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语文教案8篇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品读中感受到严监生吝啬的形象。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利用课文留下的空白,补充人物的心理活动。
3、激发同学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初读课文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二个片段,我们一起读课题《临死前的严监生》。
关于严监生你已经了解了什么?
生:监生的意思。严监生家财万贯。
师:昨天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但是清朝时期的语言和我们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用语习惯不太一样,可能比较拗口。现在就请同学们放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严监生在临死前想的是什么事?
生:自读课文。
师:哪些同学愿意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把课文读通顺。
生:轮读课文,并纠正字音。
师:通过刚才的自读,轮读,你想想严监生在临死前想的是什么事?
生:灯里有两茎灯芯,太浪费了。
师:我有没有听错,严监生在临死前居然想的是两茎灯芯。一般人在临死前会想什么?
生:亲人,故友……
师:是呀,两茎灯心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二、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1、整体感受,揭示文章的描写手法: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细细读课文,你从严监生的哪些表示中感受到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念念不忘这两茎灯芯,请划出描写严监生的句子。
随机出示: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他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了,登时就没了气。
2、感受严监生“爱钱甚命”的心态:
师:你是怎样感受到的?
预设:
生:严监生病得很严重,我从痰响得一进一出中知道的。
师:你们知道严监生的病为什么会病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出示:
在《儒林外史》的第五回这样写道:
1、过了灯节后就叫心口疼痛,初时撑着……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
2、这严致和是个监生,家私豪富,足有十多万银子。
师:他是因为没钱吃药吗?
生:不是,他是因为舍不得银子。
师:那么在他的眼里银子与性命熟轻熟重?
生:是银子。
师: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好。
3、通过“指”感受到严监生焦急的'心情,初步感受严监生的吝啬:
师:你还感受了到什么?
生:严监生开始是“伸着两根手指,接着是指得紧了,最后是指着不动了”他在随时都可能一命呜呼的时候,心里只有油灯。
生:头摇了两三摇,狠狠摇了摇,闭着眼睛摇了摇。
师:他心里想的是那油灯吗?
生:不,他想的是有两根灯芯的油灯非常浪费。
师:他觉得浪费的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看看他平时的生活情况。
请看屏幕:
第五回节选:
不瞒二位老舅,象我家还有几亩薄田,日逐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切店内买四个钱的哄他就是了。
师:他连平时买点猪肉都舍不得,他觉得他浪费的是什么?
生:是银子。
师:从这些动作中,你知道严监生心情是怎样的?
生:焦急的,着急……
师:让我们怀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课文。
师生共读。
4、补白人物的心理活动,进一步感受严监生的吝啬:
师:可怜的严监生,生命危在旦夕,偏偏一大帮亲人在身边,却猜不出他的心意,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你可以选择一句,把他的心理补充完整。
(写一写。)
师:大侄子的话。
生:唉,大侄子,我就你们这几个亲人了,我担心的是灯,灯里有两根灯芯,你发现没有。
生:我的侄儿诶,你怎么就不明白你二叔的心思呢?你看那灯里燃着两茎灯芯,多费油啊!这哪里是油,分明燃的是银子啊!这样白白地糟蹋钱财,叫我如何断得了这口气?
生:奶妈,亏你还在我家待了这些年,竟然连我的这些心思都不懂,真是气死我了。
师:这就是可怜的严监生,看着课文的插图,你有什么要对他说的?
生:钱哪有生命重要啊。
生:你家有十万银子,却到死,还为几根灯芯牵肠挂肚,真是守财奴。
……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对严监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们带着自身的感受再来读读课文吧。
生:分角色朗读。
四、拓展阅读
师:课文学到这里,你能不能用一句简单的话或者一个词语概括一下严监生的形象?
生:守财奴、吝啬鬼、小气鬼……
师:受到一些外国文学作品的影响,在以往的评论中,人们常把严监生列入到了世界文学吝啬鬼的长廊之中,在很多文学史评中、和电视、电影里都把他视为一个贪婪成性,视钱如命的吝啬鬼而大加抨击。但是,看了下面的这些补充资料后,你对严监生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呢?
(出示补充资料一。)
师小结:是呀,吝啬鬼第一个特点就是严酷和不近亲情,对财富的占有欲,使他们失去了常人行为和心态。我们看到的严监生并不如此。他“钱过百斗,米烂成仓”自身平时连一斤猪肉都不舍得吃,但他却舍得花银子请他人喝酒,自身有病舍不得吃药请医生,老婆病了却“每日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和子”,自身从不肯轻易为自身破费钱财,但却肯送给两位舅子大笔银子。吝啬并没有割断其亲情关系,泯灭其人性。不能说严监生不吝啬,可他的这种吝啬只是一般小生产者的吝啬,并没有使他由人变成了鬼。吴敬梓仅用了五句话就把严监生过分俭省的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与严监生相比,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时间来不和,方案二:果戈里笔下的波留希金、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就是一个(个)名副其实的吝啬鬼。(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相关的书籍,出示作者书名)下面。就让我们来见识见识什么是真正的吝啬鬼。请同学们默读《欧也妮·葛朗台》这个片段(出示补充资料二),同样是写他在临终前片段,先请同学们从文章中划出表示人物吝啬的语句。然后考虑一下,同样是写人物临死之前的情景,它与课文节选的片段描写的偏重点有什么不同?
生:交流写葛朗台吝啬的句子。
生:严监生主要是通过动作描写,第二篇文章的主人公主要是通过动作描写。
师:吴敬梓为什么不通过语言来描写人物呢?这样不是能更直接的表达作者内心的想法吗?
生:因为严监生病得很重,不能说话了。
师:是呀,所以我们要根据人物的实际情况的不同来选择描写的偏重点,这样的描写更逼真,下节课,我们将走进红楼梦,进一步学习精妙的人物描写手法。
五、练习
请你自身选择一个心理活动写一写:
当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伸着两根手指,他想:
当大侄子问他是否还有两个亲人没见面时,严监生心想:
当二侄子问他是否还有两笔银子没有吩咐明白时,严监生心想:
当奶妈问他是否两位舅爷没有见面时,严监生心想:
【补充资料】
一、选自《儒林外史》第五回
对闯祸逃跑的哥哥:
严致和见差人来说此事,他是个胆小有钱的人,见哥哥又不在家,不敢轻慢。随即留差人吃了酒饭,拿两千钱打发去了。……严二老官连在衙门使费,共用去了十几两银子,官司已了。
对结发的妻子:
生病时:
自此以后,王氏的病,渐渐的重起来;每日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和子,总不见效。
去世后:
自此修斋、理七、开丧、出殡,用了四五千两银子,闹了半年,不必细说。
对妻子的兄弟:
因把小斯都叫出去,开了一张厨,拿出两封银子来,每位一百两,递给二位老舅:“休嫌轻意。”
严致和又拿出五十两银子来,二位喜形于色去了。
二、选自《欧也妮·葛朗台》
末了,终于到了弥留时候,那几日老头儿结实的身子进入了毁灭的阶段。他要坐在火炉旁边,密室之前。他把身上的被一齐拉紧,裹紧,嘴里对拿侬说着:
“裹紧,裹紧,别给人家偷了我的东西。”
他所有的生命力都退守在眼睛里了,他能够睁开眼的时候,眼光立刻转到满屋财宝的密室门上:
“在那里吗?在那里吗?”问话的声音显出他惊慌得厉害。
“在那里呢,父亲。”
“你看住金子!……拿来放在我面前!”
欧也妮把金路易铺在桌上,他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好像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小朋友呆望着同一件东西;也像小朋友一般,他露出一点儿很费劲的笑意。有时他说一句:
“这样好教我心里暖和!”脸上的表情仿佛进了极乐世界。
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唤着欧也妮,欧也妮跪在前面,流着泪吻着他已经冰冷的手,可是他看不见。
“父亲,祝福我啊。”
“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这最后一句证明基督教应该是守财奴的宗教。
三、练习
划出表示人物吝啬的句子。然后考虑一下,同样是写人物临死之前的情景,它与课文节选的片段描写的偏重点有什么不同?
语文教案 篇2
《时间》是新世纪小语教材第二册第11个主题单元,本单元以时间为主题,选编了一首古诗,一篇主题课文。并在语文天地中设计了读一读、写一写、背一背、讨论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渗透。结合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认知特点拟定教学目标如下:
1.学习本课出现的生字、词语、说话练习。
2.学习朗读课文,进行情感渗透。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4.懂得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设计:
一、猜谜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注意听如你们的答案和屏幕上出现的字一样,[课件演示:时间]那你就猜对了!全班一起告诉我,答案是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继续学习13单元时间。
二、感知时间,学词语
(一)现在时间是20xx年5月21日9时13分,闭上眼,听,这是什么声?[课件出示钟]在你们闭眼听钟声的时候20xx年5月21日9时13分再也没有了,全世界哪儿也找不到了,时间真是一去不回呀。
(二)复习《长歌行》,[课件演示课文插图、播放音乐插件]提示背诵语气。
(三)拼读词语,写词语
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时间,关于时间的词语你还知道那些?
2.这也有些关于时间的词语,你们想知道是哪些吗?请你拼一拼。
3.[课件演示音节]请小老师带全班读,互相检查书写情况,纠正错误。
三、学习关于时间的谚语
小组合作,借助拼音读谚语,在组内背一背。
2.[课件演示谚语]合作结果全班交流。 3.你能说说这两句谚语都告诉我们什么?
四、学习《小河流过我门前》
读一读,想一想:小河是怎样珍惜时间的?
五、讨论:一分钟能做什么?
1.小组汇报课前实验结果。
2.推荐汇报。
3.小实验:一分钟能写多少字。
4.评出最好的`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5.小实验:一分钟能认多少字?
6.认字比赛。
7.小结。
六、观察图: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1.关于时间你们能像他们一样提出问题吗?
2.讨论:你将如何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作业布置:回家收集有关时间的谚语或名言,做成书签,互赠、共勉。
语文教案 篇3
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启发学生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4、引导学生们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一、 导入。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邽(今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它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唐宋以来,写西湖的诗篇多得难以统计。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这首诗以即景寓情见长,写诗人骑马浏览中所见到的西湖早春风光,使人觉得生意盎然,如亲见一般,真不愧为名篇。
二、初读熟悉全诗:
1、听录音,要求学生们正音正字;
2、生齐读;正音正字
3、抽生朗读,指导朗读技巧(声音洪亮,节奏抑扬顿挫,情感自然)
4、师范读,学生们思考:a、划出压韵的字;b、分析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古诗?c、找出其中的对偶句,体会其特点。
三、读读讲讲问问。
问:诗人是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作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问:我们说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早莺、新燕、乱花、浅草)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按:这是总问,以下再逐句问。)
问:“湖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与堤平。)为什么说“云脚低”?(“亏脚”,指下垂的云,水位上升,湖面上的云自然显得低了,这是早春景象。)讲:杜甫有句云“日脚下平地”,形容太阳落山;李贺有句云“露脚斜飞湿寒兔”,形容露水下落之状。脚,有下垂义。
问:“几处早莺”有什么含义?(莺不多;如多,当为“处处”。)为什么“争暖树”。(余寒犹在,鸟儿也想晒太阳。)莺不多,燕子多不多呢?(“谁家”犹言某家,“衔新泥”者,始筑巢也,可见也不多。)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莺燕不多,故为早春。这两句专写鸟儿。
问: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作聪明是愚蠢的,做人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2、了解寓言这种文体,知道它是通过一个浅显的小故事来说明生活中的一个道理。许多寓言已演变成为成语,在生活中可以运用这些词语,使自己的语言更生动,更准确。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作聪明是愚蠢的,做人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教学难点:
了解寓言这种文体,知道它是通过一个浅显的小故事来说明生活中的一个道理。
教学准备:从网上下载课文图片和竽的图片,准备生字卡。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导入,整体阅读
提问:1.在预习的基础上说说“掩耳盗铃”四个字各是什么意思
2.将四个字的解释连起来说说“掩耳盗铃”的意思。
3.那个人为什么要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那个铃铛呢?结果怎样
4. 读课文时,看全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第l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二、学习重点,深入体会
1.默读第2自然段,读后标出这段有几句话
自读感悟
2.再次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议读交流
3.读第一句,说说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4.出示幻灯
a 他明明知道,用手一碰,那个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
b 他知道,用手一碰,那个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
讨论:1.看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2.“明明知道”什么意思
3.他明明知道什么
4.铃铛为什么会丁零丁零响起来?用手碰铃铛会发生什么现象
5.“碰”和“响’’之间什么关系
6.为什么会被发觉?体会“响”与“碰”之间的关系。
过渡:这个人明明知道用手一碰响发觉可是他太想得到那个铃铛了。他想出了怎样的办法
指名读第2句
出投影片:
a 如果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
b 如果把耳朵掩住就听不见响声。
7.他是怎样做的?默读第3句画出表示动作的词。
8.从刚才有想法到现在他真的这样去做了,结果怎样呢
点评归纳
9.大声读第2自然段,体会前后的感情变化。
10.出示投影
“如果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
①他的这个想法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为什么
②他把耳朵掩住,为什么还被人发觉呢
③他偷铃铛之前,知道不知道有这样的结果从哪儿看出
④明知道有这样的后果,还要这样做,欺骗的是谁
三、总结延伸
1.读全文,体会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人吗?
板书设计:
明明知道 碰响发
↓
掩耳盗铃 掩 伸 偷
↓
没想到碰 发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说说“掩耳盗铃”的意思。
2、说说我们是怎样学习这则寓言的。
二、用上节课所学的方法学习寓言《滥竽充数》
1、小组学习
2、重点词语:
战国 待遇 吹竽 鼓腮帮 捂着 装腔作势
齐缗王 继承 溜走 南郭先生
3、朗读课文,说说大意
4、你觉得南郭先生是如何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三、拓展练习
在两个大王面前,南郭先生是怎样想的?从故事中你还能发现什么?
四、自读古文《滥竽充数》,老师适当翻译。
五、练习写字:
掩 盗 零 滥 竽 装 腔 势
六、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结晶。而“寓言”就是我们中华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寓言具有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载。它能通过一个内容简短明白易懂的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奥的道理。因此,课堂上如何结合“寓言”的特点,让学生能更好地学文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一篇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其中的含蓄和幽默,但因其毕竟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着很大的差异,学生学起来多少会感到有些困难枯燥。因此在设计这堂课时,我不仅力求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的策略,更在思索一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学习方式。导入以学生们感兴趣的讲成语故事开始,使得上课一开始教室里的气氛就比较轻松。教学从课题着手,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揠苗是什么意思?揠苗能助长吗?那为什么还要揠苗呢?带着问题让学生反复朗读文本,想象揠苗人的心理、神态,通过模仿揠苗的动作体会辛苦,这样,寓意的深刻理解就自然地渗透在文本内容之中,在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短小的文章故事,通过了解课文内容和语言的精练准确之美,初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含义和浅显易懂的语言之间的和谐、融会贯通。即根据寓言简练清楚的内容学习,通过揠苗人可笑的行为与学生自生生活经验的比较,明白寓言深含在文字中的寓意。
综合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要以文本为主,紧紧抓住阅读这个非常重要的教学途径和手段,重视语文的说话练习,语言的积累,通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关键词句的意思,引导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感受、体验和理解,再在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读。以及阅读中不断积累词语,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在一起。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讲名人小时侯的故事。
2、通过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故事。
教学重点1、能熟练、流利地讲故事。吐字清晰,表情自然。2、学会收集,整理资料。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倾听他人讲话的能力。
教学准备收集自己喜欢的名人小时侯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利用休息的时间收集到哪些名人小时侯的故事呢?你从中又有哪些收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故事比赛吧,看谁讲的故事最吸引人。(板书课题)
二、小组内交流收集到的名人故事。
三、小组内讲故事。
1、组内自评。
2、组内评选出2-3名讲的好的同学。
四、班级交流
1、每组挑选2-3名同学讲故事。
2、班级的故事比赛。
3、班级评议。
1、选出班级的故事大王。
2、说出自己向别人学习什么。
3、说说自己又了解那些名人小时侯的故事。
四、汇报展示,教师相机进行小结。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读美国教育家随意指定三个中国孩子做一个游戏 的故事,引导学生懂得:聪明的人不仅仅要智力发达,还需要有爱心并具有忘我、无畏的品格。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12个生子。会写新偏旁“羊”和九个生字。
教学重点:
通过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三个小孩忘我、 无畏的品质,使学生认识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策略:
通过前后两次游戏的对比,并结合读中感悟,揭示主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游戏用的瓶子等。
教学流程:
一、生活导入,板题质疑。
1、师:谁认为自己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请举手,并举出具体 的事例。
2、请三个自认为聪明的学生做枯井逃生的游戏。根据游戏情况借机导入,板书课题。并提问: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本环节通过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初读正音,读通课文。
1、自由读。注意读音、语气、停顿。
2、同桌互读,说说读懂了什么?
3、指名读,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初步读懂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三、再读课文,合作讨论。
1、朗读展示。检查读的.情况,师生共同评议。
2、合作讨论。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以小 组为单位,合作讨论:这个游戏结束后美国教育家为什么那么激动,而且称赞这三个孩子都是聪明的孩子。(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谈理想,从三个孩子的动作、语言中,体会合作的快乐,感悟三个孩子所具有的爱心和忘我、无畏的品格。)
3、图文结合,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主要人物的动作、 神态,并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本环节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抓住重点,利用多媒体课件, 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在表述时能够更具体。)
四、汇报交流,尝试表演。
1、结合课文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聪明是什么”。
2、表演改编的课本剧。 (本环节通过表演,从整体上把握人物特点后,进一步 理解课文主旨。)
五、扩展延伸,加深感悟。
1、游戏拼图。老师发给每名学生一张不同形状的卡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大胆想象,动手拼图,然后展示。
2、说说你与人合作完成的一件事,从中体会合作的快乐。
(通过拼图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合作的重要性,从 而深入主题,升华情感。)
六、畅谈收获,教师总结。
1、学生谈学完本课的收获和体会。
2、师总结:学完这篇课文,再做游戏成功那当然是意料 之中的事,但很多时候大灾大难是突如其来的,我们来不及去思考,像汶川地震中那个用身体护住三个孩子的老师是聪明的,他用大爱诠释了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神圣的称谓。英雄林昊是聪明的,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果敢,捍卫了班长的职责。聪明的我们,要时常问问自己,“我是聪明人吗?”
语文教案 篇7
1、有趣的汉字
教学目标:
1.认识“元、汉、桌、爷、毛、笔、您、事、示、休、息、啦”13个字;会写“毛、笔、元、示、写、字、太”7个字。学习新偏旁“竹字头”、“秃宝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古人造汉字的有关资料。
2.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激情导入
1.猜字
出示挂图。(甲骨文的“马”字)
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这是“马”)这就是我们祖先最早创造的文字。
2.出示教材P1中的图。
请你们看一幅图画,发现什么了?
(1)我发现图上有两个人在走,旁边的字像两个“人”字。
出示 “从”叠在两个人身上。
(2)我看见一个小孩靠在树旁休息,旁边的字像一个人靠在树旁。我觉得那个字像“休息”的“休”。
3.板书课题(有趣的汉字)
4.读课题,说说“有趣”是什么意思。
二、读文识字
汉字怎么有趣?你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1.自由读课文、识字。
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记住这个字。
(2)找找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看看课后生字表里的生字都认识了吗?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3.利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1)出示本课带生字的词语。
①小老师教读
②学生轮读
(2)出示本课的认读生字。
①学生轮读
②游戏巩固生字
第 二 课 时
一、读文,初步了解汉字有趣的造字规律。
1.这课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告诉老师。(四)
2.请四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些汉字怎么有趣?
3.小组交流,说说汉字怎么有趣。
4.集体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理解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读、议一、二自然段,了解象形字的造字规律。
①从第一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写字象画画。
②从第二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是用图画出事物的。
③简笔画演示“山、羊”这两个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象形字很有趣。 ④教师贴用图画出事物
⑤指导朗读一、二自然段,使学生感悟到这种造字方法很有趣。
⑥启发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拓展。
你们知道古人“用图画出事物”的还有哪些字?
(2)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了解会意字的造字规律。
①通过读、议学生知道有些意思画不出来的时候,古人就把两个字合在一起,造出一个新字。
②演示 “鸣、休”的造字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会意字也很有趣。
③教师贴把两个字合在一起
④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使学生感悟到这种造字方法很有趣。
⑤启发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拓展。
你们还知道哪些字也是这样造出来的?
(3)小结谈话,齐读第四自然段。
(4)总结谈话,分角色朗读全文。
①通过元元和爷爷的对话,我们知道了两种有趣的造字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教师板书)
②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进一步感悟汉字的有趣。
二、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毛”字。
(1)图片出示“毛”,让学生仔细观察“毛”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说,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竖弯钩从竖中线的左边起笔。
(3)学生练习书写“毛”。
2.指导书写“笔”。
(1)出示实物毛笔。问:笔头、笔杆都是什么做的?然后图片出示“毛”“竹”。
(2)让学生说“笔”字怎么写?图片出示“笔”。上边竹字头,下边是毛,合在一起就是毛笔的“笔”。
(3)学习新偏旁“竹字头”。
出示“”,和“竹”比较,哪些笔画发生了什么变化?
(4)图片出示“毛”和“笔”,让学生观察“毛”和“笔”这两个字里的“毛”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练习书写“笔”字。
3.指导书写“元、太、字、写、示”。
(1)学生自己观察字形。
(2)师生共同讨论怎样把这几个字写好看。
①“元”和“示”进行比较。
“元”字第二横稍微向右上斜一点,“竖弯钩”从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处稍向上一点起笔。
②“写”与“字”进行比较。
a“写”的偏旁是“秃宝盖”,提醒学生注意“秃宝盖”与“宝盖头”的区别。 b“写”的第四笔是“竖折折钩”,注意这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
有趣的汉字
口-鸟----鸣
人-木----休
语文教案 篇8
单元小结(第4课时)
作文 我身边高尚的人
作文内容:
写自己身边高尚的一个人
作文要求:
通过一两件事写自己身边高尚的人,把事情写清楚,内容要具体,做到详略得当。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2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明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起草作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的.作文课,我们练习写一个人。咱们一起来看看习作要求。
二、审题
1.默读习作要求,想一想:
这次习作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学生要明确:A、写自己身边高尚的人;
B、要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他高尚的原因;
C、把内容写具体,做到详略得当。
2.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高尚精神?(不是只有伟人、名人才有高尚精神,普通人在平凡的生活中,为社会、为国家、为他人做出贡献,也体现了具有高尚精神)
3、你打算写谁,为什么要写他?在小组里说一说,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交流。
三、指导写作
1.你打算分哪几部来写?重点写什么?
交待“我”身边高尚的人是谁。
通过一两件事,体现他的高尚精神。
“我”要向他学习些什么。
2.如果现在要你动笔写,你有哪些困难?(怎样把内容写具体?)
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反映人物的特点。
四、起草作文,教师巡视。
五、写完作文后,自己修改,在小组里互相修改。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07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05-04
语文教案(精选)11-18
(精选)语文教案11-22
[精选]语文教案10-07
语文教案(精选)09-11
(经典)语文教案10-02
(精选)语文教案10-01
语文教案[精选]09-19
【精选】语文教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