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的教案

时间:2024-07-12 09:32:29 教案 投诉 投稿

观察物体的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察物体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观察物体的教案

观察物体的教案1

  一、学生整体学习数学情况分析

  1、由于现在的家长都比较重视学前教育,因此班中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好,特别是计算技能方面比较强。

  2、孩子们具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喜欢操作。

  性强的学习内容。特别喜欢声形并茂、具有动画效果的课堂学习。

  3、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孩子们都能主动参与小组学习中去,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4、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和空间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座位安排便于个别化教学,和学生合作学习

  全班24人,以四人为一组,见图,其中☆表示发言积极的学生,思维灵活的学生,◇表示思维反应较快,学习良好水平的学生,●表示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表示学习有困难,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爱心和关注的孩子的座位。

  三、课时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通过观察和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四、分层教学目标:

  1、上限:通过学习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正确区分左右侧面。能在头脑中进行“虚拟地移位”,即假设自己站在某一指定的位置,会看到物体的什么形状。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2、下限: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教学难点:能在头脑中进行“虚拟地移位”,即假设自己站在某一指定的位置,会看到物体的什么形状。

  六、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不同位置拍摄的玩具熊照片、吸铁石

  学具:教材、玩具小熊每组一只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

  1、小朋友,我们班上的每一位小朋友你都认识了吗?如果老师给你看一下我们班其中一位同学的照片,你能不能一下就叫出他的名字来呢?

  2、咦!他是谁?猜一猜。不是说看一下就可以猜出他是谁了吗?怎么有这么多答案呀?要不要老师给你们一点提示?

  3、究竟和小朋友想的是不是一样呢?好,接下来咱们就来揭开谜底,

  4、刚才小朋友们看得都特别仔细、特别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地看就叫做“观察”。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

  观察物体。

  学生活动:

  1、猜一猜回答,

  2、一起数,1、2、3。

  3、照片中的学生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

  多媒体运用:

  1、课件出示学生的背面照

  2、课件出示两张侧面照

  3、课件出示学生正面照

  【设计理念】:在课的一开始,我就运用多媒体逐一出示了班上某个小朋友的背面、侧面以及正面的照片。利用小朋友的好奇新和好胜新,让他们猜一猜,这个班上的同学是谁?在游戏似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尽管是同一个人,但因为方位的不同,所看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二)小组活动,观察学具

  1、本位观察

  教师活动:

  ①今天老师还给大家请来了一群小客人,就在1号同学的课桌里,快点把它请出来!是谁呀?让小熊面对着黑板坐坐好。今天这些小熊将和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欢迎它们加入我们小组!

  ②提问:下面请你轻轻地告诉小熊,你坐在它的哪一边?

  从你这个位置上看到的小熊是什么样子的呢?

  ③观察好了,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坐在小熊的哪一边?看到了它的什么?

  ④学生反馈,教师进行点拨

  学生活动:

  ①有礼貌的和小熊打招呼。

  ②和同桌说一说

  ③大胆地和全班同学交流,我坐在小熊的哪边,看到了什么?

  ④判断同学回答的对与错

  ⑤看到的都是小熊侧面的学生起立

  多媒体运用:

  按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小熊前、后、左、右各面的照片。

  个别化教学:

  ①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先尝试回答

  ②请中等想、水平的学生发表意见,再请思维灵活的学生补充。

  【设计理念】让学生进行本位观察,即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玩具。通过第一次观察尝试,想让学生学会仔细地观察,流利地表达,并向学生介绍正面、侧面和背面的知识。

  2、换位观察

  教师活动:

  ①刚才我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分别观察到了小熊的正面、侧面和背面,下面大家想不想换个位置再来观察呢?

  ②听老师口令,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小组的下一个位子上去。

  ③提问:现在你观察到的又是小熊的哪个面?看到的样子和刚才一样吗?

  ④反馈提问:咦,怎么不一样呢?你们每个小组是不是原来的那个小熊呀?小熊没变,为什么你们看到的结果会不一样呢?其他同学认为呢?

  ⑤小结:是啊,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的小熊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

  学生活动:

  学生起立,按顺时针方向走到下个位置

  和小组同学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思考回答:看到的结果为什么和刚才不一样

  个别化教学:

  教师参与小组活动

  中,听听学困生的回答,给予一定的指导。

  【设计理念】换位观察,要求学生按顺时针变换座位,再次对玩具进行观察。这次观察不仅要求学生说出看到玩具的哪个面,同时要思考,现在看到玩具的样子和刚才看到的是否一样?为什么?因为有了转换位置的活动,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是因为改变了方向的缘故。这个环节是第一个环节的递进,让学生感知正确的、有序的观察方法。

  3、全面观察

  教师活动

  ①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你可以随意地观察小熊的每一个面,并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分别观察到了小熊的哪个面?

  ②师:你们刚才是怎么观察的?谁愿意来介绍一下?

  ③师:我们请这组的四个小朋友一起来演示一下。说一说你观察到了小熊的哪个面?你们觉得这样能看清小熊的每个面吗?

  ④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师:转给我们看看。你们觉得他们组的方法怎么样?

  其他小组也把小熊转一圈,仔细观察你看到的每一个面。

  ⑤师:看清楚了吗?让小熊面朝黑板坐好。下面来做看物体找位置游戏,看看谁的反应快。

  老师这里有一些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小熊照片,我任意点一张,你认为我是站在小熊的哪边拍的,就快快站到小熊的哪边,我们来比比看谁的反应快,好不好!

  学生活动:

  ①小组活动、讨论

  ②学生回答:如,我转了一圈,观察了小熊的……

  我把小熊转一圈,也可以看到它的每个面。

  ③参与游戏:看物体找位置

  多媒体运用:

  课件出示不同位置拍的小熊的图片

  个别化教学:

  关注学困生活动、游戏时的表现,给予及时帮助。

  【设计理念】全面观察,让学生想办法如何能观察到玩具的前、后、左、右四个面?明确观察物体可以围着物体转一圈,也可以通过转动物体来看到不同的面。在这一系列的观察动中,我让学生体验一个从静态到动态,从片面到全面的观察方法。

  三、应用拓展,激励创新

  教师活动:

  ①书本练习:连一连

  ②观察恐龙。

  刚才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瞧,这三位小朋友在观察什么呢?想一想,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请翻开书本67,把名字写在每幅图的下面。

  ③连线练习。观察汽车

  ④做一做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体,比如:书本、铅笔盒等等,你有没有观察过呀?瞧!这几个小朋友把数学书叠在一起,组成了什么图形?(长方体)那么他们分别看到了这个长方体的哪个面呢?请来连一连!(翻开书本67)(反馈)

  ⑤观察查壶。

  看样子,小朋友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了,试试能不能帮这三个小朋友解决一下问题呢?这三个小朋友站在杯子的不同位置,他们看到的茶壶会一样吗?那他们看到的茶壶是什么样的呢?(思考一会儿再出示)

  (出示从前、后、左、右、上面看到的茶壶)是谁看到的?

  ⑥猜物品游戏。

  这几天,老师也去观察了一些东西,还把它们其中的一个面拍了下来,(出示)你能猜出这些分别是什么东西吗?

  师:刚才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为什么有的那么难认呢?(只看物体其中的一个面)

  师:那我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师:小朋友都说得非常好,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应该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全面地去观察,这样才能比较正确地了解这个物体的特点。

  学生活动:

  ①学生进行练习,并说明理由

  ②从猜一猜活动中得出: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应该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全面地去观察,这样才能比较正确地了解这个物体的特点。

  多媒体运用:

  出示练习题

  个别化教学:

  学生独立练习时,教师巡视,给学困生及时帮助。

  1至4题,让学困生先回答并说明怎样想的,优秀生进行补充。

  【设计理念】在练习的设计上,我安排了四个层次。首先完成课本内容的连线,这是多方位的一种对应练习。其次设计了观察一个长方体的活动,把小组中同学的书本合放在一起,判断形状。第三,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位置与所见物体形状的关系,出示了同一茶壶不同方位的四幅图片,让学生猜测观察者是在茶壶的哪个方向观察的,由此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最后,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置了一组猜物游戏,只看一个面,让学生来猜一猜是什么东西。通过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告诉学生,观察物体,须全面才能见其真面目。

  四、知识介绍,全课小结

  教师活动

  1、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玩得开心吗?那么,你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呢?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指名说一说。

  2、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学生活动:

  1、各自总结自己的收获

  2、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观察物体的经验:我知道观察物体要全面;我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改变观察的位置或者转动物体都可以看到不一样的结果;我学会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板书

  观察物体

  前 面 —— 正面

  后 面 —— 后面

  左 边 —— 侧

  右 边 —— 面

  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全面观察

观察物体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从不同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并能描述看到的形状。

  2、能辨认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得到的形状。

  教学重点:

  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能辨认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正方体木块、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迁移,预习新课。(课件出示)

  1、由两个小正方体组成以下图形,画出从前面、上面、左面所看到的图形。

  第二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导学案

  问,从这三面看到的图形的形状一样吗?也就是说从不同的方面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

  引入课题,这节课学习“观察物体”。

  2、课堂预习。

  请同学们仔细看课本13页,请你拿出自带的4个小正方体木块,进行拼组,然后带着以下问题进行观察学习。

  1、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2、在观察物体的时候,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每个面的形状一样吗?

  3、请你把能观察到的面的形状画在格子图上,并注明看的位置。

  4、我们分别不同的位置观察了拼成的立体图形,对于你画出的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二、自我检测。(课件出示)

  1、填一填。

  从前面、左面和上面观察由小正方体组成的不同的图形,结果可能( ),也可能( )。

  2、连一连。

  第二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导学案

  三、预估问题。

  1、观察我们摆放的组合立体图形,从不同的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一样吗?分别是什么图形?

  2、同样都是用相同的4块小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为什么你们从前面、上面、侧面画出的形状不同呢?

  3、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怎么样?

  四、预设解惑。

  请同学们拿出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摆立体图形画出的格子图,我们共同交流。

  1、同学们在实物图影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出示从前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图形,

  2、师把同学们的作品进行总结:(课件演示)

  第二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导学案

  3、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作品,我们是如何画出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图形呢?有什么方法吗?同桌讨论一下。

  (1)集体交流

  (3)方法提炼

  先确定集合体的长、宽、高,

  从正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高这两个要素;

  从上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宽这两个要素;

  从左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宽和高这两个要素。

  五、引导小结。

  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

  2、师: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你会背吗?

  3、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

  4、问:请你结合这首诗,再想一想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想法?

  六、针对性作业。

  1、课本13页做一做,练习四1至3题。

  2、《配练》上的1至3题。

观察物体的教案3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0、91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正确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通过换位置观察等活动,经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玩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师:猜一猜这是什么?

  2、公布结果。

  3、小结:大家通过抓住事物的特征猜出了这个物体,你们真了不起!刚才同学们看得都特别仔细、特别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今天就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观察照片,激活经验。

  1、观察教室照片。

  (1)谈话引入,观察照片。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老师这儿有两张大家最熟悉的照片,你知道是拍的哪儿吗?(在屏幕上依次打出两张分别从教室的前后拍的照片,让学生进行辨认。

  (2)拍的是同一个教室为什么拍出来的样子会不一样呢?(启发学生想象拍摄者的位置。)

  (3)下面的两张照片哪张是老师站在教室前面拍摄的,另一张是在哪里拍摄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4)得出结论:同一个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

  2、“想想做做”第1题。

  下面是两张某区第一中心小学的照片,结合我们学校的大门想一想,哪一张是在学校外面拍摄的,哪一张是在学校里面拍摄的?

  你是根据什么做出判断的?

  3、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学会从两个相对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

  三、观察实物,亲身体验。

  1、观察实物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它已经等不及了,请出我们的这位小客人,这是一只卡通小牛,如果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这只小牛看到的样子又会怎样的呢?

  下面我们就分组进行,从每一小组中请出一位小组长来示范观察小牛,并做一回小老师,判断从你这个位置看到的小牛是什么的样子的?

  其他同学猜一猜,你的小组长看到的小牛的样子是哪一张图片,将你想到的用手势表示出来。(如果想不出的话,同桌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判断方法。)

  请把小牛放在桌子中间,小牛的脸对着1号座位的同学。(学生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坐好)

  师:你是从小牛的哪一面观察小牛的?请问看到的小牛是什么样子的?是几号图片,你的组员们选对了吗?

  生1:我看到了小牛的正面生2:我看到了小牛的身子生3:我看到了小牛的后面

  师:左面和右面看到的一样吗?不同在哪里?2、换位置再观察

  咱们换个位置观察一下好吗?请1号座位的同学到2号座位,2号座位的同学到3号座位,依次换位。

  你现在看到的小牛又是什么样子的?(学生纷纷发言)。

  师:我们继续换位置观察,2号座位的同学到3号座位,3号座位的同学到4号座位,你在这个位置上看到的小牛又是什么样子的?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小组内交流完毕后,学生再次换位置观察并交流。最后让学生回到原位。)3、根据形状判断位置

  师:刚才我们在不同的位置对小牛进行了观察,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哪一组的同学看到的小牛是这个样子的?请把你的手举起来。(任意拿一张)

  教师边说边出示:

  师:××同学,你为什么举手了?生:因为我在我这个位置上看到了小牛的身子,而图片上画的也是这个样子。继续出示:

  师:几号座位的同学看到的小牛是这个样子的?(出示小牛的侧面)有错的话要质疑学生的回答(采取辩论的方式)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让学生辨认,做法同上。)

  师:通过从不同位置对小牛的观察,你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

  (师生共同肯定: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小牛的样子是不同的。)

  四、应用拓展

  (一)练习

  1、课本90页小猴题。有几个小朋友是摄影爱好者,他们在不同的位置分别

  给小猴照了一张照片,根据刚才的经验判断一下,他们拍到了小猴的哪一面,你能把每人拍的照片连一连吗?

  2、“想想做做”第2题。我们已经知道在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不同。生活中也常常需要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瞧,校园里有一辆汽车三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这辆汽车,你知道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连一连。(学生在书上完成,指名反馈,集体校对。)

  (二)猜猜猜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下面的情形,出示练习十五第

  3、4题。

  (三)图片欣赏同一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形状就不同,本节课的内容在其他学科中也有体现,比如说:我们语文书中就有一首诗说明了这种现象。

  五、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懂得了什么?

  教师小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后在观察物体时要注意从不同位置去观察,在思考问题时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更加全面、更加准确。希望大家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六、拓展延伸

  同学们就把你们今天的收获带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家里的一个物体,并和他们说一说从不同方向可以观察到物体的什么形状。

  七、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

  不同位置

  从前面

  从侧面

  从后面

  形状不同

观察物体的教案4

  学习目标:

  1、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学生能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3、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学习方法:

  1、五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2、四步:学、交、练、导

  学习重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学习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准备:

  课件 、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出示复习题,学生在个人理解教材的前提下,独立完成,落实自主学习的任务。同时,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预习作出方法指导、信心鼓励和时间要求。

  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展示不同的摆法。

  小组合作

  二、探究交流

  教师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去,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

  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三、汇报展示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学生展示交流得出摆放的`规律

  先照图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然后余下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保持不变。如果摆在前边,从正面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必须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如果摆在后边,从正面不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既可以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也可以不对齐着摆。

  四、达标检测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

  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五、拓展延伸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正。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观察物体的教案5

  教学内容:P 41-42.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过程,认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正确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3.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4.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发展与同伴的合作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准备:

  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如果用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摆成立体图形,在观察中又会存在哪些特点?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探求新知

  1. 教学例1

  ① 学生根据教师提示用小正方体独立拼搭物体。

  师:面对自己横向连续摆3个正方体;接着,在第一排左边第一个后面再摆一个。

  ② 让学生绕着拼搭成的物体走一圈,分别从物体的正面、上面和左面进行观察。

  ③ 各自把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平面图画下来。

  ④ 反馈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归纳结果。

  学生概括: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观察的结果各不相同。(板书)

  2、按要求摆

  用四个小正方体摆,正面观察到的平面图是三个并排的小正方形,有几种摆法?(五种)

  用四个小正方体摆,左面观察到的平面图是两个并排的.小正方形,有几种摆法?(三种)

  用四个小正方体摆,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是三个并排且在第一列后面再加一个的小正方形,有几种摆法?(一种)

  :我们仅仅依据一个或者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只有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教科书第41页的“做一做”。

  2、独立完成教科书第42页练习九的第1题

  3、独立完成教科书第42页练习九的第2题

  四.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观察的结果各不相同。

观察物体的教案6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39页例2,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简单立体图形组合,辨认从不同方面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能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且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学会辨认从不同方面观察到的多个物体的开关和相对位置。

  教具学具: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也发现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今天我们将两上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二、新授课

  1、师将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按例2摆放在讲台上,出示球体和圆柱体平面图,让学生辨认它们是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

  2、指名回答,并让学生对照实物进行观察、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三、深入思考:

  1、出示正方形,这是老师看到物体的一个面,同学们猜一猜这个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2、出示正方体、特殊的长方体、圆柱体加以验证。

  3、现在我们不能根据这个图片判断它是什么图形,那需要增加什么条件呢?

  三、巩固练习:

  1、出示p39做一做图,则才是确定一个图片的`形状,如果是两个以上的组合图形呢?能确定他们的形状吗?

  师提供实物加以验证。

  2、p40第3题。

  先独立思考,再指定学生回答,最后提供实物加以验证。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发现呢?

  五、构建空间想象力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课后小记:

  由于有例1的教学做基础,本课我仅有10分钟不到的时间即完成了新授知识的教学,后面剩余大量时间都是让学生做练习。当完成39页做一做时,学生共出现以下六种结果:

  1、球体、圆柱;

  2、球体、正方体;

  3、球体、长方体;

  4、圆柱、圆柱;

  5、圆柱、正方体;

  6、圆柱、长方体。

  可就在这时班里有一名学生(王志龙)指出圆锥也可以从上面看到圆形。虽然圆锥应该到六年级学生才正式学习,但在生活中他们早已对它不陌生,老师必须正确加以评价。我有些困惑:圆锥从上面看到底是圆形,还是圆形的中间还有一个点呢?

观察物体的教案7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对称对称轴等概念,并能识别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通过对生活事物及相应图形的`欣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感知对称,识别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画出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梳子、衣服、小树、数字1、叉子图片、正方形、长方形、五角星、圆、等边三角形图片、尺、水彩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啊?(春天)你了解哪些关于春天的信息?(学生自由回答)

  2、(多媒体展示美丽的春天景象)是啊,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柳树发芽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放了,你们看,蜻蜓哥哥、蝴蝶姐姐和树叶妹妹也高兴地飞进了我们的教室了。

  3、(将蝴蝶、蜻蜓、树叶图片放大定格)这些美丽的图案它们在外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特点,你能发现吗?(它们的两边是一样的。)你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的?(看出来的。)是啊,观察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板书:观察)除了观察,你还可以怎样证明呢?(学生通过折一折的方法,体会蝴蝶、蜻蜓、树叶左右形状一样)

  4、生操作后汇报:还可以对折。(板书:对折)

  5、验证,揭题。像这样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图形在数学上我们称为对称图形。(板书:对称

  图形)。

  6、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对称图形?

  7、小结:请大家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对称图形的呢?(观察和对折)

  二、生活中的对称图形。

  1、日常的`生活中,你们有没有看到过美丽的对称图形?

  2、学生自由说。

  3、同桌对说。

  三、认识对称轴,学画对称轴。

  1、老师也找到了一些美丽的图形,想请大家帮我判断一下,我找的是不是对称图形。(出示梳子、衣服、小树、数字1、叉子图片)

  2、学生判断。

  3、刚才我们发现对称图形通过折在图形的中间都留下了一道折痕,这道折痕我们叫做对称轴,一般用虚线表示。

  4、你能画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吗?(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五角星、圆、等边三角形)你打算怎么画?(学生自由说)四人小组用尺和水彩笔画出对称轴。

  5、交流作业。

  6、小结:通过刚才的折和画我们知道有些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有些图形有很多条对称轴。

  四、创造对称图形。

  1、这些图形都是老师剪出来的,你想想我是怎么剪的?

  2、如果让你剪一个,你会剪什么?

  3、请大家利用箩筐中的工具,也来创造一幅美丽的对称图形,然后把你们小组的作品贴在白纸上,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品最漂亮。

  4、学生创作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把好的作品上交,组长整理好材料,学生欣赏作品。

  五、欣赏对称图形。

  生活中美丽的对称图形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展示各种对称图形的图片)

观察物体的教案8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2。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2.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 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3.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 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念。

  三、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来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给出一个实物图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让同学画不同的摆放方法,引导学习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新课讲授

  (1)屏幕出示教材第2页例2。

  (2)师:这是一个用3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所画下的.形状 。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

  (4)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

  (5)师: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生:略。

  (6)师: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根据左面图形确定最后的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2. 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一第3、6、7题。

  (四)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观察物体的教案9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辨认、想象、推理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丰富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目标解析:

  这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之后,第一次接触观察物体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口描述、用心体验,亲身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学会辨认从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等不同方位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准备:

  课件,四张熊猫玩偶图片,每组一个熊猫玩偶、茶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故事激趣

  (1)课件播放:“盲人摸象”。

  (2)引发问题:同学们为什么觉得好笑呢?他们看到的大象真的不一样吗?

  (3)学生交流:这几位盲人只摸到大象的一部分,所以说不出大象的全貌。

  2.揭示课题

  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观察物体,才有可能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观察实践,自主建构

  将熊猫玩偶放在桌子中间,学生四人一组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围坐在四周。

  1.定位观察,建立表象

  (1)首次观察:每个学生均正对熊猫观察。

  (2)组内交流:你看到了熊猫的哪一面?是从哪个位置观察的?

  (3)全班汇报:指定一组中的四位学生依次说说自己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教师适时点拨。

  (4)设疑探究:你们看的是同一个熊猫玩偶,为什么看到的情况却不一样?

  2.全面观察,丰富表象

  是这样的吗?接下来我们换个位置观察一下好吗?

  (1)再次观察:每组同学按顺时针依次到其他三个位置进行观察。

  (2)交流反思:你现在看到小汽车的哪一面?为什么和刚才的一样呢?

  3.重点观察,深化表象

  (1)对比观察:刚才有两个位置看到的熊猫的样子好像差不多,请再到这两个位置进行观察。

  (2)质疑辨析:你看到的熊猫左右个侧面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3)明确认识:引导学生根据熊猫右耳朵上戴的蝴蝶结进行区分,说明熊猫的脸、四肢伸向左边还是右边即可。

观察物体的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要全面了解物体的特征,就需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倾听习惯、合作意识和评价意识。

  教学用具准备:学生照片 杯子实物 挂图 数码相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联系每人的座位情况进行简单的位置复习。

  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同伴在什么位置。

  2、游戏――猜猜他(她)是谁。

  教师课前用数码相机拍下本班中一个(或几个)学生不同角度的照片按背影-侧身依次呈现给学生。最后验证时出示正面照片。

  学生活动:

  1、学生分小组坐成U形,每小组4人,呈对坐形式。

  自主发言,说的有道理即可

  2、学生自由发言,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设计说明:

  教师从U型座位入手,复习位置的同时,增加学生的新奇感,并已猜猜是谁的.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学生观察熟悉的人物的不同位置的照片,初步体验到不同位置观察的结果是不同的。

  二、体验、感悟、探究

  1、教学例1――实话实说

  (1)教师发给每小组一个杯子,放在学生中间,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自己看到的情况。

  (2)出示教材中(或教师画出的杯子图片――四个方位)请学生辨认,那个符合你看到的情况,并说出你的想法。

  (3)你们看到的结果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2、教学例2――体验、探究、感悟(以其他形式替代教材例2)

  (1)挑选礼物并向其他学生推荐介绍。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件礼物,放在桌子中间,要求每小组4人按自己观察的结果向全班学生描述自己的礼物。

  教师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用数码相机从不同角度拍下每组礼物的照片。

  (2)组织学生交流

  结合照片,看那组学生描述的最准确,并给与积极的评价。

  (3)如时间允许,可让学生打破组的顺序自由观察验证。

  3、出示课教材例2挂图,首先让学生猜想、描述一下小兔子和小猴子拍摄下的照片会是什么样子的,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辨认图片。

  学生活动:

  学生充分观察,照实交流自己观察的结果。

  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根据。

  设计说明: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到平面图形的辨认,使学生再次体验不同位置观察的结果是不同的。要想全面了解事物特征,就要对物体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全面观察。

  以实物替代教材图片,便于学生从前后左右上下等不同方位观察物体,同时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同方位观察到的物体的结果是不同的,训练学生观察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图片的观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分析、综合能力。

  三、实践应用

  1.练一练1

  (1)出示图

  (2)出示问题及看到的图画。

  这几幅图都是谁看到的?

  2.练一练2

  准备小汽车玩具让学生实际去观察加以验证,并可增加下面的情景。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明理由。

  学生活动:说图意讲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明理由。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及想象和交流的过程。

  四、尝试小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活动:学生畅谈自己的体验、感受收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总结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及语言表达能力。

观察物体的教案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摆出立体图形。

  2.借助空间想象还原立体图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如下图:

  请你用手中的5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旨在交给学生一个开放自由的思维空间,同时在操作中进一步感知摆法的多样化。

  二、合作探究

  1.教学例2:兰兰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左面看到的图形是:,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你能摆出兰兰看到的图形吗?

  2.小组合作操作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每个同学在组内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成果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5.为何例一看到图形有多种摆法,而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图形后,却只有一种摆法?

  因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图形,摆法只有唯一一种。

  【设计意图】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借助学具动手摆一摆,然后去观察、交流,训练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

  三、汇报展示

  1.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汇报搭建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

  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根据左面图形确定最后的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四、达标检测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辅导时予以专题讲解。

  1.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一第3、6、7题。

  (1)组织学生观察题中的情境。

  (2)师:如果要摆出这个图形,至少需要几个正方体?请你们摆一摆。(3个)如果有4个呢?5个呢?你们发现什么?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观察物体的教案12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使学生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让学生知道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2、使学生感受对称美、渗透美育。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法指导:

  学生活动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教具学具:

  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说一说本单元学习了那些知识?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分层练习

  1、练习十六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3)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你知道了什么?

  2、练习十六第2题。

  判断下面三幅图分别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3、练习十六第3题。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数学书,分别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然后再书上连线。

  4、练习十六第4题。

  观察老师准备的图片,分别看看是在哪个位置拍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5、练习十五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三、课堂总结

  通过做练习你学到了什么?

  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以后再观察物体的时候,要多从几个方向看一看。

  四、课堂检测

  再往桌面上摆一个立方体,让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看到的形状与上次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请说出看到的具体形状?

  (2)分别把你所看到的形状画下来教师逐个检查。

观察物体的教案13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包括由低到高观察同一物体和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在实际生活中有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经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本节所学内容是在一年级学习“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教材设计这个观察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纸箱后体验: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进行实地的观察体验,再通过找一找、连一连、看一看、想一想及数学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现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最多能看到3个面,从而不断培养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把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辨认准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为本课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在观察、操作、小组活动、讨论等环节中进行,所以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再通过变换角度的观察,学生从感性上有了真正的体验,学起来比较轻松,但对判断所观察的物体形状还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到从不同位置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养成数学思考的习惯,发展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体验、合作交流的过程。

  2、“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教师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体验着自主、挑战、胜利带来的愉悦。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师问:谁能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生:杨桃)

  师问: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题目是《画杨桃》那么谁能说说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答: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的图形形状可能不同(出示大屏幕,齐读此句)

  2.我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一般会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

  生答:前、后、左、右、上、下

  师问:那么我们从前面看物体的同时能不能看到物体的后面?

  生答:不能

  师问:从左边看物体时能不能同时看到物体的右边?(不能)

  从上面看物体时能不能同时看到物体的下边? (不能)

  师:也就是说相对的面不能同时看到,所以观察物体时,我们一般从三个方向进行观察,谁来说说哪三个方向?

  生答:从前面看,从上面看,从左边看。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从这三个方向来观察几何体(板书《观察物体(二)》(贴出课题)

  二、新授

  (一)出示例1图形

  1、师问:谁能说说这个几何体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拼成的?

  生答:是由四个小正方体拼成的

  师:你们能用自己手中的小正方体拼出这个几何体吗?(能)

  师:请看大屏幕,谁来读一下自学提示(指各读)(大屏幕出示自学提示)

  师:要求大家完成的任务清楚了吗?(生:清楚)

  师:下面开始,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师:古诗(日出江花红胜火……接学做好)

  2、师问:下面请哪一个小组派代表来展示一下观察结果。(指名回答)

  生答:我们小组的同学从前面看到的3个小正方形横着排列。

  师问:画出的图形是老师手中的哪个图形?请你指出来。(出示图形)

  生答:……

  师问:其他同学画的是这个图行吗?(是)很棒!往下来。

  生答:同学们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形状是有2行正方形,下面一行有三个正方形,上面一行最左边有1个正方形

  师:是我手中的哪个图形?挑一下

  生答:……

  师:其他同学也是它吗?(是)真棒,往下来

  生答:我们组同学从左边看到的图形形状是2个小正方形横着排列。

  师:是我手中的哪一个图形?

  生答:……

  师:你们跟他一样吗?(一样)太棒了

  古诗:大漠孤烟直……

  出示大屏幕

  3、在大家观察几何体时,我们的小华同学也在观察,她从不同的方向看到了3个不同形状,这些图形分别是小华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师将3个图形贴到黑板上)

  师:看看、想想、把自己的判断说给同桌听听

  古诗:春江潮水……

  师:谁能来到黑板连一下(指各板演)大家为他加油好不好(好,加油--)

  师:这个同学连的和你想的一样嘛?(一样)

  师:看样子大家学得都非常棒!

  三.巩固:

  1.看书

  师:请同学们把书打到13页,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例1的内容,为了检验大家学得怎么样,让我们完成13页的做一做

  师问:你想如何完成这道题?(可以先摆一摆,再先仔细观察,最后连一连)

  2、集体订正(出示课件)

  师:请大家看屏幕我们来集体订正

  (1)首先你看到的是哪个面?(前面)

  师:从前面看,看到的图形形状应该是哪一个呢?跟谁连?(生答……)

  (2)师:从左边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的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前面的一行的正方体的左边是一个正方形,后边的一行有一个正方体,从左边也能看到它左边的正方形,所以两个正方形就组成了第一个图形(说的太棒了))

  (3)师:从上面看是什么图形?你是怎样想的?

  生:从上面看是……因为前面一行从上面看是三个小正方形横着排列,后面的一行位于中间有一个正方体,他从上面是一个正方形,所以2行的上面图形拼在一起就是第一个图形

  师:大家连对了吗?(连对了)

  古诗:相看两不厌……

  2讨论:

  (1)师:大家观察了这两个几何体试着想想这两个几何体从哪些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形状是相同呢?哪些是不同的呢?

  大家讨论一下

  古诗:遥望洞庭山水翠,------------

  (2)师:谁来说一下?

  生答:相同点:从前面、左面看到的图形形状相同

  不同点:从前面看到的图形形状不同

  师:说的太棒了,大家掌声鼓励

  小结:(出示课件):两个不同的几何体从同一个方向进行……(生齐读)

  四:谈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弄懂了什么?

  (讨论半分钟)

  古诗:落木千山天远大---------

  生答:

  1、学会从前面、上面、左面3个方向观察几何体。

  2、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形状可能不同

  3、观察两个几何体,从同一个方向进行观察,看到的图形有时是不相同的,有时是相同的。

  五:作业:15页1.2题

  下课

观察物体的教案1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实践操作、讨论、调整等活动过程,能正确辨析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稍复杂物体的情况

  2.能根据看到的平面图形,经过想象、推理、验证、总结,拼摆出这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通过拼搭、观察、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意识

  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与人合作,从不同角度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

  教学重点

  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由两个以上物体组成的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难点

  能根据从一个、两个、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经过想象、推理、验证、总结,拼摆出这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具准备

  正方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通过与学生玩的手影游戏入手,能根据观察到的手影想象出相应的手势,进而上升到能根据观察到的二维影子图形想象出三维手势图形,并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影子是一个二维平面图形,摆出的手势呢?

  生:三维立体图形。

  师:看来大家能根据二维影子图想象出三维手势图。如果把影子换成图形,你还会玩吗?这节课我们在玩中学习观察物体(三)。

  (二)教学例1--从正面这一个角度观察二维图形,能得到很多种三维图形。

  “用4个同样的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这样的图形。”

  1.审题。

  找关键词,引导学生注意“数量”“观察角度”和“看到的图形”这几个关键词。

  师:你觉得需要注意哪些关键词?

  生:4个,从正面看。

  师:你不仅关注到了数量,还关注到了观察角度。

  生:看到的是这样的图形。

  师:大家太会审题了,抓住了其中的关键。

  2.想象。

  引导学生先展开想象“摆出的图形可能是什么样子”,并通过全班交流,明确方法可能不止一种,然后小组合作,动手操作,验证想法。

  师:像刚才玩手影游戏那样,先想象一下,摆出来的图形可能是什么样子?闭上眼睛,想一想。

  师:有想法了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前边摆一个,后面摆三个。

  师:你为什么这样想。

  生:这样从正面就能看到三个面。

  师:你是根据看到的图形想象的,你的想象挺有依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先摆三个,把另一个摆到后面。后面的正方体就看不见了,只能看到三个面。

  师:你的想象也挺有道理。

  3.验证。

  引导学生寻找验证的方法。

  师:你们的想法对吗?咱们需要验证一下。听清要求:下面请小组合作摆一摆,从正面看一看,验证一下你的想法。

  师:摆好了吗?哪个小组愿意介绍一下你们的摆法?

  4.推理。

  小组汇报、交流,介绍摆法,同时经历推理的过程。

  生:

  师:摆完一种之后,别着急往下摆,摆完检查了吗?怎么检查呢?

  生:从正面看一看。

  师:用观察的方法验证,快指一指从正面观察到哪几个面,和要求一样吗?

  师:给你们提个要求,如果让你移动一个正方体,你能推理出其它摆法吗?能推理出几种?

  生:能推理出6种。

  师:咱们一起帮他数着点!

  师生齐数:1、2、3、4、5、6。

  师:真是6种。推理的非常有顺序。

  师: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生:我们是这样摆的。

  师:想到了错行的情况,这样摆行吗?快验证一下。

  生:这样摆从正面看到这三个面。

  师:你能像刚才那样只移动一个正方体继续推理吗?

  生:

  师:推理的不错。看来推理是个很好的思考方法,能使我们的思路更清晰了。

  师:观察这些摆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都有一个正方体被挡住了。

  师:挡,这个词用的太形象了,看来大家用到了挡的方法。

  5.总结。

  师:同学们,如果再增加一个正方体,要想符合要求,想象一下,这第五个该摆哪呢?

  生:可以摆到前边,也可以摆到后边。

  师:这次几个正方体被挡住了?

  生:2个。

  师: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想象。用6个能摆吗?

  师:7个呢?

  师:如果增加更多的正方体呢?能摆多少种啊?

  生:能摆,能摆出很多种。

  师:只要怎样摆就可以?

  生:只要往前摆或往后摆就可以了。

  师:总结的非常好。刚才是从一个角度观察的二维图形,你们摆出了很多种三维图形。

  (三)教学例2--从上面、正面、左面这三个角度观察二维图形,确定拼搭三维图形的样子。

  1.用同样的正方体摆出从上面看是这样的图形。

  师:你发现和刚才的要求有什么不同?

  生:数量变了,观察角度变了,看到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

  师:读懂了要求,我们先干什么?

  生:想象。

  师:想像一下。谁愿把你的想法到前边来摆一摆。

  师:大家注意看,他是怎么摆的?

  (学生用正方体积木在实物投影下操作)。

  师:说说你是先怎么摆的?再怎么摆的?

  生:先用5个摆出了一层。

  师:太有层次了。

  生:多余的正方体可以继续往上摆。

  师:主次分明。也就是说哪几个最重要?

  生:下面的5个最重要。

  师:看来这5个是基础。在这5个基础上,如果增加更多的正方体,只要怎么摆就可以?

  生:只要往上摆或者往下摆就可以。

  师:刚才不是说只要往前或往后摆就可以了吗?这次怎么往前后摆就不行了?

  生:刚才是从正面观察,现在是从上面观察,角度变了。

  师:原来观察角度变了,摆的位置就变了。

  2.增加从正面观察的角度。(从两个角度观察)

  师:想一想,在刚才的.基础上,我们要做怎样的调整,才能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用上这四个方法,小组合作研究一下吧。

  (学生展示,展示出3种不同的摆法)

  师:他们借助了刚才的经验,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摆的。摆完要干什么?

  生:验证。从上面观察验证,还要从正面观察验证。

  师:他们不仅知道验证,而且从两个角度去验证,思维很严谨。

  师: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生1:还可以这样摆。

  生2:不对,从正面看就不符合要求了。

  师:你能用验证的方法纠正错误了,看来从

  两个角度验证很有必要。

  师:谁能把这次的发现总结一下。

  生:从两个角度观察二维图形,摆出了3种三维图形,比刚才的摆法少一些。

  3.再增加一个从左面观察的角度。(从三个角度观察)

  师:这次不摆积木了,把积木轻轻放到桌洞里,真正考验你想象力的时刻到了,大胆想象一下,要想同时满足这三个要求,摆出的图形是什么样子?

  生:只需要在刚才的基础上调整一下就可以。把中间这个正方体摆到后面的位置。

  师:说的挺有道理,谁能把他的想法摆出来,验证一下。

  生:我是这样摆的。这次需要从三个角度验证。

  师:从三个角度验证,考虑问题很全面。

  师: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生:没有了。这次从三个角度观察二维图形只有一种摆法。

  (四)课堂小结。

  师:摆了一节课的积木,谈一谈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发现观察角度越多,摆出的图形就越少。

  师:你不仅关注到了每一个知识点,还能把它们串联起来发现规律,真了不起。也就是说,观察角度越全面,我们就越容易确定三维图形的样子。在生活中是不是也这样,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思考问题的角度越全面,越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还有其它收获吗?

  生:我还学到了想象、推理、验证、总结的方法。

  师:是呀,正是有了这些学习方法,才使我们的数学思维更加严谨。下面我们就借助这些知识和方法,挑战几个练习。

  (五)课堂练习

  1.习题纸上独立完成

  如图,再添一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小明就把图1小丽搭的积木变成了图2六种不同的形状。

  (1)从左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 )号和( )号的形状和小丽搭的是相同的;

  (2)从正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形状相同的是( )号和( )号,或者是( )号和( )号。

  2.独立审题,用手势表示出你的答案。

  师:大多数同学都选2号。恭喜你们答对了。

  师:掌握的不错。看来观察的很全面呀。

  3.还有一道思考题,想不想挑战。

  师:看题目,你想到什么了?

  生:大正方体、三阶魔方。

  师:空间想象力不错。就想到这一种吗?这可是思考题。

  生:把中间那块正方体拿走也可以。

  师:你会倒着想,用逆向思维推理,空间想象力太强了。

  师:你们能推理出不同的摆法,这说明根据从三个角度观察二维图

  形,得到的三维图形有时并不是唯一的。这就要求我们看待问

  题不仅要全面,还要灵活、严谨的思考问题。

  师:这个题到底还可以怎么摆,能摆出多少种呢?大家课下有机会再探索研究吧。

观察物体的教案1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目标: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5.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6.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自己制作的课件、玩具恐龙5只、雕塑照片20张,数码照相机一台。学生8人一组围桌而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1.从实际切入。

  激趣:小朋友们,你们照过相吗?哪位同学给别人照过相?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台照相机,谁想给大家拍照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拍照。)

  谈话:你可真像个小摄影师!同学们想不想看看他拍的怎么样!(教师操作、屏幕出示刚才在不同位置拍摄的照片。)

  提问:大家觉得拍的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一张?这张他是站在什么地方拍的?拍的是这位同学的哪一面呢?(学生讨论、回答,课件点击,对应的照片放大。)

  生1:我最喜欢正面的,站在她的前面,拍的是她的正面。

  生2:我最喜欢侧面的,站在她的旁边,拍的是她的正面。

  2.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说的真不错,要想拍出好照片,就要仔细观察物体,找到最佳位置才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出示课题)

  [设计说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拍照活动巧妙引入,新颖有趣,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初步感知新知。]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

  谈话:(出示玩具恐龙)这是什么?你们知道都有哪些恐龙?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只恐龙是什么样子的?

  生1:背上有尖尖的刺,锋利的牙齿,白白的肚皮,手细细的,有尖尖的爪子。

  生2:眼睛是翘起来的,样子很凶猛。

  要求: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恐龙,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恐龙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恐龙照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和屏幕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

  生1:我看到了正面,它有尖尖的爪子、粗粗的腿。和第二幅图是一样的。

  生2:我看到了侧面,它有粗壮的腿。和第四幅图是一样的。

  生3:我看到了背面,它有尖尖的刺。和第一幅图是一样的。

  谈话: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恐龙正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

  (2)换位观察:

  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恐龙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了恐龙的那一面?

  生1:我看到了侧面,刚才看到了前面。

  生2:我看到了背面,刚才看到了侧面。

  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讨论,交流。)

  生1:我们绕了一圈。

  生2:我们绕了一圈,我们一大组的同学位置都改变了。

  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恐龙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3)全面观察:

  谈话: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找一个位置观察恐龙?好,那你们想到哪个位置就到哪个位置去观察吧!(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位置去观察。)

  提问:你到哪个位置去观察的?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说明:这是老师绕着恐龙一圈拍摄到的录像,我们来看一看吧!(课件展示玩具恐龙旋转一圈的画面、可以定格。)

  (4)课间小歇:

  教师:刚才我们观察了恐龙,你们想不想到恐龙生活的地方去看看呀?看看恐龙都在干什么!(课件演示恐龙电影场景片段。)

  (5)情感交流:

  教师:看过之后,你都想对恐龙说些什么?

  生1:那些小恐龙真可爱,我都想养一个。

  生2:恐龙的世界真漂亮,我都想去看一看。

  谈话:你们知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恐龙了?由于自然的原因,恐龙已经灭绝了,可是还有一些动物也快要灭绝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巩固新知。

  (1)做一做

  谈话:(课件同步)这时,开来了一辆汽车,恐龙们都很好奇,围着这辆汽车,想看个究竟。(课件出示恐龙围着汽车图)这是汽车的哪一面?(逐一设问)这四只恐龙分别看到了汽车的哪一面?同座两人相互说一说。(注意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区别。)

  (2)摆一摆

  教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体,比如说:书、书包、铅笔盒……你观察过吗?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数学书放在一起,理成一摞。看一看,数学书都是什么样的?你看到数学书的哪一面?你能看到几个面?(学生操作,回答。)生1:我看到了侧面,我能看到3个面。

  生2:我看到了正面,我能看到2个面。

  (3)找一找

  实例:大家知道吗,开学以来,只要我们班级的桌椅坏了,总是有一位同学把它修好,可是却没有留下姓名。老师一直调查不出来。在星期六的时候,老师正好看到了这位同学和他的爸爸一起为班级修理课桌,老师悄悄的拍下了这些镜头。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呢?(课件演示班级学生修理课桌的场景只有背影和侧面)你们能猜出来吗?(学生议论纷纷)为什么这么难猜?那我们只要看到他的哪一面就知道他是谁呢?(课件演示正面。)

  小结:我们大家应该向他们学习,为大家服务。

  [设计说明:我采用学生喜爱的玩具恐龙为素材,通过3个层次的观察活动即本位观察、换位观察、全面观察亲身体验到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恐龙的样子是不同的。由实物到照片,形象直观。遵循了儿童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认知规律。在巩固阶段,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把教材的练习1进行了改造,使得新课教学以恐龙为主线展开。并且以好人好事为教学资源,进行了思想教育,也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体验成功、实践新知

  1.实地观察。

  教师:老师还拍下了几张我们学校的照片,你们看,这是哪儿?(出示学校雕塑)我们学校的雕塑漂亮吗?你仔细观察过吗?今天我们学的就是观察物体。就让我们一起去观察我们学校的雕塑吧!(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学校雕塑。)

  2.操作实践。

  教师:咦,还有几张照片,老师想起来了,不小心撕坏了就在你们的桌子上,你能帮助老师把它拼出来吗?就让我们来一次比赛,根据刚才观察到的雕塑的样子把它们拼好!(学生两人一起拼图。)

  提问:这张照片拍的是雕塑的哪一面,是站在雕塑的哪一面拍的?

  生1:我们拼的这张照片是雕塑的正面,站在大门口拍的。

  生2:我们拼的这张照片是雕塑的侧面,站雕塑的侧面拍的。

  3.活动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设计说明:在实践部分,组织学生实地观察后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拼图的活动为载体,只有经过仔细观察,才能完成任务。让学生感到形式活泼、新颖,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观察物体的教案】相关文章:

《观察物体》的教案10-06

观察物体二教案04-03

《观察物体》教案15篇03-30

《观察物体》数学教案04-03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案03-05

《观察物体》的教学反思10-06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10-06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0-01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