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教案

时间:2024-06-17 07:58:23 书信范文 投诉 投稿

《一封信》教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书信吧,书信有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是对书信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封信》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封信》教案

《一封信》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战士们的细心和对英雄母亲的深情厚意,感悟蒙生妈妈强忍失子之痛,佯装不知,坚持给战士们写回信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重难点:

  1、理清事情的发展的顺序,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明白“不平常的信”指的是哪封信。

  2、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英雄母亲托人代笔的最后一封信,体会英雄母亲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准备:

  教师:可通过上网或到图书馆收集抗日战争的相关资料。

  学生:课前预习,收集抗战资料。走访家长,了解书信常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和新词。理解“殊死”等词语。

  2、再读课文,理清事情的发展顺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弄明白“不平常的信”指的是哪封信。了解事情的起因。

  预习学案:

  1、预习本课生字新词。

  (结合课后第二题进行,方法:可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完成任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

  1、辩词导入,引生入文

  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说谎”对不对?为什么呢?(不对,骗人,不诚实等)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有一大群人在说谎。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师板书课题(“不平常”用红色粉笔写)学生读课题。

  2、引导学生反复读课题,挖出题眼“不平常”留作悬念激趣。

  (信为什么不平常呢?)

  二、预习交流: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拿出预习笔记,交流字词的预习情况。

  3、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词语的预习情况,并强调学生应该注意的地方。

  (“寡”字在书写时,注意下面是“刀”,不要写成“力”了。)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如:“敌众我寡”、“殊死”、“惨烈”等词,师引导学生一起品味体会词语的意思。

  4、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小组内交流预习笔记。

  (“我”的战友赵蒙生在一次战役中牺牲了;为了不让英雄的妈妈伤心,战友们代赵蒙生给母亲写信。而这位英雄妈妈在接到第一封信时,就知道自己的孩子不在了,为了让战士们安心打仗,她强忍失子这痛,坚持托人代笔回信的'感人故事。)

  5、全班汇报总结,初步明白课文内容:他们不是撒谎,而是为了安慰抗日英雄赵蒙生的妈妈不要伤心难过而写的信,这是善意的谎言。

  三、质疑探究:

  师:初读课文,我们已经明白了这些人写信“撒谎”的原因,故事了解到这里,孩子们,你有什么疑问吗?

  师生共同质疑:

  1、文中写了几封这样的信?这些信是是谁写给谁的?

  2、“不平常的信”到底指的是哪封信?

  过渡:同学们提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那么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一定不逊色,下面请孩子们发挥小组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小组内合作学习以上问题。看看谁是最棒的!

  3、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句子在小组内与合作伙伴交流。

  4、班内展示:

  (1)生汇报:课文中一共出现了三封这样的信。

  A、分别指名读一读这三封信。

  B、这三封信分别是谁写给谁的?(第一封信是排长替牺牲的战友赵蒙生写给母亲的;第二封信是赵蒙生母亲请人写给儿子的;第三封信是替赵蒙生母亲写信的大叔写给战士们的。)

  (2)生汇报:“不平常的信”具体指的是第三封信。

  (3)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第三封信,谈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从中感受到英雄母亲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4)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条理。

  引导学生沿着“起因(赵蒙生牺牲)――发生(排长写信)――发展(英雄母亲托人代笔回信)――结果(最后一封信)”这一线索,理清文章的条理。

  5、了解故事的起因。

  师导读:同学们,现在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回到战友赵蒙生牺牲的那次战役中去。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想象画面。

  (2)同桌交流:听同学读了这两段话,你们脑海里呈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一个是战火纷飞的画面,一个是战士们因为战友赵蒙生牺牲了的悲痛场面。)

  (3)指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殊死”、“至关重要”、“尽管、、、、、、但、、、、、、”、“非常”、“落荒而逃”、“光荣牺牲”)

  四、达标检测: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封信为我们阐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2、出示词语,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五、总结拓展:

  总结:同学们,赵蒙生牺牲了,他死得悲壮、死得光荣。但对于失去战友的战士们来说这是一件悲痛的事情。这要是让赵蒙生的母亲知道了,她该有多伤心啊!所以才有了战士们定期给英雄妈妈写信的“欺骗”行为。从这些欺骗行为中,我们也感悟到战士们对英雄妈妈的敬重。

  拓展:生活中你们有过这样类似的“欺骗”行为吗?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以及课后练习2的词语。

  2、有感情地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

  不平常的信

  赵蒙生牺牲

  (起因)

  排长写信

  (发生)

  英雄母亲回信

  (发展)

  最后一封信

  (结果)

  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自学,让学生了解这是一封什么样的信,问什么说它不平常,了解信中的内容,知道生活中会有善意的谎言,一定要了解情况,做好自己的判断。让学生也感悟到战士们对英雄妈妈的敬重。

《一封信》教案2

  1 第一单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教学:

  ①懂得写信的格式,写各部分应注意的事项。

  ②注意用语的得体。

  2.过程和方法训练:

  ①学会写信,格式正确。

  ②注意把要告诉对方的事情写得比较具体,叙事清楚。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①了解开展“手拉手”活动的重要意义。能够运用书信与人进行思想、感情交流。

  ②培养学生在小伙伴的交往中要学会相互了解、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二、习作重点

  1.以书信的格式,介绍自己和远方的小学生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和建议。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写具体。

  2.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3.要注意书信的格式和信封的写法。

  三、课前准备

  ⑴了解本次写信的内容和对象。

  ②了解书信的写作格式。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习作指导

  积累 定向观察 收集素材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在祖国的东西南北,有许许多多我们的同龄人。大家彼此建立联系,交上朋友有多好。今天,就让我们和远方的同龄人交上朋友吧。

  2.生自由畅谈建立联系的方式---书信。

  3.开展哪些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

  4.生汇报:读书活动、救助活动、体育活动、文艺活动等。

  5.讨论交流:自己在书信上最想说的事。

  (二)揭示本次作文主题

  2 1 .同学们说的真好,就写你最喜欢的活动吧。

  2、讨论特点,明确要求。

  (1)在信里,可以先介绍自己的情况,再说说打算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2)也可以先写活动想法及建议,最后介绍自己。

  (3)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去写。既可以个人名义写,也可以小组的名义写。(4)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写具体,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5)在动笔前要复习书信的格式,要求按格式书写;

  (6)写好后,要在小组内读一读、评一评、改一改,引导学生互相修改,并恰当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

  尝试 合作交流 拓展思路

  (一)引导学生写作:

  1.根据自己选择的活动和建议理出提纲。

  2.交流提纲,指导写作。

  (1)写自己打算开展的活动,要求写得既有意义又有趣。写时还要把活动的过程交代清楚,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对最能体现有意义又有趣的地方要写具体。

  (2)对活动的建议要切实可行,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要用事实说话,不能空发议论。

  (3)写信应注意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等五个部分。在介绍自己的情况时,在告诉对方打算开展活动的想法时,在提出可行的建议时,都应该说话委婉,掌握分寸,情真意切,有诚意,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4)观看自己所带来的信件,再次复习巩固书信的格式。

  (5)注意信封的写法:信封的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地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要写得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和寄信人所在地的邮政编码。教师要重点强调。

  (二)引导学生想象脑海中既有意义又有趣的活动。

  (三)确定观点 各抒己见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各抒己见,大家评议。

  (四) 指导写法,理清顺序。

  1、写活动还要把活动的过程按一定的顺序交代清楚,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

  2、对开展的活动,你有哪些合理化的建议?

  3、写完后自己读一读,改一改。

  3 4、书信的格式和信封的写法应牢记。

  5、语气要委婉,情真意切,有诚意。

  (五)说说自己的提纲及思路,请其他同学评一评。

  (六)写作练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写作)

  附范文: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李潇同学:

  你好!

  收到这封信,你一定感到很奇怪吧!因为我们毕竟素昧平生呀!那么,我先介绍介绍我自己,我是浙江省龙游县实验小学五(3)班的学生,名叫杨韫琪,今年12岁,是位多才多艺的女孩,还是班里的班长呢!(嘿嘿,有点骄傲吧!)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和西部小朋友手拉手”的活动,我从百度网站上搜索到了你的情况,看了你的事迹,我被深深感动了,所以才提笔给你写信。

  你是不幸的,过早失去了母爱;父亲的出走,更是雪上加霜。你幼小的双肩早早得承受了不该承受的重担,你又是坚强的,小小的年纪,你毅然挑起了全家生活的责任,还要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你又是上进的,你仍然不放弃学业,凭自己的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一家人一次又一次被你感动,一次又一次被你震撼了。爸爸妈妈对我和你结成“手拉手好朋友”的想法很支持,愿意给你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愿我的帮助能给你枯竭的心田注入爱的甘泉,使你重新活泼开朗起来。

  李潇,我希望你能来我家看看,(愿意的话我可以给你寄去路费)我想带你去看看我们这儿的千古之谜——龙游石窟。它是我们龙游最为骄傲的景点,多少中外游客对它的神秘莫测感到惊奇。许许多多专家来到这里考古,一个个谜团使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成了未解之谜。如果还有时间,我可以带你去我的学校,我们学校可漂亮了!特别是春天的时候,躺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晒太阳,听着鸟儿的歌唱,再舒服不过了!要是你来了,肯定会喜欢上我们的`学校的。李潇,我也希望你能振作起来。记住,无论遇到什么,“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会帮助你,为你加油,为你鼓劲,为你喝彩!李潇,不知不觉我已经把你当成我的知心朋友了,你呢?你是不是也把我当成知心朋友了。你有什么心里话对我倾诉吧,你也不用担心,也不用静静地发呆,因为我是你永远的好伙伴!

  李潇,听我讲了这么多,你也可以给我写信呀,希望你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祝你:奋发向上、学习进步!

  你的新伙伴:杨韫琪

  3月5日

  第二课时 修改评议

  一、第一步:回扣要求 交流习作

  4 (一)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修改步骤:

  1、修改错别字.

  2、修改不通顺的句子.

  3、修改罗嗦没有条理的段落.

  (二) 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根据习作要求同学间互评互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小组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 小组内交流修改习作。写出评改意见和建议。

  2. 推荐本组优秀习作。

  二、第二步:佳作欣赏 借鉴提高

  全班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的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大屏幕展示佳作,师生共评议。

  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修改作品。

  让学生谈修改习作的收获体会,引导学生把兴趣保持下去。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下发习作,学生认真读老师的评语。

  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的自信心。

  二、教师总结点评

  1. 小结本次习作得失。

  2. 指出共同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议,下次习作注意。

  三、共赏佳作,激励写作

  1.课堂上师生共赏优秀作品。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信心。

  2.表扬在此次作文中表现突出者,习作进步者,想象新颖者,感情真挚者。

  3.教师推荐有关的作品,生课下阅读。

《一封信》教案3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

  2、体验小树叶和大树妈妈互相关爱的情感,懂得在接受妈妈爱的同时,也应主动关心妈妈。

  3、理解"笔直、丰收、吸取"等词语。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自制信件、配图一份、散文《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音乐《小树叶》

  经验准备:已经有了关于秋天里树叶颜色变化的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一、以实物信件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我是大树妈妈,今天早晨啊,我收到了一封信。信上写着,快乐森林,大树妈妈收。哎,这是谁寄给我的?对,是小树叶,秋天来了它离开了大树妈妈。它很想念大树妈妈,于是呀它给大树妈妈写了一封信。信里会写些什么呢?我们来听一听就知道了。

  二、欣赏散文,初步理解散文内容

  (一)完整欣赏散文《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

  教师:

  ①大树妈妈收到这封信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大树妈妈会感到很高兴很幸福。

  ②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信里都说了什么?

  (二)分段欣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1、欣赏第一段散文教师:

  ①秋天,大树妈妈给小树叶换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红色和黄色的衣服)为什么秋天来了,小树叶穿上了红色和黄色的衣服?

  ②小树叶们参加了什么活动?(小树叶旅行团)

  2、欣赏第二段散文,结合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教师:

  ①小树叶跟着秋风阿姨看到了什么呢?

  3、欣赏第三段散文,通过扮演游戏,实现师幼互动,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散文

  ①小树叶生病了,妈妈是怎么做的?

  ②大树妈妈很爱小树叶,每天拼命的.从土壤里和阳光里吸取养料把小树叶养大,谁来用动作学学大树妈妈怎样从土壤吸取养分的?谁来学学大树妈妈怎样从阳光中吸取养分的?小树叶怎么长大呢?(分别请小朋友上来演示)③每当大风大雨来临时,大树妈妈又是怎么做的?

  教师:我们低头看看,大家把凳子底下的树叶头饰戴在头上扮演小树叶,现在呢我是大树妈妈。大家便跟着老师用好听的声音念信一边做动作好吗?

  (三)引导幼儿说说妈妈的爱,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体验教师:

  ①看完了这封信,大家觉得大树妈妈爱小树叶吗?那我们的妈妈爱不爱我们?怎么爱我们的?

  ②妈妈这么爱我们。小朋友平时怎么爱自己的妈妈的?

  教师小结:每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我们平时也要主动的爱妈妈。

  (四)教师小结,伴随音乐《小树叶》结束活动。

  教师:在这封信里呀,小树叶参加了旅行团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大家想不想去参加旅行团?来,我们站起来大家轻轻地走到老师身边跟着老师去旅行吧。

《一封信》教案4

  教学目标

  1.懂得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爱情不仅是异性相吸的爱慕,更是同甘共苦的忠诚和超越生死的情感。

  2.掌握抓住关键词或短语,联系上下文品读思考、理解文意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歌德在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写道:哪个男子不重情,哪个少女不怀春。真是这样的,少男少女到了一定的年龄,开始迈向成人世界,情窦初开,就会思考一个词——爱情。什么叫爱情?爱情是什么?许多年前,有一位14岁的少女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这位父亲并没有像许多家长那样避而不谈,也没有像有些家长那样呵斥女儿,认为她涉足了禁地,而是给女儿写了一封信,真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位父亲就是享誉世界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二、通读全文,思考:爱情究竟是什么?

  (一)向14岁的女儿解释什么叫爱情,这位父亲用了什么样的方式?

  ——童话故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

  (二)理出“爱情”的三层内涵。

  1.请学生围绕“什么叫爱情”的问题阅读第5—23段,寻找答案,圈画相关语句。

  2.学生发言,理出“爱情”的三层内涵:爱情、忠诚、心头的记忆。

  三、抓住“眼神”,联系上下文品读,理解“爱情”的三层内涵。

  (一)抓住“眼神”

  1.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每一次对“爱情”的解释都源于上帝和大天使所看到的——眼神。

  2.齐声朗读三处对眼神的描写。

  教师引导:仅从这三个眼神中,我们是不是能清晰解释它们所代表的“爱情”、“忠诚”和“心头的记忆”呢?似乎还是很抽象,不容易解释。怎么办?让我们联系上下文来品读。

  (二)联系上下文品读,理解“眼神”中所表达的“爱情”的三层内涵。

  主要步骤:

  教师提出突破口问题→学生联系上下文品读、圈画、思考→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点拨

  1.第一层:突破口问题——上帝为什么惊呆了,并且那么生气?

  联系第6段:“当上帝创造人类时……”“你们在一起过日子吧!延续后代……”

  第7段:“这种美远远超过蓝天和太阳、土地和长满小麦的田野。总之,比上帝所制作和创造的一切都美……”

  第24段:“世上各种有生命的东西生活……但是,只有人懂得爱……”

  爱情是青年男女彼此的吸引和爱慕,这种心灵的`碰撞、精神的交融早已超越了上帝造人的初衷,在上帝眼中,人就是一种生物,男女在一起就是过日子、延续后代,与其它生物没什么两样,但是人类的男女却创造出“爱情”,这是独属于人类的情感,比上帝创造的一切都要美得多。

  2.第二层:突破口问题——你能从第14段“眼神”的上文中寻找到有关内容,帮助你解释“忠诚”吗?

  “50年后”、“一座非常好的小木屋代替了原来的小棚子,草原上修起了花园……”、“在小木屋门前坐着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婆……”

  “忠诚”是经历漫长时间考验的彼此相守,“忠诚”是在漫长的日子里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同甘苦共患难的不离不弃。

  3.第三层:突破口问题——你怎么理解“心头的记忆”?

  联系第18段:“那好吧,你们的日子不长了,以后我再来,看看你们的爱情将变成什么。”“男人坐在小山坡上,一双眼睛呈现出非常忧虑的神色……”

  “心头的记忆”超越了生死界限,永存于心中。

  (三)朗读第22、23段,用简洁流畅的语言阐述你从这个童话故事中所悟到的“爱情”的内涵。可请学生稍做准备。

  参考:什么是爱情?爱情是青年男女的彼此爱慕,爱情是经历时间磨砺的彼此忠诚,爱情是超越生死的情感记忆。它是人类永恒的美与力量,代代相传,永不衰退。

  四、再读课文,理解作者的用意,懂得要明智地爱,明智地生活,才能真正为人,真正获得幸福。

  (一)教师引导:什么叫爱情,苏霍姆林斯基已经向女儿解释了,那么这是不是这位父亲写这封信给女儿的最终目的呢?

  学生再次通读课文,思考圈画。

  (二)学生发言,教师点拨。

  父亲的这封信用意在于“促使她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萌发”,启发女儿懂得爱的真谛,懂得爱是一种人性美,从而明智生活,善于生活,获得真正的幸福。

  五、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兼作本课结语。

  六、布置课后作业

  从身边的人和事或阅读材料中寻找“爱情”,写一篇短文,题为:那就是爱情。

  教学建议

  如果学生阅读能力较强,在“抓住‘眼神’,联系上下文品读,理解‘爱情’的三层内涵”这一环节中,也可以采取提出总突破口问题的方式,给学生以较大的阅读自由度。总突破口问题为:你最欣赏那一种眼神?为什么?联系上下文分析回答。

《一封信》教案5

  一、设计意图

  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料收集,幼儿对西部的认识从一无所知到有了一些最基本的了解,但是由于小组、个体的活动较多,幼儿之间的交流不多,那如何让幼儿来共享、分享,充分发挥资料的价值呢?这时就有必要进行一次展示资料的活动,让孩子来讲讲自己的所思所想,考虑到单件的资料展示不会激发孩子更多的参与积极性。特意设计了一下西部孩子来信的环节,让幼儿围绕这一环节展开活动。

  二、目标

  1、幼儿能较大胆地展示资料,能用多种手段来表示自己对西部的初步了解,能倾听别人的讲述。

  2、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激发幼儿同人的意识。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达对西部孩子的帮助。

  三、过程

  (一)展示资料

  对于西部,我们展开了研究从不知道到知道,在这过程中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资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对西部的认识。

  (为了使每个小朋友都看的清楚,老师把各种各样的资料都张贴在板子上,现在你们可以就自己兴趣的话题来。)

  师:问:我们说的西部到底在地图的'那里,有哪些地方呢?

  幼儿讲述各种资料,老师略加讲解。

  (二)读信

  是啊,小朋友说的真好,西部有美丽的风光,但是西部也十分的落后。他们的孩子有的不能上学,老师这里就有一封西部孩子写来的信,你们想知道她写了些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打开信封,和孩子一起读信)

  问:信上告诉我们什么?(幼儿回答)

  看到西部孩子那么的穷,那么困难,你们想些什么呢?怎样帮助呢?

  (三)幼儿操作活动

  现在,就请小朋友按刚才自己说的去做吧!

  老师重点是辅导写回信的一组小朋友。

《一封信》教案6

  活动目标:

  1、 在情景中大胆感知、理解、表述信的内容。

  2、 初步感知信的格式,并尝试“写”信。

  3、 在听听、讲讲、做做、说说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4、理解相关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材料创设:

  图片,纸、笔

  活动过程:

  一、 设疑、猜测妈妈的去向,引出图画信

  1、 出示小男孩设疑:今天是星期天,宝宝起床发现她妈妈不在家,急得快要哭了。你们想象看,他妈妈会去哪?

  2、 引出信:小宝宝在家找呀找,发现了一封信,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它请小朋友一起来帮它看一看,读一读。

  二、 理解、表达信的内容,掌握解读信的方法

  1、出示图片,理解内容。

  2、这信是谁写给谁的?

  3、分步理解图画信的含义:妈妈让小鸡在家做些什么事?这箭头是什么意思?

  4、小结:原来这是妈妈让宝宝在家做事的顺序

  5、个别幼儿大胆读信,宝宝有点明白了,谁能把信完整的读出来,记住不要忘了念称呼和落款

  三、尝试制作图画信,尝试连贯讲述。

  1、写信重点:告诉妈妈你要为她做些什么去关心自己的妈妈

  2、幼儿写信,并读一读信

  3、寄信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对木偶的形式是很喜欢的,幼儿们在老师的启发下初步尝试了认读信,而且也尝试了自己写一封信,从反映上看幼儿中三分之一的幼儿能正确使用信的格式进行写信,还有一部分幼儿在认识的基础上写信还有困难,这对我很有启发,我想集体教学活动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还可以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指导和学习,这样也便于老师的个别指导,整个活动幼儿的积极性都是比较高的,也能很好的完成了我的教学目标,对于中班孩子来说这种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是我们以后活动中可以尝试的。

《一封信》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间真情,体会战士们的细心及英雄妈妈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重难点

  感受人间真情,体会英雄妈妈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准备

  课件;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抗日战争的相关资料;了解书信常识。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辩词导入,引生入文

  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说谎”对不对?为什么呢?(不对,骗人,不诚实等)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有了一大群人在说谎。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板书:17 不平常的信

  二、初读,寻找兴奋点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想办法先把课文读通,然后再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小组内交流。

  2.全班汇报总结:初步明白课文内容,他们不是撒谎,而是为了安慰抗日英雄赵蒙生的妈妈不要伤心难过而写的信,这是善意的谎言。(从定期写信、模仿笔迹等方面也看出战士们的细心。)

  三、细读,找准情感持续点

  1.找出课文中一共写了几封信,分别是谁写给谁的。

  2.初读课文,我们已经明白了这些人写信“撒谎”的原因,再读课文。

  课件出示前两封信:第一次假设自己的身份,你们是其中的一个角色,当发生这样的事情时会想些什么?用简单的词或句子概括写下来。

  A.和排长一起写第一封信给蒙生妈妈的战士们。

  B.战士们想象蒙生妈妈收到这封信的情景。

  C.收到蒙生妈妈回信的战士们。全班交流。

  3.带着自己的想象,再读这两封信,想:他们是的士兵。

  4.我们给蒙生妈妈写了很多信,从哪里看出来的?“我们一直和英雄……1946年春天。”抓重点词:一直。复习巩固过渡句的作用。

  5.自读文中的最后一封信,谈谈自己的感受。想:这是一封的信。

  6.课件出示这最后一封信:再次假设自己的身份,你们是其中的一个角色,当发生这样的事情时会想些什么?用简单的词或句子概括写下来。

  7.两次假设对比,说说自己的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文中两封给战士们的`回信。

  四、精读,抓住情感升华点

  在整个故事中,除了课文提到的不平常的信以外,还有很多不平常的人、事、物。不平常的你发现了吗?再读课文找一找。课件出示:不平常的人、事、物。

  五、真情流露,评选感动班级人物

  读完这篇课文,我们在善意的谎言里看到了很多真诚的人,有真情的人。课文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感动,找找最让你感动的部分读读。说说谁最让你感动,并写上简单的推荐词。

《一封信》教案8

  活动目标:

  1、感受大树妈妈与小树叶之间互相关爱的情感,懂得在接受妈妈爱的同时,也应主动关心妈妈。

  2、欣赏散文,知道秋天来临时树叶的`变化,理解大树和树叶之间的关系。

  3、学习并理解“笔直、吸取、露出笑脸”等词语。

  活动准备:

  1、教具:音乐磁带《小树叶》、范画一幅、字卡若干、配套散文磁带《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

  2、学具:制作信件的若干材料。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相互问候,幼儿在歌曲《小树叶》的音乐伴奏下做律动。

  二、感知活动。

  1、谈话:让幼儿结合经验,讲述秋天到来时,大树及小树叶的变化。

  2、教师出示教学范画,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这是什么季节?小树叶怎么啦?小树叶离开妈妈后会怎么样?

  3、幼儿完整欣赏散文录音磁带。

  4、欣赏散文第二遍。

  提问:小树叶在信里对大树妈妈说了些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教师可适时散文中的语句给予指导。

  三、游戏活动。

  1、散文中城市里出现什么样的高速公路?出示并学习字宝宝“笔直”。

  2、大树妈妈每天从土壤和阳光中吸取养料中的“吸取”是什么意思?出示并学习字宝宝“吸取”。

  3、露出笑脸是什么意思?出示并学习字宝宝“露出笑脸”。

  四、情感体验。

  让幼儿说说妈妈是怎样关心,爱护自己的,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五、操作活动:给妈妈的礼物。

  幼儿集体写信,或者画出或写下对妈妈的爱。收拾学具,集体去寄信。

《一封信》教案9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能站在帕特鲁普的角度给助人老者写回信。信得内容是对帮助了自己的人表示感谢。

  2要注意表达清楚帕特鲁普内心地感受和应该表示的感激之情。

  3、要注意书信的格式。

  教学重、难点

  1、要学会站在帕特鲁普的角度思考问题,写出他内心应有的真实感受和对老人的感激之情。

  2、书写格式要正确。

  教学准备

  《购买上帝的男孩原文和《爱的奉献》歌曲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1)放《爱的奉献》这首歌曲,听了这首歌想到了什么?说一说。

  (2)你都知道那些无私奉献的人和事?

  (3)还记得这位老人吗?出示《购买上帝的'男孩儿》,配乐朗读文章。

  (4)读本次习作要求,明确内容。

  2、讨论写话内容。

  (1)假如你是帕特鲁普,受到老人的来信后你会想到些什么?想对老人说什么?自己想一想。

  (2)说给同组同学听一听。

  3、全班交流,互相评议。

  资源说给全班同学同学听,同学互评,注意感谢是否诚恳、发自内心,感谢的语言是否得体。

  4、动笔细作,个别指导。

  (1)明确书信格式。

  (2)动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1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2各组推荐佳作,逐一朗读,逐一围绕是否表达出真情实感,感谢的内容是否表达清楚,使用的语句是否得体来。

  3对照佳作,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二文后指导。

  1、结合学生的进行讲评。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好词语用得好,都要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2、出示两:

  一佳作,出示佳作欣赏,学习写法。

  一带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三、修改。

  四、誊文。

《一封信》教案10

  一、激情导入,积淀情感

  1.亲爱的同学们,不知不觉,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还有3个多月就要结束了, 20xx多个日子,从蒙昧无知到学有初成,在这六年的学习生活中,老师给了我们多少期待、多少关心、多少帮助、多少鼓励啊!即将离别之际,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重温六年来那一幕幕动人的情景,给亲爱的老师写一封信吧。

  [设计意图] 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二、自主审题、选材

  1、请快速阅读习作提示,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生谈审题之后明确的习作要求。

  2、师:明确了题目的要求和要表达的情感后,我们就要围绕习作要求和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来进行——选材。

  同学们,六年的时光,一定有那么一位老师给你留下了许多难忘的事情:一次倾心的谈话、一句难忘的鼓励、一束严厉的目光、又或是一次令你心跳的家访??我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请细细搜寻记忆中老师关心、教育你的一个动人的场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3、小组讨论,个别发言

  4、这些同学说的例子都很好,那么老师给这么多回忆,我们不可能在信中一一倾诉,那么这些材料如何取舍呢?我们在选材时要遵循几个原则——(板书:真实、典型、新颖)

  [设计意图]习作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当然就是审题,审题正确,一篇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在这一环节中,我着重指导学生自主审题,通过审题,确定本次习作的要求,并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选择事例,明确选材的原则。

  三、例文引路,学习表达

  1.有一个同学,他把也在毕业前夕给自己的老师写了一封信,我们看看他选择了什么事例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与眷恋之情。(例文见教参242页)

  2.出示例文,学生自读。(对于借鉴到的表达方法可在资料上圈圈点点)

  3.组织交流,集体评议。

  (1) 例文中,小作者写了哪些事?文章表达了小作者对老师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小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 你领略到了那些写作方法?

  4.根据学生汇报,老师小结。

  (1) 围绕中心,选取具体事例,典型场景。

  (2) 详略得当,写清细节。

  [设计意图]在习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读写的结合”,通过阅读例文,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如何选材,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形成学法的迁移。

  四、列提纲

  1.在审题、选材之后,动笔写作之前我们别忘了先写提纲。提纲可以使我们的文章中心明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2、出示:写提纲要求,学生动笔写提纲。

  提纲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题目、二是中心思想、三是内容要点及写作顺序、四是详写、略写的提示。

  五、回忆格式,下笔成文

  师:提纲列好,我们就可以下笔成文了,今天我们要写的是一封信,在动笔之前我们再回忆一下书信的格式。

  1.复习书信格式:

  称呼一定顶格写, 问候话语别忘记。

  信的正文分段写,另起一行写祝语。

  名字写在右下方,紧接一行写日期。

  2.出示温馨提示:

  (1)要围绕中心,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情。

  (2)内容要真实,详略要得当,细节描写要生动。

  (3)抒发真情实感。

  (4)注意书信的格式。

  3.难忘和老师相处的那一幕幕!在这即将离别的时刻,让我们把心中最难忘、最美好的记忆写下来,把心中对老师的感激和眷恋写下来,作为最好的礼物送给我们敬爱的老师。

  4. 学生回班完成作文。

  [设计意图]最后小结,依然营造的是依依惜别的气氛,使学生产生习作的冲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中的“情”犹如教学双边活动的中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指导下渐入佳境,使感情受到升华。

  板书: 习作七

  审题写信 忆事 抒情

  选材真实 典型 新颖

  列提纲

《一封信》教案11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学习“老师的本领比魔术师还大”这段话。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话。

  2. 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和精心培养,以及学生对老师的感激、敬爱之情。

  3. 培养尊敬、热爱师长的情感。

  教学过程:

  1. 引入课堂

  师:课文主要表达了小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师: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作者的这种情感?

  (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在适当的地方作记号。)

  (生回答后,重点学习“老师的本领比魔术师还大”这段话。)

  2. 感受老师的本领大,像魔术师。

  师:谁能说说你们对魔术师的感觉?(生:很神奇。)他们都有哪些本领让你们感到神奇的?(生各抒己见)

  师:那老师的`本领怎么会比魔术师还大呢?(生举例说明)

  师:你看,老师的本领如此神通广大,让她的学生佩服,谁来念念这句话?(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老师,那时候,在我的心目中,您的本领简直比魔术师还大!)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赞美老师的阅读文章。阅读体验有两个特征:一是情感性,读者和文本的相互作用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贯穿了整个阅读活动。所以,在这个片段设计中,我让学生从自己的情感出发,先说说自己对魔术师的情感体会,然后,将老师和魔术师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在自己学生心目中那神圣的地位,同时,敬佩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阅读体验的第二个特征是整体性,阅读体验是以整体感知为基础的,而不是在对每一个字、词的分析上,因此要强调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刚开始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从大体上感知课文的大意,然后,从这个整体出发,在课文中寻找与之相应的内容,进一步去学习课文,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一封信》教案1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能站在帕特鲁普的角度给助人老者写回信。信得内容是对帮助了自己的人表示感谢。

  2 要注意表达清楚帕特鲁普内心地感受和应该表示的感激之情。

  3、要注意书信的格式。

  教学重、难点

  1、要学会站在帕特鲁普的角度思考问题,写出他内心应有的真实感受和对老人的感激之情。

  2、书写格式要正确。

  教学准备

  《购买上帝的男孩原文和《爱的奉献》歌曲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1)放《爱的奉献》这首歌曲,听了这首歌想到了什么?说一说。

  (2)你都知道那些无私奉献的人和事?

  (3)还记得这位老人吗?出示《购买上帝的男孩儿》,配乐朗读文章。

  (4)读本次习作要求,明确写作内容。

  2、讨论写话内容。

  (1)假如你是帕特鲁普,受到老人的来信后你会想到些什么?想对老人说什么?自己想一想。

  (2)说给同组同学听一听。

  3、全班交流,互相评议。

  资源说给全班同学同学听,同学互评,注意感谢是否诚恳、发自内心,感谢的语言是否得体。

  4、 动笔细作,个别指导。

  (1) 明确书信格式。(2) 动笔写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1 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2 各组推荐佳作,逐一朗读,逐一围绕是否表达出真情实感,感谢的内容是否表达清楚,使用的语句是否得体来评价。

  3 对照佳作,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二、文后指导。

  1、结合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好词语用得好,都要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2、出示两篇作文:

  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赏,学习写法。

  一篇带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三、修改作文。

  四、誊写作文。

《一封信》教案13

  【教学内容】

  课本P33~35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两封信情感的不同,能用几句话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情感。

  4.体会到要微笑着面对生活,做一个传递快乐的人。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感受两封信情感的不同。

  【教学难点】

  1.体会到要微笑着面对生活,做一个传递快乐的人。

  2.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一封信)大家看,这是什么?(一封信。)对。当亲友不在身边时,我们可以把想告诉他的事写成一封信寄给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信的课文。

  2.谁来读一读课题?

  3.齐读课题。

  4.看着课题,猜猜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呢?(学生交流。)

  二、整体感知

  1.出示词或短语,认读。

  削土豆修台灯一沓纸刮胡子冷清肩膀

  一团纸一束花重新朝向闪闪发光又蹦又跳

  2.指导学生理解“削”“刮”等动词。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3.理解“一沓纸”和“一团纸”的区别。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数量短语吗?

  4.用“闪闪发光”“又蹦又跳”造句。

  三、认知贯通

  1.指名分段读课文,并穿插学习文中部分生字及词语。随机提问:露西写了几次信?

  2.自己轻声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露西两次写信分别写的是什么?第一次写的内容用直线画出,第二次写的内容用波浪线画出。

  3.想一想,这两封信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

  四、指导书写

  1.自由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布局。

  2.观察老师范写,学生描红。说一说写这些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3.教师重点指导“封”“信”“圆”“珠”“笔”“电”“影”。

  4.教师巡视指导。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露西给爸爸写了两封信,谁还记得分别写了什么呢?

  二、巩固提升

  1.学习第一封信。

  (1)请一名学生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封信里写了什么。

  (2)我们一句一句地看信里写了什么,好吗?

  ①信里,第一句就告诉爸爸,“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②还写了什么?(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想想爸爸在家时还会和“我”做哪些小游戏?

  ③还写了什么?(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是呀,负责修理东西的爸爸不在家,我们真拿坏的台灯没办法,真令人伤心啊!想一想:仅仅是台灯坏了需要爸爸修吗?还有什么是需要爸爸做的?

  ④还写了什么?(还写了家里很冷清。)爸爸要过半年才能回来,现在只有露西和妈妈在一起了。露西要一个人回家,一个人烧饭,家里静悄悄的。假如爸爸在家,那该多好啊!

  (3)可是,要那么长时间才能看到爸爸,所以她心里对爸爸是多么——想念。谁能把露西对爸爸的想念读出来?(读信的内容。)

  (4)这封信越写越让人——伤心。谁来做伤心的露西?齐读。

  (5)总结:露西写的好像都是一些不开心的事情。爸爸看到这么多让露西伤心的事情,可能会怎么样?

  (6)是啊,露西看到妈妈过来,也觉得自己的这封信写得——不好。

  2.所以妈妈让她——重新写。

  (1)理解“重新”。

  (2)这次写信,注意到了吗?是露西一个人的话吗?

  (不是,是妈妈和露西的话。)

  露西说:“亲爱的爸爸……”

  妈妈说:“我们过得挺好。”

  妈妈的话就是想让露西告诉爸爸生活里让人——高兴的事情。

  (3)出示:“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

  ①这里没写出来是谁说的,你能猜猜吗?为什么?学生交流。

  ②指导朗读。

  (4)刚才说,台灯坏了,修不好,很让人伤心。现在妈妈找爸爸要什么?(螺丝刀。)爸爸不在家,我们可以——自己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5)妈妈还宣布了一个好消息。谁来读?露西的反应是什么?谁来演露西?(学生表演。)

  (6)总结:现在你对比出来了吗?两封信内容不同,收信人的感受也会怎样呢?

  (7)小组交流。

  (8)是啊,露西的第二封信虽然内容很平常,但是这些平常的小事,传达给爸爸的是她和妈妈过得很好,让爸爸不用担忧。多么善解人意的孩子啊!让我们再来读读露西和妈妈写的信,把快乐传递给爸爸。(男女生分读。)

  (9)信的最后,露西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思念,还画了——一大束鲜花,表达了对爸爸深深的——祝福。

  【板书设计】

  一封信

  第一封信第二封信

  伤心开心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学生和文本的互动贯穿了整个教学活动,在教师解决基本字词困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课文内容,朗读课文,深刻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得出感悟,在思想上得到升华。

《一封信》教案14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识记本课生字词;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及结构,理解举例在信中的作用;

  3、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4、领会信中所饱含着的深情,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目标2、3、4。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讲一则小故事,在绘声绘色的讲述中让学生感觉到自然界中母亲的伟大。

  自然界是这样,人类更不用说,有这样一个比喻:父亲象一张弓,积蓄了一生的力量,也要把儿子射出大山。你们认为你们的父亲是这样吗?(学生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将军,读一读他给儿子写的一封信,从中感受父辈对自己子女的拳拳之心。(板书课题),注意这位将军的名字(亚洲)并展示多媒体,了解作者。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圈画生字词,自己动手解决。(展示多媒体及时检测);

  2、信中主要讲了什么?

  (三)、深入理解,合作探究

  父亲肯定了儿子的哪些优点,又提出了哪些希望?

  1、优点:

  a、写了哪些事例?你对哪个事例印象最深?并谈感受。

  b、为什么只突出这两个优点?

  c、你认为自己有哪些优点?请结合实际谈谈。

  2、希望:

  a、写了哪些事例,哪些事例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b、为何只强调这两点呢?

  c、你怎样看待自身的不足?联系实际谈谈。

  (四)、口味语言:

  从本文中推荐名言、警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五)、作业

  1、把你从本文中推荐的名言、警句制成卡片,看看谁做的最好(从布局、内容、字体等方面比较)

  2、给自己的父亲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尽可能回答你父亲可能对你提出的的希望。

《一封信》教案1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起点与终点的路径。

  2、引导幼儿尝试自己设计迷宫。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故事挂图《一封信的旅程》,各种形状的迷宫图;毛线;笔。

  学具准备:迷宫图片卡,笔,纸。

  一、导入活动:

  1、教师用毛线摆成路线,引导幼儿走路线。

  2、教师出示故事挂图《一封信的旅程》讲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教师:“皮皮梦见什么了?”

  “信先后飞过哪些地方,最后到达非洲呢。”

  二、集体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走迷宫。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挂图《一封信的旅程》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挂图上都有什么呢!”

  (2)教师引导幼儿寻找起点和终点。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封信是从哪里来的?又要飞到哪里去?”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信路过的地方。教师:“这封信都路过了哪些地方呢!”

  (4)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提示寻找路径,并用笔画出路径。

  教师:“从皮皮家到森林应该都哪条路,请小朋友们试着走一下。”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自主探索。

  (5)教师引导幼儿重新走迷宫,

  (6)教师引导幼儿从终点到起点的迷宫,

  (7)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形状的'迷宫图。

  2、教师引导幼儿自己设计迷宫。

  (1)教师引导幼儿设计情景,经过集体讨论确定主题。

  教师:“小朋友们自己创设一个故事,帮助小动物都出迷宫。”

  “你们觉得谁的故事更合理?”

  (2)教师帮助幼儿确定起点和终点,并将起点和终点以绘画的形式画的黑板上。教师:“主人公应该从哪里到哪里呢!”

  “你们想做一个什么形状的迷宫呢!”

  (3)教师帮助幼儿确定路径。

  教师:“在走出迷宫的过程中路过了哪些地方呢!”

  (4)教师帮助幼儿画路线。

  (5)教师引导幼儿都自己设计的迷宫。

  三、操作活动

  第一组,教师引导幼儿走学具中的迷宫图,第二组,教师引导幼儿自己设计迷宫。

  四、延伸活动

  1、园内延伸:

  (1)教师在教学中投放各种形状的迷宫图,引导幼儿走迷宫,

  (2)户外活动中用体育器材设计迷宫引导幼儿走迷宫,

  (3)园内完成《操作册》第11、12页。

  2、家庭延伸:

  (1)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玩迷宫游戏,并引导幼儿自己设计迷宫,

  (2)家庭完成《亲子册》第11、12页。

【《一封信》教案】相关文章:

一封信教案02-26

《一封信》教案02-20

中班教案《一封信》09-16

语文教案《一封信》03-01

《一封信》教案15篇02-20

《一封信》教案(15篇)02-20

一封信教案(15篇)02-26

一封信教案15篇02-26

给助人老人的一封信教案02-21

给助人老人的一封信教案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