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鲁班学艺》教案设计(精选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鲁班学艺》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鲁班学艺》教案设计 1
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结构基本成了定势:
1.教师提出阅读要求;
2.让学生独立阅读;
3.师生共议阅读结果。
这种结构定势的关键环节是学生能动独立地阅读课文。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弱,独立意识差,如果我们教师还局限于这种形式的定势,只在结构上生搬三个步骤而不注意每个步骤(尤其是核心步骤)的形式变化,就会使“能动独立地阅读”这一关键环节有名无实,使科学的规律转化为教条的僵势。怎样避免上述情况的产生呢?我们的体会是在这种结构的关键环节的形态上章,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转化定势为变势。为此,我们把眼下流行的智力竞赛引进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试验效果良好。下面以《鲁班学艺》为例,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
首先设计竞赛题,这是上好课文的关键。设计智力竞赛题要充分体现课文的教学目的要求与重点难点,还要注意竞赛题的难易搭配与趣味调节。我们在教《鲁班学艺》时,依据上述原则设计了十组必答题,六个抢答题。
必答题十组
一组:
(1)鲁班是谁?请用三言两语介绍一个有关他的传说。
(2)找出课题的中心词,课文从哪一节到哪一节是围绕这个词来写的?
二组:
(1)选择:《鲁班学艺》的体裁是:A.童话;B.民间故事。
(2)选择:课题《鲁班学艺》:A.反映人物的品质;B.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组: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2)演示三个词所表现的动作:作揖、捊、擎。
四组:找朋友(用横线将它们连接起来)
小标题:苦练下山拜师寻师
段落:一段二段三段四段
写法:详写详写略写略写
五组:
(1)为什么故事开始就写鲁班遇到的困难?他遇到了哪些困难?
(2)这样写对突出文章的内容有什么好处?
六组:
(1)课文中有哪些词语可以反映鲁班学艺的诚意?
(2)师傅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鲁班为什么要“想了想回答”?这反映了什么?
七组:
(1)“大徒弟用斧子挣下一座金山,二徒弟用斧子在人们心里刻下了一个名字。”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2)对师傅提出的第三个问题,鲁班为什么能马上回答?这反映了什么?
八组:
(1)师傅是怎样传授手艺的?
(2)用具体的数字说明鲁班完成下列事情的勤奋:修磨工具、练砍、练刨、练凿、拆装模型。
九组:
(1)课文为什么要写“刨子长满锈,凿子又弯又秃?”为什么要写又高又厚的磨刀石,磨得象一道弯弯的月牙?说明什么?
(2)结合上题谈谈你对“学了三个月的,手艺扎根在眼里;学了三年的,手艺扎根在心里”这句话的理解。
十组: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选择:鲁班是一个:A.手艺高超的`木工祖师;B.勤学苦练的有志青年;C.业精于勤,造福人类的好木工。
六个抢答题
1.课文详写鲁班练砍、刨、凿、拆装模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读完这一部分你产生了什么感想?
3.师傅教鲁班学艺的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4.你对“只要你不丢师傅的脸,不坏师傅的名声就够了”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5.鲁班学艺的过程体现了鲁班怎样的学艺?
6.学了这课文,我们受到了哪些教育?
接着分每四个同学为一组,按优、良、一般、差四个层次搭配。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完成智力竞赛题。这是教学结构定势的关键环节。
最后组织学生智力竞赛。智力竞赛的过程,实质上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的过程。其程序如后:
1.小组编号,以小组为单位重新安排座位,由教师或中队干部任竞赛主持人。另选两人,一人计时,一人计分。
2.出示竞赛题,公布竞赛规则:
A.必答题:可以小组为单位(可讨论回答)并计分。
B.抢答题:不能讨论,独立回答,答对,抢答者所在小组加分;答错,抢答者所在小组扣分。
C.公布比赛成绩,比赛情况,发奖。
把智力竞赛这种方式引进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既可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又可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调动学生阅读的能动性,深受学生欢迎。
《鲁班学艺》教案设计 2
《鲁班学艺》这篇课文讲的是鲁班年轻的时候,到终南山拜师学艺,经过三年苦学,终于学好了手艺,成为木工祖师的故事。课文表现了鲁班尊师敬人、为民造福、不谋私利的高尚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紧紧围绕鲁班“学手艺”的重点阅读,密切联系学生“学文化”的实际,不失时机地寓思想教育于各个环节之中。
(一)在揭题中“导”激学生以“思”
首先,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审题,感知整体。
师问:你听说过木工的祖师是谁吗?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最后一课——关于木工祖师鲁班(人物)的故事。既然是祖师,为什么学艺?(时间:年轻的时候),到哪学艺?(地点:终南山),把“学艺”一词扩充一下(事件:拜师学习木工手艺),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把回答的“四要素”内容连接概括起来,便抓住了课文主要内容。
其次,引言启导,激发学生读书欲望。
师述:我们刚才通过读题仅知道了故事概貌,其实课文内容远比这丰富得多,生动得多。课文讲鲁班“学手艺”,而我们大家则是“学文化”,同学们读课文的时候,看有没有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这样,学生便会在读书中积极思考。
(二)在初读中“扶”帮学生以“悟”
学生通过单一的浏览式读书,对鲁班印象兴许是朦胧的,所以学生初读课文时,教师要采用“扶”的手段,适时点拨,帮助学生悟解初读自学中的疑难。
首先,教师提出初读要求或步骤:
①初读课文,说说课文大致意思;
②利用工具书,在阅读中认识理解生字新词;
③边读边思考课后第一题中7个问题;
④根据课后第一题暗示,试给课文分段,想想各段分别写什么。
其次,教师检查初读情况,引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巧妙渗透思想教育。
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拜师学艺”一词时,不是孤立地诠释,而先让学生弄懂关键性(疑难)的词素“拜师”的`意思;再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写“拜师”的段落、“拜”的句子读读,联系语境,学生不仅知道“拜师”是古代的礼节,而且了解到鲁班尊师的行为。最后,让学生读课文,看哪些地方描写了鲁班的尊师敬人,学生通过读书知道鲁班等师傅来,向老大娘作揖问路等内容体现了这一点。这里,对“作揖”一词理解,可采用演示手段,让学生切身感受敬人之举。这样,“拜师”一词的教学,可谓起到了“触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学生既理解了语意,又感知了课文内容;既学到了知识与方法,又受到了思想教育。
(三)在细读中“议”引学生“知”
虽然在初读中,学生受到了一定的思想感染,但这仅仅是片面零碎的,还未能触击到文章中心。照如下线索,理清文章脉络,弄清各段写什么之后,直插“学艺”重点段的阅读。
寻师—→拜师—→学兄—→别师
(1)坐等师傅
(1)磨、用工具
(2)口试过关
(2)拆装模型
(3)学艺成功
教学要以读书为本。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议、读议结合,从而理解课文,掌握中心。师问:这段里讲鲁班学好了手艺,现在请大家边读边想,鲁班学艺为什么能成功?学生通过读书了解到:
①鲁班磨工具时,“白天磨、晚上磨”,“一直磨了七天七夜,斧子磨快了,刨子磨光了,凿子也磨出刃来了”;
②使用工具时,他砍树“砍了十二个白天十二个黑夜”;
③拆装模型时,更是废寝忘食,“每一副都认真拆三遍安三遍”,时时琢磨,模型不离手。这样感知后再经过思考,从而明白,鲁班之所以能学艺成功,主要是因为他勤奋学艺,刻苦磨练。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设疑:那么,是什么力量驱使他这么勤奋刻苦呢?引导学生学习第一段,了解到鲁班上终南山拜师学艺,路上克服了重重困难,明白鲁班决心之大,这正是鲁班学艺的巨大动力;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当然,鲁班所遇的名师,则是成功的外在因素。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弄清师傅是怎样教的,主要弄清师傅收徒前,“三考”鲁班是何用意(一看懂不懂木工基本知识;二看有没有诚心;三看学艺是为自己发财还是给人民做事)。对此,鲁班作了满意的回答。这时,教师启发体会鲁班答话的含义,从而明白鲁班学艺正确的目的、端正的思想。最后围绕“鲁班的故事为什么广为流传”的问题思考,从而归纳出文章中心思想。
(四)在总结中“点”促学生以“学”
在概括文章中心之后,教师要把课文内容与学生思想实际联系起来,以加强人物形象对学生的感染。总结时,可以启发学生围绕
①你是怎样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的?
②有鲁班那样的刻苦精神吗?
③我们应该向鲁班学习什么?等问题的讨论,深入领会文章中心思想,并从中受到启发与教育。
最后,教师在“结束语”中点化,实现知识迁移,使鲁班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扎根,影响和支配学生由“知”到“行”。结束语可这样设计:“鲁班结束三年学徒生活告别师傅时,师傅对他曾说过一句话(顿,让学生答出)。现在,同学们五年(或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即将结束,老师也有一句要送给大家,老师只要同学们不辜负老师和母校对你们的殷切希望,不管升学与否,都要以‘名声’为重,像鲁班那样,品学兼优。”
《鲁班学艺》教案设计 3
活动目的:
1.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人的聪明智慧
2.知道鲁班是古代最著名的木匠,以及他对人类建筑的重大贡献。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小熊猫学木匠》视频、各种工具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运用周围木制品,引入“木匠”这一概念
师:小朋友,老师让大家看看我们周围有什么是木头做的东西?你们知道都是谁给我们做的吗?
二、开始引入鲁班这一人物
1.引导小朋友知道历史上有鲁班这个人
师:小朋友们谁知道中国历史上有没有伟大的木匠?
2.抛出问题,幼儿是不是对鲁班是事迹有所了解,
师:那有没有人知道在鲁班的身上都发生了什么事呢?
3.根据幼儿的回答,开始叙述故事内容
提问:小朋友听完之后要回答老师,你觉得鲁班是个什么样的人?
4.故事讲完后的提问
三、引入木匠的工具
1 . 木匠一般都靠什么工作的啊?
2.《小熊猫学木匠》的视频播放,注意里面出现的工具的使用,让幼儿上来模仿
①看小熊猫和师父现在用的是什么工具啊?我们请小朋友来演示一下好不好?
②那接下来看见小熊猫用工具,我们就停一下好不好?
3.总结学木匠要有的精神
①提问:我们看了小熊猫学木匠,觉得他一个认真的徒弟吗?
②提问:那鲁班是个认真的徒弟吗?你觉得一位优秀的木匠有事什么样的呢?
小结:小朋友都说了,一位优秀的木匠应该。
4.发展思维。
①现在,鲁班师傅说要收徒弟了,可是他要挑选一下,看说适合做他的小徒弟。报名的 举手啊,说一说,你为什么想要当小木匠。
四、幼儿再次尝试,选出的小木匠们听指挥,模拟使用工具
总结反思:
第一次上社会课,有些陌生,尽管在大二的时候看到过学姐上过,但也都是模糊不清了,所以接到这个课就有些茫然。第一次写的教案,老师对其不怎么满意。首先,我的规格不是很符合,写的条理不是很清楚,而且写的有些像语言课。老师建议我上网查查好的教案,看看模版。于是我发现网上的教案模版都是不错的。第二次就用了网上的模版,把自己原先的教案做了修改,可是这一次。老师没时间看了,说上了课再点评。
第二天带上电脑就去上课了,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演习了几遍,只是过了过。
开始上课,我就觉得我已经开始跟教案背离,说的话越来越口语化。我几乎忘记了我的教学目标,打乱了顺序开始上。其实看得出来小朋友对上的内容还是有兴趣的。他们回答得也很积极,整个课上下来,气氛我是很喜欢的。就是最不满意的是结束有些茫然,不知道以什么形式结束,最后收得有些匆忙。
活动评价:
1、我在最开始导入中,是让小朋友观察教室里有哪些木制品,再问知不知道这些木制品是哪里来的,企图引入木匠这个词,最后的确是引入了。但老师觉得这个过程太过麻烦了,绕的太远了。可以改成一开始就拿出椅子问他们知不知道这是谁做的,再让他们观察下周边的.木制品。
2、在说到锯子的发明,只是说了这件事,没有联系实际,老师的建议是锯子的发明与否对生活有什么影响——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3、上的时候要注意生活的提炼,情感提升。比如说鲁班割到手不是忙着疼痛,而是说自己动脑筋,总结规律,这样才发明了锯子。
4、选择的视频要更为目标服务。
5、老师上课出现的一些不好的词语,还有小朋友一些无厘头的话要接回来,整理好再抛回去。
6、自己的知识经验积累不足,会被小朋友问倒,这方面的问题,老师上一次的课给了我启发,对于自己还不太懂的问题,不用急着给小朋友答案,而是很诚恳地说自己需要再查查再告诉他们。
7、在我的课上,有些被小朋友牵住了。
《鲁班学艺》教案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跋山涉水”“切磋琢磨”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体会鲁班学艺的艰辛过程和他的优秀品质。
学习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如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刻苦钻研的精神。
激发学生对传统技艺和古代工匠智慧的尊重与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鲁班学艺的经过,把握他的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表现鲁班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等品质的语句。
2.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理解鲁班学艺成功的原因,并能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感悟。
感受民间故事简洁生动、富有传奇色彩的语言风格。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关于鲁班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播放视频片段:播放一段有关古代建筑精美结构或木工技艺展示的视频,如榫卯结构的动画演示。
提问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精妙绝伦的建筑和技艺是谁创造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古代著名工匠鲁班学艺的故事。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巡视,纠正读音错误。
检查生字词:通过多媒体展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如“械(xiè)、傅(fù)、袱(fú)”等。讲解“跋山涉水”“切磋琢磨”等重点词语的意思,可以通过图片、动作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概括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明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 精读课文,分析人物(20分钟)
分析鲁班学艺的'决心(5分钟)
让学生找出鲁班决定学艺的语句,如“他决心上终南山拜师学艺”,并思考从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鲁班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体会鲁班的志向远大。
研读学艺过程(10分钟)
不畏艰辛(3分钟):找出描写鲁班在学艺途中克服困难的语句,如“他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老师傅”,让学生体会其中“一座又一座”“一条又一条”“一双又一双”等词语所表现出的艰辛,感受鲁班不怕吃苦的精神。
勤奋好学(4分钟):在鲁班到达终南山后,分析他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从“他每天从早到晚,勤学苦练”“他把师傅的本事都学到手了”等语句,引导学生体会鲁班的勤奋。同时,找出师傅对鲁班的考验,如让他磨工具、砍树等,分析鲁班是如何应对这些考验的,进一步凸显他的好学。
尊师重道(3分钟):从鲁班对待师傅的态度方面,找出相关语句,如“鲁班给师傅行了个礼”“师傅,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等,体会鲁班尊敬师傅的品质。
总结鲁班的人物形象(5分钟):引导学生根据以上分析,总结鲁班的人物形象,教师进行归纳和完善,强调鲁班是一个有志向、不怕困难、勤奋好学、尊师重道的人。
4. 拓展延伸,感悟道理(10分钟)
小组讨论(5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鲁班学艺成功对自己的启示。可以从学习态度、面对困难的勇气等方面展开讨论。
全班交流(5分钟):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将鲁班的精神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要像鲁班一样坚持不懈、刻苦钻研。
5. 课堂小结(3分钟)
回顾课文内容,强调鲁班学艺的艰辛和他所具备的优秀品质。
再次点明鲁班学艺的故事所传达的道理,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向鲁班学习。
6. 布置作业(2分钟)
书面作业: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从鲁班学艺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拓展作业:收集其他有关古代工匠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鲁班学艺》教案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认识并会写文中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语。
能够复述鲁班学艺的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问题引导为线索,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培养阅读民间故事的习惯。
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了解鲁班学艺的具体经过,理解鲁班的性格特点。
学习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
2.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鲁班学艺成功的内在原因,体会其中蕴含的工匠精神。
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角色扮演法
四、教学准备
1. 收集鲁班的相关图片、资料和视频,制作多媒体课件。
2. 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道具,如鲁班使用的工具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展示图片,引发兴趣:在多媒体上展示一些鲁班发明创造的成果图片,如鲁班锁、锯子等,同时展示古代精美的木工建筑图片。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神奇的发明和精美的建筑是谁创造的吗?他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工匠鲁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他学艺的故事。”
介绍鲁班:简单介绍鲁班的生平及在木工领域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对鲁班的崇敬之情。
2.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0分钟)
自主朗读: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尝试自己解决读音和理解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的朗读情况。
集中识字: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词,如“锯(jù)、斧(fǔ)、凳(dèng)”等,指名认读,其他学生跟读。对于容易读错或写错的字,进行重点强调和讲解。
理解词语:结合课文语境,讲解“徒步行走”“登门拜师”“废寝忘食”等词语的含义。可以通过表演、举例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检查初读效果: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评价朗读情况,重点关注字音是否准确、句子是否通顺。
3. 深入研读,剖析人物(20分钟)
提出问题,引导探究(5分钟):提出问题,如“鲁班为什么要学艺?”“他是怎样学艺的?”“在学艺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课文,自主探究。
分析学艺原因(3分钟):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如“鲁班从小就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他特别喜欢木工活”,理解鲁班学艺的兴趣和志向来源。
剖析学艺过程(10分钟)
克服困难(4分钟):针对第二个问题,重点分析鲁班学艺途中的艰辛。让学生找出描写路途艰难的语句,如“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七座山,过了七条河,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才来到终南山”,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鲁班的坚定决心。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鲁班的行程路线图,增强直观感受。
应对考验(6分钟):分析鲁班到达终南山后,师傅对他的考验。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鲁班、师傅,重现鲁班接受考验的场景,如师傅让鲁班磨工具、砍树等情节。在表演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鲁班的耐心、细心和智慧,从他的动作、语言等方面感受他的优秀品质。
总结人物形象(2分钟):在分析完学艺过程后,引导学生总结鲁班的人物形象。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鲁班是一个有理想、有毅力、勤奋刻苦、聪明机智且尊师重教的人。
4. 拓展延伸,感悟精神(10分钟)
小组讨论(5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鲁班学艺的故事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示。每个小组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如面对困难的态度、学习技能的方法、品德修养等方面。
分享交流(5分钟):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引导学生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践行这种精神。
5. 课堂总结(3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课文内容,重点回顾鲁班学艺的经过和他的人物形象。
强调鲁班学艺故事所传达的精神价值,鼓励学生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6. 布置作业(2分钟)
书面作业:用自己的话把鲁班学艺的故事写下来,注意突出鲁班的人物特点。
实践作业:尝试用木头或其他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小物件,体会手工制作的乐趣和艰辛。
《鲁班学艺》教案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跋山涉水”“如饥似渴”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鲁班学艺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内容的能力。
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描写鲁班心理、动作的语句,感受其学艺的决心和勤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鲁班不怕吃苦、勤奋好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对传统技艺和工匠精神的尊重与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了解鲁班学艺的经过,体会他学艺的艰辛和勤奋。
学习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2. 教学难点
理解鲁班学艺成功的原因,引导学生将鲁班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学习动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与鲁班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展示鲁班的图片,提问学生是否知道他是谁,有什么杰出的成就。然后简单介绍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工匠,被尊为木工祖师,引出课题《鲁班学艺》。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生字词,如“械(xiè)、傅(fù)、徒(tú)、钝(dùn)”等,指导学生认读和书写。
思考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3.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分钟)
学习鲁班决心学艺部分(第1 - 2自然段)
指名朗读这部分内容,思考:鲁班为什么要学艺?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学艺的决心?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他从小跟着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决心要上终南山拜师学艺”等语句,体会鲁班对技艺的热爱和学艺的决心。
学习鲁班寻找师傅和上山途中部分(第3 - 6自然段)
小组合作朗读这部分内容,讨论:鲁班在寻找师傅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小组代表汇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跋山涉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等词语,体会鲁班路途的艰辛。同时,引导学生感受鲁班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学习鲁班在师傅处学艺部分(第7 - 17自然段)
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思考:师傅是怎样考鲁班的?鲁班的表现如何?
师生共同交流,分析师傅的三次考试:一是磨工具,二是砍树,三是拆装模型。引导学生找出描写鲁班心理、动作的语句,如“他磨了七七四十九天,磨得所有的工具都闪闪发亮”“鲁班拿起斧子,几下子就把大树砍倒了”“鲁班把模型一件件拆开,又一件件装好在草棚里整整干了一夜”,体会鲁班的勤奋、聪明和认真。
讨论:从鲁班学艺的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鲁班学艺成功的原因。
4.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鲁班学艺的全过程,总结鲁班不怕吃苦、勤奋好学、有恒心、有毅力的精神品质。
拓展延伸: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有没有像鲁班这样勤奋好学的人,或者谈谈自己在学习中应该如何向鲁班学习。
5. 布置作业(课后完成)
抄写文中的生字词和自己喜欢的语句。
把《鲁班学艺》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鲁班学艺》教案设计 7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鲁班学艺的经过和成功的原因。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鲁班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鲁班学艺的艰辛历程,掌握文中的重点词句。
体会鲁班勤奋好学、不怕困难的精神。
2.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领悟鲁班学艺成功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朗读感悟法
四、教学准备
1. 收集鲁班的相关资料、图片、视频,制作教学课件。
2. 准备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3分钟)
播放一段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视频,展示精美的木雕、榫卯结构等,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神奇的建筑技艺是谁发明的`吗?引出鲁班,介绍鲁班在木工领域的卓越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课题《鲁班学艺》。
2.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2分钟)
自由读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初读情况。
学习生字词
利用生字卡片,逐一出示生字,如“锯(jù)、刨(bào)、凿(záo)”等,引导学生认读、组词,并注意读音和字形的难点。
出示文中的一些词语,如“切磋琢磨”“心领神会”等,结合课文内容讲解词语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并积累。
检查初读效果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纠正读音错误。然后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鲁班怎样的故事,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3. 精读课文,感悟品质(20分钟)
分析鲁班学艺的原因(第1 - 2自然段)
让学生默读这两段内容,思考:鲁班为什么要学艺?文中是如何描写他对木工技艺的热爱的?
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如“鲁班从小就参加建筑工程劳动,对木工活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交流体会,感受鲁班学艺的初衷是源于内心的热爱。
体会鲁班寻找师傅的艰辛(第3 - 6自然段)
创设情境:假如你是鲁班,在寻找师傅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这部分内容。
组织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体现艰辛的词句,如“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干粮吃完了,水也喝光了”等,通过朗读这些语句,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鲁班的处境,体会他寻找师傅的艰难,以及他坚定的信念。
领悟鲁班学艺的勤奋和智慧(第7 - 17自然段)
小组合作学习:师傅对鲁班进行了几次考验?鲁班是如何应对的?在小组内讨论并找出相关语句。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例如,在师傅让鲁班磨工具时,抓住“他白天磨,晚上磨,磨得膀子都酸了,磨得两手起了血泡,又高又厚的磨刀石,磨得像一道弯弯的月牙”这一语句,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鲁班的勤奋。在面对砍树和拆装模型的考验时,引导学生体会鲁班的聪明和悟性,如“鲁班抡起斧子,几下子就把大树砍倒了”“鲁班不慌不忙,照着师傅的要求做,把模型一件件拆开,又一件件装好在草棚里整整干了一夜”等语句。
讨论:从鲁班学艺的过程中,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总结鲁班的品质特点。
4.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鲁班学艺的整个过程,总结鲁班学艺成功的关键因素,强调勤奋、热爱、坚持等品质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从鲁班身上学到了什么。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习鲁班的精神,勇于克服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
5. 布置作业(课后完成)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对《鲁班学艺》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收集其他古代能工巧匠的故事,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鲁班学艺》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读《鲁班学艺》有感05-29
读《鲁班学艺》有感(通用23篇)07-21
《鲁班学艺》观后感09-27
《鲁班造锯》教案01-19
学艺的作文03-19
鲁班的故事(通用9篇)03-05
学艺优秀作文01-07
猴子学艺作文04-15
小猪学艺作文06-11
老虎学艺作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