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教案

时间:2024-07-10 10:46:19 教案 投诉 投稿

小学古诗教案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古诗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古诗教案

小学古诗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古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教学重点

  1、多种方法识字。

  2、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理解诗的内容。

  教学设计

 一、直接导入,交代目标。

  1、直接导入,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交代目标: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指名读。

  (1)认识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古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二、出示自学提示

  学生自学。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古诗,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读正确,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

  2、用铅笔画出古诗的节奏,把古诗读正确、通顺。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关注学困生,有学生举手求助,教师马上给予帮助,当然不能干扰其他学生。

三、汇报交流,检查自学效果

  1、自由发言汇报识字情况,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1)学生口头汇报,教师相机板书生字。

  昔——惜廷——蜓路——露

  (2)区别“延——廷”指导书写笔顺,学生书空练习。

  (3)对照古诗的节奏划分,检查自己标记节奏情况。

  (4)按节奏多种方式朗读古诗(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5)统一“露”的读音“lù”。

  四、出示自学提示。

  (一)出示自学提示:

  继续读古诗,利用工具书或者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先理解字词,再解释行意,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句意。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关注学困生。

 五、汇报交流,适时点拨。

  1、学生自由发言汇报,重点理解“泉眼、细流”等词,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教学“立“字用的巧妙。如此精彩的瞬间让诗人捕捉到了,如果你是诗人,你的心情怎样?(欣喜、惊奇)指导朗读。

  六、当堂练习。

  1、认读词语

  泉眼树阴蜻蜓尖尖角细流晴柔今非昔比

  2、古诗填空,解释字意,句意。

  3、读一读,结合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尝试有感情朗读。

  4、想一想: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立上头。

  5、写一写,写本课5个生字。

  七、课堂小结。

小学古诗教案2

  课 题: 2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古诗,初知诗意。

  3、能用自己的思维,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能力训练

  1、通过看图,培养观察能力。

  2、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思想教育

  1、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教学难点:对诗的意境理解。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板书设计

  21、古诗三首

  空山幽静(以动衬幽静)

  深林幽暗(以光衬幽暗)

  鲈鱼美

  风波里

  苍山、白屋

  柴门、犬、夜归人

  教后感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古诗《鹿柴》

  教学要求:

  1、理解《鹿柴》的意思,感受诗歌描写的意境美。

  2、朗读、背诵《鹿柴》。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鹿柴》(板书课题)。

  二、教学古诗。

  1、自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反复读诗歌,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3、请几个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4、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歌描述的意境。

  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⑵诗中没有写林子里静寂、幽暗,只写了人语响、返景、复照,怎么会给人以幽静的感觉呢?

  ⑶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⑷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给你怎样的感觉呢?

  三、指导朗读,背诵诗歌。

  1、指导朗读,注意停顿和节奏。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2、试着背诵诗歌。

  3、全班齐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江上渔者》

  教学要求:

  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对劳动者的同情,对不劳而获者的讽刺。

  2、学会生字新词。

  3、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以前,我们学习了几首写劳动人民生活痛苦的诗歌,记得哪些,背一背。

  2、今天我们再学一首写渔民生活的诗歌。(板书:江上渔者)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理解词语。

  三、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读通读顺。

  2、再自由读古诗,读准节奏。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⑴学生自学。

  ⑵学生交流。

  ⑶学生汇报。

  ⑷师归纳。

  4、生讲诗意。

  5、师指导生再说诗意。

  6、指导朗读

  四、背诵古诗。

  五、小结。

  《江上渔者》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同情,同学们学了诗歌应该尊重

  劳动人民的'劳动。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教学要求:

  1、理解《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诗意及诗歌表现的意境。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导入新课。

  1、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鹿柴》、《江上渔者》谁能把它背诵出来?

  2、请几个学生背诵古诗。

  3、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的诗歌。(板书课题。)

  二、学习诗歌。

  1、范读全诗。

  2、自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题目的意思。

  3、学习生字的写法。

  4、再读全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讨论交流。

  5、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句意思,讨论交流。

  6、精读诗歌,体会意境。

  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⑵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请同学们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说一说。

  ⑶读诗歌,说说你最喜欢读哪一句?为什么喜欢?

  7、指导朗读诗歌,注意停顿和节奏。

  8、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作业设计:(自选)

  一、看拼音写词语。

  1、根据诗歌意思填空。

  《鹿柴》这首诗描写了 这个地方 时候

  的景色。前两句诗以 反衬 ,后两句诗以 反衬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

  幕( ) 苍( ) 犬( ) 逢( ) 蓉( )

  暮( ) 仓( ) 大( ) 缝( ) 容( )

  3、默写古诗三首。

  4、读读背背。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学古诗教案3

  教材分析:

  《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中的一篇。本文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主要写扁鹊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这篇寓言故事耐人寻味,有着多元的寓意,从蔡桓公的身上,我们分析出:刚愎自用、太过固执就没有好的结果;还可以读出应该防微杜渐,把“毛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否则,它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严重。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学习生字词和阅读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所以生字词以自学为主。本篇寓言浅显易懂,学生在理解上不会有太大的障碍。教学中要突出道理,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读出人物心情、态度的变化。

  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文纸、练习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揭题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身体难免会出现小状况,比如头疼、肚子疼、感冒。当你生病了,你通常都是怎么做的?(学生说自己的做法)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名医,来学习和这位名医有关的`一则寓言故事——扁鹊治病。(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自己的看病、治病经历说开去,引出本课内容,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自主学习

  1.预习情况了解

  学生是否根据导学案的引领标段落、划生词,对于阅读感受或疑惑是否做批注。

  2.检查自主学习(出示课件)

  (1)生词朗读(主要检查成绩处于下游的7号或8号学生)。

  (2)词语的理解。

  (3)课文内容的了解。

  【设计意图: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引领,已在课下进行个人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所以在新受之前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及进一步的指导。个人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开展,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能力,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三、合作交流

  1.合作交流:扁鹊与蔡桓公见面,每次扁鹊和蔡桓公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小组内读一读对话,朗读时把人物的态度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展开组内交流,学生说自己的疑惑或看法,其他学生或质疑或补充,最后由小组长组织交流成果。通过组内交流,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处于下游的7号和8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交流汇报

  (1)教师以抽签的方式选出汇报组。

  (2)被抽中小组长在小组长带领下整体汇报。

  汇报建议:①一共有几次见面。

  ②每次见面分别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

  ③每次见面中,扁鹊的态度是怎样的,蔡桓公的态度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本部分是合作交流的延续。选取一个小组整体汇报时,小组成员中有的回答问题,有的进行及时补充;汇报完毕后其他小组或赞同,或补充,或发表不同看法,促成三维目标的统整融合】

  3.朗读扁鹊和蔡桓公的话,在朗读中体会任务的态度变化。

  四、成果展示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两个环节活动的开展,看来大家对于故事情节以及人物态度的变化已有深刻理解。下面我们要演一演这则寓言故事,看哪个组更生动地重现扁鹊治病。(课件呈现展示建议)

  2.小组排练故事

  (1)小组长组织选取角色扮演者。

  (2)小演员试演,其他成员指导。

  3.教师抽签决定有机会上台演出的小组。

  4.小组演出。

小学古诗教案4

  学习目标

  1、认识“客、何”等8个生字。会写“舟、乘”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热爱家乡,珍惜友情的真挚感情。

  4、通过本课学习,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并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多元理解诗意,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诗题

  1、揭题

  师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25课——古诗两首。请看第一首——《回乡偶书》(课件打开)

  二、自主学习,初解诗意

  1、(1)看课件,猜猜是什么诗。(从书法作品中认字、猜字激起学习汉字的兴趣)

  (2)再出示正楷的字体的《回乡偶书》

  (3)不会的字借助课文中的拼音,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集体汇报交流。

  (1) 个别读——正音——齐读

  (2) 质疑——解疑,看插图理解“鬓毛衰”。

  (3)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三、品析诗句 深悟诗情

  读诗,从哪些地方你体会出爱家乡的感情?边读边品析。

  1、你读这首诗时,头脑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2出示“儿童笑问”这个课件,想象画中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

  四、熟读成诵,进入诗境

  1、指名读、分组读,教师指导读出感情。

  2、配乐练习读。

  3、你觉得能读好了,请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认真听,听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4、名读。学生评议。老师适时点拨。

  5、你能不能很快背下来?背诵《回乡偶书》。

  五、书写指导:音 客

  客:中间不要写成“文”。

  音:第二横写长写些,“日”字写方些。

  六、拓展延伸,自学古诗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有两首,我们学习了《回乡偶书》的第一首,体会作者眷恋家乡以及忧伤之情。老师这有第二首,同学们自学,细细体会作者又要抒发一种什么情怀。大家可借助字典和其他资料自学。(出示课件)

  《回乡偶书》第二首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第二课时

  一、交流资料

  1、背背课前收集到的李白的诗歌。

  a) 李白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学生简介李白的生平)——教师补充(课件)

  李白后人称他为诗仙。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今天咱们学习其中的一首,请大家齐读诗题——《赠汪伦》。

  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古诗出示[课件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1、按自学提示自学古诗:出示[课件三]

  ①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

  ②结合资料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③提出不懂的地方.

  2.组内交流

  3、检查自学情况:

  ①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②找出难记的字,交流识记方法。“潭”字:学生边说记忆方法,教师

  边板书,并用红色笔提醒大家注意“潭”字右上部是两个竖,而不是“西”。

  ③了解诗意: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其他同学纠正或补充。

  ④质疑解答,重点理解“深千尺”、“踏歌声”和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深千尺:夸张,说明桃花潭的水很深。

  踏歌: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哪个同学愿意到前面表演,帮助学生理解?老师: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你们愿意帮我解决吗?桃花潭水深与汪伦送“我”的情谊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

  师小结:我明白了,这是用水深比喻情深(板书:水深--情深),是啊!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与李白的情谊深啊!让我们通过读来表达他们之间那种浓浓的深情。

  自由朗读--指名读--评读--再指读--齐读--师生轮读

  1、配乐背诵出示[课件四]

  2、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时你就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尽情表达出来吧!(生边看图边自由朗读--指读--评读)

  3、哪些同学可以背诵?(指名背诵--会背的齐背)

  三、扩展学习

  1、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现在老师为你们提供了3首,供你们自学欣赏,请你选择其中一首,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学习。.

  2、教师提供古诗学习方法和6首送别诗,学生任选一首自学:《送元二使安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别董大》

  3、汇报学习成果(或朗读、或背诵、或说诗意、或讲故事)

  四、引导课外练习

  这节课先交流到这里,语文课外活动时再继续展示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作业 :

  背诵诗仙的诗,能够向家长讲述诗仙的故事。

  背诵诗仙的诗,能够在同学之间相互之间传说诗仙的故事。

小学古诗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会写“拉、把”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相同点和小白兔的做法。

  3、通过学习小白兔的做法,愿意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干脆,简练,只在最后读一次)

  1、出示(小白兔,小灰兔)图片:我们今天的课堂里来了两位好朋友,大家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

  2、揭示课题:没错,来的正是小白兔和小灰兔,它们身上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

  3、板书课题:请伸出手指,跟着老师一起来写一写(“小”先中间后两边,“白”上面宽下面窄,“和”口字写在中间,“兔”有个小尾巴,千万别漏掉,“灰”注意先写两点再写撇捺。)

  4、齐读课题

  二、初读

  (一)出示自读要求,生自由读课文

  我们读书,每次都要有带着不同的目的去读,才能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你看这是高老师给你们带来的一些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

  3、想一想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

  (二)读词语:词语宝宝很调皮,他们从文章里跑出来了,你还认识他们吗?

  帮忙翻土浇水施肥(这几个词语都表示什么?)

  饿了时候挑着(这几个词语读音上有什么共同点?)

  种上菜子干活一担白菜(这几个加点字都是多音字,你还知道他们别的读音吗?)

  一行一行带拼音出示:

  1、自由读

  2、小老师带读

  3、说发现:(见词旁)

  4、强化多音字:PPT显示另一个音节

  A、组词:你能给他们另外的一个音节组一组词语吗?(“担”组不出,就直接出示)

  B、读词语PPT显示,并加大括号:高老师也组了一些词语,我们一起把这三组粉红色的词再来读一读。

  (三)句子:我把词语宝宝送进句子里,你还能把他们读好嘛?要注意,我们读长句子的时候,要有停顿,这样我们读得有节奏,别人听得也清楚。

  ①小白兔回到家里,把地翻松了,种上菜子。

  ②小白兔常常给白菜浇水、施肥、拔草、捉虫。

  ③这时候,他看见小白兔挑着一担白菜给老山羊送来了。

  1、自己练习:请你自己先来练习练习,等会儿和别的小朋友来比比,谁读得更好。

  2、指明读

  【评价】你的停顿真恰当,读出感觉来了。

  我觉得这个地方能停顿一下就更好了。

  (三)出示课文,交流自然段:小朋友们真不错,很快就和词语宝宝们交上朋友了,那你的自然段找对了嘛?谁来说说看?(读出每小节前面几个字告诉我们)

  (四)填空概全文词语

  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呢?你能把红色的这些词语放到括号里来说一说吗?

  小白兔一车白菜小灰兔一包菜子

  小灰兔收下了老山羊的(),小白兔收下了老山羊的(),白菜被()吃完了,()把自己种的白菜给了老山羊。

  1、自由说:自己先说一说

  2、指名说(叫两个):谁来说?

  谁还想再来选一选、填一填?

  3、齐读:有不同意见吗?那我们一起来填一填,读一读。(课件点击填完整)

  【过渡】:小朋友们真能干,都把小白兔和小灰兔不同的地方找出来了。

  三、出示第一节

  秋天到了,地里的白菜成熟了,老山羊忙着在地里收白菜,可是他年纪大了,累得气喘吁吁,这时候,小白兔和小灰兔来了。

  1、读:谁来读一读第一小节?(读的真准,真流利)

  2、猜:小白兔和小灰兔会帮老山羊做什么事呢?(拔菜,装进筐里,运回家……)

  引导:

  A、他们会帮老山羊这个忙,还会帮什么忙呢?

  B、要收白菜先要把白菜从地里……

  C、拔起了白菜,还得把白菜……不然让它就留在菜地里嘛?会坏掉的

  D、要运回家,还得先把拔好的白菜……(装进……)

  3、板书“帮忙”:小白兔、小灰兔热心地帮老山羊拔菜、运回家,他俩可真是勤劳的、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板书:帮忙)

  4、齐读:(指明、齐读)谁来夸一夸他们?

  5、句式练习:我们班里也有很多同学也很爱帮忙,我们一起来夸一夸

  A、老师______,______来帮忙。

  B、______,我叫_____来帮忙。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选一句说给同桌听:这里有三个句子,请你选择一句说给同桌听,要是你三句都想说,那你都可以试试,开始吧。

  ②、指名说

  【评价】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你真是老师的好帮手!

  这么乐于助人的'小朋友,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你!

  四、出示第2、3节

  1、出示老山羊的感谢(PPT2、3小节的第一句话):老山羊得到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帮忙,很快就把白菜收完了,心里非常感激。于是,收完白菜,老山羊想送一车白菜给他们表示感谢。小白兔和小灰兔收下了吗?

  2、自由读:请你自己读一读2、3自然段来找找答案。

  3、反馈:不一样,小白兔【收菜子】,小灰兔【收白菜】。

  4、师生表演合作读文:(2人+2人)

  ①小灰兔多亏你帮我收白菜了,谢谢你,我送你一车白菜吧!

  ②小灰兔累了吧,看你满头大汗的。多谢你帮我收白菜了,我送你一车白菜吧!

  ③反馈:你们说话的时候用上了“谢”和“您”,真是个有礼貌的孩子,我心里可高兴了了。

  ④小白兔,看你喘着粗气的,一定累坏了吧!谢谢你帮我收白菜了,我送你一车白菜吧!

  ⑤小白兔,过来歇歇吧,多亏你来帮忙了,不然我哪能那么早收完啊!我送你一车白菜吧!

  反馈:你们用上了“请”和“您”,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5、齐读:我们一起来赞扬赞扬这懂礼貌的小白兔和小灰兔吧!

  五、出示第4、5节

  (一)要菜子干嘛?

  1、小白兔,你不要白菜,要菜子干什么呀?(指名说:板书:自己种白菜)

  2、自己种白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我们来看看小白兔种白菜做了哪些事情。

  (二)种菜过程

  1、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4、5小节,找一找,用“____”画出来。

  2、反馈:PPT划出这几件事(第一件把地翻松,第二件种下菜子,第三件浇水、施肥、拔草、捉虫)(解释施肥:施了肥料,白菜会长得更快更壮)

  3、小白兔种菜的过程中做了那么多事情,你能用上“先……再……然后……”来完整地说一说吗?

  (三)体会“常常”

  一读:

  1、师省略“常常”,激矛盾:这些事情说说容易做做难,要坚持做更难。看到小白兔这么辛勤地劳动,老师想来夸夸它。认真听我读,要是读得好就给我表扬,读得不好就帮老师指出来。

  过渡:这么多小朋友要给老师提意见啊,请你说哪里读得不好

  2、比较读:句子中如果少了“常常”,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PPT变红】(体现不出小白兔劳动的辛苦、用心)那请你读出小白兔的辛苦(用心)(重读“常常”、可以慢一点)

  3、齐读一:那让我们带上常常来读一读。

  二读

  1、换词:常常还可以换成什么词?(经常)【常常】

  2、造句:你们肯定有常常做的事情,你能用常常来说个句子嘛?

  3、齐读二:你们常常做这些事,而我们的小白兔常常做那么多事,我们再来读

  三读

  1、想象困难:小朋友,你们想想,小白兔施肥,拔草,捉虫时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呢?(虫子太多了,一下子捉不完;说不定,还会被虫子咬,可疼了;她在拔草的时候,草太多了,一不小心还会把白菜拔掉;她干活的时候会觉得腰酸背痛,太累了)

  2、齐读三:是的,尽管劳动辛苦,尽管自己很累,可是小白兔还是什么都不怕,坚持细心照料自己的白菜,小白兔……

  四读:引读

  1、当天刚蒙蒙亮,森林里还是一片安静的时候,小白兔就迎着朝霞,来到了菜地里:小白兔——

  2、到了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晒得小白兔又渴又饿,他也顾不上休息一下,仍然顶着大太阳,在——

  3、当天都黑了,小动物们都回家休息的时候,小白兔还是披着月光在白菜地里——

  过渡:

  1、哎呀,既然种菜这么辛苦,干脆就别种了吧!行吗?

  2、反正一车白菜也有很久可以吃了,舒舒服服躺在家里吃白菜不是很好嘛,干脆别这么辛苦地种白菜了吧!好吗?

  (四)生连读4、5小节:是啊,为了让白菜获得丰收,小白兔不怕苦,不怕累,多么勤劳,我们再来用朗读感受一下小白兔种菜的过程吧!

  (五)、谈话

  1、在小白兔的用心照料下,白菜很快就长大了,看着又大又绿的白菜,他心里会想着什么呢?

  2、了解了小白兔种白菜的过程,你想送一句什么样的话给它?

  (六)、过渡:当小白兔在忙着种白菜的时候,小灰兔又做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生字教学

  1、观察拉,把:这两个字的结构、偏旁有什么特点(都是左右结构,提手旁)

  2、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加一加,换一换)

  3、师范写

  4、生写字(描一个,写一个)。

  七、板书设计

  26、小白兔和小灰兔

  帮忙

  收菜子收白菜

  翻种

  自己种

  常常浇施拔捉

小学古诗教案6

  课题

  古诗二首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安排的是两首古诗,分别是唐朝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和唐朝诗人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都用凝炼精妙的语言描写了祖国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两首古诗意境深远,极具画面感。《望庐山瀑布》更是富有神奇的想象力。基于教材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充分利用插图来展现美,发挥想象充实美,联系生活发现美,进而动情地表达美。

  两首古诗文字优美,充满韵味。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理解作者的心情,同时又使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识字活动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重点)

  3.能体会诗句的意思及蕴含的哲理。(难点)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谈话导入,引出古诗(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背诵自己积累的古诗。

  2.教师板书《登鹳雀楼》,教学生识记“楼”字。

  3.结合学生质疑介绍“鹳雀楼”。出示图片。

  4.介绍诗人王之涣。

  5.范读全诗,指导朗读。

  1.学生背诵自己学过的古诗。

  2.学生认读“楼”,再想一想怎样记住这个字。

  (1)学生跟着老师范写进行书空“楼”。

  (2)说说注意点,并临写一个。

  3.学生读题质疑。欣赏图片,了解“鹳雀楼”。

  4.了解诗人王之涣。

  5.跟着老师朗读古诗,读出节奏。

  1.学生交流自己学过的古诗不多,它的作用是创设一个诗歌的氛围。

  2.鹳雀楼、诗人的资料只需老师简单介绍即可,而了解鹳雀楼的雄伟壮丽是为学习诗歌做准备的,所以应该用图片介绍。

  二、图文结合,细读品味(用时:25分钟)

  1.教师朗读古诗,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想象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交流过程中相机地说出一些词语帮助学生积累。如:山穷水尽、层林叠翠、烟消云散、名山大川等。

  2.指导学生读诗句,师生合作画简笔画,理解“白日”“依山尽”。

  3.指导学生说说第一、二两句诗中描绘的画面。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小朋友,见过夕阳西下的景象吗?看到这么美的情景你会情不自禁地说些什么呢?

  5.指导朗读,读出诗中描绘的意境。

  6.指导想象:如果再往上走,还能看到哪些景象呢?

  7.教师小结:是呀,要想看到更多的美景,还得继续向上攀登。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8.指导学生找到诗中描写这个意思的诗句。

  9.指导朗读,理解“欲穷”“千里目”“一层”。

  1.学生听读,思考: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哪几句诗写出了这些景物?(1)用笔在诗句中圈画出来。(2)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并用“看到了( )的____”的句式说说这些景物。(3)认真读词语。

  2.自由读第一、二两句诗,和老师一起画简笔画,理解“白日”就是指太阳。“依山尽”就是指太阳靠着青山,慢慢往下落,直到最后消失在天边。在理解词义中识记“依”“尽”。

  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第一、二两句诗中描绘的画面。

  4.想象:假如自己看到了这样的景色,会说些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两句诗。

  6.想象:再往上登,还会看到哪些景物?(如:船只、飞鸟……)

  7.听老师小结,再从诗句中找到后两句,理解诗歌蕴含的道理: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8.理解“欲穷千里目”的意思,了解“千里”不是真的'指一千里,而是指很远。

  9.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理解“一层”指很多层。

  1.这首诗是五言绝句,学生要想领会这二十个字中描绘的意境以及蕴含的道理是不易的,需要老师渲染气氛,让学生通过图文对照、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进行想象画面。

  2.古诗很凝炼,在指导学生理解字词的时候,要避免简单告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如根据诗句合作绘画等。

  3.古诗的意境深远,无需学生多讲,要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指导他们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作者的情感。

  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8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依、尽、层”,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

  3.教师范写生字,重点讲解“尽”的书写要领。

  4.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

  1.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

  2.学生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3.观察老师范写,一边观察一边做书空练习。

  4.同桌、全班互相交流,指出书写的优点和不足,并改进。

  1.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生字的特点。

  2.重点指导“尽”,引导学生抓住汉字书写规律。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2分钟)

  1.教师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2.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将诗句中描绘的画面讲给家长听。

  1.学生从老师的总结中知道:要多动脑筋想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2.学生完成作业,并请家长对自己的作业做出评价。

  教师可以建议家长从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是否能读出不同句子的不同语气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古诗《登鹳雀楼》。

  2.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

  1.学生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

  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说出完整的句子,鼓励学生采用不同形式说诗中描绘的画面,进而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形式。

  二、理解诗题,知晓诗人(用时:5分钟)

  1.介绍诗人李白。出示ppt资料。

  2.板书诗题,指导学生读题,读准“瀑”“布”。识记这两个生字。

  3.指导学生用“补白”的方法,说说题目的意思。

  4.出示图片,欣赏庐山瀑布,感受瀑布的形态。

  1.听老师介绍诗人李白,了解他的诗歌特色。

  2.朗读题目,读准字音。交流识记方法。

  3.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4.看图说说瀑布的样子,了解庐山。

  教师要教学生用补白的方法说题目的意思,从而为下面理解诗句打下基础。

  三、初读疏通,初知诗意(用时:15分钟)

  1.出示带拼音的诗句,指导学生朗读古诗,相机正音:读准“紫烟”。

  2.认识生字:相机区别“炉、烟”,学写生字“照、炉、烟、挂、川”。

  3.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

  4.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

  读古诗特别要读出诗的韵律美,韵脚一定要读准,读到位。(如“烟”“川”“天”)

  5.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范读并指导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1.学生自主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认识生字,交流识记方法,区别“炉、烟”。

  3.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书写生字“照、烟、川、挂”。把难写的字多写几遍。

  4.朗读全诗,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准韵脚。

  5.学着老师的样子读出诗歌的节奏。

  1.教师要不遗余力地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2.在指导生字书写的时候,要发挥示范的作用,要能及时反馈。

  四、再读课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用时:15分钟)

  1.指导学生图文结合,想象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

  2.播放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教师解说。

  3.指导朗读第一、二两句诗。理解诗意。

  (1)指导学生体会“生”“挂”的精妙。是谁把瀑布挂在了山上?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4.指导学生细读第三、四两句诗,理解字词,感受诗歌意境。

  (1) “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2)感受“三千尺”的夸张用法。

  (3)补充“银河”“九天”各指什么。

  (4)“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5)指导学生朗读诗句。

  5.小结: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露无余。

  6.指导配乐有感情地朗读。

  7.指导背诵。

  1.图文结合,想象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

  2.欣赏庐山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3.读第一、二两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1)思考、交流:一个“生”字就把香炉峰描绘成一个仙境,把云雾写活了;是大自然把瀑布挂在了山上。体会“生”“挂”用法的精妙。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两句诗。

  4.默读第三、四两句诗,图文对照思考交流:

  (1)“飞”“直”写出了瀑布的高、笔直的特点。

  (2)感受“三千尺”的夸张用法,突出瀑布长的特点。

  (3)通过资料了解——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河。九天:天的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4)理解“疑”,了解作者的想象。

  (5)感受瀑布从极高的地方倾泻而下,体会壮丽的景象。

  5.听老师总结。

  6.听音乐,有感情地朗读。

  7.背诵古诗。

  1.理解诗句,教师要指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对于诗中涉及的夸张的修辞方法,教师不多强调术语,让学生在想象里、在朗读中自然体会。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布置作业:搜集其他描写瀑布的诗歌读一读。

  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有关瀑布的其他诗歌,并且读一读。

  如果孩子能力强,也可以写一写,还可以为自己的小诗配插图。

小学古诗教案7

  【设计理念】

  1、语文课堂应该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古诗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自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同学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潜心会文,虚心涵咏,熟读精思,切己体察,使这种文化滋养同学心智生长。

  2、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强调学习方法的传授、迁移,协助同学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3、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只有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同学地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同学才干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在本课中我紧紧抓住“诗象”这一中介,引领同学读出诗句背后的情、爱、味。

  【预设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乡村四月》的大意。

  2、在反复诵读和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体悟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3、引导同学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同学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同学的自学能力。

  【教学方法】

  以同学自读自悟为主,教师相机引导。

  【教学流程】

  一、课题的导入

  五一长假即将来临,你想外出旅游吗?老师带你去一个地方(多媒体展示乡村田园风光),你们觉得这里怎样?(美)乡村的景色确实美,但乡村四月更美,今天我们就跟翁卷一起走进田园,走进《乡村四月》,感悟农家生活吧!板书并朗读课题

  解题:四月指农历四月,即春末初夏的季节。

  二、初读课文,感音韵

  (过渡)在朗读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联系以前诵读古诗的经验,说说古诗怎样读比较好?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等)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文)

  1、同学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文),教师巡视指导,相机正音

  (请这位同学浪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是否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同学评价,教师根据时机进行指导。(他读得真……….)(我们全班一起来朗读一遍)

  3、全班齐读。

  三、潜心会文──明诗意

  (过渡)听,你们读得多好啊,在读的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字句吧,怎么办呢?

  同学考虑回答。(查工具书,看注释,联系上下文,问同学或老师)

  (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字词,了解诗意,假如还有不懂的地方请作上记号)

  1、同学自学古诗,教师巡视指导:

  (请我们同桌两位同学互相交流,先说自身读懂的句子,再向对方请教不清楚的地方)

  2、同桌交流,我能自身读懂那些句子?还有那些不理解的。

  (现在我们全班一起交流,我读懂的句子是,我不理解的是)

  3、全班交流:我们自身读懂的句子是我还没有理解的地方(在交流中引导归纳1、2句写景,3、4句人)

  (瞧,我们的小朋友多能干啊,谁来用自身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大意呢?)

  4、请同学用自身的话说一说全诗的大意。

  (我们的同学语言组织能力真不错,下面请全班同学一起朗诵全诗,边读边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5、全班根据对诗大意的理解,齐诵古诗并想象画面。

  四、依样画葫芦──悟意境

  1、(过渡)四月的`乡村,是诗的世界,假如请你们给本诗1、2句配一副画,请你说一说你准备用上那些色彩画什么?并说出你的理由。(出示句子:我准备用(色)画,因为)

  引导同学从“绿原、白川、子规烟雨”等感悟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生机勃勃,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农家生活多姿多彩。由主要的绿和白体会到乡村四月的清新明丽。随机板书:清新明丽

  2、(过渡)绿原、白川、子规、烟雨,作者寥寥几笔就把江南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四月的乡村,还是童话的故乡,假如你用心听,它还是一首田园交响乐,你能听到那些呢?(出示句式:我仿佛听到的声音)

  同学从诗中找对声音描述的意象来回答。

  (布谷鸟的叫声、下雨的滴答声:联想到四月的播种最佳时节;采摘桑叶的唰唰声、蚕吃桑叶簌簌声,水田插秧哗哗声用“才”和“又”交织在一起,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采桑养蚕又是插秧,“乡村四月”劳动的确实紧张、繁忙,

  ⑴他们的忙的为了什么呢?

  同学考虑回答

  ⑵此时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呢?(高兴、喜悦)可见人民生活是怎样呢?(幸福)人民喜欢劳动,对生活充溢希望可见农家人勤劳(随机板书:幸福勤劳)

  ⑶作者这样写,他此时的心情会这样呢?他主要是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五、浓缩乡村四月图,提升情感

  (过渡)一幅田园画,一曲交响乐,把我们带进世外桃源,闭上你的眼睛,张开你想象的翅膀,我们再一次欣赏这乡村四月的美景吧

  1、配上优美、舒缓的乐曲《望江南》,渲染气氛,(教师诵读)引领同学在想象中进一步加深体会,

  2、多么秀丽的田园风光,多么和谐、幸福的农家生活,睁开你的眼睛,看眼前是什么?你能读出一份向往与感动吗?同学看画面一起朗诵(生读)

  3、瞧,同学们被田园风光迷住了,此时此刻,你能看着画面,把《乡村四月》背诵出来吗?(同学看画面,背诵古诗)

  六、拓展延伸

  (过渡)乡村的四月是繁忙、紧张的,但是繁忙、紧张的背后隐藏着农家人民的幸福与喜悦;其实农家的生活恬静、幽雅、祥和的一面,他照样写着农家人的幸福,请看李万年先生的这幅作品,他真实的反映农家的生活恬静幽雅、祥和的一面,你能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一段话吗?假如你是一个敢于挑战的小朋友,还可以一两句诗,和翁卷老先生比一比。(出示画面)

  1、同学独立写,教师巡视并指导。

  2、作品展示与交流。

  七、总结

  四月的田园是美丽的,农家的生活无论是繁忙、紧张,还是恬静幽雅的,都写满了农家儿女的幸福与追求,本课下一首的诗《四时田园杂兴》和词《渔歌子》也是与田园生活有关的,请你用今天的学习方法自学,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更深的感悟农家生活。

  板书设计:

  景美清新明丽

  (宋)翁卷

  人忙勤劳幸福

小学古诗教案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根据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尝试自读,使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中的生字、新词和重点诗句。

  2.通过吟诵,体会《枫桥夜泊》所描写的景,体会作者心情。

  3.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你们最熟悉的白居易、高适、李白、杜甫、张继等都是唐朝大诗人。有不少同学会背诵不少唐诗,谁愿意背一首?

  2.简介三位作者及时代背景。

  二、预习课文

  1.按照预习要求分小组进行预习。

  2.说说这两首诗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作最喜欢哪一首?哪一句?说说为什么?

  三、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读古诗,正音。

  2.理解词语。

  3.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4.质疑问题。

  四、学习《枫桥夜泊》

  1.理解题目。

  “枫桥”交代了什么?(地点)

  夜:夜晚;泊:停泊;枫桥夜泊: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边。

  2.教师配乐范读。

  3.反馈预习情况。

  4.指名朗读。

  5.引导学习全诗。

  (1)齐读。

  (2)逐句重点理解词语。

  (3)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诗人因何而愁呢?

  (5)引导学生看图,说说这首诗所描写的景色。

  (6)诗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那么从诗人当时的心情,体会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分组讨论)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五、学习《别董大》

  根据学习《枫桥夜泊》的学习方法,掌握自学方法,自学《别董大》。

  1.小组讨论后,教师指导,师生共同总结。

  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3.弄清题目的意思,准确地理解诗意。

  4.先同座互相读讲,再指名逐句读讲,有讲得不准确的,老师酌情指点。

  5.把四句诗连起来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7.练习背诵。

  六、总结

  1.这两首诗分别写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理解,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背诵《枫桥夜泊》和《别董大》。

  3.根据诗意,发挥想象,进行情境描写或绘画。

  附: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暮江吟》内容,认识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读准字音,理解词意诗意。

  3.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枫桥夜泊》和《别董大》。

  2.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学习《暮江吟》

  1.按以上方法小组自学。

  2.交流讨论

  (1)作者及写诗背景。

  (2)说说对题目的理解。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你最欣赏哪一句?

  (4)通读全诗,逐字逐句读懂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5)思考并讨论:这首诗哪几句是写景?哪几句抒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笔在书上把你认为重要的句子画下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4.根据诗人描绘的意境,小组共同讨论画一幅画。

  三、课堂讨论

  1.自由朗读这三首诗,思考有哪些相同或相似之处?

  2.你最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大意。

  3.根据诗意,进行情境描写、续写或绘画。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根据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针对这个重点,首先从解题入手,理解题意,接着引导学生一句一句进行解释词义,理解诗句的训练,然后把四句诗意串联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境,从而悟出作者从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的难点是:尝试自读,使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运用朗读、解释、理解、串联等阅读程序尝试自读,老师适当点拨、讲解,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内容。学习后,再让学生根据诗意,发挥想象,进行情景描写或绘画,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小学古诗教案9

  教学目标:

  1、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认识冬日江雪的壮丽,感悟诗人孤傲不屈和不愿同流合污的个性。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感受到诗歌美的意境。

  3、会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整首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懂得古诗的写法,理解江雪的意境。

  课前交流:

  1、之前没见到老师前,有没有想过老师是什么样子?现在看到了,有什么印象?

  2、现在是什么季节?说到冬季哪些词语跳到你的面前?喜欢冬天吗?说说喜欢它的原因。

  课堂流程:

  一、激趣导入,初读诗句

  1、(课前聊“钓鱼”)刚才,我们聊到了钓鱼。谈到钓鱼,我想起了一本书,想到了一个人,这本书就是——《封神演义》。书中有一个特别聪明,特别令人敬重的人,他就是姜太公。有这样一句话: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根据这个故事还创作了一首诗《渭上偶钓》:昔日白头人,亦钓此渭阳。钓人不钓鱼,七十得文王。

  2、简介《渭上偶钓》

  3、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中也有一个老渔翁,他又在钓什么呢?

  4、板书:江雪。自读诗歌。

  5、指名读诗,相机讲解“蓑、笠”。

  6、指导读出诗的节奏。

  7、学生齐读。

  二、想象画面,解读诗意想象画面:

  1、板书:诗中有画(一首诗就是一幅精巧的画)

  2、结合插图和自己的生活,发挥想象,将诗读成一幅画!

  3、指明全班交流。

  4、想象画面,齐读。体会环境寒冷凄凉:

  1、说说看,这幅画面让你产生了什么感受?

  2、诗里什么地方让我们感受到寒冷和凄凉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聚焦一、二两句。

  3、引导理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引导理解“绝”“灭”的表达效果。

  4、通过朗读读出理解。

  三、知人论诗,体会情感

  1、诗读到现在,有什么问题想问问这位孤独的老人吗?

  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并联系生活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

  2、老师还有个问题,是真的.有这样一个老渔翁独自一人在这样寒冷的江面上钓鱼吗?如果有,他是谁?他又在钓什么?我们来看看柳宗元的生平,相信大家有新的见解。

  3、老师讲柳宗元的生平,然后引导学生交流刚才的问题。

  4、师小结,揭示“诗言志”,引导学生感受柳宗元坚韧不拔的精神。

  四、品析诗句,领悟表达了解藏头诗的形式

  1、你觉得诗中什么地方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诗人内心无限的孤独?

  2、把这首诗每句第一个字连起来读,你们有没有新的发现?

  3、读出诗人的孤独。体会入声的表达效果

  1、再看看句尾,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一个知识——“绝”“灭”“雪”这三个字在古音中读“入声”,这首诗押的入声韵。诗中三句的结尾用入声,正是要表达诗人孤独、悲愤的感情。

  2、三次引读《江雪》。欣赏吟诵

  播放《江雪》吟诵调。

  五、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1、齐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

  2、了解诗的大意。

  3、小结: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希望柳宗元和李白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4、齐背《江雪》,再次感受柳宗元内心的孤独寂寞。

  六、作业(略)

小学古诗教案10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说出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认识6个生字,学会“雨字头”、“穴字头”。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北方的冬天,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对!(动画演示)北方的冬天,雪花漫天飞舞,像仙女散花,大地瞬间变成了粉妆玉砌的冰雪世界!看到此景,谁不想赞美一番呢!南宋诗人尤袤在看到此景时,就即兴赋诗一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板题:雪)

  二、自主认读: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直接点击,就会出现相应的注音和词语。

  2、请你读给临近的同学听一听,看是否全认识了。

  3、指生读---齐读。

  三、美读成诵:

  1、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按朗诵技巧应该怎样停顿呢?(指生)你试着读一读。请同学们也象他这样练一练吧!

  2、那怎样读才能把它读得更美呢?想不想听老师读一下啊?(师范读)

  3、相信你一定能比老师读得更好,快试一试吧!

  四、合作释意:

  1、这么美的诗句,你知道每句诗的意思吗?下面就请同学们先讨论,再利用点击相应句子来了解诗意,看哪组合作最有效!

  2、指生逐句汇报诗意。

  3、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四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遍?先自己练习说一说,一会来汇报,看谁说得最完整!(指生说诗意)

  过渡:是的,作者就是用如此朴实的语言,自然真实地将一幅夜雪图展现在我们眼前,在描写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夜中雪景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瞧!学习是多么快乐的事哦!下面我们一起进行拓展练习好吗?

  五、拓展练习:

  1、首先为同学们准备的.是生字大餐:

  每个巧克力饼干上都有一个生字,请根据给出的生字快速认读,看谁能得到所有的巧克力饼干哦!这里哪个字是多音字?(点击示音和词)以“雪”为例,认识偏旁“雨字头”和字的笔顺。(课件演示)

  2、接着进入快乐点击:

  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的结构,和你旁边的同学说一说它们各应归属哪一类?指生汇报--公布正确答案。

  3、同学们真的很棒!敢接受幸运挑战吗?好!让我们携起手共同迎接幸运挑战!(点击进入)看!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好多礼物呢!喜欢吗?请你任意挑选一样点击,就会有相应的任务提示你去完成。(指生说一说任务是什么)这么多的任务,好难哦,你们有信心完成吗?这么自信呀,我喜欢!好,那我们就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出色地完成任务?可是有“之最喜报”等着你哦!开始吧。

  (1)运用《金山画王》画一幅《戏雪图》。

  (2)上网搜集冰雪图片。

  (3)上网搜集有关赞美冬雪的诗句。

  (4)上网搜集冬天开的花的图片。

  4、学生开始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5、汇报展示:(切换已完成任务的学生作品)

  评出“之最”颁发“喜报”。

  六、总结延伸:

  瞧!同学们,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最后就让我们承载着满意的收获再一次美美地朗诵一遍这首赞美雪的诗吧!(配乐齐诵)

小学古诗教案11

  知识与技能:

  1、会认“簸”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诗的意境、节奏、韵律美,养成课外积累名家名篇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

  一、复习旧知导入。

  1、同学们,你们学过有关刘禹锡的哪些诗呢?谁来给大家背诵一下?

  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他的另一首诗。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观察书上的插图,指名说图意,释题。

  2、学生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多读几遍。

  3、指名认读生字,注意正音。

  4、指名读古诗,读中正音。

  5、同桌互读。

  再读古诗,借助注释和图理解诗意。

  三、细读古诗,感受诗的意境、节奏、韵律美。

  1、指名读第一行。

  (1)说说“九曲”的意思。

  (2)解释这句诗意。

  (3)齐读这句。

  2、指名读第二行。

  (1)说说“浪淘、簸”的意思。

  (2)解释这句诗意。

  (3)齐读这句。

  3、指名读第三行。

  (1)说说“上、银河”的意思。

  (2)解释这句诗意。

  (3)齐读这句。

  4、指名读第四行。

  (1)说说:“同”的意思。

  (2)解释这句诗意。

  (3)齐读这句。

  5、学生自读古诗,想想整首诗的'意思。

  6、分组读、男女生读诗。

  7、说说这首诗反映了什么?从哪句体会到的?感情朗读。

  8、学生各自背诵古诗

  四、拓展。

  请学生回家后再查找刘禹锡的诗进行背诵。

  板书设计:

  浪淘沙。

  景: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情:直上、同到(豪情万丈)。

  作业设计:

  背诵并默写古诗、课外查找李禹锡的诗进行背诵。

小学古诗教案12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3.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经验将诗歌描绘的景象变得更为丰富。

  【教学难点】

  1.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探究诗歌的丰富意蕴。

  3、理解'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意思,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

  1.出示课题,板书课题。(板书:夜宿山寺)

  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此时,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课件出示1)

  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板书: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要求。(课件出示2)

  要求:

  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

  (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1、指名读古诗,检查读的效果。(教师点评)

  2、领读、齐读。

  三、交流切磋,诵读求悟

  1.过渡: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哪些景象说明'高'。先看第一行。(课件出示3):危楼高百尺。

  (1)学生找出'高'和'百尺'。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

  (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

  (课件出示4)学生查《新华字典》,危:①险;②损害;③高。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解释就是③。(板书:百尺危)

  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楼),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课件出示5):出示插图

  高极了,真高啊,好像站到了天边一样……

  (2)指导朗读这一行。

  第一行先写楼高,这样写——

  齐读:'危楼高百尺'。

  要读出楼的高。

  学生提高嗓音朗读。

  一味提高嗓音,只能听见声音,不能听出意思。只要把'高'字读得高些响些。教师示范,再试一试。

  学生反复练习朗读。

  大家读出了心里对这个'高'字的感觉。

  2.接着读第二行:(课件出示6):手可摘星辰

  (出示'星辰'卡片)

  (1)'辰'字典里说是'日、月、星的总群',这里指什么?

  指星,因为夜里无'日',而'月'不适用'摘'。(板书:辰)

  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手可摘星辰'。

  学生据诗意抬手摘星。

  想象一下,摘星辰时手臂的动作,身体的姿态应该是怎样的?

  应该推窗伸臂,斜势向天,这样才能摘星辰。

  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它却能形象地表现出高,大家朗读这句诗,想象诗人此时离天多近?

  学生朗读。

  (2)摘星辰本是难事,但诗人此时觉得很容易,从诗句中的哪一个字体现出来?(板书:可)

  从'可'字体现出来的。

  朗读时要读好这个'可'字。

  学生朗读强调'可'字。

  这样可以表达出轻而易举地伸手就能摘到星,更加说明楼的'高'。

  3.指导第三、四行诗句。(课件出示7)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齐读第三、四行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这两行诗句联系紧密。现在你感到天上人和诗人之间距离多远?

  相距咫尺。

  (2)这也是诗人的幻想,但生动地表现了'高';由此也可见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一齐来读好这两行诗句。体会一下该怎样朗读。

  学生读得很响亮。

  教师:好,你读得清楚,读出了'高'的气势。

  学生:高昂地读。

  教师:你也读出了'高'的气势。再尝试用低沉的语气,(出示'恐'字卡片)要把'恐怕惊动他人'的心情读出来。(板书:恐)

  学生尝试用低沉的语气朗读。进一步体会诗句表达的含义。

  教师:好,读得有感情,读出了诗人的心情。现在同学们用上述两种读法各自练习朗读,要读出两种不同的语气,然后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读法,为什么。

  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朗读。

  4.在表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全诗。

  5.小结:行行朗读、字字思考、处处想象是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要在今后学习古诗时继续使用,进一步掌握这种方法。

  四、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听到同学们动听的读书声,课文里的生字很想跟我们交朋友。看,它们是谁?

  1、交流识记字形。(课件出示8)出示:危惊敢

  加一加:危:'厃+?';'惊'是'忄+京'。

  2、教师指导书写。(板书:危)

  (课件出示9)危的田字格课件

  '危'的半包围结构,'厂'的横长一些。

  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3、学生练习写字。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展评。

  五、课外作业新设计

  1、解释词语

  百尺:______________。危:______________。恐:______________。

  2、把这首诗带动作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答案:

  1、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

  危:表示高的意思。

  恐:恐怕

  2、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课件出示10)(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

  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3.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敕勒歌)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

  (课件出示11)出示田字格课件:似庐笼苍茫

  (板书:似庐笼苍茫)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12图片)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1)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2)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

  指名朗诵

  (课件出示12)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课件出示13)

  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3)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

  示范读第1、2句。

  师评: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示范读第3、4句。

  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

  (课件出示1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课件出示15图片)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

  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放在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让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板书:草原的大、美)

  谁来说一说这几句的意思?

  天地无边无际风吹过去把草吹倒,看见了牛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交流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一)交流识记字形。

  (课件出示16)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似苍阴野茫

  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

  加一加:'亻+以'是'似','艹+仓'是'苍','阝+月'是'阴','里+予'是'野','艹+汒'是'茫'。

  (二)指导书写。

  1.教师在黑板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2.学生练写。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展评。

  五、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大草原就是-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六、课外作业新设计

  1.解释词语

  似:________________。穹庐:________________。盖:________________。

  2.把这首诗带动作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3.制作一期以'草原'为主题的手抄报。

  参考答案:

  1.似:好像。穹庐:大帐篷。盖:罩。

  2.略。

  3.略。

小学古诗教案13

  教学目标:

  1. 能读懂三首古诗,并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展开联想,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能正确书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课前预习:

  1. 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 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习

  1. 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

  1. 抄写生字。

  2. 读、背三首诗。

  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

  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1. 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慢慢飘走(闲)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 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 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4. 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

  二、吟诵、理解〈望洞庭〉

  1. 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2)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

  2. 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

  3. 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

  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

  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 指导背诵《望洞庭》

  三、吟读、理解《忆江南》

  1. 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 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

  旧:过去胜:超过

  3. 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

  (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

  ——比较、比喻)

  4. 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

  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

  5. 指导背诵《忆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 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 其它描写山水风光光的古诗

  参考篇目:《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五、作业:

  1.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

小学古诗教案14

  课题:1古诗两首

  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阅读课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认识1个多音字。

  3、初步懂得两首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2、识字、写字教学。

  3、通过学习、理解、想象体会诗的意境,感受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录音机、课件、音乐磁带

  教学流程

  辅助手段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一、揭题导入,简介诗人

  1、教师谈话:春天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今天早晨老师一醒来,发现屋顶上、地上全都湿湿的,天空中还在飘着细细的雨。小朋友们知道这叫什么雨吗?(板书课题:春雨)

  2、唐代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叫杜甫,他为春雨写了一首诗,同学们想不想学习啊?

  齐读课题

  从生活实际来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使得学生对古诗有了一个很深刻的映象,富有悬念的过渡语抓住了学生思维的源头,让学生在一种期待中迫不及待地步入诗文的学习。

  二、诵读全诗,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诗的节奏。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3、这首诗有几句,你喜欢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相机正音)

  自读古诗

  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

  朗读古诗是教学古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只有很好地进行读的训练,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教师的范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创设情境,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看看图,想想自己能读懂哪些词和诗句的意思,遇到不懂的词和句子打个“?”,然后问问同桌,再解决不了,还可以和小组同学讨论。

  全班交流:重点指导理解“知、时节、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等关键字词的意思。

  2、指名学生描述。

  3.学生评价:刚才的小朋友描述的好在哪里?还想补充什么?

  4、深化理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诗人写这两句诗,不仅告诉我们春雨默默滋润万物,还用它来比喻那些默默的为人民服务的人。

  5、看着画面带着想象朗读全诗

  小组讨论,解决字词的意思

  全班交流

  学生各抒己见

  朗读全诗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展示课件把静止的画面赋予动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多种形式的朗读,多种形式的鼓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古诗的朦胧之解,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将古诗熟读成诵。

  四、指导背诵,巩固理解

  这么一首既优美又富有诗意的好诗,你想把它背诵出来吗?

  指名背诵古诗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抽读生字卡片。

  2、口头组词、扩词

  3、识记字形。

  4、比一比,再口头组词。

  乃()奶()潜()

  随()岁()润()

  细()西()

  5、按笔顺描红。

  6、完成《习字册》上的作业。

  读字词卡片

  组词、扩词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

  组词

  描红

  完成作业

  知识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掌握它们。识字教学最终是为了让学生独立识字,为了缩短这一过程,实现学生独立、主动学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训练,让学生形成“定式”,掌握识字程序: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理解运用、自我测验。

  六、布置作业,巩固所学

  1、背诵古诗

  2、搜集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背诵古诗

  教学反思:

  课题:古诗两首

  课时:第二课时

  课型:阅读课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认识1个多音字。

  3、初步懂得两首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5、识字、写字教学。

  6、通过学习、理解、想象体会诗的意境,感受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录音机、课件、音乐磁带

  教学流程

  辅助手段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一、揭题导入,简介诗人

  1、教师谈话:春天悄悄地来到了,同学们这几天好像睡觉都起得比较晚了,是什么原因呢?春天的早晨怎么啦?(板书课题:春晓)

  2、这首古诗是唐代的另一位大诗人孟浩然作的。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一个雨后早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爱春、惜春的`真挚感情。

  齐读课题

  从生活实际来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使得学生对古诗有了一个很深刻的映象,富有悬念的过渡语抓住了学生思维的源头,让学生在一种期待中迫不及待地步入诗文的学习。

  二、诵读全诗,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诗的节奏。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3、这首诗有几句,你喜欢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相机正音)

  自读古诗

  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

  朗读古诗是教学古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只有很好地进行读的训练,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教师的范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创设情境,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看看图,想想自己能读懂哪些词和诗句的意思,遇到不懂的词和句子打个“?”,然后问问同桌,再解决不了,还可以和小组同学讨论。

  全班交流:重点指导理解“晓、眠、不觉晓、闻、啼鸟”等关键字词的意思。

  2、指名学生描述。

  3.学生评价:刚才的小朋友描述的好在哪里?还想补充什么?

  4、深化理解“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的这两句诗,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对落花的惋惜。

  5、看着画面带着想象朗读全诗

  小组讨论,解决字词的意思

  全班交流

  学生各抒己见

  朗读全诗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展示课件把静止的画面赋予动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多种形式的朗读,多种形式的鼓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古诗的朦胧之解,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将古诗熟读成诵。

  四、指导背诵,巩固理解

  这么一首既优美又富有诗意的好诗,你想把它背诵出来吗?

  指名背诵古诗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4、抽读生字卡片。

  5、口头组词、扩词

  6、识记字形。

  4、比一比,再口头组词。

  乃()奶()潜()

  随()岁()润()

  细()西()晓()

  眠()

  5、按笔顺描红。

  6、完成《习字册》上的作业。

  读字词卡片

  组词、扩词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

  组词

  描红

  完成作业

  知识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掌握它们。识字教学最终是为了让学生独立识字,为了缩短这一过程,实现学生独立、主动学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训练,让学生形成“定式”,掌握识字程序: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理解运用、自我测验。

  六、布置作业,巩固所学

  3、背诵古诗

  4、搜集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背诵古诗

  第三课时:

  完成《练习与测试》

  教学反思:

小学古诗教案15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本首诗歌。背诵诗歌

  2、在诵读的过程中,展开想象,感悟诗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本首诗歌。背诵诗歌。

  教学准备:图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名字叫《登幽州台歌》。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自由读诗,学习生字词。

  二、自学古诗自由读读古诗,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都读准了。

  三、整体感知,理解古诗:

  1、学生自由读诗,借助注释理解古诗

  2、指名读诗,及时正音。

  3、交流。

  四、借助画面,理解诗意,感情朗读。

  1、(实物投影仪:插图)请学生观察,师讲解诗意,并进行范读。

  2、学生自由练习感情朗读。

  3、指名诵读,指导朗读。

  4、全班齐读。

  五、指导背诵。

【小学古诗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古诗春晓的教案08-25

小学语文古诗的教案02-07

小学古诗《山行》教案12-05

古诗的教案01-07

元日古诗教案10-17

古诗优秀教案11-05

古诗蜂的经典教案07-22

古诗春晓教案10-21

古诗的幼儿教案02-04

古诗《草》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