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城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长城观后感1
今年暑假因为参加比赛,我再次来到北京。事先我规划了要去游览的地点:国家科技博物馆、长城、天安门、前门、汽车博物馆、奥体中心……
比赛完的第一天,我早早起床和妈妈、舅舅去登长城。之前去长城是坐缆车游览的,今天我要做真正的好汉~自己徒步登长城,领略万里长城的雄伟壮观!
万里长城始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历史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期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筑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是建于十四世纪的明长城。明长城总长为8851。8千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罗马角斗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
我们选择了登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长城关城为东窄西宽的梯形,始建于明弘治十八年,对八达岭长城进行了长达八十余年的修建,并将抗倭名将戚继光调来北方,指挥长城防务。八达岭是峰峦叠嶂的军都山风吹草动的一个山口。明代《长安夜话》说:“路从此分,四通八达,故名八达岭,是关山最高者。”可见八达岭的地理战略地位。
上午我们坐车再转乘摆渡车来到八达岭长城脚下。一路我很兴奋看着沿途连绵起伏的山峰,感慨着古人的伟大。舅舅提醒我爬长城要4—6小时才能完成,保证体力充沛要吃饱。妈妈说长城有陡坡,最陡有70度,让我换运动鞋。这些我都听不进去,心想我一定会最快登上长城。只拿了一瓶水开始快步的走进长城入口。
今天阴天,比较凉爽,走了一公里的平地终于看到了长城北一楼的烽火台。我随着人流快步走到第一个烽火台,倚靠着长城墙砖欣赏着风景等着后面的妈妈。心想登长城不是难事。从北二楼烽火台往北三楼烽火台走时就感觉有30度左右的坡路了,天下起了小雨,地面有些湿滑,路有些难走了。从北四楼再往上走,我的脚步就慢了,加上没有楼梯凳都是斜坡,我就不敢在长城中间走了,而是扶着右侧的城墙一步一步往上挪动。快到北五楼烽火台时封上了一侧通道,人流都堆积了。再加上雨下大了随着风打在身上脸上,这时候我就羡慕做缆车的人了。“咱们做缆车吧,”这句话想说又被我咽了回去。
终于连滚带爬走到了北五楼,妈妈让我回头看看,我战战兢兢的回头张望,看到下面人头攒动,我已经爬了这么远的路了,有些小激动了。从北五楼登顶的路更陡峭更险要了,我也更累了。走到70度陡坡时,我害怕了加上恐高就迈不动步了。人还多我不能停留在这,也不敢往前走,眼泪和雨水混合在脸上,等候救援。舅舅连拖带拽把我弄到了北五楼烽火台。我的腿已经瘫软了,坐在台阶上修整了片刻继续向上攀登。虽然还是有些恐高、还是没有台阶的路,我好像找到了一些方法,身体向前微倾,向挑山工一样之字行走能快一些。终于通过了北六楼烽火台到了峰顶。我站在烽火台上遥望四周看到蜿蜒连绵的长城向条条巨龙盘踞在山上。登到长城顶端最高处云雾缭绕,好像进入了仙境。
下长城我们没有原路返回,而是从背面下山,可以领略更多长城的壮观。开始下山。哇塞!都是陡坡,刚下完雨路面还湿滑;我的腿已经不听使唤了,往下迈一步膝盖就疼。我的手死死的抓住中间的栏杆,小步小步的往下挪动。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啊!一位叔叔分享给我一个好方法,就是倒着走不伤膝盖。下长城一路上时而快步疾徐,时而停下脚步欣赏长城,看看哪个是火炮口,哪个是弓箭手防御口。研究一下烽火台各个出口的作用,佩服古人的智慧,已经没有了登长城那么急迫和困难了。一路下了长城我们还经过笨熊乐园,看着可爱的黑熊躺着休息、吃着游人给的食物、嘻嘻打闹,我的疲惫感消除了很多。
为了奖励我徒步登上了长城,我带着金牌站在长城门拍照留念!我的心里也计划着明年再登居庸关长城、水长城、山海关长城。
长城观后感2
“中外合资电影”这个名词我们早就不陌生了,如此国际化的词汇总是充满了很多诱惑性,就好像那句“中西药结合疗效好”的广告语,让我们能在大银幕上同时看到自己喜欢的中国和外国的演员,或者用好莱坞的特效来讲咱们中国的故事。然而中国观众被无情欺骗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远有《功夫之王》,近有《勇士之门》,背后的尴尬更像是中药和西药起了对抗反应,更别说时不时会有某些不要脸的国产片宣传套路,说自己是《阿凡达》团队打造的了。
《长城》似乎是真正对得起“中外合资”的意义了,尤其是拥有维塔和工业光魔这样世界顶级特效团队的资助,加上导演是我们很熟悉的国师,总会让我们相信,特效绝对是有保障的,而即便是好莱坞的编剧,至少在老谋子的把控下,文化表达上应该不会太走偏,毕竟,演员们终于不用从头到尾都说英文了。这样的改变,其实是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到今天的必然产物,而张艺谋顺利接过此棒也不算意外。毕竟,论国际影响力,国内范围的导演张艺谋说自己第二,也没人敢说是第一了吧。说白了,《长城》其实就是老谋子不出国门进军好莱坞的作品。
而事实是,《长城》真的是太国际化了,这样的国际化,不是“中国的就是世界的”,而是原来“世界的也可以是中国的”。全片主要讲一件事,人打怪兽,类似的题材,在好莱坞数不胜数,并且,通常都是以科幻片的方式出现。美国人民缺乏足够悠久的历史,所以总爱幻想未来,并且标榜自己在地球上的代表力和先进性,以及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国精神。看完《长城》才发现,原来美帝人民打外星人那套东西放在中国古代的背景也是可以说得通的,于是我们可以直接从传说中找到“饕餮”的名字,设计出有青铜器质感的样式,你看,多么有中国特色呀。然而本质上,还是把一个通行的故事强加上了中国元素的标签。如果以后广电总局开放了,我们早晚有一天也会像当年打饕餮那样去手撕外星人呢。于是长城变成了为了防御饕餮而建的工事,本质上又和《僵尸世界大战》还有《进击的巨人》里建的高墙差不多。当然,咱们的长城机关重重,毕竟要对得起片名嘛,不然干脆起名叫《饕餮大战》或者《进击的饕餮》好像也没毛病。
这样一来,好莱坞编剧在本片的存在感就很强了,全程套路满满,bug满满。比如,既然黑火药那么厉害,为什么一开始一直不用,你哪怕说明一下因为黑火药比较稀有,只有关键时刻才能用也是可以的嘛。呆萌同学的转变也是有点突兀,您要非说这是真爱的力量可以抵过几十年的颠沛流离我也是服的。“擒贼擒王”的设定实在是太《独立日2》了,而且朋友们,这回干掉反派的又是炸药!
除了套路和bug,本片居然没有一个配角的塑造是成功的也是蛮厉害的,是的没错,是没有一个,没有一个,没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请问诸位看完本片之后到底记住了几个除了外国友人和景甜之外的角色呢?记住了,只能说,你是那位演员的真爱粉。我能说直到最后字幕出来我才反应居然还有陈学冬老师么!当然这也不能全怪编剧,据说老谋子自己也删了不少戏,而角色的单薄也无形中加大了表演的难度,《长城》很有可能成为诸位小鲜肉表演履历表上的一块黑历史。
如此不走心的《建国大业》式的数星星,加上简单粗暴绝对够分量的无脑特效场面,不乏雾霾突击那种惊悚效果,还有各种朝你扔东西提醒你瞧瞧咱这3D多逼真,自然少不了老谋子标签式的色彩运用,区分各个军队的队服,还有最后《金陵十三钗》教堂附体的宝塔之战,击鼓阵仗、人海战术、祭奠仪式又充满了谋式行为艺术,所有这些形式上的饱满与酷炫都塞进这短短的90分钟正片里,国内外通吃的圈钱意味溢于言表,这不就是“饕餮”吗?
如果《长城》票房大卖,只能说好莱坞这种被验证了100多年的叙事方法在今天依然是可以吸引国人的,而《长城》票房失败,也许能说明观众对商业大片内容上的注重吧。饕餮吃到肉反哺了兽王就是胜利,《长城》赚到钱喂饱了投资方就是胜利,这注定是一部以票房论成败的电影了。
最后,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起今年《釜山行》热的时候,有人问中国电影跟韩国电影差多少的问题。
【长城观后感】相关文章:
《长城》观后感11-04
长城观后感11-13
电影长城的观后感09-19
游览长城的观后感11-21
长城的作文04-23
长城的教案08-26
长城的介绍04-19
《长城》教案08-26
登长城02-17
游长城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