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时间:2022-07-22 13:29:59 专题范文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精选12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精选12篇)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篇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从人才视角上进行革新,要培养人们的创新思维习惯。而批判性和发散性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正是创新思维习惯的集中体现。一是不迷信、不盲从,凡事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辨证地看待问题;二是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拘泥于常规,善于从变异、多角度中寻求答案。创新思维习惯的养成有赖于给予人们必须的自由空间、自由时间和自由意志,这种自由不仅仅仅指向让人们拥有各种选取的自由,其根本还在于给予人们思想的自由和表达的'自由;创新思维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务必从小抓起,要贯穿人生的全过程,要逐步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创新勇气与创新思维习惯。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在观念上创新。要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高智商全能型高素质人才;要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领导,全体干部,促进领导干部全面发展;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取,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的有机衔接,将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加强校园、企业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构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取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要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教育体制与机制。其中,考试评价制度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考试评价制度重在改革高考招生制度,要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逐步构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招生制度,体现高考招生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多给学生一些选取机会,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尤其是原创性思考潜力应予以重点考察。目前,这种改革制度正在实施中。

  总而言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在一个全方位、多领域、大环境下有效运行。要面向全体,面向社会全面发展,各级各类教育都应肩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大使命,同时又务必明晰各自的侧重点,通过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途径,真正做到优化人才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和实践潜力,构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篇2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思考、倡导和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了。20多年来,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要支撑主体的高等院校,一向在对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必须的探索与实践,但成效并不明显,其中的关键既在于没有弄清楚什么是创新型人才,更在于没有构成完善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本文主要就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问题展开研讨。

  一、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已迫在眉睫

  就应说,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适应社会现实、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应对就业形势严峻性的必然反应。它的核心在于,以提高教学和教育的质量来提高培养的人才质量。但我国高校的高等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资料和方法从总体上看还是不能很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所构成和变化的需要的。具体表此刻如下两个主要方面:

  一是高校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存在系列弊端。

  高校虽然在校际之间有所差别,但在创新问题上却有相同的问题。概括起来,其问题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其一,缺少甚至缺乏人才的目标和目的培养。很多校园只有单纯的教学计划而没有系统的培养方案。即使有些校园有了培养方案,其中也多半是没有培养“干什么”和“为什么”资料的。其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脱节不仅仅在专业设置上,更重要的是在所传授的知识和资料上,在品德和品行上,在思角、思维和思想上。其三,教学模式和方法故步自封。长期以来,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灌输轻思维培养和重专业教育轻全面发展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甚至有时还会变本加厉;教学上启发性不足、“照本宣科”比较普遍。其四,部分专业人才的专业和行业特色不明显。学过某个专业与没有学过某个专业并没有明显区别。在培养方案设计和培养过程操作中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和培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专业和行业里也缺乏竞争力。其五,培养模式思路比较狭窄,缺乏整体性、环链性、系统性和有机性,主要是将人才培养混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忽视了活动、管理与服务等因素也能够起到与教学配合的综合育人效应和效果,忽视了对人才的全面和系统的提高和提升性的培养。其六,教学安排不合理。在四年的教学

  安排中,必修课、选修课的设置及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比重缺乏系统设计和科学论证,个性是课程设计缺乏特色性、针对性、循序渐进性和实效性,专业模块不够清晰。不少高校仍然存在因教师而设课的问题。其七,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学生的学习目的不甚明确甚至“全无”,由此带来的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对自己究竟要学什么、要干什么和要朝什么方向发展既没有概念更没有理念,也就根本谈不上要创新什么以及要培养什么创新潜力。

  二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内涵要素的认识有所偏差。

  国内外对创新型人才的理解虽有不一致但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即都强调了创新型人才务必具有的创新动力、创新欲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潜力和创新习惯等素质。在我国,通常把创新型人才定义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潜力结构和健全的创新人格,能以创新思维打破常规,创造新成果、新技术或新方法,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其实,创新型人才是既能够分为理论创新型人才、实践创新型人才和生活创新型人才,也能够分为原始创新型人才、组合创新型人才和模仿创新型人才的,总之是生活处处都需要创新。新形势下的创新型人才不仅仅就应充满创新思想,而且还要具备创新型人格。

  概括起来,创新型人才起码就应具备以下六方面素质:一是要有一种不懈奋斗的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其中必须要有理想、事业和为之的追求和奋斗;二是会动脑筋,会独立思考,要有别具一格的、别人没有的创新思维,要能想出一般人想不出的东西;三是要有勇气,要想别人不敢想的事情,要接触别人不敢接触的东西;四是要通才识,要广泛涉猎和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思维和技术并且要善于联系联想和乐此不疲,尤其是要具有必须动手的潜力;五是要有豁达心态,不仅仅在学识上要兼容并包,而且在人格上要相互尊重;六是要综合全面,要有文化底蕴,主要是要有必须的文学艺术修养,个性是门艺术,不必须要会操作,但必须要会欣赏。

  客观地讲,创新型人才目前虽然从表面看主要是数量和质量问题,其实却是社会和高校及其研究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环境氛围存在问题。个性是成才的环境问题要引起个性注意。所以,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创新和探索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二、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和方案的初步设想

  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毕业生能否就业和是否有一个好职业,并不取决于是否受过高等教育,而是取决于是否有一个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一个创新的思维与思路,也取决于是否有专业特长和特色、动手潜力或实际工作潜力、创新潜力。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着眼点要在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内涵上做足文章,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着力于营造民主、活跃、浓厚的学术氛围,给予学生充分的学术权利与多维的学术视野,并强调实践教学与启发式课堂教学相得益彰,从中培育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创新的思维与思路。

  高校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思想的创新型人才,首先务必要有一套科学的工作思路。概括起来,它能够由5个方面组成:其一是拓展学科基础,在办学中要坚持加强基础、文理结合、通专结合、脑手结合、拓宽口径,强化通识教育,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潜力的培养;其二是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树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创设和谐互动的教学和教育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思维活力,构成教学和教育的良性互动;其三是把学生课堂内外获取的不同知识、专业和兴趣,及校园对之的提倡和限制、规范和发散、处分和奖励等以同步、同幅、同度合力向前推进,以便对人才培养产生一种混合和综合的效用、效应和效果。其四是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以鼓励教师辅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用心性,构成以创新教育带动常规教学的长效机制;其五是进一步充实培养方案的资料和内涵,将品德和品行培养、基本知识和见识培养、基本技能培养等综合素质培养的方方面面纳入其中,把“专业培养计划”提升为“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靠“知识学习体系”和“人格培养体系”两大体系结构来保障和保证的。而创新的战略思维其实是对这两大体系结构的具体展开而已,由此构成了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事业战略、品牌战略、平台战略、方案战略、素质战略、结构战略、时间战略、子女战略、机理战略和环境战略等10个子方案。具体如下:

  (1)事业战略,指的是要引导学生明确上大学和学专业的阶段目标和最终目的是什么,要使学生能有所追求和有所努力奋斗。这其实是创新的最根本动力所在。但现实是,很多人被现实的就业困惑住了。

  (2)品牌战略,指的是打造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品牌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校园综合实力,其中品牌是一个由校园品牌、学院品牌、学科品牌和学生品牌等四个方面和层次构成的一个立体系统,包含了校园的品牌特色与专业的培养特色。

  (3)平台战略,不仅仅旨在探索一个“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而且还在建立和搭建各种宽广和平等的机会平台,供学生能在其中比较自由地选取和拓展。

  (4)方案战略,指的是务必制订长远的、整体的、全面的和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再行制订教学计划的分计划或子方案。

  (5)素质战略,指的是务必着力于人才的能够长远发挥作用的基本素质,把品德素质和意志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知识方法的掌握结合起来,为此务必大力繁荣校园文化活动。

  (6)结构战略,指的是对广义课堂的结构进行有机构建的战略,推荐构建“第一、二、三、四课堂”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把人才培养设置为一个系统工程。

  (7)时间战略,指的是两方面:一是把人才培养时段扩展为6年,二是把就业工作时段提前,就是把就业意识和工作从毕业班层面提前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之中,甚至提前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修订阶段。

  (8)子女战略,指的是视学生如同自己子女的战略,这要求校园和教师就应树立一种“家长”意识,“爱”字当先,着眼学生发展,不断提高管理、教学与服务水平,建立有效、高效运行的学生求助体系。其中尤其要加强教师的职责心教育。

  (9)机理战略,指的是要在教学管理机理上进行创新的战略,主张把激活学生的学习用心性与制约学生的违纪行为紧密且有机地结合起来,放活培养过程、实行弹性学制,在教学安排上实行主体性、原则性、灵活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

  (10)环境战略,指的是优化校园的校园、校舍、师资、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校风、学风等,校园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校风建设的同时,要在实验、实习和实训条件和学习生活娱乐的硬件设施方面增加投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和良性的能促使学生更好成长、成才和成熟的环境。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篇3

  改革发展纲要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到三个注重包括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

  第一,注重学思结合。

  实现学思结合,就要改变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被动理解的学习方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把学习的主动权和职责交给学生。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是实现学思结合的有效教学方式,其中的核心是启发式教学,其主要形式是探究和讨论,其主要表现是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启发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用心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第二,注重知行统一。

  知行统一,即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也是掌握知识与提高潜力的统一。从总的来说,教学是一个引领学生求知的过程,即掌握人类科学文化制度化的'过程,但是,掌握知识不是唯一的目的,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人生的幸福生活奠基。而且,掌握知识的过程也要求既动脑又动手,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保障知识的有效习得。现实中知行脱节、重知识轻实践的现象比比皆是,读死书、死读书的典型案例时有发生。提高教育质量,贯彻知行统一的观念是重要的前提保障。学习知识就应与已有经验相结合,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由于我们的教育过分地看重知识的获得和记忆,过分地看重考试的分数,使得我们的学生不同程度地脱离生活,脱离实践,成为知识考试的机器,害了严重的知识脆弱综合症。

  第三,注重因材施教。

  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忙机制。改善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改善中学生升学推荐办法,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探索高中阶段、高等校园拔尖学生培养模式。

  综合以上几点,这些不仅仅是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也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篇4

  摘要

  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影响下,电子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为满足社会对电子信息人才的需求,文章对电子信息创新人才的培养展开了讨论,了解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现状,并提出有效措施,促进电子信息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社会各行各业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人才的保障。

  关键词

  电子信息,创新人才,培养

  最近几年,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有了飞速的发展,成为我国重点开发和建设的领域。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作为电子信息类的专业性人才就业前景广阔。电子信息类的专业将重心放在了知识的实用性和综合性上,侧重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需要有雄厚的工程应用的背景作为支撑。国家在最新的教育改革、“十二五”规划以及发展的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了地方高校的奋斗目标,要对学科加以优化,打造出地方特色,更好地为地方服务。所以,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地方高校的人才,需要将重心放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亟需的人才类型上,对专业和学科的方向加以调整,确定特色,摸索出适合自身以及地方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道路[1]。

  1、电子信息类人才的现状

  1.1国内的培养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长期采用应用型的本科教育存在有诸多的问题,不利于人才的创新,比如:注重传授传统的知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度不够;教学过程中仍然以老师为主体,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所忽视,课堂的教学活动缺少实时的互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调动起来;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很难跟上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实验教学的综合性和设计性的比例较低,验证性的试验相对较多,最终的试验效果不佳;没有对毕业实习设计和专业生产实习的部分加以足够的重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进而造成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差,很难适应岗位的实际需要。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存在,没有有效处理,直接造成了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相背离,新建的本科院校的学生在就业能力上和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

  1.2国外进步的经验

  国外高等的学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了深层次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美国的大学生在创新这块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将学术性和应用性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发现并且解决问题,更为注重独立思维能力的提升。而在英法等欧洲国家,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也集中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国外在人才的培养上重视探究式和启发性的学习,主要是以学生作为中心,密切联系知识的传授以及能力的培养,鼓励个性化的发展;在人才创新培养的同时也重视个性化的发展,注重全面提升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确保学生的能力有全方位的提升[2]。

  2、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分析

  应用型的本科院校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和当地的实际需求联系起来,要联系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历史,并结合现今的专业和学科特色、优势积极推进创新。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耗费较多的经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点指的是生产的一线,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培养出用人单位需要的并且能够快速上岗的专业型人才,以技术型、专业型为特征,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指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在综合能力和知识水平提升的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所谓创新人才培养,指的是要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能够初步掌握提升社会经济发展的技能和知识,并且获取新知识、创新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类的专业应用背景比较强,是要有雄厚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的,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单单是表现在观念上和思想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实践创新上[3]。

  3、电子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

  3.1注重内涵的提升,对人才培养模式加以改革创新

  学校之所以要加大创新的力度,主要是为了提升教学的效果,推进教学的发展,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是发展创新的重要动力。需要联系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对人才培养的方案加以修订,实践环节的比例分配要适当,尽可能增加设计性实验和实验教学过程中的综合性比例。在方案的修订中,也要适量增加课内和课外的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比例。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机制,请一些在电子信息行业比较出门的专家成立专业的委员会,对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详细划分,主要包括教学方法改革、校园和企业加强合作、设计课程体系、定位培养目标等提出可贵的意见,不断地提升专业定位和发展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3.2课程体系加以优化和整合,构建卓越工程师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整合和优化的基本准则是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相配合。按照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需求,增设企业合作和软件类课程,将理论课和实验课密切联系,构建模块化的课程机制。

  3.3改进教学方法,建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改革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创新能力培养最好的地方就是课堂,作为授课老师,需要重视课堂教学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培养电子信息类人才的时候,需要从电子信息人才市场的需求出发,不仅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还需要加强软件仿真技术在实践与课外活动中的应用,使得学生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就目前而言,电子信息类专业仿真技术的软件非常多,其中包括了HFSS,Labview,ADS,Multisim,Proteus以及Matlab等。在这些电子仿真计算机软件中,单独课程的设置虽然没有,但是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还是能够涉及的,通过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结合,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增加。仿真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够有效将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知识点,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增强教师教学的理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提高。

  3.4加强企业实习环节、建设校企合作实践教育中心

  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企业实习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学生通过企业实习的方式有效加强对今后工程技术工作具体内容的了解,同时,还能够促进实践练习的加强。从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习的特点来说,学校方面需要加强与电子信息类企业的合作,促进校企合作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在安排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专业认知实践、专业实践与毕业实践等3类内容的区分。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在企业中建立学校的教育中心,这样能够有效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练习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电子信息专业知识。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实践存在着不同项目,其中包括了数据通信、Android软件的开发、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以及FPGA应用的开发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向或者是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项目,一般来说,专业学习或者是实践学习可以维持在1~3个月。学生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企业单位会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项目经理作为指导老师,在学生实践的这段时间中,指导学生实践经验,并解答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也需要在企业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实现。通过企业实践有效增加了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

  3.5重视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开放共享性的提高

  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下,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或者是课本,需要加强电子信息专业教学资源的扩大,重视电子信息课程实验室的建设,并将实验室的开放力度扩大,为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的构建提供条件。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的构建,需要加强实际教学内容的了解,并高效结合相关的科研知识,利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当老师的科研项目确定之后,可以留取部分学生参加自己的研究工作,和企业方面的合作,可以指派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参加。在创新平台的作用下,有效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有助于学生通过团队的作用实现创新实验的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进行组合,实现互帮互助良好现象的建立,进而形成大学生独特的创新组织。此外,学生可以多参加科技竞赛合作的团队、老师的课题以及相关企业的项目等,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创建相关的学习小组。通过参与创新团队,有效增强学生的创新和合作能力,对大学生个人魅力的展示以及自信心的建立都具有极大的好处。同时,还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参与其中,使得更多学生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从而加强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4]。

  4、结语

  加强电子信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电子信息类实用型人才。由于电子信息创新人才的培养存在着诸多问题,作为电子信息创新人才培养的授课老师,需要加强电子信息创新人才培养重要性的了解,并加强上述有效措施在实践中的应用,实现电子信息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这不论是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还是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凯,许云峰,张永强.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32.

  [2]梁潘.基于市场需求分析的专科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4(1):30-34.

  [3]高海,沈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点研究[J].科教文汇,2012(1):31-32.

  [4]罗海军.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方案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9):150-15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篇5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企业对高素质且实际应用能力较强的人才具有极高的需求,高校需要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着力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备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在此基础上,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提出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教育,并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人才素质和能力结构突出创新要求,形成专业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加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位一体”

  一、问题的提出

  工商管理专业于1998年随着管理学学科独立,被正式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目前设立了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全国有超过500所。工商管理全称是工商企业管理,工商管理专业作为一级学科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极广,其具体内容囊括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涉及的所有环节,在了解企业经营管理全貌,要求掌握所有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具备相关技能的培养要求下,学生往往难以明确具体职业方向,毕业时无“对口”岗位,导致工商管理专业逐渐成为近年来就业难度最大的本科专业之一。专业就业困境推动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需求衔接,学科知识结构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需要增加职业教育内涵,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但仅仅强调应用型方向,一般本科院校将在与高职院校比肩的过程中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在应用的过程中创新,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迫切需要解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一般本科专业教育,学科知识结构通过课程设计体现,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一般占总学时的30%以上,必修课比重大于专业选修课。由于一般本科院校师资及课时限制导致选修课开设不足,由此造成了本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基本趋同,创新不足。由于工商管理专业是按一级学科设置的专业,一般本科院校的本科生绝大多数将直接进入工商企业生产或经营第一线从事基层经营管理实践工作,学生需要培养成具有在生产或经营第一线从事实际经营管理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其专业定位和方向极广,囊括了企业所有经营管理活动涉及的环节,因而对于学者们普遍认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两个根本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难以有效解决,专业整体定位模糊、口径过宽、大而全成为工商管理专业专业教育的常态性问题。

  二、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界定

  一般本科院校大部分为教学研究型院校,发展目标定位为研究教学型,因而学校和学科评估要求驱动教师职称评定更多看科研成果,教学师资更多关注科研轻实践,实践型师资短缺导致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性弱,学生难以明确职业方向”“专业知识学而不能用”等问题,诸多学者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般本科院校应用型和创业创新型两个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果两个方向结合就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如管庆智在2000年就提出了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理念,但他并没有阐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直到2005年,陈婵等才有了“将科学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人才———面向生产实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说法,这一时期更多的是强调能够把科学原理创造性地转化为工程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的“工程型”人才,后逐步从培养体系(胡桂川,2009)、课程体系设计(陈益飞、王慧,2007;罗方清,2009)、教学模式、校企合作等方面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开始结合不同专业具体情况。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类型上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并将人才分为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两类,教育部规划了19所高校承担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任务;而“专门人才”更多地强调专业性,与陈支武,张德容(2011,2012)提出的“应用型人才”是一致的,因此他们分析后认为地方一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介乎两者之间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并提出“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类型体现为应用型,人才素质和能力结构突出创新要求的界定[1]。在明确了内涵后,学者们对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具体,提出了基于产学研的定制式和合作(续勇波等,2011;刘树忠、张维梅,2013)、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张兄武,2011)、基于电子竞赛(李卫兵等,2012)、基于CDIO(刘培艳,2015)等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育模式,更多的研究是结合具体专业从实验教学、开放式实践、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探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而如何总体设计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完备的教育理念和培养体系,是我们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三、“三位一体”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针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设计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总体需要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教育,推动学科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衔接,在具备良好专业素质的基础上提升实践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人才素质和能力结构突出创新要求,形成专业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加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与专业课程体系结合的通识教育

  根据一般本科院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宽口径、厚基础”要求,通识教育既要求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求具备必要的艺术、人文、社科、管理知识;同时结合辅修与选修课程体系,提供学生涉及多个学科及专业知识的条件。因而,现代的通识教育实际上是在认可专业教育地位前提之下的一种普遍、共同的教育。大学通识教育是一种面向所有大学本科生的旨在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能够善尽国家公民职责的非专业性、非功利性教育[2]。通识教育体系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品德的培养[3]。学者们认为应注重人文教育是大学的通识教育之本,通识教育课程应侧重开设人文社科类科目,以培养人文精神,孕育完美人格。而根据我国一般本科院校实际情况,一般通识教育课程范畴包括了两课、体育、外语、计算机、军事理论与军训等公共必修课,这些占据了本科总课程35%以上的高校无法自主调整的几大类课程,使高校能根据专业自主设计的选课空间相当有限,这也是导致大部分高校通识教育空有理念而难以有效实践的直接原因。但工商管理专业原本属于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课程设计本身就涵盖了诸多人文精神、素养的培养,诸多课程在关注和理解企业价值实现的知识传授之时本身就蕴含了对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关注,特别是近代管理的以人为本理念与人文精神的核心———人本主体虽然有区别,但更多是发展和联系的关系;人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价值创造主体,人文精神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将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伦理,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将成为发展经济的必然,相应的,人文精神的觉醒和渗透是企业管理的需要,现代工商企业管理的趋势必然是谋求人文精神培养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结合,因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比其他学科专业更有通识教育实践的基础和条件。对于工商管理专业而言,现行包括语言能力、信息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公民教育等必修课程的基础通识课程,作为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目前大学的课程体系已经囊括,无需另行开设;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交叉学科等多个领域的选修课程所组成的分类通识课程,旨在通过多元选修培养学生宏观综合的人文及通识视野和涵养,这部分课程只要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选修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交叉学科领域的课程即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基本上可以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结合,如此工商管理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就可以建立。

  (二)依托学校强势应用型学科开展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服务于大工业而产生的,结合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对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需求会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急剧增加,由此也推着职业教育的理念和范畴不断拓展和更新。在本科层次分化出职业技术教育类型,是20世纪后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4]。在当今发达国家基本上步入后工业化社会,我国工业化进程也进入工业化后期,对高层次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推动着本科层次及以上的职业教育产生。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本科教育职业化理念逐步被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者提出,有学者就提出了“本科学历+职业化教育”,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增加职业教育,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素养、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终极目标的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路甬祥院士也认为:“中国大学的教育应以适应就职和未来提高的双重需要,培养基础宽厚的专门人才。”[5]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压力,提出了依托技术创新为动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一般本科院校要在本科阶段开展职业教育,强调其应用性,形成应用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最终主要培养强调理论较系统、技能较突出、有创新能力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总体以专业服务为出发点和立足点进行专业课程的安排与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适度按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开设课程,结合经济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要求,通过实行灵活学制和弹性学分制组织教学和实训内容;在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中有机融合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相关职业工种,同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联系与合作,建立对应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考试、鉴定机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因而一般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专业教育要实践就业导向、明确职业方向,可以根据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的职能要求分设“会计”“营销”“人力资源”“物流”等工商管理课程模块来取代本科人才培养计划,课程模块也更容易与实践对接,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发展需要,结合课程模块选学形成特色化职业能力课程结构。按层次设计课程模块,分别包括:基本素质与通用能力模块、职业岗位基础知识与技能模块、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认证模块、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模块,结合工商管理专业通识教育课程形成“宽平台、活模块”的课程体系,由此形成通才教育理念,强调课程的基础知识体系架构,将专业教育与就业和职业发展密切联系[6]。可以依托具体学校的强势应用型学科设计工商管理专业职业教育,一所大学的优势学科基本上是大学的特色和优势资源所在,也是各专业办学的主要切入点[7]。如传统的行业背景较强的工科院校南京林业大学定位于研究教学型大学,林产工业相关学科具有明显优势,该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则将林产工业的产业组织及其服务体系纳入研究领域,以现代林产品制造业和林业工程技术行业为服务对象,通过强化与林产工业相关学科的联系和合作,形成了在造纸企业管理、木材加工企业管理、家具企业管理、林产化工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并保持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8]。一旦有了具体的行业依托,工商管理专业的所有学科知识将不再空泛,课程模块结合行业实践特性加强专业应用性也水到渠成。

  (三)利用学校资源运作创业项目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一般包括从开设创业课程、讲座等,普及创业知识的创业教育;到结合学科竞赛、创业竞赛或创业模拟进行创业训练;再到依托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园等提供资源条件,支持学生面向市场、从事创业工作的创业实战三个阶段[9]。工商管理专业学科知识结构本身围绕工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设置,创业最终也是运营一个工商企业,因而学者们虽然提出了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和创业创新型两个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但专业职业化教育就业和创业的学科知识结构基本重合,创业竞赛及创业模拟等创业训练更是主要依托商科学科知识,因而绝大多数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出自商科。对工商管理专业而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创业教育和创业训练契合专业教育完全没有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一个具体的创业项目,让前面两阶段的学习有的放矢并落到实处。工商管理专业要以创业项目为依托构建自己的创新创业体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非易事,因为工商管理专业本身不涉及工业技艺和行业具体技术,学生比较容易上手的是一些商业或服务类项目,而这类项目技术含量低、创新不足,由此导致项目的生命基因不强大、质量不高[10];哪怕在切入项目时有商业模式创新的优势,也由于不能快速汇集强大的资源平台而导致优势丧失;也有学生创业时尝试与理工、农学等技术性相对较强的学科合作获取项目,但应用性或创新性强的项目也极少被找到。因而,工商管理专业要运作自己的创业项目,必须依托学校资源支持,有两大类比较理想的项目:一类是可以由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在学校内创立一些经营性的商业或服务类项目,这类项目主要服务学校师生员工,必须使用部分学校资源;另一类是结合本专业教师可以参与的科技下乡或科技服务项目,创立管理类服务或咨询公司。一旦项目运作创立公司,教师带领本专业学生运营,学生毕业后可以留任公司,也可以另谋他就,公司则接应补充新入的学生,保持项目良性、长期运作。这类创业企业实质上类似德国本科应用型人才中非常关键的校企合作中的“教育企业”,与其学校把绝大多数能够运用的创业支持资源分散支持诸多项目,不如针对性地定向支持具体的创业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解决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中国家、学校没有对企业投入却希望企业承担人才培养职责的矛盾和尴尬。一旦专业创业项目工商良性运作成功,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化教育平台将不成问题,创新创业教育的对接将主要集中在创新上,可以依托创业公司结合专业课程开展一系列创新大赛:如结合“管理学原理”课程,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创业企业进行组织文化设计创新大赛或组织结构设计大赛;“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可以组织服务型企业流程设计或再造大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可以组织薪酬设计或工作分析大赛;“创业管理”课程可以组织商业模式大赛等等,通过大赛锻炼学生创新思考能力的同时,一旦有优秀可行的竞赛方案,专业教师完全可以带领学生在企业推行实践,如果有更新的商业模式或业态在竞赛中涌现,可以应用于现有企业,专业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创业再孵化新企业。

  四、结束语

  一般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由于其应用性不足而一直遭受诟病,转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的主流,但又不能让其本科人才培养变成研究型院校研究型人才培养和高职院校实践技能型人才培养之间的“夹心面包”,因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构建是根本,要通过职业化教育实现其应用性,并结合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具备创新素质和能力,最终形成专业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加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篇6

  摘要

  在大数据的影响下,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形势逐渐变好,可是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根据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分析了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性,最后阐述了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一、引言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大力发展和传播。现阶段,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信息传播平台得到信息,同时这个信息传播过程也是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完成的。在这个时代,新闻工作者展现了极大的信息传播的积极功能,能够利用文字、图片,还有短片的形式传播信息。

  二、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第一,大数据时代,面临信息大规模、种类多元化、传播迅速同时拥有价值意义的大量数据,计算机可以披沙拣金,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职业新闻工作人员开展新闻线索的搜集、新闻选题的挑选、新闻报道的写作,还有新闻稿件的编辑整理。特别是对于金融、体育等可以源源不绝产生数据的领域,计算机可以在更大限度上代替人。第二,大数据时代,数据驱动的调查性新闻、数据驱动的深入报道、数据驱动的形势预测性新闻的占比很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的同时更加客观精准。和过去依靠新闻记者个人的知识构成、专业素质与个人经历进行调查性的报道、深入报道、预测性报道不同,建立在大量数据上的分析很可能超越个人能力与空间,让报道更加客观、公正,不单单用事实证明,并且还会用数字证明的报道更加富有说服力。第三,大数据时代,信息传递逐渐偏向于图表化的表述。信息图表可以更加直接地对事物、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揭露,对事件的发展经过与发展头绪进行呈现,对零碎、空泛的内容进行整理,精准解读事物与事件之间的关系,同时综合各方的建议,提取精练的观点等。总而言之,信息图表是把数值型与文本型的信息变得更形象化与可视性的.一种手段。国内外多家媒体已经改变了过去信息的传播形式,注重对一目了然的图表开展深入解读。如上所说,大数据时代的新闻生产体现了一种全新的形式。事实证明,实践的发展始终能够促进理论的发展与教学的改革。新闻生产实践的改变必定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但同时它也在推动新闻传播教育的改变。[1]

  三、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对策

  (一)开展跨学院的互相学习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工程师和数据开发师这两个职位的要求格外引人关注。两者都存在一定的短板,工程师的新闻敏感度较低,数据开发师在数据解决层面存在缺陷,两者应该互相取长补短。因此,跨学科人才的培育是将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普遍学科设定相对完整的综合性大学可以塑造一种全新的教学培育形式,对学生开展交互式的联合教学。例如,把新闻学院专业的课程和电子信息专业的课程进行交互教学,相互挑选对方的课程当作必修课,借此开展复合型人才培育。

  (二)改革创新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机制

  首先需要重新建设新闻传播专业的有关课程机制,同时增添培育学生数据素养的类似数据挖掘、数据伦理类的课程。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要求和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学习特性有效融合,把详细的新闻案例当作课程教学的专业素材。这样可以和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培养需求、接收习惯相匹配,推动学生对数据技巧的把握,并且还可以对采访、编辑、评论,还有写作技巧开展学习。在学生迈入社会以后,能够展现自己的才能与学问,不单单具备新闻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还可以对各种数据算法进行探究,运用大数据的优势解析社会的焦点问题。此外,需要激励学生主动加入有关大数据,还有新闻数据素养层面的会议和培训,同时对新闻数据层面的项目带来相对的优惠支撑和激励政策。

  (三)强化和媒体、企业的合作

  学校需要创设和传媒业的沟通体系,要和传媒领域的硬件、软件服务人员沟通协作。第一,多层面合作设立符合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新闻专业教学模式,同时创立企业实践课程,推动学生实践经验的增长;第二,媒体行业要积极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使学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学习,把握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的特征与技能。[2]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给新闻传播工作人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要求新闻传播工作人员不仅具备专业性知识,还要具备处理大数据的能力。与此同时,以往的新闻生产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高校不断革新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形式。所以,强化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有效培养,给社会输送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是高校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朱金莉.大数据时代对传统新闻媒体的颠覆与嬗变[J].学术论坛,2015,38(01):152-155.

  [2]倪宁.大数据时代的传播观念变革[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4(01):139-145.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篇7

  摘要:

  “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工程教育改革方向,为工程教育创新变革带来了重大机遇。本文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讨论了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地方。

  关键词

  “新工科”;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实验教育

  社会变革和产业革命对工科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工程教育改革方向,通过培养多元化、创新型的卓越工程人才,让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中国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这为工程教育创新变革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1]。从教育部公布的新工科专业来看,与电力电子工程密切相关的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该专业期望培养具备能源工程、电气工程、热能工程、变流技术等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新能源转换与利用原理、新能源装置及系统运行技术、新能源科学领域专业知识,能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开展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相对于传统的电气工程、电力电子工科人才,智能电网及新能源这些新产业、新经济需要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本文探讨了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及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地方。力图在智能电网、新能源等“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下改进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模式及理念,以培养能够适应智能电网以及新能源这些新产业、新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一、“新工科”对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提出的技术挑战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立足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绿色电源、电动车控制、波浪发电、智能电网、电力储能以及生物质能等领域,在新能源电力装备技术、新能源发电接入技术、电网智能调度与控制技术等方面学有所长,可以在新能源电气系统领域从事生产制造、工程设计、系统运行、技术开发、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工作,上述培养目标对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诸多重大挑战[2]。

  (一)教学内容更加广泛,对师生的专业知识要求更高

  从专业角度来看,教学内容应当包括能源工程、电气工程、电机工程、电力电子技术、传热学、控制工程、流体力学、动力机械等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专业技术的广泛性要求教学内容要紧跟着进行必要的增加,以储备该领域的必备知识[3],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应地,为了搞好本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也要求教师的专业背景要相应地拓宽,从而能够胜任新能源这一学科交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

  (二)教学设备需要升级改造,培养成本明显增加

  在工程应用人才培养方面,实验教育与实践教育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然而,由于新能源专业的学科交叉特性,以及新能源本身的多样性,因此实验项目以及教学设备也必然很多。传统的实验实践教学主要围绕经典的电气工程、能源动力工程等传统工科专业进行设置,很多教学单位目前并不具备直接开展新能源实验实践教学的基础设备要求。若直接将传统学科的实验内容进行简单组合,就会导致传统实验教学任务加重,学生的实验培训压力增大,对新能源专业本身的训练也极其有限。如何解决传统实验教学的固有问题,是目前新能源这一新工科建设、课程改革的热点。

  (三)行业发展迅速,技术不断更新,对师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要求更高

  新能源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很快,很多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都尚未形成标准化的技术路线。以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为例,目前主要有光伏发电、光热发电这两种方式。在产业形成初期,光伏发电的路线占据了太阳能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但大规模的光伏发电并网导致了电力系统惯量水平降低、系统稳定性减弱的问题。因此,发展一直很缓慢的光热技术重新被行业所认识,未来可能形成光伏发电以及光热发电同步发展、互为补充的新局面。此外,若以光伏发电技术本身为例,其运行控制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从最大功率跟踪并网,到现在的惯量支撑、一次调频等辅助服务。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很多潜在问题不断地曝光,围绕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催生出了一系列新原理、新技术、新装备。为了胜任新能源知识与技术快速变革的需求,新能源专业的师生必须具备优秀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

  二、“新工科”背景下的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一)立足传统工科,兼容新兴学科,以适当的角度切入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

  以笔者的观点来看,教育部批准的大部分新工科专业其实是面向新兴行业而批准设置的。也就是说,新工科专业是从行业的角度进行设置,而不是从学科门类的角度设置。因此,新工科面向新兴行业,但是支撑其发展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依然是传统工科基础,同时应用了新兴的技术(信息化、数据化等)来发展新兴的产业。以新能源为例,该专业主要面向非常规能源进行开发利用,但支撑新能源技术实现的基础依然是常规的电气工程、热能动力工程等传统的工科,基础知识体系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改变,特别是学科门类依然没有发生变化。众所周知,学科门类的增减通常是因为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的重大突破带来的。基于此,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依然应该立足传统工科,兼容新兴的学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科学等),以适当的学科角度切入新能源工程的创新人才培养。

  (二)创新教学手段、教学设备,以经济高效的.方式投入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

  应用型学科的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这一“新工科”批准之后,很多能源行业的顶级高校都加大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力度,以培养出一批有着理解和解决复杂能源工程问题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然而,对于大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而言,基础教学条件仍然有限,人才培养成本是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应该以创新的思维来革新教学手段、教学设备,力争以经济高效的方式进行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以电力电子学科开展新能源创新人才培养为例,可以把最新的半实物仿真技术应用到新能源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创新实践中,让学生把电力电子以及电机理论应用于新能源开发应用实践之中。利用电力电子半实物仿真技术及其设备,学生不仅能学习到新能源能量变换的基本理论,还能通过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更加直观地学习电力电子等新能源相关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控制方法,掌握半实物仿真这种先进的科研测试手段,可减少对物理硬件设备的需求。

  (三)夯实基础知识与技能,提高创新意识与能力,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应对新能源技术的日新月异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一系列新原理、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涌现,催生了很多新产品、新企业,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岗位。然而,支撑新能源技术实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依然来源于传统学科,特别是常规的电气工程、热能动力工程等传统工科。因此,面对新能源技术的日新月异态势,新能源专业的师生应当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不断地夯实传统工科的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聚焦新能源开发利用这一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不断提高创新意识与创新实践能力,密切追踪行业发展趋势,用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过硬的技术能力,用创新的思维解决新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需求。

  三、结语

  新能源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横跨电气工程、能源动力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使得该专业的教学内容更加广泛,现有的教学设备需要升级改造,对师生的专业知识、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要求更高。为此,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应立足传统工科,兼容新兴学科,以适当的学科角度切入新能源工程的创新人才培养;应创新教学手段、教学设备,以经济高效的方式投入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应夯实基础知识与技能,提高创新意识与能力,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来积极地应对新能源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周剑峰,韩民.新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7(44):109-110.

  [2]陈铁华.对接新能源专业岗位构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3]李华,胡娜,游振声.新工科:形态、内涵与方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16-19.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篇8

  [摘要]

  为了给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抽取人才培养方案涉及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调研目标、课程以及教学和实践活动所需要的KAQ因素形成因素集合,利用复杂网络建模的方式建立KAQ因素网络,进而利用对网络的调整和优化反馈KAQ设计与实施,从而为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一条新的研究与实践思路。

  [关键词]

  医学信息工程;人才培养;创新;KAQ;复杂网络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是医工结合的专业,既需要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又需要掌握信息工程的技术,是一个利用计算机工具处理信息为医学服务的专业[1-2]。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本身的交叉融合既给本专业带来了复杂性,也给本专业带来了创新的优越性。在解决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过解决复杂的专业目标、课程体系以及能力培养过程中,会给整个过程带来崭新的思路和创新的机遇和挑战。创新包括创和新,对于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来讲,专业本身是新的,具备创新的基础条件,如果在新的专业上创造出新的成绩,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条件设计新的实践思路,创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意。人才培养最终通过学生的培养质量进行体现,包括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环节。但创新的基础是知识,只有奠定了知识基础,掌握了本专业要求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知识,才能建立创新的根本条件。因此,本文以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为对象,以知识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探讨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一、本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除了作为新上专业可能会遇到的发展弊端,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上还存在着以下明显的现状[1-3]。首先,不同于其他新上专业来源于相近学科,医学信息工程无论是医学还是电子信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学科领域,虽然近年来随着医学的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的医学服务两者之间关系越来越密切,但本质上两个专业的培养思路是相差很大的。其次由于不能直接照搬其他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无法确立,理论研究和实践尝试较为零碎。再次,受制于新上专业的理论与基础条件,特别是短暂的人才培养实践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缺乏明确和强有力的目标导向,容易受到相关专业或独立专业的引领和冲击。最后独立背景和师资也是无法实现创新的基础条件。

  二、KAQ设计

  基于以上专业培养存在的问题及现状,本文从最基本的知识入手,以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实现人才培养的创新,设计基于KAQ的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案[1-2,4]。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是一个决策类课题,它既有确定性的一面,又有模糊性的一面,因此不可能完全通过定量的指标进行度量和评价。但所有课题的主客观性指标借助数据会更有说明力,因此本设计首先通过数据建模确定研究方案。数据建模的优点既有数据支持,又有模型展示,模型既直观可视,又可通过模型的研究反馈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不可实验的缺点[5]。数据基于KAQ进行采集,将专业人才培养与知识、能力和素质相关的因素全部通过调研获得,得到全部客观的KAQ因素数据。建模的方式借助复杂网络[5]。复杂网络是近年来研究各种实际系统复杂关系常用的创新工具之一,通过复杂网络,可以研究实际系统个体、局部和整体的特性,也可研究相互之间的关系。复杂网络建模分为两部,一是节点选取,二是连边设计。节点是指实际问题中能够代表独立意义的概念,如知识、能力和素质中的组成因素,也可以是知识、能力和素质本身。连边是指节点之间的关系,既可是指相互关系也可以指单边关系,对应于不同的关系可生成不同的网络模型。在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中,知识、能力和素质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组成和目标,因此围绕专业培养中涉及的KAQ因素进行设计,就可以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利用KAQ因素网络模型引导培养和实施就可以提供理论保障。

  三、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根据前期的调研和文献研究的`基础[1-4],可以得到KAQ数据因素以及医学信息工程人才培养的思路,同时根据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的现状和对KAQ设计的思路,借鉴王序坤等对“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在现有专业及学生培养的基础上设计基于KAQ的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整个方案大体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方案设计共九步,第二部分为实践方案设计共四步。在理论方案中,第一从思想上重视创新教育,教师到学生在每一堂课的任何一个教学环节中均穿插创新思想。第二对专业培养目标和目标导向中突出创新的具体引领。第三建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机制。第四创新教学方法,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实践活动。第五强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开展教学基地、毕业设计以及分流培养的各种实践模式。第六强化第二课堂的各种创新渠道,通过课题、论文、竞赛、社团等实践创新培养途径。第七以知识、能力和素质为目标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考核方式。第八优化师资力量,加强培训与引进,保障创新基础力量。第九建立完善的创新组织管理体系,为人才创新提供人才、场地、经费和机构管理的保障机制。在实践方案中,围绕理论方案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活动和创新实践的各种需求,第一全面调研涉及到的KAQ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环境、师资、课程、家庭以及与知识能力和素质相关的各种因素,因素的选取通过调研得到,得到一个KAQ因素集合。第二对调研的因素进行复杂网络建模,通过对学生、教师以及多个角色开展的调研进行数据采集,建立网络模型,根据不同角色的KAQ因素取值确定KAQ网络模型。第三对网络模型进行分析,可根据研究需要对个体、模体、局部或整体甚至某个指标进行拓扑属性计算和分析。第四根据研究目标对网络进行调整和优化,制定人才培养的各种创新实践方案。

  四、方案实践效果

  将设计的培养方案用于学院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从两届毕业生和现在校生来看,学生的统计在客观数据上表现出满意的结果。每届学生均成功申请大学生创新课题,而且申请的年级越来越靠前;学生获得各类省级创新大赛的奖励逐年增多,且年级也逐年靠前,参赛的范围也越来越宽;每个学年在校学生均能发表论文和获得的专利授权。对毕业生,考研的人数增多,专业方向变宽,学校层次明显提高;学生就业的范围变广,就业质量无论是待遇、城市、企业影响力还是学生满意度明显提高。

  五、结束语

  本文从专业培养方案中的KAQ因素入手,为具有复杂背景需求的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一种设计方案,利用复杂网络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基于KAQ的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为本专业学生培养和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张颖,赵强.医学信息工程专业KAQ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5):488-491.

  [2]邹男男,曹锦丹.医学信息学专业研究生KAQ培养实践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116-117.

  [3]张金池,聂斌,张兰华.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引进的SWOT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142-142.

  [4]潘云鹤.KAQ模式与研究生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2):5-7.

  [5]张兰华.复杂网络建模的仿真与应用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篇9

  【论文摘要】

  现代大学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摸式满足了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却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造性的发挥重视不够。因此创新教育成为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高校在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教育体系的研究是高校实施创新人才教育的重要途径。

  【论文关键词】

  高校;创新;实践教育

  在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时期,高校也在对传统的大学教学思想和方式进行反思,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教育理论和改革举措,其中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成为许多高校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1. 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

  创新人才所具有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不是完全独立发展的,它们与人的其他素质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创新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整性发展。创新人才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1.1 严谨的科学态度。表现在能够客观地认识和分析事物,实事求是,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勇于和善于克服创新过程中的各种挫折、困难和压力,这一点也是大学教育的科学性特征。

  1.2 高深的专业知识与深厚的文化积淀相互结合。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以充分的知识准备作为支撑和基础,并及时把握学科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没有知识的支持,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同时由于知识的所有分支都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整体,大学教育不仅让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而且要掌握人文科学知识,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效的创新知识体系,从而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1.3 创新人才要具有合作精神,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强烈的个人责任感。创新过程虽然是一个个人探究、充分展现自我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一个与他人合作的过程,如果在专业探求中孤芳自赏、侍才自傲,缺乏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就会妨碍创新目标的实现。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把“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未来教育和人才成长的重要支柱。因此大学的任务是在智力领域提供各种工具和可能性,引导学生达到科学的前沿的同时,培养发挥学习者的个性和能力,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责任感,使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融合,成为一个现代社会中全面发展的人。把创新作为人生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是因为创新人才必须把创新活动同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树立正确的大的评价标准,自觉运用道德评价标准规范自己的创新行为,使创新成果为人类造福,为社会发展服务。

  2. 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社会的不断发展必然依赖于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知识体系的日趋分化既是人类认识世界必须采取的认知方式,也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专业化教育成为目前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另一方面,作为现代社会的大学生只有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掌握某种特定的谋生技能才能立足社会。因此,无论从社会和个人的角度来看,专业教育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这种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了特定时期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要。但在科技飞速发展、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如果只给予大学生将来从事某一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就必然忽视了学生作为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不足以使学生具有在职业生涯中所应具备的以批判精神进行思考、分析、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素质与能力,无法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大学教育仅仅具有专业教育的特征是不够的,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将会导致学生的片面的发展。“因此,任何注重大学生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特定专业技能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都是一种残缺不全的教育。”[1]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培养其处理人生事物的能力,培育健全的人格。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能够主动积极地参加各种广泛活动的自我扩展能力;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认可能力;能够准确、客观地知觉现实,并且能实事求是地接受现实,具有现实的知觉能力;能准确把握自己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并能调整其相互关系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力;具备着眼于未来,有长期的奋斗目标和工作计划的人生信念和理想。在“只有通才教育会导致肤浅,只有专业教育则导致狭隘和缺乏远见,只有实现两者之间的结合和整体化,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因此过分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就会使通识教育和人格塑造日益萎缩,必然将制约创造性的发挥。

  3. 加强实践教育,努力推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转变

  创新型人才仅仅具备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创新的关键还在于智力的高度发达和建立在高度发达智力基础上的创造力的高度发展,高度发展的创造力包括对事物敏锐预测和正确把握能力;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创新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专业知识的传授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大学里一对永恒的矛盾,要解决以上矛盾的突破点是加强结合专业的实践教育,有效实施实践教育是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强化实践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渠道。

  实践教育是指围绕教育教学活动目的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泛指一切旨在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教学环节,它既包括为认识、探索自然规律、掌握技术知识而开展的科学实验、生产实习等必要的验证性实验,也包括为解决实际的生产和社会问题,提高创新能力而开展的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践,还包括以了解社会和国情、提高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社会实践。加强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生产实践,在狠抓学生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提高的同时,把实践学习全面渗透到教育教学中,以此作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的突破口。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首先,加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切实建设好一支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完善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

  其次,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建立并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掌握实践教学工作的情况。教学实践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①育人首位的原则。促进大学生的品德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是新形势下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在实践中通过协作和交往、体验和奉献,使处于“人格准备状态”中的学生们实现了自己本质力量的反观自照,形成了社会义务和责任,获得了人格的发展与完善,最终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到有机地统一。

  ②密切结合专业的原则。这是大学社会实践的重要原则,通过实践使大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社会价值的认识,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

  ③讲求实效和双向受益的原则。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是实践教学得到社会认可、支持和欢迎的保证,只有坚持地方和学校(学生)双向受益的原则,才能更好地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践出信念,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才干,实践出人才。实践沟通了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成为其个体道德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使每个人在实现对自身的肯定,满足自己最深刻的道德要求,使精神世界更加丰富的同时,达到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群体的相互沟通与彼此肯定的关系。同时在实践中,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中也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因此通过进一步加强对实践教育的研究,重新审视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必须研究的课题。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篇10

  一、引言

  2009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人民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要求把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重点扶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是超前发展的,但作为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旅游高等教育却未显示出相应的“超前性”,由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多数旅游院校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述、学生听课为主的教学方法,专业技能课程讲授多操作少。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基本素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亟待改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指出: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开发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这赋予了高校第一课堂专业知识讲授之外的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新的使命。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份,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点,并随着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发展而不断得到提升,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随之提高,探索“三个课堂联动”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三个课堂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基本思路

  第一课堂即课堂教学平台,是高校理论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为第二、第三课堂提供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论上的指导;第二课堂是围绕理论教学组织开展的多种实习实践平台,可分为专业竞技活动、实习活动、学生社团、志愿服务、文艺体育等几个方面,第二课堂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使学生在第一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得到充分的应用、展示与强化;第三课堂是创新创业平台,分为学术科研、勤工助学、就业创业等活动,是第一、第二课堂的进一步拓展,是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三个课堂联动”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在教育教学上的相互联动。三个课堂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有机体系中互相依赖的子系统,三者的有机联动是构成培养体系的关键。“三个课堂联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分为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创新实践的价值取向。三个课堂联动的价值取向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二是关联互动。抓住二三课堂与第一课堂专业教育的关联点,以专业素质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来引导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以紧扣第一课堂专业教育的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全面开辟与精心组织去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三是主体参与性。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及补充,是在教师引导下,根据学生爱好、兴趣、专业特长,自主组织或参与的一种教育学习活动,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为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个体系统的自主性,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 “三个课堂联动”培养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的路径

  (一)紧扣第一课堂教学内容,制定第二课堂素质拓展行动方案知识、能力、素质一起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人的素质又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些素质仅靠教师的课堂传授是无法学会的,只有通过制定紧扣第一课堂专业知识的二三课堂素质拓展活动方案并切实落实才能得以有效发展。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除重视系统地传授旅游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外,如运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专业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该重视传授学生“为人”与“做事”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社会交往、合作共事、职业伦理、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以上这些基本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就是二三课堂的主要任务,因此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紧扣第一课堂,制定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方案是旅游管理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发动专兼职教师,构建学生二三课堂教师指导团队目前很多高校第二、第三课堂活动的主要承办者是学校共青团组织或学生社团,二三课堂活动的开展基本由团委或学生工作辅导员义务指导,这些指导零散、随机,缺乏长效机制,使得二三课堂活动不成体系,虽然活动开展得歌舞升平锣鼓轰鸣,但严重脱离了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没能体现出专业的延伸性。重视第二课堂师资队伍建设,发动专兼职教师,构建学生二三课堂教师指导团队,完善二三课堂导师制度,是将第一课堂专业教育与第二第三课堂紧密结合,推动二三课堂有效运行的有力保障。

  (三)改革旅游管理培养方案,促进“三个课堂联动”将“三个课堂联动”的培养路径写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之中:在第一课堂中,专业课教师充分论证理论知识结构的合理性; “第二课堂”体系的设置针对“第一课堂”对知识储备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置和配合,同时加大实验等环节的分量;第三课堂融入一二课堂的要求,侧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四)采取措施,大力推动“三个课堂联动”有效运行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第一课堂是主渠道,二三课堂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要实现任何一项教育目标,没有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没有经费及必要设施的投入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建立三个课堂联动的保障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确立第二第三课堂指导小组。由分管学生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领导、旅游管理系系主任和相关课程教师组成第二课堂指导小组,对“第二第三课堂”进行框架设计、实施指导。其次,经费保障。目前,许多高校经费紧张,有限的经费主要保障第一课堂教学的使用,这就需要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单位积争取资源,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外界的资源,通过合作办学或订单办学等形式与业界和社会合作。第三,必要的硬件支持,例如建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实训中心、实践基地等,这些与第一课堂教育既密不可分又必不可少。第四,二三课堂师资的保障。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投入到第一课堂的教学,还要参与二三课堂的培训和指导中,担任学生专业竞技大赛的指导教师、评委、创新创业导师等。

  四、“三个课堂联动”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旅游业具有鲜明的外向性、综合性、服务性和文化性的行业特性,这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应用型、实战型人才。旅游的行业特性又决定了旅游学科外向性、综合性和强实践性、强应用性的学科特性,要求旅游高等教育培养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三个课堂联动”教学模式体系目标定位是:从现代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出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培养现代旅游业所需的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较强实战能力的高素质的熟练应用型和经营管理型旅游管理高级专门人才,按照“第一课堂着眼知识传授,第二课堂着眼素质养成和能力提升,第三课堂创新创业能力”,实施“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旅游管理专业‘三个课堂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旅游管理专业“三个课堂联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由以下四个系统组成。

  (一)第一课堂体系该体系包括了本科教学工程(质量工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团队体系三个子系统,构成扎实的教学平台。

  1.本科教学工程(质量工程)体系—— — 通过市、校两级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双语示范课程、创新实验区、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本科教学工程、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打造,形成引领和示范,完善专业建设,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2.专业课程体系—— — 根据学科、专业方向和课程类别属性,打造课程群,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同时,通过采取“查陈旧内容、查重复内容、查应引入的内容”的方法改革和创新课程教学内容,致力于解决课程教学内容陈旧、重复等问题,实现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3.教学团队体系—— — 由若干个课程教学小组组成的课程教学师资团队,通过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是第一课堂质量的根本保障。第一课堂着眼于知识理论的传授,是高等教育专业理论教育教学的主渠道。在第一课堂体系中,学生进行理论学习、知识积累、模拟训练,获得扎实的知识理论基础。

  (二)第二课堂体系该体系主要由课外活动体系、专业实习的平台二个子系统组成。

  1.课外活动体系—— — 由紧扣专业特色设计和开展的“三能一美”、 “旅游文化月”、 “专业素质拓展”、“学生社团赛事”、志愿者服务、文艺体育等系列活动构成,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2.专业实习的平台—— — 由校内实训平台和校外实习基地、以及不同层次的系列实践活动组成,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第二课堂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养成和能力提升,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及补充。在二三课堂体系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根据学生爱好、兴趣、特长,自主组织或参与围绕理论教学组织开展的多种活动,学生通过活动参与、社会实践、顶岗历练、实景训练、职场体验、海外实习,获得素质的充分展示与锻炼,获得实战技能和丰富的人文素养。

  (三)第三课堂体系—— — 创新创业体系

  (1) 第三课堂创新体系通过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 “挑战杯”项目、学生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指导进行。

  (2)第三课堂创业体系通过创业实战平台、爱心创业基金、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鼓励并资助学生设立创业实体公司开展创业活动,邀请成功校友、业界精英到学校进行创业实战讲座,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篇1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发展,PHP软件已经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机械建筑、金融证券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使用。高职院校的教学宗旨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PHP传统教学模式集中于理论教学,与高职院校教学目的不相符,因此需要创新PHP软件教学培养模式,与PHP软件研发企业共建实验室,开展项目教学、虚拟教学、融合教学、分层教学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PHP软件教学成效。

  1、高职院校PHP软件人才培养重要意义

  PHP是一种通用的开源程序设计语言,PHP语法吸收了Java程序、C程序和Perl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有利于用户使用,可以扩大其在分布式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范围,更加适用于Web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与CGI程序语言和Perl程序语言相比,PHP程序开发的软件可以更快地解析动态网页与其他程序设计语言相比,使用PHP做出的动态页面能够将程序嵌入到HTML文档中执行,执行效率比完全生成HTML标记的CGI快很多,另外,PHP还可以执行编译后的`代码,优化代码运行。因此,高职院校开设PHP软件开发语言课程,可以满足社会实际应用以及软件设计师的需求,更好地为软件研发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高职院校PHP软件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PHP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软硬件教学环境的制约,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充分的经费建设完善的实验室,只能由教师按照PHP程序设计语言的教材制作教学课件,因此学生无法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机会,也不能够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辅导时也更加吃力。

  PHP程序设计语言教学过程中,学生迫切希望接触到实际的软件开发项目,以便能够将自己设计的软件作品及时展现出来,査看自己掌握PHP程序设计语言的熟练程度。但是,传统的理论、实践相分离的教学模式无法突出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的特色,不能够实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具体软件项目中,不能够从根本上实时掌握和获取PHP应用前沿技术和知识,导致学生不能够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较快的特点,掌握的知识比较落后,各个知识点也比较分散,不能够融会贯通,不能够提高程序设计能力。

  3、高职院校PHP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高职院校传统PHP软件人才培养方法脱离实际应用需求,以填鸭式进行教学,无法满足现代软件研发需求,为了改善高职院校PHP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PHP软件研发人才教学实践,提出项目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融合教学、虚拟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方法,并且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和调整,完善PHP软件研发人才教学模式。

  (1)项目教学方法。PHP软件研发人才教学和培养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操作技能,扎实提升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方法来源于实际的PHP软件研发项目,应用背景与现实一致,并且学生可以参考相关软件作品完成内容,提高PHP软件项目设计能力,提高软件可靠性、实用性。

  (2)理论实践一体化PHP教学。PHP程序设计语言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单纯的理论教学无法满足PHP软件设计需求,不能够让学生通过上机编程实践掌握PHP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精髓。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可以在机房里讲解PHP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知识,讲练结合,学生边学边练,可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在教授现场理解吃透,能够学会PHP程序设计操作技能,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及时进行操作,加深对PHP程序语言的感性认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将其反馈给教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针对性、时效性。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可以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可以巩固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将其应用于实践中,便于培养拔尖的技能型人才。

  (3)融合教学方法。目前,中国计算机协会举行多种软件程序大赛,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更加前沿的程序设计技术。PHP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融合多种教学手段,包括社会职业能力考试、程序设计大赛,成立软件设计协会等,进一步营造学习PHP语言的氛围,通过各种知识竞赛了解PHP设计语言的实际需求,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PHP程序设计语言后续学习动力。

  (4)分层教学方法。PHP程序设计语言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水平采用分层教学方法,将学生分为基础训练层、技能提升层、创新设计层,不同的层次教学内容和侧重点不同,逐级训练学生的PHP程序设计语言操作能力,满足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需求。

  (5)虚拟化创新教学。基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发虚拟的教学环境,同时引入云计算技术,可以让学生通过云端账号登陆云服务平台,让学生在虚拟化的环境中进行PHP程序设计,并且辅以教学导航解释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

  (6)互动式学习。教师、学生和PHP软件研发企业人员组成实践团队,构成互动式学习小组,定期跟随企业人员进行互动学习,掌握现代软件研发企业操作要求,及时满足实践需求。

  4、结束语

  综上,随着PHP程序设计语言教学实践的改革和探索,PHP软件研发人才培养模式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满足现代软件研发设计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需求。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篇12

  一、传统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一)在培养目标与层次定位方面模糊不清具体表现在不同学历层次的培养目标界限不明确,培养目标无差别化,缺乏细分市场的意识。

  (二)课程体系设置僵化雷同

  主要表现在 :

  (1)课程设置特色不鲜明。培养目标无差异化,导致课程体系千篇一律,培养出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创新精神。

  (2)课程体系偏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模式盲目追求理论的系统完整性,导致课时总量膨胀,师生都被拘泥于繁重的课堂教学中。

  (3)课程设置与学生的特点、志趣、需求相互脱节,未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难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切实推进计算机人才培养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2008 年初,以计算机专业为试点,推行了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实施以来,各方面取得了全面进展。并以此特色化的人才培养为契合点申报特色专业,2012 年获批为山东省特色专业。

  二、“差异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明确“差异化”培养目标,探索“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型、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1)实施因材施教,使人才培养更能体现学生个体差异,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确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

  (3)针对学生兴趣爱好的不同,体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实施不同类型的引导。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或就业去向,将学生群体分为大众型、应用(实践)型和研究型。

  (二)实施分层次培养,完善差异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 研究型创新人才的培育模式

  该模式针对理论研究有兴趣的学生,重点培育理论推动型的创新才能。这类创新人才须加强两个层面创新能力的培育 :一是完善坚实的学科理论体系,为科学研究夯实理论基础。二是加强对理论研究基本素养的培育。

  2.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育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对实践操作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这类创新人才的培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构建全方位的创新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实践活动。二是加强对创新素质的培养,包括 :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3. 大众型创新人才的培育模式

  该模式主要适用于无明显偏好或无明显职业倾向的学生。这类创新人才的培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加强专业知识素养的培育。二是搭建各种平台帮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开拓更多的就业机会和 渠道。

  三、“差异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一)构建多元课程体系,实施弹性选修制度,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科学的教学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础,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近几年,对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和重组,促进了课程结构体系、培养方案以及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的整体优化,教学内容得到更新,增强了社会适应性。采取“平台 + 模块” 的结构形式,从设置多元化课程体系、创建立体化实践体系等方面建立分类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改革反映了专业的`教学思想,是教学改革的主线,决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质量。“多元化”课程体系基于基础课程,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不同类型的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弹性化选修”课程,即自主选择和组合课程,从而形成个性化、定制式的学习方案。该课程模式设置贯穿“基础趋同,特色分化”的原则。基础课程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特色分化为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创造了条件,从而增强就业适应能力。

  (二)完善立体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创新型计算机人才

  1. 加大实践教学比例,突出创新性和应用型

  在专业基础、专业特色和专业方向的各层次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以课程综合型实验为基础,加大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比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开设综合性的课程设计,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如,在 3 门省精品课程中,分别开设不同类型的综合实验 :“操作系统”—Linux 内核分析、“数据库原理”—“基于工程案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计算机网络原理—“TCPIP协议分析”。通过实施大作业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 丰富实践教学知识结构,创设开放式教学体系

  在借鉴华为、浪潮、IBM 等知名企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先进的、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先后与浪潮、东软、中软国际等国内外知名 IT 公司合作,实现学生联合培养。校企合作培养计划由学校制订为主,企业参与为辅,制订专门的定向课程模块。通过校企合作,不仅实现学生和企业之间的“零距离”接触,为“实践型”人才搭建了实践平台,而且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对课程设置和知识结构做出合理的调整,解决传统模式上的课程体系僵化、知识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等诸多问题。同时,将知名 IT 公司的先进课程引入课程选修体系,实施开放式教学。

  3. 探索差异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全程化”科技创新平台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选修基于研究方面的课程,增设创新学分,参与科研实践以及提前进行毕业设计等办法,培养“研究型”人才。利用现有的 18 个学科实验室,开放(自主)实验项目,鼓励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进入实验室,为本科生提供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实验环境,为“研究型”和“大众型”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引入课外科技竞赛等综合性实践锻炼环节,并完善“大赛成绩充抵学分”的政策。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探索课内外互动的实践机制,培养“大众型”和“实践型”技术人才的实践能力与团队精神。

  围绕“全程化”的科技创新平台,实施不同层次学生的科技创新培养。自 2007 年起,学生参与了“基于 FPGA 的视频监控可疑人徘徊自动报警系统”、“基于形状的三维模型检索”、“基于校企资源整合的3D 智客平台开发及应用研究”和“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 12 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近年来,学生在国家、山东省和相关机构组织的多项科技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高年级 80% 的学生参加过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并获得了创新学分。

  (三)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多元化平台

  1. 以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研究能力。以计算机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为纽带,积极承担省部级课题,就计算机理论中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同时,积极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研究院所和大中型企业合作,解决工业生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引导“研究型”学生群体在高年级时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加强理论研究创新基本素养的培育。

  2. 依托知名 IT 企业,建立了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专业学生提供专业认识和实践实训。如,北京中软公司、大连东软公司、浪潮电子信息集团、青岛软件园、苏州银河龙芯有限公司等实习基地,丰富了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实践型”学生群体在大四上半学期去实习基地实习,这类学生的毕业设计可以选择校外企业的真实题目,为“实践型”技术人才提供了实战演练的机会。

  3. 通过实验室共建、资源共享和科研课题合作,安排专业教师和学生到企业学习与实践,加强与企业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聘请业界人士来校讲学,担任兼职导师,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以此来带动“实践型”和“大众型”人才培养。

  4. 根据计算机行业资格鉴定要求和社会计算机人才需求,开展了多项认证培训项目,通过 IT 认证培训,近几年本专业学生获得相关认证的学生覆盖率在 40% 以上,为“大众型”人才在企事业单位从事 IT 相关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就业资本。

  四、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效果

  (一) 毕业生就业率和考研录取率不断提高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优化与完善,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实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就业渠道更加合理化、多元化,就业层次和质量不断提高。就业率逐年增加,最近五年的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见图 2,毕业生就业领域涉及 IT 公司、石油、石化、银行、电信、保险等行业。部分优秀毕业生签约国内外著名的 IT 公司,如,IBM、联想、华为、百度、阿里巴巴等,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由于理论基础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学院优秀毕业生先后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攻读研究生,毕业生考研录取率逐年递增,为“研究型”人才的继续深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二)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提高

  通过学科竞赛等综合性、全方位的实践锻炼环节,使学生具备了创新意识、科研素养,团队协调能力及合作精神。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学科竞赛的规模和获奖率逐年提高。近五年来,共获得国家级大学生科技竞赛奖励 24 项,省部级奖励 103 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 12 项。此外,通过校企合作,将知名 IT 公司的课程引入课程选修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学科竞赛以及 IT 认证培训的方式,拓宽了“大众化”人才和“实践型”人才的就业途径。

  (三)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初具特色

  差异化培养的实施是一项新的挑战,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面临着课程体系、软硬件平台、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改革问题。在差异化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近五年的毕业生情况统计表明,升学与出国深造的“研究型”人才,签约银行、石油石化行业、电信部门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大众型”人才,签约 IT 公司的“应用型”人才的比率基本达到 1 :1 :2.5,通过近几年的实施,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稳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并以此人才培养改革为特色,申报并获批省级特色专业。

  差异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应用于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06、07、08、09、10 级学生,共800 人左右。通过近几年的实施可以看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不断提高,培养的多层次人才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相关文章:

人才培养工作总结03-12

人才培养总结(精选15篇)06-18

创新的口号07-31

发现与创新01-28

创新的作文08-24

医院人才培养工作总结05-20

企业人才培养工作总结05-13

医院人才培养工作总结04-13

人才培养工作总结(9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