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时间:2024-06-08 16:30:46 秀雯 教案 投诉 投稿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齐桓晋文之事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通用10篇)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1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

  重点难点:

  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其中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

  二、背景介绍: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它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

  三、作者简介:

  1、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思想主张: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四、分析课文:

  第一部分:

  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

  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保民而王

  3、具体第一部分,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由对话的开始几句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怎样的?

  我们先来看看齐宣王想谈的两个人是什么样的人: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晋文公定乱扶周,破楚救宋;皆是春秋时的霸主。

  可见他喜欢的想谈的就是霸道之事,而霸道和孟子所主张的王道是两个对立的主张。

  霸道——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王道——以儒家的仁义治理天下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由此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完全对立的,而且对方是君王,孟子要想向齐宣王推行他的仁政看来是不可能成功的。

  但孟子用一句托词“我没听说过”轻巧的转换了话题,既不得罪齐宣王又回到自己的预设话题“王道”上来了。

  我们来分析孟子引入话题的方法:(掌握对方心里,因势利导)

  (1)避而不答: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

  (2)转移话题:孟子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婉转地说:“无以,则王乎?”使宣王难以拒绝。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欲擒故纵、缩短距离)

  孟子从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以其自身行为证明施行王道甚么高不可攀的难事,让宣王树立起施行王道的信心。

  接着孟子以“百姓皆以为爱也”一句使齐宣王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紧接着又替他开脱,以“臣固知王之不忍”与之作对比,表现出自己很了解宣王,从而博得了宣王的信任。

  孟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宣王辩解,进而借以申明自己的主张:(乘虚而入由近及远)

  ⑴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实没有区别,同样是“无罪而就死地”,指出宣王思想行为上的矛盾,又一次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释的困境中,一直逼得齐王说出“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的话来。

  ⑵孟子从齐宣王来分析:(明知故问步步紧逼)

  分析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原因:

  1.眼见那牛惊慌颤抖的样子,不忍杀它。

  2.没有见到羊受惊的样子,故以羊换牛。

  明确指出这足以说明他有仁慈怜悯之心。最后点明“以羊易牛”一事与行仁政的共通点:都有怜悯仁爱之心;都有不忍见其它生命受苦及被杀害之心。这正是“保民而王”的基础。这也就解决了齐王缺乏信心的问题。既然有信心去做了,那么齐宣王应该怎么去做呢?来看第三层。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齐桓王已经承认了自己有不忍之心,相信自己可以行仁政。孟子于是就势举出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等例子说明齐桓王只恩及禽兽,却功不至于百姓,这是不肯行王道,而并非“不能”做到。劝说齐宣王应把“不忍”之心,扩展至恩及百姓,统一天下的事业上去。这也就明确指出了齐宣王其实一直施行王道,只是没有做到位而已。

  孟子为齐宣王指明施行王道的方法:

  推恩

  推恩的方法: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举斯心加诸彼,把恩惠推广开去。

  明确提出推恩后的结果:

  1、推恩可以“莫之能御”,天下无敌。

  2、推恩可以使天下运于掌上。

  3、推恩足以保四海。推恩可以如古之人,能超越常人。

  4、不推恩则无以保妻子。

  这样就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

  1、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孟子面对的又一问题是什么心里?

  揣测齐宣王此时的心理。这就要分析齐宣王当时的语言和动作。

  2、我们就要分析为什么“王笑而不言”?(明知故问步步紧逼)

  (1)齐宣王不得不承认自己所怀有的“大欲”,但还是不肯具体说出它的内容;

  (2)孟子于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宣王“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称霸天下的“大欲”;

  (3)接着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邹与楚之战来比喻小不敌大,从而说明寡不敌众的道理,使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认这种“大欲”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生动的比喻,到位的类比分析,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他看到欲王天下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发政施仁”。

  这一部分主要从反面论述了不施仁政的严重危害。最终让齐宣王认识到:必须行王道。

  3、提出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

  孟子有富民、重民的思想。“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由此,我们可以看见孟子“重民”、“贵民”的思想。

  ⑴“制民之产”。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甘愿为国家出全力。孟子非常重视人心的背向,只有人和,才会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所以“人和”是施行王道的根本。

  ⑵“谨庠序之教”重视教育。让老百姓懂得礼仪,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特别注重教化,注重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的思想品德修养。

  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制度,极言其利。只要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

  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第三部分,分析孟子的论辩艺术:

  分析文章的三个波折

  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针对齐宣王的这一认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再说,孟子的这一番言说,也让人听得顺耳。所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来了。

  第二个波折: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

  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理想学说铺平了道路。

  第三个波折: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扫清的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宣王听到心里去的。所谓能破才能立,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敢忘记齐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後快於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迷梦。

  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课文的这种准确的记录,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艺术水平,这是理解上的难点,更是理解上的乐点。

  附板书设计:

  齐王——霸道水火不容势不两立孟子——王道

  齐王——急切求教两厢情愿其乐融融孟子——自然举措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2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2、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思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保”“爱”“道”等重点词语;

  2、掌握宾语前置的一般规律(倒装句);

  3、培养学生在浅易的问题上自主学习。

  三、主要教法:

  问题讨论法自主研读

  四、教具:

  实物投影。

  五、过程:

  (一)导语设计:

  (二)解题: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霸主的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

  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野心勃勃,扩置学官,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三)研读课文1——14节

  (1)学生朗读课文1——14节;

  (2)指名学生翻译课文;

  (3)学生质疑;

  (4)教师点拨归纳:

  1、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我)闻;

  (2)无以,则王乎?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对……感到奇怪。

  2、特殊句式:

  (1)臣未之闻也。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何由知吾可也?

  (4)牛何之?

  归纳:

  宾语前置的条件: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C.用“之”或“是”将宾语提前,予以强调;

  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惟利是图、惟命是从。

  (5)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

  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3、重要句子翻译: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翻译: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翻译: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

  (3)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翻译: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4、一词多义:

  爱 A.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吝惜)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惜)

  B.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E.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

  道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述说、谈论

  B.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说、讲

  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道义、道理

  D.任重道远路、道路

  E.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动词)

  (四)作业

  1、诵读课文;

  2、记忆重要的词句。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并总结词类活用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根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的规律,熟练翻译文言语句。

  2.掌握本文的论证技巧和说理方法。

  (三)德育目标

  理解文中阐述的“保民而王”、“仁政”的思想和主张。

  (四)美育目标

  欣赏孟子散文的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以及善设机巧,引人人彀,先纵后擒,用比喻说理,论辩是非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3.体会文章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

  4.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教学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课前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孟子>简介》,找出要点。

  二、关于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1.民本主义思想。

  2.邦国的主权在民。

  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5.用人以民意为准。

  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三、课文诵读、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文章的结构如何划分。

  明确:

  1.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

  2.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

  四、分析第一部分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1.学生朗读第一层,抓住重点词。

  “是以”属固定词。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正常语序的“臣未闻之也。”

  (书下注释中重点词语)

  教师点拨思路:

  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2.学生自读第二层,明确“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体会“以羊易牛”的阐发艺术。

  重点词:

  “莫之能御”属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

  “之”字一词多义现象。例如:“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见之”。

  3.学生自读第三层,概括大意,并用两个字概括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

  明确: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二部分

  学生熟读课文。

  教师点拨:

  “危士臣”“朝秦楚”属使动用法。

  特殊句式:“若是其甚与”“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二、分析第三部分

  熟读后译再背。

  抓住“进”“愿”“恒心”“仰”“俯”“谨”等重点词。

  三、作业

  课后思考与练习二、三。

  第三课时

  一、学习孟子论辩技巧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话题切换,理出作者论辩思路。

  明确:

  1.齐宣王以问“霸道”开头,被孟子“臣未之闻也”巧妙将话题转向“王道”的讨论。

  2.从“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将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

  3.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4.列举“霸运”的种种危害,从而衬托王道仁政的益处,进而激发仁政之道的具体措施。

  二、领会孟子形象说理,善用比喻的妙处

  学生归纳文中比喻句。

  三、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4

  教学目的:

  分析课文的论辩层次,培养学生分析文章层次的能力。扩展文言文段的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论辩层次和特点的分析

  教学难点

  论辩层次和特点的分析

  辅助用具

  ppt课件

  教学方法

  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以此导入授课内容

  二、教师提示

  论辩最讲究的就是技巧,而孟子面临的.对象不同一般,要谈论的话题也不同一般,严肃和枯燥兼而有之,如果不作精心安排,用心布局,恐怕不可能会让齐宣王心悦诚服地说出“吾昏,不能进於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这番话来的。那么孟子是怎样说服齐宣王的呢?

  三、学生讨论问题,教师参与学生讨论,形成互动;最终达成共识。

  【明确】

  第一步:转移话题,把话题纳入自己的轨道,明确王道的话题;

  第二步:提出“保民而王”的观点,肯定齐王的条件【仁心】;

  第三步:宕开一笔,得出齐王“能而不为”的结论,并证明其谬,断其退路;

  第四步:重拾话题,正面主张推己及人,推不忍禽兽之心于百姓,并将此作为王道的途径;

  第五步:剖析齐王能行王道而不为的真实目的及灾难性后果,摆出具体措施。

  四、组织学生阅读、翻译下列短文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及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狱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五、师生共同归纳在上述两文中表现的孟子论辩的共同点

  引而不发 迂回曲折

  步步为营 层层深入

  跌宕起伏 逻辑严谨

  环环相扣 水到渠成

  六、布置作业

  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颇能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势磅礴的基本特色。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对话中使齐宣王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就必须揣摸对方心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因此本文在写作上具有自己独特的特色。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5

  一、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3.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说理态度和巧妙灵活的论辩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意的理解。

  难点: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三、学习过程

  1、预习新课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一)历史背景: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了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二)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早年周游列国,晚年返回家乡,讲学著述。

  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民贵君轻”,宣传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后世将孟子尊称为“亚圣”。

  2、总体感知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提出“王道”。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论述霸道的危害。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至末尾):阐述实施王道的具体措施。

  3、学习课文

  (1)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孟子》其他篇章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圣人也会说谎么

  明确: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齐宣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说服齐王的意图便绝难实现了。所以,他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用“臣未之闻也”这样的话推掉了。这不是有意说谎,而是采用了避实就虚的战术,抓住齐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着齐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王道路线了。

  (2)明确“王道”和“霸道”。

  明确: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3)诗云:“他人有心,余忖度之。”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么达到这种效果的

  明确:孟子知道,齐宣王看似饶有兴趣地问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但是他的真正目的是想“王”天下,而且根本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想法。但是,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达到自己的游说目的,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其“吾不忍其觳觫”的说法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仁爱的表现,这无疑是给齐宣王歌功颂德,博得对方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

  (4)孟子精心劝导齐宣王“推恩”于民,那么能否依据孟子的论述谈一下你对“推恩”的认识

  明确:“恩”即恩情,“推”就是推广,所谓“推恩”就是推广自己的恩情。按照孟子前面的论述,“推恩”的基础是国君具有“不忍之心”;“推恩”的做法就是以国君的“仁心”为起点,使其发扬、推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这两句表明“推恩”的方式是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而“推恩”的最终目的是团结自己的民众,进而“王天下”。

  (5)概括孟子论辩艺术的特点。

  明确:(1)孟子说服齐宣王经历了三个波折

  ①波折一: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畏难心理。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针对齐宣王这一心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指出齐宣王有不忍之心,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于是,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同一边来了。

  ②波折二: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

  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主张铺平了道路。

  ③波折三: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明确地表示要去实行,而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

  “将以求吾所大欲也”。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忘记齐宣王想称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引出齐宣王的“大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幻梦。

  (6)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

  明确: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他的理想社会,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的社会,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

  四、自我检测

  1.(1)《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强调重视学校教育的句子是: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齐桓晋文之事》中,说明以身作则可以推广到治理国家的句子是: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3)《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用“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两句,指出“五十者可以衣帛”的前提条件。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D)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①③⑤B.①②④⑤③C.①④②③⑤D.④①②⑤③

  解析:②句中有“也”字,应该放在①后才合适,故排除A项。③“今人冯友兰”的说法应区别于其他四项另述,故应该考虑在B、D两项中作选择。④①都含有“既有”“则有”,排列在一起有整句效果,故选D项。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孟子在文章的这个部分提出了自己的“仁政”的主张,这正是孟子的目的所在。

  B.孟子在谈话中首先从“养”“教”两个方面概述了“仁政”的基本内容,这二者的关系是在施“教”的基础上有“养”。

  C.为了进一步说服齐宣王,孟子在谈话中提出了从田宅桑畜直到礼义庠序的王道仁政模式图。

  D.孟子的这一番话,充分体现了善于论辩、富有气势的特点。解析:“这二者的关系是在施‘教’的基础上有‘养’”理解错误,应为在“养”的基础上有“教”。

  4.请根据文意续写两个句子,保持与前文结构上的一致。

  孟子,你为了拯救天下苍生,历寒暑,驱车马,宣仁政,置安危荣辱于度外。贫贱不能动摇你坚定的意志,纵使两袖清风,你仍然胸怀一腔浩气;富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是天地间独一无二的伟丈夫!

  4.答案:不能腐蚀你纯净的心灵;纵使黄金万两;你仍然不改一世清白;不能压低你高昂的头颅;纵使泰山压顶;你仍然坚守一脉正义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和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要注意横线前句子的特点,即模仿“……不能……你……,纵使……,你仍然……”的形式来进行仿写。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6

  [教学目的]

  1.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2.能根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的规律,熟练翻译文言语句。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并总结词类活用的规律。

  [教学设想]

  根据这套教材的统一安排,高三年级学习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的文章和文学名家名作,着重培养研讨现代文和文学作品的能力。其中,第五册第六单元安排集中学习中国古代思想史和散文史上的名著——《孟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现行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就把《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列入“基本课文篇目”。这套高中语文试验教材第一册选有《寡人之于国也》。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学生对《孟子》一书的思想内容和主要特色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由学生背诵讲解孟子的观点导入课文。(略)

  二、预读课文(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作指导,不可越俎代庖!)

  1.课前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孟子>简介》,找出要点。

  三、重点解析

  1.结构层次

  本文是一篇谈话记录,齐宣王提问,孟子回答,问与答紧密相连,不容易看出层次。这里根据内容,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曾定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所以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这对于崇尚王道的孟子来说,无异于劈头一瓢冷水。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轻轻把话题岔开,转而谈论王道。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然后再紧紧抓住齐宣王的“不忍”大做文章。在这里,孟子不是空泛的论述,而是抓住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老百姓看到“以羊易牛”,以小易大,认为王是爱财;孟子则不同,他肯定王有“不忍之心”,只是没有把为仁之事继续扩展下去。这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首先,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7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教学重点

  文意的理解。

  教学难点

  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教学过程

  一、忆读明人

  1.齐读以前学过的孟子语录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也。

  教师小结:孟子——民贵君轻不愧圣,性善气正真完人。

  2.孟子生平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3.《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4.孟子思想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

  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5.《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时代意义: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

  二、听读明文

  1.听课文朗读,注意读音和节奏停顿,了解课文说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注音

  觳觫便嬖放辟畜妻子庠序孝悌忖度

  颁白褊小邪侈则王矣胡龁彼恶知之

  3.指名复述故事内容。

  4.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

  5.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保民而王)

  6.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三、演读明意

  1.分组合作探究

  全班分为九个小组,每组6人。第一二三组探究第一部分;第四五六组探究第二部分;第七八组探究第三部分。

  要求:用你们组认为最好的方式演读,然后给大家讲解这一部分的重点字词句,最后翻译;抽签决定上台展示的小组,其他组在此基础上可以再次展示演读或者补充关键字词句等。

  2.小组展示(以下仅供参考,期待更好的演读方式)

  具体内容见课件。

  3.文言知识检测(具体内容见课件)。

  四、研读明技

  1.填表:孟子和齐宣王论辩的三个回合以及变现。

  2.概括孟子论辩艺术的特点。

  特点:迂回曲折。论辩的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整个论辩过程又可以分为七个引导步骤:

  第一步引导:引导宣王抛开霸道而谈王道。内容要点:“无以,则王乎?”“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引导方法:抓住宣王想统治天下的心理。

  第二步引导:引导宣王认识自己有“保民而王”的条件。内容要点:“臣固知王之不忍也。”“是乃仁术也。”引导方法:举出以羊易牛的事例。

  第三步引导:引导宣王认识“不忍之心”为什么合于“保民而王”的条件。内容要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於掌。”“推恩足以保四海。”引导方法:①。

  第四步引导:为宣王进一步说明没有施行“保民而王”并非不能而是“不为”。内容要点:“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独何与?”“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引导方法:②。

  第五步引导:指出宣王的大欲,并明言“以若所为”则“大欲”不能实现。内容要点:“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後快於心与?”“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引导方法:③。

  第六步引导:引导宣王认识行霸道必败,行王道必胜的道理,要他采用“保民而王”的主张。内容要点:④。引导方法:举邹楚之战说明行霸道必败(以小敌大,以寡敌众,以弱敌强是自取其败);再举“天下归心之状”说明行“王道”必胜。

  第七步引导:阐述“保民而王”的具体措施。内容要点:⑤。

  (①引《诗经》“刑於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於家邦”说明“推恩”与“保民”的关系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为喻,说明民之未保,“非不能”,实“不为”③以“缘木求鱼”为喻④“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於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贾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於王。其若是,孰能御之!”⑤“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3.孟子说服齐宣王,除了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与他的语言艺术也有很大关系。孟子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⑴善用比喻

  ①“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②“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

  ③“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④“缘木求鱼”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许多比喻一样,已变成今天习用的成语,它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⑵善用排比

  ①如“然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这一组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为”的。它的浅显易懂,还由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

  ②“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这一组排比句,则是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而自感惭愧,并进而去检点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

  ③“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诉于王”,这一组排比句,从“仕者”、“耕者”、“商贾”和“天下之欲诉其君者”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发政施仁”的好处,在齐宣王面前显示了巨大的诱惑力,展开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个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

  五、拓读明理

  1.孟子精心劝导齐宣王“推恩”于民,那么能否依据孟子的论述谈一下你对“推恩”的认识?

  “恩”即恩情,“推”就是推广,所谓“推恩”就是推广自己的恩情。按照孟子前面的论述,“推恩”的基础是国君具有“不忍之心”;“推恩”的做法就是以国君的“仁心”为起点,使其发扬、推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这两句表明“推恩”的方式是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而“推恩”的最终目的是团结自己的民众,进而“王天下”。

  2.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

  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3.这篇文章中孟子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有什么现实意义?

  《齐桓晋文之事》篇承载的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一种民本思想意识的体现,是对百姓的现实关怀。当今社会中,很容易看到孟子思想的影响,比如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减轻农民负担、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提高人口素质,甚至包括反对战争、保护生态环境等。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8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知识

  2、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3、学习孟子的对话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对话第一阶段

  1.对话过程

  齐王问霸道——孟子引导“王道”。

  2.孟子策略

  避开霸道引入正题。

  3.本段重点:孟子为何撒谎“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

  孟子撒了谎。孔子曾多次与弟子谈论齐桓、晋文,论及齐桓公就有4次,论及晋文公有1次,论及桓公股肱之臣管仲的也有11次。《孟子》中也多处记录了孟子关于齐桓、晋文事的言论。孟子“说谎”的原因或许有三。

  其一,孔子的大一统和尊王攘夷政治理想。孔子基于所处的时代,称道管仲桓文之徒是在于维护诸夏之团结与中国之稳定。

  孔子心中的理想政治可以分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三王之道——完美的圣君

  第二层次:商汤,周文、周武——仁义的贤君。

  第三层次:齐桓、晋文(晋文又次于齐桓)——尊王攘夷但骄傲的诸侯。

  第四层次:五霸中的其他霸主——表面尊王但不听指挥的诸侯。

  第五层次及以下:其他诸侯——都是目无天子的垃圾。

  孔子在文化上是崇周的,认为周是集上古文化之大成。而在政治上,是尊三王的,其次是商汤和文武,他们的特点是国家权力集中于天子,天子既是名义上又是事实上的领袖。齐桓、晋文虽然表面上尊敬周天子,但作为诸侯,势力过大难免骄横,《春秋》中有几处记载了齐桓、晋文对周天子不敬。孔子觉得他们尊王攘夷的功绩值得肯定,但这种臣大于君的模式并不可行。所以“齐桓、晋文之事”恰好是孔子眼中“世衰道微”的表现

  其二,孟子的拨乱反正政治理想。孟子的时代,诸侯纷纷称王,而周天子的力量已经微不足道。当时各诸侯王向往桓文称霸,想的已不是团结诸夏,维护中国的“王道”,而是攻城掠地,扩大自己的地盘,致使征战连绵,民不聊生。齐宣王也想以武力服人称霸天下。而孟子周游列国则为推行“王道”——崇尚和推行仁政,以德服人,使天下人民心悦诚服地归顺。所以孟子不但不称道桓文、管晏之徒,甚至以相提并论为可耻。

  因此,孔孟谈“齐桓、晋文事”时,也是采用“拿来主义”,只取符合儒家“王道仁政”的精华,剔出“霸道”的糟粕。

  二、对话第二阶段

  1.对话过程

  齐王问王道——孟子提出“保民而王”——齐王问保民——孟子问“以羊易牛”——王肯定事实——孟子提出“爱与不忍”——齐王解释——孟子问“牛羊何择”——齐王笑——孟子提出“仁术即不忍”。

  2.孟子策略

  肯定善心取得信任。

  3.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以羊易牛”。

  4.本段重点:“以羊易牛”中的仁。

  这部分孟子挖掘了齐宣王身上具备的行王道的潜质——仁心。

  南宋理学家朱熹说:“仁,心之德,爱之理也。”儒家讲爱,不同于佛教讲的慈悲、墨家的兼爱、基督教的博爱,而是一种有等差的爱,分别是亲亲、仁民、爱物。《孟子集注》卷十三第四十六章讲“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朱熹的解释物是“禽兽草木”,爱是“取之有时,用之有节”。意思就是,君子对于禽兽草木这样人类以外的动植物,只是遵照生物的生长时令,有节制地取用,并不需要像对待人一样对待它们。人的本能是最爱自己的亲人,其次是其他人类,再其次是动植物。齐王能够表现出对牛对动物的爱,这一种爱就是爱物,爱物的心是可以上升为仁心的,一个爱物的人是可以成长为仁民之人的。所以孟子说“是心足以王矣”,有这仁心,你就可以治理好天下了。但是这种成长是要修炼的,齐宣王就不能算是一个仁君,因为他“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你的恩惠可以施加给禽兽,却不能给百姓恩惠,能有对物的爱却没有对百姓的仁。齐宣王肯定亲亲,如今又做到了爱物,那么只要在做到仁民,就算仁君了。

  三、对话第三阶段

  1.对话过程

  齐王悦再问王道——孟子以比喻设问——王否定——孟子提出“不为与不能”——王问不为与不能之异——孟子提出“推恩于民”——孟子问“快心”。

  2.孟子策略

  巧设比喻指出问题。

  3.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比喻“百姓之不见保”。

  对比论证:恩足以及禽兽VS功不至于百姓。不能挟太山以超北海VS不能为长者折枝。推恩足以保四海VS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引用论证:《诗经》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4.本段重点:如何将爱物、亲亲升华为仁民。

  本部分重点解释爱物的齐宣王不能爱民的原因,是他没有“推恩”的意识。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之“己所欲”就应该施于人。亲亲是人的本能,你不需要像爱自己的父亲一样爱天下人的父亲,但你应该将感情降低一点,给予别人的父亲略少一点的爱,这样就够了。

  齐宣王能做到却不做,还找借口说做不到。

  四、对话第四阶段

  1.对话过程

  王提出“求大欲”——孟子问大欲——王笑而不言——孟子追问大欲——王否定——孟子揭露王之大欲并指出错误——王问理由——孟子警告有灾——王问原因——孟子以邹楚之战发问——孟子再提“发政施仁”。

  2.孟子策略

  步步紧逼陈述利弊。

  3.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缘木求鱼。

  类比论证:邹人与楚人战——齐国以一服八。

  假设论证:今王发政施仁……

  4.本段重点:孟子民本思想的理论依据。

  这一部分解释了为何齐宣王有爱物的仁心,却不能行仁政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因为他想靠武力强取天下。孟子说你这是缘木求鱼。你以为用武力夺取天下就能获得万民拥戴,但你恰好理解反了,应该是获得万民拥戴的人才能统一天下。

  农业时代的国家,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人口越多,劳力越多,产品越多,税收越多,兵源越多,人才越多……农业时代的国家要发展就需要扩大人口,而扩大人口一般就两条路:等待人口自然繁衍,和掠夺别国人口。通过战争来扩大土地、掠夺人口的方式会使得天下各国陷入无限战争中,最终使得天下总人口下降。抢来的人口如果不善待他们,他们也无法安心生产、繁衍,反而可能会流亡到别的国家,或者成为本国的不稳定因素。

  于是孟子提出了第三条路:以仁政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从而吸引外来人口。国君要爱百姓,要分土地给百姓,要不影响百姓生产。慢慢的别国的百姓就会主动来投奔,商人会主动来经商,人才会主动来做官。总之,国君不能只想着利己,不能肆意压迫、剥削、残害百姓,要把重视百姓,要把百姓的利益放心上,把百姓视为国家发展的根本。这就是著名的“民本思想”。

  五、对话第五阶段

  1.对话过程

  王三问王道——孟子提出“恒产恒心”、“制民之产”和“驱而之善”。

  2.孟子策略

  正反对比有理有据。

  3.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明君制民之产VS今也制民之产。

  4.本段重点: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措施

  孟子在这一部分具体阐述了怎么做才能吸引人口。

  孟子认为国君应该规定每个国民的土地面积,使国民能养活自己和家人。有了稳定工作的人就会有稳定的生活,有了稳定生活的人就会有稳定的思想,有稳定思想的人就可以引导他向善,人民向善则国家发展。反之,没有固定工作的人思想不稳定,这些思想不稳定的人机会成为流民。流民为了生存,或是会做出违法乱纪的`事被法律惩罚,或是会流亡到别的国家。无论哪一种都会导致国家损失人口。这就是“有恒产者有恒心”,然后“驱而之善”的逻辑顺序。这一思想哪怕在今天无疑也是很有道理的,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本国的失业率,因为失业人口会变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那么应该分多少土地给国民呢?在《孟子滕文公上》中有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这段文字所描绘的就是西周的“井田制”。把一块田划成“井”字,八家各分均等的一百亩,种出来的收成归自己(也要交税);中间的一百亩是公田,由八家轮流耕种,种出来的收成归国家。孟子认为井田制能保证所有国民有均等的田产,国家也有稳定的税收,能避免因土地兼并而产生流民,也可以给外国来投奔的流民分配土地。要注意的是,井田制的土地所有权是属于国家的,农民拥有稳定的占有、使用、经营国有土地的权力,从而对抗土地私有制下的土地兼并。

  农民有了土地后,孟子还有指导生产经营的较为具体的方针。第一项是蚕桑纺织业,在五亩的宅园中种桑养蚕,经营得好,50岁的人可以“衣帛”。第二项是家畜饲养业,如果适时地经营好这项事业,70岁的老人可以“食肉”。第三项是农业耕作,如果国家不要用兵役、徭役侵夺农时,农民把百亩之田种好就可以使八口之家“无饥”。如果这三项生产事业都经营好,一户农民就可过上较富裕的生活。每家都富裕了,国家就会兴旺。

  课文节选到这里。其实后文还有关于改革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的论述。可以说,孟子虽然是儒家,但他心中是有完整的建设小农经济模式的设想。

  六、提炼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

  单看这一篇,孟子向齐宣王系统阐述了“行王道”的步骤:

  1.君王“爱物”,就具备“不忍之心”,就具备了行仁政的基本素质。

  2.君王“亲亲”,就应该“推恩于民”。

  3.“推恩”的首要措施是“制民之产”。

  4.“制民之产”可以使百姓有“恒产”,有“恒产”的百姓就有“恒心”。

  5.等百姓有了“恒心”,君王就能“驱而之善”。

  6.做到了以上措施就是“保民”,“保民”就能“行王道”。

  (以上只是《齐桓晋文之事》一章的内容,《孟子》一书的其他章节还有更多的理念和措施)

  (拜我为师)→不忍之心→推恩于民→制民之产→恒产恒心→驱而之善→保民→王道。

  七、归纳孟子对话技巧

  本文以王的九次提问引出孟子的一系列仁政治国主张。看似是王的提问推动了对话,其实除了第一问,王其他的提问都是在孟子的诱导下问出的。孟子一共七次抛出设问,引导王的思维,使王认识到问题,认同孟子的思想。

  1.善于通过表扬来获取对方信任。

  2.善于用过提问来引导对方思维。

  3.善于通过比喻来阐述抽象道理。

  八、课后思考

  1.齐宣王虽然被孟子说服了,但并没有实施孟子的主张,也没有给孟子一官半职,只是把他当作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来尊重,而不是想实现他那一套政治理想。你觉得孟子的思想有哪些不足使得齐宣王不执行呢?

  预设:忽视了恶劣的国际形势,各国混战,没有国家会给齐国闭门发展的机会;高估了小农经济的效果,对影响生产的各种风险缺乏预估,对人好逸恶劳、投机取巧的劣根性认识不足;最重要的是,误以为爱动物的人就会爱同类,对人的欲望(尤其是占有欲和暴力欲)认识不足。有些人喜欢动物,但对同类的人却很残忍,随意地就能做出暴力行为。

  2.从梁惠王、到齐宣王,凡是和孟子对话的君王都会被孟子说服。如果你是君王,要如何应对才能不被孟子占据主动?只能在语言交际层面想办法,不能利用王的权力。

  预设:不听孟子讲故事;尽量不要提问;避免回答问题。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9

  教材分析:

  《齐桓晋文之事》为必修五第四单元“以天下为己任”中的首篇,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它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而且在论证的过程中又富有逻辑的力量。学习时,须用心体会。 学情分析:

  本文篇幅较长,说理迂回,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但是,在单元三中学生刚学的《逍遥游》与本文同属先秦诸子散文。晨练四中古文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中爱民的思想,又与本文大有相通之处。再加上本学期学生刚在历史课文中学过孟子思想,文章中又有些有趣的譬喻,所以本文对学生来说是“熟悉的陌生人”。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有效积累王、保等重点文言实词,之、以等重点文言虚词;能正确识别文中的倒装句等特殊句式;能准确翻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重要句子。

  2、学生能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3、学生能总结并鉴赏本文中孟子善于设喻、迂回曲折、层层深入的的论辩特色。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2、3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

  1、孟子其人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宣扬“仁政”,但是始终不受重用,然而他傲视诸侯,决不苟同, 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

  3、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皆可成尧舜)

  ②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二、一读通读课文,落实字音

  胡龁

  衅钟

  觳觫

  褊小

  庖厨 忖度

  舆薪

  百钧 便嬖 莅中国商贾 放辟邪侈 畜妻子 庠序 孝悌 颁白 无以,则王乎?

  彼恶知之?

  三、疏通课文,分层明意 问:划分层次,梳理大意。

  (在划分段落,总结段意的过程中,强调重点实虚词和句式,扫除文字障碍。) 第一部分(开头至“无以,则王乎?”) 入题。孟子把与齐宣王的'对话转到“行王道”上来。

  第二部分(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主要说齐宣王有保民而王的基础,即不忍之心。 第三部分(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点明齐宣王没有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第四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第五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 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四、作业

  整理重点实、虚词和句式。

  第二课时

  一、鉴赏本文的论辨艺术: 问题设置:

  在孟子的引导之下,本想“霸道”王天下的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从本文中,你学到哪些论辩的技巧呢?(或者:你认为什么是孟子成功说服齐宣王的原因?) 明确:

  1、避实就虚、求同存异的话题转换。

  在先秦时代,“王道”和“霸道”是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政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则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齐宣王于谈话始便问“齐桓、晋文之事”,显而易见,齐宣王有称霸的野心。孟子以“仲尼之徒无道齐桓之事??无以,则王乎?”这样一段立场鲜明的回答,不仅表明了对霸道的态度,又机智委婉地把谈话引向了王道,成功地为下文能向这位君主游说自己的“王道”学说打下了基础。

  2、化解敌意、缩短距离的心理战。

  大凡高妙的游说者,首先要准确把握对方的心理,化解对方的敌意,掌握主动,然后再寻找时机,一举攻克对方。孟子要达到自己的目的,首先就不能让齐宣王产生反感。他把话题引向王道后,并未直接从正面谈王道,而用“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了行王道的基本条件。这样通过发掘对方长处,给予对方信心的方式,在夸赞中讲道理,就化解了敌意,缓和了气氛,缩短了他与齐宣王之间的心理距离,为他自己及其“王道”学说能被齐宣王接受扫除了障碍。

  3、取譬设喻、逐层推进的启发术。 孟子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列是非。要讲道理,先举事例、打比方,使对方有所启发,然后再逐层推进,从而揭露出事物的本质。如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未,而不见舆薪”比喻齐宣王不施“王道”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让齐宣王心理上得到安慰。用“缘木求鱼”比喻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霸道是行不通的,这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就如当头棒喝,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取譬设喻是孟子散文的主要特色之一,对后代散文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明知故问、欲擒故纵的“围剿”战。

  要使齐宣王真正倾心王道,必须根除他心中以霸道得天下的大欲。对此,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什么,却故意不直说,欲擒故纵,先说五种不足,才引出大欲。然后以缘木求鱼和邹楚之战来说明齐王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这使原来高高在上问询的齐宣王不得不心悦诚服地说出"吾惛"的话来,齐宣王欲施"霸道"的想法就彻底地被围而剿之了。

  总之,孟子凭着自己高超的论辩艺术和语言技巧,牵着齐宣王的鼻子一步步走向"王道",整篇文章则形成迂回曲折、波澜起伏的论辩风格,让人叹为观止。

  二、巩固与拓展

  课本87页学习活动之文本品读2第一组问题。 (也可选择88页写作平台中的相关内容)

  三、作业

  1、背诵最后一段。

  2、同步练习册。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10

  【设计说明】

  《齐桓晋文之事》是高中语文第五册教材第四单元“以天下为己任”的第一篇必读课文。从中大家深切感受到孟子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博大胸怀,睿智的思想,杰出的辩才。尤其汪洋恣肆的论辨风格,明白晓畅的语言,精致工巧的结构,取譬设喻的说理,值得我们学习。为此,第一课时,了解孟子其人作品及成就影响等一系列背景材料,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梳理文言基础知识,训练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第三课时,分析作品的结构及论辨层次,结合《寡人之于国也》,理解孟子的论辩风格。教学时,尽可能改变传统的那种教师讲学生机械记忆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手来,搜集资料,分组合作,讨论分析,展示结论。既能活跃气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乐趣,不至于再出现“谈文色变”的情况。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和文言知识

  (2)了解论辩结构和方法

  2.思想教育目标:

  (1)孟子的“保民而王”“仁政”思想的认识

  (2)感悟作品的内涵,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

  3.能力目标:研读,讨论,理顺文章错综的思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文言知识的积累

  教学难点:论辩层次及特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揣摩、把握文章内容

  (2)把握关键词句,品味语言

  (3)搜集资料,制作卡片,讨论交流学习

  【教学过程】

  (1)基础知识复习回顾:

  ①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A、吾不忍觳觫

  B、仰不足事父母

  C、天下之疾其君者

  D、及陷於罪,然後而刑之,是罔民也。

  ②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都是通假字,请写出其本字,并解释它在句中的意思。

  A.行旅皆欲出王之涂B.盖反其本矣C.刑於寡妻,于兄弟,以御家邦D.将衅钟

  ③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并试加解释

  A.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

  B.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C.然后从而刑之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④揣摩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指出其各属于什么句式

  A.莫之能御。B.何以异?C.树之以桑。D.臣未之闻也。

  (2)导入:

  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孟子是如何让“霸道”的衷心追随者齐宣王改变固有的主张,接受仁政的思想主张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具体问题。

  (3)师提出问题:

  面对不同一般的对象和谈论话题,孟子如何让齐宣王心悦诚服的呢?

  (4)生讨论,组内交流得出结论,小组代表发言。

  生1(二组):本文首先用一个引子“桓文之事”即霸道引出王道,接着用羊保牛的例子说齐宣王有不忍之心,然后分析不为与不能,最后提出自己的主张,讲述具体措施。

  师:二组分析得很全面,由引子到话题再到分析。

  生2(四组):我们组认为本文孟子先转移话题,由齐宣王的“霸道”引入“王道”。然后说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即“仁心”,博得好感。接着举例分析“不能”与“不为”,诱逼齐宣王说出自己的“大欲”,指明危害提出主张。

  师:四组的结论很细致、生动。

  生3(一组):我们基本同意四组的'观点,补充一点,齐宣王“大欲”其实就是“霸道”,孟子指明其危害引出“王道”。从论证的角度看是属于反面论证,有说服力。

  生4(三组):孟子在讲述了齐宣王有行王道的基础——不忍之心后,为了不给齐宣王推脱的机会,由物及人说明行王道,齐宣王是不为而不是不能。

  师点拨:个小组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大家说得都不错,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明确孟子的论辩思路:

  第一步:转移话题霸道→王道

  第二步:提出观点保民而王

  指明基础不忍之心

  第三步:宕开一笔断其后路

  第四步:旁敲侧击霸欲危害

  第五步:水到渠成王道举措

  小结:孟子的论辩一波三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艺术水平和孟子的论辨风格,为加深认识我们一起赏析《寡人之与国也》。

  (1)生自渎课文,小组讨论翻译原文。

  (2)师分发译文参考,生比较找出理解偏差之出。

  (3)生讨论孟子的论证思路,小组代表发言。

  生5(二组):首先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然后“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最后讲明增加百姓的措施及态度。

  生6(三组):首先树耙子“民不家多”然后分析原因,取譬设喻为主张做铺垫,接着阐述“民加多”的措施及态度,正面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师:孟子在本文的论辩有何特点呢?

  生7:迂回曲折。

  生8:比喻新颖。

  生9:论证有气势。

  生10:从容不迫。

  ……

  【教学反思】

  课堂是一个平台,既是教师传道受业的地方,更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我一直希望在这个平台上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更多的空间。就本文而言:

  1.教学目标的设计符合大纲和新课改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既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又注重能力的培养。

  2.教学设计安排合理,每节课各有侧重,重点突出。

  3.教学过程中,一改以往的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真正做到了师生的互动,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的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4.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本课教授之后,我感觉教学的容量仍需加大和充实。情感的目标显得有点儿空。另外由于时间的关系没能进行写作方面的强化训练。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相关文章: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01-23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12-23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11篇01-23

书桓经典语录03-30

今日之事今日做作文10-07

齐的组词10-01

马蜂齐齐来串门作文500字10-06

我的一件勇敢之事作文10-07

《文言文》教案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