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宝宝》观后感

时间:2024-05-17 15:11:41 观后感 投诉 投稿

《包宝宝》观后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包宝宝》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包宝宝》观后感

《包宝宝》观后感1

  影片中的妈妈显然是把孩子视做生命的全部,遇到危险妈妈帮助规避,遇到麻烦妈妈帮忙解决,孩子伤心妈妈伤心,孩子快乐妈妈快乐!以至于当孩子长大成人要去过自己的生活去了,妈妈瞬间崩溃,感觉失去对孩子的.控制就等于失去了全世界!世界上那么多种爱,只有一种爱是为分离做准备的,那就是母爱!所以对孩子的教育也好,关注也好,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地刚刚好!

《包宝宝》观后感2

  生活中很多父母往往想到的是我爱我的孩子我一直给她的是最好的,往往忽视了是不是真的适合孩子。满足孩子的.需求和关爱没有错,但是孩子有独立意识后给到孩子独立空间、选择机会也同等的重要,孩子会不经意的就长大了,学习和适应身边的人物、事物、环境,妈妈自我的安排和限制往往成就的不是一个独立的人格,反而适得其反,有的时候不是孩子长不大,而是妈妈没有学会放手。

《包宝宝》观后感3

  孩子总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长大,他会在各色各样的人身上学会自己的生活方式,养孩子不是养花,我们喜欢什么样子就能修剪成什么样子,孩子总是一个独立的,有主观性的个体存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要保持在一个很巧妙的.距离上,不论是妈妈对孩子的爱,还是影片最后爸爸和孩子对于家庭和谐所做出的努力都是不可或缺的。每个人无时不刻都在改变自己,同时也要改变面对家人朋友孩子的交流方式。

《包宝宝》观后感4

  看了皮克斯出品的动画短片《包宝宝》后,心里感触颇多。《包宝宝》虽然只是一个7分多钟的短片,而且剧内人物也没有说话,但蕴含的意义却是巨大的。

  动画一开始是一位家庭主妇在丈夫出去工作后独自吃包子,没想到包子居然活了。女人十分喜爱小包子,对他无微不至的照料。但当小包子长成大包子之后,两人之间的矛盾却越来越多。以至于当他想从这个家搬出去的时候,母亲竟留着眼泪把它生吞下去了。影片最后,女人的儿子回来了,他们手里拿的糕点也说明了“包子”就是“儿子”,女人与“包子”之间的故事就是女人与儿子之间的故事。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个女人与她的儿子之间并不好的关系,甚至到了“生吞”的地步?我想,是女人那份太过于沉重的爱。影片中,小包子长大了,想和朋友们玩足球,但妈妈担心她的安全,所以不允许;自己在房间里打电话,妈妈还要推开门看一看……尽管,这一切都是出于母亲对孩子的爱,但这份爱,孩子真的愿意接受吗?影片中的女人想让自己的孩子按她的意愿去生活,但孩子并不是没有灵魂的木偶娃娃,他有自己的想法。女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对他而言可能是一种负担、一种压迫,于是他想离开家,挣脱束缚,寻找自己的生活。女人与孩子之间相反的两种思想导致了他们的矛盾,也导致了最后“生吞”的悲剧。

  母爱对于我们而言应该是温暖的、细腻的。但世上有很多的家长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去全方位地操控孩子的生活。他们自认为自己拼命赚钱,让孩子过上好的生活,为了使孩子也能有一个好的未来,就必须按他规划的路走。但请你们仔细想一想,你们认为好的.,对孩子而言就一定好吗?你无微不至的关怀,是否让他感到压力,感到厌烦?

  所以,在这里我想对家长们说:无论你有多爱自己的孩子,请留给他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让他在你的羽翼下面练习飞翔,不要让你的爱成为他飞翔的阻力。你要做的,就是成为孩子的坚实后盾,为他提供能量,当他误入歧途时及时将他拉回,当他陷入迷茫时,说出自己的建议,当他受伤时提供一个避风港。这样的爱才是成功的,温暖的。

《包宝宝》观后感5

  在短片里看到的是原汁原味描写中国家庭情感的故事。短片里妈妈在包包子的时候有个小包子活了,就很像小时候我们问妈妈,我们是从哪里来的。还有那一大桌子的'菜,妈妈做完了,孩子不吃,想出去吃,很真实的反映了当下年轻人对父母的一个态度,侧面反映出现在空巢老人的孤独感。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短片中妈妈吞包子的情节,这个情节形象的表现出现在很多母亲对孩子的控制欲很强,很多事情都是一手操办,让人无可奈何。在中国,孩子长大后,需要断奶的并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父母没办法离开子女生活,他们就是发自本能的想把孩子拴在他们身边。亲情,是我们一生中最珍贵的东西,也需要我们认真去呵护。

《包宝宝》观后感6

  一个平凡的中国家庭里,老婆婆正在独自一人吃着包子,我不禁疑惑起来:她的老伴和孩子呢?为什么没人陪伴她?

  当她将包子塞进嘴里时,包子突然活了,老婆婆收养了这个小家伙,和他一起进餐、打太极……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

  渐渐地,包宝宝长大成人了,开始叛逆,处处躲着老婆婆。甚至几天不回家。一天,包宝宝回来说要和女朋友搬出去住。老婆婆恼火了,一口把包子吃了下去。“天呐,与我相依为命的儿子就这样被吃掉了!”老婆婆悲痛欲绝,放声大哭……

  其实这一切是老婆婆做的一个梦。她的儿子几年都没有回家了。老伴常年在外,这个家就如同一堆丢弃在角落里的布,陈旧、冷清。这一切,就是这个家的真实投影。

  当我看到老婆婆的儿子回来的`时候,我的眼泪止不住流下来。他俩在温暖的灯光下靠在一起吃蛋糕,时光似乎倒流回到从前,这个家又变回原先温馨的模样。

  父母都是万般疼爱子女的,视她们为掌上明珠、心头肉。可当他们长大了,终究是要远走高飞的。爸爸妈妈老了,只希望孩子能抽出点时间看望、陪伴她们,别让他们孤苦伶仃,了无生气地度过晚年。

《包宝宝》观后感7

  母亲的爱是伟大的,不过太过于溺爱会令这种爱蒙上一层阴影。今天看的奥斯卡合适动画短片《包宝宝》看完后,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漫在心里。

  这个短片十分简单,说的就是一位老奶奶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小包子变成了一个小孩,老奶奶十分喜欢这个孩子,对他百般爱护,就像是母鸡用翅膀保护小鸡,不想让小鸡受到一点伤害一样。后来,小包子长大,有了叛逆心里,找了很多好朋友和一位女朋友,老奶奶十分生气吃了包子,自己心中也十分难过。现实中是他的孩子从外地回来和自己在家里团团圆圆并包了很多包子。

  看了这个影片,我觉得这两个人十分可怜,同时也不是十分认可这位母亲的做法,我认为一个母亲应该放手让自己的孩子展翅高飞,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生活中,我的妈妈并不溺爱我,我做错了事她会惩罚我,也会批评我,做对了事,她就会给我一些鼓励让我下一次做得比现在更加好。当然有的时候妈妈也会有点过于爱我,比如一次我在水泥地摔了,赶忙把我扶起来并用双腿狠狠地踩着地说:“都怪这个地,把我宝宝弄伤了。”我认为妈妈这个做法有点小题大做,因为生活中难免会碰到,如果一直这样,有可能会让孩子认为自己摔了都是因为地,而不是因为自己的不小心摔倒。而且,还可能会让孩子做错事都不承认,都去推卸责任。

  在我们的成长中母爱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母亲对孩子的爱太过沉重,孩子就很可能产生叛逆心理,所以,家长们让孩子去自由飞翔吧!

《包宝宝》观后感8

  亲密是什么?独立又是什么?在我心里这两个词原本是模糊不清的,但今天看了动画短片《包宝宝》,这两个词就深深地烙印在脑海里。

  故事很简单,讲述了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里,母亲因为长年见不到儿子,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包的包子变成了他有手有脚的孩子。因为母亲对他太过于溺爱,想给他所有的.保护,不让他干任何事。小包子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爱好,他想离开这个家,但母亲不同意,把包子一口塞进了嘴里。而现实是儿子回家看望妈妈,缓解妈妈和儿子以前的别扭,一起吃幼时的点心——饼干。

  母亲有一颗爱子女、想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留给孩子的心,这是人之常情。可把孩子这样娇生惯养,真的好吗?

  我们的生活里也还有许多父母把孩子关在“笼子”里,不让他们自由飞翔。希望这些父母改变观点,要让自己的孩子放飞心灵,去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孩子们才能成长,做一个独立的好孩子。

  我想,很多的孩子还在父母的溺爱中。我真心希望,他们有一天能飞出“笼子”,做一个自由的孩子。

  也许,有些家长是知道这个道理,但怎么样才能跟孩子开口?这就需要你们平时的亲密和了解程度,才能控制好这种关系。

  养育一个孩子,有喜怒哀乐,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父母。但如果作为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独立生活,管理自己,那他可以作为孩子们坚强的后盾。

《包宝宝》观后感9

  故事以我们日常最喜欢吃的包子为题。讲述包妈妈和包宝宝的故事。

  单调的生活,日常的琐事。包妈妈像往常一样做着一家人喜爱吃的包子。

  包子端出来,丈夫习惯性的看着报纸吃着包子,草草了事去离家工作;留下落寞的母亲独自一个人吃包子。

  在吃包子的时候突然一个包子变成包宝宝,一下子打破这位母亲的生活,母亲再一次以孩子为中心,养育陪伴孩子。

  随着孩子的.长大,从对妈妈的无限依恋到对世界的好奇,慢慢的有自己的生活圈,喜欢和同龄人一起打闹玩耍,即使小磕小碰都无所谓,但作为妈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让向往独立自主的孩子觉得反感,逐渐心越离越远。

  身为父母的不易谁都知道,但身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人,每个人都有长大想要放飞自己的心情。

《包宝宝》观后感10

  影片中的妈妈,太爱这个孩子了,以至于把限制和约束当作爱,孩子慢慢长大,不再满足于妈妈的世界,抓得越紧,越要挣脱,就像掌心沙。当孩子决绝的`离开去建立自己的新世界,妈妈的世界也随之坍塌。因为她的整个世界就是孩子。影片很短,传递的信息却很多,家庭教育的失衡,控制,反弹,到最后的和解,都是对人身心的磨折,而这磨折,是成长的必经,是孩子的,也是父母的。

《包宝宝》观后感11

  母亲伟大的无条件的爱,往往是凭借道德观束缚而产生的,影片中的`母亲过于溺爱孩子,因为爱而想要为孩子做一切,不放心孩子做任何事情,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爱会束缚孩子,孩子不理解母亲而产生逆反心理,母亲不理解孩子而感到失落,母子之间随之孩子年龄的增长,沟通会越来越少,这也是生活中我们缺少的。我们要知道孩子在每一个年龄阶段需要的是什么,父母就给什么,不要多也不要少。

《包宝宝》观后感12

  如果大家这几天对第91届奥斯卡奖项有留意的话,一定不会对其中喜摘最佳动画“小金人”奖的动画短片《包宝宝》陌生,短片描述的是一位母亲,意外收获了由一枚包子变成的小男孩,点燃了她做母亲的热情。她每天把“新儿子”捧在手心里,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料,给他喂食,帮他洗澡、带他逛街。随着儿子慢慢长大,儿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有了自己的爱好、朋友圈,可是母亲却对儿子进行了种种限制,在最后为了阻止儿子离家出走,在绝望中将儿子整个吞到自己的肚子里。儿子的一生被毁,而母亲也活在了悲伤之下。影片中没有一句语言对白,却让中国式亲子关系走上头条,引发热议。

  到这里很好打开谜团啦,今天的家庭作业就是就这部《Bao》也来“议一议、聊一聊”。(以下就是老师布置的家长作业,超可爱)

  作为一名母亲,其实我是理解影片中包妈妈的所为的。一句不落俗套的老话叫“孩子就是父母身上的一块肉”,是,孩子就是我们自己,爱孩子是父母的一种本能,从孩子嗷嗷待哺起,我们就开始在为人父母之路上不断去有所为,需尽父母之责照顾好孩子的起居饮食,需孩子健康快乐成长,需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有乐观的心态积极的生活态度,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巨大的成就美好的人生……从幼儿到长大成人还要时刻保护他,生怕孩子他受伤受骗。《包宝宝》中的妈妈,就是害怕孩子受伤害怕孩子学坏害怕孩子不再需要自己,才有了影片的.最后一幕。

  很多时候,很多孩子都被教育的乖巧、听话、顺从,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是很多人眼中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父母也自然感觉圆满。可也不乏一大部分孩子,他们不想过多的被限制在条条框框中,随着见识增长,他们慢慢有自己的思想,希望打破陈规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女儿在对《包宝宝》的观后感就写道:“母爱是伟大的,但如果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自由的权利,那就是错的。”“如果真的爱他/她,那就要放手,让他们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的在天空中飞翔。”

  那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意味着父母就什么都不需要做呢?

  不是的,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承担的角色可多了,可以是父母,可以是朋友,还可以是兄弟、姐妹(像我和我女儿,哈哈),而且三岁前基本还是累人的保姆。

  而我想表达的是,对父母来说,孩子既是你的,又不是你的。每一段经历对孩子都是一种成长,我们的孩子都需要在经历碰撞的过程中长大和认识世界,这种时候,父母可以做的是,把事情的利弊告诉孩子,让孩子去权衡和选择;父母可以对孩子原则之上的犯错给予机会,帮助孩子尤其在逆境中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在父母的控制中、教条下长大,这对父母来说无疑也是一种成长。

  因此,良好的亲子关系,我觉得沟通非常重要。父母与孩子,相互成为朋友,让孩子选择信任父母,双方有充分沟通作为基础,那么所有关于孩子独自出外、游玩、交友、远足……都不将成为父母的困扰。就如,女儿在作文中写的“想妈妈放手,想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的在天空中飞翔”,那么父母就应该能做到,分析飞翔中可能遇到暴风雨和狩猎者,告诉这只鸟儿在飞翔前要做的准备,以及在飞翔中怎么规避风险,或者遇到风险后如何脱险。做到了在沟通中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并在过程中不断关注,有亲密关系又适当保持距离,孩子永远还是我们的,无需担心孩子的离开。回到影片,包妈妈对包宝宝只有直接粗暴的阻挠,却不见有沟通对话的画面。因此,在缺乏沟通和了解孩子的情况下,包妈妈只有一味的希望占有……

  有人说,对孩子真正的教育,是懂得撒开手,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我想补充一句,真正的教育,是要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起信任的桥梁,并保持良好的沟通对话,有温度的放手,尽得体的退出。

  一个小心愿,希望女儿看到这篇文章,能选择爸爸妈妈当你的可信任朋友哦。

《包宝宝》观后感13

  近日,有一部名叫《包宝宝》的动画片令人感动至深。影片中一位年迈的母亲意外包出了一个包子宝宝,孤独的老太太非常开心,并把包子宝宝当成了自己的儿子。“儿子”渐渐长大,想要有自己的生活,欲离开家时,老太太含泪把它拉了回来,并吞了下去。影片的最后,老太太的儿子回来了,与自己的妻子,一家人坐在桌前,开心并幸福地包起了包子。

  原来有一种爱,叫做陪伴。

  我们其实和影片中的“儿子”很相似。在长大后,我们不愿与家人多交流,也不希望父母了解我们的社交及个人生活,而且变得喜欢到外面去和朋友一起吃喝玩乐,也不愿在家里吃一顿母亲做的饭,其实父母的孤独以及他们的心意,我们不是不明白,或许只是因为我们太年轻,满脑子流动的都是热血,无法去接受那种带有些许束缚性的爱吧。

  我相信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对父母最好的回报就是拿着足够的钱去给父母,这边是最好的爱,但这部动画片告诉我,我错了。影片中当一家人围在一起包包子时,每个人脸上的笑容以及父母的满足感,构成了一幅最美丽的图画,原来父母对子女最大的期盼是可以一家人坐在一起,不一定包包子,但一定要相互陪伴。

  在生活中有不少的人,为了挣钱,一连好几年都不回家,甚至回家也不愿与父母多说两句话,他们以为他们做了大孝子,事实却与他们所想截然相反,他们可以给予父母物质财富,却弥补不了父母心灵上的`亏缺。

  “空巢老人”便是无人陪伴的一个典型代表,他们并不是没有子女儿,而是子女不愿意回家,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希望我们快快长大,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我们长大后,父母又希望我们离他们近一点,好多点陪伴。的确,这很矛盾,但不是不可以理解,作为子女,我愿满足父母的小愿望。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若无法将爱说出口,那就用行动来表达吧。

《包宝宝》观后感14

  今天看了令我五味杂陈的短片《包宝宝》,感触很深。

  故事非常简单。讲述了一位母亲做了一个梦,发现有个包子变成了自己的儿子,母亲对包子非常溺爱,包子逐渐长大了,有一天,儿子要走了,母亲很伤心,死不同意,最后把小包子吞了。梦醒了,现实里儿子跟母亲吵架了,儿子去了国外,后来儿子主动和母亲表示歉意,一起吃着点心。

  站在母亲的角度溺爱是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这样的溺爱是过分的。刚生下来,什么事都要管着,当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朋友。放手是必须的,如果妈妈一直把人生压在孩子身上,一当孩子长大了,妈妈就会更把人生压在孩子身上,如果太溺爱,孩子就失去了成长空间,太独立又感觉不到爱。

  在我三年级时,我妈太溺爱我了,连阳台都不能去。饮料、零食、植物样样不能碰,接点水喝,都要大人来,夏天还必须喝温水。放学回家都托别人家长送我一程,更过分的是,一放假只能呆在房间内,寸步不离。于是爸爸告诉妈妈过分溺爱是不行的,从四年级开始,我衣服都开始我自己洗了,上下学也开始让我自己走路了。

  母子关系有溺爱、有独立、有喜、有苦。父母都疼爱子女,可长大了,该放手时就该放手。

《包宝宝》观后感15

  影片借包宝宝来隐喻,真实的事件也许就发生在你我身边,来隐喻家庭中母亲的过分溺爱,父亲的漠视,孩子的逃避叛逆,孩子总会长大,父母也需要成长,过度的爱会使孩子没有自主的'判断,而能使他能够逃离的方式只有叛逆,一次又一次的反抗,伤了父母亲的心,所以怎么样做一个好父母,又怎么样做一个好孩子,双方都需要好好学习啊!

《《包宝宝》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包宝宝》观后感】相关文章:

《包宝宝》观后感10-04

给宝宝压岁包祝福语08-21

包宝宝观后感(精选7篇)07-13

《包宝宝》观后感(合集15篇)05-17

包饺子10-08

包水饺10-02

包粽子10-09

包粽子02-18

买包09-28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包宝宝》观后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包宝宝》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包宝宝》观后感

《包宝宝》观后感1

  影片中的妈妈显然是把孩子视做生命的全部,遇到危险妈妈帮助规避,遇到麻烦妈妈帮忙解决,孩子伤心妈妈伤心,孩子快乐妈妈快乐!以至于当孩子长大成人要去过自己的生活去了,妈妈瞬间崩溃,感觉失去对孩子的.控制就等于失去了全世界!世界上那么多种爱,只有一种爱是为分离做准备的,那就是母爱!所以对孩子的教育也好,关注也好,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地刚刚好!

《包宝宝》观后感2

  生活中很多父母往往想到的是我爱我的孩子我一直给她的是最好的,往往忽视了是不是真的适合孩子。满足孩子的.需求和关爱没有错,但是孩子有独立意识后给到孩子独立空间、选择机会也同等的重要,孩子会不经意的就长大了,学习和适应身边的人物、事物、环境,妈妈自我的安排和限制往往成就的不是一个独立的人格,反而适得其反,有的时候不是孩子长不大,而是妈妈没有学会放手。

《包宝宝》观后感3

  孩子总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长大,他会在各色各样的人身上学会自己的生活方式,养孩子不是养花,我们喜欢什么样子就能修剪成什么样子,孩子总是一个独立的,有主观性的个体存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要保持在一个很巧妙的.距离上,不论是妈妈对孩子的爱,还是影片最后爸爸和孩子对于家庭和谐所做出的努力都是不可或缺的。每个人无时不刻都在改变自己,同时也要改变面对家人朋友孩子的交流方式。

《包宝宝》观后感4

  看了皮克斯出品的动画短片《包宝宝》后,心里感触颇多。《包宝宝》虽然只是一个7分多钟的短片,而且剧内人物也没有说话,但蕴含的意义却是巨大的。

  动画一开始是一位家庭主妇在丈夫出去工作后独自吃包子,没想到包子居然活了。女人十分喜爱小包子,对他无微不至的照料。但当小包子长成大包子之后,两人之间的矛盾却越来越多。以至于当他想从这个家搬出去的时候,母亲竟留着眼泪把它生吞下去了。影片最后,女人的儿子回来了,他们手里拿的糕点也说明了“包子”就是“儿子”,女人与“包子”之间的故事就是女人与儿子之间的故事。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个女人与她的儿子之间并不好的关系,甚至到了“生吞”的地步?我想,是女人那份太过于沉重的爱。影片中,小包子长大了,想和朋友们玩足球,但妈妈担心她的安全,所以不允许;自己在房间里打电话,妈妈还要推开门看一看……尽管,这一切都是出于母亲对孩子的爱,但这份爱,孩子真的愿意接受吗?影片中的女人想让自己的孩子按她的意愿去生活,但孩子并不是没有灵魂的木偶娃娃,他有自己的想法。女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对他而言可能是一种负担、一种压迫,于是他想离开家,挣脱束缚,寻找自己的生活。女人与孩子之间相反的两种思想导致了他们的矛盾,也导致了最后“生吞”的悲剧。

  母爱对于我们而言应该是温暖的、细腻的。但世上有很多的家长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去全方位地操控孩子的生活。他们自认为自己拼命赚钱,让孩子过上好的生活,为了使孩子也能有一个好的未来,就必须按他规划的路走。但请你们仔细想一想,你们认为好的.,对孩子而言就一定好吗?你无微不至的关怀,是否让他感到压力,感到厌烦?

  所以,在这里我想对家长们说:无论你有多爱自己的孩子,请留给他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让他在你的羽翼下面练习飞翔,不要让你的爱成为他飞翔的阻力。你要做的,就是成为孩子的坚实后盾,为他提供能量,当他误入歧途时及时将他拉回,当他陷入迷茫时,说出自己的建议,当他受伤时提供一个避风港。这样的爱才是成功的,温暖的。

《包宝宝》观后感5

  在短片里看到的是原汁原味描写中国家庭情感的故事。短片里妈妈在包包子的时候有个小包子活了,就很像小时候我们问妈妈,我们是从哪里来的。还有那一大桌子的'菜,妈妈做完了,孩子不吃,想出去吃,很真实的反映了当下年轻人对父母的一个态度,侧面反映出现在空巢老人的孤独感。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短片中妈妈吞包子的情节,这个情节形象的表现出现在很多母亲对孩子的控制欲很强,很多事情都是一手操办,让人无可奈何。在中国,孩子长大后,需要断奶的并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父母没办法离开子女生活,他们就是发自本能的想把孩子拴在他们身边。亲情,是我们一生中最珍贵的东西,也需要我们认真去呵护。

《包宝宝》观后感6

  一个平凡的中国家庭里,老婆婆正在独自一人吃着包子,我不禁疑惑起来:她的老伴和孩子呢?为什么没人陪伴她?

  当她将包子塞进嘴里时,包子突然活了,老婆婆收养了这个小家伙,和他一起进餐、打太极……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

  渐渐地,包宝宝长大成人了,开始叛逆,处处躲着老婆婆。甚至几天不回家。一天,包宝宝回来说要和女朋友搬出去住。老婆婆恼火了,一口把包子吃了下去。“天呐,与我相依为命的儿子就这样被吃掉了!”老婆婆悲痛欲绝,放声大哭……

  其实这一切是老婆婆做的一个梦。她的儿子几年都没有回家了。老伴常年在外,这个家就如同一堆丢弃在角落里的布,陈旧、冷清。这一切,就是这个家的真实投影。

  当我看到老婆婆的儿子回来的`时候,我的眼泪止不住流下来。他俩在温暖的灯光下靠在一起吃蛋糕,时光似乎倒流回到从前,这个家又变回原先温馨的模样。

  父母都是万般疼爱子女的,视她们为掌上明珠、心头肉。可当他们长大了,终究是要远走高飞的。爸爸妈妈老了,只希望孩子能抽出点时间看望、陪伴她们,别让他们孤苦伶仃,了无生气地度过晚年。

《包宝宝》观后感7

  母亲的爱是伟大的,不过太过于溺爱会令这种爱蒙上一层阴影。今天看的奥斯卡合适动画短片《包宝宝》看完后,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漫在心里。

  这个短片十分简单,说的就是一位老奶奶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小包子变成了一个小孩,老奶奶十分喜欢这个孩子,对他百般爱护,就像是母鸡用翅膀保护小鸡,不想让小鸡受到一点伤害一样。后来,小包子长大,有了叛逆心里,找了很多好朋友和一位女朋友,老奶奶十分生气吃了包子,自己心中也十分难过。现实中是他的孩子从外地回来和自己在家里团团圆圆并包了很多包子。

  看了这个影片,我觉得这两个人十分可怜,同时也不是十分认可这位母亲的做法,我认为一个母亲应该放手让自己的孩子展翅高飞,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生活中,我的妈妈并不溺爱我,我做错了事她会惩罚我,也会批评我,做对了事,她就会给我一些鼓励让我下一次做得比现在更加好。当然有的时候妈妈也会有点过于爱我,比如一次我在水泥地摔了,赶忙把我扶起来并用双腿狠狠地踩着地说:“都怪这个地,把我宝宝弄伤了。”我认为妈妈这个做法有点小题大做,因为生活中难免会碰到,如果一直这样,有可能会让孩子认为自己摔了都是因为地,而不是因为自己的不小心摔倒。而且,还可能会让孩子做错事都不承认,都去推卸责任。

  在我们的成长中母爱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母亲对孩子的爱太过沉重,孩子就很可能产生叛逆心理,所以,家长们让孩子去自由飞翔吧!

《包宝宝》观后感8

  亲密是什么?独立又是什么?在我心里这两个词原本是模糊不清的,但今天看了动画短片《包宝宝》,这两个词就深深地烙印在脑海里。

  故事很简单,讲述了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里,母亲因为长年见不到儿子,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包的包子变成了他有手有脚的孩子。因为母亲对他太过于溺爱,想给他所有的.保护,不让他干任何事。小包子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爱好,他想离开这个家,但母亲不同意,把包子一口塞进了嘴里。而现实是儿子回家看望妈妈,缓解妈妈和儿子以前的别扭,一起吃幼时的点心——饼干。

  母亲有一颗爱子女、想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留给孩子的心,这是人之常情。可把孩子这样娇生惯养,真的好吗?

  我们的生活里也还有许多父母把孩子关在“笼子”里,不让他们自由飞翔。希望这些父母改变观点,要让自己的孩子放飞心灵,去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孩子们才能成长,做一个独立的好孩子。

  我想,很多的孩子还在父母的溺爱中。我真心希望,他们有一天能飞出“笼子”,做一个自由的孩子。

  也许,有些家长是知道这个道理,但怎么样才能跟孩子开口?这就需要你们平时的亲密和了解程度,才能控制好这种关系。

  养育一个孩子,有喜怒哀乐,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父母。但如果作为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独立生活,管理自己,那他可以作为孩子们坚强的后盾。

《包宝宝》观后感9

  故事以我们日常最喜欢吃的包子为题。讲述包妈妈和包宝宝的故事。

  单调的生活,日常的琐事。包妈妈像往常一样做着一家人喜爱吃的包子。

  包子端出来,丈夫习惯性的看着报纸吃着包子,草草了事去离家工作;留下落寞的母亲独自一个人吃包子。

  在吃包子的时候突然一个包子变成包宝宝,一下子打破这位母亲的生活,母亲再一次以孩子为中心,养育陪伴孩子。

  随着孩子的.长大,从对妈妈的无限依恋到对世界的好奇,慢慢的有自己的生活圈,喜欢和同龄人一起打闹玩耍,即使小磕小碰都无所谓,但作为妈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让向往独立自主的孩子觉得反感,逐渐心越离越远。

  身为父母的不易谁都知道,但身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人,每个人都有长大想要放飞自己的心情。

《包宝宝》观后感10

  影片中的妈妈,太爱这个孩子了,以至于把限制和约束当作爱,孩子慢慢长大,不再满足于妈妈的世界,抓得越紧,越要挣脱,就像掌心沙。当孩子决绝的`离开去建立自己的新世界,妈妈的世界也随之坍塌。因为她的整个世界就是孩子。影片很短,传递的信息却很多,家庭教育的失衡,控制,反弹,到最后的和解,都是对人身心的磨折,而这磨折,是成长的必经,是孩子的,也是父母的。

《包宝宝》观后感11

  母亲伟大的无条件的爱,往往是凭借道德观束缚而产生的,影片中的`母亲过于溺爱孩子,因为爱而想要为孩子做一切,不放心孩子做任何事情,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爱会束缚孩子,孩子不理解母亲而产生逆反心理,母亲不理解孩子而感到失落,母子之间随之孩子年龄的增长,沟通会越来越少,这也是生活中我们缺少的。我们要知道孩子在每一个年龄阶段需要的是什么,父母就给什么,不要多也不要少。

《包宝宝》观后感12

  如果大家这几天对第91届奥斯卡奖项有留意的话,一定不会对其中喜摘最佳动画“小金人”奖的动画短片《包宝宝》陌生,短片描述的是一位母亲,意外收获了由一枚包子变成的小男孩,点燃了她做母亲的热情。她每天把“新儿子”捧在手心里,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料,给他喂食,帮他洗澡、带他逛街。随着儿子慢慢长大,儿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有了自己的爱好、朋友圈,可是母亲却对儿子进行了种种限制,在最后为了阻止儿子离家出走,在绝望中将儿子整个吞到自己的肚子里。儿子的一生被毁,而母亲也活在了悲伤之下。影片中没有一句语言对白,却让中国式亲子关系走上头条,引发热议。

  到这里很好打开谜团啦,今天的家庭作业就是就这部《Bao》也来“议一议、聊一聊”。(以下就是老师布置的家长作业,超可爱)

  作为一名母亲,其实我是理解影片中包妈妈的所为的。一句不落俗套的老话叫“孩子就是父母身上的一块肉”,是,孩子就是我们自己,爱孩子是父母的一种本能,从孩子嗷嗷待哺起,我们就开始在为人父母之路上不断去有所为,需尽父母之责照顾好孩子的起居饮食,需孩子健康快乐成长,需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有乐观的心态积极的生活态度,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巨大的成就美好的人生……从幼儿到长大成人还要时刻保护他,生怕孩子他受伤受骗。《包宝宝》中的妈妈,就是害怕孩子受伤害怕孩子学坏害怕孩子不再需要自己,才有了影片的.最后一幕。

  很多时候,很多孩子都被教育的乖巧、听话、顺从,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是很多人眼中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父母也自然感觉圆满。可也不乏一大部分孩子,他们不想过多的被限制在条条框框中,随着见识增长,他们慢慢有自己的思想,希望打破陈规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女儿在对《包宝宝》的观后感就写道:“母爱是伟大的,但如果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自由的权利,那就是错的。”“如果真的爱他/她,那就要放手,让他们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的在天空中飞翔。”

  那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意味着父母就什么都不需要做呢?

  不是的,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承担的角色可多了,可以是父母,可以是朋友,还可以是兄弟、姐妹(像我和我女儿,哈哈),而且三岁前基本还是累人的保姆。

  而我想表达的是,对父母来说,孩子既是你的,又不是你的。每一段经历对孩子都是一种成长,我们的孩子都需要在经历碰撞的过程中长大和认识世界,这种时候,父母可以做的是,把事情的利弊告诉孩子,让孩子去权衡和选择;父母可以对孩子原则之上的犯错给予机会,帮助孩子尤其在逆境中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在父母的控制中、教条下长大,这对父母来说无疑也是一种成长。

  因此,良好的亲子关系,我觉得沟通非常重要。父母与孩子,相互成为朋友,让孩子选择信任父母,双方有充分沟通作为基础,那么所有关于孩子独自出外、游玩、交友、远足……都不将成为父母的困扰。就如,女儿在作文中写的“想妈妈放手,想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的在天空中飞翔”,那么父母就应该能做到,分析飞翔中可能遇到暴风雨和狩猎者,告诉这只鸟儿在飞翔前要做的准备,以及在飞翔中怎么规避风险,或者遇到风险后如何脱险。做到了在沟通中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并在过程中不断关注,有亲密关系又适当保持距离,孩子永远还是我们的,无需担心孩子的离开。回到影片,包妈妈对包宝宝只有直接粗暴的阻挠,却不见有沟通对话的画面。因此,在缺乏沟通和了解孩子的情况下,包妈妈只有一味的希望占有……

  有人说,对孩子真正的教育,是懂得撒开手,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我想补充一句,真正的教育,是要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起信任的桥梁,并保持良好的沟通对话,有温度的放手,尽得体的退出。

  一个小心愿,希望女儿看到这篇文章,能选择爸爸妈妈当你的可信任朋友哦。

《包宝宝》观后感13

  近日,有一部名叫《包宝宝》的动画片令人感动至深。影片中一位年迈的母亲意外包出了一个包子宝宝,孤独的老太太非常开心,并把包子宝宝当成了自己的儿子。“儿子”渐渐长大,想要有自己的生活,欲离开家时,老太太含泪把它拉了回来,并吞了下去。影片的最后,老太太的儿子回来了,与自己的妻子,一家人坐在桌前,开心并幸福地包起了包子。

  原来有一种爱,叫做陪伴。

  我们其实和影片中的“儿子”很相似。在长大后,我们不愿与家人多交流,也不希望父母了解我们的社交及个人生活,而且变得喜欢到外面去和朋友一起吃喝玩乐,也不愿在家里吃一顿母亲做的饭,其实父母的孤独以及他们的心意,我们不是不明白,或许只是因为我们太年轻,满脑子流动的都是热血,无法去接受那种带有些许束缚性的爱吧。

  我相信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对父母最好的回报就是拿着足够的钱去给父母,这边是最好的爱,但这部动画片告诉我,我错了。影片中当一家人围在一起包包子时,每个人脸上的笑容以及父母的满足感,构成了一幅最美丽的图画,原来父母对子女最大的期盼是可以一家人坐在一起,不一定包包子,但一定要相互陪伴。

  在生活中有不少的人,为了挣钱,一连好几年都不回家,甚至回家也不愿与父母多说两句话,他们以为他们做了大孝子,事实却与他们所想截然相反,他们可以给予父母物质财富,却弥补不了父母心灵上的`亏缺。

  “空巢老人”便是无人陪伴的一个典型代表,他们并不是没有子女儿,而是子女不愿意回家,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希望我们快快长大,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我们长大后,父母又希望我们离他们近一点,好多点陪伴。的确,这很矛盾,但不是不可以理解,作为子女,我愿满足父母的小愿望。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若无法将爱说出口,那就用行动来表达吧。

《包宝宝》观后感14

  今天看了令我五味杂陈的短片《包宝宝》,感触很深。

  故事非常简单。讲述了一位母亲做了一个梦,发现有个包子变成了自己的儿子,母亲对包子非常溺爱,包子逐渐长大了,有一天,儿子要走了,母亲很伤心,死不同意,最后把小包子吞了。梦醒了,现实里儿子跟母亲吵架了,儿子去了国外,后来儿子主动和母亲表示歉意,一起吃着点心。

  站在母亲的角度溺爱是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这样的溺爱是过分的。刚生下来,什么事都要管着,当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朋友。放手是必须的,如果妈妈一直把人生压在孩子身上,一当孩子长大了,妈妈就会更把人生压在孩子身上,如果太溺爱,孩子就失去了成长空间,太独立又感觉不到爱。

  在我三年级时,我妈太溺爱我了,连阳台都不能去。饮料、零食、植物样样不能碰,接点水喝,都要大人来,夏天还必须喝温水。放学回家都托别人家长送我一程,更过分的是,一放假只能呆在房间内,寸步不离。于是爸爸告诉妈妈过分溺爱是不行的,从四年级开始,我衣服都开始我自己洗了,上下学也开始让我自己走路了。

  母子关系有溺爱、有独立、有喜、有苦。父母都疼爱子女,可长大了,该放手时就该放手。

《包宝宝》观后感15

  影片借包宝宝来隐喻,真实的事件也许就发生在你我身边,来隐喻家庭中母亲的过分溺爱,父亲的漠视,孩子的逃避叛逆,孩子总会长大,父母也需要成长,过度的爱会使孩子没有自主的'判断,而能使他能够逃离的方式只有叛逆,一次又一次的反抗,伤了父母亲的心,所以怎么样做一个好父母,又怎么样做一个好孩子,双方都需要好好学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