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优秀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观后感就是把我们观看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写下来的文章。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他乡的童年》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1
芬兰的教育最不讲究竞争却成就了世界上最好的教育。
今天看了《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简称为《他乡》),感受最深还是芬兰的教育,芬兰的教育之所以被誉赞为全球第一,个人感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平等。不仅仅是教育的平等,更是思想的平等。芬兰没有贵族学校,孩子上学后老师不知道学生家长是富是穷,孩子们吃着同样的食物,受到同样的教育,长大后也不会因为没考上大学而恐惧,因为工作与工作之间没有什么优劣之分。每个人都在努力完成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忙于跟别人去对比。
一、如何学习比考试成绩更重要
芬兰的小学四年级之前是没有考试的。他们避免一切竞争,任何形式的竞争,唯一评估的标准就是如何学习。如何自学,如何跟别人合作,如果解决问题,如何去完成一件事情,这些都比考试重要。
我回忆了一下我的童年,学校充满了各种各样考试,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最心惊胆战的.时刻就是老师念排名的时候。我当时最喜欢做的就是选择题,不仅可以蒙而且有幸看到隔壁学霸的答案,成绩一下就会提高好几个level。老师讲题有时会说这道题比较有难度,基础差的同学可以不听,学习好的同学可以听一下。就这样,为了取得“相对”较高的分数,我就放弃了弄懂一道问题的机会。
学习本身应该是出于好奇心想去搞懂一件事情,而不是为了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
二、训练孩子的想象能力和探索能力
片中讲诉了一个小学上课期间带学生们去野外实践,老师拿出一些色卡给孩子们看,让他们在野外寻找相同颜色的东西。老师指着一块落在地上的树木问学生们这是什么?孩子们有的去看看,有的去闻闻,然后说“wetwood”......这个问题当然没有标准答案,答案完全靠孩子们的想象。
我想到了以前的初中班主任,她是语文老师,她的教育方法就是死记硬背,恨不得一字不差的背下来,如果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就要被否定,什么问题都以标准答案为准则。我当时为得到老师的表扬,耍小聪明买了本教师用书,因为里面全是课后题的标准答案,每次我回答的跟标准答案一字不差,深得老师满意。
标准答案永远是对的,死记硬背会扼杀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和探索能力,遇到问题不再自我思考。
三、“内卷”是一种畸形的竞争
最近有个很火的词叫内卷,内卷是什么,说白了它其实是一种竞争,只不过这种竞争有点变味,因为这种竞争的目的是为了成绩,换句话说,成功的标准仅用金钱来衡量。这种竞争使得我们只关注成绩,而不去想如何把事情做好,造成的后果很可能就是作弊或者放弃。
创造力,想象力,好奇心,同情心,善于团队协作,善良,勇敢,有毅力......这些都比竞争重要的太多太多,任何一点都是美好的品质,值得去赞美。片中轶君问拉妮老师:“学习那么多东西是为了工作吗?”拉妮老师回答说:“我是为了我学习,也是为了我的学生学习,因为我获得的所有知识,不就是我能给我学生的东西吗?而且没有竞争,因为我不用去竞争,我认为我进步了,更在于自我提升,如果我和别人比,即便我很努力,也是第二名。”
《小王子》里的小王子,虽然见过了成人世界的各种恶习和不堪,但心里还是不忘那只玫瑰。祝愿每个已经长大和正在长大的人,都能保持那颗充满好奇的、充满冒险精神的童心,心中的那支玫瑰永不凋谢!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2
教育,是中国各个阶层共同焦虑的话题,无数家庭穷尽所有把孩子送去国外,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常年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周轶君感受到同样的焦虑。轶君走访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国等五个国家,最后回到中国,踏上一趟关于教育哲学的思考之旅。没有竞争的芬兰教育,怎样告诉孩子什么是成功或失败?贫富差距极大的印度,怎样用网络教育弥合孩子之间的差距?集体意识浓厚的日本怎样让孩子理解个人和团队的平衡?影片从小孩的角度去体验课堂,从家长的角度去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也从不同社会的文化、历史出发,去对教育作一个深刻思考。探寻的旅途上,轶君同时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也经历了一次重新审视自身的旅程。
今天看了第一集,日本篇,纪录片选取了三个幼儿园,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突出特色。有的'鼓励小朋友大声喊出来,每天大量时间在户外运动。有的训练孩子的秩序感和集体感。有个在园内设计各种圆形,鼓励孩子玩,通过设置一些障碍,给孩子养成做事情做彻底的习惯。
节目的后面着重介绍了一个催泪活动,因为日本人过于考虑他人的感受,长期压抑自己,给孩子不能流眼泪的心理暗示,所以很多成年人流不出眼泪,一个催泪老师根据不同人群设计不同的催泪方案,鼓励大家流眼泪,释放自我。
我对日本人的生活很好奇,好奇他们怎么做到那么干净,把室内室外都弄的那么干净,应该是比较花时间的,比如一个房间,即使很注意的维护,还是容易弄脏变乱。也好奇日本人的坚持忍耐精神。在家庭和工作中,都有极强的忍耐力,精益求精。
我以前做过专利的工作,即使是一篇低质量的专利,写一篇也很费脑细胞,而日本人的专利质量全球第一,图片做的特别细致,里面的那么多图,单是一个图片,就能让我很头疼。所以对他们的工作状态充满好奇。
日本人的克制,忍耐和坚持,是从小培养的,家里和学校都是刻意去培养这种特质,但是这些精神都是反自我的,都是有点压抑的,人在完全舒展的情况下长大的话,就像自由生长的树,姿态是千姿百态有美有丑的,日本的教育有点削弱孩子的个性,隐藏真实的自我。这样环境下长大的人,虽然外表整洁,做事一丝不苟,但是内心不容易获得幸福感。计较极端的情况是出现一些报复性反弹,即家里弄的极度脏乱不堪,也有人为了保持自己最舒服的姿态,选择宅在家里不社交不工作。
甘蔗没有两头甜,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日本的教育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合适的人才,但是在人性方面被压制了。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3
影片中的主人公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为孩子的教育感到十分的苦恼,她走访了五个国家,关于我观看的分别是在日本,芬兰和印度的观察记录,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和特点,日本的方式是偏向自然的,他们强调人与自然印度强调的是独立思想,他们反对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芬兰没有考试,避免了竞争,他们不贴标签,他们提倡给孩子减压。最终,周轶君回到祖国,并对教育产生了深思。不同国家的不同方式造铸出来的孩子也是不同的,影片并没有针对某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方式提出批判和否定,他已记录的方式呈现给人们观看,让人们从内心深处开始思考和反省。影片没有进行比较,也没有主观评价,只是客观的帮助我们了解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教育的`不同方式。影片开始从小孩子的角度去体验学习课堂,又从国情、历史底蕴和社会文化等角度来深入探析教育的方式和特点,从而对教育进行深入的思考。
我通过对比日本和印度对儿童教育的不同教育方式,真的能够感受到小时候接受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人终身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他们现在拥有的某种能力或者某种优秀的精神品质,都与他们儿童时接受的教育密不可分。教育注重的是给孩子心灵心理上的滋养,让孩子成为独立,有涵养,有思想,有着独立和健全人格的人才。因此,我国的教育也应做出是相应的改变,我们可以汲取其他国家教育的优秀先进的思想理念,也应坚持我国教育的优势长处,不可盲目的学习引进他国的教育理念,而不顾自身的根本国情和本土的教育思想理念,应该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去看待中国教育,共同使国家教育更加强大,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而做出努力。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4
精英教育特别强调受教育者的智力、强调基础,有机会接受所谓精英教育的人占同龄人的比例很小,在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下。1999年大中专院校在扩招前,中国的大中专教育录取率低、选拔严格,通过者大多智力拔群,毕业后有“铁饭碗”和干部身份,都是精英教育。
精英教育不是物质追求,不等于特权意识,精英的产生离不开艰苦的历练。精英教育不是指单纯通过考试分数来培养“考试型”人才,而是以综合素质提高来衡量学生的培养目标。
我从百度百科拷贝来的解释,不尽其意。
这一集的题目叫做《揭秘英国最难进的贵族私校,体验贵族绅士养成之路》,走访了很多英国的私立学校,英国其实也是只有约有7%的人接受私立教育,因为阶层,因为费用,因为社会背景,但社会就是这样的,在当下的中国你也要接受和承认。
教育的本质其实是不变的,在任何一个地方,想要培养的就是一个人成为优秀的人。里面有一个教育者讲的很好,抵达卓越的路有上千条,作为家长,秘诀就是了解你的孩子,选择适合你的孩子的学校。
体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在英国的私立学校中,体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老师的期望值是在体育中孩子玩的快乐,能够体会到团队的协作和竞争,沟通,没有小孩子是不会玩的,没有孩子是不喜欢体育课的。他们会有机会接触和学习相对稀少的运动,譬如马术,在国内的这个算作三线城市的地方,也有人带孩子学习马术,但我相信就如老师讲到的,小朋友被送到马场,然后上马,并不太愉快的度过几十分钟,没有体会到骑马的真正快乐。有人拿《还珠格格》和《唐顿庄园》相比较,一个清朝的皇室,一个英国的勋爵,骑马都有展现,但又不同,这是文化的区别。一个在这里学习的中国女孩,因为学习成绩和压力,来到这个私立学校,她喜欢骑马,她在真正的学习马术,她和马匹之间是有交流和情感的,真正的爱某一项事情,灵魂都会有光。我们也在努力,不管处于社会的哪个阶层,都在努力让孩子可以得到力所能及的最好的教育,社会在进步,机会也在变多。
学会提问和思考
在威斯敏斯特公学,君君问,面试学生最重要的是什么?答案是世界上有什么让你感到兴奋?如何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自信的表达自己,能够对这个世界充满热爱,充满好奇,除了知识,还有很多。叮当今年去面试私立学校的时候,大概是做了一张卷子,老师问了一些简单的问题,这和中国环境有关,叮当同学最后上了公立学校,也很开心,不用我辅导作业,偶尔关注一下,学习成绩一般,但我已经不为此感到焦虑,着急的是我在他小时候做了一些不太好的陪伴,和自我情绪的控制对他的影响。
我们在开始做有趣的游戏和对话,希望有进步。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批判性思维,学会提问,我觉得这很重要,提问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东西,欠缺的`就要有所弥补,从而得到治愈。
精英教育的目的
在英国,精英教育追求卓越,相信社会进步的力量依靠精英的力量,做那个最好的,不同于北欧等国家,信奉平等和公平,信奉不让一个掉队,即便如此,英国的精英教育的精华,在于专业课程之外,广泛的兴趣爱好,在于让学生变成一个有趣的人,变成一个充满好奇的人做一个体魄强健,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个体。
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学方式,不仅仅教会孩子知识的能力,也增长见识的能力,让每一个未来的精英都有意识去参与社会,去改变这个社会。
里面有句话说,永远不要为你的出生感到羞耻,你的未来没有任何上限,你要做自己。无论在哪个地方,一个开心的孩子大笑,在英国,在阿富汗,在非洲,在印度,在世界上任何的地方都是一样的,这和贫穷富有没有关系。
好学者殊途同归。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5
《他乡的童年》是一部关于童年与成长的纪录片,周轶君将走进日本、芬兰、印度、英国、以色列等国家的课堂、校园、家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老师、家长亲密接触,去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也从不同社会的文化、历史出发,去对教育做一个深刻思考。最后回到中国,探寻我们中国人对于成长的认知与追求,为中国家庭提供世界的教育智慧。
《他乡的童年》第一期带我们走进了邻国日本。纪录片从采访一户普通的日本家庭开始,以他们的女儿若松花果的视角切入,展现了莲花幼儿园的一系列日常。在幼儿园里,老师先是组织了一场晨练,带领小朋友们在院子中奔跑嬉戏,一起燃烧能量,感受身体中生命的苏醒。接下来是剑道练习,老师一边让孩子进行腹式呼吸,一边要求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喊出洪亮的声音。虽然有的小朋友蹲马步时摇摇晃晃,可是看到周围还在努力坚持的伙伴就咬牙坚持下来。这群小朋友已经完全脱离了我印象中幼儿园小朋友吵吵闹闹、只知道玩闹的样子,反而给人以训练有素的感觉。由此可见,日本的确奉行着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教育体系。但根据园长的解释,这与我们臆想中的集体主义有着微妙不同,它更强调集体的“共振”。它并非想完全扼杀个性,而是要求每个人都找准自己在集体中的定位,顺从集体号召,从而创造出能够包容差异的'“回响”。除了要学会自觉地与集体“共振”以及遵循集体的步调之外,小朋友还需要学会的一件事就是谅解和换位思考,学会如何与集体中的他人相处。、
另外一家幼儿园是藤幼儿园,这家幼儿园更注重原生态和自由的教育理念,鼓励园内的小朋友接近大自然、注重幼儿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园内还有很多独到的设计,比如极其符合日式美学的环形建筑,为了让孩子们大胆地去爬树而放置的绳网,不平整的草坪,园长办公室前的洋葱和昆虫。这家幼儿园的推拉门特意做成一次性无法关闭,必须第二次才能严丝合缝,用这种设计能确保每个孩子最后进屋要随手关门。但是这种规矩的设计并没有让孩子们感觉到不适,相反他们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中体会到了集体的意义。
再看我们中国的家长或者幼儿园,给孩子定了各种各样的规矩,我觉得这些规矩更多地是为了我们大人自己可以更好地“管理”孩子,比如说我们会要求孩子吃饭的时候不可以说话、不可以交谈,我们会要求孩子一定要按我们设定好的游戏规则去玩,我们会要求孩子在课堂上不可以东张西望,可是孩子们并不理解这些规定有什么意义。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更应该思考我们的教育理念到底是什么,该制定什么样的规矩,怎样去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怎样让幼儿亲近自然……对于教育,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学习。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6
印度是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国家。它既有着贫困匮乏的一面,也有着卓越领先的一面。
印度人的思维很有趣。面对因为资源匮乏而引起的问题时,他们不会置之不理,当正确的答案不可行时,他们会用jugaad的思维解决问题。很多人看来,印度是一个很乱的国家,但《财富》世界500强公司中,30%的公司CEO来自印度,他们的厉害之处在于在混乱中制造秩序。
jugaad在教育上也有所体现——不接受标准答案。在印度的课堂,学生非常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即使是在概念结构还不清晰的.情况下。学生们在互相争辩的过程中得到最终的答案。挑战老师也是印度课堂重要的一部分,当老师被挑战,课堂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种提供讨论空间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我印象深刻的是顾哈老师的授课。他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是用哈利波特故事为案例,教授法律。他认为学生如果能清楚故事里的法律规定,找到解决方法,那么就会擅长面对现实中的各种情况。而对学生而言,是在用一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故事,这种变幻角度的方式在很多方面对他们有所帮助。
在印度一处偏僻贫穷的地方,苏卡塔教授为孩子们引进了互联网,创立了一所云中学校。云中学校的教学方法称为SOLE,即自我组织的学习环境,重点是让孩子自己学习。这种教育方式不仅适用于贫困儿童,在条件富裕的天堂学校,也采用了这种教学模式。天堂学校的创始人说她反对等级制度,权利应该分享,SOLE的教学方式着重于让孩子主导自己的学习之旅。
印度是混乱的,也是多姿多彩的。印度的教育有沉重的问题,更有快乐和友爱,思辨与变革。
印度的教育并不是整体令人称道,而是在混乱与秩序中总有个体在努力,在改变。个体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影响,成就了印度社会的进步的动力与希望。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7
纪录片中,我最难以忘记的是日本教育部分。集体教育是日本幼儿园留给我最为深刻的印象。
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第一集中就提到日本幼儿园。纪录片中的幼儿园有着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纪录片一开始,便可以看见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庭院中自由玩耍,有些孩子打着赤脚跑来爬去、爬来爬去,孩子们玩得十分开心,充庭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幼儿园的老师不会过多干涉孩子活动,但当孩子们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会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指导。
该幼儿园十分注重孩子集体意识的培养,会采取各种运动方式对孩子进行集体教育,比如早操运动、专门的发声训练中都会渗透相关教育。但是该幼儿园所追求的`并不是孩子们整齐划一达到某个目标,而是一种认同并包容孩子之间差异的集体教育。
日本幼儿园的集体意识教育方式会给我国幼儿园带来一定启示,提供了很多经验。我国幼儿园可以在我国教育实际基础上,借鉴日本相关经验,进一步提高幼儿集体意识教育质量。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8
传统是现代的童年。在我看来,中国传统历经千年,得以流传,是非常珍贵,值得人们珍惜的。但它并不稀缺,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留痕。
纪录片的开始,这周轶君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熊亮老师的课堂,熊亮的代表作都是讲的中国的传统的故事。当周轶君老师见到这些作品,第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它完全是用一种现代的语言,并且传统的和现代的都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熊亮用绘本给学生们讲解《春江花月夜》,熊亮与普通中学老师的讲解不同,他亲身经历了春江花月夜的情景,他在夜晚行走江边,穿过树林,最后以绘本的形式呈现出他的所见所想,当学生在听讲时,才能够真正的身临其境。对于传统,熊亮认为,只要在创作中发现,不断探索世界,传统永远是鲜活的。
造字是中国一项很远古,很传统的工程。中国汉字,横折撇捺间,流露着无法言喻的魅力。
在徐冰看来,中国古代的写字,有很大的成分都是视觉的,其实每个字都是一个独立的意象,它决定了这个词性或者确切的意义。这一点让中国文字变得很特殊。每个字里都有故事,它非常的立体,它的视觉性其实也在传达着一部分特殊的信息,这是其他的.文字没有的。
西安,一座历史重叠的城市。在这里,有一群孩子实践着解读历史的方法。童行书院的孩子们正在做一个批判性思维相关的练习。对于小学生而言,区分事实与观点并不是一件易事。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们的思维比较发散,没有特别强的逻辑感和抽象思维能力。所以在八岁左右逐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有助于他们明辨是非。老师带领孩子们学习了相关的秦国历史,参观了青铜器,兵马俑,老师向孩子们提出问题,在得到孩子们的观点后,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孩子们去寻找论据,证明观点。
安徽的一所学校里,孩子们正在老师的引导下,用极传统又很现代的方法,吸收知识,理解生活。这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很特别的。在这里,天文地理,左右旁通。老师将知识以主题式的连结,教给孩子。在这里,老师很重视中国传统,但也不会轻视外国的成就。老师的教育方式是针对现在已知的生活,和孩子沟通,和各种知识做连结,帮助孩子学到更广阔的世界。老师认为,孩子们需要的是有更多能够把知识融合在一起,能够真正活用知识的老师,把经验传承给他,教会他使用新时代的工具。
纪录片的最后,周轶君老师这样总结,旅程的开始在芬兰,经历不同国家,回到中国历史。她发现传统不是书上如何写,而是今天的人仍然能去感受,去生活。传统的真正面貌,需要我们回到本源重新认识,需要用理性不断追问与探索。它将把人们带入一个更广阔,更多元的世界。
中国的传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刻在了每个中国人的骨骼与血液里,需要我们静心去感受,领会传统的魅力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9
芬兰是一个只有500万人口的北欧国家,但它却被称为“教育最强国”,跟随周轶君老师的视角,我领悟到芬兰教育的魅力所在。
纪录片的开始,是小学三年级老师拉妮的日常,她建立了学习时间,年龄和“我”的课题项目。
时间怎么显示在脸上?你们觉得什么是时间?为了让学生了解神奇的时间现象,拉妮老师从艺术,数学,生物各方面进行了讲解和活动。
芬兰的社会注重公平,没有太多的竞争和攀比。为了避免竞争,芬兰学校的三四年级没有考试,唯一评估的`是如何学习,如何搭档学习,如何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哪怕孩子不擅长科学或数学,有不擅长艺术,但他们依然能发现自己的力量,为人公正,有创造力,有雄心,擅长团队合作或者有毅力,有好奇心,有同情心。
芬兰注重教育。国家把孩子看做未来最可贵的资源,大量投资在家庭和学校。70年代的一次教育改革,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学。免费教育和免费午餐是芬兰人的基本权利。
纪录片中,我印象深刻的是没有围墙的课堂。老师给学生发色卡,去森林里寻找能够相配的颜色。在成人眼中,树林里只有绿色和大地的土色,但在孩子的视觉中,树林是五颜六色的。老师并不强求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正确认识每种树木的名称,只需要发挥想象力。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和自然的关系,让他们学会爱惜,保护自然。在树林中进行教学,结合当地的特色,让孩子与他们生活的环境产生联系。这种课堂有趣而又意义非凡。
好教师是芬兰教育的基石。观看完纪录片,我认识到,教师应该是一个学习者,应该为自己,为学生学习,进行自我的提升。教师应该尊重学生,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不标签人,不贬低人,比如孩子讨厌数学,老师也不应将错误归咎于学生,而是反省自己的教学方法,把教学引进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这样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10
谈起日本人,最先想到的就是他们的自律和做事严谨。纪录片的第一期讲的是日本的教育,导演走访了日本人家庭和幼儿园,全面的展示了他们对教育的模式和理念。其中有几个是我印象深刻的:
1、从小培养整理习惯
导演走访的第一个日本家庭,妈妈在孩子两岁的时候为他做了一个迷你厨房,图片可以看到小厨房里整整齐齐的,所以玩具餐具都用收纳篮装好。当爸爸对孩子说,“我们今天要出门哦,请收拾一下你的玩具”。孩子立马起身把手上的玩具车放到旁边的收纳盒里,在我惊讶于孩子的懂事时,爸爸又来了一句,“你的回答呢?你要说好的”。后来就是妈妈爸爸陪着孩子一起收拾玩具,当孩子调皮的把皮球丢进收纳盒里时,妈妈温柔的说,“不要扔,走过去放进去”,孩子可能get到好玩的点,连续把剩余玩具丢进收纳盒里。这时候我看到的是一个有耐心的妈妈,妈妈抱着孩子捡起他乱丢的玩具放在他手上,让孩子重新轻放玩具。(暗戳戳记笔记,将来我也会陪孩子一起收拾玩具的!)
爸爸说在日本社会团体行动很重要,为了培养孩子有这方面的意识,所以从小开始,大人和孩子一起收拾玩具,给孩子一个很好的引导。
除了在家培养整理习惯,幼儿园也有,班级门口的地面印有鞋子的图案。每位小朋友进教室之前需要脱鞋,然后把鞋子摆在图案上。
2、学会在意和照顾
教室的`自动门不能自动关紧,需要人为手动关紧。导演一开始以为是自动门坏了呢,结果校长的一番话让我陷入了沉思并深感佩服。校长说,这是故意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学会在意和照顾他人。因为冬天的时候离这个门近的孩子会觉得冷,进来的孩子会把门关严,如果没有关严实,离门近的孩子可能会冻感冒了。还有另一个目的是,教育孩子从小做事要做彻底,要严谨,要把最后一步做到完整。如果没有做完整,可能会影响到他人。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做事严谨且漂亮的国家。
3、更强的生活感
在幼儿园的一角有马棚,里面养了一些马,导演都震惊了。因为在城市里,一般孩子很少能看到和接触动物(除了去动物园)。幼儿园里养了马,孩子可以给小马喂草,更幸福的是,当天过生日的孩子可以骑马坐一圈,当做生日礼物,哈哈这个我着实羡慕ing。校长说这是为了给孩子更强的生活感,让他们看到真实的东西,就能够学的更多。
幼儿园的门口和办公室都有摆放一些洋葱或昆虫等各种各样的东西,甚至会让孩子亲自种洋葱,然后挂成一排,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为什么在幼儿园摆放这些东西呢?因为希望孩子能对大自然有更多的想法,刚开始孩子看到这些有的会拿起来,有的会咬一口,这都是他们体验自然的过程。先看然后触摸然后再感觉,再去想,最后再去问,这是一个循环,也是孩子们的体会。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11
在《日本集体式教育从小做起》中,周轶君老师以日本女孩若松花果为观察中心,从她一日幼儿园生活的开始到结束,主要针对日本的集体性教育进行了解说。
日本的民族特性中最为突出的是集体性,巨大的凝聚力和对细节的完美追求来源于幼年规训。观看这个纪录片,我才明白了怎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这样的成果。
纪录片开始,是花果起床洗漱,用早餐到上学的场景,十分真实。在这里,就能看出日本家长对孩子自立性的培养,4岁的女孩,能够非常顺利的洗脸,整理毛巾,叠衣服…花果的母亲说:“即使有时候孩子不愿配合,也不必勉强,用类似游戏的语言方式和她沟通,虽然不一定尽善尽美,但孩子会努力做到最好。”
跟随周轶君老师的视角,我看到了日本的`幼儿园。整洁的环境,热情的老师,是我最深刻的印象。
幼儿园的一天,从喧嚣的晨练开始。通过园长的讲解,我也更理论的理解早间活动的重要性。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对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时间,热烈的活动,可以帮助儿童调整身体节奏,感受身体生命的苏醒。观看了日本独特的剑道训练,我一方面惊异于学习者的年龄之小,一方面也震撼于儿童的潜力。我还明白了身体活动能带动自我的表达,洪亮的声音有利于表达自我的情绪和意识。
纪录片中还展示了一所建筑独具特色的幼儿园——藤幼儿园。它以独特的圆形设计闻名远近,空间中没有隔离,可以让孩子自由出入各个教室。建筑者这样讲述他的建筑理念:圆形接近禅,禅的理念就是空无,这有利于孩子感受自由,随心所欲。而且孩子喜欢圆形,圆形的空间可以让孩子自主选择距离。藤幼儿园园长在孩子一日生活中,也进行了许多讲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园长在孩子午餐时与孩子们的互动。即使是用餐,也能对孩子进行精神品质的教育。孩子要明白食物是需要自己保护的,以此培养自立的意识,但学会分享也非常重要。
我还学习到日本幼师的教学方式,快速而富有节奏的课堂让我印象深刻。幼师要时刻注意不能忘记表情,展露笑容。注重言行举止,身体姿态,为幼儿做好榜样。当幼儿表达不同意见时,要满足幼儿的表达需求。在柴谷美穗老师看来,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拥有永不放弃的精神和一颗时刻能为他人着想的内心。
日本集体式教育的目的是认同每个人的差异的同时,创造出能够包容差异的氛围和回响。教育不分国界,从日本的教育中,我受益匪浅。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12
《他乡的童年》这部纪录片真的值得一看!年度最佳的教育纪录片,为我们帯来的一个惊喜。他乡的童年通过童年来看教育,童年应该是怎样的?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君君姐走访了5个国家,分別是日本、芬兰、印度、英国、以色列,最后回到中国,先是“他乡的童年”,最后是“故乡的童年",虽然一开始感觉这个设定比较奇怪,但其实还比较有趣,从最开始看到最后,却给出了一种总结,对未来的一种展望。每一集都有很经典的语句,让人有一种启迪的感觉。
通过这个节目,我认识到这5个国家每一个都个性鲜明,独特的文化和教育。印象最深刻的是芬兰,用几个词或一段话来概括芬兰的儿童教育的特点,应该是:没有竞争,平等、每个人都是为了成为独特的自己。芬兰的孩子公认成绩好、创意强,快快乐乐零压力。号称“"教育最强国”。他们到底强在哪些方面?
1.跨学科的现象教育课、开课音乐中嬉戏舞蹈(学校可以播放各自音乐,古
典、饶舌、民歌…)、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用ipad来辅助,可以坐着或爬在地上安静地看书,孩子们非常自由。
2.制作面具,什么样动物的脸型适合在芬兰漫长的冬季里面生活?引导孩子去思考,能从现实生活中学到知识,然后又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3没有围墙的课堂,形式多样,很多课程都可以在森林里教学,孩子会被带到森林里去寻找色卡上的颜色,去寻找不同植物的气味,按照形容词去寻找具体的东西,如可爱的东西、恶心的东西,去触摸恶心的东西,培养孩子和自然的关系,让孩子学会爱惜,保护自然。
4.芬兰对孩子投入很多,每个即将出生的孩子都能得到一个“百宝箱”。芬兰家庭无论贫富,每个孩子受到的教育都是一样的,没有专门给有钱人的贵族学校,有盆富差距的地区但教育资源都是一样的。老师不知道孩子的家长是做什么的,收入多少完全不了解,这些体制尽星在保证老师对待每个孩子都是公平的
5.学生们三、四年级都没有考试,学校教学尽星避免任何形式的竞争,唯一的评估标准,不是看学生在学科中学了多少知识,而是他们如何学习,如何自己学习,如何搭档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如何学习?在面对任务时的`责任感。在芬兰特別重要的教育观点是积极教育,从不说孩子不擅长什么,只用去发现孩子擅长什么。
6.学校鼓励一种完全的平等,大家都是一样的好,没有谁是最好的。在芬兰问哪里是最好的学校,答案就是离家最近的学校。
7.学校教育重视每个个体,把个体培养成材,成为独特的自己。每个人都可以是终身学习者,为了你的生活而学习。
在现代这样一个的大世界,我们要怀着包容、多元、开放和发展的心态去面向未来,因为未来将会是时代在进步在发展,虽然没有完美的教育理论,每个国家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但重要的是跟着时代的变化,去改变、提高它,让它更好的融入未来,因为未来必然是多彩丰富的,我们真的要有一个共识,未来从来不只是一个样子。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13
第五集来到以色列,抛开和这个国家相关的那个无解的战争,以色列现在以创业之国继续闻名于世。是风投,共享经济和创业者的乐园。片中从探寻缘由的角度访问和拍摄了很多学校以及教育学者:怎样的小时候造就了勇于创业的一代。
少年CEO们在开会
以色列人均专利数第一,大学生比例第一,而犹太人最重要的三件事,教育,教育,教育。学校是教育的最主要场景,片中拍摄的学校里有个很有意思的角色“教育小丑”。打扮成小丑的老师不定期会在学校里随意活动,她就坐在你旁边,用小丑的规则,而不是陌生人应有的边界和孩子们互动,可能是靠着你,把你从椅子上慢慢的挤下去了,可能是和你一起傻傻抖动一个鲜艳的飘带,无厘头的事情,让你在安心和愉快中放松自己,就像和小丑一起“出丑”,也许我们不喜欢学校不是因为学校本身,而是因为不喜欢在学校里的我们自己吧。因为小丑而爱上在学校学习的自己,喜欢上学校中的生活。这个点子也是很有创意了。
孩子们非常愿意和教育小丑互动
说回到创业,以色列年轻人创业成风,片中接受采访的leechy公司,CEO16岁,技术骨干有14岁的,电路设计/元器件焊接,外壳切割,样品组装,测试都在大厅里自己动手完成,我猜后续如果一切顺利,后续还需要自己做路演,自己找投资什么的。会经历所有这些创业的过程。CEO清晰的阐释:创业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伴生部分,并不会代替学校学习,创业工作是在课余完成的。而另一个16岁的`孩子则对学校相对刻板的书本学习激进的表达了不满,认为学校也应该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旨,无论学校教的怎么样,他们的口才是真的不错。
14岁的中学生在创业公司做自己的产品
以色列人看待失败的方式也是很有趣,在以色列文化中,失败并不是结局,是再次尝试的开始。以色列的英雄是在失败后仍然敢于不断尝试的人。片中展示了3个高中生尝试登月,但没有成功,但仍然获得了举国上下的赞赏。以色列整个社会和文化都表现出,对努力后未达到预期的这个结果不看重,而是鼓励再次尝试。我想这是成为创业之国的第一个原因。
民间登月虽败犹荣
片中采访的以色列知名教育学者德隆用一个简单的游戏来扩展思维的边界,任意两个东西,每个参与游戏的人提供一个线索来建立他们之间的联系,越超出常规越好,但必须有逻辑。可以想象经常做这儿游戏的人,对日常事务一定会有独到而合理的看法。
辩论也是犹太教的一部分,即便是对圣经,也要翻来覆去的辩。以色列人习惯思辨和质疑,不在意已有的答案,这种思维模式看待已存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才会很自然有创新的种子萌发吧。这是我理解的第二个原因。另外可能也是这种思维方式帮助他们可以用发展的目光,幽默心态的对待悲伤的过往。
用幽默来对抗悲伤
片中介绍了以色列人性格中的“chutzp虎刺巴” ,指直言不讳,准确坦率的说出意见和感受,直面问题,提高沟通效率,找到解决方案。无论家人朋友师生甚至军队上下级之间,大家都这样做,这样的效果很容易想象,一定是对问题敏锐,让机构灵活,对小体量的组织结构来讲是非常有效的信息同步方式,如果把组织比作一个生命体,就相当于拥有很多双眼睛,很多双手,很多条腿。这种方式也非常适合小的创业团队。我想把这个归为以色列成为创业之国的第三个原因。
以色列的创业团队往往很小,他们也没有太大的市场来实验产品效果,对这一点片中的人有很清醒的认知,阿里投资特拉维夫的创业团队,把产品迁移到中国市场进行商业化,让以色列分部自主运转,而阿里并不派监管角色来特拉维夫指手画脚。以色列人特别强调了这一点,我想这是出于对民族整体体现出的孕育智慧的能力的傲娇吧。承认自己的优势,了解自己的局限,寻求广泛的合作,让自己的种子结出果实。这是我找到的第四个原因。
以色列以比北京小的面积消化了350倍于原国民的新犹太移民
以色列是个太特别的国家了,全民属于同一个民族的共性认知和重视个性化发展让这里显得,怎么说呢,和而不同。宗教学校会鼓励孩子用纸箱制作圣城模型,学校也有特别的透明积木投影制作耶路撒冷的街道和城堡,幼儿园就开始熟悉它,学习它;每间学校包括幼儿园都有防空室,每三个星期演习躲避空袭,而防空室平时作为暗室教学使用;这里用真的工具让孩子制作玩具,包括像锤子榔头这样的“危险品”;从少年时期就开始鼓励创业,社会和家庭无比包容;全民皆兵的军队中年轻人继续学习并组队演练,军方甚至成立创新部门,给这群高中毕业生创意竞合平台。
所有的事情都在生存模式中展开,思考也是,明天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唯有把握当下。这需要质疑的精神,需要寻求解决的力量,需要容忍失败并接受不断尝试的包容,因为这就是以色列的教育和生活。
和我们四平八稳百年树人的教育,五年规划百年富强的目标相比,以色列很不一样。他们就像一个不打烊的魔术工坊,随时给你惊喜。虽说不谈政治,但是直觉现在的中国和以色列体现出的强大互补性,让我对未来两个国家的合作充满想象。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14
这部纪录片深深触动了我。它让我明白,远处,还有不一样的童年存在!这就是我观看《他乡的童年·日本篇》的最真切感受。
现在,让我们随着镜头,进入日本孩子们的世界,了解日本孩子的童年生活吧。
首先去的是一个四岁的小女孩岩松花果的家庭。早晨,她的妈妈轻轻的唤她起床,她没有一丝起床气就起来了,然后很自然的自己踩着小板凳刷牙洗脸,洗漱完,她会检查水龙头有没有关紧,然后整理毛巾。接着便自己叠睡衣、穿衣服。在整个过程中,她的妈妈没有帮任何忙。穿完衣服,小花果坐到桌子前写妈妈为她四处搜寻的小课题,这些课题没有固定的形式,是不同于小学知识的。她安安静静的坐着写题,同时,她的妈妈帮她梳头发。妈妈做好饭端到餐桌上,她会非常有礼貌的说:我要开动啦。而且,整个过程不需要妈妈帮忙。这让我不禁感叹一个四岁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如此的强,又让我想到,如果是我们的孩子,可能会是妈妈包办一切吧。
紧接着是去上幼儿园,这所幼儿园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莲花幼儿园。在小朋友们去幼儿园之前,老师们已经在做准备工作了。在入园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去上学的孩子们都是自己拿着袋子,背着小书包的,没有爸爸妈妈帮忙。园里的孩子有些也会哭闹,但是没有一位家长逗留学校。其实送孩子去幼儿园,不仅仅是考验孩子,更是考验家长。这个幼儿园之前还让孩子四季赤裸上身锻炼身体,但是后来迫于舆论压力,便废除了这一传统。我个人觉得这项传统挺好的,解放孩子,给他们更多的自由。晨练时,孩子们会把鞋子放好,然后在沙地上玩耍、奔跑。园里的孩子都大声喊叫,以至于整个园里都很吵闹,但是老师们并不阻止。此外,老师们还训练孩子们用腹部发声,这样会使孩子的情绪饱满、表达自己的情绪。活动结束,孩子们还会跪在地上大声的说谢谢老师,态度非常诚恳,非常有礼貌。
做操时,孩子们会和老师一起,把园里的器材挪走,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跑步、做操、呐喊。孩子们的运动量很大,但是他们并不觉得疲惫,而是开心、愉悦的“累”。师生互相问好点名答到上课时,老师们的语速非常的快,并不会因为教育对象是孩子而过于缓慢。这样会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让孩子觉得更加有趣。
园长每周都会自己写口号挂在园里,比如:孩子是大人的父母。在他眼中,父母与孩子不是支配的关系,父母在养育孩子的同时,也获得了成长。
看着这些可爱而又认真的孩子们,我不禁又想到我身边的小孩子,他们在幼儿园里都学的什么呢?下午时我刚好碰见邻居家的两个孩子,一番亲近之后,我便开始套话:你们在幼儿园里都学什么呀?他们说:学加法减法,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二等于四。我又问:你们还学什么呀,他们说:学ai,ei,ui。听到这,我觉得很难过,才四五岁便已经要学这些抽象的东西了吗?我接着问他们:你们学不学唱歌呀,他们说学呀,会唱“小星星”呢。我说那你们唱唱我听听好吗?他们说好。但是刚唱了两句,有一个孩子就跟不上了,开始乱哼哼。由此可见,他们所在的幼儿园侧重的还是学习小学知识,而不是发展孩子的各个领域。现在很多幼儿园都小学化严重,在这点上,我们更应该向日本幼儿园学习。
日本不仅重视集体秩序,还重视妈妈这一角色。第二个走进的家庭是三岁的太和田一平的家庭。他的妈妈在两岁时为他做了一间小厨房,我觉得这是很多家长都做不到的地方,我们很多家长都以工作忙没时间这些字眼来敷衍孩子,周末时也只会丢给孩子电脑手机让他们玩耍,因为这样孩子便不会哭闹,不会影响自己做其他的事情了。但是日本妈妈无论工作再忙,都会亲自动手为孩子制作玩具,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一直被重视,并且会觉得妈妈无所不能。小一平玩了玩具之后,妈妈还会鼓励他自己收拾玩具,培养他的动手能力,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道理。
小一平所在的幼儿园是藤幼儿园,他们的学校以圆形设计出名,班级之间没有障碍,让孩子们自主选择想要交往的同伴,而不是被安排。老师还带领孩子们爬树,家长不会因为危险而阻止孩子。幼儿园的草地也不是很平整,会给孩子带来不方便,面对不方便,孩子们便会思考,形成他们自己的理解,并且会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
幼儿园门口会放一些蔬菜昆虫,用这种原生态的东西更好的发展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让他们体验到不同的生活乐趣。教室的门把手是关不上的,需要仔细的关,不然就会留有缝隙,刮风会很冷,这是教育孩子做事情要做彻底,培养孩子做事情的严谨性,并且不能给别人制造麻烦。在孩子吃饭时,会有老师弹琴给大家,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进餐氛围。孩子们的'饭可以自己带,也可以吃学校的配餐,大家会把各种饭菜分享着一起吃。在吃饭的过程中,园长会去“捣乱”,假装去吃孩子的东西,这时孩子都会拒绝他。这是教育孩子要保护好自己的东西。如果是我们的孩子,这样做会被贴上“自私”的标签。
园里的水龙头是没有水槽的,这样是为了教育孩子节约用水,如果不及时关上水龙头,就会打湿自己的衣裤。如果被打湿,园长会向家长解释这是没关系的,一会儿就干了。家长们也很理解。如果是我们的孩子,家长估计就要来园里闹事了。园里还有两匹小马,小春和小俊。配上马鞍的小春会给当天过生日的孩子们骑着走上两圈。孩子们看到真实的东西会更有生活感。
在日本,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不能流泪这一观念,他们觉得这是耻辱,特别是在别人面前,老师会组织一些活动让大人们哭出来,发泄他们的情绪。让大人们意识到,不能一味压抑孩子,应该让他们适度发泄情绪,痛哭一场然后继续前行。
总之,这部纪录片带给我很多触动,对我未来从事幼教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至少,我会让我的孩子们,感受到他乡孩子的幸福!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15
前段时间刚刚好听过樊登老师讲过的《一个民族的重生》,我自己翻出来的一本买来未读的书《我的应许之地—以色列的荣耀与悲情》,恰好又重温这个纪录片的这一集,一切都刚刚好。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我们是怎样看待失败的?不论是大人的还是小孩子的。
我们学会的是知识?还是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比北京还小的国家,是地球上最大的移民吸收国,被称为全球教育排名第二的国家,教育的理念与传统与未来都值得看一看。
从传统的宗教幼儿园,全新的科学幼儿园,基布兹的小学,公立私立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走上社会,每个年龄段的人对于学习的理解和接受都似乎不同,又似乎相同。
快乐和包容的教育,教育的理念影响着教学的过程和结果。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可以无规则的去尝试和创造,可以使用超出我们认知范围的物品来做东西。
在小学里,可以爬树,可以和小动物玩,可以和教育小丑一起做游戏,可以一起上欢乐的音乐课,当一所学校有喜悦,有色彩,有坦诚,有乐趣,怎么会不愿意去呢?
在初中高中,14,15岁的创业者,16岁的CEO,这是一群看上去不像孩子的人,不是因为知识储备,而是因为性格,他们不一定会成功,但他们会成为为自己人生做出正确决定的人。
高中毕业去服兵役,也是一个融合学习的过程,权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步入社会之后,失败被无限的包容,当然包容的不是失败,是再次尝试,被鼓励不断的尝试和创造。社会的英雄不是那些某种意义上成功的人,而是那些失败了很多次还勇于面对和尝试的人。
是什么奠定了这样的社会教育氛围?是20xx年的流浪还是这艰难的建国过程中的危机意识?犹太民族认为最重要的3件事,就是教育,教育,教育。我觉得我们也是,但是犹太妈妈们和中国妈妈们有什么区别呢?(这是不是说明了教育无论在哪里,妈妈确实是主力军)做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做为接触孩子家长相对频繁的我来说,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为孩子焦虑过,字没有写好,拼音没有写对,不敢表达自己,害怕孩子失败等等。以色列的妈妈也很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但是她们更愿意去相信自己的孩子,即便没有成为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但是只要他成为他自己就可以。当我们在不断的觉醒,学会相信孩子,相信他可以掌控和安排好自己的一切,让孩子在自己的事情上有更多控制权,对于孩子,只希望他成为他自己就可以。
包容失败,鼓励创新,以色列的`教育密码,这是这一集的标题,也许这是君君想要展示给我们的,但这一定也是被认同和验证的,这个勇于创新创业的国度一定是因为有一个不一样的童年。现在在做的乐高课程,反过来想,会觉得庆幸,因为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这就是一个不断失败,不断思考,不断遇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创新是被无限鼓励的,成果是没有唯一性的。所以我觉得这一代的孩子们还是幸运的。既有传统文化的照拂,又有新生文化的滋养,虽然依然有应试教育的弊端,但总归是幸运的,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尝试,更丰富的人生,可以为自己的未来做出更好的选择。
回到这四个问题,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我们是怎样看待失败的?不论是大人的还是小孩子的。我们学会的是知识?还是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希望我自己的孩子,永保好奇的心,永远热爱学习,能够体验失败里的喜悦和乐趣,能够真正的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做好自己,做自己喜欢的自己。现实告诉我,还要更努力!
“到时间该睡觉了。”
“为什么该睡觉了?”
“那里是一棵树”
“为什么是棵树?”
“那里是一座山”
“为什么是座山?”
这真是一段有意思的对话,也许你刚刚经历过,假如你有孩子的话。
我打算买一本《塔木德》回来看看,节目里说这一本关于辩论的书,但我看了简介,这是一本神奇书。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相关文章: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优秀11-08
他乡路10-05
他乡的谦让09-28
在他乡美文10-06
处处是他乡美文10-06
在他乡散文10-06
远嫁他乡的姑娘10-10
人在他乡10-04
他乡思亲作文10-06
关于在他乡的经典句子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