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记住乡愁》观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记住乡愁》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住乡愁》观后感1
在一碗水,一杯洒,一生情的歌声中把我带进了河下镇,水运交通,人们在河边祭神求风调雨顺的壮观画面,在河下镇的一条老街上至今保留着一座胯下桥的牌坊,这里曾是西汉大将韩信遭遇胯下之辱的地方,当年韩信经历了胯下之辱,但他从未因此而偏离自己的人生方向,坚韧的品格成就了他的一生,他的坚韧不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梁红玉不让须眉的女英雄,相传她宁愿接受惩罚,也不愿意屈服,后来在苦战全兵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成为河下人的骄傲,还有吴承恩的故事也很感人,这里也是年少的周恩来发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人生宏愿的地方等等,这是有很多感人心弦的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懂得隐忍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隐忍不光是在日后生活和工作中积蓄力量,更是提高自己意志的力量。
尤其是韩信的胯下之辱的这个故事,让我感触很深刻,真是给我上了很深的一课,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耐得住性子
在今后日常的工作中要学会忍耐,不能为一点摩擦就引起不必要的争执,我们不能发脾气,更不能随意轻易发火,要学会操纵自己的情绪,学会制怒,不要任性,“忍”是一种工作的技巧,“忍”也是一种智慧,所以,我们需要戒骄戒躁,保持寻常心,不畏难,不怕输,善总结,不断的总结经验,要不断向领导请教,向优秀的员工学习,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顶得住压力
所谓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压力是追求成功的动力,压力是一种挑战,人的一生中会面对很多挑战,如果每一次面对挑战,我们都因害怕止步不前,那我们会变的碌碌无为,压力是一柄双刃剑,正确的对待压力,可以使人进步,反之,压力则会成为失败的根源,所谓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面对压力,我们需要的就是自我调整,给自己制造一个有利的环境正确的处理压力。
三、挡得住诱惑
如果操纵不住自己的欲望,就有可能犯错误,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操纵的的物质,欲望有利于磨练自己的意志,我会做到挡得住诱惑,不为私心所拢,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
四、提得住艰难
工作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坎坷、泪水、艰难等等,但是要想成功,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挺得住艰难,不磨不成玉,不苦不成人,在艰难面前,我绝不能俯首帖耳屈服于它,惟独勇敢的与它抗衡,并且击倒它,才会得到真正的成长,在艰难面前,我们往往选择躲避,不理会,但是通过这次的河下镇的韩信,梁红玉等英雄故事,让我懂得了,其实艰难就像皮筋一样,你弱它就强,当你勇敢的面对艰难时,你会发现,其实并不难,原本以为的艰难会因你的努力而改变,我会做一个勇于面对艰难,不畏惧的人。
五、经得起挫折
每天的工作都是循环作业,面对的问题反之复之,有时候很胆怯别人的折腾,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通常都会抱怨,在工作中就应该不怕折腾,反复的折腾其实就是坚持不懈的磨练自己,要想做好基层管理者,就要经得起挫折,不经历挫折就得不到真正的锻炼,以后的我在工作中体味领导的良苦用心,在经历中不断成长。
六、担得起责任
我认为想把工作做好,能负责是不够的,还需要尽职尽责,要担得起责任,就要做一个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人,我觉得我在这个方面做得是可以的`,从没因为一些小事无故空岗,请假,在工作中恪守本分,尽职尽责的做好手中的每项工作,我会不断提高标准,不仅要做完还要做好,更要做到位。
七、丢得起面子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都很注重自己的面子,宁愿皮肉苦也不想丢面子,但面子往往是自己给的,不是别人给的,胆怯失败会失败一辈子,被领导遣责被同事比下,常常会觉得面子挂不住,心里会想很多,但是看了韩信“忍”胯下之辱的故事后,我觉得要看淡,这是能力,更是智慧,最后,我们会为自己赢得面子。
八、受得了批评
善于接受批评,敢于面对打击并努力纠正自己缺点和不足,会取得双赢的结局,批评让人成长,惟独把当个锻炼,把挫折当作磨炼,我们才能更好的成长,以后再遇到批判,面对各种打击的时候,我会用更好的心态来面对,被误解的时候微微一笑,委屈的时候坦然一笑,吃亏的时候开心一笑,危难的时候泰然一笑,轻视的时候平静的一笑,人没有一帆风顺的,在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质疑,很多批判,我们都应该用最好的心态去面对虚心的去接受。
九、改得了错误
人不可能犯错,有时候我们甚至想掩盖错误,最终会被自己所犯的错误拖累,相反,坦然的承认错误,正确的面对错误,然后改正幸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经常检讨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这样才不会留下不必要的隐患。
在自我提高,自我修炼的过程中,要做到上述九点,要面面俱到是很难的,耐得住性子,顶的住压力,挡得住诱惑,挺得住艰难,经得起折腾,担得起责任,丢得起面子,受得了批评,改得了错误,这些条件看起来很简单,实现起来却不易,要扛起责任和压力,微笑面对失败等等,其实,一个人惟独不断磨练,修炼,才能不断成长,才能获得成功,其实在成功的道路上,从来就不缺有韧性和坚持的人,为什么最后他们还是没有成功呢,我想可能是因为他们只是懂得坚持不懈,没意识至磨练中要不断地提高自我,在困境中修炼意志,故云: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夫,空乏其身,成功的路上弥漫荆棘,在困境来临的时候,我们唯一能做的不只是拥有的意志,还要有历经磨难的信念,在艰难中来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来为锦天的快速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记住乡愁》观后感2
作为一个观众,情不自禁、由衷地向《记住乡愁》纪录片的全体专家和工作人员表示敬意。自20xx年开播以来,他们已经引领我们深入了百个传统村落,倾听村落中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故事,他们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血脉和源泉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追根问源、穿越古今,生动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20xx年伊始,《记住乡愁》第三季面世了,这一季以古镇为对象,在全国遴选了60座各具特色的古镇进行拍摄,聚焦中国古镇的地缘文化和特色建筑,将一座座古镇,一丝丝乡情用镜头语言娓娓道来,通过一个个生活化的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一镇一味道,一镇一神韵”的独特之美。古镇的美,让人沉醉;古镇的情,悠远绵长;古镇的魂,厚德载物。使我们在淡淡的情绪中体会历史、自然、人文与美的凝练。
《记住乡愁》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走进生活、走进文化、走进历史、走进乡村,传递中华之道、中华之德,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感性显现,教我们如何认识传统、如何做事、如何做人。《记住乡愁》自开播以来,受到了许多观众的追捧,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共鸣,因为它勾起了我们的乡愁,勾起了我们对“家”的思念,更勾起了深蕴于我们心灵深处和集体无意识中的那份记忆,也激起我们对这片可以栖居的大地的热爱。
千姿百态的古镇唤醒了沉睡的乡愁,也唤起了我们对传统之美的共鸣。第三季用60集篇幅书写的中国古镇当中,既有小巧精致的水乡古镇群,也有粗犷大气的北方大院建筑群,有商贾大家的徽派古镇群,和朴实无华的西北古镇群,还有个性鲜明的岭南古镇群和清秀灵逸的湘黔古镇群,以及颇具民族风情的南诏古镇群和另类浪漫的西南古镇群等等,丰富多彩,不一而足。这些古镇不仅仅是中国特色区域文化的缩影,更承载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基本观念,特别是中国人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崇礼谦让等价值观念为核心的哲学思想的完美体现。
第一集《乌镇——枕水人家立志进取》,讲述了位于苏杭之间的乌镇。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乌镇,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和运河商业文化的影响,虽然历经战乱与衰败,每次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实现再次突破。今天,乌镇人依旧坚持进取求变的时代精神,致力于古镇的传承与发展。于是我们看到乌镇人矢志不移地投身乌镇旅游业的保护与开发。我们看到祖上四代都从事竹编工艺的手艺人钱鑫明,为了把“竹编”这项老手艺传承下去而不断坚守、四方奔走。我们也看到拥有不服输性格的乌镇民宿房东穆穆,进取求新大胆尝试,成功地推广了乌镇民宿。乌镇,正以其勇立潮头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它在时代与历史交汇处的新生。
在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下,乌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镇风韵,在这里,古老戏台上唱响的是质朴的花鼓戏,一旁剧场里,则在上演一幕幕现代的话剧;街边的老店里,传统手工艺者仍在延续古老技艺,一侧的老街上展示的却是具有国际视野的当代艺术。当时代和历史在古镇交汇时,带来的不是冲突,而是一种新生。乌镇以勇立潮头的姿态向世人昭示,它的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
第十五集《安居镇——勇于担当》,讲述了大安溪河畔的安居古镇的古往今来。安居始建于隋朝,是一座因水而兴、因商而盛的码头重镇。这里有赏不完的文化符号,绕不尽的青砖石瓦,这里承载着千年的荣耀和辉煌,也迸发着新的生命与活力。安居靠水,古时滩头边的船只都只能靠人力拉船,大型货船上滩时,需要数百人同时拉纤,通力合作,担负起各自的职责,这使得“敢闯敢干、勇于担当”成为安居船工这个古老行业的生存法则。现如今,机动铁船代替了人力木船,但船工们“勇于担当”的精神,却在安居人的血脉中世代传承。
文化,是物质与精神创造的综合,是一个民族的生存方式和价值体系。一个民族必须依靠文化来传承意义与价值,维系信仰与态度,实施守成和变革。文化自信,是对所属文化的自我认同与肯定,是礼敬与自豪。产生文化自信的基本条件,是悠久的`文明传承、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强盛的文化基因。中华文化中的修身养性、诚信仁爱、和谐中庸、崇尚正义、注重民本等优秀思想,蕴含着民族发展的核心理念,沉淀着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凭借这种文化自信,在多灾多难的历史进程中顽强地生存下来。一代代“明其道不计其功”的中国人,高扬主体意志的崇高与自由而不计行为的利害与得失,不断地集聚起改造现实的巨大精神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也闪耀着时代的光芒。它不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智慧和力量。诚然,我们应该尊重自己的传统文化并为之自豪。但同时,我们也要把它放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宏观格局中进行甄别、这样生发出的文化自信才深刻、强大。老子说“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一方面,我们要理性认知和把握传统文化价值的多重性,意识到传统文化的历史局限性,全面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还要以平和的心态和客观的眼光,尊重包容与学习优秀外来文化,在相互凝视与对话中找准自身文化的坐标,坚定信仰和追求。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自信,而唤醒我们回望的乡愁正是我们的文化自信之根。
《记住乡愁》观后感3
终于又到了静下心来观看《记住乡愁》的时间了,伴着悠美动听的歌声,听着娓娓道来的解说,仿佛身临其境,这绝对称得上是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嚼之有味,回味无穷,本集观看的是《记住乡愁》第四季第三集——《嵩口镇—急公好义》。
说实话对急公好义这个词还是感觉有点陌生,只知道它是一个褒义词,但又找不到太精准的解释,于是查了一下它的近义词,原来它的近义词很多:大公无私、济困扶危、公而忘私、廉洁奉公它的解释是:热心给大家办好事,肯帮助人,热心公益事业,这让我顿时豁然开朗,一下子拉近了距离,嵩口镇和以前观看的芙蓉镇有相似之处,都是因水而兴的小镇,而且也是由商贸小镇蜕变成了旅游小镇,然而也有不同之处,本集优显伟大、高尚、更具影响力,具有无可代替的独特魅力。
这是一座被“义”字之风包围和浸润的小镇,而且世代相传已有上千年历史,正如片尾所说“义”是渡人的小船,“义”是一担救急的粮食,“义”是慷慨激昂的劝敌书,“义”是邻里间的诚信、互助,它的解释朴素无华,但是却是几代人用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换来的一方平安,一方幸福,“义”字之风吹遍嵩口镇的每个角落,人们以帮助他人为荣,给他人带去幸福为己任,成就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唤起人们的良知,它就是一块未被污染的净土,洗涤、净化着我们的心灵。
可以说我对“义”字不算陌生,也经常在手机上和电视上看到关于“义”字的话题,如义工、义诊、义演、义气,记得最早接触的关于“义”的词是“义务教育”,上学时书上赫然写着义务教育这几个字,记得小时候还问妈妈,什么是义务教育,妈妈说就是国家免费教学生知识,不收学费的,那是就对“义”字有了好感,再后来能看懂书时,还知道三国时曾有个“桃园三结义”还亲眼看到大街上的义务献血车,接头有大爱的`人的义演,都让我有所触动。
在此,并不是显示自己多有文化,是因它确实勾起了我的回忆,如果没有这次观看机会,恐怕这些词在无机会拿到桌面上,很有可能随着年轮的增长消逝的无影无踪了,这让我有想起来一个词“后熟”,虽然字面上是指种子脱离母体,还需一段时间生理变化才能成熟,但延伸的意思是指有的人虽然离世了,但是他的事迹,他曾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好事,多年后仍被人重视,成为美谈,影响很多人的命运,就像藏克家为纪念鲁迅而作的诗中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本片中的毛羽丰、张元翰,陈长仁几位主人公,虽然长眠地下数千年,但他们的事迹仍感动着他们的后人,让后世子孙以他们为荣,永远记录在家族史册中,关于义举、义田、义渡、义行、义务打猎、义务消防等等动人故事更是教育着后人。也成为古镇人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
如今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压力越来越大,人们似乎越来越冷漠、淡薄无情。每天百度上负面新闻也是很多,但是我相信世上还是好人多。现在也经常看到、听到关于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好人好事的报道,比如为贫困山区孩子捐款、捐物,助资上学;在飞机上有人突发疾病,总会有人主动站出来去救治,现在的水滴筹,人们自发捐款帮病人渡过难关;在火场为救人献出宝贵生命的消防员;有的餐馆为马路上的清洁工免费提供热水、午餐;加油站工人用轮胎为流浪小狗做临时庇护所,还给配的毛毯子,帮它们度过寒冷的冬天;在马路上交警指挥交通的同时,还搀扶年迈的老人过马路。
虽然这都是些小事,但是作为一个正常人,都需要有最起码的良知,要心地善良,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每年的《感动中国》颁奖典礼都会让我们知道世间有这么多至善至美的人物存在,正因为他们的义举,给人们浮躁的生活带来一点感动,给正在建立三观的青少年树立了榜样,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
我们从中虽然看到了自己渺小但绝不卑微,虽然坐不了伟大人,但可以做个阳光向上的人,做个内心干净、品行端正的人,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多理解别人的难处,宁可雪中送炭,不去锦上添花。
如今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退休后能出去走一走,领略一下祖国的大好山河,亲自去福州的嵩口镇看一看,和古迹来个近距离接触,闭上眼睛我仿佛置身于片头的优美画面中,清澈的溪水上一人、一篙、一舟在吱呀的摇撸声中多么悠闲、惬意!
《记住乡愁》观后感4
一晃接触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很长时间了,从开始的不情愿看,到现在主动去看,渐渐爱上了这个节目,感谢领导的良苦用心,使我有幸再睹芙蓉镇的风采,回想起第一次看电影《芙蓉镇》时,我还是十几岁的少女,那时就对电影中女主角胡玉音有很深的印象,那是我喜爱的女演员刘晓庆主演的,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她的美貌,还有她顽强不服输的乐观性格,虽然历经坎坷,但结局还是令人欣慰的,这次重睹纪录片《记住乡愁》我已是人到中年,不禁感慨时间的无情,真的是十年弹指一挥间,当看到芙蓉镇三个字是,眼前一亮,仿佛遇到了多年的故人。
当我打开剧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小镇。再细看介绍的确是一个因水而兴的古镇,一端以河岸为依托,另一端则悬在水面。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湘西人在这看似不可能的悬崖峭壁上建造吊脚楼。他们的勇气惊动天地,不逊于愚公移山,正是这种敢想、敢闯、敢干的性格,把不可能变为了可能,创造了无比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也给后人摆明了适者生存的道理,没有想不到的只有做不到的,优胜劣汰,永远是真理。
这个芙蓉镇的前身叫“王村”。早期是土家、苗家聚居的,记录了2200年的荣辱兴衰,后来彭氏家族首领彭士愁带领溪州人民起兵反抗,借地形优势与明君周旋的一年多时间,最终明王采取议和以西水河为界盟约立誓。议和内容都写在一个铜柱上,成为古镇的定海神针。在彭氏统治的880多年间始终遵守合约,在国家有难时应召出征打败倭寇立下赫赫战功。为表彰土家丰功伟绩,明王派人建石坊,写下来“子孙永享”四个大字。如今铜柱纪念馆和土坊就成为了后人景仰的标志性建筑。
百年码头也有萧条的时候,随着水电站和附近铁路建成,货物运输都改为陆路,航运公司被迫倒闭。终于在1984年另辟蹊径,有六名壮士不分昼夜,三年时间吃住船上,靠双手双肩开凿出小龙洞,共背水泥96吨,钢材24吨,三万多块青砖磨破了双手双肩没有磨破他们的意志。1986年小龙洞第一期开工完成,迎接第一批客人,从此名声在外也受到了著名导演谢晋的青睐,在此拍摄电影《芙蓉镇》。人们纷纷寻景而来,迅速红遍大江南北,名扬海内外,盛况空前,从那时起才改名《芙蓉镇》。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女性叫曾小玲,20xx年丈夫重病,两个儿子正上大学。她顽强地支撑起这个濒临倒下的家,在镇上宾馆当起了一名洗衣工,80斤的她每天分三次把三百多床床单背回家,然后手洗干净,每晚五点之前背回宾馆。对比一下我们今天的工作量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女人虽然有水的柔情,但不失韧性,如果说男人用肩扛起一座山,那么女人就能背完西水河的水,始终不忘身上的责任和担当,吊脚楼和小背篓永远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可以说《记住乡愁》,每一集都有它的精彩,剧中都有鲜明人物、感人的故事,各有主题,各有千秋。这档节目真的很容易就牵动了漂泊在外游子的那份思乡之心,就连主题曲都那么优美动听,回味无穷,从第一次接触这首歌就喜欢上了它,歌词是朗朗上口,耐人寻味,正如歌词所说:“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
而本文中六壮士三十年后再聚只剩下四壮士,他们就把对故去战友的思念化作了一碗酒。《记住乡愁》有太多感人故事让人们对伟大的国人肃然起敬,只有倍加珍惜当今美好生活,才对得起祖先。在敬仰的同时又感觉自己的渺小,同为异乡人,有的`在外学业有成,事业蒸蒸日上,有的学成归来,报效家乡。在这些品格高尚的人面前我自惭形秽,自卑和自强的双重性格抗衡后,心又渐渐恢复平静。既然自己就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也就做点普通的,力所能及的事,在单位好好工作,尽职尽责,再把小家过的幸福、温馨、快乐,让父母开心。
也许上辈子做大事累了,这辈子注定做个普通人,有时我经常天真的想如果每个公民都能遵纪守法,不无理取闹,不干坏事,那么也就用不着那么多警察办案,国家就会很安静,这样想想我还算为国家省了一份心呢。哈哈,这样想想,就不那么自卑了又变得心安理得起来了。此时此刻,耳边又回响起了动人的歌声:“游子你可记得土地的芳香......。”今后我会怀着一颗对先人的景仰之心,和对家人的眷恋之情,感恩之心好好活下去,直到永远。
【《记住乡愁》观后感】相关文章:
乡愁的作文02-26
乡愁的诗句10-22
关于乡愁的作文06-10
乡愁味道作文08-19
关于乡愁作文06-01
乡愁优秀作文03-06
记住你作文06-03
记住幸福作文03-01
乡愁的作文15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