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出门》教案

时间:2023-07-27 11:17:07 松涛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蜗牛出门》教案(精选12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蜗牛出门》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蜗牛出门》教案(精选12篇)

  《蜗牛出门》教案 1

  活动目标:

  1.朗读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2.认读汉字“蜗牛”“雨点”“门”“屋子”“肚子”。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字卡、课件、图片、蜗牛图片。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引出蜗牛。

  谜语:说它是头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2.阅读图画。

  幼儿自己观察图片后思考问题:

  ①蜗牛在哪?它的心情怎么样?

  ②你还看到了什么?

  ③猜一猜,下大雨了蜗牛为什么高兴?

  3.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幼儿整体感知儿歌,然后回答问题,逐句播放课件帮助幼儿理解。

  ①小蜗牛出去干什么?

  ②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③下雨了,蜗牛是怎么做的?

  ④现在你知道小蜗牛为什么高兴吗?

  4.朗读儿歌。

  5.识字游戏:去蜗牛家串门

  集体认识“密码卡”,说出自己想去几号家串门,然后说出那个家的“密码”,最后把密码卡插进去就可以串门了。

  到幼儿到户外转转。

  活动反思:

  这是我上过的一节早期阅读活动,在形象生动的课件展示中,幼儿整体欣赏儿歌,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幼儿理解了儿歌内容,在有趣的'游戏中幼儿认识了汉字。整节活动一气呵成,效果不错。幼儿都很感兴趣,但在最后认字环节,少数幼儿有一定的困难,活动积极性不高,原因在于他还没有很熟悉这些字宝宝。

  《蜗牛出门》教案 2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生动有趣的动物儿歌萌发喜欢动物的情感,了解蜗牛。

  2、初步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知道爱护图书。

  3、认读汉字“蜗牛”“门”“屋子”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初步掌握蜗牛的`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实物蜗牛

  2、挂图 歌曲碟片

  3、小池塘 字卡(蜗牛、门、屋子)

  活动过程:

  一 、 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 师:“瞧我们的小客人来啦!(实物蜗牛)“你来说说蜗牛长得什么样?你 知道它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吗?它吃什么呢?(留下悬念请幼儿思考)

  师:它太小了我们可能看不清楚,现在老师用照相机把它拍下来大家一起看一看,是不是和你说的一样。

  小结:

  蜗牛的生活习性: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在疏松土壤吸取部分养料。

  食性:主食各种蔬菜、杂草和瓜果皮;农作物的叶、茎、芽、花、多汁的果实。

  二、看图欣赏儿歌

  1、引导幼儿看图说儿歌

  2、理解画面内容

  三、学习儿歌

  1、欣赏儿歌——规则(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不出声)

  2、跟读儿歌——规则(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读清声)

  3、 听音乐传书(训练幼儿双手递书爱惜图书的好习惯)

  4、朗读儿歌:双手拿书 身要正 手划字 声音洪亮 有感情

  四、 游戏《池塘里的字宝宝》

  教师准备:小池塘、鱼宝宝、字宝宝、钓鱼竿

  游戏规则:

  1、在池塘里钓字宝宝,钓到鱼宝宝算犯规。

  2、钓到的字宝宝要大声的叫出他的名字。

  3、幼儿分组进行游戏,让每位幼儿都可以玩到。

  五、结束活动

  歌舞表演《蜗牛出门》

  活动延伸:

  1、 将蜗牛放到饲养角让幼儿照料。

  2、将小池塘投放的科学探索区供幼儿继续游戏,掌握新学的字宝宝的同时也探索磁铁的秘密。

  活动反思:

  我是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儿歌游戏环节,活动以游戏为主要形式,而游戏正是幼儿喜爱的。这一活动有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教师不仅是引导者、支持者,更是活动的参与者,教师激情的投入,能很好地感染幼儿,本次活动让我和孩子们又拉进了距离,对于刚接班的我来说是一个小小的进步,让孩子们能把我当成他们的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生活。

  《蜗牛出门》教案 3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材是认真观察动物,然后从中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安排了《山雀》、《蜗牛》、《寓言两则》和《好伙伴》四篇课文。本单元的教材描写了不同的动物,比如说《山雀》写了山雀的可爱。《蜗牛》则写了它坚持不懈努力的精神。《寓言两则》一写了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二写了鹬和蚌相争互不相让,最后让第三者得利把它们捡走。《好伙伴》则讲了猴子和空气玩游戏,最后都没有抓到空气,然后明白了空气生存在我们周围。通过学习《蜗牛》这一课让学生体会并学习蜗牛坚持不懈的精神。这单元丰富的内容充分丰富了学生视野。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些阅读的能力,孩子本身就喜欢动物,对动物充满了兴趣,也爱观察动物。充分利用教材和孩子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抓住关键词语,结合文本理解、感悟文章的方法,并把他们的感悟用朗读体现出来,为他们终身阅读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认真、细致观察事物和运用动静结合的描写事物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品味词语,了解蜗牛的“胆小”,体会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对蜗牛看法的转变,感受作者由嘲笑到“敬佩”的心里变化。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观察事物的细致。

  教学准备:希沃白板课件教学过程:

  一、检查并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同学们老师昨天带大家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蜗牛,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蜗牛》。

  1.检测词语认读.犄角

  螺旋

  巡视

  长途跋涉

  爬痕

  畏惧

  惆怅

  不懈

  2.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对童年捉蜗牛的美好回忆:先讲了作者,再讲了作者看了蜗牛爬墙的经过。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认知,通过习题又清晰地了解了文章主要内容,回顾课文内容,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朗读感悟蜗牛的“胆小”,学习写作方法。

  1.那么,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了它是一个胆小鬼?课件出示学习方法,学生明确。

  学习方法提示:

  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找出描写蜗牛胆小的句子,带着自己的感情和理解读一读。

  学生自学,全班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点拨:

  ①课件出示学生谈到的'语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读出蜗牛胆小的样子?

  蜗牛总是藏在圆圆的螺旋形的硬壳里不肯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的多种形式,抓住“总是”、“藏”、“圆圆的、螺旋形的”、“不肯”等词,使学生感到,蜗牛很少出来,尽管它的壳很安全了,它还是不肯出来。从而感悟到蜗牛的胆小。此处设计意在以读带讲,培养学生倾听、评价别人的能力。)

  ②课件出示学生找出的语句,出示朗读方法让学生仔细品读表现蜗牛胆小的词句。

  有感情朗读句子的方法:

  注意句子的停顿,朗读时候的要有不同的语气和语速,重点词语还要读重音。

  ③体会作者感受:所以作者才怎样想?

  嘿(hēi),真是个胆小鬼(guǐ)!

  指名读、齐读这一句,读出作者对它的嘲笑。(板书:胆小嘲笑)

  2.感悟写作方法。

  ①学生找出表现蜗牛胆小的动词,填空的形式朗读,不一会儿,从硬壳里()一对长着小黑眼睛的触角,( )地“( )”一番,直到觉得四周没有一点儿危险了,才慢慢地( )头来。

  ②指名表演蜗牛出壳时的动作,感受作者的用词准确、生动,了解动态描写。

  ③找出文章中静态描写的句子,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方法。使学生在品味过程中,通过、表演、朗读、填空等方式理解蜗牛的小心谨慎,感悟作者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三、研读第四自然段,体会蜗牛的精神,感受作者的敬佩之情。

  过渡:如此胆小的蜗牛,作者怎么会敬佩它了呢?老师看谁最会发现问题,快读读课文,去找找原因吧!课件出示学习方法。

  1.大声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用画出描写蜗牛向上爬墙的句子,读一读,选择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在旁边做批注,再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或体会。

  2.学生自主学习。

  3.学生汇报、互相补充、教师点拨、练习朗读。从以下几个方面体会蜗牛的精神。(

  1)不怕难——垂直向上。(慢极了)

  (2)不怕重——壳重。(喘气)几十分钟

  (3)不怕摔——掉下再上。(挪动)

  4.课文中的哪一句话概况了蜗牛爬墙的经历,找出句子,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长途跋涉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终于,经过几十分钟的长途(tú)跋涉(báshè),它到达了墙壁的顶端。

  5.小结:小小的蜗牛,面对垂直向上的高墙,毫不畏惧,一步一步努力地向上爬,经过了摔落的打击,却毫不退却,坚持不懈直到成功,让作者对它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板书:坚持不懈敬佩)

  6.在蜗牛爬墙的过程中作者不但敬佩之情,还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pān)”哪!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子体会蜗牛的精神,感受作者的感情变化,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读懂了文章后让学生朗读重点句子,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品背后所蕴涵的情感,他们在读中品味语意,在赏析中加以品读,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理清写作顺序,理解作者对蜗牛的喜爱。

  引导思考:文中除了写蜗牛的部分,还写了什么内容?作者又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呢?教师配乐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学生说说自己感受、体会。

  小结:是啊,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深深地怀念之情。正因为作者平时善于观察,才能感受到蜗牛的“胆小”和“不懈”。又运用了描写方法才能把蜗牛描写的生动、具体。

  五、运用观察和写作方法进行练笔。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视频中的小动物,抓住小狗的动作或样子,运用动态描写或动静结合的方法来写一写它的特点。

  1.学生观看视频后,按要求写一段话。

  这真是一只xx的小狗!

  2.学生朗读展示自己的作品。

  (设计意图:朗读是一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加深对朗读训练的认识,注重学生朗读训练的指导,让朗读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去写事物方法,运用到自己平时写作中!)

  师总结:儿时的细心观察,让作者写出了一篇情真意切赞美蜗牛的文章,让我们认识并了解了蜗牛。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要向蜗牛学习,面对困难顽强、努力、坚持不懈,达到自己的目标。

  六、板书设计:

  蜗牛

  胆小嘲笑坚持不懈敬佩

  (动静结合)

  《蜗牛出门》教案 4

  【教材分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在欣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时,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用线条和图案装饰画面中的蜗牛,大胆想象,添画简单的背景。(重点)

  2.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并独立画出蜗牛形象,学习把主要物体画在中心位置且最突出的构图方法。(难点)

  3.体验用线条、图案装饰画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类蜗牛的图片、实物蜗牛。

  2.蜗牛线描范画一幅。

  3.记号笔、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主题。

  组织幼儿猜谜语: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猜一猜这是哪一种小动物?(蜗牛)

  二、出示蜗牛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

  1.请幼儿讲一讲蜗牛长的是什么样子。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验进行讲述,观察蜗牛的头部上的触角,背部的硬壳以及颜色等。

  2.重点说出蜗牛壳上还有什么花纹。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能说出一圈一圈的螺旋线,还有许多小花纹。

  三、教师讲解示范。

  1.出示范画、观察感知。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说出用到了直线、斜线、波浪线、虚线、三角形、圆形、心形等图案。

  2.示范蜗牛的画法。

  (1)画出蜗牛的轮廓。

  先在画纸的中间,用螺旋线画出蜗牛的壳,再画上身体、触角、眼睛、嘴巴。后来它慢慢地长大,背上的壳也一圈一圈地跟着长大,终于长成了一个大大的壳。绕圈的时候,线与线之间不要太密。

  (2)用线条、图案装饰蜗牛的壳。

  提示:蜗牛的壳就是它的家,蜗牛喜欢美丽的家,那我们用线条和图案给它装饰一下吧。我们先用线条把蜗牛壳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可以选用直线、斜线、波纹线等线条。除了线条,我们还可以画上美丽的图案,如圆形、心形、云朵形等。

  四、欣赏优秀作品,教师提出绘画要求。

  1.展示几幅优秀作品,让幼儿欣赏。

  2.教师交代绘画的内容和要求。

  (1)先在画纸正中间画一只大蜗牛,接着装饰一下贝壳,最后,画的快的小朋友可以涂上颜色。

  (2)涂颜色的小朋友要选用一些鲜艳的颜色来着色。

  (3)画画时注意画面的整洁。

  五、鼓励幼儿大胆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观察并了解幼儿的绘画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六、作品评价。

  1.比一比谁画的蜗牛最美丽。

  2.与同伴讲一讲自己的作品,将自己的画编成故事说一说。

  《蜗牛出门》教案 5

  一、活动名称:美术:小蜗牛找朋友(小班)

  二、活动目标:学习绘画小蜗牛

  三、活动准备:春天的大背景图一张,水彩笔、油画棒、黑板、粉笔。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背景图,老师讲述画面内容。

  师:春天来了,红红的太阳照着大地,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着,小燕子自由自在地飞着,地上的小草变绿了,五颜六色的花都开了。

  (二)、老师在大背景图上范画(边讲故事边画)

  师:睡了一冬的小蜗牛也想出来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它从自己的房子里先伸出圆圆的小脑袋,东瞧瞧西看看,然后将身体慢悠悠地爬出来,它坐在那,张着小嘴,一边呼吸新鲜空气,一边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小蜗牛觉得一个人太孤单了,它想:要是能跟我的好朋友在一起,那该多好啊!我的好朋友在哪呢?小朋友,你们愿意帮我找到我的好朋友吗?

  (三)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师:小蜗牛的朋友长得什么样呢?它和小蜗牛长得差不多,咱们来看看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师:它身上背着重重的房子,圆圆的头,一对短触角,一对长触角,一张小嘴,还有弯弯的身体。

  提问:小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幼儿回答,老师可出示实物,如没有实物,老师在黑板上范画)

  (四)幼儿在大背景图上绘画,老师巡回指导。

  师:小蜗牛都等急了,咱们快来用画笔把它的朋友找出来,这样它们就能高高兴兴地在一起玩了。

  (五)结束:小蜗牛看见这么多的好朋友,心里特别的高兴,来,咱们和小蜗牛一起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听音乐,做游戏)

  《蜗牛出门》教案 6

  活动目标:

  1、根据画面上实物的颜色以及人物身上的色彩猜测想象故事情节。

  2、能关注画面中“第×天”的数字,并初步学习根据“第×天”的提示翻阅图书。

  3、能注意倾听他人讲述,并在讲述过程中充分享受变化带来的乐趣。

  4、探索、发现生活中蜗牛的特征。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绿色、橙色、蓝色、红色、黄色、紫色的蜗牛图各一个,与蜗牛颜色相同的字卡各一个,分别写上“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树叶、桔子、喇叭花、草莓和辣椒、梨子和柠檬、葡萄和茄子各一份。白色蜗牛一个。大图书一本。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蜗牛图,导入活动。

  1、请小朋友仔细听听,是谁来了?窸窣、窸窣、窸窣,谁慢慢吞吞地爬过来了啦?

  2、(出示小蜗牛图)看,原来是一只小蜗牛慢慢吞吞地爬过来了。你会象小蜗牛一样慢慢吞吞地爬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引导幼儿一边学爬一边嘴里说:“窸窣、窸窣,一只小蜗牛慢慢吞吞地爬过来了。”

  二、引导幼儿根据字卡颜色猜测小蜗牛颜色的变化,激发幼儿的兴趣。

  1、这只小蜗牛每天要吃许多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蜗牛吃了好东西以后,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2、(分别出示字卡及彩色小蜗牛)第一天,变成了一只绿色的蜗牛。第二天,变成了一只橙色的蜗牛。第三天,它会变成什么颜色的小蜗牛呢?请你猜猜。你怎么知道是红色的蜗牛?从哪里看出来的'?

  3、用猜猜、找找、配对的方法,让幼儿感受蜗牛变化的乐趣。

  三、引导幼儿观察大图书,并根据图书画面进行简单回忆,初步了解图书内容。

  1、小蜗牛每天变来变去,真奇怪!妈妈到底给它吃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本大图书。

  2、出示大图书封面,向幼儿介绍图书名称《变色蜗牛》。

  3、教师用较慢的速度翻书,并用语言提醒幼儿注意观察食物。

  4、提问:小蜗牛吃了好吃的东西就会变颜色了?

  5、引导幼儿学说象声词。(采用个别与集体练习的形式,鼓励幼儿大声学一学。)

  四、教师和幼儿共同阅读大书《变色蜗牛》。

  五、发散思维:

  小蜗牛每天都吃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多开心。如果让你给小蜗牛送好吃的东西,你会给它吃什么呢?它又会变成什么颜色的蜗牛呢?

  (鼓励幼儿用“第七天,它吃了……,变成了一只×色的蜗牛。”讲述)

  附:故事:变色蜗牛

  “蟋唆,蟋唆。”一只蜗牛慢慢吞吞地爬过来。

  第一天,“沙沙,沙沙。”它吃了一片绿色的叶子,变成了一只绿色的蜗牛。

  第二天,“嚓嚓,嚓嚓。”它吃了一片橙色的桔子,变成了一只橙色的蜗牛。

  第三天,“咂咂,咂咂。”它吃了两朵蓝色的喇叭花,变成了一只蓝色的蜗牛。

  第四天,“咕兹,咕兹。”它吃了一只红色的辣椒和一颗红色的草莓,变成了一只红色的蜗牛。

  第五天,“咔嚓,咔嚓。”它吃了一黄色的梨子和一个黄色的柠檬,,变成了一只黄色的蜗牛。

  第六天,“啊呜,啊呜!”它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和一个紫色的大茄子。这回它会变成一只什么颜色的蜗牛呢?

  第七天,小蜗牛,它会吃什么颜色的东西?又会变成一只什么颜色的蜗牛呢?请你想一想,画一画,再说一说。

  《蜗牛出门》教案 7

  设计意图

  四月的春季气候温润,阴雨天过后,自然角里多了几只蜗牛。"哇,蜗牛!""好玩死了!""那个那么大,这个只有这么一点点小!""它缩进去了。""它的触角也缩进去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蜗牛的出现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只要在户外发现一只蜗牛,他们就会围在一起看,并指指画画地说着关于蜗牛的事情。有的幼儿回家之后,还会从父母那里了解一些关于蜗牛的知识,来分享给大家。顺着孩子们的兴趣与探究欲望,我们紧紧抓住身边的资源,结合幼儿科学教育的发展目标开展了一系列适宜的教育教学活动。

  幼儿科学活动不仅仅是科学经验的获得途径,更可以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感知、操作、发现来探究、关注自然,萌发好奇心,对科学探索产生兴趣,并积累一定的科学经验和研究方法。因此本次系列活动特别注重幼儿的亲自操作、自我发现和及时的总结与讨论,意图让幼儿在探究和总结中感受发现的乐趣,并学会从总结和讨论中不断发展。

  活动总目标

  1.对身边自然界的物体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探索。

  2.爱观察,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蜗牛的认识,并乐意把自己的发现和伙伴分享。

  3.探索、发现蜗牛的身体特征、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一:寻找蜗牛

  活动目标:

  寻找身边的蜗牛,发现蜗牛的生活环境。

  活动准备:

  手掌大小的正方形纸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1.制作三角袋。

  为了避免蜗牛丢失和伤亡,教师为每位幼儿准备了一张正方形的'纸制作盛放蜗牛的三角袋,既便于携带又便于放置蜗牛。

  制作方法:第一步将正方形两角向中心点折;第二步沿中心线对边折;第三步沿中心点一角向前折一角向后折;第四步把上端两角插入袋内;第五步撑开即完成。(见图)

  (制作三角袋仅用了很短的时间,由于幼儿对寻找蜗牛怀着高涨的热情,就连平时动作很慢的小林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

  2.寻找蜗牛。

  教师:现在开始我们去外面找蜗牛。找到以后,把蜗牛放在你刚才做的纸袋里,先找到的小朋友可以帮助没找到的伙伴一起找。

  (幼儿到室外寻找蜗牛。开始在向阳的一面,幼儿怎么也找不蜗牛的踪影;后来,有伙伴提议到西侧的种植园,还有的跑到教学楼后面背阴的潮湿地里,终于发现了蜗牛,孩子们兴奋的劲头简直无以言表。)

  3.交流讨论。

  教师:"你在哪里找到的蜗牛?"引导幼儿发现蜗牛的生活环境,并进一步思考。

  教师小结:原来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只要我们认真寻找,总能发现蜗牛的足迹。

  活动二:蜗牛的家

  活动目标:

  尝试选择最适合的材料给蜗牛建造其生活的家。

  活动准备:

  花盆,纸盒,透明塑料杯,皮筋,硬纸板,普通纸,透明塑料纸等。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蜗牛,让它们住哪里呢?

  有女生回应:"老师,我们给蜗牛找个家吧。"

  教师:"这个主意不错,哪里比较合适呢?"

  有的孩子说放在自己的抽屉里,有的要放在自然角的花盆里……幼儿想出了几种放置的容器。

  教师:"哪种物品更适合做蜗牛的家呢?为什么?"

  有的幼儿说蜗牛喜欢吃草,所以要放在花盆里;有的幼儿说蜗牛也喜欢水,所以要放在鱼缸里;还有的说抽屉比较暖和,要养在抽屉里……

  2.幼儿探索、讨论。

  教师:"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物品,有花盆、纸盒、鱼缸、透明塑料杯,你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试一试哪种物品做蜗牛的家最合适。"

  幼儿有的把蜗牛放在花盆里,有的把蜗牛放在小盒子里,没过一会蜗牛就爬走了。"蜗牛去哪了?"老师奇怪地问到。"蜗牛要爬出去了,盒子很高都能爬出去。"孩子们又是兴奋又是尖叫。

  塑料杯和鱼缸因为是透明的,幼儿更容易观察,他们眼看着蜗牛放进去一会之后慢慢爬了出来。一幼儿提议:"拿个东西把杯子口遮住,它就爬不出来了。"伙伴们纷纷行动,有的找来了纸,有的找来了硬纸板,盖在杯口上。

  教师提醒:"不透气会把蜗牛闷死的。"

  幼儿1:"那在上面啄个洞吧。"

  幼儿2:"那样它会爬出来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商量,幼儿决定在纸上弄出许多个小洞,然后用皮筋把纸套在杯子口上固定好。但时间不长,蜗牛分泌出的黏液把纸弄破,它们又爬出来了。

  最后大家决定把普通纸换成塑料纸,蜗牛安稳了许多,无论怎样折腾依然还在杯子里。

  教师反思:

  1.做中学的科学活动更多地是培养幼儿操作的思维习惯,幼儿在做前思考"哪些容器可以做蜗牛的家"、做中思考"怎样做蜗牛才不会爬出去""怎样才不会把蜗牛闷死"等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根据操作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想法与行为。

  《蜗牛出门》教案 8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七巧板的由来及对幼儿的教育作用

  2、能力目标:①掌握七巧板的分图方法,能自制七巧板;

  ②能够根据幼儿的智力发展程度选择相应的游戏方法;

  ③掌握对幼儿的七巧板游戏进行指导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学生通过自制七巧板、掌握七巧板游戏规则及基本玩法,让学生体会到七巧板的乐趣和创意完成后的喜悦,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在“玩”中创意,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教学重点:七巧板的玩法与规则。

  教学难点:七巧板的制作方法。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有趣的七巧板”(按以下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问题导入

  以动画的方式导入“七巧板是什么?”这个问题

  二、讲解七巧板人文背景

  让学生了解七巧板是由北宋年间黄伯思发明的“燕几”演变而来的

  三、讲解并演示七巧板制作过程

  1、讲解演示七巧板的分图方法(五条线的划法)

  2、用剪刀沿线沿线剪裁并将裁开后的.每块板涂上不同的颜色

  四、讲解并演示七巧板的玩法与规则

  1、依图成形

  2、见影排形

  3、自创图形

  七巧板游戏规则:

  1、拼摆任何图形都必须把七块板全部用上;

  2、各板在拼摆时不能重叠放置。

  五、注意事项

  提醒学生在指导幼儿拼图时应当注意幼儿的智力发展程度来选择难以不同的图形

  六、小结

  再一次强调七巧板可以使幼儿在观察力、想象力、形状分析及创意逻辑上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教学反思:

  1、从孩子喜欢的游戏入手,让孩子边动手摆边说。激发了孩子的活动兴趣,使孩子在看、听、想、摆、说的游戏过程中掌握了七巧板的“玩法”。使孩子体会到了“玩中学”的乐趣。

  2、在游戏中孩子以集体、个人、小组等方式进行。特别是在小组活动中孩子体会到了合作、分享、参与的快乐。

  3、此次活动虽是一节拼图活动,但是孩子把已有的知识进行了综合运用,并有个别孩子进行了再加工,如:拼出了主题是“自己的梦”、“大地”、“家”等画面。

  如果再上这节活动课,我不仅要充当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还要充分参与到游戏中去,与孩子共同探索,共同成长,共同欢笑。

  《蜗牛出门》教案 9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卡纸制作蜗牛,表现蜗牛的身体。

  2.通过观看示范,了解制作的基本方法,把握剪和折的方法。

  3.在手工活动中,保持桌面和地面整洁,养成良好的手工活动习惯。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养成有序摆放工具、材料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每组有小箩筐一个(里面有各种颜色的卡纸)

  2.记号笔,固体胶,剪刀

  3.蜗牛范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我们来猜一个谜语:没有脚,没有手,背着房子到处走.要是有人碰碰它,赶紧躲到房子里。你知道这是什么小动物吗?动脑筋想一想哦!(这是蜗牛)

  2.你们喜欢蜗牛吗?我们一起来做可爱的小蜗牛。

  二、课件演示

  三、观察学习

  1.认识做蜗牛的材料。(剪刀、固体胶、记号笔、卡纸)

  2.出示一只做好的蜗牛,幼儿观察。

  3.示范蜗牛制作方法:

  (1)用记号笔在卡纸上画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用剪刀剪下来。

  (2)画上两个大大的眼睛,用剪刀剪下来。

  (3)在校园上画上自己喜欢的花纹,这是蜗牛的房子。

  (4)还要剪下一条长长的触角,用手对折拉开。

  (5)最后,请固体胶来帮助把它们变成一只可爱的蜗牛。(大大圆对折做蜗牛的身体,房子贴在身体上,触角贴在蜗牛的头上,再贴上两个小眼睛,蜗牛就变出来了)

  (6)还要贴上小草,给蜗牛做朋友。(用绿色卡纸对折,画上小草剪下来,再打开折一下,小草就可以立起来了)

  四、动手操作

  重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画出有个性的`“房子”,将做好的蜗牛放在纸上,再在旁边添加草地就完成了。

  五、作品评价

  幼儿相互欣赏同伴制作的蜗牛,感知体验成功制作小蜗牛的快乐。

  活动延伸:

  1.可迁移其他材料制作蜗牛。

  2.举行蜗牛展览会。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通过形象可爱的PPT图片,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循序渐进的介绍,让幼儿能清晰的了解蜗牛的制作方法;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帮助幼儿记忆制作的步骤。出示做好的蜗牛成品时,能详细介绍一下蜗牛,效果会更好。

  《蜗牛出门》教案 10

  一、活动目标:

  1、根据画面上实物的颜色以及人物身上的色彩猜测想象故事情节。

  2、能关注画面中“第×天”的数字,并尝试根据“第×天”的提示自制故事图卡。

  3、学习看图格讲述故事,并在讲述过程中充分享受变化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师:课件《变色蜗牛》、故事记录卡大的、图片若干

  幼:1、人手一份六行三列格子纸2、人手一个小筐(内装各种颜色的蜗牛、水果、蔬菜贴纸)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以幼儿喜欢的猜谜活动进入活动主题,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姚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则谜语,仔细听。“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请猜一个动物。

  (2)小朋友们真是聪明,那么姚老师还想请你们猜猜,小蜗牛喜欢吃什么?(分析:教师的'提问具有开放性,幼儿的思维非常开阔,可以进行无限的想象。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的面很广:“蜗牛喜欢吃泥巴”,“我觉得蜗牛喜欢吃葡萄,因为我喜欢吃葡萄”,“我想小蜗牛喜欢吃青菜”。)

  (3)今天姚老师给小朋友们欣赏一个故事《变色蜗牛》,看看故事里面的小蜗牛吃了什么东西?

  2、基本部分:

  (1)幼儿边看课件,教师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提问。

  a.小蜗牛想去干什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b.小蜗牛第一次想吃什么?变成了什么?

  c.小蜗牛第二次想吃什么?变成了什么?

  d.小蜗牛第三次想吃什么?变成了什么?

  (3)根据故事贴小图卡。

  a.今天姚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张神奇的表格还有很多漂亮的图片,姚老师要请小朋友将刚刚听到的故事贴出来,小蜗牛第一次想吃的是什么啊?它变成了什么颜色?(当幼儿回答的时候,教师示范贴到黑板上)

  b.这格子纸真好玩,可以把刚刚的故事记录下来,第一次小蜗牛吃的是绿青菜,那么第二次、第三次想吃的又是什么?请小朋友轻轻搬椅凳选个空位子坐下来,自己去贴一贴,边贴边说一说,好不好?大家看发生了什么事?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幼儿互讲故事。

  3、结束部分:小蜗牛们都吃饱了吧,跟着蜗牛妈妈到外面去散步吧!

  《蜗牛出门》教案 11

  活动目标:

  1、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用流畅的线条和简单的图案大胆地装饰。

  2、喜欢黑白线描画,能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卡片:划线--蜗牛(每人一张)

  2、水彩笔人手一盒。

  活动过程:

  一、采用看图猜谜的形式引出主题。

  1.谜语: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打一动物)

  2.出示蜗牛图片请小朋友看一看,这是什么?

  让小朋友划线说说蜗牛长的什么样?

  二、引导幼儿回忆在花丛里寻找小蜗牛的情景

  1.教师:上次下雨后小朋友找到了许多小蜗牛,想一想你说怎样和小蜗牛玩的,小蜗牛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

  2.请幼儿互相交流怎样画小蜗牛。

  三、观察线描画:蜗牛

  1.引导幼儿观察、欣赏、了解线描画形象的图案,以及装饰特点,引导幼儿参照装饰的手法,自主的进行装饰画的活动。

  2.教师:今天我们要装饰的和以前的有些不同,请先看看图片,在想一下和以前的有什么不同?

  3.一起欣赏图片,然后作比较。

  (1)引导幼儿发现,颜色不同,以前是用各种颜色的笔来装饰的,现在只有黑和白两种颜色。

  (2)教师:我们把这种用黑色笔再用简单的图案和线条的装饰画叫做黑白线描画。

  四、装饰蜗牛

  1.现在我们要用黑白两种颜色来装饰小蜗牛。

  2.依照虚线,从中间开始,正确的画圆线。

  五、提出装饰要求,装饰的时候一定要细心,沿虚线正确的划线。

  可以添画一些漂亮的花草,来丰富画面,增加装饰和美化效果。

  六、幼儿操作师在幼儿操作过程中,给予适当的`语言指导和帮助,提高幼儿作画的水平。

  七、展览作业,师生共评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蜗牛出门》教案 12

  一、活动目标:

  1、学会根据画面上实物的颜色和动物的色彩,猜测想象故事情节,感知象声词带来的趣味。

  2、关注并阅读表示时间的汉字“第×天”,会根据数字推测时间的进程,并根据故事中食物与动物色彩之间的关系,大胆地讲述自己续编的故事。

  二、活动准备

  挂图一套 彩色笔人手一盒三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没有手,没有脚,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立刻躲进房里头。

  (二)、引导幼儿观看画面,初步感知画面内容。

  1、根据画面讲述第一、第二、第三幅图片内容师:有一只蜗牛,它喜欢到处旅行,它又是一位美食家,喜欢品尝各种彩色的食物,看,小蜗牛出去旅行了。

  出示图一:

  提问:小蜗牛吃了一片绿色的叶子,变成了什么颜色的蜗牛呢?

  小蜗牛吃叶子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学说象声词 沙沙 沙沙)

  出示图二:

  提问:小蜗牛吃了一个橙色的桔子,会变成了什么颜色的蜗牛呢?

  小蜗牛吃叶子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出示图三:

  提问:小蜗牛变成了蓝色的.蜗牛,猜猜它吃了呢?

  引导幼儿学说象声词:咂咂 咂咂完整讲述三幅图片内容。

  2、继续根据画面猜测第四、第五、第六幅图片内容。

  先提问再出示图四:

  提问:接下来是第几天呢?(巩固认识汉字“第“第×天”天”),小蜗牛会吃什么颜色的食物呢?又会变成什么颜色的蜗牛呢?引导幼儿学说象声词 咕兹 咕兹同时出示第五、第六张,让幼儿根据画面,说出画面内容并说出象声词“咔嚓 咔嚓”“啊呜 啊呜”。

  完整讲述六幅画面内容,边指图片边带领幼儿一起讲述“吃了××,变成一只×× ×蜗牛”。

  (三)、尝试续编故事。

  1、小蜗牛六天旅行吃了各种颜色的食物,变成了不同颜色的蜗牛,那第七天,小蜗牛又会变成什么颜色的蜗牛呢?它又会吃些什么颜色的食物呢?请你想一想、画一画,完成后再对同伴说一说。

  2、幼儿大胆讲述创编内容。

  3、小结:小蜗牛吃了这么多颜色的食物,变成了一只彩色的蜗牛。

【《蜗牛出门》教案】相关文章:

《鹅大哥出门》教案09-06

《蜗牛》教案02-18

《蜗牛》的教案03-08

中班语言鹅大哥出门教案03-23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08-25

蜗牛手工教案01-07

《可爱的蜗牛》教案09-19

《蜗牛的奖杯》教案09-02

《小蜗牛》教案06-20

《蜗牛的房子》教案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