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连减三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2-10-11 15:06:16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连加,连减三年级数学教案(通用21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连加,连减三年级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连加,连减三年级数学教案(通用21篇)

  连加,连减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二)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及书写工整、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难点:正确计算连减式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指名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演算):

  2.在两名学生板演的同时,其他学生口算下面的题,抽问其中一道连加、一道连减的口算过程,从而复习连加、连减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0+40+30= 10+40+20= 3+20+6=

  70-20-40= 80-50-10= 65-5-20=

  订正板演,两名学生分别说一说计算过程,大家检查计算是否正确.然后观察一下,两道加法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发现第一个加法算式两个加数的和也就是第二个加法算式中的第一个加数.如果把这两道加法题连在一起写,就是一道连加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出示课题“连加、连减”.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 28+34+23=

  启发提问:

  (1)连加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用竖式怎样计算?

  相邻的两位同学互相说一说,然后自己动笔试着做一做(如果有条件,每人一块小纸黑板,每人在纸黑板上做).

  在学生自己试算过程中,教师行间巡视,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先出示正确的算法,即

  大家进行评议,公认这种算法是正确的.然后出现下面两种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如果班里学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就不必提出,以免误导).让学生说一说错在哪里.

  小结性提问:

  (1)计算连加式题,先加什么,再加什么?

  (2)计算连加两步式题,应注意些什么?

  在此基础上得出:

  计算连加式题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要注意计算第二步时,是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加上第三个数,还要注意每一个计算过程中,不要抄错数.

  教师介绍简便写法.为了书写简便,我们可以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即

  提问:这种写法和原来的写法有什么不同?简便在什么地方?

  教师总结同学的意见,得出:这种把算式连起来写的方法,不仅可以少写一个“62”,比较简便,同时可以避免计算过程中抄错数的错误,使计算正确、迅速.

  做一做:

  46+25+17=

  要求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做,先分步书写,再用简便方法书写.指名一个同学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做,便于在全班订正.

  2.出示例2 52-20-18=

  启发性提问:

  (1)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两步式题?

  (2)你能根据刚才研究的连加两步式题,推想出连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吗?同学们试一试在小黑板上做一做.

  教师通过行间巡视,可能发现有以下三种情况,教师先出示第(1)(2)种.

  通过学生评议,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而第(2)种是用简便算法,值得提倡.

  再出示第(3)种算法.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错在哪里.第一步计算对了,问题出在第二步是退位减法,而这位同学没有退位,造成计算错误.大家要吸取他的教训.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在计算两步式题时,遇到哪一步可以用口算,就不必写竖式.如上面这道题,第一步可以用口算,就可以不写竖式(把第一步竖式用虚线框起来).做一做:84-26-30=

  由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试做,指名一个学生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做,便于在全班订正.教师还可以了解一下哪些学生直接用简便方法书写,而且一次做对;哪些同学还用两个竖式做;哪些同学只写了第一步竖式,第二步用口算就得出了结果.对最后一类同学可以提出表扬.

  小结性提问:

  (1)计算连减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计算连减两步式题,应注意什么?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可以让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

  2.对比性练习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54+26+15= 90-58-24=

  直接在书上第2页做,可以列两个竖式,也可以用简便写法.

  (2)口算下面各题.(书上第2页,直接在书上写得数)

  7+59+20= 72-6-40=

  3.趣味性练习(练习一第1题)

  把每行的三个数加起来.

  把练习一的第1题,如上图那样,把每行三个数的旁边画一个括号,把得数填在括号里.

  4.课后练习

  练习一的第1题和第2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及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口算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的.这节课的新知识就是,让学生学会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式题.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这一重点.

  教学过程的设计充分利用旧知识,引导学生探索主动获取新知识.教学一开始,安排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进行板演,第一个加法算式中的得数就是第二个算式中的一个加数,就为学生探索连加法怎样用两个竖式进行计算打下了基础.两道例题都是放手先让学生试算,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出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以及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这样安排,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不仅获得了新知识,而且培养了观察、分析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本节课的练习除了边讲边练外,最后安排了有层次的集中练习,并进行及时反馈,表扬用简便写法及结合口算算得正确的同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连加,连减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使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会口算简单的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重点

  掌握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对计算结果出现分子是”0“的情况,会正确写”0“。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指名学生说出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计算下列各题。

  -++

  订正后,提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二、探索研究

  1、揭示课题: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

  2、教学同分母分数的连加。

  教师出示例4,指名读题,说题意。

  问:这道题里有几个分数?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

  怎样计算呢?让学生讨论,并说一说怎样计算。可能大部分同学会说出按顺序分两步计算,即先计算+,得出的和再和相加。

  这时教师再启发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说出也可以把三个分数的分子连加起来,分母不变。

  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写完得数1后,引导学生再认真审题,明确题中已知条件中的分数是有单位名称的,所以在写出计算结果后还要注上单位名称。

  3、教学同分母分数的'连减。

  教师出示例5。

  启发学生思考:题中的”1“是整数,而另外两个数是分母为12的分数,能直接相减吗?

  怎样才能直接相减呢?(把1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数)

  同学们根据例4连加的计算,能算出这道题吗?

  学生独立计算。

  指名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当学生把计算结果写成0时,教师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让学生明确:在分数除法中,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因为在除法算式中,0除以任何自然数都得0,所以分子是0的分数都等于0。

  三、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小结出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要把分子连加、连减,分母不变)

  2、指名学生回答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结果应该注意什么?(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分子是0的分数等于0)

  四、课堂实践

  做例5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八的第5~10题。

  六、思考练习

  练习二十八第11题。

  连加,连减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3

  教学设想:

  连加连减是在教学10以内加、减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意义,进一步熟练加、减法的口算,学习解决稍复杂一些的实际问题,并渗透加减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体会。

  导入语:今天孙老师给唐老师出了些题目,我想请大家帮我一起解答,你们愿意吗?

  1、算式接龙

  出示小黑板:

  师:孙老师还问我从这两组题目中发现了什么。你们能帮我找一找每组两题的联系吗?

  (指名学生回答)

  师:第一个算式的得数正好是第二题开头的一个数。孙老师说根据这4道题还可以写成2道算式,你们想试一试吗?

  (小组讨论、汇报算式: )

  师:像这样一个算式里面包含两个加号或减号,我们把它分别称为“连加连减”

  (板书课题)

  下面我们来进一步研究“连加连减”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教学例一:

  师:现在老师请你们欣赏一个故事。

  星期天,小红去郊区的奶奶家玩,看见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红的南瓜。小红想:我都长这么大了,应该帮奶奶做一点家务。于是,她找来一辆手推车,把奶奶摘下的南瓜运回家。第一次运来了4个,第二次又运来2个,小红第三次运来了一个最大的,小红一共运来了多少个?

  故事听完了,你们都听清楚了吗?

  看例一挂图回答问题:(1)奶奶摘的是什么呀?

  (2)是谁帮奶奶运南瓜的?

  (3)小红第一次运了几个?

  (4)第二次呢?

  (5)第三次运了几个?

  (6)小红一共运了多少个?

  最后一题小组讨论,列出算式。

  学生口答:4+2+1=7

  老师板书

  师:“4”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呢?谁能完整地说一遍,这样的算式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书上第58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树上原来有4只小鸟,第一次飞来了3只,又飞来了3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呢?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4+3+3=10”)

  师: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教学例二

  出示例二挂图

  学生交流说出图意

  学生:丝瓜架上原来有8根丝瓜,弟弟第一次摘下了3根,第二次又摘下了1根,还剩几根?

  学生汇报算式“8-3-1=4”

  师:“8”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1”呢?这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书上第58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池塘里原来有9只小鸭,第一次游走了2只,第二次游走了4只,池塘里还剩下几只?

  学生独立完成,一生板演“9-2-4=3”

  师:这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师:今天我们小朋友学的都非常认真,现在老师要看看我们小朋友是不是真的学会了。

  1、学生独立练习书上第58页想想做做第1题,共同订正。

  2、出示小黑板:连线

  指名学生口答。

  四、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4、5、6题)

  五、思考题

  找规律填数:1、2、3、5、8、( )

  在□填数使横行、竖行上的.数相加的和都是10。

  六、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的内容?在计算时,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学后记

  教学从学生已掌握的10以内加减法的“算式接龙”游戏开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始终注意保持和学生亲密融洽的关系,尊重学生的每一个想法,并给学生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和空间。避免了计算教学的“静态”灌输,避免了计算教学的机械记忆和反复练习,让学生观察、思考,体验到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学到新的知识。

  连加,连减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3个数的连加连减,并能计算出得数。

  2、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3、培养合作意识,喜欢参加数学计算活动,体验活动的成功感和趣味性。

  活动准备:

  1、教具:仿真人民币,超市用品若干,捐款箱,人物胸牌,统计格,题卡,小票,红旗,奖品,购物篮,塑料袋6个。

  2、学具:仿真人民币,铅笔,操作册。

  活动过程:

  预备活动

  1、师幼问好,走线。

  师:小朋友们中午好!今天教师里来了好多的客人老师,和她们打个招呼吧,好,打过招呼之后呢,就不要看客人老师了,转过来和陈老师做好朋友吧,陈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去一个很好玩的地方。

  师:HELLO,我是好上好超市的陈经理,今天特地来邀请小朋友去参加我们超市举办的“超市大赢家”的游戏比赛,想参加吗?

  师:让我们一起先排好队,顺时针方向站在安全通道上,脚尖亲脚跟,安安静静地走去超市吧。

  2、线上游戏:快乐大巴

  师:好上好超市到了,好多健身器材呀!咦,还有玩具汽车呢!我们先来玩玩开汽车的游戏好吗?

  师:这是一辆开往北京的“快乐大巴”,被我摸过头的'小朋友,请你们先上车吧。

  师:小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车就要开,嘟嘟嘟、嘟嘟嘟,车上现在有几人?

  师:小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车就要开,嘟嘟嘟、嘟嘟嘟,你们几个快上来,车上现在共几人?

  师:小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车要到站,嘟嘟嘟、嘟嘟嘟,你们几个请下车,车上现在剩几人?

  连加,连减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3、初步感知连加、连减式题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学会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观察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1、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数学问题,同时学会倾听、交往与合作。

  2、理解连减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

  1、课件演示情境图(聪明屋)

  师:今天,我们要去数学聪明屋里去玩玩。在聪明屋里有很多聪明题,看看我们班上谁最聪明。看,四位小动物先出来欢迎我们了。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题目。(课件)

  长颈鹿 小狗 小乌龟 小猫

  2+3 4+0 9-3 8-1

  5+4 4+3 6-2 9-0

  师:你想和谁交朋友,就算算它带给你的`题目吧!(请四位学生口答)

  2、小结

  师:今天我们用学到的数学知识为小动物解答了难题,你们可真了不起,希望你们在聪明屋里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二、 探究新知

  (一)探究连加

  1、说图意。课件演示小鸡图(动态)。请学生仔细观察。

  (1)师:小鸡也想和我们交朋友,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米,先跑来了两只,又跑来了一只。)

  (2)师:根据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同桌说,齐说。

  2、尝试列式。

  师:要知道一共有几只,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

  (1) 名学生口头列式。5+2+1=

  (2) 读算式。(师:刚才的小朋友读得真不错,你也跟着他读一读吧)

  (3) 比较不同。(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有三个数,两个加号)

  (4) 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或更多的数加在一起,就叫连加。(板:连加)

  3、说算理。

  师:这个算式你会算吗?(指名说:先算5+2等于7,再算7+1等于8)

  请学生跟说,齐说,同桌说。

  (二)探究连减

  1、说图意。

  师:你们帮小鸡解决了难题,他们可高兴了,过了一会儿,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原来有8只小鸡,先跑掉了3只,又跑掉了2只,还剩下几只?)

  指名说图意(同连加)

  2、写算式。

  (1)师:这道题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减法,为什么?

  学生列式。(板书:8-3-2=)齐读算式。

  (2)师:这道算式和以前的减法有什么不同?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板书:连减)

  (3)小结:像这样从一个数里连续去掉几个数,用连减。

  3、说算理。

  师:你会算吗?(先算8-3等于5,再算5-2等于3)

  学生跟说,齐说,同桌说。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连加、连减,在计算时,一般是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的。

  三、练习巩固

  师:聪明屋里还有很多聪明题, 需要我们小朋友来解答,请你们帮帮这些小动物的忙。

  1、课件出示燕子图、猪八戒吃西瓜图。(请学生复述图意,再在课本上列式计算,并说算理)

  2、课件出示小棒图和三角形图。(方法同上)

  3、算式(折叠卡片)。——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3+4+1 6+4+0 4+3+2 2+2+4

  8-5-3 9-5-4 10-6-2 8-0-6

  4、应用。

  聪明屋里的商店里也有很多数学问题,我们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表格。

  食品

  火腿肠

  果冻

  面包

  可乐

  QQ糖

  薯片

  单价

  2元

  4元

  1元

  3元

  1元

  5元

  1、 你选择几种食品,算一算需要多少钱?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来解决。(连加。自己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再全班交流)

  2、 如果,妈妈给你10元,你想买什么?还剩多少钱?

  (连减。4人小组讨论,并把算式记下来)

  连加,连减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用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教学过程:

  修改补充栏:

  一、创设情境,初步体会

  1、算式接龙。(小组学生互相合作,每人出一道题)

  甲:4+2=6;乙:6+1=7;甲:7+2=9;乙:9+1=10。或者甲:10-2=8;乙:8-3=5;甲:5-1=4;乙:4-4=0。

  2、学生汇报,说说你们组的题目和想法。

  邀请两个学生到讲台前表演。

  讲述:第一个算式的得数正好是第二题开拓的这个数,第三体开拓的数正好是第二题的结果像这样的.几道有联系的算式写出来像什么?

  我们把这个游戏叫做算式接龙。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教学例1。

  贴出例1主题图。

  学生根据图意分小组讨论交流,编故事,表演动作。

  讲述:星期天,小红和弟弟去郊外的奶奶家玩,看见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红的南瓜。小红想,我长这么大了,应该帮奶奶做一些家务活。

  于是,她找来一辆手推车,把奶奶摘下的南瓜云回家。第一次运来4个,第二次有运来2个,还剩下一个最大的没有运

  奶奶一共摘下几个南瓜呢?怎样计算?(4+2=6,6+1=7,奶奶一共摘下7个南瓜。)

  提问:其他组有不同的方法吗?(4+2+1=7)

  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样算的?

  你能给这样的算式取个名吗?(连加法)

  讲述:这个名字取得真好,今后我们看见一个算式里有两个以上的+,就叫它连加。(板书课题)

  2、教学例2。

  讲述:这时,弟弟在大声喊:姐姐,快来看,奶奶家还种了一些丝瓜。出示例2主题图。

  提问:你们能看着这幅图编个故事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形成如下的表述:

  丝瓜架上原来有8根丝瓜,弟弟第一次摘下3根,第二次又摘下1根,还剩几根?

  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并让学生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

  引导学生小结:8-3-1=4连续减了两次,我们把它叫做连减。

  3、师生共同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的内容?在计算的时候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修改补充栏:

  1、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在幻灯机前演示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

  2、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意,表述图意,再填写算式。

  3、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列出的算式可以不同,可以是9-2-4=3,表示9只鸭子游走2只,再游走4只,还剩3只;也可以是9-2-3=4

  表示河里有9只鸭子,先上岸2只,又上岸3只,河里会议4只。

  4、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今天我们学到哪些知识?回家后出题给爸爸、妈妈做,好吗?

  五、作业设计《练习与测试》连加、连减

  教学后记:

  连加,连减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究连加、连减计算方法的全过程,掌握10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黑板上出示:3+8+6= 10+5+2= 15-6-3= 20-5-5=

  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后抽学生口述出计算的过程。

  教师:这些题是我们在一年级上期时就已经学过的20以内的连加、连减,今天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用我们前面学习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知识学习新的连加连减。

  板书课题:连加连减。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

  出示例1情景图。

  教师:仔细观察这幅情景图,说一说从这幅情景图能知道些什么。

  学生:图中告诉我们少先队分成了三批入队,第一批入队的少先队员有13人,第二批入队的少先队员有18人,第三批入队的少先队员有16人。

  教师:根据这个信息需要我们解决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学生:一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入队?

  教师:根据你前面的学习经验,我们该怎么列式解答?

  要求学生列出算式:13+18+16。

  教师板书:13+18+16。

  教师:这个算式该怎么算呢?同样是加法,它和我们前面学习的进位加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引导学生说出:前面我们学习进位加法只有两个数相加,这里有三个两位数相加,是一道连加算式。

  教师:再比较一下13+18+16这个算式和我们黑板上的3+8+6这个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回答出:两道都是连加,只是连加的范围不同而已,3+8+6是20以内的连加,13+18+16是100以内的连加。

  教师:那它们的计算方法是否一样呢?

  引导学生猜测它们的计算方法可能是一样的,都要数位对齐后,从个位加起,相加满10都要向前一位进1。

  教师: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下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合作,比一比,看哪些小组想的办法更多、更好!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后再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汇报。

  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种算法进行汇报:

  ① 整十加整十,个位数加个位数,然后再合起来:10+10+10=30 3+8+6=17 30+17=47

  ②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另一个数相加:13+18=31 31+16=47

  ③ 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第一个数相加:18+16=34 34+13=47

  学生汇报后,教师整理在黑板上并追问:除了这些算法,我们可不可以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竖式来计算呢?用竖式又该怎么算呢?

  引导学生尝试列出竖式后,抽其中的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板书。

  主要引导学生列出下面的竖式:

  (1)

  (2)

  如果有学生能列出竖式的第二种写法就请学生列出后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如果没有学生列出竖式的第二种写法教师则作如下的引导:

  教师:其实这种竖式还有另外一种写法,大家想知道吗?

  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后再抽一学生到黑板上板书。

  教师:竖式的这两种写法是一样的吗?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竖式,其实计算过程是一样的,但相比之下,第二种写法更简单一些。

  教师:不管是用哪种方法计算,你觉得三个数连加与两个数相加相比,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学生:三个数连加比两个数相加要复杂一些,特别是涉及进位的问题,因此要特别注意。

  教师小结:在计算连加的算式时,同学们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法来算。

  2.教学例2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教师:同学们已经会算连加的算式了,根据这个情景图,你又能列出怎样的算式?

  学生:50-18-13。

  教师:这是一个什么算式?

  学生:连减算式。

  教师:这个连减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连减算式比有什么不同?

  学生:以前学的连减算式是20以内的,50-18-13是100以内的连减,并且需要退位。

  教师:根据我们前面的学习经验,你能试着计算这道连减算式吗?

  教师放手让学生试着计算,教师巡视观察,发现不同的算法,对有困难的学生尽量指导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

  学生尝试计算后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连减的算法,主要引导学生列出以下两种竖式计算:

  (1)

  (2)

  学生列出竖式后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教师:在做这道题时哪个地方最容易做错?能给其他的同学提个醒吗?

  让学生发现最容易做错的地方就是两次相减时都要退位,因此要按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步一步地思考每步的计算结果。

  教师:在做连加连减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在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中依然要注意进位和退位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教师:同学们已经会做连加连减的算式了,下面让我们来练习一下:

  让学生看图独立完成课堂活动(1),(2)小题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教师:同学们,在今天这节课上,你都学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

  学生回答。

  连加,连减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会根据直观图计算5以内的加法、减法。从而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及观察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看图编应用题在大班数学教学中是一个比较难的教学内容,也是幼儿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更是锻炼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努力观察逻辑思维训练的原则。并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应用题的基本结构都是已知两件事和一个基本问题组成的。幼儿要解答应用题,必须对题的数量进行分析,了解构成要素的概貌,然后才能解答。

  教学目标:

  1、复习5以内的加减,尝试编加、减法应用题并进行计算。

  2、学习用语言讲述加减法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幼儿操作材料。教学重、难点:

  学会看图自编应用题,知道算是中每个数字、符号所表达的含义;能正确验算5以内的加减。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解演示法、探索操作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集体活动。

  1、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游戏:“碰球”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碰球的游戏”,你的球和我的.球和起来是5。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

  幼:嘿嘿!你的1球碰4球。

  ……(先集体再个别)

  2、看算式报得数,复习5以内的加减。

  逐一出示手中的算式卡,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读算式,每题读两遍。

  1+1=……(先集体再个别)

  1、幼儿做碰球游戏。

  2、根据老师出示的算式题报出相应的答案。

  通过做碰球游戏,帮助幼儿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看算式报答案,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5以内的加减。

  二、出示课件,看图自编应用题,理解数字与符号在算式中所表达的含义。

  1、播放课件: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看图自编加法应用题。

  (1)师:看这三幅图,谁能把每幅图用一句话讲清楚,三句话把这件事情说清楚,他说的对吗?我们大家一起来把这件事情说一遍。

  (2)师小结:像这样讲述一件事情叫应用题,应用题都是讲述一件事情,告诉大家两个数,提出一个问题,用加法来计算的叫加法应用题。

  (3)谁会用一道算式题把这件事情记录下来。(请个别幼儿上来在白板上操作。)

  (4)理解数字与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在算式中数字“3”表示什么?拿掉加号行吗?为什么?加号表示什么?数字“2”又表示什么?拿掉等号行吗?为什么?数字“5”表示什么?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

  2、出示课件三幅图,引导看图自编减法应用题。

  (1)师:看这三幅图,谁能把每幅图用一句话讲清楚,三句话把这件事情说清楚,他说的对吗?我们大家一起来把这件事情说一遍。

  (2)师小结:告诉大家两个数,提出一个问题,用减法来计算的叫减法应用题。

  (3)谁会用一道算式题把这件事情记录下来。(请个别幼儿上来在白板上操作。)

  (4)理解数字与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在算式中数字“5”表示什么?减号表示什么?数字“2”表示什么?等号表示什么?数字“3”表示什么?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

  1、看图自编应用题,讲述图意。

  2、个别幼儿操作写算式。

  3、回答算式中数字与符号的含义。

  通过播放课件,让幼儿学会看图自编应用题;学习用语言讲述加减法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三、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看图列算式。

  第三、四、组填写分合式。

  第五、六、七组看算式计算。

  师:请你们看清楚自己要做的是什么?

  教师进行对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幼儿操作做作业。

  通过练习,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5以内的加减,激发幼儿对数学活的兴趣。

  四、作业讲评。

  1、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个别幼儿的作业,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操作过程,师生一起检验。

  2、请爸爸妈妈帮忙检查作业。

  幼儿讲述操作过程。

  把作业给爸爸妈妈检查。

  在老师的提问和引导下交流,能大胆、正确地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连加,连减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加减。

  根据物体的某种特征分类计数,并运用特征标记的数字进行记录。

  注意保持正确的握笔姿势及坐姿。

  活动准备:

  教具若干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我们来玩一个碰球游戏,你们的'球和我的球和起来要是5。谁愿意一个人和大家玩这个游戏?

  复习5以内数的加减。

  引导幼儿观察。图上有什么?他们有什么不一样?谁会用不同的标记表示他们不一样的地方?现在谁会用这些标记把图上的东西记录下来呢?

  游戏:看谁说的快。

  活动反思:

  这节课上下来,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内的组成、加减。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并且注意保持正确的握笔姿势及坐姿。

  连加,连减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使学生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分析

  重点:整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

  突破:正确理解去括号法则,并会把括号与括号前的符号理解成整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叙述合并同类项法则。

  2、叙述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

  3、化简:

  y2+(x2+2xy-3y2)-(2x2-xy-2y2)

  二、新授

  1、引入

  整式的化简,如果有括号,首先要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所以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

  2、例题

  例1(P166例1)

  求单项式5x2y,-2x2y,2xy2,-4xy2的和。

  分析:式子5x2y+(-2x2y)+2xy2+(-4xy2)就是这四个单项式的和。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号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解:(略,见教材P166)

  例2(P166例2)

  求3x2-6x+5与4x2-7x-6的和。

  解:(3x2-6x+5)+(4x2-7x-6)(每个多项式要加括号)

  =3x2-6x+5+4x2-7x-6(去括号)

  =7x2+x-1(合并同类项)

  例3。(P166例3)

  求2x2+xy+3y2与x2-xy+2y2的差。

  解:(2x2+xy+3y2)-(x2-xy+2y2)

  =2x2+xy+3y2-x2+xy-2y2

  =x2+2xy+y2

  3、归纳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整式加减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在运算中,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三、练习

  P167:1,2,3,4。

  补:已知:A=5a2-2b2-3c2,B=-3a2+b2+2c2,求2A-3B

  四、小结

  1、文字叙述的整式加减,对每一个整式要添上括号。

  2、有括号的要先去括号,如果双有中括号或大括号,要先去小括号,后去中括号,再去大括号。

  五、作业

  1、P169:A:1(3、4),3,5,6,7,8。B:1,2。

  基础训练同步练习1。

  整式的加减(1)

  连加,连减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11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供天津用)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整式第一节整式加减第2小节整式的加减。

  二、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是学生掌握了“整式”有关概念的延展学习,为后继学习整式运算、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函数知识奠定基础,是“数”向“式”的正式过度,具有十分重要地位。

  八年级学生已具有了较强的数的运算技能和“合并”的意识(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用)同时也具有初步的观察、归纳、探索的技能。因此,我结合教材,立足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宗旨,我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设计有针对性、多样式的问题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和谐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学习。通过学习活动不但培养学生化简意识,提升数学运算技能而且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同类项的含义,并能辨别同类项。

  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熟练的合并同类项。

  3、掌握整式加减运算的方法,熟练进行运算。

  (二)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同类项定义、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探究的能力。

  2、通过合并同类项、整式加减运算的练习活动,提高学生运算技能,提升运算的准确率培养学生化简意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研究引例、探究例1的活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三)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交流协商、分组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敢于探索未知问题的精神。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合并同类项

  五、教学关键:

  同类项的概念

  六、教学准备:

  教师:

  1、筛选数学题目,精心设置问题情境。

  2、制作大小不等的两个长方体纸盒实物模型,并能展开。

  3、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要凸显①单项式中系数、字母、指数的特征②长方体纸盒立体图、展开图。)

  学生:

  1、复习有关单项式的概念、有理数四则运算及去括号的法则)

  2、每小组制作大小不等的两个长方体纸盒模型。

  连加,连减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填空

  (1)3/4里有( )个1/4 (2)2/5里有( )个1/5

  (3)4/8里有( )个1/8 ( 4)5/9里有( )个1/9

  2、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展示情境图内容,让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分数的加法

  (1)让学生借助学具计算:2/8+1/8

  (2)学生交流:请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3)教师用教具演示2/8+1/8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2、教学分数的减法

  (1)用教具演示从5/6里减去2/6的过程。

  (2)让学生说出教师演示的过程。

  (3)让学生根据教师演示的过程列出算式。

  (4)提问:5/6表示几个1/6?2/6表示几个1/6?

  (5)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并计算,师板书。

  3、教学例3

  (1)出示1个圆片:整个圆可以用几表示?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

  (2)用教具演示减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演示的意思。

  (3)学生根据演示列出算式 1-1/4=

  (4)让学生独立计算后全班交流: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4、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师生共同小结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实践应用

  1、生独立完成第100页的“做一做”1、2题,然后集体讲解订正。

  2、作业:教科书第101页的1、2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连加,连减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10 以内的加减法。

  全班学生开火车口算。

  2.看图列式计算。【演示课件“加减法含义”下载】

  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又走来几只小鸡?求一共有几只小鸡?怎样列式计算?

  出示:

  为什么用加法?(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就要把吃米的3只小鸡和又走来的2只小鸡含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在吃米,走了几只?求还剩几只?怎样列式计算?

  出示:

  为什么要用减法?(要求还剩几只,就要从整体5只里面去掉走了的2只小鸡,所以用减法计算。)

  同学们对于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要应用它进一步学习新知识。

  二、指导探索:

  1.教学连加

  (1)理解连加的意义【分步演示课件“连加”下载】

  有几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几只?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3加2等于5)又走来1只,现在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5加1等于6)

  如果把这幅图连起来看,应该怎样叙述它的意思呢?(引导学生叙述题意:有3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2只小鸡,又走来了一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谁会列式?你是怎么想的?有和他想法不一样的吗?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板书:

  教师范读算式:3加2再加1等于几。

  学生齐读算式。

  说明:在一个算式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加叫连加。(板书:连加)

  连加的算式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2)研究算法:

  能直接算出结果吗?结合这道题的.意思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先算 再算 。

  板书:

  学生自己叙述 的计算过程。

  (3)练习:(出示“做一做”中的第一道题)

  学生摆学具并列式计算。

  订正时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算的?

  2.教学连减

  (1)理解连减的意义

  一共有几颗星星?剪去了几颗?还剩几颗?你是怎么想的?(8减3等于5)又剪去了几颗?现在还剩几颗?你是怎么算的?(5减1等于4)

  如果把这幅图连起来看,就是有8颗五角星,先剪去了3颗,又剪去了1颗,求还剩几颗?

  谁能自己再叙述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在学生独立叙述的基础上指名叙述图意。)

  要求还剩几颗?怎样列式?

  板书: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你知道这样的算式叫什么算式吗?(板书:连减)谁会读这个算式?

  (2)研究算法

  结合题意,互相说一说怎样计算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理论上归纳出:先算 ,再算。

  板书:

  学生练习说 的计算过程。

  (3)练习。(出示“做一做”的第二题)

  学生摆学具并列式计算。

  订正时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算的?

  三、巩固练习:

  1.看算式摆学具:

  出示:

  让学生用学具摆出这两道题,要求边摆边叙述题意。

  2.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的第1题和第7题。

  连加,连减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14

  一、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题意列出式子:会进行整式加减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提高运算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及代数表达能力,体会整式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列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进行整式加减运算。

  2.难点:列式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去掉括号前是负因数的括号。

  3.关键:明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熟练掌握去括号规律。

  教具准备: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多项式中具有什么特点的项可以合并,怎样合并?

  2.如何去括号,它的依据是什么?

  五、新授

  例1.(1)求多项式2x-3y与5x+4y的和。

  (2)求多项式8a-7b与4a-5b的差。

  例2.一种笔记本的单价是x(元),圆珠笔的单价是y(元),小红买这种笔记本3本,买圆珠笔2枝;小明买这种笔记本4个,买圆珠笔3枝,买这些笔记本和圆珠笔,小红和小明共花费多少钱?

  连加,连减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15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8、9的加减法。

  2.会看大括号的题

  教学重点:观察图意,正确理解和列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大括号,自己提问题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1

  1、你看到了什么?(有5只小兔,两棵树)

  2.老师告诉你,树里边还有小兔,不过它们藏起来了,已知藏起来的小兔和落出来的小兔共有9只。生:划大括号及问号。在树丛里的小兔有几只呢?老师刚才划的 叫大括号,它表示一定的.数量?只树里藏的兔子数量 树里藏的和露出来的一共是多少?(生:已知共有9只小兔,露出来5只小兔问藏起来几只小兔?这题属于知道整体求部分。?代表要 求什么)

  3、再看图,你还有其它想法吗?生:列式:9-5=4

  9-3=6(跑的和不跑的)

  9-4=5(树里和树外的)

  二、观察图2:

  1.观察

  2.说图意(生:已知书包外边有2本书,书包里边有7本书,问一共有几本书?这属于知道部分求整体 2+7=9

  三、计算比赛2小题

  四、观察毛巾图:

  1.你看到了什么?已知什么条件。生:第一排有6条毛巾,第二排有3条毛巾。师:求一共有几条毛巾?(6+3=9)师:第一排比第二排多几条毛巾?(6-3=3)

  2.请把第2排第2条毛巾涂上颜色?

  3、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第2排比第1排少几条毛巾?6-3=3

  五、按规律填数:

  1.观察2.填数(生:观察讨论填数234□□

  1086□□

  □□5□□

  六、在得数是34789算式的下面画线

  七、作业:

  8、9的加减法卡片

  板书:9-5=4 2+7=9

  9-4=5 7+2=9

  教学反思:手势练习很重要。

  连加,连减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16

  教学内容: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景,使学生懂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能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3、感知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感知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感受情景提出问题:教师出示情景图,指导学生看图并提出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看图提出问题:(教师板书)抽油烟机离地面有多高?椅子的高度应该是多少?………

  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完成第一个问题指名学生列出算式:0.7+0.6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计算可以用以下方法计算0.7米=7分米0.6米=6分米7+6=13分米=1.3米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只要学生说的对,就给与表扬。

  2、完成第二个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己的.理由。

  三、引申探究教师出示:你知道1米比0.3米长多少吗?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做法。

  教师板书:可以:1米=10分米3米=3分米10分米-3分米=7分米=0.7米也可以用竖式:

  四、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1、2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是让学生说己的做法。

  3题学生提出问题然后集体解答。

  4题,学生独立连一连,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连?

  五、作业:我学会了吗?

  选做题:39页5、

  连加,连减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17

  教学内容

  二次根式的加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二次根式加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中,渗透对二次根式进行加减的方法的理解.再总结经验,用它来指导根式的计算和化简.

  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规定准确计算和化简的严谨的科学精神,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关键

  1.重点:二次根式化简为最简根式.

  2.难点关键:会判定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

  教法:

  1、引导发现法: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链,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感悟新知,建立分式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类比、参与问题讨论,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对实现教学目标起了重要的作用;

  2、讲练结合法:在例题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与同类项进行类比,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后配以精讲,并进行分层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规范的解题格式。

  学法:

  1、类比的方法通过观察、类比,使学生感悟二次根式加减的模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2、阅读的`方法让学生阅读教材及材料,体验一定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3、分组讨论法将自己的意见在小组内交换,达到取长补短,体验学习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4、练习法采用不同的练习法,巩固所学的知识;利用教材进行自检,小组内进行他检,提高学生的素质。

  知识点

  自主检测、同伴互查

  1、师生共同解决“学法”问题与13页“练习1”;

  2、学生演板13页“练习2、3”。

  四、知识梳理、师生共议

  1、谈收获:

  (1)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则是什么?有哪些运算步骤?

  (2)怎样合并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呢?

  (3)二次根式进行加减运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说不足:。

  五、作业训练、巩固提高

  1、必做题:课本15页的“习题2、3”;

  课时练习

  1.揭示学法、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14页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完成14页“例3、4”,先做再对照:

  (1)平方差公式__________,完全平方公式__________.

  (2)每步的运算依据是什么?应注意什么问题?

  (时间7分钟若有困难,与同伴讨论)

  三、自主检测、同伴互查

  1、师生共同解决“学法”问题;

  2、学生演板14页“练习1、2”。

  四、知识梳理、师生共议

  1、谈收获:

  (1)二次根式进行混合运算时运用了哪些知识?

  (2)二次根式进行混合运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连加,连减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18

  教学目标

  ①过实例体验整式加减的意义

  ②掌握整式的简单加减运算

  ③会运用整式的加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例3的问题情境比较复杂,还涉及含有字母的代数式的大小比较,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讲练法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稿个案补充

  一、新课引入

  甲、乙两个零件截面的面积哪一个比较大?大多少?把结果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a1.5a

  vb2b

  b

  甲乙

  截面甲的面积是

  截面乙的面积是

  甲、乙的、两个截面面积的差是()—()=

  本引例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让学生知道:

  1、作差法是比较大小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2、在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时,将问题转化成两个整式的差,从而得以解决;3、整式的加减可以归结为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

  二、讲授新课

  例1求整式3x+4y与2x-2y-1的和

  教师教会学生

  1、列式(注意整体性);

  2、去括号(特别是减法);3、有同类项就合并同类项(至少不能合并为止)。

  变式练习:求3x+4y与2x-2y-1的差(学生做,两个学生板演)。

  三、课堂练习(课本“做一做”)

  1、填空:

  (1)3x与-5y的和是,3x与-5y的差是;

  (2)a-b,b-c,c-a三个多项式的和是。

  2、先化简,再求值:3x^2-[x^2-2(3x-x^2)],其中x=-7。

  四、典例分析

  例2小红家的收入分农业收入和其他收入两部分,今年农业收入是其他收入的1.5倍。预计明年农业收入将减少20%,而其他收入将增加40%,那么预计小红家明年的全年总收入是增加,还是减少?

  这个例题是本节课的难带内,教师可以设置下列问题:

  1、分析题目的已知量与未知量,及相互间的关系;

  2、选哪个未知量用字母来表示比较方?其他未知量怎么表示?

  3、填空:设小红家今年其他收入为a元,则

  (1)今年农业收入为元;

  (2)预计明年农业收入为元;

  (3)预计明年其他收入为元;

  (4)今年全年总收入为元;

  (5)预计明年全年总收入为元。

  4、增加还是减少?怎么判断?

  教师总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经常把其中的'一个量或几个量先用字母表示,然后列出数式,这是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

  五、教学反馈(课本“课内练习”)

  1、计算:

  (1)3/2x^2-(-1/2x^2)+(-2x^2);

  (2)2(x-3x^2+1)-3(2x^2-x-2).

  2、先化简,再求值:

  (1)5x-[3x-x(2x-3)],其中x=1/2;

  (2)5(3a^2b-ab^2)—(ab^2+3a^2b),其中a=1/2,b=-1。

  3,如果某三角形第一条边长为(2a-b)cm,第二条边比第一条边长(a+b)cm,第三条边比第一条边的2倍少bcm,第三条边比第一条边的2倍少bcm,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六.探究活动

  猜数游戏:游戏甲方把自己的出生年月份乘以2,加10,再把和乘5,再加上他家的人口数(小于10),将这样所得的结果告诉游戏乙方,乙方就能猜出甲方出生于何月,及他家有几口人。

  本题有较大的难度,采取合作学习这种方式进行,启发学生利用本节中例2的解题策略及思想方法来分析这个题目。

  教师可作以下工作:

  1、学生做甲方,教师做乙方猜测,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奥秘(甲方告诉的结果的个位数字就是他家的人口数,结果减去人口数再减去50后除以10得到他的出生月份);

  2、组内积极展开游戏,并讨论这个游戏的原理是什么。(设甲方出生月份为x,家中人口数为y人,甲方告诉的结果是k(已知数),则结果k=5(2ax+10)+y=10x+50+y,所以结果k的个位数字是y,则(k-y-50)/10=x)。

  七、小结、布置作业

  连加,连减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1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5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的第1、2题。

  教具、学具准备

  图片、小棒、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铺垫导入

  师:同学们,安徒生有一篇美丽的童话《丑小鸭》,大家听说过吗?这只受尽苦难的丑小鸭最终怎么样了呢?

  师:大家看屏幕,这里有3只丑小鸭,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解决了,丑小鸭就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同学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7+1+2= 5+3+1= 4+5+1=

  8-6-1= 6-2-3 = 9-6-1 =

  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师:出示例一,你能编一道数学题,提出一个问题吗。

  (师板书4+3。再演示飞走2只的场面)现在湖里天鹅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要求现在还有几只天鹅怎么办?

  师板算式:4+3-2,并读算式。

  生读算式。

  师:同学们观察这道算式与前几节课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师:那你能不能像连加、连减一样给这种题起一个名字。

  师: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板书:加减混合)生齐读课题。

  提出学习目标:

  1、要学会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师:谁能再读一读这道题。对照图画来说一说4+3-2所表示的意义。

  生指名说。

  师:那么4+3-2该怎么计算呢?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式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讨论。生汇报:先算4+3=7,再算7-2=5。

  师:同学们讨论的结果都是先算4+3=7,再算7-2=5。需要强调一点,做题时一定要记住第二步是几减2。

  出示例二

  生: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现在湖里有几只天鹅?

  师:谁来列式?

  师:上面算式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请同学们试做。

  生汇报。

  师:做题时关键要记住哪个数?

  生:记住第一步的得数2。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例1、例2的计算过程,谁能说一说我们计算的顺序?

  小结:我们计算的顺序是从左往右计算,与连加、连减相同。

  师:1、现在听老师说的顺序来摆小棒计算。怎样列式计算?

  2、看算式摆小棒,7-3+2怎样摆小棒呢?

  师小结:同学们真棒,看了两幅画面,就自己解决了加减混合运算的问题,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接下来,我们再到别处去看一看,好吗?

  三、设置情境,解决问题

  师:看,一只调皮的小猴子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啊,原来它是要让大家来帮忙的。

  (出示第75页的做一做画面)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不告诉别人,自己把算式写在书上。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师:小猴子怎么还不走呢?原来他还有一道题呢!(出示76页第一题)

  大家看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么热闹啊!

  原来是森林里开了一个运动会,小猫、小狗、小鸭和小鸡分别获得了四个项目的第一名,森林之王狮子要奖励他们每人一处房子,你能帮它们找到房子吗?

  生抢答完成。

  师:狮子大王看到我们同学来了很高兴。他有几颗智慧星要发给大家,但是它有个条件,就是做对一道题得一颗智慧星,最后看谁的智慧星最多,谁就是最聪明的同学。现在我们就请狮子大王出题吧。

  (76页第四题)

  生独立完成,把答案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这是老师在公路边看到的情景。你能编一道数学题吗?

  四、全课总结

  谈谈收获。

  连加,连减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20

  教学内容: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教学用具:贴图、投影、练习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投影)

  1+4+5=2+7+1=10-4-4

  8-1-3=6+4+0=8-0-6=

  2、说说连加连减的.计算题应当怎样计算。

  口算(投影)

  4+5=9-2=

  3+7=10-4=

  7-4=3+5=

  8-1=7+3=

  观察有什么特点。

  二、学新知

  利用特点把每组中的两道题合并成一道题。板书:组合题目

  4+5-2=3+7-4=7-4+5=8-1+3=

  这些题有什么特点?板书:(加减混合运算)

  猜猜这些题应当怎样计算,同学们互相说一说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游戏

  三、练习

  1、口算说出计算过程

  7-6+52+6-45+4-75-4+7

  2、填空;把横行竖行三个数加起来填在括号里

  163

  422

  315

  ()

  ()

  ()

  ()()()

  四、

  五、作业P76T4

  板书

  4+5-2=7

  9

  连加,连减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2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几百几十加几十进位加和几百几十减几十退位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2.继续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

  3.培养学生做题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讲清算理并使学生能正确口算几百几十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20+90= 160-70= 30+80=

  2.同时口答.

  (1)160里面有几个十? (2)120里面有几个十?

  (3)150里面有几个十? (4)180里面有几个十?

  3.口答.

  60+50= 40+80= 150-70= 160-80=

  170+800= 500+190= 120-40= 180-70=

  4.把下面各数拆成整百和几十的数.

  320,360,430,270,560,650

  5.订正板演,说出计算过程.

  二、学习新课.

  1.出示课题.

  师说: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几百几十的加减法,看看谁能发现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

  2.学习例9.

  (1)出示:320+70=

  师问:谁知道这道题得多少?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计算的?(320+70=390 想:20加上70等于90,300加90等于390)

  师问:老师将第2个加数换一个数,看谁知道得多少.

  (2)出示例9 320+90=

  师问:谁来试着说一说这道题得多少,怎么算出来的?(320+90=140想:20加上90得110,300加上110得410)

  师问:这道题和上一道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上一道题二十加七十不够一百,而这一道题二十加九十超过一百了)

  师问:那在计算方法上一样吗?怎么计算?(计算方法都是一样的,都要先把几百几十的数拆成几百和几十的数,再算几十加几十,最后再和整百数合起来)

  (3)练一练

  ①400+120= 300+180= 200+150=

  700+110= 600+140= 500+130=

  ②430+60= 270+80= 430+90=

  360+40= 50+560= 70+650=

  第②组练一练计算后要说计算过程.

  3.学习例10.

  (1)出示:360-40=

  师问:这道题得多少?怎么算的?(360减40得320,想:60减40得20,300加上20得320)

  (2)出示:360-70=

  师问:这道题得多少?怎么算的?(360减70得290,想:160减70得90,200加上90

  师追问:为什么先用160减70?(因为60减70不够减,所以从百位退一个百,与 60合起来,再减70)那百位上还剩几个百?(2个百)

  那一个百干什么去了?(与60合在一起去减70了)

  指名完整说一说计算过程,自己小声再说一说,同桌互相再说一说,最后集体说一遍.

  (3)练一练

  ①130-50= 150-70= 120-80=

  140-50= 160-90= 180-90=

  ②250-40= 300-30= 250-60=

  430-90= 920-70= 340-80=

  4.小结.

  师问:仔细观察例9、例10与以前学过的几百几十的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师说:从前学的几百几十的加减法是不进位不退位的,而今天学的几百几十的加减法是进位的或退位的.但是它们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都要先把几百几十的数拆成几百和几十的数,先用几十加减几十,然后再与整百的数合起来.下面我们一起做些练习,看谁今天的知识学得好.

  三、巩固反馈.

  1.做一做.

  660+20= 900-40= 250+70=

  2.填□.

  3.每张卡片上两个数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

  学生用反馈板写得数,比一比哪个组错题最少.

  4.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900-60= 750+70= 540-30= 820-50=

  340+80= 200+710= 670-300= 250+200=

  用同样的时间,看看谁做对的题最多.

  5.根据刚才比赛的情况,找出班中做题又对又快的同学,让他们说说怎么就能做题又对又快.

  6.同学之间互相出题,互相检查.

  7.文字题

  (1)320减去60,差是多少?

  (2)比700多250的数是多少?

  (3) 410比80多多少?

  8.应用题

  田方家去年收红枣200千克,前年比去年少收30千克.前年收红枣多少千克?两年一共收多少千克?

【连加,连减三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连加、连减》教案07-14

连加连减教案03-05

连加连减的教学反思01-20

连加、 连减教学反思05-23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10-27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06-17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05-02

连加、连减、混合加减教学反思04-15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15篇06-17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15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