”之“本身也有”调音节“的作用。许多例子也可见一斑。

  例如:①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攻了。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译:时间长了,眼睛好象闭着,神情悠闲得很。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之”用在动词“鼓”(击鼓)后,无实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因此根据这里前后的语法具体语境,这里的“鸣之”的“之”为调音节辅助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里讨论“之“的用法并不是吹毛求疵,在今天日益淡化语法现象的境况下似乎也显得多余了点。对这里”之“的探讨,只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晰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规范的语法规则,帮助学生更好地去阅读一些浅显的文言文,更规范地在生活中运用语言!)

  板书设计:

  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痛惜)

  托

  马说食马者不知——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物

  寓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嘲讽)意

马说教案11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第1段

  (一)朗读:齐读;单读。

  (二)学生根据注解自己疏通文意。把第一段分为三层,学生分a、b、c三组,每组一层。然后每组推举代表,向大家翻译课文。

  (三)总结本段的语法文言文知识:

  1.通假字:受-授

  2.古今异义

  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问上有较高造诣的人。

  无:古-无论;今-没有。

  众人:古-普通人;今-很多人。

  3.一词多义

  之: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 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 吾从而师之

  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③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乎:

  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 其皆出于此乎

  也: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吾师道也

马说教案12

  一、导入

  讲述《伯乐相马》的故事。(见附录)

  这匹千里马最终得到了伯乐的赏识,但是不是所有的千里马都能被赏识,被重用呢?

  学了韩愈的《马说》,我们就知道了。

  二、简介作者、写作背景及解题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朝著名文学家,自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河南河阳人,出身封建官僚家庭,“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2、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也就是中唐时期。其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韩愈本人的遭遇也是这样,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毛遂自荐,可惜不得重用。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但始终郁郁不得志,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3、解题

  请同学们看看标题,我们以前有学过与《马说》这个标题相类似的文章吗?(《爱莲说》、《师说》)。

  谁来说说“说”是什么意思?

  生:“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与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初读课文

  要求读得流畅,注意语气、重音和停顿,在朗读中感知课文,

  1、学生范读(注意读准字音)

  2、自由朗诵,互读(同桌之间互读,指出彼此的好与不足)

  3、老师范读(注意有感情地朗读)

  4、全班齐读

  四、感知课文内容

  1、结合注释、工具书,小组之间讨论,共同翻译。

  2、分小组比赛,谁能提出问题把对方难倒?(就自己不理解的或认为重要的问题来提问)

  3、派代表来翻译课文,其他同学指出翻译不足的地方,并补充。

  五、研读课文,品味意境

  1、小组讨论以下五个问题(男女生展开竞赛)

  ①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是怎样的?(用原文回答)

  ②千里马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作者要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③“食马者”是怎样对待马的?(用原文回答)

  ④“食马者”这样对待千里马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用原文回答)

  ⑤“食马者”这样对待千里马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哪一句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老师读题,板书:伯乐、千里马、食马者)

  明确: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是一般的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因此,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性的作用。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④“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⑤“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其真不知马也”

  2、小结

  文章到最后,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了高潮,正是这些不知马者、食马者的愚昧无知,才造成了千里马被埋没。

  六、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

  1、结合写作背景思考: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明确: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人。

  千里马比喻人才。

  2、全文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3、揭示“托物寓意”的写法

  明确:本文论述的是识别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没有一句话直接提到人才,作者认为对有才能的人必须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任,这样他们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干,他的这些主张,是通过对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的境遇的描叙表现出来的,这种写法就叫托物寓意。(板书:托物寓意)

  七、拓展延伸

  讨论:在韩愈那个时代,没有伯乐,那我们这个时代呢?有没有这种现象?假如你是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该怎么办?

  明确:对自己充满信心;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不放过任何机会,并创造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

  八、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并给韩愈写一封信,抚慰他怀才不遇,愤懑难平的心情。

  九、板书设计

  马说

  韩愈

  托伯乐

  物千里马

  寓食马者

  意

马说教案13

【学习目标】

1、作者及其说的文体特点。

2、读懂文章,领会本文词、句的含义。

3、诵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寓意。

【学习重点】

1、文中重点词句的掌握。

2、力争当堂成诵,加深对文章的寓意的理解。

【学习时数】

(应用一个半课时完成)

【导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成语接力游戏:

虽然这是我第一次给同学们上课,可我觉得我们之间是不陌生的,因为我们在同一个校园里已经生活了快两年了。在座的许多同学跟我有过交往,给我留下过很好的印象。所以希望大家放轻松些,我们先来做个成语游戏:

规则:以小组为单位,逐个写马字成语,每人只限两个,每组一次只能有1人在台上写。多者为胜。

2、说说

马说即说马,是谈谈马的意思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 性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种问题的观点;写法上十分灵活 ,跟现代的 杂文相似。

3、作者简介。

二、 听录音、 试读

(每个学生都要记到笔记或书上)

1、请划出重要字词音形。(正音、正字)

2、请找出疑难句子。 (会读注意停顿、语气)

听完录音即全班齐读,找出误音和节奏的错误。

A、食字的读音 粟石的读音

B、通假字──祗同只 食同饲 见同现 邪同耶 材同才

C、节奏:骈死于/槽枥之间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三、学习探究 串通文章

1、读第一段完成

⑴ 找出文中的重要实词和虚词,同位探究解决。(先个人读同桌讨论,最后解决不了的集体解决)

请同学翻译演板──重要词句:

辱──辱没 骈──一同、一起 奴隶:指仆役

不以千里称也

⑵ 内容点拨

提问1:第一段文字提出了什么观点?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决定作用。

提问2:没有伯乐,千里马的命运将如何呢?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齐读第一段。鼓励一些同学试背

2、学习第二段

⑴ 重要词句

能:①能够 ②能力 ③能够

才美:才能,美好的素质。

等:等同,一样 安:怎么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⑵ 提问1: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⑶ 提问2: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罪魁是谁?作者对他们的感情是怎样的? 饲马者(无知)──愤恨不满

⑷ 女生齐读第二段。男生齐读

3、自学第三段(主要由学生完成)

(1)找出重要字词。

策:①用鞭子打 ②鞭子 ③方法,正确的方法。

执──拿着 临──面对 知──识别,了解

以──按照 鸣之──助词,无意义。

(2) 哪些句子揭示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

(3) 本段中点明中心的句子是?

其真不知马也

四、再读课文体会本文的中心。

1、提问: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2、提问:本文中伯乐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即人才。

3、提问: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恨的心情。

由文中每段尾的也的语气就可以看出

无限痛惜──愤怒谴责──辛辣嘲讽

4、提问:你是知道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吗?

仕途坎坷,多次被贬,怀才不遇,生不逢时。

有诗为证: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五、背诵全文(3~5分钟)

课堂延伸能力培养

1、假设你是文中的千里马,请你对饲马者说几名话?(假如你是文中的饲马者看了这篇文章后你想说点什么?)

2、课外思考:从本文看来,人才的埋没是必然的,当今社会也不例外,那作为有知识、有才干的你,将如何免遭被埋没的命运呢?

【板书设计】

马说 韩愈

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命运: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遭遇: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主旨:其真不知马也。

全文感情:(感慨悲歌)无限痛惜──愤怒谴责──辛辣嘲讽

马说教案14

  《马说》正是以良马喻英雄,谓英雄豪杰只有遇到伯乐,才可发挥才干,否则很可能遭埋没,极写知遇之难,寓意委曲深致,文气矫健挺拔,有尺幅千里之势。

  教学目标

  1、复习“说”的文体特点,了解韩愈及其生平。

  2、熟练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能正确翻译重点语句,3、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理解托物寓意、比喻论证的好处。

  4、通过学习韩愈的作品了解韩愈的人生遭遇,并能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能正确翻译重点语句,2、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理解托物寓意、比喻论证的好处。

  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韩愈的作品了解韩愈的人生遭遇,并能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人生观。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预习检查。

  1、说。

  (幻灯)“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灵活,可以先叙后说,也可夹叙夹议。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往往是托物寓意。

  2、作者生平简介。

  (幻灯)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3、读文译马。学生读课文,注意重点字音及句读。根据高亮红色显示翻译重点句。

  (幻灯显示原文加高亮字句)

  三、新课讲授。

  1、品文问“马”。

  (幻灯1)1)、文章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的?没有遇到伯乐,千里马会有怎样的遭遇?

  2)、请从文中找出说明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并说说被埋没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幻灯2)1、《战国策·楚策》中记述:当伯乐路遇遭受虐待的千里马时,“攀而哭之,解纻衣以羃之”,这匹已经老去的千里马“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

  秦牧《比喻之花》

  3)、哪句话能揭示全文的主旨?

  4)韩愈为什么要采用曲笔来议论人才?

  (幻灯)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里的比喻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精警的比喻真是奇妙!它具有一种奇特的力量,可以使事物突然清晰起来,复杂的道理突然简洁明了起来,而且形象生动,耐人寻味。美妙的比喻简直是一朵朵色彩艳丽的花,照耀着文学。它又像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产生奇特的变化。它也像是一种什么化学试剂,把它投进浊水里面,顷刻之间,一切杂质都沉淀了,水也澄清了。

  《马说》——运用比喻艺术说理的典范,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人才论。

  2、品文赏“马”。

  韩愈是一匹怎样的“马”?(幻灯:补充材料,分析总结。)

  (幻灯1)、赴江陵韩愈

  ……

  中使临门遣,顷刻不得留。病妹卧床褥,分知隔明幽。

  悲啼乞就别,百请不颔头。弱妻抱稚子,出拜忘惭羞。

  黾勉不回顾,行行诣连州。朝为青云士,暮作白头囚。

  ……

  (幻灯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幻灯3)

  韩愈到潮州后多有政绩——

  1)、驱鳄鱼,为民除害;2、)请教师,创办学校;

  3)、计庸抵债,释放奴隶;

  4)兴修水利,排涝抗旱。

  潮州人民为纪念他建“韩文公祠”,并将流经潮州的一条江改名“韩江”。

  3、涉世论“马”。

  如果你是一匹被埋没的千里马,你将怎样改变自己的命运?

  四、课文小结。

  五、练习巩固。

  1、掩卷记“马”。

  (幻灯):1、韩愈字,家之列,与柳宗元并称。是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有的美誉。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描述千里马遭遇的具体情形句子是:

  4、全面总结食马者不知马的表现的句子是:

  5、本文的主旨句是:

  6、写出“食马者”愚妄无知的句子是:

  7、表现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

  8、表现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

  六、总结。践行做“马”。

  (幻灯)马在中华民族中的地位极高,龙马精神的奋斗不止、自强不息,正是黄河的精灵,是炎黄的化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无论是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悲壮,还是白居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洒脱,不论是“古道西风瘦马”的惆怅,还是“萧萧班马鸣”的缱绻。都让我们深深眷恋,默默怀想。今天,愿我们驾着由中华民族精神魂魄所生造的龙马,展现刚健、明亮、热烈、高昂,追月逐日,披星跨斗,乘风御雨,不舍昼夜。

  生活不是一马平川,我们马不停蹄地前进,可是谁也不敢说自己就能马到成功,有的人混得香车宝马,可是有些时候,我们可能盲人瞎马,不懂得什么时候应该悬崖勒马,更没有体会过什么叫塞翁失马,为了我们最后的人生理想不会是非驴非马,请不要在学习的时候走马观花,时间如白驹过隙,老师就是陪伴着你们的识途老马,让我们远离害群之马,在学习上快马加鞭发扬龙马精神,最后我们一定会成为时代的千里马!

马说教案15

  《马说》课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把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把握古今异义词。

  如:“然后有千里马”“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虚词“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等。

  教学预备

  1、布置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也可以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

  2、学生查找有关马的成语,并作解释。

  3、教师预备一个关于千里马的故事,有关“伯乐相马”“知己”等词的来历。

  设计思路: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练习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明确“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进一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鼓励学生自读,认真看注释,弄清大意。疏通文意只限于难词难句,学生理解就行,不搞机械的串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熟悉。

  二、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留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思考讨论:

  (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

  (2)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

  (3)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熟悉?

  要点提示:(1)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2)先有马,再有对马的熟悉。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假如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3、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3)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要点提示:

  (1)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2)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3)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这样用使句式整洁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4)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3、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归纳课文。、 1、读了本文请你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要点提示:

  1、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2、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熟悉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五、拓展探究

  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3、假如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

  把你的探究结果,写成一篇小短文,下节课交流。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拓展探究”中的三项作业。

  2、背诵课文。

  《马说》教学反思

  通过《马说》一文的教学,并结合自己平时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谈一下几点反思:

  1、在反复诵读中感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我首先让学生在学生初步理解字意的基础上,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反复地朗读,再理解,再朗读,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内心情感去体味作者与作品,最终实现对作品深刻的感悟。

  2、补充背景材料进行感悟

  《马说》一文是作者韩愈借千里马被埋没、被摧残的不幸遭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因此有关于文章及作者的写作背景尤为重要:《马说》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鉴于此在设计导学案时,我布置了一项内容:结合历史知识,借助手中的资料,搜集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感知文章内容。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中以小组为平台,能组织有效的合作探究,各学习小组围绕问题,踊跃讨论。讨论到高潮,各学习小组围绕“谁来为千里马的不幸遭遇负责”展开深究,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的资料进行智慧碰撞,这样,学生可以更深入的理解文本,为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相互争论、探究,达到让学生深层次感悟作品主题。

  感觉到不足的是:在学生经过三个回合的朗读后,让学生在积累文言词语时,大部分同学还很生疏,错误率比较高,课前的预习指导很不够;课堂是注重了在情感方面的引导,也没能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字词方面的比较;还有在“拓展延伸,联系现实”这个环节中,时间把握不够好,让学生讨论拖延了一些时间,造成当堂背诵这个环节的时间过紧。

【马说教案】相关文章:

《马说》教案08-24

古文《马说》教案10-05

《马说》教案(15篇)01-24

《马说》教案3篇10-07

《马说》教案15篇11-25

【必备】《马说》教案3篇10-07

《马说》教案(汇编15篇)01-24

【实用】《马说》教案四篇07-22

关于《马说》教案四篇07-20

《马说》教案合集5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