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第九期——说文解字》终于是播出了。而这一期很巧妙的将许慎的人物经历与《说文解字》密切相连,不仅讲述了《说文解字》魅力之处,更是把许慎的才思敏捷,谨小慎微演绎得恰到好处。
“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这是《说文解字》部分序言,也充分地表明了作者写这部书的目的“匡正大道,治国安邦”。而许慎一生的经历也一直致力于此。
许慎少年时即有文名,号称“五经无双许叔重”。他步入仕途,担任郡功曹,后来举为孝廉。之后,他又成为洨地的长官。后因功绩卓越为太尉南阁祭酒,这时他遇到了,他的老师贾逵,此后他的一生都在校书东观,编写《说文解字》。
他编写《说文解字》,坚持从实际材料出发,以历代传承下来的文献和通人之说来证明文字的形、音、义,以此来解释经义,而他首创部首录字,排序“始一终亥”的故事更是令人叫绝。
说文解字,头绪万千。当从何时始,从何而终一直困扰着许慎,因此他不断思考,不断的对比各个字之间形、音、义、表的异同,以及天干地支之间的关系。而突发奇想的悟出了以“一”为始,以“亥”为终,540个部首排列组合。
这样的一个排列组合,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分析文字的.理论,同时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和汉代的文字训诂,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
《说文解字》是许慎一生心血之作,包含了他与老师贾逵两代人的光阴,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文化瑰宝。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2
作为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论语》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尽管作者是谁至今仍无定论,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论语》是孔门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人的仁德智慧,两千年的风骨性格,都蕴藏在孔子和弟子的对话里。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苟无孔子,则中国当非复二千年来之中国。
一部《论语》,千古流传;一位老师,万世师表。本期节目将以孔子和弟子之间的故事来讲述《论语》当中贯穿始终的仁的思想,致敬始终在历史的时空中凝望着我们一路前行的那道思想之光。
换个视角读《论语》
看弟子如何凝聚在孔子的周围,追求有仁爱精神的理想世界
孔子一生传道授业,每逢杏坛讲学,四方弟子云集。《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的弟子正是孔子思想和学说坚定的追随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本期《典籍里的中国》特别邀来四位读书人,大家在节目中不仅精妙解读了《论语》的核心思想和后世传播,还特别从孔子及其弟子关系的角度品读《论语》,带领大家感受孔子弟子响应老师召唤,凝聚在孔子周围,共同追求仁爱理想世界的生命历程。
《论语》现存二十篇,接近一万六千字,孔子的这些言论为从何而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介绍道:《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里边就记载了孔子晚年的两个弟子,在讲学的过程中,轮流记录。看到这些材料以后,我们恍然大悟,孔子的弟子实际上是各有所记,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的来源。
但凡读过《论语》,一定会对子曰印象深刻。透过那一个个子曰,今人能够感受到20xx多年前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及不同弟子的鲜明个性:子贡富而好礼;颜回贫而乐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子路直爽而勇武,尽心尽力地保护孔子四十多年,以至于孔子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能将如此多性格不一的弟子聚在一起,孔子人格魅力何在?《论语》中记录着颜回对夫子的赞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最核心的思想是仁。上海开放大学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鲍鹏山提到《论语》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弟子都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基本没有下过一个本体性的定义。子贡问仁,孔子就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仲弓问仁,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樊迟问仁,孔子给出了经典答案爱人
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思想史研究室主任郑任钊表示:孔子通过教书育人的方式,把仁的思想传了下来,进而又影响了像孟子、朱熹等许多的儒学大家,在仁的基础上,中国人又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宽广的情怀。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以仁爱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铺染着中国人的生命底色。
陈蔡绝粮尽显精神高光
沉浸感受岁寒松柏的气节,一碗薄粥的.真情
《典籍里的中国》自开播以来,坚持以精深而有价值的思想感染观众,每一期都用一个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温暖而富有力量地传递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和高贵的精神。
本期节目,创作团队将不仅从弟子的视角展现孔子的情怀与精神,还将讲述孔子和弟子之间的真挚情感。其中,王绘春扮演孔子,保剑锋扮演子贡,王仁君扮演颜回,高晓攀扮演仲由。
孔子晚年曾如此总结自己的人生历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为了生活,他在鲁国做过仓库保管员,看管过牛羊,一度做过大官,但是为了理想又辞了官,五十多岁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这一周游,就是十四年。
本期节目的戏剧,从子贡慕名而来拜孔夫子为师讲起,再现了孔子带着一众弟子历经磨难的周游之路:孔子到卫国推行仁政德治,未能如愿;过匡地,随时可能被人当成恶人误杀;在宋国大树下习礼,司马桓魋派人砍树欲杀之;满怀希望去往楚国,等来的却是楚君薨的噩耗孔子四处碰壁,受尽嘲笑,累累若丧家之狗。
值得期待的是,尽显孔子精神高光的陈蔡绝粮,被演员们演绎得荡气回肠。这一事件也是周游列国十四年中最难的一段经历,孔子与众弟子被困于陈蔡之间,绝粮七日。子贡受命于危难,前往楚国求援。他们虽饱经苦难,但一路同行,一路坚定,如岁寒松柏身处逆境而依然挺立,哪怕只剩下一碗薄粥,仍觉味道甚美。正如舞台上撒贝宁所说:追寻大道的苦,患难真情的甜,都在这一碗薄粥里了!
晚年弟子众多,本是对孔子的一种慰藉,但令他备受打击的是,最爱的两位弟子颜回、仲由先他而去。当舞台呈现这段感人肺腑的生离死别时,看到弟子逐一和孔子告别,心碎的孔子用颤抖的声音呼唤着回啊仲由,众多观众眼泪决堤。拍摄这场戏的时候,当说完朝闻道,夕死可矣,饰演孔子的王绘春倒在地上,他已经难以抑制喷薄而出的情感,被拉起来的时候,还一直在擦眼泪。目睹了这一切的撒贝宁说:那一刻,我仿佛真的站在了孔子面前,真真切切地感受着孔子的情怀。
在戏剧的结尾,孔子和弟子们回到了他们年轻的时候,一场杏坛讲学穿越时空,于书声琅琅中,澎湃着我们正年轻的朝气。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动容道:洙泗之间,杏坛之上,讲习不辍,弦歌不辍。我觉得这个是咱们中国文化史上最动人的一幕了!6月13日晚,就让我们一起回到孔子和弟子正年轻的时候,品读《论语》背后鲜活的情感与精神,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3
一部名著,延续千百年,历经三代名人之手;一种精神,传承无数载,受尽风雨永垂不朽,这正是最近一期《典籍里的中国》的主题《周易》。
《周易》分为《易经》与《易传》,相传我国对于天道的研究最早追溯至上古伏羲,而中古时期的周文王结合前人研究与个人见解,著成《易经》;近古的孔子及弟子,为《易经》作注而成《易传》,经传合一,终成《周易》。
司马迁曾道:“文王拘而演周易。”在文王父亲季历时,商王朝就封他做西方诸侯的首领。而后周文王父亲被商纣王杀死,文王继位。因为文王十分贤德有礼,许多贤人志士前来投奔他,商纣王出于忌妒,将他囚禁于羑里,并来害了他的儿子。然而,周文王在如此绝境之中仍然没有放弃,而是潜心钻研先祖伏羲留下来的天地大道,完成了《易经》。这就如同司马迁后面所说:“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古时的志士们尚能在如此绝境中完成巨著,我们就更不应该为了某个小小的挫折而放弃目标!
犹记得我第一次看关于《周易》的书籍时,书上全讲的是八卦风水,晦涩难懂,于是我很快就不看了,并且认为这不过是一个故弄玄虚的讲风水的“杂书”,怎能名入“四书五经”之列?
直到今天,我才对这本书的看法有了转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听到《周易》里的两句话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显然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习天,以自强不息;学习地,以厚德载物。那么,这做人的道理与我先前看到的八卦、占卜大相径庭,是为什么呢?原来,在孔子之前,《易经》大多是讲天象与自然;而在孔子对其深究并著成《易传》后,《周易》便开始偏向于关注内心与伦理,孔子促使周易》由占筵之书转为义理之学,对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周易》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是学习“天”,因为天始终刚劲坚挺、运转不息,是君子的表率,它也从不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如同我们的人生,在逆境中也要坚持理想,坚持信念,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认为,每位华夏儿女都有责任将《周易》带给我们的自然规律,生存之道,做人之道传承下去,将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4
今晚,我与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典籍里的中国》相遇,随当代读书人一起,进行一场穿越古今的对话。“贵五谷而贱金玉!”一句话仿佛浓缩了宋应星撰写这本书的理念。卷一《乃粒》,卷十八《珠玉》,宋应星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宋应星在6次科考失利之后,并没有因此颓废,而是在路途中看、学、思,在脚下的万里路上悟到了书卷上没有的东西,增加了未曾听说的见闻。功名利禄于宋应星已然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那份理想:五谷丰登,物阜民康。
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把“重农固本”视为安民之基,治国之要,每朝每代人殚精竭虑,极具创新精神,接力传递责任,只为中华。宋应星与袁隆平跨越三百年的握手,不仅是两位科学家的握手,更是两个时代的握手。他们找到了属于科学家的共同梦想:求真务实、造福人民。我们有幸生于这个时代,享受先人前辈的胜利果实,我们更要将发展的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中,让科技再发展,让祖国再腾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学习的目的各不相同,也许有人想当大官,有人想当企业家,有人想当科学家,但希望当我们通过学习实现各自理想后,可以继续用我们所学知识回馈社会,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5
二号”载人飞船探索宇宙的片段,展现了当代中国人对先贤“上下求索,勇于创新”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节目开场,老年屈原在“岁月长河”里遇见了编订《楚辞》的西汉文学家刘向、承袭《楚辞》浪漫主义风格的“诗仙”李白以及“天眼之父”南仁东。节目特别为屈原和南仁东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天问”。他们的成年时代和幼年时代一问一答,交错呼应,最后共同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心灵宣言中,正式开启《楚辞》的识读之旅。其中最令我动容的一段对话是:
屈原:我提出了关于宇宙的疑问。
南仁东:我用一生在寻找答案。
“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
中国人民历经磨难而不屈,中华民族历经考验而不衰,丰富的文化正是这其中内在的.密码。迈步新征程,不断开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我们的文化将更加饱满,我们乘风破浪的勇气将更加昂扬。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6
“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题记
万历二十九年,他童子试落弟,父亲徐有勉语重心长地说:“徐氏男儿,可不取功名,但必立志。”于是,他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大志。自此以后,他游历山水,在经过三十年的考察后,写下不朽巨著《徐霞客游记》,他,是“千古奇人”——徐霞客。
他记录下了天台山闪烁的星辰、烂漫的朝阳,还有满是繁花的山谷,他顶着恶劣气候登上黄山,邂逅了气势磅礴的庐山瀑布,遇见了秀美的双龙洞……行在路上,梦在前方。他探询山水之中的'奥秘,他以足为誓,以笔带心,实现了自己的伟大志向,为我们留下了《徐霞客游记》。
在《尚书·禹贡》中记载“岷山导江”,人们都认为岷江是长江的源头,徐霞客为探寻真理,“北历三秦,南极五岭,西出石门金沙”,发现金沙江发源于昆仑山,比岷江长一千多里,于是在《溯江纪源》中将金沙江定为长江正源。正是因为他有着追求真理的精神,所以今天我们才能读《徐霞客游记》而知天下地理。“不探江源,不知其大于河,不与河相提而论,不知其源之远。”勇敢追求真理,或许真的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徐霞客的三十年何其艰辛!如今,高铁代替了双足,各种精密的仪器代替了纸笔,人们能够真正做到“朝碧海而暮苍梧”。徐霞客以足为誓,丈量名山大川,以笔代心,记录下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一生很长,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
长江的源头在哪儿?为了探寻这个问题,中国古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仅凭一双脚走了两年。
三百多年前没有现代先进的测绘手段和精密仪器,没有国家人力物力支持。仅靠着一具血肉之躯、一个崇高的理想、一个团在心头的谜,徐霞客毅然走上一条漫漫追寻的长路。
小时候,徐霞客的理想就是追根溯源,千百年来所有人都说长江的源头是岷江,可是否真实,无人证论。探寻长江源头,走遍祖国河山,是他的初心;纠正谬误,向世人证实“长江的源头是金沙江”,是他走出的第一步。两年,万里长江,沿路全靠步行,这使得徐霞客的脚落下病根。
他走遍祖国河山,绘制地图,详细记录真实数据,不怕苦难,初心不改。这些文字后来汇聚成中国地理巨著《徐霞客游记》,写后半部分《万里遐征》时徐霞客已入晚年,双腿不能行动,病入膏肓,许多人劝他不要走了,他不假思索地摇头,声声铿锵:“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我的理解是:大丈夫应把心血和生命倾注于国家,朝朝暮暮,与山川湖海作伴,无怨无悔,矢志不渝。《徐霞客游记》实实在在是用双脚走出,用心血沥出的。这是一条悲壮的路,为后世地理学做了厚实的`铺垫,推动了中国地理学发的进步发展。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徐霞客,一个游人、文学家,也是一个坚守初心的地探索家。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
大年初二晚上,无聊之余翻看手机网页时,看到头条上对倪大红老师饰演的伏生赞不绝口,虽不知伏生是何人,但看着网页上的图片,不觉便被吸引,认真阅读完才知道是央视新出的春节档大型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一时兴起,便想看看演了什么,打开爱奇艺app搜素出来,点开看了几分钟,不觉就被节目开篇的精彩解说所吸引。
惟股先人,有册有典。典的古体字为:上边是“册”,下边是“几”即为几上放着书。这样的解说很明朗的说明了何为“典”,让人印象深刻!
开篇讲述了《尚书》传承至今的艰难不易,讲述了古代文人先资们爱书、护书、传书的故事。《尚书》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节目通过古代读书人伏生与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的古今对话,通过古代场伏生护书、讲书的事迹,大禹治水患定九州、周武王牧野盟誓的演绎与现代图书馆孩子们背诵禺贡场景的相互切换,将护书讲书传书的故事有序的讲述出来,让人看懂故事的同时不免产生共情,同时也对曾经学习过得故事、看过的书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只是存在于脑海中的故事或者看过的只知其字不知其义的文字了。
以前只知大禹是有名的贤君,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通过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还知道了他划定九州(黄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如节目中古时护书人伏生所问:华夏为何是一体?现代读书人撒贝宁所答:自古是一体。
让人泪目,是啊,华夏自古是一体。
只知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不知商纣决战的牧野盟誓,通过演员们铿锡有力的'宣誓,对那些简单的字句有了直观的认知,原来是这样的热血沸腾啊: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今人为何要读典?知先资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所以读典是多么重要啊,作为当代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读典、学典、还要传典,记得小时候,都是妈妈边干活边教我学习诗歌。从简单的锄禾日当午,汗滴未下土,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到复杂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再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等等,通过这样长期的耳濡目染和妈妈有意无意的言传身教,使我对这些诗歌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外,更对诗歌有了一种本能的喜欢,现在闲来无事时也会翻上一两篇。
我想小时候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应该是很重要的,所以现在偶尔会和家里的小侄子一起互相提醒着背背诗歌,以激发他对诗歌的喜欢。我想这也是对于经典的一种传输吧!
所以我们在学习经典的同时,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同事去传播,邀请他们中感兴趣的一起学习,从而有更多的人来读典、学典、传典,应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吧!如节目中伏生随着现代读书人来到现代图书馆看着小孩子们在背诵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时泪目的那一幕,他应该是欣慰的吧,因为他及家人历经艰难保护的书,传承的书很好的流传了下来,并且为后人所学习。而且是人人都可以在云端下载《书》来看了,人人都可以学书、传书了!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9
《典辖里的中国·尚书》在牛年大年初一的晚上八点在中央电视台一台出,这一弘扬中华文化的重磅节目,可以说是近年来少见的好节目,一开始就被节目新顺的形式,丰富的内涵深深的吸引住了!节冒采用戏剧、影视、访谈相洁合的方式,既有演员生动形象的表演,又有专家严谨专业、深入浅出的解读,真正做到了“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使得深庭难懂的'中国第一部更书《尚书》的中华文化的精随得以精准地阐释,使观众受到深深地感染,心潮澎湃,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尚书》是我国的第一部综合性史书,古称《书》,也是儒家经典的五经之一。历来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也可以说是有文字记靓以来的中华文化体系的源头。它分为《滨书》、《夏书》、《商书》、《周书》,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敢失了,东置初,豫童内史梅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筒,该以伏生向晁措传接《尚书》的历史故事为主线,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两干多年,与西汉的伏生交谈,形象传神地阐释了《尚书》的文化内酒。
例如,《禹贡》筒记载了大要治水,吸取父亲堵塞治水失败的救训,采用疏导治水的方法欺得成功的故事,“属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贾。夏敷土,超山刊木,美高山大川”,面面演绎惟妙惟肖,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大属治水的场景,解释了华夏九州从何而来,反映出了中华民族无所畏惧,坚强不屈,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华夏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经六千年而不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而这种精神却是只有不到三百年的“美丽贱”“日已潜”帝国所不能理解的,在当今强大的中国面前,仍然用燃舰来中国家门口炫耀,企图来展憬吓唬中国人民,岜不让人笑掉大牙吗?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子其誓。”,周武王收野誓师,以五万精兵一条心面对般时王七十万七十万条心的流散大军,一举胜之,深刻地证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赛助”的真理,今日中国能够经过改革开放繁荣量盛,人民生活日益美好,国力强盛,让那些西方列强忌惮,让“美丽贱”帝国极力退制,不就是“得民心”,“得到多助”的结果吗?所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顿扑不破的真理。
电视画面以伏生自述的方式,叙说了徐生一家为保护《尚书》舍生忘死,失去亲人的艰难经历,他这种高尚的品格令人震撼重泪,肃然起敬,后人管这样评价他的功绩:“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具意,“历代学者称具为“尚书再造”。
一部好的电视片,就应当有这种正能量,让中华文化的精随植入现代年轻人的心灵,这才是现代传爆的应有之意,在这一点上,中央电视台的这部电视巨作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试和示范,希量后面的内容越来越精彩。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0
“上古先贤的言行,记载在《书》里,让后世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这是出自节目中倪大红老师饰演伏生的一句话,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由深入浅地阐释了读《书》的好处。由典籍,到个人,到社会,到国邦,到文化。读《书》如此,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更是如此。
“典”始于夏禹,是国家的告示公文,相当于如今的法律。《尚书》对我们当代人而言,其思想已深入人心,或为铭记的道德、或为市井风俗。伏生一生辗转漂泊,最后在秦焚书之际藏《书》于墙缝,是对“典”的传承;而子康沉于享乐、碌于打猎,竟误失国都,沦为历史的反面教材,是对“典”的失格与轻视。因此,传承典籍,需要我们常备在心。
下面将从节目制作这一角度来谈谈我的感受。
节目的流程为:舞台剧准备——舞台剧——撒贝宁(现代读书人)的思考。从舞台剧说起,撒贝宁对伏生的恭敬、对武王的崇敬我都能感受到,但他的演技与倪大红老师简直格格不入。倪大红老师饰演的伏生真是演技精湛,无论语言还是动作,都十分契合伏生形象。当然这仅仅是个舞台剧,过分苛刻也实在不近人情。
还有一些关于历史问题,相当于一些对节目的建议。开幕王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其表现的表情是激动喜悦,但我觉得如果从王圆箓这深挖,其实更能表现《尚书》这些典籍的来之不易。王圆箓将藏书卖给外国人斯坦因,而打动他的仅仅是四块马蹄银和三十英镑,后《尚书》等一批古籍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被运至北京,谁也不知道它们遇到了何等的坎坷。“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陈寅恪)。若能将典籍的辗转讲得更丰满,我相信更能丰富《典籍里的中国》。
从焚书坑儒、文字狱到开放、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史,对应着的是从命运多舛刀步步走向复兴的`华夏,其实给观众的印象更深,毕竟典籍里的中国突出的是“中国”二字(“中国”是被修饰语)。
另一件事是武王伐纣,帝辛(纣)在中学教材里是昏庸残暴的暴君,但自从周朝开始就有人为帝辛正名,与武王的纠纷出于文王。《史记》中记载,商末周部落渐渐强大,严重危害到商的统治,于是帝辛将文王捉进监狱,周人上供金帛才勉强换回文王的命。
教员曾说“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做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史书说:周武王伐纣,‘血流漂杵’,这是夸张的说法。孟子不相信这个说法,他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帝辛将商朝版图拓展到长江一代,他对于后朝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历史向的节目,其实可以再严谨些。
最后谈谈植根与华夏民族心中的儒家文化,这里说的是春秋孔子的“礼”文化。儒家鼓吹的理想封建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礼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差别性。所以人们指出“礼”的特征是“别异”和“辨异”。简单来说,“礼”即“周礼”,是划分阶级的表现,各个阶级有个各的“礼”,而不是我们常说的“待人以礼”“礼仪”。相比之下,墨子的“兼爱非攻”才是站在当时人民的一方,但儒家毕竟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这也难怪儒家要骂墨子“无君无父”“禽兽”了。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流传至今,统治阶级的功劳貌似更大(如佛教、东主教)。我们现在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应一妄贬低,也不应不假思索地拔高
比起从典籍里看中国,我更乐意从人民和历史看中国。因为典籍是可以拟造的,正如“典”的造字法,而历史不是可删可添的,不是虚饰。况且,人民不是睁眼瞎,一切谎言都会被无情拆穿于众目睽睽之下。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1
今天上午我回看了央视的一档文化栏目《典籍里的中国》,本期选取的典籍是《尚书》。《尚书》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祖,的确堪称典籍。这个节目采用了让现代读书人穿越的方式,实现了现代人与西汉时《尚书》护书人讲书人伏生对话,以此来诠释《尚书》里边的经典要义。其中有两个主要场景,一个是通过王维的画作《伏生授经图》,引出项羽放火烧咸阳,使得许多珍贵的书籍被焚毁,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内,若干年后已经有部分竹简被毁导致内容散佚,又恰幸汉文帝重视文化,派晁错向伏生学习《尚书》要义,也为《尚书》的流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话说回来,《尚书》何以会成为经典?最主要是思想上意义深远。比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就是最早提出的民本思想,它与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相同的,都在强调人民在一个国家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主旨的表现是通过对《尚书》里边的《牧誓》演绎诠释的。商周之间的.“牧野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其中突出了以民为本民心所向的重要性。另一个内容的展示是《禹贡》,这个故事是通过大禹治水来告诉后人划分九州的史实及意义。那是我们中国最初的疆域划分,在此基础上,我们中国经历了千年的疆域演变,分分合合之后形成了统一的大中国。
这个节目最大的意义是通过对典籍的诠释,来告诉今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以及沉淀出的民族精神。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但同时,我也觉得,观赏这样纯文化节目的观众还很有限,毕竟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理解是极不到位的。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对《尚书》进行独立阅读的人,恐怕在学历上至少要高中学历,能够理解精髓就需要专业能力较强的知识分子甚至专家教授了,所以《典籍里的中国》能够像《百家讲坛》那样,使历史文学在一个节目里获得普及和推广,这是比较有意义的。尤其在娱乐泛滥的今天,我还是比较希望主流媒体能够多一些这样的节目,努力扭转一下青少年过于关注娱乐八卦的不良形势。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
青石刻经,青史永存。就像“正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一样,中华五千年文明不绝如缕,薪火咏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用全新的方式为我们解读尚书之妙,牧野宣誓,大禹定九州,伏生授经,中华民族蕴藏的深厚文化底蕴,伟大民族精神慢慢地渗透了我们的心。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从小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故事被重新演绎,刚毅坚卓的精神震撼人心。常说华夏九州,却不知大禹的足迹遍布九州,禹迹又量九州,十三年的艰辛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都是他背后是敬仰的底气。为国为民,大禹放弃了许多但换来了洪水消退、民生安定的回报,换来了华夏九州大地的版图,其定九州之精神不绝如缕,薪火相传。可曾记得那个伟人,为研究核武器他三十年未曾归家,舍弃小家只为护国家远航,功成之时便是他名留青史之日。他是黄旭华,中国核武器之父,三十年隐姓埋名从一无所有到全盘胜利,这其中的苦与难不亲身经历怎能感同身受?刚毅坚卓是他的侧写,如同大禹定九州,没有办法那便踏遍华夏研究每处险情,没有研究条件那便创造条件,没有援助那便自己拼出一条血路!泱泱大国,先人之贤不绝如缕,华夏文明薪火相传。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短短12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周武王在牧野宣誓,誓要讨伐纣王还天下太平,他实现了他的誓言。周武王何以5万军队抵抗纣王70万大军?因为他顺应天意;何为天意?民心所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纣王视黎民百姓如草芥,而武王却心系百姓以民生为本,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武王赢得了万千百姓的心,其力量之浩大磅礴,非你我所能想象。牧野之战后,武王的仁善之义不绝如缕,薪火相传,直至今时今日。20xx我们虽历经重创,但在十三五收官之际,我们仍可以自豪地宣布:中国已全面脱贫,步入小康社会。“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无数个日夜医疗人员仍奋战在一线;无数条崎岖的道路都留下扶贫干部深深的脚印,我们的党不放弃每个患者,不放弃每家贫困户,同死神强抢人,为人民开辟通往幸福的道路。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更是党心中最深沉的爱与牵挂。泱泱大国,先人之贤不绝如缕,华夏文明薪火相传。
“舍命护《书》第一人”,伏生是个传奇人物,他毕生习《书》护《书》传《书》,爱子妻子相继离他而去,而他终于完成了毕生执念,当汉武帝派来晁错时,伏生知道他的愿望化作了现实。一生的担忧与苦难,伏生从未放弃,他对文化的珍视与热爱不绝如缕,薪火相传。你可曾记得怀抱30毫克镭千里走单骑的赵忠尧?当他潜入清华将镭偷出时,他就是民族最伟大的英雄!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像赵忠尧一样的学子默默担负起了将教育之火传承下去的重任,教育的种子在昆明发芽,在西南联大长成了一棵举世瞩目的参天大树,中国教育事业被无数学者守护,茁壮成长。泱泱大国,先人之贤不绝如缕,华夏文明薪火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有典籍才有中国。愿华夏文明生生不息,薪火咏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3
《典籍里的中国》———听着名字,感觉是那么的沉重,古老,甚至是布满灰尘,艰涩难以看懂的`。今日闲来无事,看了第一期,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话剧+主持+对话+表演+朗诵,沉浸式的表演讲述,让我大为震撼!看这个节目,既增长知识,又有趣,利于吸收。令我难忘的有以下几点:
看这个节目,我知道了一个人物———伏生,并对他有了深入的了解,他博学爱书,历经秦汉两个朝代,做过秦博士,历经艰难藏《书》,为此妻儿都丢了性命,也只为保住《书》,然而,在墙中的典籍禁不住岁月的沧桑和书虫的腐蚀,只剩下29篇,更为难得是九十多岁时有了机会把经传给汉朝官员,从而使后人把《书》传了下去,后人评价:若无伏生,则无尚书,若无伏生传经,后人难懂尚书。可见,老先生多么的难得!
《书》 开篇恢宏大气,尤其重点读了《禹贡》篇,“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禹的功劳,不仅仅是用了13年治水成功,疏通了黄河,还定了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洲、雍州。
汉官晁错奉皇帝之命向伏生学经,才使《书》得以流传。
才有了现代人能够学习中国典籍,中国文化得以传承。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4
近日,观《典籍里的中国》,心生感慨,故作此篇,以怀先人。
这一期的典籍为《徐霞客游记》,主要讲述了徐霞客幼年、青年及其游历祖国大好河山的经历。无数画面在时空中交错,以“传承”为主题,无数先辈前赴后继,向前一步,再向前一步。
画面伊始,徐霞客在云南患上脚疾,却铿锵而言:“我们要沿着先人的脚步,向前一步,再向前一步。”画面一转,是中国地理学家们在冰川中探寻长江源头,有一个人冻肿了双脚,却坚定地说:“我们要在前人的足迹上更进一步,完成溯源。”这两句话让我无比震撼。画面来到徐霞客身患重病时,人们都劝他回家,他却拿出一把铁锨说:“何处不可埋吾骨耶?”他要将自己的余生奉献给华夏山水,如何不令我感慨万千。
当现代读书人撒贝宁与徐霞客见面以后,镜头拉回到了徐霞客的幼年时代。徐家正盛传一个歌谣:“徐家布,赛丝绸,江阴城里人人求;徐家布薄又软,夏天透凉冬天暖。”徐霞客说:“我们家的布有长江那么长,”徐母却说:“我们家所有的布连起来都没有长江长。”徐霞客问母亲:“长江有多长?”徐母说了许多,也不知道长江到底有多长,只提到了长江的源头在岷山,徐霞客立誓:“我要去长江的源头看看。”好奇心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理想就此启航。
科举落第,徐父却借祖训教导徐霞客立志比功名更重要。是以,当徐霞客说要游历山水时,徐父欣然支持,还鼓励他:“圣贤的功业就是建于山水之间。”徐霞客将郦道元视为偶像,要“将功业建于山水之间。”
正当徐霞客踌躇满志,准备出发时,噩耗传来—一伙盗贼闯入徐家,将布匹一扫而空,还打伤了徐父。徐父又急又气,没多久就去世了。坚韧的徐母引导徐霞客走出悲痛,鼓励他去实现在父亲面前许下的承诺。
在母亲的鼓励下,徐霞客迈出家门,开启了第一次游历。
回到家的徐霞客,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讲给母亲听,徐母惊叹非常。徐霞客隔空告诉撒贝宁:他的母亲最喜欢他的游记,每当他念给徐母听时,徐母都高兴得像个小孩子,就如自己也身临其境一样。
徐母八十大寿时,徐霞客的很多朋友前来祝贺,其中不乏文坛巨匠,他们都是徐霞客游记的粉丝。徐母很是为儿子有这样的成绩、结交了许多朋友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有一个场景最是让人为之动容。徐母去世后,徐霞客回忆起童年往事,徐母慈祥的形象又出现在他眼前,鼓励他继续远游。正当徐母要离开时,徐霞客忽地跪下了,徐母想要摸儿子脸庞,却摸不到,真挚母子情,让人潸然泪下。母亲的爱,是他一次一次远行的动力和源泉。
守孝三年后,带着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徐霞客开始了他人生中最长也是最后一次旅程——“万里遐征”。这次征程,他在湘江江畔遭遇强盗,不仅财物被洗劫一空,书籍被销毁殆尽,他和仆人徐安也身受重伤。但是,徐霞客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依然坚定前行,终于登上了苍梧之山——九嶷山,他在山之巅隔空对母亲大声疾呼:“妈妈,你看见了吗,儿子做到了!”
撒贝宁是这样评价“朝碧海而暮苍梧”的:这是一种纵横于天地之间,不计朝暮、不计山海的理想与豪迈。而徐霞客则说:“这是母亲对我的期望,也是我毕生的志向。”
多年以后,徐霞客最终完成了他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心愿——溯源长江。垂暮的他最后几步是爬着走的,当他踉踉跄跄来到金沙江,站在江畔一块巨石上,慷慨激昂地呼喊:“母亲,请为我祝贺吧,我看见了长江的正源!”正如曹操所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徐霞客虽已年逾知天命,但探寻长江之源头的初心时刻催其奋进。
天有不测风云,一直陪伴他的仆人徐安因思念家人,坚持要回家。他到底只是个凡夫俗子,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未曾领悟徐霞客的志向。从江阴一直到丽江,他与徐霞客风雨相伴、同甘共苦,无怨无悔,他尽到了自己的义务。所以,他弃徐霞客而去,我们并没有资格怨责他什么,哪怕此刻的徐霞客卧于病榻,不能行走。愿望近在咫尺而未能实现,愧疚深深地充斥着徐霞客的心。在梦中,他的父母赶来了,安慰他说:“我们以你为傲。”他们劝徐霞客回家:行万里脚下有根。这也正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落叶归根。情势所迫,徐霞客决定回家,当他离开云南时,乡亲们纷纷赶来送别,他们异口同声说道:“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踏遍青山绿水的目标和计划,敢于质疑并探寻真理的勇气,矢志不渝、坚持不懈、不畏艰险的恒心,热爱大自然的豪情,造就了徐霞客,也造就了《徐霞客游记》。
岁月变迁,一代代的科学家们在不断地探索、勘测祖国大好山河,尽管测绘的工具和手段日新月异,然而不变的是中国学者求实探索、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对祖国锦绣河山深深的热爱!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5
每期必追的《典籍里的中国》,第四期《本草纲目》叙述了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的先人李时珍历经四十年踏万水千山,穿风霜雨雪,历寒来暑往,守一盏孤灯,完成一部划时代的巨作,被世界称作《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行医一生,告诫李时珍:学医难,行医难,修本草书更难。但李时珍说:百姓需要,总得有人要做呀……李时珍考证本草,犹为注重实地考察,集成历代本草,以纲目分之,总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次以集解、辨疑,正误为辅,列出各种药物的形状,附以气味、主治、还有药方,甚为实用,完成了一部利益天下的天下医书。
当看到先人李时珍耗尽毕生心血完成的皇皇五十二卷巨作无法刊刻,他满头银发还要千里奔波去求序时,禁不住热泪夺眶而出。节目最新颖也是最让人拍手叫好的是现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先人李时珍穿越到现代,他恭捧着自己修撰的.《本草纲目》时,好像真的是圆了先人没亲眼目睹巨作刊刻的遗愿。
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人们世代守护薪火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相关文章:
在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14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09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01-07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1-14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2-09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4-11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7-06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9篇01-07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6篇12-08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3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