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时间:2022-11-23 16:47:43 观后感 投诉 投稿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4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月与安生》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4篇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1

  尽管有一些用心用意我不是特别赞同。最突出的就是对于女生之间由小到大关于性的探索和调侃,我想未必是本人敏感作祟,百合的意味的确一度被镜头语言营造得甚嚣尘上。都是各自与亲密的好友一同成长上来的,和女伴同出同入、一起上厕所、一起睡觉、一起换衣服、互相调侃几句身材发育,很日常的情形,却被刻意处理得蕴藏起暧昧。特别是当安生张开臂弯让七月躺过来的时候,她是觉得七月的世界不应该容许有第二人了吧,当她听到家明的名字时,那种嫉妒、不安的感觉如此真切强烈,我并不认为这仅仅归结于简单关于友情的占有欲。

  于是在安生的女性魅力散发出对家明的诱惑时,我开始看不清故事的走向。我很难分辨,安生到底在什么时候起,从对七月全情的占有突然跳脱到动起家明的心思。包括后面数次姐妹间的拉锯、僵持、伪装、抢夺,观众都看不清、理不明。加入了同性暧昧的情愫之后,于我而言反而不如简单的双姝夺爱的脉络。

  当然,在大多数的具体叙事环节,电影之于小说的丰富和添加处理得相当不错。家明喜欢七月的沉静文秀,又会被野生安生的气息晕染而恍惚,正如小说里的形象,这个男人除了英俊,并无其他任何优秀特质。电影让他每次在双生花之间的摇摆更加具象化,也更显自然。很喜欢全片轻重缓急的着笔,有娓娓叙来,有酒吧放歌的.摇滚激昂。加入了网络小说作者一重,是编剧和导演极其独到的匠心。令全剧在倒叙、插叙,直至结局三重反转中步步推进,几分酣畅、几分回望。

  你活成了我,我活成了你。双姝的内心这一层也很妙。是安守着小城平静无澜的简单生活,还是走向广阔的天地自由浪荡,女生啊,不管怎么样,都是辛苦的啊。你可以循规蹈矩,走一条大家都认为你该走的路;你也可以放纵内心的自在灵魂,且行且歌,迎接天南地北的历练。相对狭小的三角情感、单亲家庭孩子的孤单乖戾、闺蜜的嫌隙与和解,这个关于因循还是自由的命题,是青春片中通常比较鲜见的。片中处理得挺好,纷纷杂杂的“问候家明”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舒缓的情感又细腻动人。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2

  友情就如二三月的阳光,当你无助之时,她就如天使般张开双手,带你走向黎明;友情就如南飞的雁,当你失去方向之时,她就会围绕你身边,陪你走向远方。往往说之所以两个人可以成为朋友,在二者身上必有相似之处。但这相似之处最可怕的是二者会爱上同一个人,这样当友情遇上爱情会是什么样子呢?带着这份好奇心看了七月与安生的故事。

  《七月与安生》是由陈可辛监制,曾国祥执导的现代爱情电影。由周冬雨,马思纯,李程彬等主演。该片由作家庆山的小说改编,讲述了两个从13岁开始就相识的女孩七月与安生,心心相惜成为彼此最好的朋友。机缘巧合之下,七月与安生爱上了同一个叫做家明的男生,

  一个温柔恬静,一个热情似火,完全不同的两个女孩却走到了一起。其实安生的内心是脆弱的',虽然她表面很张狂,她的内心是极度缺少爱的。但七月由于家庭修养问题是个温柔的女孩,就这样两个不同的女孩走到了一起,爱上了同一个男孩。自从那晚七月给安生流露了她的心声后,暗恋家明,第二天安生就去学校警告家明,要好好对待七月,那种与众不同的个性深深吸引住了家明。但在第二天七月就像家明图书馆表白,最后俩人愉快在一起。安生作为七月最好的朋友当然是第一时间见证他们爱情的人。从此三人行,一起游玩。可家明的内心还喜欢着安生,那个感觉很与众不同的女孩。由于一次爬山活动,七月发现了这个秘密。从此安生告别了这片土地,踏上了流浪的征途。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在这途中发生了很多巧合。家明再次遇到了安生导致一切的误会发生,这时候的安生已经累了,想当初的七月一样,想有一个安稳的家,而七月由于家明的离开而重复走上了安生流浪的道路。两个女孩就这样因为爱情互相折磨着。我的心也颤颤发抖,她们的情感过于真挚。当七月抱着大肚子找到安生时的那一瞬间,在她的脸上仿佛看到了一切都安稳了。但最后七月死了,难产而死。安生开始了照顾她孩子的生活,从此再也没要她自己的孩子,写下了七月与安生。

  其实友情就是这样,爱恨交织,所谓我的生活融入了你,你的生活中也蕴含着我;当我们再次相遇的时刻,你我彼此相靠,依然是一个整体。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3

  林七月,出生在小康和睦的家庭,从小成绩好,是人们眼中的乖乖女,优等生,受人喜爱;李安生,则相反,家庭破碎,父亲早逝母亲不管,成绩也差,别人眼中刺头;13岁的她们因为机缘巧合相识,两人表象反差很大,七月恬静似水、乖巧稳重,安生放浪不羁、个性张扬,但七月内心是叛逆的,安生内心是纯真的,所以很快吸引到一起迅速成为最好的朋友。到高中一个进了名校,一个却进了职高。直到她们18岁时,遇到了苏家明,她们共同爱的'一个男人。

  家明最先认识七月,成为了七月的男朋友;但家明见到安生后,却被安生的与众不同所吸引,并表达了好感。安生在这个时候,选择了去北京,给安生和家明空间,选择了友情。

  安生选择了颠沛流离、周游世界的生活,期间经历了感情背叛,没有钱只能想各种办法维持生活,尽管如此艰难,却一直坚持写信给七月,并不自觉的都在信的末尾写上“问候家明”。

  当安生不羁的心终于想平静下来,回乡找七月时,七月正把家明送走去北京。但很快安生和七月因为价值观大吵一架,安生又回到了北京。

  在茫茫的北京,安生人生低谷的时候,遇到了家明,并同居在一起。

  七月寻到了北京,大吵一架,并给家明最后通牒,是返乡结婚还是留在北京分手。家明选择了返乡。

  但在结婚当天,七月让家明逃婚。七月走出了自我,沿着安生以前漂泊的路,一路寻觅,寻觅那份友情,寻觅自己的内心。

  而安生则选择了安稳,读书嫁人。直到几个月后,大着肚子的七月找到安生,两个闺蜜冰释前嫌,安生忙前忙后,安顿七月待产。但七月在临产前大出血,抛下一个女儿离开人世。

  若干年后,这个女儿翻箱倒柜,找到安生写的信,进而找到了家明,家明才知道七月留下了一个女儿。但安生选择了善意的谎言,没有告诉家明七月去世的消息,而是说七月留下女儿,选择了自由和远方。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4

  好闺蜜爱上同一个男人这种老套路,小说《七月与安生》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除了当年那种让人惊艳的语言风格之外,还因为比起一般的三角恋,七月与安生之间,闺蜜情超过了男女情,但却并非是因为有人发扬圣母风范,说什么假大空的只要你幸福我就幸福的鬼话,而是因为七月与安生代表着一个人灵魂的两个对立面,一个渴望安定,一个渴望漂泊,一个总是以被选择来逃避内心负累,一个总是主动选择主动背负。而两个女孩之间即便彼此伤害到刻骨依然无法割舍的友情,是因为对方身上有自己没有的品质:我爱你,因为你刚好是我向往的那一半灵魂。

  如果有机会,能用内心另一半的灵魂去过另一种生活,那是难得的圆满,若不能,那是宿命。而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活在宿命里,圆满的人生就像完整的人格一样,稀少,且可遇不可求。《七月与安生》观后感250字

  安生看似叛逆张扬,实则骨子里渴望安定的爱和生活;七月看似文静乖巧,实则骨子里向往自由的灵魂;安生爱七月,七月也爱安生,家明的出现,安生选择离开和成全,七月选择默认和把握,就像七月说的她对自己失望,她没有办法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安生,她对安生的爱是自私的,对家明的爱是自私的,但在最后她还是选择了安生,我恨你,但我只有你。她和安生就像两个藏了刺的刺猬,一旦露出刺便互相刺的遍体鳞伤,互相伤害后又心心相惜。影片中她们多次的分离也预示着结局的分离,最后一个场景,安生看到镜中的七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感觉是一部非常慢热的电影,说的是两位基友之间分分合合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像双生花一样,小时候7月是一个乖孩子,有幸福的家庭,爱护她的妈妈,他的人生,是可以看到边界,和未来的。安生不同,出生在单亲家庭,生活飘零。却没有想到,过了十八岁之后,两个人的角色会发生互换。又好像是一个围城,没有得到的,总是想念。我想这可能是每一个个体,都希望得到圆满的生活。正如陈奕迅歌词所说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这部电影教会我的事。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是那些人和那些时间,以及在那些时间里和那些人一起做过的事。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相关文章:

七月与安生影评11-10

七月与安生经典语录12-03

七月与安生经典语录3篇12-03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11-28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11-20

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12-04

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11-07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1000字08-02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7篇11-29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9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