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事观后感【集合】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生大事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生大事观后感1
最近新上映的《人生大事》获得一致好评,在朋友的推荐下,昨天下班便奔向影院一睹为快了。
这是我第一次看殡葬题材的电影。或是觉得自己正值青春年少,死亡离自己还比较遥远;或是觉得自己阅历不够多,生死这类相对比较有人生高度的电影,自己一个人也看不明白,便很少主动去接触观看。但是看了之后,打破了我对这个电影原有的看法。
电影主要讲述的是:朱一龙饰演的殡葬师莫三妹在刑满释放不久后的一次出殡中,遇到了杨恩又饰演的孤儿武小文。在三妹和小文后面的接触相处中,两人之间经历了很多事情,慢慢地产生了别样的感情,小文的出现,也意外地改变了莫三妹对职业和生活的态度。
本以为这类电影在看的过程中会比较压抑和悲伤,结果完全没有。前期比较轻快欢乐,先从莫三妹的出场上看:剃了个寸头、胡子拉碴、身穿花衬衫大裤衩、脚踩拖鞋、脖子上还戴着个粗链子,一口武汉方言并时不时说个粗话,俨然一副混混模样,很有喜感,也给我们一种反差,感觉和传统印象中严肃庄重的殡葬师形象不符。
电影后面部分就挺打动人,我以前自诩“菠萝头”,但还是忍不住哭得稀里哗啦的,呜呜呜,怎么就给整破防了呀!
第一次哭,是半夜小文独自起来,坐在外面看着夜空中的`星星,然后在儿童手表里翻播着外婆给她发的语音,听完一段又一段,那时候小小的她还不明白外婆已经永远地离开了她。
第二次哭,是小文过生日,三哥四处找人帮她把手表里面的数据修复好,再缝制在玩偶里面送给小文,或许小文已经忘了外婆的模样,但是能让她听听外婆的声音,有个牵挂也好。
第三次哭,小文的亲生母亲来找回小文,面对小文的离开,同时又收到父亲离世的消息,三哥一个人躺在床上,悲痛不已。
电影整体的情感真实且感人,并不是强行煽情让你哭。除了对生与死的思索,更多对剧中人物父子情、父女情、婆孙情、母女情等亲情的刻画,用简简单单又真实的故事打动人。现在还记得小文在学校对三哥职业的称呼是“种星星的人”。这大概是我见过对于殡葬行业工作者最温柔的称呼了吧,小孩子是真的很美好呀!
有人说:这是一部讲述死亡的电影,却满眼都是活着的珍贵。不由得感慨,我们都要好好珍惜眼前人,给身边的亲人爱人友人多些陪伴与关怀,人生就这一趟,当然要活得温暖而又热烈!
人生大事观后感2
早上看完了电影《人生大事》,有些感触。尤其是开头,看着小文叫不起来外婆,恍然觉得这是惊恐片。站在小女孩的角度看来,最亲的外婆叫不醒了,又被人抬走,再被送去烧了,多么可怕的事。
再看三哥——莫三妹。做着殡葬行业、生活本就不容易的三哥,在处理小文外婆后事时遇到了小哪吒——小文,两个欢喜冤家成了家人,而后三哥的父亲去世,小文的母亲带走了小文,经历了生离死别后的三哥幡然悔悟,开始热爱自己的工作,养着找回来的小文,开始了新的生活。
故事并不复杂,只是够动人。像小文与三哥,是不打不相识的关系,磨合后又成了相依为命的关系;像老爷子与三哥,表面上是相互嫌弃的关系,最后还是父慈子孝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一开始可好可坏,相处久了却又自有真情在。
还有那人生的大事。以前看到的是“人生除了生死,再无大事”,电影里则排除了生,变成“人生啊,除了死,无大事”。什么是人生的大事呢?是电影中婚庆店与殡仪店代表的延续与死亡,还是悲欢离合?只怕都不是。人生的大事还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或大或小,好过不好过都得过。过去的已经过去,将来的还未发生,处理好眼下的事才重要。
只是说起来容易,谈死亡还是太难。小时候,那些疼爱我的老人离世都没去过;未来,又希望活着的亲人们长久地活下去。最害怕医院,最不想看到离别的时候。
人生大事电影的'观后感6
“种星星的人”是这部电影赋予殡葬行业的特殊称号。“天上的每一颗星,都是爱过我们的人”。我也曾坐拥于山野之中,抬头遥望每一颗星。科学灌输多了,也就失了感性。总在想象宇宙恒星的存亡,却没有想过每一颗星都可能是某个人心里最挂记的人。
在仲夏夜的延江路,小文和三哥会不会常常遥望星河,思念自己的外婆和父亲呢?
在我心里,小文就是一个小哪吒,跳脱、调皮,却又把该放在心里的人放在心上。从小和外婆一起成长,却在一天早上醒来外婆匆匆地离去。小文,不要伤心,你睡着了,外婆会变成星星掉落进你的梦里的;小文,不要难过,难过就坐在“上天堂”外面的石凳上,看看天上的星星,听一听外婆的声音,外婆就在你身边。
失去了外婆,小文也收获了一个暖心的爸爸,不是嘛?
短短的两个小时涵盖了三哥蜕变的一年。从原来的自私、对生活无方向的三哥变成了一个爱女儿的好爸爸;从原来对殡葬行业有异议到现在子承父业,变成了一名合格的“种星者”。三哥也许不懂父亲为何就把他往死人堆里推。其实就像歌词里写的一样——“只要你真的相信,你就是最幸福的人;只要你真的相信,你就是种星星的人”。相信这个行业,相信自己,相信天上每一颗星星,死亡并没有那么可怕。
我最感动的是老莫变成烟花消逝于长江之上吧。没有满堂的哭声、没有满堂的白布,只是把自己的骨灰装在一个最平常不过的罐子里。留下一封家书,让儿子选择一种最特别、最体面的离开方式。三哥理解您了,不知道您在天上有没有看到呢?在二儿子死去的上空,把您的骨灰掺进烟花,成为延江路那一夜最亮眼的存在。或许您已经变成了一颗星星,看到儿子的作为,估计得和其他星星炫耀了吧!
《人生大事》传递出来的观念是“人生除死无大事”。就像老莫最后说的“人生就像一本书,总是要翻到最后一页的。只不过标点符号不同,有的人是句号,有的人是省略号”。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宇宙恒星更大的事,人生里没有什么·比死亡更大的事。只要你愿意相信,只要你愿意投入生活,人生这本书的标点符号也可以是最美的星星。
我家在延江路雨花区槐安路七十三号上天堂,我是种星星的人,你也可以是。
人生大事观后感3
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呢?对此有多种看法:学业、婚姻、事业、生育……而电影《人生大事》给出的答案则是:死亡。
全片主要讲述了人称“三哥”的殡葬师莫三妹为女友熙熙打架入狱,在刑满释放后的一次出殡中遇见了孤儿武小文,小文从此粘上了麻烦缠身的莫三妹,并给他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活难题,在经历一番啼笑皆非后,这对混迹于殡葬业的特殊的父女碰撞出奇妙的`情谊,同时也改变了莫三妹对“殡葬”这一行业的感情和对生活态度的故事。
“人生啊,就像一本书,哪一个都要翻到最后一页。有的呀,画上的是句号;有的画的是惊叹号;还有的画的是省略号……”电影中老莫的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是啊,“人生自古谁无死”,既然无论如何都要面对死亡,何不抓住一切时间,为生命画上圆满的“句号”,或是精彩的“惊叹号”呢?时间不会为任何人驻足,但学习工作的成果、成长的经历等都是扎扎实实的收获,会陪伴着我们继续向前。
影片中还有这样诙谐而又引人深思的一幕:婚庆店的老板娘训斥莫三妹将灵车停在她的店门口,还强硬地命令好奇的儿子小胖放下丧葬用的菊花去洗手,并呵斥抽了三妹的烟的丈夫也去漱口,只为嘲讽莫三妹从事的殡葬业是“晦气”的。或许有人会认为老板娘欺人太甚,但反观我们自身,又是否歧视过同莫三妹一样的千千万万的从事“低端”“晦气”职业的人呢?在此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他们。例如殡葬师,他们让每一位逝者风光体面地离去,也用心体恤生者,向他们传递生活下去的勇气。他们是人间大爱的体现,人生驿站的送行者,他们有一个温柔的名字:种星星的人。他们都为社会提供做出了贡献,所以,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人们对某职业的刻板印象被歧视。
人生大事,生离与死别。愿我们都能把握青春,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人生大事观后感4
最爱公主的并非王子,而是国王和王后。
一题记
今天上午,我受邀随表哥去参加家人同事孩子的婚礼,场地就在瑞丰园。
当表哥随礼之后,我们找了一个靠近T台的圆桌坐下,人已经快来齐了,婚礼也随即准备开始。由两位证婚人讲话后,婚礼也随之开始。
首先是新郎入场,接着新娘从T台一头慢慢向前走。新郎用歌声将美若天仙的新娘领到舞台中央,经过一些琐碎的婚礼典礼流程后,来到了最重要环节——双方父母入场,可在这个环节上,一片哭声让婚礼氛围有些低沉。
在新郎新娘叫完对方父母“爸妈”后,由女方家人将新娘的手交到新郎手中并讲话。在一旁犹如仙女下凡,打扮得像公主一样的作文吧新娘,紧紧握着她父母的手,而她的父母,似乎也不愿意松手。新娘父亲在讲话刚开抬时语调还很平静,当讲到“我就把女儿交给你”时,声音有一丝颤抖,把自己娇滴滴养大的女儿交到别人手中,叫谁能舍得?在一旁的女儿强忍泪水,老父亲则已经红了眼眶。在老父亲一番声情并茂的讲话后,他将新娘那只白如玉盘的纤纤细手放入了新郎手中后,就和亲家依次下台。女孩流下眼泪,新郎为她擦拭,老父亲和母亲一步三回头,一眶眼泪。台下一片寂静……
我仿佛看到了我和妹妹身着一席婚衣,头戴婚纱,手捧着一束花朵。爸爸妈妈把我们的手放进别人手中,“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父母该是多么的不舍与苦涩。血浓于水,父母从小把女儿含辛菇苦地养大,却终要成为别人的.儿媳,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最爱公主的并非王子,而是国王和王后。国王与王后永远是公主最温暖的港湾,永远是公主最牢固的靠山。父母对孩子的爱,像一条永不干涸的小溪,永不停止。
人生大事莫过于:学习、结婚、生子、老去。每件大事过后,我们会和以往的自己说再见。但不论我们经历多少大风大雨,父母都会一味包庇我们;但不论我们经过了多少人生大事,回头看父母,他们仍把我们当小孩子。
当我们度过人生大事后,请扭头,回头看,一直在背后爱我们的父母,他们一直在,一直在宠我们……
人生大事观后感5
周末去看了新近上映的电影《人生大事》,可能是比较累的原因,虽然观影过程中有几次被感动得流泪,但当时还是觉得美中不足。
首先是剧中有几个情节在意料之中,比如莫父之死,比如小文母亲的加入,又比如大家喜欢的大团圆的结局。,感觉有点可惜了这个现实又深刻的主题。
正如木心说的:中国人有个情结,姑称之为“团圆情结”,不团圆,不肯散,死乞白赖要团圆,不然观众要把作者骂死。希腊人看完悲剧,心情沉重,得到了净化。中国人看完了大团圆,嘻嘻哈哈吃夜宵,片刻忘乎所以。
《人生大事》选择了一个略显沉重又现实残酷的话题,死亡,一直是中国人比较忌讳和回避的话题,电影选材很好,整体制作在水准以上,但个人感觉有点儿可惜了。
今晚躺在床上又想起电影里的情节,突然意识到电影里另外一条线索,原来还是自己肤浅了。
电影一开场,朱一龙饰演的莫三妹,给人感觉就是一个出狱不久、莫得感情的丧葬师。邻居跟他开句玩笑,也要认认真真回怼过去的恶人。连跟自己的老父亲也是针锋相对,恶语相向。
对待痛失相依为命的姥姥的“小文”,他也是丝毫没有怜悯之心,一副铁石心肠,分分钟把孩子吓得惊慌失措。
但就是这样一个“恶人”,在收到女友发来的分手短信时,瞬间就会方寸大乱。发现实情后,也只会默默地对着照片流泪。
在看到小文在舅舅家不被善待时,又不加考虑的想要承担起责任。
他究竟是恶人还是好人哪?,背着主角光环的朱一龙当然是好人。那是什么导致了他看似矛盾、分裂的行为哪?
是他的童年。
父亲说丧葬这一行“没能耐的干不了,有能耐的看不上”,莫家几代人经营着这家叫“上天堂”的丧葬店,莫三妹的童年是在火葬场渡过的,五岁就开始帮死人穿衣服,而严厉的.父亲对他却总是打骂从没有给过一句肯定。
直到父亲离世,父子之间才达成和解。他像发了疯一样,拼着命去完成父亲的遗愿。
明白了这一层,也就明白了莫三妹身上的冷酷、绝情、任性、洒脱都只是他的保护色。他还只是一个害怕受伤的善良的孩子。
所以当小文的母亲要来带走她时,虽万般不舍,口出恶语,他仍然忍不住会心软。
所以他才会在雨中奋力追着远去的汽车。
所以他才会傻兮兮的问一个孩子“你不会把我忘了吧”
何谓人生大事?
是生老病死?抑或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
这是影片留给我们思考的问题。
有一种说法,我们的一生其实都是在努力弥补小时候受到的伤害。
谢谢你,温暖我。
人生大事观后感6
影片围绕殡葬师莫三妹和失去外婆的孤儿武小文展开。莫三妹在一次出殡中,遇到了武小文,小文的出现,也意外地改变了莫三妹对职业和生活的态度。
触点一:亲情是唯一最能打动人的情感。
影片中孤儿小文因年龄太小,不知道外婆去世,一直吵着要拉走外婆的殡葬师莫三妹(三哥)将外婆还给她。“你外婆送火葬场去了,被烧了,变成烟了,飘到天上去了,不见了,消失了,你以后再也见不到她了。”被小文纠缠烦躁的三哥告诉了年幼的小文,何谓死亡?那一刻,满心期盼着外婆能回来的小文,嚎啕大哭。我不由泪崩,经历过父母离世的自己是无论如何也走不出这天人永隔的悲伤境地的,此刻的我感同身受。
触点二: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年幼的小文在唯一陪伴自己的外婆去世后,被舅母当成了拖油瓶,舅舅只能将她暂寄养于莫三妹店中。从此,拥挤的殡葬店内,有了生气,小文吵闹、欢笑,晚上搂着入睡的布娃娃,能够播放外婆语音的手表,都成了莫三妹心头最重要的东西。后来,小文舅舅无力抚养小文,三哥因未婚不能收养,三哥的搭档夫妇俩收养了小文。小文到入学年龄了,莫三妹将她送到了学校。小文在学校闯祸了,莫三妹深深地鞠躬道歉;开放日,家长参与活动:莫三妹卖力地背着小文参加亲子活动,作为家长代表表演节目,在前面跳着最妩媚的舞蹈。殡葬业,这个被别人认为不吉利的行当,在小文的画笔中,三哥,成了种星星的人,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是爱我们的人。长时间的陪伴,让这对不是父女却胜似父女的两人彼此有了深深的依恋。以至于当突然出现的小文的妈妈,和三哥商量,趁小文睡觉,接走小文时,熟睡中惊醒的小文不停地拍打着车窗,伤心不舍的三哥在车后狂追,这一幕父女分离的画面又成功地戳中了观影者的泪点。
触点三:想奋起,何时都不晚
电影开,莫三妹是一个被女友抛弃,又因与人打架入狱的'二混子,出狱后继承了父亲的殡葬行当,却整日里浑浑噩噩。直到小文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他,他有了生命中珍视的东西。他开始接受父亲的训诫,认真学习父亲多年的行业笔记,虔诚地送走逝者。
触点四:与他人和解,与自己和解,接纳自己
三哥的女友结交了新的男朋友,三哥气愤不过,打架伤人而入狱。出狱后,三哥再次纠缠于这段牵扯不清的感情,无奈,女友已怀孕,三哥退出,结束了这段感情。本以为再不会有任何交际的女友再次出现,求三哥为出车祸去世的丈夫缝补好残缺的身体。善良的三哥退步了,他在父亲的指导下,将逝者拼凑好残肢,处理好。“这是我们的儿子。”本已面目全非而今五肢健全,老人感激涕零。三哥长舒了一口气,用宽容自己的心去原谅一个人远比痛恨一个人要舒心的多。
莫三妹的爸爸说:“人生就像一本书,总要翻到最后一页,有的人写下的是句号,有的人写下的是省略号。人生除死,无大事。”是啊,人生除死,无大事,我们能做的就是接纳和勇敢。
人生大事观后感7
因为疫情,我已经很久没有进电影院了。女儿知道我的喜好,当我提议要去看场电影,她欣然同意陪我一起去。我提前做了功课,最近上映的电影《人生大事》讲述的是一个殡仪服务人员的故事,票房口碑非常好,但是我担心十岁的女儿不一定欣赏得了。
传统教育下的我认为,生活中的死亡是一个不吉利的词和话题。常人都害怕死亡,因为控制不了死亡,对于死亡总是避之不及。大部分十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都没有关于死亡的认识,关于亲人的死亡就更加难以接受了。
来到电影院,站在几幅海报面前,我提议看一部喜剧,女儿却执意要看《人生大事》。我想:自己选的待会别怪我。就像大多数家长一样,虽然我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但是我不会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孩子需要的是我尊重她的选择。
没想到《人生大事》给观众以心灵震撼。关于死亡的故事,却点也不令人可怕,甚至还很温馨感。那段折射父子之间角色的戏份像极了我们的生活:父亲想要儿子继承自己祖辈的行业,而儿子偏偏不愿意听从父亲的安排。父母所认为有前途的医生、会计、从商等等,都是自己的梦想,但父母不能帮孩子选择梦想,孩子应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大人觉得很好的东西,不定恰好是孩子想要的。
《人生大事》唤醒了我珍贵的童年时光,奶奶的爱也是我最美好的童年记忆。当看到荧幕上幼小的女孩清晨从已经死去的外婆怀里醒来这一幕把我惊呆了,我泪水止不住地滴落。如果能回到过去,我最想回到奶奶还活着的2000年,那时候奶奶给我买的.小笼包、油条、咸鸭蛋都是人间美味。
《人生大事》让我看到亲人爱的力量。影片中所有的泪点围绕小女孩对外婆的爱展开。荧幕里的小女孩虽然野蛮无理,但她知道外婆终究是回不来了,每当夜晚她会不断重复播放外婆喊她吃饭、喊她回家的声音来重温外婆的模样,这个留有外婆语音的电话手表成了她与外婆的纽带,亲人的爱让一颗坚强的心变得柔软。
故事在大团圆中结束。男主角的坚持让他收获的不仅是事业,更是家、团聚,现实中的我们更应该向他学习。这样的故事还在继续,现在我们学习、工作中遇到困难,很想放弃,但是只要再坚持一下,不放弃,虽然不一定成功,但只要认真对待每件事,那就是最好的自己。
人生大事观后感8
电影《人生大事》,今天正式官宣了!
朱一龙在电影中极具颠覆性地出演一位刑满释放的刑释人员,江湖人称三哥,三哥从事的还是游走于生死边缘的殡葬行业。
殡葬师、刑释人员、半道父女……选择这样冷门却极具挑战的题材,就连角色形象也来了个彻底的'颠覆,这真的很朱一龙。不惧挑战、热爱冒险、拒绝被定义、不想呆在舒适区的他,又一次默默地用行动刷新了大众对他的认知。可盐可甜、可刚可柔、可动可静、可正可邪、可雅可痞……一龙千面,诚不欺我。
中国俗语本有“这世间除生死无大事”之说,电影《人生大事》四字隐喻的,想来跟生死二字也脱不开关系。因为世俗忌讳,从来没有尝试了解过殡葬行业,现在想想,刑满释放的三哥,在监狱里经历了社会性死亡之后,又要在殡葬业面对真正的生理性死亡,日日在生死之间游走的他,对生和死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又会如何面对原本苍凉惨淡的人生?他和半道收留的小女生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而因为海报里的暖暖烟火气和殡葬业给人的凄冷之感有着强烈的违和感,也让我不由想起用热闹温情的方式讲述生死离别的《寻梦环游记》,这隐隐约约透露出来的蛛丝马迹似乎也在暗示我,题材虽苍凉清冷,故事却仍可治愈温暖。
戏刚开拍,一切未知,然而期待值已被拉满。
人生大事观后感9
电影故事是以丧葬行业展开的,让我很自然的想到——可能葬礼或者如何有体面的离开就是人生大事。但就像电影开头所展现的那样,死亡,是人人所避讳但终要面对的话题,就像医院北面的丧葬店,只是看着冷清而已。
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因不能接受外婆的死亡,阴差阳错得跟随主角从事丧葬工作并且最终接受事实、相互照顾的故事。听上去有些无聊,但随着剧情的推进,我感受到了电影传达给我未曾想到的——死亡虽然应严肃面对,但可能也真的就不过如此。
例如将丧葬店安排在狭小热闹的胡同里,两边是婚庆店和理发店(好像是),初看是这么格格不入,虽邻里间偶有摩擦,但最终也都接受并相处融洽,让我感觉它不再那么碍眼了;虽然葬礼贯穿了整个电影,哀伤的情感是逃不过的,但我也能感受到了每一次的葬礼的形式以及它所带来的沉重感都有所不同;还有一些其他的事件,虽然有些戏剧性,如两个主角间的相互救赎、女友的.离开、朋友的结婚等等。
这些都让我慢慢感受到,比起未来要面对的死亡,可能我们当下才是真正的人生大事——与其担心未来,不如好好生活,自我照顾,对自己负责。
回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些探讨与死亡相关的电影,比如入殓师、寻梦环游记、百鸟朝凤等,虽然这部和它们有些差距但故事的背景更让我熟悉,而且现在我才发现它所表达的好像也都是为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入殓师讲的是关于这个职业的故事,让人们探寻工作的价值,任何工作都值得被尊重和认真对待,生活也应是如此;寻梦环游记是说一个人的社会性死亡即当现实中没有人再记得你时你才算是真的死去,也是告诉我们要好好生活,值得被他人记住。
电影结束后我在想,我的人生大事是什么呢?可能人生的各个阶段不同吧。那我现在又在意的是什么呢?
人生大事观后感10
早上看完了电影《人生大事》,有些感触。尤其是开头,看着小文叫不起来外婆,恍然觉得这是惊恐片。站在小女孩的角度看来,最亲的外婆叫不醒了,又被人抬走,再被送去烧了,多么可怕的事。再看三哥——莫三妹。做着殡葬行业、生活本就不容易的三哥,在处理小文外婆后事时遇到了小哪吒——小文,两个欢喜冤家成了家人,而后三哥的父亲去世,小文的母亲带走了小文,经历了生离死别后的三哥幡然悔悟,开始热爱自己的工作,养着找回来的小文,开始了新的生活。
故事并不复杂,只是够动人。像小文与三哥,是不打不相识的关系,磨合后又成了相依为命的关系;像老爷子与三哥,表面上是相互嫌弃的关系,最后还是父慈子孝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一开始可好可坏,相处久了却又自有真情在。还有那人生的大事。以前看到的是“人生除了生死,再无大事”,电影里则排除了生,变成“人生啊,除了死,无大事”。什么是人生的大事呢?是电影中婚庆店与殡仪店代表的延续与死亡,还是悲欢离合?只怕都不是。人生的大事还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或大或小,好过不好过都得过。过去的已经过去,将来的'还未发生,处理好眼下的事才重要。只是说起来容易,谈死亡还是太难。小时候,那些疼爱我的老人离世都没去过;未来,又希望活着的亲人们长久地活下去。最害怕医院,最不想看到离别的时候。
看《人生大事》观后感《人生大事》,拍得真不错,我二十岁时特别喜欢看大英雄国仇家恨比较宏观的故事,到了三十岁,有了一些人生经历和体验后,我更加喜欢看小人物小故事,那些细节和平凡角落看似平凡的故事。三哥是种星星的人,这是一部温馨的电影,剧情很紧凑,人物个性也很鲜明。台词也都很精简和戳人心,每一句台词的存在都是为了丰满这部戏的情感。最让我动容的是,奶奶微信里的叮咛声,因为再也听不到了,意味着永远的离去。还有小文喊到“三哥,三哥,爸爸,爸爸”真的是泪崩了,孩子的情绪已经爆发了,她不再是一个没爸没妈的孩子了,世上有个人很关心她。
人,生来孤独,来是一个人,走是一个人,出生结婚是喜剧,去世人生落幕是悲剧,所以把上天堂的旁边放一家婚庆公司,包括里面结婚的场景,都是为了戏剧冲突,表现人生的悲欢。其实,喜就是悲,有生就有死,有聚就有散,有感情得到就有失去时的失落,但是活着本身就是生命的意义,生死之外无大事。这个故事围绕着“父女”情为主要叙述线,一边是无父无母的孤儿,唯一的依靠外婆也去世了,电影开头的两个镜头就刻画了外婆的多病和小文哪吒般的性格,分别是一桌的药物和墙上哪吒的年画。另一边是为了爱情去坐牢,释放后还被绿的废柴中年,父子之间、男女之间、甚至和邻居都有矛盾,似乎人生不能再差了,最后却是一个“表里不一”的善良人,这样的戏剧怎么能让人不动容,为了收养一个不相关的孩子搞砸自己所谓的事业,为了曾经的旧爱出手整理情敌的遗容。表面的刚硬和内心的柔软,触动了每个观众最深处的内心。
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善良和同情心,这部电影很治愈,让我想起来类似的几部电影,《七号房的礼物》、《海蒂和爷爷》、《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人间自有真情在,人间值得!
人生大事观后感11
9点走出电影院,和彬彬一路称赞好电影,情节紧凑,演员在线表演,主线清晰,温暖深刻,我哭笑不得,将是今年的高分电影,是的,这是看完电影后最准确的感觉!好电影总是让人们在走出电影院时思考。
下午,我在微博上热搜了一下电影介绍。人物介绍中的男主角莫三梅很快引起了我的兴趣。在此之前,我看过日本电影《殡葬师》和韩国电视剧《遗物整理师》,这些都是很棒的影视作品。因为我对殡葬行业不熟悉,我对这类题材有一种自然的探索欲望,看完电影,我会对这些职业周围的相关职业和故事产生真诚的敬意。
在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中,至少有两个话题,一个是性,另一个是死。然而,我们最不想提到的是我们必须永远面对的。当我们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来面对这些问题时,它们可能会成为刺痛我们的剑。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位自媒体博主上次说的话:人们想用欲望来掩盖恐惧,但他们忘记了欲望只是恐惧的本体。
不小心又离开了,回到电影本身。这部电影说了什么?因为一场葬礼,男主角的第三个哥哥遇到了小女主角小文,三天的寄养变成了后来的收养,然后通过一系列的事故实现了相互治愈。
说几部电影,我哭了好几次。(以下内容涉及剧透,想留点悬念走进电影院可以回头看,哈哈。
片段1:三哥告诉小文,奶奶死了,变成了烟,变成了天上的星星,那天晚上三哥起床发现小文不在床上,走到门口发现小文独自坐在院子里看星星,然后听着奶奶生前的声音小文,今天生日早点回来,奶奶给你准备了最喜欢的食物姐姐,今天太阳太阳,不玩很长时间,女孩晒黑不好看等等,这个声音的内容出现了几次,每次听我都忍不住湿了眼睛。想想我们的生活,忽略了最常见的关心。
片段二:三哥确认收养小文后的一天晚上,小文躺在三哥耳边说:我不怕,因为我有父亲。小文吵闹、哭闹、不听劝告,不是奶奶走后的自我保护。
片段三:三哥抱着父亲的骨灰盒,在海边以烟花的形式为父亲完成了最后的送行。这里还有一个小细节。他父亲的'遗书说他想要一个特别的告别仪式。没想到,他会一直盯着三哥看。烟花点燃后,停顿了几秒钟。三哥向前走了两步,然后烟花破了,从细节上可以看出,编剧和导演都很用心。盛开的烟花点燃了整个星空,在三哥的眼睛里也看到了火光。这里完成了父子之间的最后和解。除了感动,还有一种浪漫的感觉。原来,扬骨灰也可以是一件浪漫的事情。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精彩的情节。喜剧在近两个小时的内容中也占据了很大的空间。老人办活人葬礼,小文误食弹珠,建仁从白雪浴室裹浴巾,小文和小胖的幼儿园表演等等。这些看似搞笑的内容及时缓解了一些沉重的情绪。
当然,一部好的电影离不开演员的精彩表演。在此之前,朱一龙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知不知道的公子哥身上。后面有一些作品,但似乎都在比较积极的框架内,没有给我太多惊喜。这一次,莫三姐让我又变成了粉丝。人物描绘了我的生活,我的眼睛里有很多情绪,比如短裤、花衬衫和寸头。小演员更令人惊讶,未来可期。配角对建仁(可能是名字加分,哈哈)和吴倩印象深刻。
最后,用老人在病床上说的一句话结束这篇文章零散的观影经历。人生除了死,没什么大不了的。
愿我们都能成为点亮星星的人!
人生大事观后感12
看了《人生大事》这部电影,感受还是挺多的,但电影中流露出的亲情是最令我动容的。无论是小文和外婆之间还是三哥与小文又或者是三哥和他爸爸,他们之间的亲情最令我感动。可能是当了妈妈后,自己更加的能体会到亲情的重要。记得我的爷爷是我大四那年去世的,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感觉到失去亲人的痛苦。也是第一次深刻的认知到什么是死亡。当时一想到再也见不到爷爷了,眼泪就夺眶而出,就像电影中小文再也见不到外婆了一样。而在爷爷过世之后,我会时常想念他,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会在心里默默的想要是他还在的话就可以看到这一切,比如第一次带男朋友回家,又比如结婚生子等等,之后也会时不时的梦见他,梦里还是那么的和蔼可亲。电影中的三哥虽然是个入殓师,看似无情无义,但他其实比谁都懂得亲情,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一个剧情就是小文的电话手表坏了,他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帮她恢复外婆给她的语音记录,让小文能时刻听见外婆的声音。因为他知道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如果有幸能留下一点念想,那也是挺好的。"
很多时候亲情是在我们生活中最容易忽视的一种感情,原因可能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很多时候往往到生离死别的时候才能感知到它的存在或者珍贵。在生活中你会发现往往把坏情绪坏脾气给了你的亲人,你的家人,会把温柔优秀的一面展示给你的恋人或者朋友或者同事,很多人说因为一家人嘛不需要那么拍束,不需要这么小心,确实可能也不需要,但不意味着亲情就不需要重视。可能自己也是远嫁的原因,每次回到家乡看到自己的爸妈,奶奶,总觉得是见一面少一面了。每次返程的时候都能感知到他们的不舍,以前天天在家的时候却不觉得有一天他们也会离我而去。虽说看淡生死,但我觉得那是在没有遗憾的前提下,才能看的淡。现实中很多时候上演的戏码都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看了这部电影可能对于我最大的`感触和警醒就是好好珍惜当下,重视亲情,上之父母下至子女,尽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人生就像一本书,都会翻到最后一页,有的人最后是句号,有的人最后是省略号,名利都是过眼云烟,人生除死,无大事!”。这句话也比较印象深刻。我的理解是人生就像一本书,每个人都会走到尽头,到尽头的那一刻都是过往云烟。人生除死,无大事,也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在生死面前,很多都不值得一提,所以不要悲观,不要自暴自弃,要做一个学会自我治愈的人。"
人的一生真的很短暂,你永远不知道死亡和明天哪一个先到来。好好珍惜当下!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人生大事观后感13
每个人都拥有同样的身体和心灵,每个人的心灵或许很不同,很变化多端,或许从小就很淘气好动,或许从小到大就很胆小灵静,或许还有……等等,但他们每个都拥有父母,或许父母在很小就去世了,但,那个人还是挺思念他的父母,究竟是他唯一的亲身父母,或许,那些没失去父母的人,或许过得很快乐,没有一点负担,总活在幸福的环境中,但……人迟早会死的,就算活到1百多岁,但死亡之魔迟早会到的,所以要想让你晚一点走,就必需让你的人生过得更加精彩,更加布满意义。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名言写得很好,不是吗?想让你的人生活到更加美妙与漫长,就必需努力在人生中绽放自己的力气与力量。
我们要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人,要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做什么事都要不分轻重,努力去做,干活要有一股架,不怕困难,不怕艰难,永久乐观,擅长运用新奇事物,不断提升自己,把自己立于永久不败之地,实现人生最有意义的价值。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编辑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我们必需从一件小事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微缺乏道的事做起。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忘我劳动,时刻预备着,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争当时代的先锋,为制造绚丽的人生奋斗不息,战斗不止。
每一个生命都有属于他的欢乐和苦痛!只要生命存在,就有其道理和意义。我们都不完善,但我们都要体验生命带给我们的冷暖悲喜。生命是个体,生命也是群体。让我们彼此搀扶吧!生活布满阳光,让我们为了明天更加丰富,更加多姿多彩,用我们聪慧的才智去制造美妙的明天。你喜爱生命吗?那么别铺张时间,由于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你若要宠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制造价值。
人人都讲究奉献,为了明天,更好地制造生活,英勇直上。宝剑锋从磨刀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丰富自己,才能让自己得到提高。
每个人应当都有自己的抱负与前进的.道路,或许一些还搞不懂自己人生的路程,但是,只要你信任自己,勇于改善自己,你最终会走向胜利的。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但是,一些人也会走向失败,为什么呢?由于一些人太过于自信,太失去竞争的目标,太过于布满志气,或许说得太过分了,但不是吗?……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气来平衡,需要有警觉的声音来缓解:当心,留意,总结,提高,虚心想学,勇于熟悉,了解,探求最终的答案。
人生大事观后感14
如果我们向漫长又短暂、珍贵又潦草的人生发问:何为此生之大事?没有人会告诉我们答案,因此人们总在努力追寻。童稚小儿之大事乃父母是否同意吃块雪糕;莘莘学子之大事乃千军万马的高考;普通的成年人之大事乃工资几何是否可养家糊口;国之栋梁之大事乃远大理想鞠躬尽瘁建设国家……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当时当地所认为的大事,只是当我们面临生死时,才知人生除死无大事。可是,道理总是知易而行难,大多数人不过都是“只是当时已惘然”罢了,就像影片中围绕“上天堂”而发生故事的那些人们。
莫三妹,是武汉街头一个三十来岁的街溜子,成天垮着脸,叼着烟,披着花衬衫,踢拉着一双拖鞋,满口都是“老子”。他曾经的人生大事是和前女友结婚,当他终于拿到房本跑去跟前女友说时,前女友却跟好兄弟在一起了;他曾经的人生大事是卖了上天堂,重新做个生意,却终于还是经营了上天堂;他曾经的人生大事是为了赌一口气,立誓在一个月内攒足三十万来买父亲的房子,最终客人的家人突然出现并砸了场,打进了警察局。电影的前半场,三妹的人生大事如一场闹剧。
其他的人物亦是如此。三妹的前女友背叛了三妹,想去过更好的生活,最终丈夫喝酒出了车祸死了,还死无全尸;小文的母亲少年叛逆,生了孩子,去了国外,却坐牢,失去了母亲和女儿;三妹的'姐姐离了婚,在照顾父亲;胖子和白雪虽结了婚,却还是住在一间小破房子里,和三妹一起开着生意冷清的店;小文更是从小只有外婆疼爱,有着冷酷自私舅妈,被妈妈抛弃的孩子……他和他们都是被生活嫌弃的人。
但是生活不会让一个人一直在谷底,它给了绝望中的人们希望。小文给骨灰盒画画,反而安慰了失去女儿的父母;三妹送小文上了幼儿园,小文幼稚可笑的画反而让三妹懂得了职业的意义;三妹女友跪求三妹帮她为老六缝合,三妹用一瓶白酒收买了他父亲,这是三妹本来不愿意做的事,反而调和了父子的关系,懂了殡葬行业是对活人的慰藉;三妹父亲离世,三妹抢来骨灰倒入烟花里放出,做事离经叛道,反而完成父亲言里说的“葬礼体面且不费钱”,让人生升华。电影的后半场,让人们跟着三妹和小文哭哭笑笑,懂得了人生。
这部影片,以普通人的视角,描写了殡葬这个特殊的职业。老莫是影片中的灵魂人物,是个有点神圣的人,看上去却有点可笑。影片中的三妹、小文、白雪、胖子、小文母亲最终都坐在上天堂门口,抬头瞧着天上的星星。似乎告诉我们这些普通的人都是没有着落的人,凑合一起过也没什么大不了。
总而言之,我认为《人生大事》的故事对在生活中挣扎的观众来说,正确面对和探讨死
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更好地面对未知的生活,更好地爱自己和爱别人。眼前,这才是我们的人生大事。
【20xx电影《人生大事》观后感5篇】相关推荐文章:
人生大事观后感15
关于这部电影,我其实是有一些预判的。从冷门的殡葬行业出发,从这个相对猎奇的视角来讲述一个温暖的故事。朱一龙从清秀小生到痞气殡葬师的反差让人眼前一亮,与孤儿小文从针锋相对到情同父女,这个过程中有欢笑、有痛苦、有愤怒、有成长,也有对生命的意义的探索。
主角在父亲的专制下成长,父子关系一度令人窒息。小文被生母抛弃,又被舅舅、舅妈视为累赘。那个花 30 万给自己办葬礼的老人,自从拿到拆迁款后,家中便没了安宁,子孙后代为争遗产闹得不可开交。申影中那些最温暖的情感,几乎全部来自于没有血缘的陌生人。明明是宇宙间的随机照面,却碰撞出强烈的火花,灿如星光。
莫三妹告诉小文,人被烧成灰后,会飘到天上,变成星星。小文深夜坐在门前,循环播放着电话手表里外婆的语音,头顶上是一片璀璨的星空。其实如今城市里,已经看不见星星了。这片星空是一种浪漫的表达,比喻情感的浓度。那些我们记挂的'人,无处不在,仿佛明亮的星星,永恒在生者的心灵深处。
两年前,我失去了我的奶奶。入殓那天,我内心平静得像刚刚退了潮的大海。仿佛她并未离世,只是像往常一样出门遛弯,过一会就会回来。直到一段时间之后,我从深圳搬家回昆明,整理物品的时候翻到一双她给我缝的鞋垫,那是我们一起过的最后一个春节,离家那天她一边递给我鞋垫,一边交代我路上注意安全。悲伤翻滚而来,那双鞋垫就成了她留给我最后的东西,我在打包得乱七八糟的屋子里追忆逝者,完成了这场迟到许久的告别。
正视死亡,尊重死亡,就是我的观后感。
【人生大事观后感】相关文章:
人生大事的观后感12-02
《人生大事》观后感07-04
《人生大事》观后感11-05
《人生大事》的观后感11-17
《人生大事》观后感12-22
人生大事观后感01-24
人生大事观后感悟06-07
人生大事观后感11-15
【必备】《人生大事》观后感02-17