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中物理课《楞次定律》教案(通用11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物理课《楞次定律》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物理课《楞次定律》教案 1
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地位
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选修教材第三册内容,讲述的是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方向的规律。总结了电、磁的统一性。这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于学生认识物质世界是一个观念上的飞跃。
实验方法在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并且实验和科学的推理结合起来,得出比较抽象的结论
另外,教材进一步反映能量守恒的观点,对于学生牢固已学知识也极为有益。
2、大纲的要求及教学目标
大纲对本节内容的要求层次为:理解并掌握楞次定律。
大纲的这种要求充分考虑到高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验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情感目标:
①培养学生注重实验的意识、为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精神。
②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勤于动脑的实验素质,培养良好的观察、分析的科学态度。
认知目标:
①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
②理解楞次定律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相符合。
③会用楞次定律解答有关问题。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得出并理解楞次定律
难点: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楞次定律和具体应用。
说学生
(1)学生已经掌握右手定则判断导线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感应电流的方向
(2)中学生好奇心强,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物理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说教学法
1、说教法
现代素质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对于学生的学习可以发挥明显的推动作用。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动机是必不可少的。
(1)利用网络环境,组织教学,让学生获得更大的信息量。如课外阅读:楞次的简介,让学生了解伟人的生平,激发学习的动力。悬浮列车的有关知识,拓宽知识面,培养自学能力。
(2)利用网络环境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如:预习、自我检测,甚至整个教学过程都能进行远程的自我学习。
(3)利用网络环境,进行课堂的探讨,体现学习的协作性和研讨性;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探讨的结果汇总并展示,课堂的几次“请您留言”,把全体同学的思维展示出来,这是一般教学所不能比拟的;利用网络环境还能再显学生的思维过程,再如:最后预习问题的讨论
(4)运用多媒体技术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难点。通过计算机模拟把假象的磁感线生动具体的表现出来,极大的克服了学生的思维障碍,有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定律
(5)由学生的分组实验,激发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6)对来源于观察实验的知识运用归纳法进行加工整理,得出一般性的物理规律是本课的突出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再一次领略到物理知识的逻辑性和严整性。
2、说学法
学法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学而得法是教学的目的之一,给学生恰当的学法指导,可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使教学轻松而高效
(1)抓好学生的预习关,充分体现学习的自主性;
(2)实验探索法:本课创设了丰富的电脑动画和有趣的物理实验,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实验现象和动画画面,反复思考物理现象的原因和结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3)比较总结法: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比较、总结出物理规律,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养成学生具有独立总结物理规律的习惯和能力。
(4)反馈法:本课通过实例解析和练习反馈。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准确定位和正确思维的形成。
高中物理课《楞次定律》教案 2
要点:
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理解楞次定律和能量守恒相符合;会用楞次定律解答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
对楞次定律中的"阻碍"和"变化"的理解
考试要求:
高考Ⅱ(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
课堂设计:
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自己从实验当中发现现象,总结出规律,这对理解愣次定律来说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先搞清楚从电流表中指针的偏转来判断电路中电流的流向以及螺线管的绕向就显得比较重要,实验之前先讲清。再者原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流,电流又要产生磁场对学生来说不能联系,需要先强调。而后根据实验进行。
解决难点:
感应电流关键搞清"阻碍",以实验来让学生自己总结
培养能力:
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思想教育:
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和精确细心的科学态度
学生现状:
知道磁通量的变化引起感应电流,知道电流能够产生磁场,但不知道这之间的联系。
课堂教具:
线圈、条形磁铁、导线、干电池、蹄形磁铁、灵敏电流计、楞次定律演示器
一、引入
1复习: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表达式。
2提出问题:感应电流的产生与磁通量变化量有关、感应电流的大小也与磁通量的变化量有关,那么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通量的变化量是否也有关?
二、新课
【板书】课题:§16。2愣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
实验准备:明确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搞清螺线管导线的绕向。
实验:用条形磁铁的N、S极插入线圈,或从线圈中拨出。
实验要求:要求观察四种情况下,电流表指针的摆动方向(把握电流的流向),条形磁铁的磁场方向、磁通量的变化量情况(增减)。
动作原磁场B方向(向上、向下)原磁通量φ变化情况
(增大、减小)感应电流方向(俯视:顺、逆时针)感应电流磁场B方向
(向上、向下)B与B方向的关系(相同、相反)
N极向下插入
N极向上抽出
S极向下插入
S极向上抽出
学生观察上表,总结归纳,条形磁铁的磁场方向,感应电流磁场的方向,磁通量的变化量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归纳情况。
原磁通量增加时,引起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条形磁铁磁场的方向相反,阻碍原来磁通量的增加;原磁通量减小时,引起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条形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同,阻碍原来磁通量的减少。
【板书】愣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阻碍"并非"阻止"
愣次定律的另一解释:靠近时,排斥;远离时,吸引。
总之:从磁通量的变化角度来看,感应电流总要阻碍磁通量的变化;
从导体和磁体的相对运动的角度来看,感应电流总要阻碍相对运动。
分析思考与讨论总结:
从能量转换的角度来分析:楞次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表现
如果条形磁铁的N极靠近螺线管的上端,螺线管中用楞次定律得出的感应电流所形成的磁场,在螺线管上端为N极,这个N极将排斥外来的条形磁铁的运动,条形磁铁受此排斥力的作用而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即动能要减少;要维持其运动速度则需要有外力对磁铁做功。可见,电磁感应现象中线圈的电能是外部的机械能通过做功转化而来的。因此,楞次定律与能量转换与守恒规律是相符合的。
反之,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若感应电流方向与用楞次定律判断得出的方向相反,则螺线管的磁场将与条形磁铁相互吸引,这样条形磁铁的速度会愈来愈大。也就是说在电路获得电能的同时,磁铁的动能也增加了。这时,对于电路和磁铁组成的系统来说,它将找不到是由什么能量转化而来的,电能和动能是凭空产生了,这显然与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相违背。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判断感生电流方向的方法。
【板书】判断感生电流方向的方法:
①确定引起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
②判断原磁通量的变化情况。
③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增时两磁场方向相反,减时两磁场方向相反)
④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安培定则即右手螺旋管法则)
口答:
(1)如果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向上,而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也向上,磁通量是增加还是减少?(减少)
(2)如果磁通量是减少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向上,那么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向上)
(3)如果两个磁场的方向相反,磁通量是增加的还是减少的?(增加)
(4)如果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向下,磁通量增加,那么感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向上)总结记忆。
【板书】
楞次定律并不难,理解运用记心上;先找外磁场方向,再看磁通增还减;
减时二场方向同,增时二场正相反;最后定下电流向,螺旋安培把好关。
作业::《愣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
板书设计:§16.2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
内容: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就是楞次定律。
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
1.确定原磁场方向;
2.判断穿过闭合电路磁通量的变化情况;
3.根据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4.根据安培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高中物理课《楞次定律》教案 3
“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重要内容,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营造一个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对本节内容采用“探究式”教学,即:“回顾旧知识→创设一个问题情景→学生讨论→猜想→设计实验→探索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楞次定律→课堂讲练→巩固练习”。这种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引导他们自己获取知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节课,我尝试的探究课强调的是学生的一种参与和体验,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具体到探究课的设计,我在强调“过程性”的前提下总体上把握好了这样几个环节。
1、激发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构建情景,引出问题,用复习已有的知识或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事件引出问题进而让学生去发现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产生强烈的求知冲动:“我想要学习。”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我让学生在实践中努力尝试用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寻求规律。强调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才能创新,让学生“参与”,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手段去了解、学习许多新的`知识,并在课堂上向老师发问。这一来,教师做起来就难多了。但是再难,也要给学生这个机会。今天我们教师确应具有转换自身角色的紧迫感。教师要与学生一起交流,共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参与、全面发展。
3、促使学生用心体验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努力运用假设猜测、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科学方法,去获取知识,更去体验发现规律过程中的艰辛和快乐,这种体验的不断沉积,潜移默化中培养出他们一种能力——学力。当然,仅仅强调第二环节中的参与,一堂课或许也会非常热闹,但热闹的下面却可能会没有任何实质的内容。我想说:参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体验,实实在在地体验过程才是探究课所要达到的更高境界。当然,在这里还要再次强调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学生参与体验中,将学生动手实验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将会给学生一种全新的认识——实验结果可信,媒体演示直观,让学生能够更
热情地参与,同时更真切地体验,以此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之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4、激励学生在发现规律后不断探索
我还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一种发现新问题的习惯。学生时时获取,又不断有所发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大概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循环状态吧?
当然在这节公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在创设情境问题上,要放在能激发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上;在知识模块的时间安排上还要更合理些;在课堂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去摸索。而且我觉得在探究过程中,关键还在于体现其“重过程”的核心要求。还要应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大胆地放开,让学生用心去体验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快乐与艰辛,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总之,我觉得探究课中的环节,环环相扣,互为依存。同时各环节又都有其追寻的目标,有新意;学生参与讲究“全”:要让全体学生参与,更要让每一位学生全方位的参与;用心体验强调“细”:要慢,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要引导学生仔细,成功和失败的体验同样重要;获取规律后力求“变”:既要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规律,更要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的能力。这四个字“新、全、细、变”或许就是探究课众多模式当中的一种了。
高中物理课《楞次定律》教案 4
问题:
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过程很复杂,能否找到一种很简单的方法来判断闭合回路中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流的方向呢?
(1)右手定则的内容:伸开手让拇指跟其余四指,并且都跟手掌在内,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指向导体运动方向,其余四指指向的就是导体中方向
(2)适用条件:的情况
(3)说明:
①、右手定则是楞次定律的特例,用右手定则求解的问题也可用楞次定律求解
例:分别用右手定则和楞次定律判断
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课本P204(3))
②、右手定则较楞次定律方便,但适用范围较窄,而楞次定律应用于所有情况
③、当切割磁感线时电路不闭合,四指的指向即感应电动势方向(画出等效电源的正负极)
巩固练习
例1:为什么闭合回路完全在垂直匀强磁场的'面内切割磁感线时回路中无感应电流?
例2: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的左端连有电阻R,金属导线框ABCD的两端用金属棒跨在导轨上,匀强磁场方向指向纸内。当线框ABCD沿导轨向右运动时,线框ABCD中有无闭合电流?;电阻R上有无电流通过?
学习小结
1、楞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2、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
3、右手定则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高中物理课《楞次定律》教案 5
第一课时电磁感应电流条件楞次定律
基础知识回顾:
1.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这种利用变化的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
2.在匀强磁场中与的乘积叫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单位为,符号为。物理意义是;磁通量是量,但有正负之分,若有两个磁场穿过某一面积,设某一方向的磁通量为正,另一方向的磁通量为负,它们的就为穿过这一面积的磁通量。
3.磁通量发生变化有如下三种情况:⑴,⑵,⑶。
4.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引起感应电流的。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的具体步骤为(1)明确,(2)判断,(3)确定的方向,(4)利用反推感应电流的方向。
5.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用来判断较为简便。其内容是:伸开右手,让大拇指跟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掌心,大拇指指向,其余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
6.楞次定律中的阻碍作用正是的反映。愣次定律的另一种表述: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当问题不涉及感应电流的方向时,用这种表述判断比较方便。
【要点讲练】
1.电磁感应现象
[例1]线圈在长直导线电流的磁场中,做如图所示的运动,图A向右平动,图B向下平动,图C绕轴转动,ad边向外,图D向纸外平动(图中线圈有个缺口),判断线圈中有没有感应电流。
例2.在闭合铁芯上绕有一组线圈,线圈与滑动变阻器、电池构成电路,假定线圈产生的磁感线全部集中在铁芯内a、b、c三个闭合金属圆环,位置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左右滑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的圆环是(?)
A.a、b两环B.b、c两环
C.a、c两环D.a、b、c三环
2.楞次定律?
[例3]闭合线圈上方有一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磁铁的N极朝下。当磁铁向下运动时(但未插入线圈内部)()
A.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磁铁与线圈相互吸引
B.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
C.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与线圈相互吸引
D.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
[例4]两圆环A、B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A为均匀带电绝缘环,B为导体环。当A以如图所示的方向绕中心转动的角速度发生变化时,B中产生如图所示方向的感应电流,则()
A.A可能带正电且转速减小B.A可能带正电且转速增大
C.A可能带负电且转速减小
D.A可能带负电且转速增大
[例5]用一根长为L质量不计的细杆与一个上弧长为l0、下弧长为d0的金属线框的中点联结并悬挂于O点,悬点正下方存在一个上弧长为2l0、下弧长为2d0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且d0L.先将线框拉开到如图所示位置,松手后让线框进入磁场,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线框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为
B.金属线框离开磁场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为
C.金属线框dc边进入磁场与ab边离开磁场的速度大小总是相等
D.金属线框最终将在磁场内做往复运动
3.楞次定律的推广含义
【例6】光滑固定导轨M、N水平放置,两根导体棒P、Q平行放于导轨上,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当一条形磁铁从高处下落接近回路时()
A.P、Q将互相靠拢B.P、Q将互相远离C.磁铁的加速度仍为gD.磁铁的加速度小于g
【例7】当磁铁突然向铜环运动时,铜环的运动情况是()
A.向右摆动B.向左摆动
C.静止D.不能判定
强化练习:
1.图中MN、GH为平行导轨,AB、CD为跨在导轨上的两根横杆,导轨和横杆均为导体,有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方向如图。用I表示回路中的电流()
A.当AB不动而CD向右滑动时,I0且沿顺时针方向
B.当AB向左、CD向右滑动且速度大小相等时,I=0
C.当AB、CD都向右滑动且速度大小相等时,I=0
D.当AB、CD都向右滑动,且AB速度大于CD时,I0且沿逆时针方向
2.在一很大的有界匀强磁场上方有一闭合线圈,线圈平面始终与磁场垂直。当闭合线圈从上方下落穿过磁场的过程中()
A.进入磁场时加速度小于g,离开磁场时加速度可能大于g,也可能小于g
B.进入磁场时加速度大于g,离开时小于g
C.进入磁场和离开磁场,加速度都大于g
D.进入磁场和离开磁场,加速度都小于g
3.AOC是光滑的直角金属导轨,AO沿竖直方向,OC沿水平方向,ab是一根金属直棒。它从静止开始在重力作用下运动,运动过程中b端始终在OC上,a端始终在AO上,直到ab完全落在OC上。整个装置放在一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则ab棒在运动过程中()
A.感应电流方向始终是baB.感应电流方向先是ba,后变为abC.所受磁场力方向与ab垂直,如图中箭头所示方向
D.所受磁场力方向与ab垂直,开始如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后来变为反方向
4.ef、gh为两水平放置相互平衡的金属导轨,ab、cd为搁在导轨上的两金属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且无摩擦.当一条形磁铁向下靠近导轨时,关于两金属棒的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下端是N极,两棒向外运动;如果下端是S极,两棒相向靠近
B.如果下端是S极,两棒向外运动;如果下端是N极,两棒相向靠近
C.不管下端是何极,两棒均向外互相远离
D.不管下端是何极,两棒均互相靠近
5.在两根平行长直导线M、N中,通以同方向,同强度的电流,导线框abcd和两导线在同一平面内,线框沿着与两导线垂直的方向,自右向左在两导线问匀速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A.沿abcda不变B.沿dcbad不变
C.由abcda变成dcbadD.由dcbad变成abcda
6.闭合小金属环从高h的光滑曲面上端无初速滚下,又沿曲面的另一侧上升,水平方向的磁场与光滑曲面垂直,则()
A.若是匀强磁场,环在左侧滚上的高度小于h
B.若是匀强磁场,环在左侧滚上的高度等于h
C.若是非匀强磁场,环在左侧滚上的高度小于h
D.若是非匀强磁场,环在左侧滚上的高度等于h
7.两个闭合圆形线圈A、B的圆心重合,放在同一水平面内,线圈B中通以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流,设t=0时电流沿逆时针方向(图中箭头所示).对于线圈A,在t1t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且有扩张的趋势
B.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且有收缩的趋势
C.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且有扩张的趋势
D.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且有收缩的趋势
8.2000年底,我国宣布已研制成功一辆高温超导磁悬浮高速列车的模型车,该车的速度已达到每小时500千米,可载5人.如图所示就是磁悬浮的原理,图中A是圆柱形磁铁,B是用高温超导材料制成的超导圆环,将超导圆环B水平地放在磁铁A上,它就能在磁力作用下悬浮在磁铁A的上方空中()
A.在B放入磁场的过程中,B中将产生感应电流,当稳定后,感应电流消失
B.在B放入磁场的过程中,B中将产生感应电流,当稳定后,感应电流仍存在
C.若A的N极朝上,B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如图所示
D.若A的N极朝上,B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所示的方向相反
9.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延时继电器的示意图.铁芯上有两个线圈A和B,线圈A跟电源连接,线圈B的两端接在一起,构成一个闭合电路.在断开开关S的时候,弹簧K并不能立即将衔铁D拉起,使触头C立即离开,而是过一段时间后触头C才能离开,因此得名延时继电器.为检验线圈B中的电流,在电路中接入一个电流表G.关于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闭合S的瞬间,电流方向为从左到右
B.闭合S的瞬间,电流方向为从右到左
C.断开S的瞬间,电流方向为从左到右
D.断开S的瞬间,电流方向为从右到左
高中物理课《楞次定律》教案 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初步掌握利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
能力及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对科学家的介绍,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不怕艰苦的学习态度。
3、从楞次定律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从楞次定律的不同的表述形式,培养学生多角度认识问题的能力和高度概括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中的重点内容,由于此定律所牵涉的物理量和物理规律较多,只有对原磁场方向、原磁通量变化情况、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以及安培定则和右手螺旋定则进行正确的判定和使用,才能得到正确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所以这部分内容也是电学部分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此难点,可以通过教学软件,用计算机进行形象化演示,将变化过程逐步分解,通过设疑——突破疑点——理解深化,由浅入深的进行教学。
教法建议
在复习部分,先让学生明确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可以产生感应电流,用计算机动态模拟导体切割情景,让学生顺利地用右手定则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马上在原题的基础上变切割为磁场增强,在此设疑:用这种方法改变磁通量所产生的感应电流,还能用右手定则判断吗?如果不能,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判断呢?使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教学中去。
在新课教学部分,充分运用学生实验和媒体资源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了解规律,所设计的软件紧密联系实验过程,将动态演示和定格演示相结合,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以达到传统教学方法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另外,在得到规律之后,为了突破难点,首先利用软件演示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阻碍”和“变化”的含义,然后重现刚才学生实验的动态过程,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利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并提供典型例题,通过形成性练习,使学生会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在对定律的深化部分,将演示实验、学生讨论、软件演示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力学和能量守恒的角度加深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建议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为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实现教学过程和效果的优化为宗旨,采用计算机模拟动态演示、学生实验讨论、教师讲解的方式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软件紧扣教学目标,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充分突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
高中物理课《楞次定律》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
2、理解楞次定律和能量守恒相符合
3、会用楞次定律解答有关问题
4、通过实验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
对楞次定律中的“阻碍”和“变化”的理解。
四、教学媒体:
1、计算机、电视机(或大屏幕投影);
2、线圈、条形磁铁、导线、干电池、蹄形磁铁、灵敏电流计、楞次定律演示器。
五、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探究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复习:
1、提问: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电脑演示例题:请同学回忆右手定则的内容,并判断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所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
引入:
电脑设置新情景并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如果用其它方式改变磁通量,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如何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呢?
新课教学
(一)、通过旧知识给出新结论:
即利用右手定则判断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给出结果:
当原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
当原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同。
(二)、学生实验:实验内容见附表一。
实验准备
1、查明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搞清螺线管导线的绕向。
2、通过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和电脑的演示,使学生发现自己的实验结果与上述结论相一致。
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现在,我们再来根据实验的结果来得出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由于电流方向和它所形成的磁场方向是有确定的规律的,因此,如果能够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便能够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附表:
动作
原磁场方向
(向上、向下)
原磁通量变化情况
(增大、减小)
感应电流方向
(俯视:顺、逆时针)
感应电流磁场方向
(向上、向下)
与方向的关系(相同、相反)
极向下插入
极不动
极向上抽出
极向下插入
极不动
极向上抽出
(三)、楞次定律内容的教学部分:
1、通过前人所做实验的大量性来说明此结论的普遍性。
2、通过电脑软件模拟实验过程,进一步分析实验的结论,根据实验现象所反映的物理本质的规律,请学生得出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并加以叙述,教师予以评价、修正,在此基础上得出楞次定理的完善表述。得到楞次定律的内容:
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3、通过电脑演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阻碍”和“变化”的含义。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而不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因此,不能认为感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和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
这里的“阻碍”体现为:当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感应电流的磁通量阻碍了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增加;当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同,感应电流的磁通量阻碍了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减少;当回路中的磁通量不变时,则没有“变化”需要阻碍,故此时没有感应电流的磁场,也就没有感应电流。
(四)、楞次定律的应用教学部分:
通过软件教学模拟实验过程,并加以引导,使学生独立思考:
总结出利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
练习部分:
⑴方形区域内为匀强磁场,在矩形线圈从左到右穿过的整个过程中,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⑵无限长通电直导线旁有一个矩形线圈,当线圈远离直导线时,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⑶A、B两个线圈套在一起,线圈A中通有电流,方向如图,当线圈A中的电流突然增强时,B中的感应电流方向如何?
(五)、定律的深化部分:
1、楞次定演示器进行演示实验引起学生的思考。
2、通过学生的讨论和电脑软件的演示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到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3、深化:
从导体和磁体的相对运动的角度上看:电磁感应的效果是阻碍它们的相对运动;
②楞次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表现。
从能量转换的角度来分析:螺线管中用楞次定理得出的感应电流所形成的磁场,在螺线管上端为极,这个极将排斥外来的条形磁铁的运动,条形磁铁受此排斥力的作用而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即动能要减少;要维持其运动速度则需要有外力对磁铁做功。可见,电磁感应现象中线圈的电能是外部的机械能通过做功转化而来的。因此,楞次定理与能量转换与守恒规律是相符合的。
反之,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若感应电流方向与用楞次定理判断得出的方向相反,则螺线管的磁场将与条形磁铁相互吸引,这样条形磁铁的速度会愈来愈大。也就是说在电路获得电能的同时,磁铁的动能也增加了。这时,对于电路和磁铁组成的系统来说,它将找不到是由什么能量转化而来的,电能和动能是凭空产生了,这显然与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相违背。
(六)、小结:
总结楞次定律的三种表述方式:
表述一: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表述二:导体和磁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相对运动;
表述三: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阻碍引起它的原电流的变化;
作业:书后练习
(七)、板书设计:
楞次定律及其应用
内容: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就是楞次定律。
应用:
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
1、确定原磁场方向;
2、判断穿过闭合电路磁通量的变化情况;
3、根据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4、根据安培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高中物理课《楞次定律》教案 8
一、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和教学思路
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探索的方法和过程,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的学生,养成高效率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本节课在教学上采用如下教学流程:
演示实验、提出问题——分类演示、做好记录——寻找“中介”、找出关系——实验验证、总结规律——规律应用、深化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能灵活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解决实际问题;
(2)熟练掌握右手定则,知道右手定则是楞次定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2.过程与方法:
体验楞次定律实验探究过程,提高分析、归纳、概括及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重温科学家艰辛的研究过程,学习他们对科学严肃认真,不怕困难的态度;
(2)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体验发现过程中的乐趣和美的享受。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总结规律;
(2)对楞次定律的灵活应用。
四、教学步骤
1.新课引入。
通过演示条行磁铁插入、抽出带有灵敏电流计的线圈的螺线管中,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方向不同,引出问题——感应电流的方向如何判断。
2.实验探究。
师:通过刚才的演示实验,同学们能够判断出电流方向与插入磁铁和抽出磁铁两个相反的状态有关,请同学们猜想电流方向还有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生:可能还与磁场方向有关。
师:结合学生们的分析,我们通过下面的演示实验来探究感应电流和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过程中同学们注意观察,做好下面的表格记录:
(通过学生的回答完成上面表格的填写。)
3.实验分析。
师:请同学们观察表格记录情况,分析各个项目的联系,从而找出规律。
生:通过观察发现,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没有什么关系。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通过表格记录,我们的确没有找到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直接关系,请同学们再深入思考一下,能不能找一个“中介”,这个“中介”既与感应电流方向有关又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的某个因素有关,这样我们就间接地找到了联系。
生:老师,你看能不能用这两项来描述感应电流的关系,我发现磁通量的变化与感应电流有关系,比如表格第一列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产生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表格第二列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产生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第三列和第四列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的方向也有类似的规律。
师:你分析得非常好,你找到了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关系,我们要找的“中介”正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我们再来深入地分析一下。
师:感应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是否始终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生:不一定。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师:在什么情况下,B感与B原同向?在什么情况下B感与B原反向。
生:当增大时,B感与B原相反;当减小时;B感与B原相同。
师:你认为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对磁通量的变化起什么作用?
生:当原增大时,B感与B原相反,它不想让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大;当原减小时;B感与B原相同,它不想让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我们找到了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的关系,当原增大时,B感与B原相反;当原减小时,B感与B原相同。即B感对磁通量的变化起阻碍作用。知道了感应电流的磁场,再通过我们之前学习的右手螺旋定则,感应电流的方向也就判断出来了。
4.总结规律,加深理解。
通过师生的互动,分析总结出感应电流的判断方法。
(1)楞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对定律关键词阻碍的分析:
(a)谁在阻碍(感应电流的磁场在阻碍)?(b)阻碍什么(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c)如何阻碍(当原增大时,B感与B原相反;当原减小时;B感与B原相同)?
通过以上3个问题的设计,使学生对楞次定律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对定律中涉及到的原磁场、感应磁场、磁通量的变化等物理量间的关系更加清楚了,对分析问题起到引领的作用。
(2)楞次定律的应用:
例1:如图,在磁场中放入一线圈,若磁场B变大或变小,问:
①线圈里有没有感应电流?
②感应电流方向如何?
分析:由于B是变化的,所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是变化的,根据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线圈中有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方向用我们刚学习的楞次定律来判断。B如果变大,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大,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磁通量的增大,所以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是点场,即垂直纸面向里;B如果变小,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磁通量的减小,所以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是叉场,即垂直纸面向外。(师生总结:通过这道例题我们可以总结为——增反减同。)
例2:如图所示,金属棒ab以速度v沿着金属导轨向右匀速运动,通过电阻中的电流方向如何?
师: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判断一下通过电阻的电流方向。
生:通过楞次定律可知金属棒ab中的电流方向是由b到a,那么通过电阻的电流方向就是由d到c。
师:同学们判断得非常好,那么也能感觉到运用楞次定律解决问题是比较麻烦的,同学们思考一下能否有一种方法像左手定则或右手螺旋定则那样,把几个要素集中在一个手上,这样判断起来就方便多了。
生:老师,借鉴左手定则或右手螺旋定则都是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我让磁感线垂直穿过右手的手心,拇指的指向代表运动方向,四指的指向代表电流方向,这样的结果和运用楞次定律的判断是一致的,这样可以吗?
师: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你们总结的方法叫做右手定则,它是楞次定律的一个特例。
师: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在什么情况下用哪种方法更好些。
生:任何情况都可以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但像例2这种切割型的用右手定则判断更方便些,而像例1这种磁场强弱变化的右手定则就判断不了。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这就叫做——楞次定律全都管,导体切割右手看。
5.课堂小结。
(1)楞次定律是在事实的基础上总结出的规律,是客观事实;
(2)楞次定律的深刻意义在于它是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体现,这种转化关系是通过“阻碍”作用具体体现出来的。
高中物理课《楞次定律》教案 9
一、说教材
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为高二物理选修3—2第二章的第一节。内容讲述的是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教材是在初中磁场知识和对电磁感应简单认识的基础上,利用高中已学过的知识,较为深入的研究磁转化为电的规律,研究电场、磁场的统一性。这些内容,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高二物理楞次定律说课稿教材的问题大多数都涉及到三维空间,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极为有益。实验方法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不是对实验现象进行简单的罗列或初步总结,而是实验和推理结合起来,得出比较抽象的结论,在这里,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大纲的要求及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智能目标:
①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
②理解楞次定律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相符合。
③会用楞次定律解答简单的有关问题。
情感目标:
①培养学生勇于进取,注重实验和为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精神。
②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勤于动脑的良好实验素质,培养学生仔
细观察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和感应电流所激发的磁场之间的关系是这一节课的重点,对这一定律的.应用是这一节课难点。
二、说教学法
教学对象分析
①学生已经掌握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已能解决感应电流的大小问题。
②学生通过立体几何和磁场部分的学习,对三维空间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尚不能熟练掌握。
③好奇心强是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物理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说教法
①本课采用演示实验,巧设物理情景引发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②运用多媒体技术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难点。通过计算机模拟把假象的磁感线生动具体的表现出来,极大的克服了学生的思维障碍,有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定律。
③由学生的分组实验,激发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④通过例题深化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说学法
学法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学而得法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给学生恰当的学法指导,可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使教学轻松而高效;本课结合教法,学生可按以下学法进行学习。
①实验探索法:本课创设了丰富的电脑动画和有趣的物理实验,反复思考物理现象的原因和结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②比较总结法: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比较、总结出物理规律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③反馈定位法:本课通过实例解析和练习反馈,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准确定位和正确思维的形成。
三、说过程
复习提问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2、列举能使右图产生感应电流的方法
3、你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吗?如何判断其方向呢?
(学生集体回答引出实验)
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在四种情况中:
①线圈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为什么?
②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是怎样变化的?
③检流计的偏转方向是否一致?
④在每一种情况中检流计的偏转方向总是保持一定的方向。
高中物理课《楞次定律》教案 10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大纲要求:楞次定律:Ⅱ级,为较高要求层次。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在第2节“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基础上,学生已经知道了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必然想明白感应电流的方向,且学生已有一定的实验基础,对学习楞次定律都是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一样也是本章的一个教学重点,是分析和处理电磁感应现象问题的两个重要支柱之一。
(2)由于本节内容涉及的因素多(磁场方向、磁通量的变化、线圈绕向、感应电流方向等),物理量多且关系复杂。而且本节规律比较隐蔽,其抽象性和概括性很强。因此,学生理解楞次定律有较大的难度,成为本章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电流、电场和磁场的基础知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通电直导线和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判断,右手螺旋定则,以及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但是对于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没有进行研究。本节教材力图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总结出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所遵守的一般规则。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楞次定律的内容,能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
2、培养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能够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得到的实验现象,再通过分析论证,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直接参与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体验了一次自然规律发现过程中的乐趣和美的享受,并在头脑中进一步强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教学重点、难点:
首先,教学大纲对楞次定律的知识要求是“B”级。其次,楞次定律是一个物理规律的高度概括,学生在理解其语言表述时会有两方面困难:
(1)楞次定律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但定律本身并没有直接表述感应电流方向如何,而表述的是感应电流的磁场如何。
(2)学生对“阻碍”二字的理解往往会产生误区,把阻碍原磁场的磁通量变化,理解为阻碍原磁场。因此,楞次定律的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楞次定律的应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五、教学方法、教具:
教法:发现法,探究法,实验演示法,小组讨论法,讲练结合法
教具:干电池、灵敏电流表、外标有明确绕向的线圈、条形磁铁、导线、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
由于楞次定律的内容较多,可将该部分内容分两节来上,这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得出楞次定律,并学会利用楞次定律判断简单的电
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第二节课主要讲解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楞次定律理解以及右手定则的推导与运用。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实验探究归纳并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
第2课时:楞次定律的拓展与应用,以及右手定则的推导与运用。
七、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通电直导线和环形电流磁场的方向由右手螺旋定则判断。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a)电路闭合
(b)磁通量发生变化(切割类和变化类)
磁通量变化包括:φ=BScosθ
S、θ不变,B变化
B、θ不变,S变化
B、S不变,θ变化
B、S、θ都变化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变化,就有感应电流。(温故知新,做好铺垫)
2、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实验一:“跳环”实验
实验二:
发现问题:(观察实验,培养能力)
插入和拔出磁铁时,电流方向一样吗?
如何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猜想与假设:(畅所欲言,鼓励创新)
你认为感应电流的方向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1)原磁场的方向
(2)磁通量的变化
探究目标:(教师主导,合作探究)
1、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原磁场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2、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通量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实验方案设计:
遇到问题:(遇到困难,寻找办法)
(1)如何确定电流方向与电流表指针偏向的关系?
(2)如何确定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确定两个问题:(共同探究,体验乐趣)
确定线圈导线的绕向(线圈方向作交待)
确定电流方向和电流表指针偏向关系
(试触法)
电流从哪边流进,指针向哪边偏转
学生探究实验:(观察现象,初步分析)
分析实验现象
由实验,你可以总结出感应电流的方向由什么因素决定吗?
上面的实验用简单的图表示为:
可以根据图示概括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通量变化的关系吗?
很难!
是否可以通过一个中介—感应电流的磁场来描述感应电流与磁通量变化的关系?磁铁磁场的变化在线圈中产生了感应电流,而感应电流本身也能产生磁场,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既跟感应电流的方向有联系,又跟引起磁通量变化的磁场有关系。(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由磁场反过来确定电流方向)
(经历过程,学习方法)
下面就来分析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控制变量法)
合作探讨,突破难点
中介
改成字母,更直观
科学家做了大量实验,归纳共性,总结规律:
得出结论,介绍楞次定律
楞次定律:
(1)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增反减同”
(2)理解“阻碍”:(精讲精析,突破难点)
谁起阻碍作用?
阻碍什么?
如何阻碍?
是否阻止?阻碍不是相反、阻碍不是阻止,使磁通量的变化变慢。
实验校正,评估结论:
实验一:磁铁和木块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释放。
实验二:磁铁和木块分别通过甲、乙铝管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释放。
对比实验一和实验二,发现不是同时落地,磁铁从铝管中经历的时间长。
课堂小结:
1、楞次定律的内容:
2、楞次定律中的因果关系:
3、楞次定律中“阻碍”的含意:
不是相反、不是阻止;
作业布置:P131、2题
板书设计:
1、楞次定律内容
感应电流总要阻碍磁通量的变化
2、理解楞次定律
理解“阻碍”:
①谁在阻碍?
②阻碍什么?
③如何阻碍?
④是否阻止?
高中物理课《楞次定律》教案 11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楞次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形式。
2. 能够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1)楞次定律的表述和理解。
(2)楞次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1)楞次定律的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
教学准备:
(1)实验器材:电源、导线、磁铁、线圈、检流计等。
(2)多媒体课件:包含楞次定律的定义、公式、实验演示视频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通过提问复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基本内容。
(2)引出问题:当磁通量发生变化时,感应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
2. 新课讲解:
(1)介绍楞次定律的历史背景和科学家楞次的贡献。
(2)详细讲解楞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要使它所产生的磁场阻碍原来磁通量的变化。
(3)分析楞次定律的物理意义和实际应用。
3. 实验演示:
(1)展示楞次定律的实验装置,包括磁铁、线圈和检流计。
(2)进行实验:改变磁铁相对于线圈的运动方向,观察检流计指针的变化。
(3)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楞次定律。
4. 课堂练习:
(1)提供几个具体的磁通量变化情况,让学生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2)讨论学生的答案,加深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5. 小结与作业:
(1)总结楞次定律的关键点。
(2)布置作业:解决一些涉及楞次定律的计算题和思考题。
6. 课后反思:
(1)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2)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为下一课做准备。
7.评价方式:
(1)课堂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的情况。
(2)作业完成情况:学生作业的正确率和思考题的创新性。
(3)实验报告: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分析报告的质量。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教案的框架示例,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教学计划和学生情况进行调整。
【高中物理课《楞次定律》教案】相关文章: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10-07
楞次定律的教学反思10-06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04-30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范文10-07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通用3篇)10-07
物理课程学习总结12-27
初中物理课教学总结04-08
初中物理课改总结03-15
物理课堂教学总结07-23
物理课学习心得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