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设计

时间:2024-10-20 16:37:47 教案 投诉 投稿

优秀教案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秀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优秀教案设计

优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策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平翘舌音的字,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根据自学提示,理解“疑”等关键词的意思,大体了解诗句的意思,读懂诗歌的基本内容。

  2、借助图片,通过想象再现诗歌情景,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描绘的优美景色,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能用合适的语调朗读古诗。

  3、感知《望庐山瀑布》想象奇特的特点,补充阅读一些写名山大川的古诗,丰厚积累。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想象再现诗歌情景,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描绘的优美景色,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能用合适的语调朗读古诗。

  2感知《望庐山瀑布》想象奇特的特点,补充阅读一些写名山大川的古诗,丰厚积累。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3课《古诗两首》(齐读)

  2、小朋友们,古诗词凝聚了我国几千年的文明。记载了先辈的风采,是中华民族不朽的国粹! 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很有必要朗读和背诵一定篇目的古诗词名篇佳作,下面我们就来背一背古诗,看谁背得多,背得好!(你的这首古诗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景,你竟然能背出课外学到的古诗,很了不起!你的声音响亮又动听,背出了古诗的韵味!------)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诗――望庐山瀑布(板书)

  3、 解题:齐读课题,注意突出望字,“望”是什么意思?“望庐山瀑布”就是――从远处看庐山的瀑布。

  4、 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谁能为大家介绍李白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大家说得很对!唐代大诗人李白诗风豪放,想象丰富,被后人称为“诗仙”,他还和下一首诗《绝句》的作者杜甫,并称为大李杜呢!下面我们就随着李白的足迹,来到庐山瀑布前尽情欣赏它的美姿:

  二 初读感知

  1 、(出示课件)

  2 、从大家专注的眼神中,老师明白庐山瀑布已经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那么小朋友们能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吗?(指名)(你说出了庐山瀑布的形状!你的小眼睛课真厉害,一下子就看出了庐山瀑布的特点!是呀,你说出了老师的心声)那么李白又是用怎样的诗句来赞美它的呢?请大家大声自由朗读这首诗,把字读正确,把诗句读流利。

  3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那么这些生字一定难不倒你了。出示生字,开火车读。怎么区分这两个读音相同的字呢?

  4 这些字回到了诗中,相信你一定能认出它们。(指读古诗)(你把生字宝宝们都读准确了,你读得真流利呀,你的朗读中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真棒!)

  三 诗图结合,感知诗意

  1 别看这首诗仅仅二十八个字,它可为我们介绍了不少景物,可是这些景物藏在诗句中,谁能很快地按照诗句的顺序把他们都找出来?(引导小朋友这么回答:我从“日照香炉生紫烟”中找到了日、香炉、紫烟)你能把它们贴到黑板上吗?注意它们的位置哦!

  2 、小朋友们,他贴对了吗?是呀,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象:“日照香炉生紫烟”,谁能把它读美?(真是一个会欣赏的小诗人呀!谁能比他读得更美?让我们一起把这美丽的景象记在脑中――“日照香炉生紫烟”。读着,读着,老师有个疑问,想请教小朋友:作者在诗中为什么要用“生”字,而不用“升”呢?谁能帮老师解决这个疑问?(因为“生”字让我们感受到香炉峰上的云雾很多,在不断地冒出来!你的回答很正确,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

  4 还有哪句诗中也有景物?哪个小朋友来画一画?应该怎么画?你为什么要把瀑布画在香炉峰前?(因为诗中第二句说,遥看瀑布挂前川,出示课件,你能说说你把瀑布画得又长又细的原因吗?因为作者是在遥看瀑布。

  这位善于学习的小朋友,把美丽的庐山瀑布带到大家面前,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那么诗人李白站在哪里呢?指名,你从哪句诗知道的?(遥看瀑布挂前川)让我们也一起站在瀑布对面来望一望!齐读DDD遥看瀑布挂前川

  5 (出示瀑布课件)遥看瀑布挂前川,小朋友们,望着瀑布,读着诗句你能感受到什么?你的耳边仿佛听到了什么?(很快、很长、很急)三千尺――虚指,很长,很高,难怪诗人会写出这样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这道瀑布流得真急,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瀑布很长,你的朗读把美丽的`瀑布带到了大家面前,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感悟这长而急的瀑布!)

  6 庐山瀑布,真是让人浮想联翩呀!难怪诗人这样想:(疑是银河落九天。)望着这美丽的瀑布,诗人怀疑――(一条银河)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把这道瀑布想象成银河呢?(因为瀑布与银河一样又白又亮,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你可真是个会思考的小朋友,真棒!小朋友们庐山瀑布从天的最高处奔腾而下,气势磅礴,诗人还以为是天上的银河从九天之上掉了下来呢。

  7、诗一般的美景总是那么让人留恋,让我们再次观赏这人间奇景,齐诵这凡间妙句:(再看课件,学生跟读)

  让我们把这美景牢牢地记在心中。男生背,女生背,齐背。

  四、拓展延伸

  1、小朋友们 ,我们真想把这些美丽的景象刻在脑海中,与身边的每个好朋友分享。

  2、小组合作:小朋友们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3、谁能勇敢地来为大家介绍庐山美景?感谢你为大家带来了生动的介绍,还有谁也想与大家同享美景?你的介绍,让我们形象地感受到了庐山瀑布的壮美!

  五 作业:

  看到高举的小手,老师知道还有许多小朋友也很想说,下面老师就请你们代替大诗人李白把《望庐山瀑布》所描绘的壮美的景象写下来,回去介绍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

优秀教案设计2

  一、导入课文

  师: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草长莺飞,遍地春光;春天是个想象的季节,神游四野,上天入地。老师想把这五彩的季节画下来,用什么来画呢?(……)我们的主人公安静是个盲童,她用纯洁的心画出了一幅缤纷的画卷。今天,我们来细细品味这幅画卷,齐读课题(……)这么重吗?应轻一点,为什么?(……)好,那么我们轻轻地再来一遍。

  二、整体感知

  师: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通读全文,读到哪儿你的心里怦然一动,有所触动,请画出句子,在旁边画一个“!”,并用简单的一两个词记下你的感受。

  (生读书,作批注,师巡视。)

  三、品读课文

  师:下面,我们将透过这散发着墨香的文字走进盲女孩安静的内心世界,和她一起触摸春天,感受美好的春光。谁最先来分享你感受很深的句子?

  1、第二段的句子:(评价预设:针对文本内容及学习方法进行评价)

  生:从“流连,整天”说明她喜欢花。

  师:你能抓住重点词来理解,不错,这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是啊,春天五颜六色的,那么美丽可爱,又是那么生机勃勃,可这一切安静却无法看到,她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遗憾,开心……

  师:是呀,她虽然眼睛看不见,可她在春光中仍然是那么快乐,那么开心。谁能用朗读将这美丽的春天带给大家?请将这句话所在的自然段读一读。

  朗读评价:

  一般:是,这春天并不吸引人。

  中:我闻到了淡淡的花香。

  好:这掌声是感谢你带给我们浓郁的花香。

  2、“她走得……磕磕绊绊。”(略处理)

  生:因为她整天在花香中流连,所以走得流畅。

  师:可见她对春天的热爱。

  “安静在一株……露珠的月季花。”(评价预设:针对文本内容及学习方法进行评价)

  师:一位盲童,如何能极准确地将手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花?

  生:……

  师:是这样的吗?再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她对花很熟悉。

  师:花香能指引她,说明什么?

  生:……

  师:联系上文,还从哪里看出她熟悉这儿?

  生:……

  师:是的,正是由于她经常来这儿散步,穿梭,才能如此熟悉。一位盲童,身体不健全,但她不自卑,和大家一样享受这美好的春光。她伸出手时,脸上还带着微笑呢。从这儿你感受到了她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热爱生活。

  师:请你用朗读来表现她对生活的热爱。

  朗读评价:

  一般:不错,字音准,只是语句间的停顿与轻重把握不够。

  中:微笑在哪儿呢?对生活的热爱呢?还要加油哦!

  好:你一定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孩子。

  3、“安静的手指悄然……奇迹!”(评价预设:针对文本内容进行评价)

  生:“悄然”指声音很低,没有声音。“竟然”即出乎意料。

  师:正常人都很难捉到蝴蝶,而一个盲童竟然在浓郁花香的指引下为我们演绎了一个奇迹。这是个怎样的.奇迹?

  (齐读“睁着眼睛……灵性抓住了。”)

  既然是奇迹,应读出惊讶,不可思议的语气。再读一遍。 ……

  这灵性不正是来自她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吗?同学们,你们相信这个奇迹的发生吗?

  生:相信。

  师:让我们来听一位盲女作家海伦·凯勒的切身体会吧。(读资料)

  这就是海伦·凯勒触摸到的大自然。此刻,安静手中就捧着一个大自然中的小生命,结合生活实际想象一下,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时,她的心情是怎样的,会想些什么?

  生:……

  师:这就是安静以往从来也没有过的体验呀!带着这种体验,再读这一段。(与同桌一人读一句)

  4、“我仿佛看见……感动着。”(略处理)

  生:(理解”多姿多彩”)

  师:好一个”多姿多彩”,盲童的内心理应一片漆黑,何以见得她的内心世界是多姿多彩的?

  生:(联系前文的一系列动作,如:走,伸手,拢住……来体会。)

  师:她的眼睛虽然失明,可她的内心是丰富的,是多彩的,她用心,用全部热情去感受,去触摸,她的内心同样是一片明媚的春色。

  5、“许久……飞翔的概念。”(评价预设:侧重朗读评价)

  师:为什么“张望”?

  生:喜爱,留恋蝴蝶。

  师:怎样“张望”?

  生:用心张望。

  师:看啊,一位盲童对着一只飞走的蝴蝶张望许久,看到这感人的一幕,你会怎样?

  生:……

  师:我也会流泪的。蝴蝶飞走了,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这就是一个八岁盲童要传播的整个春──天──啊!

  谁愿意通过朗读再次走进盲女孩的内心?

  (朗读评价: 你和她一样,触摸到了春天;你也感受到了飞翔的快乐。)

  6、“谁都有生活的……缤纷世界。”(评价预设:结合文本及生活实际进行评价)

  师:作者也和大家一样,在安静的感染下,细细品味着这份甜甜的生活滋味。请读最后一段,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安静热爱春天,热爱生活。)能再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谈一谈吗?(张海迪,邰丽华……)

  从安静身上,作者默默感受到了这个盲童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因而有感而发,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权利,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编织出属于自己的五彩斑斓的世界。

  四、总结全文

  师:今天,在这个书声琅琅的教室里,安静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对于我们来说,生命就如这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细心感受,用心触摸,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让我们用自己的心来触摸春天,触摸春天其实也就是在触摸生──命──。

优秀教案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生字,掌握重点词汇。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小溪和竹林”为什么是“我”心中最美的地方,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

  4、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为什么小溪和竹林是“我”心中最美的地方。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建议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孩子们,你们见过小溪和竹林吗?你们眼中的小溪和竹林是什么样的?能请一位小朋友给我们讲讲吗?(学生互相交流,思考回答)

  教师出示有关小溪和竹林的挂图。

  教师:想知道课本里作者心目中的小溪和竹林是什么样子的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用笔勾出描写小溪、竹林的句子以及小朋友们喜欢的句子。(鼓励学生自己读书)

  二、熟读课文,理清大意:

  学生自渎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学生正音。请读得好的小朋友起来读。

  在阅读的基础上找出与课题“小溪”“竹林”对应的段落,给课文分段。全文共分为三段:

  一段(1自然段):写竹林和小溪是我心中最美的地方。

  二段(2自然段):小溪是孩子的世界。

  三段(3—4自然段):竹林是大人的希望。

  学生质疑,教师解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

  重点掌握:

  1、“我”为什么说小溪和竹林是我新中最美的地方?

  家乡的`小溪是孩子们尽情玩耍的天地,它给孩子们带来无穷无尽的欢乐,家乡的竹林是美丽的,它与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2、文章的写作方法。

  总写与分述的方法,总的概括我心中最美的地方,在分别从小溪及竹林两方面具体做了说明。

  解决疑难,总结全文。

  板书:

  小溪和竹林

  小溪———孩子的世界

  我心中最美的地方 爱家乡爱生活

  竹林———大人的希望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堂课学习的内容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溪和竹林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作者说小溪和竹林是“我”心中最美的地方吗?通过对小溪和竹林的描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二、知道学生背诵课文

  请同学们根据文章的段落大意尝试一段一段背诵,然后串起连来背。(学生可以互相抽背)

  三、学习生字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重点识记容易写错的字。

  编:与“篇”“遍”比较识记,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掌握字义。

  添:注意右下部分是“小”字多一点。

  篮:与“蓝”比较识记,利用表义偏旁“竹字头”与“篮”字的意思的联系来掌握并正确使用“篮”字。

  置:可与“直”比较识记。

  四、学习词语

  精致:精巧细致。

  清脆欲滴:青绿的颜色好象要滴落下来。

  竹篾:竹子劈成的薄片。

  利用新学会的词语造句

  五、完成课后习题

  六、课后交流: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作者家乡的美景,你们能谈谈自己家乡有什么迷人的景物吗?你们喜爱自己的家乡吗?

  七、布置阅读<<自渎课本>>中的有关篇目<<老树深情>>。

优秀教案设计4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一个生字,认识一个笔画“∠”。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

  3.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喜爱动物的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1.认识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好问句的语气。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六种动物卡片及相关尾巴的图片,生字词语卡片。

  学生:收集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备注

  猜

  谜

  比

  赛

  课前三分钟,猜谜比赛。

  如:脑袋聪明,手脚灵巧,喜欢爬树,最爱吃桃等

  猜谜比赛

  在猜谜中让学生了解动物,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课件出示有关动物的谜语

  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

  (一) 出示画面

  (二)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到动物王国去参加一场有趣的比赛。比什么呢?赶快拼拼吧!

  (一)观看课件

  ( (二)自由拼读,指名拼读,集体拼读。

  动人的旋律,教师的言语,美丽的画面,使学生进入了触手可及的童话世界,学生学习的情绪高涨。

  课件出示森林动物大会的音乐,出示带拼音的“比尾巴”

  认读比赛名单

  (一)1.那么,你知道今天比赛的选手有那些吗?

  2.给图,拼音认词

  正音:“松鼠”中“松”是平舌音,“鼠”是翘舌音,“子”读轻声。

  (二) 动物们都出场了。看,这就是比赛名单,你能叫叫它们吗?

  (三) 小动物们按照号码重新排好了队伍藏在名字里,等着小朋友们叫它排队呢?(点出小动物)

  (四) 认读:“猴、松、公、鸭、鼠”

  1、 动物们的名字里面这几个字特别重要,小朋友们会读吗?

  2、 要是能记住这几个字,就能牢牢记住小动物的名字,大家快来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这几个字。

  (一)1.自由说一说参赛的选手。

  2、 指名读词语。集体读词语。

  (二)把认识的动物名字说给同桌听。(用“我认识......”)叫不出来的名字请教旁边的小伙伴或老师。

  指名读──同桌读──小组读

  (三) 指名学生认读词语──开火车读。

  (四) 认读生字

  1.自由读生字。

  2.交流识字方法。(用“我认识了.....,我给......找了一个好朋友。”或“我用......方法记生字的。”说话)

  在认识“比赛选手”阶段,教师为了让学生认识六个词语和五个生字,通过由简到难,层层深入,巩固了生字、词的读音。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生字,学会了交流。

  课件出示六种动物的图片和词语及拼音。

  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

  出示重新排列过的词语

  出示生字“猴、松、公、鸭、鼠”

  认读比赛项目

  (一) 比赛马上开始了,那有哪些比赛项目呢?

  (二)指导朗读

  1、 赶快拼拼,有哪些比赛项目?

  2、 看小朋友们读的这么起劲,老师真想参加啊,欢迎吗?(教师示范读)

  3、 交流总结(像小耳朵似的.符号叫问号,它提醒我们读这样的句子时声音往上扬,就象读第二声一样。)

  (一) 质疑。

  (二) 1.小组内自由朗读。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识“把、短、扁、最”

  这几个生字的。

  2、 愿意的小朋友站起来学着老师的样子读读。

  3.通过交流,学生自己再次试读──比读──齐读。

  在“比赛项目”阶段,教师有意识得将识字与阅读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

  通过教师的示范读、解说来分散问句朗读的难点。

  出示比赛项目(六个问题一起出示)。

  评比比赛结果

  (一) 小朋友们,比赛开始了,小动物们想请我们当评委,帮它们仔细评评。(教师示范:我认为猴子的尾巴长)

  (二) 看,比赛结果出来了,你能公布一下吗?

  (三) 给动物颁奖

  (一) 指名说。(用“我认为......的尾巴......”)

  (二) 同桌互说

  ──指名说──男女生比说──齐说。

  (三)用尾巴制作成的生字卡片给动物颁奖

  通过图文对照,在评比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长”、“短”、“扁”、“弯”、“好象一把伞”、“最好看”的意思。并通过颁奖,检查了生字的认读能力。

  出示比赛结果(六个答案和图片一起出示)

  巩固练习

  (一)1.小动物们的比赛结束了。小朋友们想不想来一场比赛啊!比什么呢?

  2.先让我们来进行朗读擂台赛吧!

  (二)写字擂台赛。

  1、 出示要写的字,认识“∠”

  2、 观察“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顺。

  3、 让学生对照样子在田字格中放“云”的笔顺。

  4、 教师范写。

  5、 教师巡视。

  6、 评比,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一) 1.兴趣昂然的进入比赛。

  齐读比赛内容。

  3、 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同桌对读──指名读,评一评哪队读的好。

  (二) 比写字

  1、 认读新笔画“∠”,书空笔画。

  2、 指名说一说“云”的笔顺。

  3、 上台在电脑上操作。

  4、 观看教师书写。

  5、 在书本上描一描,写一写。写好后同桌互评

  擂台赛充满挑战意味、,符合学生的好胜心理。且人人参与,人人能体会成功的喜悦。

  出示:

  朗读擂台赛

  写字擂台赛

  出示比赛项目和比赛结果。

  出示生字“云”

  布置作业

  布置家作:

  1、 必选套餐:在三线田字格中正确书写“云”。

  2、 自选套餐:

  (1) 读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集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 用书上的形式编一编儿歌。

  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实际水平,自由选择作业。

  作业的布置体现弹性,尊重学生的个体选择。

  出示家作内容。

  五、板书设计

优秀教案设计5

  一、谈话导入,明确学习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之间发生争吵是难免的事,这一课讲的是两个朋友因什么事而发生争吵呢?谁愿意来说说?发生争吵之后,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自学课文,体验探究

  1.自由读课文的5—14自然段,想想争吵之后他们怎么做。

  2.默读课文的第二部分,画出描写“我”后悔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它们的含义。要求边读边动笔圈圈、画画、注注。

  3.小组交流、合作学习,遇到疑难问题做个记号或者写在纸条上。

  4.教师巡回指导,参与讨论。

  三、检查自学,汇报交流

  1.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学习收获。

  (“我”心里很后悔,想向他承认错误,又觉得很丢脸;“我”知道克莱谛是个好人,不会是故意的;“我”心里不时想起父亲说起的话;克莱谛要跟我做好朋友……)

  2.让学生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

  3.教师依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及时加以梳理,确定解疑重点,并把重要的问题简要摘录在黑板上。

  4.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解决疑难,适时点拨,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①安利柯错在哪?(犯了错没主动认错,还误解了克莱谛的`意思。)

  ②为什么说克莱谛是个高尚的人?(我故意弄脏了他的本子,他却主动与我重归于好)

  ③为什么文中讲“我”和克莱谛吵架,却多次出现父亲的话?

  ④克莱谛所说的“我在外边等你”同安利何理解的一样吗?

  5.齐读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而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然后教师对此句进行指导:一是联系实际,明确犯了错就应该主动认错,二是联系上下文“我”所想的克莱谛所做的来体会克莱谛的高尚。

  6.讨论交流克莱谛所说的“我在外边等你”同安利柯理解的一样吗?

  (1)同桌互谈看法。

  (2)全班交流。

  (3)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联系后面的段落“我”举起尺子,做好防御工作可以看出“我”认为克莱谛是要和“我”算帐,而克莱谛见了“我”却微笑并温和地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可见安利柯误会了他,克莱谛的意思是要与“我”重归于好。

  7.由此可以看出克莱谛是个怎样的人?(心胸开阔、宽容,不斤斤计较,友好待人)

  8.指导读克莱谛的话。

  ①指名读。

  ②教师指导:你已经读出诚恳了,如果能带着微笑读会更好,再试一遍,好吗?谁再来读?

  9.此时安利柯的心情怎样?(激动)为什么?指导读安利柯说的话“再也不了!再也不了!”师范读,后指名读,然后齐读。

  10.自找合作伙伴进行表演

  有的当安利柯,有的当克莱谛,有的读旁白,自导自演。

  11.指名一组到台前表演并放音乐,然后让学生进行评价,哪些地方演得好,还有哪些地方还需改进。

  12.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方法:把各部分的意思连起来,用简要的话说一说。)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读了这一课后,你想到了什么,大胆想开去,以下是学生想到的内容:

  1.有一次,我跟李红吵架。打架,在老师的批评教育下,我当场向她认错。

  2.我想到了邻里、社会上的人都应该互相关心,和睦相处。

  3.我想到7有一次和表妹吵架,我今后再也不了,要做个宽宏大量的人。

  4.有一次爸、妈吵架,之后爸爸主动向妈妈承认错误。

  5.同学之间要避免争吵,如果争吵了,要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

  6.同学之间不应该斤斤计较,心怀妒忌。

  7.比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胸。

  五、感情朗读,设计作业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要求学生课后设计几道有思考性的题目做在作业本上。

优秀教案设计6

  作为一名从事小学低年级实验教材的语文教师,我以为: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扎实语言文字的训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在教学《小小的船》这篇课文时,作了如下设计:

  一、贴一贴、唱一蝠,激发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循着这一条,创设了如下情境:〈课前准备〉出示蓝天图,让学生边唱一闪一闪亮晶晶,边贴星星。

  (上课)1、星星在蓝天一闪一闪,多美啊!还缺了什么?(通过说话,弄清星星与月亮的关系)

  2、平时,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呢?(引导积累:一轮圆月弯弯的月亮)

  3、(贴上月亮)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展开说话)

  这么美的月空,老师要用一首歌来赞美它!(弹唱《小小的船》)

  4、画美,歌更美!这首歌的歌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等学完了课文,我们也来唱一唱,好吗?(出示课题)

  要想快速有效地学习任何东西,必须看它、听它和感受它!通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动手贴一贴,说一说,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通过听歌曲的演唱,看着画面再次感受美,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

  二、读一读、说一说,趣中求实

  我们在教学中要扎实培养学生的语感,就要让学生说好话、读好文!低年级的.课文短小精悍,学生在朗读同时也在接受美的熏陶。如何在激趣之后,让这个趣字贯穿下去,扎实说话与朗读训练呢?教师作了如下设计:

  (配上音乐,师描述:生闭上眼睛,想象)让我们一起飞向蓝天,坐到月亮上。看,蓝蓝的天上有许许多多星星一闪一闪,在向我们眨眼。弯弯的月亮多像一只小船,让我们飞吧,飞吧!飞上蓝天,坐到月亮上。(贴上小女孩)

  1、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什么?〈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2、引导读一读第二句。

  3、小姑娘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你坐在月亮上还看到了什么?

  说话训练:我坐在月亮上,看见______。

  4、你们看到的真多,我们再来读读第二句.(指导反复朗读)

  在这样富有童趣的情境中读读练练:诵读感司语言美,学生读得美美的,并很快悟出。其中之意:说话时想像意境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说话:东方明珠、长城、流星、外星人等一一闪现在他们眼前.扎实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三、想一想、画一画,趣中求新

  读与背并非语文教学的终止,学生要学会迁移、运用.学生在说一说、读一读时融入了情境,如何将学生此时的激情再次升华呢?写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太难了,而在这堂课上,有了一个很好的迁移结尾:

  1、组织学生表演唱《小小的船》

  2、夜空多美呀!你想把它画下来吗?先说说你想画什么。(同桌交流)

  3、指导画一画。

  学生把自己看到的、读到的、说到的画下来,又一次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把许多有创意的东西画下来:飞船、太空小轿车、织女星等,把语言美融入了画面美中,每一幅画就是一首奇妙无比的诗歌,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都进行了美的创新!我想,学生的创新不是从无到有的发明,只要是获得知识的进程对他本人来说是独特的、新颖的、具有价值的,就是创新。

  我们在教学中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读中悟情、悟理,扎实的训练以趣字贯穿,学生的创新火花将在学习过程中时时闪烁!

优秀教案设计7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P23-24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轴对称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再来学习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的。教材通过举例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看一看来认识轴对称图形,再通过折一折,认一认和说一说,让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

  “轴对称”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常见,这是由于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学生见到、摸到、用到的很多东西都是轴对称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地操作、实践,并从中发现规律,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学习平移、旋转、图形变换等知识打好基础。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使学生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并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在认识、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准确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六、教学过程:

  (一)“玩”对称,激趣引入

  1、游戏: 出示一张米奇的头像(缺少一只耳朵)。

  教师谈话:米奇缺失了一只耳朵,很不舒服。同学们,谁能帮米奇贴上耳朵呢?

  引导学生说出右耳应贴在与左耳对称的位置。

  2、出示主题图红心、小鱼、红双喜、房子、A字母。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设计意图:从“贴耳朵游戏”引入,有利于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初步感知对称为新课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同时,通过游戏活动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诱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热情。】

  (二)“识”对称,感悟特征

  1、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提问:这些图形从中间分开,上下两边或左右两边完全一样。那怎么知道“两边一样”?

  学生进行动手操作,集体汇报。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如果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轴对称”。(板书课题:轴对称(一))

  【设计意图: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集体完善“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1)认识对称轴,能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师引导操作:把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展开,你发现了什么?

  (2)找对称轴

  找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圆形的对称轴。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图形入手,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大家用对折的方法不仅验证了它们是否是对称图形,并且发现了有些轴对称图形还不止一条对称轴,】

  (三)“用”对称,加深理解

  1、辨析

  (1)完成教材第24页“练一练”第1题,第2题。

  2、那个纸飞机飞的平稳?为什么?

  3、猜一猜:下面的题目曾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入学考试题目!接下来应该是什么形状?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辨析轴对称图形、运用称图解决问题,有利于巩固新知。这样设计,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检查了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四)“赏”对称,畅谈收获

  1、欣赏图片。

  播放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片

  2、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优秀教案设计8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有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课前准备

  1.实物玫瑰花,花骨朵

  2.多媒体课件

  3.折叠的生字、词语卡片

  课时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识记生字,细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第二课时:学写生字,积累词句,分角色排演课本剧,完成课后练习。

  【评析】

  读准、读通。读懂课文,从中感悟课文中所蕴涵着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徐老师在《小鹿的玫瑰花》这课教学中就较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这一教学思想,以读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从读的.层次上来看,从开始的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到读中理解,读中感悟,环环紧扣,步步深入,一次有一次的目的,一次有一次的效果。从读的形式上来看,根据学生的实际,根据课文的特点,根据教学目标,徐老师分别采取了自由读,轮读,范读,引读,分角色读等,使学生一直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就课文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明白了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达到了本课主要的一个教学目标,提高了朗读能力,积累了语言。

优秀教案设计9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捕获、倾斜、哺乳动物”等词。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表现事物,并用打比方、举数字等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

  ①一些鲸的图片。

  ②有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

  第一课时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①出示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②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入的了解。

  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①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可在小组解决,也可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写的字10个,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肺”字右边不是“市”,而是””,右半边的笔顺是。

  ②认识生字后再来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说说。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③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①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重。

  ②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是太大了,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出示句子:我国发现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加以说明的好处。

  ③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④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小描写得非常具体。

  第二课时

  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①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出鲸是怎样进化的?把你自己当作鲸鱼,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学生汇报:我们鲸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们并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②快速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你是从哪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

  ③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默读四至七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课文从吃食、呼吸、睡觉、生长这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④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自由读第四、五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读一读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

  吃食(吃什么,怎么吃,特点)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

  共同点

  都吃鱼虾

  用肺呼吸浮上海面从鼻孔喷气

  须鲸

  小鱼小虾吞进吃的多

  喷出的`水柱垂直细高

  齿鲸

  大鱼海兽咬住凶猛

  喷出的水柱倾斜粗短

  ⑤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自习第六自然段,想象一下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

  ⑥轻声读一读第七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回顾内容,朗读记忆

  我们对鲸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这部分读给小组的人听,看看那个同学能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下来。

  出示资料,延伸扩展

  ①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谈谈感受。

  ②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布置同学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优秀教案设计10

  一、教材分析

  1、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棉花姑娘》一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棉花姑娘病了,叶子上长满了蚜虫,它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给自己治病,可它们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赶来把害虫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二、设计理念

  1、根据课文的段落结构,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2、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体现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和创造性。

  3、提倡创造性阅读,让学生在不同语境中练读,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有个性的解读。

  4、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并让学生在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请、就”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期盼、惊奇”的语气。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

  二、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晴空万里、一望无际的北方田地看一看,想去吗?

  2、出示棉花课件,认识棉花。

  你们认识它们吗?你们知道棉花有什么用处吗?

  是啊,棉花对人们很重要,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所以人们亲切地称它们为棉花姑娘。

  3、出示课题,认识“姑娘”,读好轻声“花、娘”

  (1)你从拼音中发现了什么?指名读好课题。

  (2)谁有好办法记住“姑娘”这两个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小要求:看看拼音,读准字音,找出要求认的生字作上记号,多读几遍,不会读的地方也作个记号。

  2、同桌你指我读合作学习生字“蚜、盼、治、啄、斑”自主发现最好的识字方法。

  3、识字游戏:啄木鸟治病。

  (三)体验情感,学习第1自然段。

  过渡:读了课文,我们知道棉花姑娘生病了。你们看:

  1、出示棉花姑娘生病的动画课件。你们看到了什么?

  2、相机点拨,学习课文。

  (1)棉花姑娘低着头,好象有气无力的样子。——是啊,棉花姑娘生病了,多难受啊!

  (2)棉花姑娘的叶子上爬满了虫子——你们知道叶子上的坏蛋是谁吗?(蚜虫)蚜虫是一中农业害虫,专门吃植物的汁液。所以课文说它是怎样的蚜虫?“可恶的蚜虫”。

  (3)棉花姑娘的脸上流着眼泪??——蚜虫不断地在它身上爬来爬去,棉花姑娘难受得掉下了眼泪,它好象在说:。(引导想象,体验感情)

  3、出示句子: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引读、指名读、体验读。

  4、练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齐读,读出急切、期盼的语气。)

  (四)紧扣上文,学习5—6自然段。

  过渡:棉花姑娘的病这么重,到底谁帮助她治好了病?

  (1)哪段告诉我们的?自由读一读第5自然段。

  (2)分享收集的资料,介绍七星瓢虫的介绍。真的是七星瓢虫救了棉花姑娘吗?它有哪

  本领,谁愿意当当了不起的七星瓢虫,想大家介绍自己的本领呢?

  小结:听了你们的介绍,我知道七星瓢虫的本领真的很大,怪不得棉花姑娘会感到很“惊奇”(找出词语)

  (3)课件展示第5、6自然段的.内容。练读对话(读出棉花姑娘的惊奇和七星瓢虫的自豪)

  (4)想象说话:在七星瓢虫的帮助下,棉花姑娘咧开嘴笑了,她笑着说什么呢?(称赞、感谢七星瓢虫)

  (5)积累词语:在七星瓢虫的帮助下,棉花姑娘的病终于好了,它又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抹红“碧绿碧绿、雪白雪白”两个词语。这两个词语用得多么好啊,你也能像这样说几个 “ABAB”式的词语吗?

  (五)巩固生字:

  阅读小短文:棉花姑娘真漂亮,雪白花朵绿衣裳,小小蚜虫真可恶,咬得姑娘满身斑。啄木鸟见了真着急,不会治蚜虫怎么办?七星瓢虫来帮忙,张口就把蚜虫吃。棉花姑娘病好了,你看她在咧嘴笑。(把本课的7个生字抹红)

  (六)写字指导:

  出示“只 请 就”三个生字。

  哪位小老师愿意提醒大家怎样写好这3个字?特别强调“就”的右边是一个“尤”而不是一个“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小结:学了这节课,我们知道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但是在七星瓢虫来临之前,她都请过谁帮忙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

  1、巩固7个生字,会写“雪、帮、星”3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4、培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

  学习过程:

  (一)巩固生字词,学写生字。

  1、开火车复习生字词

  2、小老师带读生字。

  3、齐读生字。

  4、出示“雪、星、帮”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写上下结构的字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5、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二)质疑探究,学习2—4自然段。

  过渡语:在遇到七星瓢虫之前,棉花姑娘病重难忍,她多么盼望有人为她治病,她都请谁为自己治病?结果怎样呢?请四人小组合作读一读2-4自然段。

  1、出示学习提示和帮助:

  (1)小组成员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朗读对话。

  (2)想一想,读着读着,你感受到棉花姑娘的心情怎样?

  (3)讨论一下,小动物们帮助棉花姑娘治病了吗?为什么?

  2、交流反馈。

  (1)在不同语境中练读棉花姑娘的话,读好请求的语气。

  出示句子:“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A、棉花姑娘生病了,她多么盼望有人给她治病啊,突然,她看见燕子从头上飞过,她请求地说:??读句子。

  B、棉花姑娘的身上爬满了蚜虫,非常难受,她听说啄木鸟会捉害虫,于是她向啄木鸟先生发出求救:??再读句子。

  C、小朋友们,如果此时你就是棉花姑娘,你身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叶子也都快被吃光了。忽然,会捉害虫的青蛙跳来了,你心里觉得怎么样?(高兴、期盼、有希望)

  那你就带着自己的这种感受和心情对青蛙说吧:??反复读句子。

  (2)观看课件,选择喜欢的角色练读对话。(指名读,男女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

  (3)读中质疑。读着读着,你有什么疑惑吗?

  (燕子、啄木鸟、青蛙都会捉害虫,为什么不能帮助棉花姑娘呢?)

  (4)师生采访明疑。

  过渡:对啊,真是奇怪,它们为什么不帮棉花姑娘呢?让我们来采访采访就知道了。

  A、老师采访愿意当小燕子的同学:小燕子,棉花姑娘生病了,身上爬满蚜虫,你不想帮助她吗?

  B、老师采访啄木鸟:啄木鸟先生,你是森林里的医生,你为什么不给棉花姑娘治病呢?

  C、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采访当青蛙的同学:如:小青蛙,你是捉害虫的能手,看到棉花姑娘那么难受,你想帮助她吗?

  (5)小结:听了他们的话,我们明白了,原来燕子、啄木鸟、青蛙它们不是不想帮助棉花姑娘,而是他们不会捉棉花姑娘身上的蚜虫。它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拓展延伸,了解益虫益鸟

  不过它们依然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益虫、益鸟呢,你们知道吗?请你们介绍搜集来的有关资料。(指名说,同桌互相交流)

  2、你们还想认识更多的益虫益鸟吗?请点击阅读“资料城”。

  1、“森林医生”--啄木鸟 2、庄稼的好朋友--蚯蚓

  3、虫国之鹰--蜻蜓 4、杜鹃(juān)

  5、渔人帮手——鸬(l)鹚(c) 6、 捕鼠英雄——猫头鹰

  7、大自然的清洁工--海鸥、鲫鱼、乌鸦、秃鹰 8、壁虎

  (四)师生合作表演课本剧。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科学知识,用你们的眼睛用你们的心到生活中去发现吧。

优秀教案设计11

  一、核心指向

  1.理解词及其意境

  2.学会赏析单个诗句的思路方法:

  二、导学过程

  1. 相关积累。

  2. 朗读指导

  3.理解。

  ⑴说说诗歌的大意。

  ⑵鉴赏诗歌

  思路:选词句—判形式(写法或修辞等)—鉴赏(说说色形声气等方面的表达效果: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叙描式的填补意境,叙描必须有3句以上)

  范例:黑云压城城欲摧

  “压”、“欲摧”表现黑云的低沉厚重,一场大战一触即发,营造了一种让人心跳骤然加剧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紧张气氛,表现敌军人马众多,来势汹汹,气焰嚣张,大有将城关一举踏为齑粉之势。

  学生鉴赏摘录

  甲光向日金鳞开

  “金鳞”与“乌云”,色彩上一明一暗,通过铠甲上的日光,生动地刻画了守城将士们面对“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的昂扬斗志:他们早已森严壁垒、众志成城,蓄势待发,决意将来犯之敌一举歼灭。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刻画战斗的.惨烈场面。

  “角声满天” :战斗打响,鼓角争鸣,人喊马嘶,杀声震天,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凝夜紫”尘埃落定,战场上一片沉寂,昏黄的阳光下,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半卷”人噤声,马含枚,行动诡秘,出其不意,奇袭敌军。

  “易水”直教人联想到“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日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义无反顾的铁血精神和悲壮情怀。

  “霜重鼓寒”, 此刻,天寒霜浓,连战鼓也好似被冻得失去了往日的雷霆振撼之声。以恶劣的天气,突出将士们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便宛然在目:他振臂一呼,挥剑一指,所有将士无不奋勇冲杀,纵横决荡……

  三、小结艺术特色。

  四、背诵与默写。

优秀教案设计12

  学习目标

  1.了解化石,理解、积累“葱茏、幽雅、叹服、海枯石烂”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

  3.培养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教学难点:

  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可续行)

  学习活动

  一、课堂导入

  1、欣赏影片《冰河世纪》中猛犸的图片

  2、欣赏古生物化石图片,了解什么是化石。 用猛犸的图片引出《冰河世纪》动画影片,问学生看过《冰河世纪》吗?影片中将逝去的世界描绘的那么清晰,那同学们知道,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我们怎样了解那逝去的世界呢?(化石),对,是化石。那什么是化石呢?欣赏古生物化石图片,再次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了解什么是化石。

  (《冰河世纪》这部影片,学生都很熟悉,用影片中的猛犸象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出化石。)

  二、解析题目

  当诗人张锋见到这奇异的化石的时候,赞叹不已,诗兴大发,吟诗一首,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化石吟》。题目中的“吟”字是什么意思? 学生思考“吟”的意思 (通过题目了解本文的题材,是赞颂化石的一首抒情诗。)

  三、明确目标 出示教学目标:

  1.了解化石,理解、积累“葱茏、幽雅、叹服、海枯石烂”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

  3.培养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学生读教学目标

  ( 通过学生读教学目标,了解学习本文应掌握的教学任务,为更好的学习本文做准备。)

  四、字词识记 (读一读,写一写)

  (1)、读准字音

  (2)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读一读,背一背)

  依次出示幻灯片

  1、读准字音

  裹( ) 藏 葱( )茏

  卓( )越骸( )骨

  潜( )行 躯壳()

  猛犸( ) 悄( )然

  引颈()长吼 猛犸( )

  2、请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①安静美观而不落俗套()

  ②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 )

  ③称赞而且佩服。( )

  ④形容经历的时间极长。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

  ⑤(草木)青翠茂盛。()

  ⑥奇异而虚幻。() 通过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和背一背,实现教学目标1,也为学生朗读文章奠定了基础。

  五、畅读诗歌

  个别学生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等方式进行朗读诗歌。

  1、出示诗歌第一、二小节与第六小节,让学生自寻朗读技巧后,教师明确朗读要求

  (1)、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2)、读出重音强调的词语。

  (3)、注意停顿,读出节奏。

  通过反复朗读,让他们掌握朗读技巧,并进一步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了解诗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畅谈诗歌 感受疑问语气的句子,了解其作用,进行仿句练习,并根据提出的问题朗读其小节,理清本文的结构。出示问题:

  1、 诗人走到博物馆时,对化石产生疑问,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出来?

  2、 仿句练习 用(1)“最早的-----是怎样的?”(2)“最早的-----怎么-----?”

  这个句式像诗人一样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

  例句:

  (1)、最早的天空是怎样的呢?

  (2)、最早的大象怎么毛很长?

  (3)诗人对化石的疑问还体现在哪一小节?

  有人说“问号是打开知识大门的一把钥匙。”通过设置的问题,让学生朗读诗歌所在小节感受自然界的神奇。

  ( 通过仿句练习发挥学生想象,带领他们去畅想、畅谈远古的世界。 通过再次朗读诗歌小节,理清诗歌的结构。)

  3、品味赏析 比较句子,分析其好处,然后从诗中找出

  喜欢的诗句或词语,从修辞方法、用词等方面,说说喜欢的理由。

  A、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1)、化石的存在,足以证明生物的进化,否定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

  (2)、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B、下面,请你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诗句或词语,根据刚才的提示,从修辞方法、用词等方面,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1、词语赏析:x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2、句子的赏析:这句话用...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描写(表现等)....的特点(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感情等) 此环节完全放手于学生,让学生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领会分析其语言的技巧,体味科学的神奇,再次朗读其语句,彻底实现目标2。

  七、畅想诗歌发挥学生想象力,想象远古的世界,并用优美的语言进行描述。 同学们心目中远古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用优美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

  (如果学生描述有障碍,可以出示几张代表性的图片,再次让学生想象和描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 此环节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想象力,描绘远

优秀教案设计13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词人李清照的诗(板书:李清照)

  2、课前,老师已经安排你们搜集李清照的有关资料,我们一起来交流。

  (同学交流资料)

  3、同学们的资料很详细也很全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李清照写的这首<<夏日绝句> >(板书课题和古诗,同学随老师板书念).

  二:整体感知古诗

  1. 师范读古诗.

  2. 生读古诗,要读通顺流利.读熟后可读给同桌听.

  3. 指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首诗赞颂的是谁?

  三:利用网络,理解古诗内容

  (一).理解前两行诗句.

  1. 自读古诗,读后从古诗中找出两个赞颂项羽的词语.

  2. 你找的是那两个词?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的?

  (同学用自身的话说说”人杰”和”鬼雄”的意思.)

  3. 前两行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身的话说说吗?

  (找两三名同学说前两行诗句的意思.)

  4. 这两行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读出英雄气概)

  5. 现自身试读,再指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评议.

  (二).查找资料,理解后两行诗句.

  1. 齐读后两行诗句.

  2. 提问:读后你有什么疑问,最想知道什么?

  (项羽是谁?他为什么不肯过江东?江东是什么地方?等)

  师:善于提问时很好的学习习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才会学到更多的指示,这节课老师就把问题交给你们,利用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自身解决问题,有信心吗?

  3. 教师指导同学上网查找资料.

  (1).在”百度搜索”中输入”项羽”两个字,然后点击搜索.

  (2).教师推荐选项:1.项羽;2.楚汉之争和汉朝建立;3.项羽.

  (3).自身选择一项了解有关内容.

  (同学自读资料,教师巡视指导.)

  (4)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把你了解到的说给同学听。

  (同学交流资料)

  观察资料中的项羽画像,你有什么感觉,从哪感觉到的?

  (同学说说自身的感觉)

  (5)提问:通过李清照对项羽的'赞颂和刚才咱们了解到的资料,你认为项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同学说自身的看法:宁死不屈、不苟且偷生、有英雄气概等)

  师: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绝不屈膝投降。

  (6)后两行是什么意思,用自身的话说一说。

  (7)读诗,读出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节。

  (同学自读、同桌读、指明读,并互相评议)

  四:了解写作背景体会感情。

  (1)、师: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至今思项羽”,宋朝女词人为什么要去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失败的英雄呢?这和作者当时所处时代背景有直接关系,谁把课前搜集到的作者所处年代和当时的写作背景给大家念一念?

  (同学交流资料:靖康之变和写作背景。)

  教师播放一段带有解说的“靖康之变”的电影资料。

  (2)、师: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年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浸于享乐,不思恢复中远。此时,作者在赞颂项羽,思念项羽的同时,还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同学说: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恨、失去家园的悲哀、为国家担忧等)

  (3)、此时作者是怎样的心情?(气愤、伤心等)

  (4)、再度,读出作者当时的心情。

  (自读、指明读,互相评议)

  (5)师:处于封建时期的李清照,虽是一名柔弱女子,而她不只在文学上能流芳百世,同时,能有如此的英雄气节,实在令人佩服。

  (6)、再读诗,读出作者报效祖国的气节。

  (自读、指明读,互相评议)

  (7)真正的英雄是能够激励后人的,项羽的宁死不屈与南宋统治者的贪生怕死形成鲜明的对比,《夏日绝句》一诗既是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颂,又是对南宋懦夫的讽刺,更是李清照高尚民族气节的铿锵表达。

  (8)在次读诗,读出自身的感受。

  五:可外延伸

  (1)上网搜集李清照其他诗词,读一读,并把自身最喜欢的诗词读给同学听。

  (2)教师推荐另一位绍兴女英雄——秋瑾。

  课后上网查找秋瑾资料和他写的诗句。

优秀教案设计14

  【教学目标】

  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2、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教学步骤】

  一、课前三分钟

  1、按学号说近来的见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

  (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居里夫人画像及简介(或播放介绍居里夫人生平事迹的录相片)。

  居里夫人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对金钱却看得很平淡,一直过着宁静的生活。“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染污”。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诱惑的品格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构成了她的人格美。爱因斯坦曾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那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今天我们学习居里夫人晚年写的《我的信念》,从中可以体会到她人格的美,了解她取得成功的原因。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

  2、学生默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

  (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了解她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四人小组讨论、探究问题:

  ⑴ 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有信心。

  ⑵ 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⑶ 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⑷ 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平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⑸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⑹ 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明确: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3、教师补充有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可发放资料或口头介绍):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晓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意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对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

  ──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

  4、学生自由朗读,品味本文语言的质朴、真诚。

  5、学生自由谈谈对文章语言的看法。(开放性题目,学生自由发挥)

  教师点拨:文章语言的质朴、真诚,表现了居里夫人作为一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力量,能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一。

  2、用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12个词语写一个片断。

  五、有关资料

  玛丽·居里(一八六七至一九三四)世界著名科学家,一八六七年出生于波兰的华沙,她和丈夫、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在共同的工作中发现了元素的放射性,并成功提取金属态的镭。居里夫人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为人类科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图为居里夫人(右)在指导女儿伊伦·居里进行科研工作。

  居里夫人

  M·Marie Sklodowska Curie(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和放射化学家。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华沙,1934年7月4日卒于法国上萨瓦省。1883年中学毕业,并获得金质奖章。由于家中经济困难和当时波兰的大学不接受女生,她担任家庭教师八年。1891年到法国深造,189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巴黎大学理学院物理系,1894年毕业于数学系。1895年与P·居里结婚。1904年被巴黎大学聘为助教;1906年P·居里去世后,她接替了丈夫的工作,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她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并被15个国家的科学院选为院士。

  在H·贝可勒尔发现铀的放射现象以后,M·居里和P·居里首先对各种物质进行放射性考察,发现元素钍也具有放射性,铀矿物则有着比纯铀高得多的放射性,依靠科学推测和精巧实验技术,1898年在铀矿物中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开创了一门新的科学──放射化学。按照传统的概念,确证一个元素的发现应该提供可以目睹的该元素的足够纯的化合物或单质样品。他们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从数以吨计的铀矿物废渣中提取少量的纯镭盐。最终经光谱分析和原子量测定,证实了元素镭的存在。因对放射性研究的贡献,他们和贝可勒尔共同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0年9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放射学大会上,她和一些专家提出建立镭的放射性标准的建议,这对放射性研究和辐射治疗都是必需的。大会通过镭的放射性单位为居里,以纪念P·居里,并决定由M·居里负责制备镭的标准。M·居里因发现元素镭和钋、分离出镭和对镭的性质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和她的长女I·约里奥·居里一起参加战地医疗服务,担负伤员的X射线透视工作。她积极提倡把镭用于医疗方面,使辐射治疗(早期也称为居里治疗)得到推广和提高,使核能造福于人类。

  M·居里一生中担任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接受过7个国家的24次奖金或奖章。主要著作有《同位素及其组成》、《论放射性》、《放射性物质及其辐射的研究》。

优秀教案设计15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2、理解文言词语“以”、“则”、“之”、“其”、“夭”、“病”、“泣”、“顺”。

  3、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和文章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有一首诗几乎人人能背诵,这就是《己亥杂诗》。大家能不能齐声背一背这首诗?

  龚自珍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哀痛和呐喊?因为迫切要求改良的龚自珍对政治腐败的清朝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扼杀人才的现实极其不满。正如他在《乙丙之际著议第九》里所说:“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一句话,就是扼杀忧国忧民之心,扼杀礼义廉耻之心,扼杀改革发展之心。针对这种现实,龚自珍写了一篇艺术性很强的小品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病梅馆记》。

  (板书:病梅馆记)

  二、学习新课

  1、解题

  [教法]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作品和题目。

  [要求]学生明确以下五点:

  ①作者的生卒朝代——清代后期。

  ②作者的姓名字号——龚自珍,字(s)人,号定(n)。

  ③对作者的定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先驱。

  ④作者的作品和文集——《龚自珍全集》。

  ⑤题目——“记”标明文体是小品文或随笔。

  2、预读

  [教法]两名学生一人读前一段,一人读后一段,要朗读。

  [要求]两名学生读的同时,其他学生看课文,并用铅笔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3、释译

  [教法]①采用学生提疑,学生解疑的方法解决课文中学生不懂的一些问题。

  ②老师提疑并引导学生解释、翻译、理解一些语句。

  ③全文疏理完毕后,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要求]重点弄清以下内容。

  (1)结合句子理解“以”、“则”、“之”、“其”四个虚词。

  (2)结合句子理解“夭”、“病”、“泣”、“顺”四个活用的实词。

  (3)结合课文释译以下九个句子:

  ①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②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③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④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⑤斫其正,养其旁条

  ⑥既泣之三日

  ⑦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⑨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4、理解

  [教法]设疑提问,启发谈话为主。

  [要求]①逐段理解文章的表层内容。

  ②在《己亥杂诗》与课文的对比中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课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话这样说:“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这里的“此”指代什么内容?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按]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此句前冒号的作用,并明确:冒号表示对上文的总结,说明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所造成的恶果是“鬻梅者”以“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来赚大钱,而这种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就必然导致了“江浙之梅皆病”的恶果。

  (板书:斫养删夭锄遏)

  为什么有人会将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让其赚大钱呢?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是什么?请作最简要的回答。

  ——因为文人画士喜欢“夭梅病梅”却不敢“明诏大号”地用此时尚去“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

  (板书:绳夭病)

  [按]此句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此文人画士……以其智力为也”两句意思,教师在引导学生作答的同时,让学生明确:“江浙之梅皆病”恶果的产生是由于“鬻梅者”制造病梅“以求重价”的行为所致,而“鬻梅者”制造病梅的原因则是由于文人画士的偏嗜病梅——这就是病梅产生的社会根源。

  “文人画士心知其意”中的“其意”怎么理解?文中有没有具体的内容?

  ——它的,它们的。文中有具体的内容,如:“或曰:……密则无态。”

  “或”字怎么解释?谁能对此作大胆的推测?

  ——有的人。可能是一般人,也可能是居高位者,甚至是统治者。不然何以使文人画士“心知其意”并以之为尚?

  [按]通过此问必须启发学生明确:封建统治者的品梅标准或说是“孤癖之隐才是产生江浙之梅皆病”的根本原因。显见,作者的影射对象之所在。

  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现象,作者的表现是什么?请用三个字来概括,看谁说的准确?

  ——泣疗贮(板书)

  [按]此问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辨析筛选的方法选出上述三个字,并明确:此三字乃作者同情梅、疗救梅、保护梅的行动和决心,其行其志令人称许。

  从文中看,作者疗梅的具体办法是什么?

  ——纵、顺、毁、解、复、全(板书)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记病梅馆的?

  ——一是社会方面对梅的摧残、扭曲;一是作者对梅的哀痛、疗救。这正是全文的基本内容。(板书:社会作者)

  作者仅仅是为写梅而写梅的吗?

  ——以梅喻人,托物言志(板书)

  [按]此问旨在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教师可引导学生明确:文中梅的`遭遇正是清朝封建专制统治下人才的遭遇;作者对梅的态度,正是作者对人才的态度;作者对造成梅的病态的痛斥,正是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扼杀人才罪行的痛斥;作者要求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形态,正是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

  正因为作者以梅喻人,托物言志,所以文中对梅的感情实际上是对人的感情,在“记”的同时,又有饱含感情的抒情性句子,请找出来。

  ——①“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②“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按]读此两句意在体会抒情句的特点,并由此引导学生联想到作者的《己亥杂诗》,并在课堂上吟诵该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最后教师强调:课文和诗表达了相近的主题,这就是作者对清朝统治者残酷摧残压抑人才的愤慨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三、课堂小结

  这一节我们通过课文的学习,重点学习了四个虚词、四个实词,理解了本文“以梅喻人”“托物言志”的特点,并学习了一种读书方法,这就是我的在第一段的学习中所采用的“执果索因”阅读法,希望大家下去能逐渐地掌握它,运用它。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并将本课所学的虚词、实词整理在笔记本上。

  2、思考并完成课后一、二、三各题。

【优秀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社戏教案设计优秀07-17

麋鹿教案设计优秀01-22

《忆江南》教案设计优秀12-11

《月迹》教案设计优秀08-24

《皇帝的新装》教案设计优秀01-04

《祝福》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1篇)05-07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设计优秀12-13

课文《山雨》的教学教案设计优秀10-15

梦圆飞天优秀教案设计07-27

《囚绿记》优秀教案设计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